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46 第二百五十六节
- 247 第二百五十七节
- 248 第二百五十八节
- 249 第二百五十九节
- 250 第二百六十节
- 251 第二百六十一节
- 252 第二百六十二节
- 253 第二百六十三节
- 254 第二百六十四节
- 255 第二百六十五节
- 256 第二百六十六节
- 257 第二百六十七节
- 258 第二百六十八节
- 259 第二百六十九节
- 260 第二百七十节
- 261 第二百七十一节
- 262 第二百七十二节
- 263 第二百七十三节
- 264 第二百七十四节
- 265 第二百七十五节
- 266 第二百七十六节
- 267 第二百七十七节
- 268 第二百七十八节
- 269 第二百七十九节
- 270 第二百八十节
- 271 第二百八十一节
- 272 第二百八十二节
- 273 第二百八十三节
- 274 第二百八十四节
- 275 第二百八十五节
- 276 第二百八十六节
- 277 第二百八十七节
- 278 第二百八十八节
- 279 第二百八十九节
- 280 第二百九十节
- 281 第二百九十一节
- 282 第二百九十二节
- 283 第二百九十三节
- 284 第二百九十四节
- 285 第二百九十五节
- 286 第二百九十六节
- 287 第二百九十七节
- 288 第二百九十八节
- 289 第二百九十九节
- 290 第三百节
- 291 第三百零一节
- 292 第三百零二节
- 293 第三百零三节
- 294 第三百零四节
- 295 第三百零五节
- 296 第三百零六节
- 297 第三百零七节
- 298 第三百零八节
- 299 第三百零九节
- 300 第三百一十节
- 301 第三百一十一节
- 302 第三百一十二节
- 303 第三百一十三节
- 304 第三百一十四节
- 305 第三百一十五节
- 306 第三百一十六节
- 307 第三百一十七节
- 308 第三百一十八节
- 309 第三百一十九节
- 310 第三百二十节
- 311 第三百二十一节
- 312 第三百二十二节
- 313 第三百二十三节
- 314 第三百二十四节
- 315 第三百二十五节
- 316 第三百二十六节
- 317 第三百二十七节
- 318 第三百二十八节
- 319 第三百二十九节
- 320 第三百三十节
- 321 第三百三十一节
- 322 第三百三十二节
- 323 第三百三十三节
- 324 第三百三十四节
- 325 第三百三十五节
- 326 第三百三十六节
- 327 第三百三十七节
- 328 第三百三十八节
- 329 第三百三十九节
- 330 第三百四十节
- 331 第三百四十一节
- 332 第三百四十二节
- 333 第三百四十三节
- 334 第三百四十四节
- 335 第三百四十五节
- 336 第三百四十六节
- 337 第三百四十七节
- 338 第三百四十八节
- 339 第三百四十九节
- 340 第三百五十节
- 341 第三百五十一节
- 342 第三百五十二节
- 343 第三百五十三节
- 344 第三百五十四节
- 345 第三百五十五节
- 346 第三百五十六节
- 347 第三百五十七节
- 348 第三百五十八节
- 349 第三百五十九节
- 350 第三百六十节
- 351 第三百六十一节
- 352 第三百六十二节
- 353 第三百六十三节
- 354 第三百六十四节
- 355 第三百六十五节
- 356 第三百六十六节
- 357 第三百六十七节
- 358 第三百六十八节
- 359 第三百六十九节
- 360 第三百七十节
- 361 第三百七十一节
- 362 第三百七十二节
- 363 第三百七十三节
- 364 第三百七十四节
- 365 第三百七十五节
- 366 第三百七十六节
- 367 第三百七十七节
- 368 第三百七十八节
- 369 第三百七十九节
- 370 第三百八十节
- 371 第三百八十一节
- 372 第三百八十二节
- 373 第三百八十三节
- 374 第三百八十四节
- 375 第三百八十五节
- 376 第三百八十六节
- 377 第三百八十七节
- 378 第三百八十八节
- 379 第三百八十九节
- 380 第三百九十节
- 381 第三百九十一节
- 382 第三百九十二节
- 383 第三百九十三节
- 384 第三百九十四节
- 385 第三百九十五节
- 386 第三百九十六节
- 387 第三百九十七节
- 388 第三百九十八节
- 389 第三百九十九节
- 390 终于完本了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二百六十六节
第二百六十六节
第二百六十六节
打到了河间郡,对赵云来说,还不算是满意的结果,尽管在曹操眼中已经足够惊艳了。
赵云的眼中,一直牢牢的盯着一个地方——老家常山郡。
既使已经有了身为武将也许一辈子也回不到那个生、养自己的故土的准备,可是如果有机会能风风光光的回到那个纯朴、熟悉的小山村,谁又不愿意?
