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5 第五章拗相公
- 6 第六章忘年之交
- 7 第七章六朝古都
- 8 第八章茅山道术
- 9 第九章是灵气勃发
- 10 第十章左右为难
- 11 第十一章东山之侧
- 12 第十二章道法之理
- 13 第十三章极乐今生
- 14 第十四章出世之心
- 15 第十五章三经新义
- 16 第十六章白莲法术
- 17 第十七章祭刀术
- 18 第十八章七情命劫
- 19 第十九章双重封印
- 20 第二十章一念之差
- 21 第二十一章豹口救人
- 22 第二十二章小狐狸
- 23 第二十三章情真一刻
- 24 第二十四章东山孤影
- 25 第二十五章青青子衿
- 26 第二十六章悠悠我心
- 27 第二十七章但为君故
- 28 第二十八章沉吟至今
- 29 第二十九章茅山上清派
- 30 第三十章元符万宁宫
- 31 第三十一章何者为真
- 32 第三十二章何者非我
- 33 第三十三章齐物归一
- 34 第三十四章杨柳依依
- 35 第三十五章雨雪霏霏
- 36 第三十六章江天飞雪
- 37 第三十七章瓜洲渡
- 38 第三十八章道路险上
- 39 道路险中
- 40 道路险下
- 41 第三十九章操戈术
- 42 第四十章岁月寒上
- 43 岁月寒中
- 44 岁月寒下
- 45 第四十一章天空远上
- 46 天空远下
- 47 第四十二章细雨渐
- 48 第四十三章道路转
- 49 第四十四章流水潺
- 50 第四十五章百折前
- 51 第四十六章天行健
- 52 第四十七章无悔怨
- 53 第四十八章熙宁拓边
- 54 第四十九章突破封印
- 55 第五十章五路伐夏
- 56 第五十一章米脂之战
- 57 第五十二章血染无定河
- 58 第五十三章疑兵诡道
- 59 第五十四章出奇制胜
- 60 第五十五章清水河之战
- 61 第五十六章兵临城下
- 62 第五十七章功亏一篑
- 63 第五十八章永乐城之役
- 64 第五十九章七情怒劫
- 65 第六十章宗室女
- 66 第六十一章梁氏一族
- 67 第六十二章般若空宗
- 68 第六十三章断空灭绝
- 69 第六十四章仁者弗为
- 70 第六十五章祁连山下
- 71 第六十六章峰回路转
- 72 第六十七章横渠先生
- 73 第六十八章民胞物与
- 74 第六十九章中和之道
- 75 第七十章式微式微
- 76 第七十一章桃花依旧
- 77 第七十二章笑靥春风
- 78 第七十三章闲情偶趣
- 79 第七十四章浩然正气
- 80 第七十五章万物一气
- 81 第七十六章元祐党祸
- 82 第七十七章江湖之情
- 83 第七十八章天师道
- 84 第七十九章和光同尘
- 85 不想写了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十五章三经新义
第十五章三经新义
茅峥听了王安石的话,用手挠了挠头说道:“其实我也没有什么事,就是想来看看王相公。本来我还想在金陵城买些礼物,再过来的。可是到了这里,我就不由自主地跑过来了。”
“只是过来看看我吗?这真的很不错,你这份心意收下了。从前多少人前来拜访我,可没有一个人是为了纯粹看看我的,都是怀有目的而来的。就连几个我认为是好友的人,都是包藏祸心,想要暗害于我。现在我罢了相,就没有一个人来了。你以后想来就来,不用带什么礼物,我讲究那些东西。”王安石说道。
“我听圣母说,做过大官的人脾气坏得很,只要礼数有一点做不到的,那些大官就会打人罚人。我看王相公可是很和善呀,根本不想做过大官的人。”茅峥说道。
“我现在只是一介布衣,哪还是什么大官,当然就没有什么规矩了。哈哈,小友随我一起进屋去吧,你是客人,我怎能慢待客人呢?”王安石笑道。
茅峥听王安石这样讲,也是一派轻松。他也不愿意受到约束,但又怕礼数不到,会被王安石责怪,如今见到王安石如此容易亲近,他也就可以放心了。
吴中山看到王安石和茅峥,一老一少在那闲谈,而且有说有笑,一时也是啧啧称奇。看来圣母这位入室弟子真是有魔力,无论报宁寺的老禅师,还有眼前的王相公,都是吴中山连盯着看都不敢的,而茅峥竟然能够和他们如此谈得来。
吴中山看着王安石招呼他进屋时,他只是连忙的推辞。吴中山就像一头任劳任怨的老牛,一生的辛苦,早已经把满身的锐气消耗尽了,只能跟着主人的鞭子,向前走着,直到用尽最后的力气。
