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6 第六章 老友
- 7 第七章 伟大的自然规律
- 8 第八章 公文包里有什么?
- 9 第九章 平板电脑
- 10 第十章 呆子和禽兽
- 11 第十一章 腹黑计划
- 12 第十二章 神经病患者的日记本
- 13 第十三章 一肚子坏水
- 14 第十四章 为自由干杯
- 15 第十五章 读检查
- 16 第十六章 国库券就是欠条
- 17 第十七章 我爱和平
- 18 第十八章 我错得不明显
- 19 第十九章 重来一次,还是憋屈!
- 20 第二十章 军训的最后时光
- 21 第二十一章 战略地图
- 22 第二十二章 要神秘
- 23 第二十三章 机遇到来
- 24 第二十四章 蹲门口
- 25 第二十五章 插手江尚林的命运
- 26 第二十六章 机密消息
- 27 第二十七章 新中国的搬运工
- 28 第二十八章 庸俗得坦荡
- 29 第二十九章 被打小报告
- 30 第三十章 寸头
- 31 第三十一章 牛刀小试
- 32 第三十二章 成就感
- 33 第三十三章 统一着装
- 34 第三十四章 高端私人订制
- 35 第三十五章 这都能得满分
- 36 第三十六章 闹翻
- 37 第三十七章 运动会
- 38 第三十八章 遇险
- 39 第三十九章 方案B
- 40 第四十章 磨个两毛的
- 41 第四十一章 美女与乞丐
- 42 第四十二章 证券教父
- 43 第四十三章 请家长
- 44 第四十四章 不愿走上老路
- 45 第四十五章 横子碰到呆子
- 46 第四十六章 才反应过来
- 47 第四十七章 流氓的潜质
- 48 第四十八章 法商队
- 49 第四十九章 试探
- 50 第五十章 社会毒瘤
- 51 第五十一章 忽悠
- 52 第五十二章 正戏
- 53 第五十三章 混血干掉纯种
- 54 第五十五章 紧绷
- 55 第五十六章 心态奔溃
- 56 第五十七章 决赛
- 57 第五十八章 冠军
- 58 第五十九章 就静静听你们吹牛
- 59 第六十章 与世界格格不入
- 60 第六十一章 入伙
- 61 第六十二章 请叫我陆百万
- 62 第六十三章 快快使用双截棍
- 63 第六十四章 谈话
- 64 第六十五章 第一家交易所【补昨天】
- 65 第六十六章 过年【补昨天】
- 66 第六十七章 利滚利滚利滚利
- 67 第六十八章 五富小组
- 68 第六十九章 万德证券
- 69 第七十章 是敌是友
- 70 第七十一章 老大出场
- 71 第七十二章 第一次会面
- 72 第七十三章 买房,请保镖?
- 73 第七十四章 请问这里有没有鸡
- 74 第七十五章 捉奸夫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十六章 国库券就是欠条
第十六章 国库券就是欠条
中午,秦胜、徐大观、毛律、聂文逸相约一起吃饭,陆东借口不饿,独自去了图书馆。
虽然是午饭时间,图书馆里还是坐满了人。陆东直奔二楼的资料室,拿出学生证办了借阅卡,便一头扎进了知识的海洋。
他的目标很明确,不仅要弄明白国库券的基本概念,还要找出现这个年代一切与国库券相关的政策。
190年代,消息闭塞,没有手机,互联网更别想。要想获得答案,只能看报纸。
只用了五分钟,陆东把四十多份报纸放在空桌上,有《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参考消息》、《岭南日报》、《江州财经日报》、《长江日报》……每一页用最快的时间扫过,只要涉及国库券或者经济政策的便提取出来。
不时有高年级的学生经过陆东身旁,见他穿着军训服就来图书馆学习,心里比较钦佩,然而见他并不是看书,桌上摆着乱七八糟的报纸后,都低声琢磨:“这小子爱好还真特殊。”
“这不是咱们专业……那个拉肚子的人吗?”有两个女生也来图书馆办理借阅手续,对陆东的印象极其深刻。一人捂着鼻子,道:“我们不要坐在他旁边,谁知道他拉肚子以后,洗没洗手啊?”
另一个女生名叫马芳,跟着好友朝前走去,回头偷偷看了眼陆东。
陆东进入忘我的境界,凡是有用的资料,全都记载了信纸上。
……
一个小时过去了,陆东也才整理了一半的报纸,不过还是弄清楚了国库券的基本概念。
国库券,就是欠条。
不过是国家开出的欠条。
谁拿着国库券,就代表国家欠谁的钱。
陆东把这所有知识都简单形象化,整理起思路,在心里自言自语道:“我有钱,国家没钱,所以国家找我借钱,我把钱借给国家,国家写下欠条,这个欠条就是国库券。”
“那这玩意靠谱,国家欠我钱一定会还,不仅还钱,还有利息。不像毛律、徐大观这些个损友。”
那这玩意为什么能交易呢?
