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69 第六十九章 富家穷国
- 70 第七十章 威逼利诱
- 71 第七十一章 怪现象
- 72 第七十二章 打炮
- 73 第七十三章 人品太差
- 74 第七十四章 迫击炮的威力
- 75 第七十五章 追击
- 76 第七十六章 收获巨大
- 77 第七十七章 尊卑有序
- 78 第七十八章 交易达成
- 79 第七十九章 卫所的实际人口
- 80 第八十章 热门职业
- 81 第八十一章 三千人
- 82 第八十二章 训练开始
- 83 第八十三章 谋事
- 84 第八十四章 大敌来临
- 85 第八十五章 试探
- 86 第八十六章 开炮
- 87 第八十七章 打的太爽了
- 88 第八十八章 大胜
- 89 第八十九章 又是七条船
- 90 第九十章 准备结婚
- 91 第九十一章 成亲
- 92 第九十二章 建大棚
- 93 第九十三章 郑芝豹哭了
- 94 第九十四章 夫君何以如此悲观?
- 95 第九十五章 纪律
- 96 第九十六章 货到了
- 97 第九十七章 照相
- 98 第九十八章 利益绑架
- 99 第九十九章 对西洋的向望
- 100 第一百章 年关到了
- 101 第一百零一章 第一道禁令
- 102 第一百零二章 特殊嗜好
- 103 第一百零三章 第一个新年
- 104 第一百零四章 安排探路
- 105 第一百零五章 富贵险中求
- 106 第一百零六章 北边的消息
- 107 第一百零七章 处理贪腐的方式
- 108 第一百零八章 来自宫里的试探
- 109 第一百零九章 三进京
- 110 第一百一十章 试炮
- 111 第一百一十一章 长见识了
- 112 第一百一十二章 回江南
- 113 第一百一十三章 谁有谁的生活
- 114 第一百一十四章 漫天要价
- 115 第一百一十五章 改造战船
- 116 第一百一十六章 台湾的消息
- 117 第一百一十七章 台北的情况
- 118 第一百一十八章 订船
- 119 第一百一十九章 换枪
- 120 第一百二十章 英国佬
- 121 第一百二十一章 想去欧洲看看
- 122 第一百二十二章 重开厂卫
- 123 第一百二十三章 船到了
- 124 第一百二十四章 开船
- 125 第一百二十五章 密谋
- 126 第一百二十六章 酝酿暴风雨
- 127 第一百二十七章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 128 第一百二十八章 摧枯拉朽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七十九章 卫所的实际人口
第七十九章 卫所的实际人口
三百多亩地的宅院,实在很难形象的比喻有多大。
这么说吧,这宅子放到几百年后的钢铁大都市里,就是一座公园,里面有山有水,虽然都是人造的假山和水池,但若论精致,比之几百年后的园林似乎更胜一筹。
宅子里有条人工湖,大约十亩地左右大小。
湖中有个小岛,半亩大小。岛上有个亭子,掩映在高大的槐树下。
午后,李川和苏小妹登上小岛纳凉。
虽然已是十月中旬,可江南依旧有点闷热,让人发困。
李川躺在亭子里的长廊上,头枕着苏小妹的腿,什么也不想,就看着天上慢悠悠飘过的云彩,心里想,要是天下不乱,就这么舒舒服服的过一辈子也挺不错。
只是可惜,这样的生活终究有些遥不可及。
苏小妹的一只手垫在下面,托住李川脑袋,一只手拿着个挖耳勺,给李川掏耳朵,丫鬟屏儿被支开了,亭子里就两人,画面很是惬意,宁静中透着一种淡淡的温馨。
“不掏了!”
李川忽然捉住了苏小妹的小手,道:“小妹,你说这天下要是不乱,咱们就安安稳稳的做个富家翁,闲时带着家丁们荡舟出海,或者周游天下,那该是多么快活的日子。”
苏小妹纳闷道:“江南很安稳啊?”
