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70 第70章 心结难解
- 71 第71章 黄金牢笼
- 72 第72章 长夜难眠
- 73 第73章 得过且过
- 74 第74章 牵线搭桥
- 75 第75章 神秘花笺
- 76 第76章 前世种种
- 77 第77章 负负得正
- 78 第78章 密室消失
- 79 第79章 宝贝与草
- 80 第80章 如此简单
- 81 第81章 见仁见智
- 82 第82章 奇思怪想
- 83 第83章 爱学不学
- 84 第84章 不争朝夕
- 85 第85章 得不偿失
- 86 第86章 孤芳自赏
- 87 第87章 贼心不死
- 88 第88章 见机行事
- 89 第89章 不可复制
- 90 第90章 日思夜梦
- 91 第91章 弱肉强食
- 92 第92章 吵吵闹闹
- 93 第93章 跳梁小丑
- 94 第94章 借题发挥
- 95 第95章 天要下雨
- 96 第96章 登门问罪
- 97 第97章 开诚布公
- 98 第98章 仁至义尽
- 99 第99章 浮想联翩
- 100 第100章 王涣之死
- 101 第101章 休沐之日
- 102 第102章 家人难当
- 103 第103章 舍己为人
- 104 第104章 人心不足
- 105 第106章 不约而同
- 106 第106章 梅花三弄
- 107 第107章 微服私访
- 108 第108章 恶人难为
- 109 第109章 岁月如刀
- 110 第110章 请君入瓮
- 111 第111章 欧式家教
- 112 第112章 孰不可忍
- 113 第113章 私心杂念
- 114 第114章 打上门去
- 115 第115章 针尖麦芒
- 116 第116章 礼尚往来
- 117 第117章 黄雀太多
- 118 第118章 功成身退
- 119 第119章 唇枪舌剑
- 120 第120章 另一桩事
- 121 第121章 孤枕难眠
- 122 第122章 知足常乐
- 123 第123章 过犹不及
- 124 第124章 积劳成疾
- 125 第125章 始作俑者
- 126 第126章 太后驾到
- 127 第127章 忍无可忍
- 128 第128章 心想事成
- 129 第129章 不问不说
- 130 第130章 见异思迁
- 131 第131章 空穴来风
- 132 第132章 立身之道
- 133 第133章 133、无济于事
- 134 第134章 134、白费力气
- 135 第135章 125、昭然若揭
- 136 第136章 136、朱边私访
- 137 第137章 137、大同世界
- 138 第138章 138、先制人
- 139 第139章 139、低头认罪
- 140 第140章 140、毫无价值
- 141 第141章 141、无关因果
- 142 第142章 142、三年之后
- 143 第143章 143、往事重演
- 144 第144章 144、庸人自扰
- 145 第145章 145、粗心大意
- 146 第146章 146、是是非非
- 147 第147章 147、一脚踹飞
- 148 第148章 148、欢声笑语
- 149 第149章 149、相聚皇庄
- 150 第150章 150、返京途中
- 151 第151章 151、狭路相逢
- 152 第152章 152、积习难改
- 153 第153章 153、花开两处
- 154 第154章 154、各一枝
- 155 第155章 155、桃红柳绿
- 156 第156章 156、还俗待嫁
- 157 第157章 157、祸从口入
- 158 第158章 158、阴私手段
- 159 第159章 159、南辕北辙
- 160 第160章 160、另辟蹊径
- 161 第161章 161、防守反击
- 162 第162章 162、宫里宫外
- 163 第163章 163、冰肌玉骨
- 164 第164章 164、乌龟鸵鸟
- 165 第165章 165、离京之后
- 166 第166章 166、三观不合
- 167 第167章 167、自投罗网
- 168 第168章 168、无需多问
- 169 第169章 169、巧舌如簧
- 170 第170章 170、暂且合作
- 171 第171章 171、烈火干柴
- 172 第172章 172、许我来生
- 173 第173章 173、出人意料
- 174 第174章 174、新人旧人
- 175 第175章 175、以儆效尤
- 176 第176章 176、身不由己
- 177 第177章 177、新科进士
- 178 第178章 178、无妄之灾
- 179 第179章 179、非法正义
- 180 第180章 180、脑洞大开
- 181 第181章 181、算有遗策
- 182 第182章 182、保命为先
- 183 第183章 183、断壁残垣
- 184 第184章 184、难以释怀
- 185 第185章 185、兴师问罪
- 186 第186章 186、来日方长
- 187 第187章 187、曲终人和
- 188 第188章 188、番外(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80章 如此简单
第80章 如此简单
欧阳蹙眉想了一会儿,终于恍然大悟,有了答案。
——玉佩!