古人,对于故土更有着一种难以割舍的血肉之情。
现在治理河间郡的,是继蒋义渠降后又聘来的一位名士——崔琰。
崔琰是郑玄的弟子,什么名气自不用多说。早年效力于袁绍,当袁绍出兵许都时,他曾力劝,可惜袁绍对正确的意见是从来不会采纳的。后来袁绍病死之后,袁谭和袁尚都争相拉拢他到自己麾下为官,可是已经料定此二人将无所作为的他选择了辞官避世,就此还差点下狱。
赵云打下河间郡后,听说了崔琰的事,重金礼聘,三却而不授,颇有点“三顾茅庐”的意思。后来崔琰观察了几天,见赵云并不象一般的武将鲁莽,并且行事谨慎,并很关心民生,这才自己找上门,要求应聘。
而与赵云一番细谈之后,也被认定此人的确是有着真才实干,于是赵云将河间大事一力交付崔琰,自己则抓紧备战,早日打通到达常山的道路——中山国或者安平郡。
与此同时,蓟县。
屋外呼啸的狂风吹得满县大树全都象化疗了般掉光了树叶,偶尔有几片残余也是黄得发黑,早已枯得失去了水分,紧紧的蜷在一团,无力的挂在树枝上任凭风的蹂躏,半点反抗之力也没有。
北方的冬天来得更早一些,屋里已经生起了四盆火,可是逢纪心里,依然是冰封的一片旷野。
原本袁家谋士之一的风光已经不在,而支持袁尚的自己又因为袁尚决定不走老父的老路,因此只留下一个审配,把自己发配来到袁谭这里。
可想而知逢纪的处境。
袁谭的班底,郭图等人对他都是冷若冰霜,一个多余的外人而已。而自从被袁尚赶走,走投无路的逢纪到哪都觉得自己象一条没了家的流浪狗。
不过好象自己的这种日子已经到头了。
袁谭虽然好勇斗狠,但是和袁尚毕竟血浓于水,加上曹操的势头太猛,要是这个时候不帮袁尚一把,也许今天的袁尚就是明天的自己。
而袁尚也两次派人来要求援军,言辞之间谦卑的语气让袁谭很满意。袁尚的使者也很聪明,懂得察言观色,绝口不提袁尚的家主身份,而是口口声声袁家的老大如何如何。
加上郭图、辛评等人的劝说,袁谭好歹同意了派援军。可是自己这边还有辽东公孙家在虎视眈眈,弄不好一个不小心就被人捅了后心。
因此派自己人太危险,想来想去还是觉得逢纪这个两面难做人的家伙最合适。
“元图!”
一声清脆的低喝把逢纪从恍惚中惊醒过来,抬头迎上袁谭似笑非笑的目光,心中早了解是怎么回事,两盏落地铜灯从一左一右分别照在袁谭脸上,不知道是不是自己脸花,居然看着袁谭头上长出两只角。
“元图与三弟交好,由你来带领援军是最好不过。”
逢纪脸上的笑比哭还难看,我知道你想我死。
周围几道不善的目光投来,不外是落井下石又或者是幸灾乐祸。
冬天即将到来,就算能打败曹军,袁谭万一克扣粮草或者减点军衣,不用谁亲自动手,自己加上部队就能死得干干净净。
似乎猜到了逢纪的心思,袁谭加了句:“元图放心,除你之外,我会令仲治(仲治)屯兵易京助你。”
逢纪这才收起心思,应了声,迈着比铅还重的步子慢慢出得门去,门只开得片刻,一阵肆虐的狂风卷进屋里,温度随之狂降,众人齐齐一个寒噤,心下又把逢纪骂了一遍。
“报!”随着拉得长长的这声报,一个传令兵骑马冲到校场门口,飞声下马,凭着那马继续狂奔,自己人却脚下不停,拿着令牌跑进校场里,直到赵云身前跪下,喘气不已的说道:“报将军!幽州袁谭出兵救袁尚,已至易京。领军之人为逢纪!”
跟随赵云一路厮杀的牛金,如今早就军功累累,只等战事一定,便能加官进爵。而对这个一路势如破竹的年轻将军,牛金是敬佩得不得了。
“这个袁谭不知搞什么鬼?不是说他投降了丞相吗?为什么这个时候插一杠子进来?”
赵云看着这个愣头愣脑,但是憨直的大汉,耐心的解释道:“袁谭本就不是真心投降,加上袁尚已经日薄西山,袁谭怕袁尚被灭之后下一个就轮到自己,因此派兵来救也不奇怪。”
牛金摸着大脑袋若有所悟的长长哦了一声,赵云继续说道:“不过我料这一路援军只怕是佯攻,马上就是冬天,我军可就地补给,而进入河间郡后敌军则寸步难行。”
牛金愣愣的听着赵云分析,大头一直不停的点着:“那我军是不是要继续原来的计划,进入中山国?”
赵云摇头道:“不然,若是我军主力真的离开河间,敌人的佯攻就变成强袭了。因此要暂时迎上援军,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牛金恨恨的一砸拳,啪的一声大响:“可恶的袁谭,要是下次遇到他,一定把他给撕了!”
打到了河间郡,对赵云来说,还不算是满意的结果,尽管在曹操眼中已经足够惊艳了。
赵云的眼中,一直牢牢的盯着一个地方——老家常山郡。
既使已经有了身为武将也许一辈子也回不到那个生、养自己的故土的准备,可是如果有机会能风风光光的回到那个纯朴、熟悉的小山村,谁又不愿意?