李川道:“你也读过史书,每逢天下大乱,必然先是活不下去的农民揭竿而起,看看现在的大明跟秦汉末年又有什么区别,更有北方的鞑虏虎视眈眈,当今皇帝虽然勤政,却非是太祖成祖那样的雄主,朝中则更是鸡犬当道,这样的大明还有什么希望。”
“为何如此悲观?”
苏小妹有些惊讶,心里不认同李川的一些看法,但却没有说出来,道:“朝中诸公皆是饱学之士,似乎没有你说的那么不堪吧?”
“你知道什么!”
李川毫不客气地道:“现在的读书人都是个什么德行,你又不是不知道。那些书生除了满嘴之乎者也,还会干什么?表面上谦谦君子,背地里的龌龊还少了?别以为朝堂上的那些大臣就能忠君体国,山西商人把粮食、棉布、铁器卖给鞑子你知道吧?”
苏小妹点点头,这个她到是知道。
李川冷笑,道:“那你知不知道,山西商人资敌卖国,为什么却还能逍遥法外?”
苏小妹有点懵,道:“多半是陛下被人蒙蔽了。”
李川无语,道:“皇上的确被蒙蔽了,可是谁在蒙蔽皇上,难道朝中那些大臣都是聋子瞎子,他们就不知道晋商在资敌?既然知道,那为何不告诉皇帝?”
“这……”
苏小妹愣住了,潜意识里不愿去想这个问题。
李川道:“都是人心啊,我的傻妞,这个世上最不可琢磨的是人心,最肮脏龌龊的也是人心,道德只不过是那些读书人用来掩盖龌龊的遮羞布,其实本质还是利益。读收人为什么会高人一等?那是因为读书人这个群体想要站在老百姓的头上。”
苏小妹掐了他一把,没好气地道:“你也是读书人。”
李川咧了下嘴,道:“我跟他们不同,我能看到几百年后的大明是什么样子,那些人却看不到,所以他们整天为了自己的利益标榜道德,甚至不惜资敌卖国。”
苏小妹不信道:“几百年后的大明是什么样子?”
李川摇头:“不说了,说了你也不信,而且还有点大逆不道,让你白担心。算了,不说这些闹心事了,我已经让人去了江阴让管家来这边,等管家来了我们就操办婚事。”
苏小妹脸红了,垂下臻首不说话了。
李川道:“害羞了?这可不是你的性格啊,我觉得你保持本心就好,没必要为了所谓的妇道而强行改变自己的性格,淑女不淑女的只是一种表象,只要自己活的开心,就没必要强迫自己改变,我还是喜欢那个坚强利落,风风火火的苏小妹。”
苏小妹又掐了他一把,还是不说话。
李川郁闷了:“你跟谁学的,怎么也会九阴白骨爪了。”
“什么是九阴白骨爪?”
苏小妹好奇道,怎么都感觉有点放不开。
恋爱是种奇妙的感觉,能让人变的患得患失,也能让人变的小心翼翼,这并非是苏小妹强迫自己作出改变,而是被恋爱锁住了性子,加上世俗的道德压力,既担心外界的物议越来越多,也担心会因此而影响到李川,造成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就是你这掐人的功夫。”
李川道:“掐人可不是个好习惯,以后不准再掐我。”
苏小妹又掐了他一下,心里却在偷偷的笑。
李川郁闷了,伸手往她的胸口抓去:“你再掐我也要使九阴白骨爪了。”
苏小妹俏脸立马红了,忙将他的爪子打开,又羞又气。
李川嘿嘿笑了声,道:“松江也不错,没事多出去走走,别整天闷在府里刺绣,以后买卖上的事情我没有多少精力操心,等办完婚事,以后生意上的事你帮我打理。”
苏小妹有些惊讶,道:“你要清理卫所吗?”