如果赵河因为某种契机和兴和帝有了接触,比如密室,他就会从兴和帝的口中得知自己要走了那把可以进入内库之内的宝库的特殊钥匙。
欧阳当年就是从赵河的口中得知的皇家宝库之事。只是那时候的赵河还不是皇帝,也不曾带他一起进去。但赵河既然能把两块玉佩放入宝库,显然是已经进去过了,搞不好还会有不用钥匙也能进去的方法。
若是赵河真的活了过来,还追随欧阳的脚步,也去宝库里转了一圈,那他一定会发现自己存放在宝库里的两块玉佩被人给拿走了。
要知道,那两块玉佩的质地虽然称得上是上品,其做工却和戚云恒从两个女儿那里收到的寿礼相差无几——这两块玉佩乃是赵河还只是皇五子的时候,亲手雕琢而成,当时一共雕了三块,用料全部出自同一块原石,欧槿、欧檐还有赵河自己一人一块,以此表达三人同心、永不分离的美好心愿。
虽然事实已经证明,心愿之所以美好,就是因为难以实现,但宝库里价值连城的宝贝那么多,除了与这两块玉佩有关的三个人,又有谁会舍弃其他那些更加值钱的宝贝,转而拿走这三块价值有限的玉佩呢?
但欧阳当时拿走的也不仅仅只是玉佩,这大概也是赵河没有直接登门找他,而是故弄玄虚地写了张花笺试探他的原因所在——
赵河并不确定,如今的欧阳到底是不是当年的欧檐。
可是,若是那个送他花笺之人真是赵河,那赵河图谋的又是什么呢?
——复国吗?
已知的线索太少,欧阳无法推导出确定的答案,思来想去,很快发现他只能将种种猜测暂且放到一边,等到明日,戚云恒离开夏宫,没空再纠缠于他的时候,他才能与庄管家仔细商榷。
哎!
一时间,欧阳忽地百感交集。
戚云恒没能如他说的那样速去速回。
整整一个时辰之后,欧阳这边连维持修为的调息术都已经运转了好几遍,无聊得快要睡着了,戚云恒才掀开帷幔,回到床榻。
但这会儿都已经快要吃晚膳了,之前的气氛和情绪也早被时间消磨得干干净净。两个人躺在床上,大眼瞪小眼地对视了好一会儿,终是不约而同地叹了口气,一起从床榻上爬了起来,披上斗篷,从密道返回夏宫。
当晚,戚云恒也没能再让欧阳“咬”他几口,倒是在欧阳的身上表演了一番吹拉弹唱的功夫,一直折腾到夜半三更才与欧阳相拥而眠。
第二天,欧阳一觉醒来,一如既往地发现戚云恒已经离开,立刻把庄管家叫到面前,将自己昨日在永泰宫看到的事情以及自己对此事的种种猜想讲述了一遍,让庄管家帮他斟酌一个对策。
“主子,我觉得这事没什么大不了的。”庄管家想了想便开口道,“重要的不是那位爷想做什么,而是主子您想怎么做。”
欧阳愣了一下,下意识地追问道:“这是什么意思,说清楚点。”
“主子,您别忘了,复国什么的,从古自今,乃至其他世界,从来就没有过成功的先例。”庄管家解释道,“而且,就算康隆帝真的这般打算,该为此事烦心的也是您那位皇帝夫人而不是您。您需要做的,其实就是一个选择——杀,还是不杀?”