关键就是这个欠条有个期限,190年发售的国库券,是三年期,也就是说,国家借你的钱,要三年以后才能归还。
不过问题来了,三年时间,其实很长,万一你急用钱,怎么办?那就只有转卖这张欠条了。如果遇到人人都没钱,原价卖不出去,只得打折卖。
理论上来,一张面额为100,利息为10%的国库券,三年后,应当值100本金加上30利息,就是130。
价值130的欠条,有些人居然愿意70元就出手。
不过,就在190年之前,国家有政策规定,不允许私下交易国库券。并且国库券的利息收入不如银行,又不能交易,对于老百姓来说,根本毫无用处。
但老百姓的小聪明是不可估量的,突然发现国库券上面没有署名,就算私下交易,也没有人管得到。所以,当有人急需用钱的时候,就会私下打折甩卖国库券。
陆东想到这里,把一切都理顺了,自己的第一桶金,就要从这些人手里低价收购国库券,然后在高价转手倒给银行。
在190年代,银行信息没有联网,每个城市银行的国库券价格不一样。
有价差,就能套利。
这一买一卖之道,就是投机。
“你……对面的位置有人坐吗?”马芳和好友走出图书馆后,又独自一人来到陆东桌前。
陆东抬头看了看眼前的女生,个子娇小,相貌平凡,打扮朴素,感觉有些面熟,见她手里捧着两本书,料想是来学习的,抬手指了指桌上乱七八糟的报纸,道:“你要不介意,就坐吧。”
“我叫马芳。”
“我叫陆东。”
马芳坐下后,道:“我们是一个班的。”
“怪不得见你有些面熟。”陆东头也不抬,只顾着寻找资料。
马芳见陆东专心致知的看报纸,问道:“你昨天军训逃跑,是不是为了到图书馆学习啊?”
“我……”陆东迟疑了一下,正色道:“你说得没错,我真是为了学习,只不过昨天是在湖边学习。”
为了学习,居然逃军训,陆东在马芳心里就成了个热爱学习的五好青年。但当马芳仔细看了看陆东面前的报纸,好奇道:“你学习怎么只看报纸?”
陆东正好看到《岭南日报》的广告页面,他把报纸平铺在桌上,点了点页面上宣称只需一针就能根治治牛皮癣的小广告,道:“我最喜欢看广告了,里面蕴含了太多的钓鱼的智慧。”
“广告怎么会是钓鱼?”
“人就是鱼,广告就是鱼饵。你有需求,他就满足你需求,你一张嘴,不就上钩?”
“你可真逗,我说你的检查怎么写得那么特别,原来是广告看多了。”
陆东笑着说道:“错了错了,是新闻联播……”
等马芳走后,陆东拿出那本秘密笔记本,翻开第一页,把刚刚整理好的基本常识与未来发生的事件一重合,他就明白机遇就在本月的月底。
190年9月28日,国务院会颁布一个文件,标题是:“经国务院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地内的公民可以自由买卖国库券”。
也就意味着,个人倒卖国库券,即将合法化。
原来,赚钱也没那么难。
陆东算是知道什么叫做时势造英雄,这个文件一出,自己可以光明正大的赚钱。整个过程倒也简单,无非就是从一个城市低价买,跑到另外一个城市高价卖。
虽然弄清楚赚钱的门道,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应运而生:要想低价收购,必须要有本钱。
陆东根本不用多想,扳起手指头就能算出自己有多少身家。
他平日里已经养成了透支消费的习惯,有多少就会用得更多,算上这半年的生活费还有父母留给自己的一千元钱,即便不吃不喝,只能拿出三千元钱。
陆东想着这就头疼,使劲拍拍头,暗道:“车到山前必有路,反正还有二十多天,我有的是时间思考。”
虽然是午饭时间,图书馆里还是坐满了人。陆东直奔二楼的资料室,拿出学生证办了借阅卡,便一头扎进了知识的海洋。
他的目标很明确,不仅要弄明白国库券的基本概念,还要找出现这个年代一切与国库券相关的政策。
190年代,消息闭塞,没有手机,互联网更别想。要想获得答案,只能看报纸。
只用了五分钟,陆东把四十多份报纸放在空桌上,有《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参考消息》、《岭南日报》、《江州财经日报》、《长江日报》……每一页用最快的时间扫过,只要涉及国库券或者经济政策的便提取出来。
不时有高年级的学生经过陆东身旁,见他穿着军训服就来图书馆学习,心里比较钦佩,然而见他并不是看书,桌上摆着乱七八糟的报纸后,都低声琢磨:“这小子爱好还真特殊。”
“这不是咱们专业……那个拉肚子的人吗?”有两个女生也来图书馆办理借阅手续,对陆东的印象极其深刻。一人捂着鼻子,道:“我们不要坐在他旁边,谁知道他拉肚子以后,洗没洗手啊?”
