目录
- 79 第七十七章 决定
- 80 第七十八章 对立
- 81 第七十九章 爱尔兰的咖啡
- 82 第八十章 涂涂两难
- 83 第八十一章 我们之间
- 84 第八十二章 话别
- 85 第八十三章 杨琛道出原委
- 86 第八十四章 重聚母校
- 87 第八十五章 杨洛相遇
- 88 第八十六章 彼此无奈
- 89 第八十七章 叫嚣时间
- 90 第八十八章 再遇
- 91 第八十九章 最后友谊
- 92 第九十章 自白——洛绍谦篇
- 93 第九十一章 调查组入驻
- 94 第九十二章 柳阳来访
- 95 第九十三章 冒失的担心
- 96 第九十四章 这一刻 理解万岁
- 97 第九十五章 想是原来
- 98 第九十六章 无计可施
- 99 第九十七章 打开天窗说话
- 100 第九十八章 再问初心
- 101 第九十九章 我们的爱
- 102 第一百章 脸红
- 103 第一百零一章 拥抱
- 104 第一百零二章 洛家爷爷
- 105 第一百零三章 难为情
- 106 第一百零四章 不得谅解
- 107 第一百零五章 梦回袁里
- 108 第一百零六章 翻天覆地
- 109 第一百零七章 托付
- 110 第一百零五章 原来是你在这里
- 111 第一百零六章 辞职
- 112 第一百零七章 那件白大褂
- 113 第一百十一章 杨琛的不解
- 114 第一百十二章 理解
- 115 第一百十三章 清风徐来
- 116 第一百十四章 惬意的下午
- 117 第一百十五章 享受现在
- 118 第一百十六章 迟来的答案
- 119 第一百十七章 来自家长的反对
- 120 第一百十八章 一语惊醒
- 121 第一百十九章 我爱你,我爱你
- 122 第一百二十章 各自为战和一起休息
- 123 第一百二十一章 兴师动众
- 124 第一百二十二章 审判
- 125 第一百二十三章 天价合约
- 126 第一百二十四章 求婚
- 127 第一百二十五章 为你,千千万万遍
- 128 第一百二十六 叫老公
- 129 第一百二十七章 成全
- 130 第一百二十八章 释然
- 131 第一百二十九章 领证
- 132 第一百三十章 最后浪漫
- 133 第一百三十一章 离别
- 134 第一百三十二章 等我回来(上)
- 135 第一百三十三章 等我回来(下)
- 136 第一百三十四章 茗姐驾到
- 137 第一百三十五章 怨是爱而不得(上)
- 138 第一百三十六章 怨是爱而不得(中)
- 139 第一百三十七章 怨是爱而不得 (下)
- 140 第一百三十八章 初到爱尔兰
- 141 第一百三十九章 寄宿家庭
- 142 第一百四十章 初见苏锦岚
- 143 第一百四十一章 漫漫都柏林
- 144 第一百四十二章 急诊来袭
- 145 第一百四十三章 命悬一线
- 146 第一百四十四章 生死时速
- 147 第一百四十五章 活了
- 148 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战成名
- 149 第一百四十七章 主任召见
- 150 第一百四十八章 起诉
- 151 第一百四十九章 撤诉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八十七章 叫嚣时间
第八十七章 叫嚣时间
一路上两个人聊些有的没的,凡帆的大学就是在洛绍谦家医学院读的,那时学校还没有合并,还是个私立院校,他对A大没什么了解,我打趣说他就这样莫名其妙的和我成了校友了,他问了我一些大学时候的事,惊讶于我居然拿过奖学金什么的,我勒个去,老娘难道长了一张学习成绩不好的脸麽?说话间时间过去很快,不一会就过桥到了三山岛,停车,验票入岛。
如我所想,岛上并没有多少人,约莫看过去,怎么也不出50人,这是一个或者说这是一群很没名气的乐队麽?一个卖门票的演唱会,怎么也不会就来这几个毛人吧?