庄管家的最后一句话一出口,欧阳便明白过来——
他把简单的事情想复杂了。
对戚云恒来说,这件事确实挺复杂的。若是前朝的国君还活着,他就要好好担心一下自己的安危,要牵挂江山社稷的稳定,更要考虑前朝余孽可能导致的局部动荡,以及这样的动荡对普通百姓的一系列影响。
但对欧阳来说,上述问题统统不是问题,至少不是他的问题。
欧阳需要考虑的只有一点:若是赵河还活着,要不要宰了他,以泄当年之愤。
欧阳很是认真地想了一会儿,终是遗憾地发现,他还真就不想在这件事上浪费力气。
说到底,他对赵河虽然有恨,却还远没有恨到有你没我,非得要赵河偿命的地步。
当年的时候,欧阳就只是想让赵河当不成皇帝,并未想过进宫杀人——赵河好歹也是他半个姐夫,真要是把这人弄死了,他的好姐姐岂不是要做寡妇?
现如今,时过境迁,姐姐早就不在人世,欧阳也没了当初那份一定要报仇雪恨的执念,更加懒得去追杀此人。
——哎,这一世过得太快活了,连心肠都有些变软了呢!
欧阳暗暗感慨了一句,却也没有将此事就此了结,完完全全地丢到一边。
赵河这家伙可以暂且丢到一边,但兴和帝的死活却必须要有定论。
进入宝库的钥匙只是欧阳给兴和帝做事换得的酬劳,他当初之所以会答应帮兴和帝向那三家人复仇,可是有着兴和帝自我了断,不给他家的皇帝陛下添麻烦这个大前提。
若是兴和帝还活着,欧阳可不会再浪费时间和人力给他复仇,就算要履行诺言,也得先把兴和帝这家伙弄死再说!
心念一转,欧阳很快拿定主意,让庄管家尽快出宫一趟,回府里调整一下人手,叫邬大邬二他们把他之前布置下去的那些任务全都停一停,收一收,只要把人盯紧,别突然间闹出个人间蒸发,然后留出人手和精力去追查兴和帝的下落,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总之,先把这家伙找出来再考虑其他。
“对了,你应该还记得兴和帝的长相吧?叫苏素帮忙画一张兴和帝的肖像画,让大家按图索骥,省得抓瞎。”欧阳提醒道。
庄管家点头应下,正要领命而去,欧阳却又将他叫住,让他顺道去一趟皇庄或者让苏素过去跑一趟,给那边的钱夫人捎个口信,让她那些朋友耐心等上一个月,必有结果。
“这又是什么事?”庄管家那日并未听到钱夫人和欧阳说了什么,不由有些狐疑。
“闲事。”欧阳叹了口气,把钱夫人那边的事情解释了一遍。
听他说完,庄管家立刻恍然大悟,“难怪您那天心情不好,原来是……行了,我不废话了,这就给您跑腿干活去!”
见欧阳面色不善,庄管家嘿嘿一笑,溜之大吉。
兴和帝与康隆帝的事,一时半会都出不了结果,无论戚云恒还是欧阳也都不可能因为他们两个阴魂不散就不再好好过日子,把活计分派下去之后,依旧是该吃就吃,该睡就睡,该去干嘛就去干嘛。
而京城里的官宦人家和寻常百姓更是对此事毫无知觉。他们如今关注和热议的,乃是皇帝陛下突然解除了王绩王太傅和数名讲师的师者之职,将他们逐出皇宫。
逐出皇宫这个词其实用得很不确切。
自打宫中休学,王绩等人就再没进过皇宫的大门。解除他们职务的时候,皇帝陛下也只是派内侍到他们的府中通知了一声,根本谈不上“驱逐”二字。
即便如此,此事还是在王绩为首的文人圈子里引发了不小的波澜。只是这些人大多没有官职,再怎么不满不忿,也不能立刻影响到华国的朝堂。
宫中的四位皇子皇女也没有空闲去牵挂这些教导过他们也责罚过他们身边人的老师。
明日便是三月十一,宫中复课之日,亦是上交课业之时。
已经完成课业的人在担心自己写出的答案能否让他们的父皇满意,而被母妃百般阻挠以至于至今都还一字未写的大皇女戚雨露却是近乎绝望,满心想的都是明日见到父皇的时候,该如何向父皇解释自己未能完成课业。
就在四个孩子紧张纠结的时候,另一边的戚云恒却已经把自己给子女留了课业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临到快要睡觉的时候,经欧阳提醒才想起还有这么桩事。
“还好,明日只安排了他们与新讲师见面,没让他们直接上课。”戚云恒庆幸道。
——你这个爹当得真是……没法说!
