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44 第四十四章 绿芜
- 45 第四十五章 救人(上)
- 46 第四十六章 救人(下)
- 47 第四十七章 出身
- 48 第四十八章 召见
- 49 第四十九章 了断
- 50 第五十章 远行
- 51 第五十一章 矿山
- 52 第五十二章 离别
- 53 第五十三章 万寿节
- 54 第五十四章 和亲事
- 55 第五十五章 夫妻夜话
- 56 第五十六章 韩梦莹
- 57 第五十七章 放下
- 58 第五十八章 梨园惊变(上)
- 59 第五十九章 梨园惊变(下)
- 60 第六十章 宫变(上)
- 61 第六十一章 宫变(中)
- 62 第六十二章 各方思量
- 63 第六十三章 传召
- 64 第六十四章 逼宫
- 65 第六十五章 骨折
- 66 第六十六章 惊
- 67 第六十七章 人质
- 68 第六十八章 出逃
- 69 第六十九章 一统之法
- 70 第七十章 归京
- 71 第七十一章 周府
- 72 第七十二章 夜谈
- 73 第七十三章 皇长孙
- 74 吐奶
- 75 第七十五章 审问
- 76 第七十六章 先知
- 77 第七十七章 储君
- 78 第七十八章 归来
- 79 第七十九章 轶事
- 80 第八十章 旧事
- 81 第八十一章 宫女
- 82 第八十一章 雍和
- 83 第八十二章 教弟
- 84 第八十四章 藏
- 85 第八十五章 旧局
- 86 第八十六章 新旅程
- 87 第八十七章 秋山
- 88 第八十八章 阿谀
- 89 第八十九章 见山
- 90 第九十章 剑拔
- 91 第九十一章 病倒
- 92 第九十二章 婚事定下
- 93 第九十三章 新妇
- 94 第九十四章 搅黄
- 95 第九十五章 博弈
- 96 第九十六章 密谈
- 97 第九十七章 暗涌
- 98 第九十八章 落幕
- 99 第九十九章 言传
- 100 第一百章 身教
- 101 第一百零一章 捷报
- 102 第一百零二章 隐卫司
- 103 第一百零三章 大婚
- 104 第一百零四章 立威
- 105 第一百零五章 立威(下)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五十四章 和亲事
第五十四章 和亲事
“既是和亲,不知如何嫁娶?”太师杨清扬声问道。
“自然是我家可汗迎娶贵国荣嘉郡主。”匈奴使节一脸理所当然。
四皇子李璟遥遥的看了一眼,目中满含关切,周菀轻轻的摇了摇头。
皇帝脸色阴沉,没有说话,杨清继续说道:“据老夫所知,贵国可汗已是知天命之年,而荣嘉郡主不过及笄之年,我朝有句话叫齐大非偶,恐怕不甚相配。”
“可下臣也曾听说过你们中原的另外一句话:老夫少妻。可汗仰慕周将军久矣,故而一心求娶荣嘉郡主。”
“这话就好笑了,这跟与死者爱上凶手有什么区别?”三皇子李琪开口说道。
宴席上传来众人压抑的笑声。
匈奴使节脸气得通红,“这就是你燕朝待客之礼吗?”
杨清轻咳两声,笑着道:“使节勿要羞恼,虽我朝三皇子说话虽然直接了一点,但您好好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匈奴使节脸色阴沉,“你们这是不愿意的意思?太师大人和三皇子能代表贵国皇帝的意见?”
“荣嘉年幼,又是神将遗孤,朕早有安排。联姻之事就此作罢。”皇帝冷淡开口。
“若我匈奴以呼兰城为聘礼,陛下也不愿意吗?”匈奴使节的声音里带着蛊惑。
呼兰城是匈奴、西宁、大燕三国边境交界处的一座城市,因城中遍地呼兰草,故而得名,本为前朝所有,后燕朝开国太祖起事,匈奴趁机占领了此城,呼兰沦陷之时,匈奴曾屠城三日,史称“呼兰三日”。
听得此言,席上大燕朝臣纷纷意动。
太后眼皮子跳了跳,复又面无表情。
“阿宁,这……”大公主满脸都是担心。
周菀轻笑一声,“没事,舅父不会答应的。”
太子妃挺着大肚子一脸担忧的看向周菀,周菀回以安抚一笑。
杨清低声对着皇帝道:“臣觉得此事可行,不若陛下考虑一下?”