“就我们这几个人?”我指着不远处亮光的舞台,手指划拉了一圈岛上的人,不敢相信地问凡帆。
“应该是吧,一共就41张票,最多也就来41个人了。”凡帆加快了些脚步好跟上我,顺便和我讲了下今晚这演唱会的由来。
开演唱会的是一个叫的“叫嚣时间”的乐队,十年前成立于B市理工大学,凡帆与乐队主唱是相识数年的朋友,乐队原是6个人,大学时代放荡不羁地搞上了摇滚乐,没日没夜地在租住的地下室里乒乒乓乓,没有人赏识,没有人知道他们,而他们就这样沉溺于自己的摇滚世界里,撒丫子式狂欢,去各个酒吧驻场。逃课,挂科,老师眼中的问题学生,学妹眼中的迷之偶像,六人小队一直嗨到了大四,直到其中一个吉他手因为成绩过差只能肄业,他的母亲找到了学校领导,跪在了校长面前,这群长不大的孩子才突然醒悟,原来与梦想同样重要的还有责任和义务。很多时候的醍醐灌顶就是一瞬间的事情,自此之后乐队成员们捡起来书本,一个一个相继成了学霸,十年过去了,他们几乎都成为了各行各位的翘楚,但因为曾经的音乐梦想,还时常聚在一起,再扫扫弦,再敲敲鼓,再唱两句曾经的故事。
这是一场自掏腰包的,没有赞助商的演唱会,这是一场关于青春和理想,现实与妥协的表达,一群中年男子一场不忘初心的骄傲狂欢。我和凡帆找到位置坐定,台上的人正在做最后的调试,主唱大概是注意到了凡帆的到来,举手向我们示意,凡帆也站了起来,比了个手势之后又坐了下来。周围聚集的人慢慢多了起来,四五十张座位根本就不够,登岛活动的人们都被灯光和音乐声吸引而聚集过来,而台上的乐队成员也并没有驱赶的意思。
灯光聚焦,吉他的solo率先响起,接着键盘、贝斯、鼓手加入演出,开场是一首五月天的《盛夏光年》,现场的气氛瞬间被点燃,一群30岁左右的男人们,身体已经有些许走样,嗓音也不似小年轻们那样收放自如,如果不是事先听凡帆讲了这个乐队的故事,大概不会觉得太好听。有人说,摇滚的魅力就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就是告诉人要怎么活,我原先并不懂这句话的含义,而现在坐在大群观众中间,不自觉地跟着一起挥手呐喊,直至站起来随着音乐摇摆狂欢。大概音乐的力量就在于无极限地解放自己的天性,在别人或狂热或安静的音乐表达中找到自己的故事,那些美好或伤感的过完,残酷不堪或浪漫不已的拉锯战里,找到改变我们自己的那一个节点,然后随着音乐的起伏泪流满面。
凡帆说这支乐队从组团到现在已经十年,正如我们彼此之间的感情,一样历经数十寒暑,他们在淬火中重生,找寻到人生的方向,然后回头拾起曾经的梦想,大概吧,我也应该学会舍弃和放下,生活和现实让我不得不做出的选择,应该就是当下最正确的选择吧。
“这真是一场精彩的演唱会!”我转身看向凡帆,但见他也饱含热泪地看向台上奋力演出的人,大概也在会议他过往美好的回忆和难忘的人。他大概是没有听见我所说的话,但我觉得一点也没有关系,此时此景,的确应该只属于自己,以及内心住着的那个或煎熬着的,或千疮百孔的,或历经万千的自己。
演唱会结束后,凡帆就去找他的老友寒暄两句,而我不太喜欢钻进陌生的人群里假装熟悉,到我这个年龄,或许只是我性格使然,还是喜欢自己一个人找一个怎么都舒服的方式待着最觉得轻松。三山岛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湖面离陆地并不远,但由于是夜间,一切都显得很深邃。我站在湖边看远处的阑珊灯火,这是A市麽?哪里是A大呢?在A市生活了差不多七年,从未站在这样的角度看这座城市的夜景,置身于其中的时候,大多不明白有一天会离她而去,所有的故乡终究有一天会变成他乡,而我们任何时候对他乡的怀念都会觉得是仓促不已。