欧阳叹了口气,却也真的没法将抱怨诉诸于口。
戚云恒那边则是话音一转,“重檐明日也和我一起过去吧,正好帮我看看他们交上来的课业是否还有可取之处。”
“明日啊……”
欧阳想了想,没想出有什么不能让他跟去凑热闹的事情,便点头应下此事。
两人顺着这个话题又聊了聊更换讲师的事,不可避免地提到了王皇后的祖父王绩。
那位老爷子人老心不老,一门心思地想要在朝堂上干出一番成就,然而“心比天高,命比纸薄”这句话却成了他前半段人生的最好写照。
前朝的时候,太傅严永昌就像一座越不过去的大山,一直压在王绩头上。人家是皇帝陛下正正经经的授业恩师,女儿又是极为受宠的贵妃,门人弟子也不比王家少到哪儿去,王绩怎么努力都看不到熬出头的可能,一气之下辞官归家,把精力转向培养子孙门徒,倒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不自觉地洗掉了前朝臣子的烙印。
若是王家没在建国之初就觊觎起皇后之位,戚云恒兴许就把王绩提拔起来,好好用上一用了,至少也会给他一个礼部的虚职做做。
但王家却明显不满足于一步一个脚印的升迁之路,妄想着事半功倍,一步登天。
戚云恒立刻收起启用王绩的打算,因势利导,把王家报上来的皇后人选扔到一边,直接点了王皇后的名字,使得王家人即便像吞吃了苍蝇一样恶心也不得不捏着鼻子认下这个结果,然后还得反过来替戚云恒抵挡其他想要谋求皇后之位的家族。
——玉佩!
如果赵河因为某种契机和兴和帝有了接触,比如密室,他就会从兴和帝的口中得知自己要走了那把可以进入内库之内的宝库的特殊钥匙。
欧阳当年就是从赵河的口中得知的皇家宝库之事。只是那时候的赵河还不是皇帝,也不曾带他一起进去。但赵河既然能把两块玉佩放入宝库,显然是已经进去过了,搞不好还会有不用钥匙也能进去的方法。
若是赵河真的活了过来,还追随欧阳的脚步,也去宝库里转了一圈,那他一定会发现自己存放在宝库里的两块玉佩被人给拿走了。
要知道,那两块玉佩的质地虽然称得上是上品,其做工却和戚云恒从两个女儿那里收到的寿礼相差无几——这两块玉佩乃是赵河还只是皇五子的时候,亲手雕琢而成,当时一共雕了三块,用料全部出自同一块原石,欧槿、欧檐还有赵河自己一人一块,以此表达三人同心、永不分离的美好心愿。
虽然事实已经证明,心愿之所以美好,就是因为难以实现,但宝库里价值连城的宝贝那么多,除了与这两块玉佩有关的三个人,又有谁会舍弃其他那些更加值钱的宝贝,转而拿走这三块价值有限的玉佩呢?
但欧阳当时拿走的也不仅仅只是玉佩,这大概也是赵河没有直接登门找他,而是故弄玄虚地写了张花笺试探他的原因所在——
赵河并不确定,如今的欧阳到底是不是当年的欧檐。
可是,若是那个送他花笺之人真是赵河,那赵河图谋的又是什么呢?
——复国吗?