皇帝没有理会他,直接开口拒绝,一锤定音,“不过呼兰一城而已,朕的荣嘉是燕京明珠,便是大燕皇后也做得的。”
席上众人一时有些微妙的看向太子妃。
太子妃脸色微白,心里咯噔一下,求助的望向杨清。
杨清皱眉,轻轻的摇了摇头。
太子在案底伸手握住太子妃的手,轻轻的拍了几下。
太子妃转头,对上太子关切的眼神,心下稍定。
“那荣嘉郡主可是要做大燕的皇后?但据下臣所知,大燕已经有了太子妃了,难不成也要学你朝太祖皇帝,停妻再娶吗?”匈奴使节丝毫不怵,扬声反问。
燕朝太祖皇帝李郡,事成之后,原配夫人封贵妃,另娶贵女为后,此事一直为史家诟病,认为是其一生最大的污点。
宴席上一时剑拔弩张起来,此为丑事,却被匈奴人这般大咧咧的讲出来,大家面子上都不好看。
“陛下,您不是一直想要收回呼兰城吗?现在就是绝佳的时机啊。”杨清低声劝解。
皇帝转头看向匈奴使节,一脸肃穆,“朕想要呼兰城不错,但是要堂堂正正的收回来,而不是靠外甥女换来的。”
“郡主,您劝一劝陛下啊?一人换一城,您这个时候也不要再计较什么了,以大局为重啊。”杨清转而劝说周菀。
周菀奇怪的看了一眼杨清,挑了挑眼皮,道:“太师大人莫不是老糊涂了,婚嫁之事自古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父母都不在了,万事自有舅父做主,况且,太师大人如何保证,匈奴人说话算话呢?”
世人重利,周菀暗想也许是有什么东西被忽略了,匈奴人肯用一座城池来换她,那么背后一定是有更大的利益在驱动。
匈奴使节却是咄咄逼人,“陛下可是想清楚了,呼兰城的百姓若是知晓,陛下为了一个外甥女而置他们于不顾,不知作何想法?郡主殿下不愿意嫁给我家可汗大人吗?”
周菀目光直视匈奴使节,“幸得可汗垂怜,小女不甚荣幸,然故土难离,只能回绝了。我大燕热血男儿无数,终有一日,燕朝铁骑会越过永定河,跨过嘉兰谷,收复呼兰城!”
匈奴使节听得此言,却没有丝毫不虞,笑着反问,“神将归墟,你大燕还有真将军吗?”
周菀轻笑一声,“看起来家父真的把你们匈奴人打怕了。”
匈奴使节脸色一变,满是不虞。
周菀继续道:“家父身陨,看你们匈奴人弹冠相庆的架势,还以为是我大燕再无兵将了呢。打败你们的从来都不是家父,而是大燕儿郎们的满腔热血,大燕能有第一个神将,就还能有第二个、第三个!”
“看来郡主殿下是有开战之意?不过就是不知殿下能否为陛下做决定?”匈奴使节挑衅的回望。
“好了,此事就此作罢,不必再言。”皇帝蹙眉打断。
“自然是我家可汗迎娶贵国荣嘉郡主。”匈奴使节一脸理所当然。
四皇子李璟遥遥的看了一眼,目中满含关切,周菀轻轻的摇了摇头。
皇帝脸色阴沉,没有说话,杨清继续说道:“据老夫所知,贵国可汗已是知天命之年,而荣嘉郡主不过及笄之年,我朝有句话叫齐大非偶,恐怕不甚相配。”
“可下臣也曾听说过你们中原的另外一句话:老夫少妻。可汗仰慕周将军久矣,故而一心求娶荣嘉郡主。”
“这话就好笑了,这跟与死者爱上凶手有什么区别?”三皇子李琪开口说道。
宴席上传来众人压抑的笑声。
匈奴使节脸气得通红,“这就是你燕朝待客之礼吗?”