李川给他姑娘的聪慧点了个赞,他并没有对苏小妹说过公事,苏小妹也从来不问,却凭一句话就能猜到他的打算,思维确实很敏锐,道:“我要给咱准备后路。”
苏小妹点点头,有些事情她还想不明白。
无关智慧,实在是这个年代的人们特有的思维局限性。
过了几天,第一本册子送到了他的案头。
这本册子里记载的是前任指挥使颜刚留下的军户数和田亩数,三万一千两百亩地,六千零二十五军户,口三万六千四百八十二,这个数字有点吓人。
也就是说,每户军户的人口,都超过了六口。
平均下来,每人耕种的田地还不到一亩。
“怎么会有这么多人口?”
李川有点吃惊,金卫山的户数和人口有点超出他的预料,平均耕地不到一亩,那些军户是怎么过活的,没有饿死简直就是一桩奇迹,在粮食亩产量低下的大明,实在有些不可思议。
吕从亮道:“江南承平已久,人口一直都在增长。实际上不止金山卫,江南的好多卫所实际人口都要远远超过卫所建立之初的口数。虽然一直有军户逃亡,可自从万历年间以来北方大乱,百姓的日子越发困苦,军户逃出去也没有活路,逃亡的反而少了。在卫所虽然日子也不太好过,但至少还能有口吃的,不至于饿死。”
李川瞥了他一眼,道:“吕大人到是坦诚!”
吕从亮苦笑了下,没有说什么。
这么说吧,这宅子放到几百年后的钢铁大都市里,就是一座公园,里面有山有水,虽然都是人造的假山和水池,但若论精致,比之几百年后的园林似乎更胜一筹。
宅子里有条人工湖,大约十亩地左右大小。
湖中有个小岛,半亩大小。岛上有个亭子,掩映在高大的槐树下。
午后,李川和苏小妹登上小岛纳凉。
虽然已是十月中旬,可江南依旧有点闷热,让人发困。
李川躺在亭子里的长廊上,头枕着苏小妹的腿,什么也不想,就看着天上慢悠悠飘过的云彩,心里想,要是天下不乱,就这么舒舒服服的过一辈子也挺不错。
只是可惜,这样的生活终究有些遥不可及。
苏小妹的一只手垫在下面,托住李川脑袋,一只手拿着个挖耳勺,给李川掏耳朵,丫鬟屏儿被支开了,亭子里就两人,画面很是惬意,宁静中透着一种淡淡的温馨。
“不掏了!”
李川忽然捉住了苏小妹的小手,道:“小妹,你说这天下要是不乱,咱们就安安稳稳的做个富家翁,闲时带着家丁们荡舟出海,或者周游天下,那该是多么快活的日子。”
苏小妹纳闷道:“江南很安稳啊?”
李川道:“你也读过史书,每逢天下大乱,必然先是活不下去的农民揭竿而起,看看现在的大明跟秦汉末年又有什么区别,更有北方的鞑虏虎视眈眈,当今皇帝虽然勤政,却非是太祖成祖那样的雄主,朝中则更是鸡犬当道,这样的大明还有什么希望。”
“为何如此悲观?”
苏小妹有些惊讶,心里不认同李川的一些看法,但却没有说出来,道:“朝中诸公皆是饱学之士,似乎没有你说的那么不堪吧?”
“你知道什么!”
李川毫不客气地道:“现在的读书人都是个什么德行,你又不是不知道。那些书生除了满嘴之乎者也,还会干什么?表面上谦谦君子,背地里的龌龊还少了?别以为朝堂上的那些大臣就能忠君体国,山西商人把粮食、棉布、铁器卖给鞑子你知道吧?”
苏小妹点点头,这个她到是知道。
李川冷笑,道:“那你知不知道,山西商人资敌卖国,为什么却还能逍遥法外?”
苏小妹有点懵,道:“多半是陛下被人蒙蔽了。”
李川无语,道:“皇上的确被蒙蔽了,可是谁在蒙蔽皇上,难道朝中那些大臣都是聋子瞎子,他们就不知道晋商在资敌?既然知道,那为何不告诉皇帝?”