已知的线索太少,欧阳无法推导出确定的答案,思来想去,很快发现他只能将种种猜测暂且放到一边,等到明日,戚云恒离开夏宫,没空再纠缠于他的时候,他才能与庄管家仔细商榷。
哎!
一时间,欧阳忽地百感交集。
戚云恒没能如他说的那样速去速回。
整整一个时辰之后,欧阳这边连维持修为的调息术都已经运转了好几遍,无聊得快要睡着了,戚云恒才掀开帷幔,回到床榻。
但这会儿都已经快要吃晚膳了,之前的气氛和情绪也早被时间消磨得干干净净。两个人躺在床上,大眼瞪小眼地对视了好一会儿,终是不约而同地叹了口气,一起从床榻上爬了起来,披上斗篷,从密道返回夏宫。
当晚,戚云恒也没能再让欧阳“咬”他几口,倒是在欧阳的身上表演了一番吹拉弹唱的功夫,一直折腾到夜半三更才与欧阳相拥而眠。
第二天,欧阳一觉醒来,一如既往地发现戚云恒已经离开,立刻把庄管家叫到面前,将自己昨日在永泰宫看到的事情以及自己对此事的种种猜想讲述了一遍,让庄管家帮他斟酌一个对策。
“主子,我觉得这事没什么大不了的。”庄管家想了想便开口道,“重要的不是那位爷想做什么,而是主子您想怎么做。”
欧阳愣了一下,下意识地追问道:“这是什么意思,说清楚点。”
“主子,您别忘了,复国什么的,从古自今,乃至其他世界,从来就没有过成功的先例。”庄管家解释道,“而且,就算康隆帝真的这般打算,该为此事烦心的也是您那位皇帝夫人而不是您。您需要做的,其实就是一个选择——杀,还是不杀?”
庄管家的最后一句话一出口,欧阳便明白过来——
他把简单的事情想复杂了。
对戚云恒来说,这件事确实挺复杂的。若是前朝的国君还活着,他就要好好担心一下自己的安危,要牵挂江山社稷的稳定,更要考虑前朝余孽可能导致的局部动荡,以及这样的动荡对普通百姓的一系列影响。
但对欧阳来说,上述问题统统不是问题,至少不是他的问题。
欧阳需要考虑的只有一点:若是赵河还活着,要不要宰了他,以泄当年之愤。
欧阳很是认真地想了一会儿,终是遗憾地发现,他还真就不想在这件事上浪费力气。
说到底,他对赵河虽然有恨,却还远没有恨到有你没我,非得要赵河偿命的地步。
当年的时候,欧阳就只是想让赵河当不成皇帝,并未想过进宫杀人——赵河好歹也是他半个姐夫,真要是把这人弄死了,他的好姐姐岂不是要做寡妇?
现如今,时过境迁,姐姐早就不在人世,欧阳也没了当初那份一定要报仇雪恨的执念,更加懒得去追杀此人。
——哎,这一世过得太快活了,连心肠都有些变软了呢!
欧阳暗暗感慨了一句,却也没有将此事就此了结,完完全全地丢到一边。
赵河这家伙可以暂且丢到一边,但兴和帝的死活却必须要有定论。
进入宝库的钥匙只是欧阳给兴和帝做事换得的酬劳,他当初之所以会答应帮兴和帝向那三家人复仇,可是有着兴和帝自我了断,不给他家的皇帝陛下添麻烦这个大前提。
若是兴和帝还活着,欧阳可不会再浪费时间和人力给他复仇,就算要履行诺言,也得先把兴和帝这家伙弄死再说!