杨清轻咳两声,笑着道:“使节勿要羞恼,虽我朝三皇子说话虽然直接了一点,但您好好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匈奴使节脸色阴沉,“你们这是不愿意的意思?太师大人和三皇子能代表贵国皇帝的意见?”
“荣嘉年幼,又是神将遗孤,朕早有安排。联姻之事就此作罢。”皇帝冷淡开口。
“若我匈奴以呼兰城为聘礼,陛下也不愿意吗?”匈奴使节的声音里带着蛊惑。
呼兰城是匈奴、西宁、大燕三国边境交界处的一座城市,因城中遍地呼兰草,故而得名,本为前朝所有,后燕朝开国太祖起事,匈奴趁机占领了此城,呼兰沦陷之时,匈奴曾屠城三日,史称“呼兰三日”。
听得此言,席上大燕朝臣纷纷意动。
太后眼皮子跳了跳,复又面无表情。
“阿宁,这……”大公主满脸都是担心。
周菀轻笑一声,“没事,舅父不会答应的。”
太子妃挺着大肚子一脸担忧的看向周菀,周菀回以安抚一笑。
杨清低声对着皇帝道:“臣觉得此事可行,不若陛下考虑一下?”
皇帝没有理会他,直接开口拒绝,一锤定音,“不过呼兰一城而已,朕的荣嘉是燕京明珠,便是大燕皇后也做得的。”
席上众人一时有些微妙的看向太子妃。
太子妃脸色微白,心里咯噔一下,求助的望向杨清。
杨清皱眉,轻轻的摇了摇头。
太子在案底伸手握住太子妃的手,轻轻的拍了几下。
太子妃转头,对上太子关切的眼神,心下稍定。
“那荣嘉郡主可是要做大燕的皇后?但据下臣所知,大燕已经有了太子妃了,难不成也要学你朝太祖皇帝,停妻再娶吗?”匈奴使节丝毫不怵,扬声反问。
燕朝太祖皇帝李郡,事成之后,原配夫人封贵妃,另娶贵女为后,此事一直为史家诟病,认为是其一生最大的污点。
宴席上一时剑拔弩张起来,此为丑事,却被匈奴人这般大咧咧的讲出来,大家面子上都不好看。
“陛下,您不是一直想要收回呼兰城吗?现在就是绝佳的时机啊。”杨清低声劝解。
皇帝转头看向匈奴使节,一脸肃穆,“朕想要呼兰城不错,但是要堂堂正正的收回来,而不是靠外甥女换来的。”
“郡主,您劝一劝陛下啊?一人换一城,您这个时候也不要再计较什么了,以大局为重啊。”杨清转而劝说周菀。
周菀奇怪的看了一眼杨清,挑了挑眼皮,道:“太师大人莫不是老糊涂了,婚嫁之事自古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父母都不在了,万事自有舅父做主,况且,太师大人如何保证,匈奴人说话算话呢?”
世人重利,周菀暗想也许是有什么东西被忽略了,匈奴人肯用一座城池来换她,那么背后一定是有更大的利益在驱动。
匈奴使节却是咄咄逼人,“陛下可是想清楚了,呼兰城的百姓若是知晓,陛下为了一个外甥女而置他们于不顾,不知作何想法?郡主殿下不愿意嫁给我家可汗大人吗?”
周菀目光直视匈奴使节,“幸得可汗垂怜,小女不甚荣幸,然故土难离,只能回绝了。我大燕热血男儿无数,终有一日,燕朝铁骑会越过永定河,跨过嘉兰谷,收复呼兰城!”
匈奴使节听得此言,却没有丝毫不虞,笑着反问,“神将归墟,你大燕还有真将军吗?”
周菀轻笑一声,“看起来家父真的把你们匈奴人打怕了。”
匈奴使节脸色一变,满是不虞。
周菀继续道:“家父身陨,看你们匈奴人弹冠相庆的架势,还以为是我大燕再无兵将了呢。打败你们的从来都不是家父,而是大燕儿郎们的满腔热血,大燕能有第一个神将,就还能有第二个、第三个!”
“看来郡主殿下是有开战之意?不过就是不知殿下能否为陛下做决定?”匈奴使节挑衅的回望。
“好了,此事就此作罢,不必再言。”皇帝蹙眉打断。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