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99 第99章 咱家立个规矩啊
- 100 第100章 扬州业务培训
- 101 第101章 旅游系统的傻子和优秀工作者
- 102 第102章 阏伯台
- 103 第103章 八关斋
- 104 第104章 英雄何解?
- 105 第105章 假冒参军
- 106 第106章 假的真不了
- 107 第107章 真的假不了
- 108 第108章 喝问
- 109 第109章 请功否
- 110 第110章 英雄碑
- 111 第111章 怎么办?
- 112 第112章 花钱顶罪?做梦!
- 113 第113章 无官有罪,有官事发(第三更)
- 114 第114章 今时不同于往日
- 115 第115章 巴鲁
- 116 第116章 老夫人和小女孩
- 117 第117章 仆固
- 118 第118章 仆固怀恩
- 119 第119章 仆固老太太
- 120 第120章 奇了怪了
- 121 第121章 大唐佘太君
- 122 第122章 守选
- 123 第123章 大唐版碰瓷
- 124 第124章 徐三二三事
- 125 第125章 白捡一个媳妇儿,还多一个小舅子
- 126 第126章 外卖徐小哥
- 127 第127章 颜老爷子
- 128 第128章 小人
- 129 第129章 暴怒的王魁
- 130 第130章 到底是谁始乱终弃
- 131 第131章 也就跟狗比比
- 132 第132章 精气神
- 133 第133章 大唐财相
- 134 第134章 官场礼仪,镇川论盐
- 135 第135章 义责徐山
- 136 第136章 露布飞捷
- 137 第137章 人无信而不立
- 138 第138章 大唐的英雄豪杰
- 139 第139章 登闻鼓
- 140 第140章 郭驸马
- 141 第141章 大结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109章 请功否
第109章 请功否
司法参军的动作不慢,不过片刻时间,就撬开了假冒陈思远的嘴巴。
原来,这货本名叫做赵六,乃是河东盐池人,从小游手好闲,长大之后难以承担朝廷赋税,竟然抛家舍业流浪江湖,也算是他倒霉,竟然在河北道被安史叛军抓了壮丁,就这么跟着安史叛军满大唐的瞎转。
前些日子,赵六时来运转,负责攻略江淮的大将,亲自派人找到他,竟然要他加班陈思远前往宋州,也就是睢阳,上任宋州参军事!
至于那位真正的陈思远,据说早就死在了乱军之中,他的告身之类的身份证明,被叛军完整获得,也正是基于此点,才有安史叛军让赵六假冒陈思远的计划。
后续的安排就不必多说了,无非是如何站稳脚跟,如何与安史叛军联系,如何将安史叛军精挑细选出来的猛士藏到宋州,等到安史叛军再一次攻城的时候,好里应外合一举拿下宋州。
大堂之上众人听了,不由得纷纷满脸冷汗。
尼玛,这也太刺激了吧!?
一个新上任的的参军事,不但是假冒的,还是安史叛军的奸细!?
如果让他成功入职,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不是说安史叛军快完蛋了么,怎么还有空往宋州派奸细!?
殷刺史的脸色也变了。
“司法参军,继续审问,一定要搞清楚他还有没有同伙进入了宋州,有几个,在哪?”
“司兵参军,速速关闭四门,提高警戒,一定要严防安史叛军偷袭宋州!
“司户参军,前往府库点验物资,准备好所有东西,随时准备守城战斗!”
……
众多官员纷纷应声而去,留在驿站的其余官员也都在议论纷纷。
殷刺史对着徐镇川郑重一礼。
“徐参军戳破假冒参军,为宋州百姓消弭战祸,我宋州上下,同感大德!”
其余官员也都深深一礼。
“我等同感大德!”
徐镇川也有点懵逼,本以为就是个浑水摸鱼的骗子,谁能想到还和安史叛军联系上了?想想那位假冒陈思远的所作所为,没想到这种水准也能当奸细?看来安史叛军也真没什么人了。
他一见殷刺史和众官员对他行了,顿时吓了一跳,连忙起身,口称不敢。
殷刺史却满脸严肃。
“今天这件事情,幸亏有了徐参军。
如果不是徐参军恰好路过宋州,如果不是徐参军和陈思远乃是旧识,我宋州上下恐怕一时半会还真被他蒙蔽了。
一旦被他成功入职宋州参军事,再与安史叛军取得联系,里应外合之下,我宋州危矣!
徐参军戳穿他假冒参军的身份,等于救了我宋州一城百姓!”
说到这里,殷刺史一脸郑重。
“此乃大功!
徐参军放心,殷某必定会上报朝廷,为徐参军请功!”