古人,对于故土更有着一种难以割舍的血肉之情。
现在治理河间郡的,是继蒋义渠降后又聘来的一位名士——崔琰。
崔琰是郑玄的弟子,什么名气自不用多说。早年效力于袁绍,当袁绍出兵许都时,他曾力劝,可惜袁绍对正确的意见是从来不会采纳的。后来袁绍病死之后,袁谭和袁尚都争相拉拢他到自己麾下为官,可是已经料定此二人将无所作为的他选择了辞官避世,就此还差点下狱。
赵云打下河间郡后,听说了崔琰的事,重金礼聘,三却而不授,颇有点“三顾茅庐”的意思。后来崔琰观察了几天,见赵云并不象一般的武将鲁莽,并且行事谨慎,并很关心民生,这才自己找上门,要求应聘。
而与赵云一番细谈之后,也被认定此人的确是有着真才实干,于是赵云将河间大事一力交付崔琰,自己则抓紧备战,早日打通到达常山的道路——中山国或者安平郡。
与此同时,蓟县。
屋外呼啸的狂风吹得满县大树全都象化疗了般掉光了树叶,偶尔有几片残余也是黄得发黑,早已枯得失去了水分,紧紧的蜷在一团,无力的挂在树枝上任凭风的蹂躏,半点反抗之力也没有。
北方的冬天来得更早一些,屋里已经生起了四盆火,可是逢纪心里,依然是冰封的一片旷野。
原本袁家谋士之一的风光已经不在,而支持袁尚的自己又因为袁尚决定不走老父的老路,因此只留下一个审配,把自己发配来到袁谭这里。
可想而知逢纪的处境。
袁谭的班底,郭图等人对他都是冷若冰霜,一个多余的外人而已。而自从被袁尚赶走,走投无路的逢纪到哪都觉得自己象一条没了家的流浪狗。
不过好象自己的这种日子已经到头了。
袁谭虽然好勇斗狠,但是和袁尚毕竟血浓于水,加上曹操的势头太猛,要是这个时候不帮袁尚一把,也许今天的袁尚就是明天的自己。
而袁尚也两次派人来要求援军,言辞之间谦卑的语气让袁谭很满意。袁尚的使者也很聪明,懂得察言观色,绝口不提袁尚的家主身份,而是口口声声袁家的老大如何如何。
加上郭图、辛评等人的劝说,袁谭好歹同意了派援军。可是自己这边还有辽东公孙家在虎视眈眈,弄不好一个不小心就被人捅了后心。
因此派自己人太危险,想来想去还是觉得逢纪这个两面难做人的家伙最合适。
“元图!”
一声清脆的低喝把逢纪从恍惚中惊醒过来,抬头迎上袁谭似笑非笑的目光,心中早了解是怎么回事,两盏落地铜灯从一左一右分别照在袁谭脸上,不知道是不是自己脸花,居然看着袁谭头上长出两只角。
“元图与三弟交好,由你来带领援军是最好不过。”
逢纪脸上的笑比哭还难看,我知道你想我死。
周围几道不善的目光投来,不外是落井下石又或者是幸灾乐祸。
冬天即将到来,就算能打败曹军,袁谭万一克扣粮草或者减点军衣,不用谁亲自动手,自己加上部队就能死得干干净净。
似乎猜到了逢纪的心思,袁谭加了句:“元图放心,除你之外,我会令仲治(仲治)屯兵易京助你。”
逢纪这才收起心思,应了声,迈着比铅还重的步子慢慢出得门去,门只开得片刻,一阵肆虐的狂风卷进屋里,温度随之狂降,众人齐齐一个寒噤,心下又把逢纪骂了一遍。
“报!”随着拉得长长的这声报,一个传令兵骑马冲到校场门口,飞声下马,凭着那马继续狂奔,自己人却脚下不停,拿着令牌跑进校场里,直到赵云身前跪下,喘气不已的说道:“报将军!幽州袁谭出兵救袁尚,已至易京。领军之人为逢纪!”
跟随赵云一路厮杀的牛金,如今早就军功累累,只等战事一定,便能加官进爵。而对这个一路势如破竹的年轻将军,牛金是敬佩得不得了。
“这个袁谭不知搞什么鬼?不是说他投降了丞相吗?为什么这个时候插一杠子进来?”
赵云看着这个愣头愣脑,但是憨直的大汉,耐心的解释道:“袁谭本就不是真心投降,加上袁尚已经日薄西山,袁谭怕袁尚被灭之后下一个就轮到自己,因此派兵来救也不奇怪。”
牛金摸着大脑袋若有所悟的长长哦了一声,赵云继续说道:“不过我料这一路援军只怕是佯攻,马上就是冬天,我军可就地补给,而进入河间郡后敌军则寸步难行。”
牛金愣愣的听着赵云分析,大头一直不停的点着:“那我军是不是要继续原来的计划,进入中山国?”
赵云摇头道:“不然,若是我军主力真的离开河间,敌人的佯攻就变成强袭了。因此要暂时迎上援军,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牛金恨恨的一砸拳,啪的一声大响:“可恶的袁谭,要是下次遇到他,一定把他给撕了!”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