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70 第七十章 威逼利诱
- 71 第七十一章 怪现象
- 72 第七十二章 打炮
- 73 第七十三章 人品太差
- 74 第七十四章 迫击炮的威力
- 75 第七十五章 追击
- 76 第七十六章 收获巨大
- 77 第七十七章 尊卑有序
- 78 第七十八章 交易达成
- 79 第七十九章 卫所的实际人口
- 80 第八十章 热门职业
- 81 第八十一章 三千人
- 82 第八十二章 训练开始
- 83 第八十三章 谋事
- 84 第八十四章 大敌来临
- 85 第八十五章 试探
- 86 第八十六章 开炮
- 87 第八十七章 打的太爽了
- 88 第八十八章 大胜
- 89 第八十九章 又是七条船
- 90 第九十章 准备结婚
- 91 第九十一章 成亲
- 92 第九十二章 建大棚
- 93 第九十三章 郑芝豹哭了
- 94 第九十四章 夫君何以如此悲观?
- 95 第九十五章 纪律
- 96 第九十六章 货到了
- 97 第九十七章 照相
- 98 第九十八章 利益绑架
- 99 第九十九章 对西洋的向望
- 100 第一百章 年关到了
- 101 第一百零一章 第一道禁令
- 102 第一百零二章 特殊嗜好
- 103 第一百零三章 第一个新年
- 104 第一百零四章 安排探路
- 105 第一百零五章 富贵险中求
- 106 第一百零六章 北边的消息
- 107 第一百零七章 处理贪腐的方式
- 108 第一百零八章 来自宫里的试探
- 109 第一百零九章 三进京
- 110 第一百一十章 试炮
- 111 第一百一十一章 长见识了
- 112 第一百一十二章 回江南
- 113 第一百一十三章 谁有谁的生活
- 114 第一百一十四章 漫天要价
- 115 第一百一十五章 改造战船
- 116 第一百一十六章 台湾的消息
- 117 第一百一十七章 台北的情况
- 118 第一百一十八章 订船
- 119 第一百一十九章 换枪
- 120 第一百二十章 英国佬
- 121 第一百二十一章 想去欧洲看看
- 122 第一百二十二章 重开厂卫
- 123 第一百二十三章 船到了
- 124 第一百二十四章 开船
- 125 第一百二十五章 密谋
- 126 第一百二十六章 酝酿暴风雨
- 127 第一百二十七章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 128 第一百二十八章 摧枯拉朽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八十章 热门职业
第八十章 热门职业
太阳刚刚升起,北林村的村头就围满了人。
“别挤,一个一个来!”
胡老四一边大声吆喝,一边满头大汗地维持秩序。
今天是少爷召募家丁的日子,军们户对当兵没有兴趣,但对成为卫所官员们的家丁却很有兴趣,看看那些大人们的家丁,不但租税少,而且待遇从优,军户们就眼红不已。
对于大明的军户来说,当兵就是个最苦逼的职业。
可家丁在大明却是个很热门的职业,所以军户们才会热情似火。
不用奇怪,这就是大明的现实。
李川不打算把收回来的田亩和军户入官册,那样还得每年给朝廷上赋税,不但军户的负担会更重,而且标新立异,会把天下的卫所给得罪光。
就算不怕得罪人,也不能故意揽仇恨上身。
所以,这些卫所兵丁,以后都会成为李川的家丁。
放眼大明的其他卫所,其实都一个样。
卫所军奉令出征,其实那些卫所官带的兵都是自己的家丁。
本来成为指挥使大人的家丁,就已经让那些军户们很眼热,但李川直接放了话,成为家丁的军户,从明年开始租税只收两成,这下更让家丁们红了眼。
两成租税,这绝对是卫所最低的租税。
就算那几位大人的家丁,租税至少也在三成。
所以,招募现场劲爆的有些超出想象。
军户们为了给自家的男人或者儿子争取一个家丁名额,一个个吵的脸红脖子粗,差点就直接开干。本来这年头没计划生育,虽然这年月婴儿的夭折率很高,但也耐不住军户的日夜耕耘,一家养三五个儿子实在稀松平常,可金卫所的土子就那么多,人口持续增长,人均耕地则一直在减少,军户的劳动力过剩已经是常态。
甚至有些军户为了少一张吃饭的嘴,溺死婴儿的事情都不少见。
眼下指挥使大人招募家丁,既能减少家里吃饭的嘴,又能为家里带来好处,务实的军户们焉能不抢,这种机会不常有,就算天王老子来了也不能让。
“都别吵架,只要符合条件的,都有机会。”
胡老四扯着嗓门不停的喊,嗓子都喊哑了,却依旧压不住军户们的热情。
只要成为军户,家里的租税就会降到二成。
不但如此,而且成为家丁之后,每月还有一两银子的饷银。
这么好的待遇,这些穷怕了的军户如何能不红眼。
“别挤,都给我排好队!”