徐镇川听了一愣,很是意外。
倒是接风宴上一直没有什么存在感的录事参军急了。
“太守,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殷刺史却一脸坚定,“我意已决,不必多言。”
录事参军顿时一脸无语,想说什么却终究难以出口。
徐镇川在旁边看到他们两个的作态,顿时就明白了。
这件事吧,确实有功,能够提前破坏掉安史叛军的谋划,保宋州百姓平安,说到哪里,都是大功。
只不过呢,这个功,仅仅是在徐镇川的身上,而不在宋州一众官员的身上。
那些宋州的官员,不但无功,说得刻薄一点,甚至有罪!
让一名安史叛军的奸细端坐在驿站的大堂之上,刺史、录事参军等一众官员还出面给他办接风宴,别的不说,一个“失察”的罪名就跑不了,如果没有徐镇川戳破他假冒的身份,真的被安史叛军攻进了宋州,这宋州的一众官员之中,说不定还要掉几颗脑袋才行。
就算大家无罪,也不行啊。
一名奸细冒充宋州参军,宋州官员傻呵呵地给他办接风宴,却被一名过路的官员识破了他的身份。
丢人不?
谁愿意落这么个名声?
这种事,请功?
这不是给自己添堵吗?
这才有录事参军出言阻拦。
不过说实话,徐镇川对这种功劳实在页没有什么兴趣,功劳确实不小,不过叛军攻城这种事情又没有发生,即便会有奖励,也多不到哪去,如果徐镇川还要一力坚持上报朝廷的话,说不定还要得罪一干宋州的官员,何必呢?
一念至此,徐镇川对着殷刺史一拱手。
“启禀太守,徐某所作不过顺手而为……
能够戳穿他假冒陈参军的身份,截获叛军谋夺宋州的计划,一来是太守支持,让徐某和他比试,二来是宋州众位官员得力,尤其是司法参军,不过短短时间就能审问出他的口供。
徐某在整件事情之中,不过略尽微薄之力,当不得太守赞誉,更当不得太守为徐某请功。
所以,向朝廷请功一事,还是不必提及徐某的姓名了吧?”
旁边的录事参军听了,不由得大大松了一口气,要是徐镇川没有什么强烈的要求,这份奏章不就好写了么?
宋州一众官员为陈参军接风,结果在接风宴上察觉不妥,旁敲侧击之下揭穿了他假冒的身份,一番穷追猛打得到了他的口供,随后众志成城,在叛军攻城之前做好了防备,最终让安史叛军无功而返……
真要是这样的话,说不定还能人人分润一些功劳。
好事!
嗯,小徐同志,很好嘛,业务能力突出,最关键的,还是会做人。
“太守,您看……?”录事参军一脸热切地转向了殷刺史。
殷刺史手捻胡须、双眼微眯,一时之间竟然有些踌躇。
徐镇川,有功,为他请功,理所应当,但是殷刺史也不得不考虑治下所有官员的态度,毕竟他们才是自家施政一方的根基,难道真的坚持为徐镇川请功而让人人不喜?
不过要是不为徐镇川请功的话,好像又有点对不起他。
徐镇川仿佛也看到了殷刺史的纠结,心中一动,突然开口:
“启禀太守,为徐某请功大可不必!
另外,徐某倒是有一件事,还希望太守能够应允!”
殷刺史睁开了眼。
“哦?究竟何事?”
原来,这货本名叫做赵六,乃是河东盐池人,从小游手好闲,长大之后难以承担朝廷赋税,竟然抛家舍业流浪江湖,也算是他倒霉,竟然在河北道被安史叛军抓了壮丁,就这么跟着安史叛军满大唐的瞎转。
前些日子,赵六时来运转,负责攻略江淮的大将,亲自派人找到他,竟然要他加班陈思远前往宋州,也就是睢阳,上任宋州参军事!
至于那位真正的陈思远,据说早就死在了乱军之中,他的告身之类的身份证明,被叛军完整获得,也正是基于此点,才有安史叛军让赵六假冒陈思远的计划。
后续的安排就不必多说了,无非是如何站稳脚跟,如何与安史叛军联系,如何将安史叛军精挑细选出来的猛士藏到宋州,等到安史叛军再一次攻城的时候,好里应外合一举拿下宋州。
大堂之上众人听了,不由得纷纷满脸冷汗。
尼玛,这也太刺激了吧!?
一个新上任的的参军事,不但是假冒的,还是安史叛军的奸细!?
如果让他成功入职,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不是说安史叛军快完蛋了么,怎么还有空往宋州派奸细!?
殷刺史的脸色也变了。
“司法参军,继续审问,一定要搞清楚他还有没有同伙进入了宋州,有几个,在哪?”
“司兵参军,速速关闭四门,提高警戒,一定要严防安史叛军偷袭宋州!