心念一转,欧阳很快拿定主意,让庄管家尽快出宫一趟,回府里调整一下人手,叫邬大邬二他们把他之前布置下去的那些任务全都停一停,收一收,只要把人盯紧,别突然间闹出个人间蒸发,然后留出人手和精力去追查兴和帝的下落,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总之,先把这家伙找出来再考虑其他。
“对了,你应该还记得兴和帝的长相吧?叫苏素帮忙画一张兴和帝的肖像画,让大家按图索骥,省得抓瞎。”欧阳提醒道。
庄管家点头应下,正要领命而去,欧阳却又将他叫住,让他顺道去一趟皇庄或者让苏素过去跑一趟,给那边的钱夫人捎个口信,让她那些朋友耐心等上一个月,必有结果。
“这又是什么事?”庄管家那日并未听到钱夫人和欧阳说了什么,不由有些狐疑。
“闲事。”欧阳叹了口气,把钱夫人那边的事情解释了一遍。
听他说完,庄管家立刻恍然大悟,“难怪您那天心情不好,原来是……行了,我不废话了,这就给您跑腿干活去!”
见欧阳面色不善,庄管家嘿嘿一笑,溜之大吉。
兴和帝与康隆帝的事,一时半会都出不了结果,无论戚云恒还是欧阳也都不可能因为他们两个阴魂不散就不再好好过日子,把活计分派下去之后,依旧是该吃就吃,该睡就睡,该去干嘛就去干嘛。
而京城里的官宦人家和寻常百姓更是对此事毫无知觉。他们如今关注和热议的,乃是皇帝陛下突然解除了王绩王太傅和数名讲师的师者之职,将他们逐出皇宫。
逐出皇宫这个词其实用得很不确切。
自打宫中休学,王绩等人就再没进过皇宫的大门。解除他们职务的时候,皇帝陛下也只是派内侍到他们的府中通知了一声,根本谈不上“驱逐”二字。
即便如此,此事还是在王绩为首的文人圈子里引发了不小的波澜。只是这些人大多没有官职,再怎么不满不忿,也不能立刻影响到华国的朝堂。
宫中的四位皇子皇女也没有空闲去牵挂这些教导过他们也责罚过他们身边人的老师。
明日便是三月十一,宫中复课之日,亦是上交课业之时。
已经完成课业的人在担心自己写出的答案能否让他们的父皇满意,而被母妃百般阻挠以至于至今都还一字未写的大皇女戚雨露却是近乎绝望,满心想的都是明日见到父皇的时候,该如何向父皇解释自己未能完成课业。
就在四个孩子紧张纠结的时候,另一边的戚云恒却已经把自己给子女留了课业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临到快要睡觉的时候,经欧阳提醒才想起还有这么桩事。
“还好,明日只安排了他们与新讲师见面,没让他们直接上课。”戚云恒庆幸道。
——你这个爹当得真是……没法说!
欧阳叹了口气,却也真的没法将抱怨诉诸于口。
戚云恒那边则是话音一转,“重檐明日也和我一起过去吧,正好帮我看看他们交上来的课业是否还有可取之处。”
“明日啊……”
欧阳想了想,没想出有什么不能让他跟去凑热闹的事情,便点头应下此事。
两人顺着这个话题又聊了聊更换讲师的事,不可避免地提到了王皇后的祖父王绩。
那位老爷子人老心不老,一门心思地想要在朝堂上干出一番成就,然而“心比天高,命比纸薄”这句话却成了他前半段人生的最好写照。
前朝的时候,太傅严永昌就像一座越不过去的大山,一直压在王绩头上。人家是皇帝陛下正正经经的授业恩师,女儿又是极为受宠的贵妃,门人弟子也不比王家少到哪儿去,王绩怎么努力都看不到熬出头的可能,一气之下辞官归家,把精力转向培养子孙门徒,倒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不自觉地洗掉了前朝臣子的烙印。
若是王家没在建国之初就觊觎起皇后之位,戚云恒兴许就把王绩提拔起来,好好用上一用了,至少也会给他一个礼部的虚职做做。
但王家却明显不满足于一步一个脚印的升迁之路,妄想着事半功倍,一步登天。
戚云恒立刻收起启用王绩的打算,因势利导,把王家报上来的皇后人选扔到一边,直接点了王皇后的名字,使得王家人即便像吞吃了苍蝇一样恶心也不得不捏着鼻子认下这个结果,然后还得反过来替戚云恒抵挡其他想要谋求皇后之位的家族。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