胡老四一边冲拼命往前挤的军户们大吼,一边交待几个负责登记的家丁:“把名册给登记好,名字,岁数,家里有几口,老的少的有多少,都给写清楚了。”
“知道,四哥你就别啰嗦了。”
家丁们一边挥毫如飞,一边随口答应着。
这些家丁都是李川从江阴带来的,算是读书识字比较好的,虽然写的字不好看,不比狗爪子印的好看,但至少能识字写字了,也算是不小的进步。
……
大宅院里,家丁们在忙活,李川带着李满和苏良两口子却在翻地。
在江阴的时候,因为种了不少菜,吃食方面很是丰富。
可到了金山卫,每天就那几样菜,日子一长,习惯了顿顿都有的新鲜蔬菜,李川就有些食不知味了,这才准备在府中再开一块菜地出来,把蔬菜种上。
淘宝上虽然能买到蔬菜,但天天无中生有总归不是很方便。
而且淘宝上买的菜都是化肥种出来的,压根没有这个年代种出来的绿化无污染的蔬菜那股味道,吃习惯了大明这片土地上种的菜,再吃淘宝上的那些菜就难以下咽了。
“少爷,这些活老奴干就行了,您就别干了。”
李满一边翻地,一边还在劝着李川。
让少爷干这种活计,李满两口子都有种深深的负罪感。
苏良和伍娘也觉得不妥,只是却不好劝。
“别废话了,老实干活。”
李川没觉得有什么不妥,他从淘宝上买了塑料,准备直接盖个大棚,那样不管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新鲜的蔬菜,不至于到了冬天只能吃大白菜。
忙活了两天,终于把地给整好了。
李川正准备播种时,李常越到了金卫山。
“少爷!”
再次见到自家少爷,李常越有种莫名的激动。
虽然分别时间不长,可习惯了跟着少爷大踏入奔向小康幸福的生活,骤然间没了少爷的带领,李常越还真有点不适应,所以再见到少爷,才会有些激动。
“辛苦了!”
李川打量几眼,见李常越一脸风尘,显然还没有来得及歇息,就道:“住的院子已经让家丁给你收拾好了,你先安顿下来,歇息好了再来说正事。”
“是,少爷!”
李常越答应了一声,就跟着家丁去了。
福建,南安。
“大哥,有消息了。”
郑芝豹满脸怒容地进了书房,向郑芝龙道:“从金山卫传来的消息,郑奎带去的人马已经全军覆没,三条大福船也为李川俘获,我们的人去寻找线索,在金山卫附近的山里找到了大量的尸体,郑奎带去的人大半都被沉海溺死。”
“什么?”
郑芝龙大吃一惊,沉声道:“那李川不过数十家丁,就算火铳再怎么厉害,可郑奎带去的大福船上也有火器,更有红衣大炮,又如何会全军覆没,究竟怎么回事?”
郑芝豹道:“具体发生了什么暂时还不知道,这次郑奎带去的人没有一个逃生,而且李川的家丁似乎被专门交待过了,暂时还没打听到什么有用的信息。”
郑芝龙脸色阴沉似水,道:“尽快派人打探清楚。”
郑芝豹道:“大哥,我觉得西洋货物有没有都无关紧要,只要保持海上的实力,让李川的西洋货物进不来,我们的银子就不会少赚。为了抓李川已经损失了不少人,实在有些得不尝失,不如干脆派大军将那李川灭了,为兄弟们报仇血恨。”
郑芝龙皱着眉头沉吟半晌,才道:“你带上三千人马亲自去。”
“是,大哥!”
郑芝豹精神一振,立马目露精光地应命。
“别挤,一个一个来!”