“司户参军,前往府库点验物资,准备好所有东西,随时准备守城战斗!”
……
众多官员纷纷应声而去,留在驿站的其余官员也都在议论纷纷。
殷刺史对着徐镇川郑重一礼。
“徐参军戳破假冒参军,为宋州百姓消弭战祸,我宋州上下,同感大德!”
其余官员也都深深一礼。
“我等同感大德!”
徐镇川也有点懵逼,本以为就是个浑水摸鱼的骗子,谁能想到还和安史叛军联系上了?想想那位假冒陈思远的所作所为,没想到这种水准也能当奸细?看来安史叛军也真没什么人了。
他一见殷刺史和众官员对他行了,顿时吓了一跳,连忙起身,口称不敢。
殷刺史却满脸严肃。
“今天这件事情,幸亏有了徐参军。
如果不是徐参军恰好路过宋州,如果不是徐参军和陈思远乃是旧识,我宋州上下恐怕一时半会还真被他蒙蔽了。
一旦被他成功入职宋州参军事,再与安史叛军取得联系,里应外合之下,我宋州危矣!
徐参军戳穿他假冒参军的身份,等于救了我宋州一城百姓!”
说到这里,殷刺史一脸郑重。
“此乃大功!
徐参军放心,殷某必定会上报朝廷,为徐参军请功!”
徐镇川听了一愣,很是意外。
倒是接风宴上一直没有什么存在感的录事参军急了。
“太守,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殷刺史却一脸坚定,“我意已决,不必多言。”
录事参军顿时一脸无语,想说什么却终究难以出口。
徐镇川在旁边看到他们两个的作态,顿时就明白了。
这件事吧,确实有功,能够提前破坏掉安史叛军的谋划,保宋州百姓平安,说到哪里,都是大功。
只不过呢,这个功,仅仅是在徐镇川的身上,而不在宋州一众官员的身上。
那些宋州的官员,不但无功,说得刻薄一点,甚至有罪!
让一名安史叛军的奸细端坐在驿站的大堂之上,刺史、录事参军等一众官员还出面给他办接风宴,别的不说,一个“失察”的罪名就跑不了,如果没有徐镇川戳破他假冒的身份,真的被安史叛军攻进了宋州,这宋州的一众官员之中,说不定还要掉几颗脑袋才行。
就算大家无罪,也不行啊。
一名奸细冒充宋州参军,宋州官员傻呵呵地给他办接风宴,却被一名过路的官员识破了他的身份。
丢人不?
谁愿意落这么个名声?
这种事,请功?
这不是给自己添堵吗?
这才有录事参军出言阻拦。
不过说实话,徐镇川对这种功劳实在页没有什么兴趣,功劳确实不小,不过叛军攻城这种事情又没有发生,即便会有奖励,也多不到哪去,如果徐镇川还要一力坚持上报朝廷的话,说不定还要得罪一干宋州的官员,何必呢?
一念至此,徐镇川对着殷刺史一拱手。
“启禀太守,徐某所作不过顺手而为……
能够戳穿他假冒陈参军的身份,截获叛军谋夺宋州的计划,一来是太守支持,让徐某和他比试,二来是宋州众位官员得力,尤其是司法参军,不过短短时间就能审问出他的口供。
徐某在整件事情之中,不过略尽微薄之力,当不得太守赞誉,更当不得太守为徐某请功。
所以,向朝廷请功一事,还是不必提及徐某的姓名了吧?”
旁边的录事参军听了,不由得大大松了一口气,要是徐镇川没有什么强烈的要求,这份奏章不就好写了么?
宋州一众官员为陈参军接风,结果在接风宴上察觉不妥,旁敲侧击之下揭穿了他假冒的身份,一番穷追猛打得到了他的口供,随后众志成城,在叛军攻城之前做好了防备,最终让安史叛军无功而返……
真要是这样的话,说不定还能人人分润一些功劳。
好事!
嗯,小徐同志,很好嘛,业务能力突出,最关键的,还是会做人。
“太守,您看……?”录事参军一脸热切地转向了殷刺史。
殷刺史手捻胡须、双眼微眯,一时之间竟然有些踌躇。
徐镇川,有功,为他请功,理所应当,但是殷刺史也不得不考虑治下所有官员的态度,毕竟他们才是自家施政一方的根基,难道真的坚持为徐镇川请功而让人人不喜?
不过要是不为徐镇川请功的话,好像又有点对不起他。
徐镇川仿佛也看到了殷刺史的纠结,心中一动,突然开口:
“启禀太守,为徐某请功大可不必!
另外,徐某倒是有一件事,还希望太守能够应允!”
殷刺史睁开了眼。
“哦?究竟何事?”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