“这……”
苏小妹愣住了,潜意识里不愿去想这个问题。
李川道:“都是人心啊,我的傻妞,这个世上最不可琢磨的是人心,最肮脏龌龊的也是人心,道德只不过是那些读书人用来掩盖龌龊的遮羞布,其实本质还是利益。读收人为什么会高人一等?那是因为读书人这个群体想要站在老百姓的头上。”
苏小妹掐了他一把,没好气地道:“你也是读书人。”
李川咧了下嘴,道:“我跟他们不同,我能看到几百年后的大明是什么样子,那些人却看不到,所以他们整天为了自己的利益标榜道德,甚至不惜资敌卖国。”
苏小妹不信道:“几百年后的大明是什么样子?”
李川摇头:“不说了,说了你也不信,而且还有点大逆不道,让你白担心。算了,不说这些闹心事了,我已经让人去了江阴让管家来这边,等管家来了我们就操办婚事。”
苏小妹脸红了,垂下臻首不说话了。
李川道:“害羞了?这可不是你的性格啊,我觉得你保持本心就好,没必要为了所谓的妇道而强行改变自己的性格,淑女不淑女的只是一种表象,只要自己活的开心,就没必要强迫自己改变,我还是喜欢那个坚强利落,风风火火的苏小妹。”
苏小妹又掐了他一把,还是不说话。
李川郁闷了:“你跟谁学的,怎么也会九阴白骨爪了。”
“什么是九阴白骨爪?”
苏小妹好奇道,怎么都感觉有点放不开。
恋爱是种奇妙的感觉,能让人变的患得患失,也能让人变的小心翼翼,这并非是苏小妹强迫自己作出改变,而是被恋爱锁住了性子,加上世俗的道德压力,既担心外界的物议越来越多,也担心会因此而影响到李川,造成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就是你这掐人的功夫。”
李川道:“掐人可不是个好习惯,以后不准再掐我。”
苏小妹又掐了他一下,心里却在偷偷的笑。
李川郁闷了,伸手往她的胸口抓去:“你再掐我也要使九阴白骨爪了。”
苏小妹俏脸立马红了,忙将他的爪子打开,又羞又气。
李川嘿嘿笑了声,道:“松江也不错,没事多出去走走,别整天闷在府里刺绣,以后买卖上的事情我没有多少精力操心,等办完婚事,以后生意上的事你帮我打理。”
苏小妹有些惊讶,道:“你要清理卫所吗?”
李川给他姑娘的聪慧点了个赞,他并没有对苏小妹说过公事,苏小妹也从来不问,却凭一句话就能猜到他的打算,思维确实很敏锐,道:“我要给咱准备后路。”
苏小妹点点头,有些事情她还想不明白。
无关智慧,实在是这个年代的人们特有的思维局限性。
过了几天,第一本册子送到了他的案头。
这本册子里记载的是前任指挥使颜刚留下的军户数和田亩数,三万一千两百亩地,六千零二十五军户,口三万六千四百八十二,这个数字有点吓人。
也就是说,每户军户的人口,都超过了六口。
平均下来,每人耕种的田地还不到一亩。
“怎么会有这么多人口?”
李川有点吃惊,金卫山的户数和人口有点超出他的预料,平均耕地不到一亩,那些军户是怎么过活的,没有饿死简直就是一桩奇迹,在粮食亩产量低下的大明,实在有些不可思议。
吕从亮道:“江南承平已久,人口一直都在增长。实际上不止金山卫,江南的好多卫所实际人口都要远远超过卫所建立之初的口数。虽然一直有军户逃亡,可自从万历年间以来北方大乱,百姓的日子越发困苦,军户逃出去也没有活路,逃亡的反而少了。在卫所虽然日子也不太好过,但至少还能有口吃的,不至于饿死。”
李川瞥了他一眼,道:“吕大人到是坦诚!”
吕从亮苦笑了下,没有说什么。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