王安石见到吴中山的样子,想到了自己在地方上为官时,见到的无数农民,只是一叹就进屋去了。
茅峥进了王安石的屋子,入眼的第一个映像便是太简陋了,除了一张床,一个书桌,和一个书架之外,机会没有任何别的东西。而茅峥的第二个映像便是乱,满桌子都是书稿,书架上的也都堆着各种各样的文献,但是这些文献一点都不整齐,显然经常被人随意翻阅。
茅峥见桌子上躺着一个书夹,上面写着几个字,茅峥照着念下来,便是“三经新义”四个字。
“王相公也读书吗?不过你读的书,和我读的书不太一样呀。我读的书叫做《五经正义》,你读的却叫《三经新义》,看样子我读的书,比你读的书要多呀。”茅峥随口说道。
“原来你也在读《五经正义》呀!不错不错,《五经正义》乃是先儒孔颖达和颜师古,在唐初编纂的,几百年来就是儒家的经典文献。不过我儒家经典,几百年来都没有半点改变,未免有些陈旧了。这《三经新义》乃是我近几年编写的,为的就是打破朝廷上下一片保守和压抑的氛围,好让我儒家学问开陈出新,好让天下的风气为之一变。”王安石满是自豪地说道。
“原来这是王相公写的,那王相公可是太厉害了。我连背书都背不下去,要是让我写这么多字,我肯定受不了的。”茅峥张着小嘴,拍手说道。
王安石看到自己一生的心血被人称赞,内心自然是很受用的。他相信即使他被罢免了丞相,只要《三经新义》可以流传下去,他的理想一样可以被世人认可。
“你现在还小,等你长大了,这么一点文字可是不够用的。到那个时候,你只会恨自己学的东西不够多。所以趁着年少之时,一定不要荒废时光,等你长大了,你学的东西会让你一生受益的。”王安石说道。
“那王相公,这些书我可以带回去看吗?我保证不会弄坏的。”茅峥说道。
“书写出来本来就是要让人读的,你想要拿去读也是没有问题的。不过你小小年纪能看得懂吗?不如先打好基础,等过两年在读这些东西吧。一开始就读太艰深的书籍,其实是没有太多好处的。”王安石劝道。
茅峥盯着那厚厚的一叠书稿,只是吐了吐舌头,那么多的东西,确实不是他一时片刻能读完的。不过他也想看看,他所敬佩的王相公,会写些什么东西,便说道:“那我什么时候,可以读这些书呢?”
“这样吧,我会出几道题考考你。只要你能通过,我就让你看,怎么样?”王安石笑道。
茅峥点点头便同意了。
茅峥突然想起几天前,他作弄先生的事情,又觉得王安石是有学问的人,一定知道浩然正气怎么修炼,便发言问道。因为听了温小慧的话,茅峥认为浩然正气,就是天底下最厉害的防御法术。
王安石听到茅峥问浩然正气,一时就陷入了思索之中,望向窗外久久没有回答。
“王相公不知道吗?你要是不知道的话,就当我没问过好了。”茅峥说道。
“浩然正气我是知道的,只是你小小年纪就问这个问题,让我有些吃惊罢了。”王安石把头转过来说道:“天地有正气,浩然盈其间。天地之气就是浩然之气。天者法圆,生生不息就是天道;地者法方,静方动直,就是地道。只要做到这两点,浩然之气便会充盈你的心间。”
“我有些听不懂?”茅峥毕竟只是刚刚读过几年书,这些道理他还是听不懂的。
“那我就说得简单一点,只要不停止求索,无论遇到任何任何阻碍都要坚持到底,这就是天道;做人要正直,行事要端正,不做任何为非作歹的事情,这就是地道。天地之道在我心间,我的心就是天地。我心如天地一般坦荡,那浩然正气,当然也不会跑到别处去的。”王安石说着,一时就是意气风发。
“我虽然还是有些听不懂,但我知道王相公一定拥有浩然正气的。我相信,只要我向王相公学习,迟早有一天我也会拥有浩然正气的。”茅峥看着王安石说那番话时的样子,也被王安石那种一往无前的气度给吸引了,便充满崇敬地说道。
王安石向茅峥,刚才那种气势全然消失,温和又回到了他的脸上,见他点点头,然后说了一个“好”子。
“只是过来看看我吗?这真的很不错,你这份心意收下了。从前多少人前来拜访我,可没有一个人是为了纯粹看看我的,都是怀有目的而来的。就连几个我认为是好友的人,都是包藏祸心,想要暗害于我。现在我罢了相,就没有一个人来了。你以后想来就来,不用带什么礼物,我讲究那些东西。”王安石说道。
“我听圣母说,做过大官的人脾气坏得很,只要礼数有一点做不到的,那些大官就会打人罚人。我看王相公可是很和善呀,根本不想做过大官的人。”茅峥说道。
“我现在只是一介布衣,哪还是什么大官,当然就没有什么规矩了。哈哈,小友随我一起进屋去吧,你是客人,我怎能慢待客人呢?”王安石笑道。