那远处陆地与湖面连成一线的地方,霓虹在山水间倒影成一幅画,上一刻耳边还是音乐的喧嚣,而这下一秒,我就独自站在这湖边,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局外人看待这热闹而又喧嚣的世界,不感寂寞,不感彷徨,这是我多年未有的体会,大概是刚刚那一场带有强烈能量的摇滚乐告诉我,文彤,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狂嗨到忘乎所以,亦或是这样微风拂面安静一人,人生有多种可能,并不是选择一种就只能放下另一种,现实给我们每个困难,努力克服后都会有一个更美好的自己。
我在望向湖心的那片风景里似乎看到了自己长发飘飘的样子,也似乎看到了爱尔兰蓝天白云的模样。
晚风吹过来有一丝凉意,而这却不让人难受。不知什么时候凡帆站到了我身边,我看了看他,两人相视而笑,虽然我们彼此不知道对方的故事,但这种释怀的感觉却极为相似。
“如何,文彤。”凡帆送我回A大的路上,微微笑着问我。
“演唱会麽?这是我长这么大听到的最精彩的演唱会。”我毫不掩饰内心的欢喜,但我又没法和他说以前事,告诉他我为何觉得如此精彩。
“所以,你内心坚定了麽?爱尔兰,真的选好了麽?”凡帆依旧还是那样不经意的口气,就如同当时他让我考虑涂涂是否适合跟着去爱尔兰一样。
原来,凡帆带去去听这场老男孩演唱会的原因这个啊。我有些吃惊地看着他,而后又渐渐懂得的笑了。
凡帆他看了我一眼,显然,他明白我在说什么。
如我所想,岛上并没有多少人,约莫看过去,怎么也不出50人,这是一个或者说这是一群很没名气的乐队麽?一个卖门票的演唱会,怎么也不会就来这几个毛人吧?
“就我们这几个人?”我指着不远处亮光的舞台,手指划拉了一圈岛上的人,不敢相信地问凡帆。
“应该是吧,一共就41张票,最多也就来41个人了。”凡帆加快了些脚步好跟上我,顺便和我讲了下今晚这演唱会的由来。
开演唱会的是一个叫的“叫嚣时间”的乐队,十年前成立于B市理工大学,凡帆与乐队主唱是相识数年的朋友,乐队原是6个人,大学时代放荡不羁地搞上了摇滚乐,没日没夜地在租住的地下室里乒乒乓乓,没有人赏识,没有人知道他们,而他们就这样沉溺于自己的摇滚世界里,撒丫子式狂欢,去各个酒吧驻场。逃课,挂科,老师眼中的问题学生,学妹眼中的迷之偶像,六人小队一直嗨到了大四,直到其中一个吉他手因为成绩过差只能肄业,他的母亲找到了学校领导,跪在了校长面前,这群长不大的孩子才突然醒悟,原来与梦想同样重要的还有责任和义务。很多时候的醍醐灌顶就是一瞬间的事情,自此之后乐队成员们捡起来书本,一个一个相继成了学霸,十年过去了,他们几乎都成为了各行各位的翘楚,但因为曾经的音乐梦想,还时常聚在一起,再扫扫弦,再敲敲鼓,再唱两句曾经的故事。
这是一场自掏腰包的,没有赞助商的演唱会,这是一场关于青春和理想,现实与妥协的表达,一群中年男子一场不忘初心的骄傲狂欢。我和凡帆找到位置坐定,台上的人正在做最后的调试,主唱大概是注意到了凡帆的到来,举手向我们示意,凡帆也站了起来,比了个手势之后又坐了下来。周围聚集的人慢慢多了起来,四五十张座位根本就不够,登岛活动的人们都被灯光和音乐声吸引而聚集过来,而台上的乐队成员也并没有驱赶的意思。