胡老四一边大声吆喝,一边满头大汗地维持秩序。
今天是少爷召募家丁的日子,军们户对当兵没有兴趣,但对成为卫所官员们的家丁却很有兴趣,看看那些大人们的家丁,不但租税少,而且待遇从优,军户们就眼红不已。
对于大明的军户来说,当兵就是个最苦逼的职业。
可家丁在大明却是个很热门的职业,所以军户们才会热情似火。
不用奇怪,这就是大明的现实。
李川不打算把收回来的田亩和军户入官册,那样还得每年给朝廷上赋税,不但军户的负担会更重,而且标新立异,会把天下的卫所给得罪光。
就算不怕得罪人,也不能故意揽仇恨上身。
所以,这些卫所兵丁,以后都会成为李川的家丁。
放眼大明的其他卫所,其实都一个样。
卫所军奉令出征,其实那些卫所官带的兵都是自己的家丁。
本来成为指挥使大人的家丁,就已经让那些军户们很眼热,但李川直接放了话,成为家丁的军户,从明年开始租税只收两成,这下更让家丁们红了眼。
两成租税,这绝对是卫所最低的租税。
就算那几位大人的家丁,租税至少也在三成。
所以,招募现场劲爆的有些超出想象。
军户们为了给自家的男人或者儿子争取一个家丁名额,一个个吵的脸红脖子粗,差点就直接开干。本来这年头没计划生育,虽然这年月婴儿的夭折率很高,但也耐不住军户的日夜耕耘,一家养三五个儿子实在稀松平常,可金卫所的土子就那么多,人口持续增长,人均耕地则一直在减少,军户的劳动力过剩已经是常态。
甚至有些军户为了少一张吃饭的嘴,溺死婴儿的事情都不少见。
眼下指挥使大人招募家丁,既能减少家里吃饭的嘴,又能为家里带来好处,务实的军户们焉能不抢,这种机会不常有,就算天王老子来了也不能让。
“都别吵架,只要符合条件的,都有机会。”
胡老四扯着嗓门不停的喊,嗓子都喊哑了,却依旧压不住军户们的热情。
只要成为军户,家里的租税就会降到二成。
不但如此,而且成为家丁之后,每月还有一两银子的饷银。
这么好的待遇,这些穷怕了的军户如何能不红眼。
“别挤,都给我排好队!”
胡老四一边冲拼命往前挤的军户们大吼,一边交待几个负责登记的家丁:“把名册给登记好,名字,岁数,家里有几口,老的少的有多少,都给写清楚了。”
“知道,四哥你就别啰嗦了。”
家丁们一边挥毫如飞,一边随口答应着。
这些家丁都是李川从江阴带来的,算是读书识字比较好的,虽然写的字不好看,不比狗爪子印的好看,但至少能识字写字了,也算是不小的进步。
……
大宅院里,家丁们在忙活,李川带着李满和苏良两口子却在翻地。
在江阴的时候,因为种了不少菜,吃食方面很是丰富。
可到了金山卫,每天就那几样菜,日子一长,习惯了顿顿都有的新鲜蔬菜,李川就有些食不知味了,这才准备在府中再开一块菜地出来,把蔬菜种上。
淘宝上虽然能买到蔬菜,但天天无中生有总归不是很方便。
而且淘宝上买的菜都是化肥种出来的,压根没有这个年代种出来的绿化无污染的蔬菜那股味道,吃习惯了大明这片土地上种的菜,再吃淘宝上的那些菜就难以下咽了。
“少爷,这些活老奴干就行了,您就别干了。”
李满一边翻地,一边还在劝着李川。
让少爷干这种活计,李满两口子都有种深深的负罪感。
苏良和伍娘也觉得不妥,只是却不好劝。
“别废话了,老实干活。”
李川没觉得有什么不妥,他从淘宝上买了塑料,准备直接盖个大棚,那样不管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新鲜的蔬菜,不至于到了冬天只能吃大白菜。
忙活了两天,终于把地给整好了。
李川正准备播种时,李常越到了金卫山。
“少爷!”
再次见到自家少爷,李常越有种莫名的激动。
虽然分别时间不长,可习惯了跟着少爷大踏入奔向小康幸福的生活,骤然间没了少爷的带领,李常越还真有点不适应,所以再见到少爷,才会有些激动。
“辛苦了!”
李川打量几眼,见李常越一脸风尘,显然还没有来得及歇息,就道:“住的院子已经让家丁给你收拾好了,你先安顿下来,歇息好了再来说正事。”
“是,少爷!”
李常越答应了一声,就跟着家丁去了。
福建,南安。
“大哥,有消息了。”
郑芝豹满脸怒容地进了书房,向郑芝龙道:“从金山卫传来的消息,郑奎带去的人马已经全军覆没,三条大福船也为李川俘获,我们的人去寻找线索,在金山卫附近的山里找到了大量的尸体,郑奎带去的人大半都被沉海溺死。”
“什么?”
郑芝龙大吃一惊,沉声道:“那李川不过数十家丁,就算火铳再怎么厉害,可郑奎带去的大福船上也有火器,更有红衣大炮,又如何会全军覆没,究竟怎么回事?”
郑芝豹道:“具体发生了什么暂时还不知道,这次郑奎带去的人没有一个逃生,而且李川的家丁似乎被专门交待过了,暂时还没打听到什么有用的信息。”
郑芝龙脸色阴沉似水,道:“尽快派人打探清楚。”
郑芝豹道:“大哥,我觉得西洋货物有没有都无关紧要,只要保持海上的实力,让李川的西洋货物进不来,我们的银子就不会少赚。为了抓李川已经损失了不少人,实在有些得不尝失,不如干脆派大军将那李川灭了,为兄弟们报仇血恨。”
郑芝龙皱着眉头沉吟半晌,才道:“你带上三千人马亲自去。”
“是,大哥!”
郑芝豹精神一振,立马目露精光地应命。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