另一个女生名叫马芳,跟着好友朝前走去,回头偷偷看了眼陆东。
陆东进入忘我的境界,凡是有用的资料,全都记载了信纸上。
……
一个小时过去了,陆东也才整理了一半的报纸,不过还是弄清楚了国库券的基本概念。
国库券,就是欠条。
不过是国家开出的欠条。
谁拿着国库券,就代表国家欠谁的钱。
陆东把这所有知识都简单形象化,整理起思路,在心里自言自语道:“我有钱,国家没钱,所以国家找我借钱,我把钱借给国家,国家写下欠条,这个欠条就是国库券。”
“那这玩意靠谱,国家欠我钱一定会还,不仅还钱,还有利息。不像毛律、徐大观这些个损友。”
那这玩意为什么能交易呢?
关键就是这个欠条有个期限,190年发售的国库券,是三年期,也就是说,国家借你的钱,要三年以后才能归还。
不过问题来了,三年时间,其实很长,万一你急用钱,怎么办?那就只有转卖这张欠条了。如果遇到人人都没钱,原价卖不出去,只得打折卖。
理论上来,一张面额为100,利息为10%的国库券,三年后,应当值100本金加上30利息,就是130。
价值130的欠条,有些人居然愿意70元就出手。
不过,就在190年之前,国家有政策规定,不允许私下交易国库券。并且国库券的利息收入不如银行,又不能交易,对于老百姓来说,根本毫无用处。
但老百姓的小聪明是不可估量的,突然发现国库券上面没有署名,就算私下交易,也没有人管得到。所以,当有人急需用钱的时候,就会私下打折甩卖国库券。
陆东想到这里,把一切都理顺了,自己的第一桶金,就要从这些人手里低价收购国库券,然后在高价转手倒给银行。
在190年代,银行信息没有联网,每个城市银行的国库券价格不一样。
有价差,就能套利。
这一买一卖之道,就是投机。
“你……对面的位置有人坐吗?”马芳和好友走出图书馆后,又独自一人来到陆东桌前。
陆东抬头看了看眼前的女生,个子娇小,相貌平凡,打扮朴素,感觉有些面熟,见她手里捧着两本书,料想是来学习的,抬手指了指桌上乱七八糟的报纸,道:“你要不介意,就坐吧。”
“我叫马芳。”
“我叫陆东。”
马芳坐下后,道:“我们是一个班的。”
“怪不得见你有些面熟。”陆东头也不抬,只顾着寻找资料。
马芳见陆东专心致知的看报纸,问道:“你昨天军训逃跑,是不是为了到图书馆学习啊?”
“我……”陆东迟疑了一下,正色道:“你说得没错,我真是为了学习,只不过昨天是在湖边学习。”
为了学习,居然逃军训,陆东在马芳心里就成了个热爱学习的五好青年。但当马芳仔细看了看陆东面前的报纸,好奇道:“你学习怎么只看报纸?”
陆东正好看到《岭南日报》的广告页面,他把报纸平铺在桌上,点了点页面上宣称只需一针就能根治治牛皮癣的小广告,道:“我最喜欢看广告了,里面蕴含了太多的钓鱼的智慧。”
“广告怎么会是钓鱼?”
“人就是鱼,广告就是鱼饵。你有需求,他就满足你需求,你一张嘴,不就上钩?”
“你可真逗,我说你的检查怎么写得那么特别,原来是广告看多了。”
陆东笑着说道:“错了错了,是新闻联播……”
等马芳走后,陆东拿出那本秘密笔记本,翻开第一页,把刚刚整理好的基本常识与未来发生的事件一重合,他就明白机遇就在本月的月底。
190年9月28日,国务院会颁布一个文件,标题是:“经国务院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地内的公民可以自由买卖国库券”。
也就意味着,个人倒卖国库券,即将合法化。
原来,赚钱也没那么难。
陆东算是知道什么叫做时势造英雄,这个文件一出,自己可以光明正大的赚钱。整个过程倒也简单,无非就是从一个城市低价买,跑到另外一个城市高价卖。
虽然弄清楚赚钱的门道,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应运而生:要想低价收购,必须要有本钱。
陆东根本不用多想,扳起手指头就能算出自己有多少身家。
他平日里已经养成了透支消费的习惯,有多少就会用得更多,算上这半年的生活费还有父母留给自己的一千元钱,即便不吃不喝,只能拿出三千元钱。
陆东想着这就头疼,使劲拍拍头,暗道:“车到山前必有路,反正还有二十多天,我有的是时间思考。”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