茅峥听王安石这样讲,也是一派轻松。他也不愿意受到约束,但又怕礼数不到,会被王安石责怪,如今见到王安石如此容易亲近,他也就可以放心了。
吴中山看到王安石和茅峥,一老一少在那闲谈,而且有说有笑,一时也是啧啧称奇。看来圣母这位入室弟子真是有魔力,无论报宁寺的老禅师,还有眼前的王相公,都是吴中山连盯着看都不敢的,而茅峥竟然能够和他们如此谈得来。
吴中山看着王安石招呼他进屋时,他只是连忙的推辞。吴中山就像一头任劳任怨的老牛,一生的辛苦,早已经把满身的锐气消耗尽了,只能跟着主人的鞭子,向前走着,直到用尽最后的力气。
王安石见到吴中山的样子,想到了自己在地方上为官时,见到的无数农民,只是一叹就进屋去了。
茅峥进了王安石的屋子,入眼的第一个映像便是太简陋了,除了一张床,一个书桌,和一个书架之外,机会没有任何别的东西。而茅峥的第二个映像便是乱,满桌子都是书稿,书架上的也都堆着各种各样的文献,但是这些文献一点都不整齐,显然经常被人随意翻阅。
茅峥见桌子上躺着一个书夹,上面写着几个字,茅峥照着念下来,便是“三经新义”四个字。
“王相公也读书吗?不过你读的书,和我读的书不太一样呀。我读的书叫做《五经正义》,你读的却叫《三经新义》,看样子我读的书,比你读的书要多呀。”茅峥随口说道。
“原来你也在读《五经正义》呀!不错不错,《五经正义》乃是先儒孔颖达和颜师古,在唐初编纂的,几百年来就是儒家的经典文献。不过我儒家经典,几百年来都没有半点改变,未免有些陈旧了。这《三经新义》乃是我近几年编写的,为的就是打破朝廷上下一片保守和压抑的氛围,好让我儒家学问开陈出新,好让天下的风气为之一变。”王安石满是自豪地说道。
“原来这是王相公写的,那王相公可是太厉害了。我连背书都背不下去,要是让我写这么多字,我肯定受不了的。”茅峥张着小嘴,拍手说道。
王安石看到自己一生的心血被人称赞,内心自然是很受用的。他相信即使他被罢免了丞相,只要《三经新义》可以流传下去,他的理想一样可以被世人认可。
“你现在还小,等你长大了,这么一点文字可是不够用的。到那个时候,你只会恨自己学的东西不够多。所以趁着年少之时,一定不要荒废时光,等你长大了,你学的东西会让你一生受益的。”王安石说道。
“那王相公,这些书我可以带回去看吗?我保证不会弄坏的。”茅峥说道。
“书写出来本来就是要让人读的,你想要拿去读也是没有问题的。不过你小小年纪能看得懂吗?不如先打好基础,等过两年在读这些东西吧。一开始就读太艰深的书籍,其实是没有太多好处的。”王安石劝道。
茅峥盯着那厚厚的一叠书稿,只是吐了吐舌头,那么多的东西,确实不是他一时片刻能读完的。不过他也想看看,他所敬佩的王相公,会写些什么东西,便说道:“那我什么时候,可以读这些书呢?”
“这样吧,我会出几道题考考你。只要你能通过,我就让你看,怎么样?”王安石笑道。
茅峥点点头便同意了。
茅峥突然想起几天前,他作弄先生的事情,又觉得王安石是有学问的人,一定知道浩然正气怎么修炼,便发言问道。因为听了温小慧的话,茅峥认为浩然正气,就是天底下最厉害的防御法术。
王安石听到茅峥问浩然正气,一时就陷入了思索之中,望向窗外久久没有回答。
“王相公不知道吗?你要是不知道的话,就当我没问过好了。”茅峥说道。
“浩然正气我是知道的,只是你小小年纪就问这个问题,让我有些吃惊罢了。”王安石把头转过来说道:“天地有正气,浩然盈其间。天地之气就是浩然之气。天者法圆,生生不息就是天道;地者法方,静方动直,就是地道。只要做到这两点,浩然之气便会充盈你的心间。”
“我有些听不懂?”茅峥毕竟只是刚刚读过几年书,这些道理他还是听不懂的。
“那我就说得简单一点,只要不停止求索,无论遇到任何任何阻碍都要坚持到底,这就是天道;做人要正直,行事要端正,不做任何为非作歹的事情,这就是地道。天地之道在我心间,我的心就是天地。我心如天地一般坦荡,那浩然正气,当然也不会跑到别处去的。”王安石说着,一时就是意气风发。
“我虽然还是有些听不懂,但我知道王相公一定拥有浩然正气的。我相信,只要我向王相公学习,迟早有一天我也会拥有浩然正气的。”茅峥看着王安石说那番话时的样子,也被王安石那种一往无前的气度给吸引了,便充满崇敬地说道。
王安石向茅峥,刚才那种气势全然消失,温和又回到了他的脸上,见他点点头,然后说了一个“好”子。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