灯光聚焦,吉他的solo率先响起,接着键盘、贝斯、鼓手加入演出,开场是一首五月天的《盛夏光年》,现场的气氛瞬间被点燃,一群30岁左右的男人们,身体已经有些许走样,嗓音也不似小年轻们那样收放自如,如果不是事先听凡帆讲了这个乐队的故事,大概不会觉得太好听。有人说,摇滚的魅力就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就是告诉人要怎么活,我原先并不懂这句话的含义,而现在坐在大群观众中间,不自觉地跟着一起挥手呐喊,直至站起来随着音乐摇摆狂欢。大概音乐的力量就在于无极限地解放自己的天性,在别人或狂热或安静的音乐表达中找到自己的故事,那些美好或伤感的过完,残酷不堪或浪漫不已的拉锯战里,找到改变我们自己的那一个节点,然后随着音乐的起伏泪流满面。
凡帆说这支乐队从组团到现在已经十年,正如我们彼此之间的感情,一样历经数十寒暑,他们在淬火中重生,找寻到人生的方向,然后回头拾起曾经的梦想,大概吧,我也应该学会舍弃和放下,生活和现实让我不得不做出的选择,应该就是当下最正确的选择吧。
“这真是一场精彩的演唱会!”我转身看向凡帆,但见他也饱含热泪地看向台上奋力演出的人,大概也在会议他过往美好的回忆和难忘的人。他大概是没有听见我所说的话,但我觉得一点也没有关系,此时此景,的确应该只属于自己,以及内心住着的那个或煎熬着的,或千疮百孔的,或历经万千的自己。
演唱会结束后,凡帆就去找他的老友寒暄两句,而我不太喜欢钻进陌生的人群里假装熟悉,到我这个年龄,或许只是我性格使然,还是喜欢自己一个人找一个怎么都舒服的方式待着最觉得轻松。三山岛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湖面离陆地并不远,但由于是夜间,一切都显得很深邃。我站在湖边看远处的阑珊灯火,这是A市麽?哪里是A大呢?在A市生活了差不多七年,从未站在这样的角度看这座城市的夜景,置身于其中的时候,大多不明白有一天会离她而去,所有的故乡终究有一天会变成他乡,而我们任何时候对他乡的怀念都会觉得是仓促不已。
那远处陆地与湖面连成一线的地方,霓虹在山水间倒影成一幅画,上一刻耳边还是音乐的喧嚣,而这下一秒,我就独自站在这湖边,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局外人看待这热闹而又喧嚣的世界,不感寂寞,不感彷徨,这是我多年未有的体会,大概是刚刚那一场带有强烈能量的摇滚乐告诉我,文彤,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狂嗨到忘乎所以,亦或是这样微风拂面安静一人,人生有多种可能,并不是选择一种就只能放下另一种,现实给我们每个困难,努力克服后都会有一个更美好的自己。
我在望向湖心的那片风景里似乎看到了自己长发飘飘的样子,也似乎看到了爱尔兰蓝天白云的模样。
晚风吹过来有一丝凉意,而这却不让人难受。不知什么时候凡帆站到了我身边,我看了看他,两人相视而笑,虽然我们彼此不知道对方的故事,但这种释怀的感觉却极为相似。
“如何,文彤。”凡帆送我回A大的路上,微微笑着问我。
“演唱会麽?这是我长这么大听到的最精彩的演唱会。”我毫不掩饰内心的欢喜,但我又没法和他说以前事,告诉他我为何觉得如此精彩。
“所以,你内心坚定了麽?爱尔兰,真的选好了麽?”凡帆依旧还是那样不经意的口气,就如同当时他让我考虑涂涂是否适合跟着去爱尔兰一样。
原来,凡帆带去去听这场老男孩演唱会的原因这个啊。我有些吃惊地看着他,而后又渐渐懂得的笑了。
凡帆他看了我一眼,显然,他明白我在说什么。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