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54 第54章
- 55 第55章
- 56 第56章
- 57 第57章
- 58 第58章
- 59 第59章
- 60 第60章
- 61 第61章
- 62 第62章
- 63 第63章
- 64 第64章
- 65 第65章
- 66 第66章
- 67 第67章
- 68 第68章
- 69 第69章
- 70 第70章
- 71 第71章
- 72 第72章
- 73 第73章
- 74 第74章
- 75 第75章
- 76 第76章
- 77 第77章
- 78 第78章
- 79 79.第 79 章
- 80 第80章
- 81 81.第 81 章
- 82 第82章
- 83 第83章
- 84 第84章
- 85 第85章
- 86 第86章
- 87 第87章
- 88 第88章
- 89 第89章
- 90 第90章
- 91 第91章
- 92 第92章
- 93 第93章
- 94 第94章
- 95 第95章
- 96 第96章
- 97 第97章
- 98 第98章
- 99 第99章
- 100 第100章
- 101 第101章
- 102 第102章
- 103 第103章
- 104 第104章
- 105 第105章
- 106 第106章
- 107 第107章
- 108 第108章
- 109 第109章
- 110 第110章
- 111 第111章
- 112 第112章
- 113 第113章
- 114 第114章
- 115 第115章
- 116 第116章
- 117 第117章
- 118 第118章
- 119 第119章
- 120 第120章
- 121 第121章
- 122 第122章
- 123 第123章
- 124 第124章
- 125 第125章
- 126 第126章
- 127 第127章
- 128 第128章
- 129 第129章
- 130 第130章
- 131 第131章
- 132 第132章
- 133 第133章
- 134 第134章
- 135 第135章
- 136 第136章
- 137 第137章
- 138 第138章
- 139 第139章
- 140 第140章
- 141 第141章
- 142 第142章
- 143 第143章
- 144 第144章
- 145 第145章
- 146 第146章
- 147 第147章
- 148 第148章
- 149 第149章
- 150 第150章
- 151 第151章
- 152 第152章
- 153 第153章
- 154 第154章
- 155 第155章
- 156 第156章
- 157 第157章
- 158 第158章
- 159 第159章
- 160 第160章
- 161 第161章
- 162 第162章
- 163 第163章
- 164 第164章
- 165 第165章
- 166 第166章
- 167 第167章
- 168 第168章
- 169 第169章
- 170 第170章
- 171 第171章
- 172 第172章
- 173 第173章
- 174 第174章
- 175 第175章
- 176 第176章
- 177 第177章
- 178 第178章
- 179 第179章
- 180 第180章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64章
第64章
安陆县城。
苏家在这里的老宅比在京城的阔朗多了,是苏父为官后置办的,当时苏家老太爷仍在,他同张老太爷不一样,年老了只愿归根,苏父苏母要接他去京里尽孝他也不肯去,嫌京里规矩大,不如安陆老街坊们亲切。苏父拗不过,只得另买了新宅,好让父亲住得安逸些。后来不上几年,苏老太爷故去,这宅子便一直空下来了。
在京里时人多,宅子小,苏婉苏娟两姐妹要挤在同一间大屋里,虽然卧房各自隔开,但外间的堂屋是共用的,小时没交际不读书,各人物件也少,倒没什么问题,这一二年两个都略大了一点,就难免有些磕碰了,这个嘟囔那个起得早吵着了她,那个嘀咕这个乱掐花回来弄得一屋子怪味,苏长越说她们闹腾,就是为着这些,小女孩子们没大矛盾,就是总鸡毛蒜皮的不消停。
苏婉是嫡出,脾气本来又娇,和妹妹拌了嘴不高兴,就要跑去找苏长越撒娇抱怨,一时说妹妹烦,她要是个男孩子就好了,可以搬来和哥哥住;一时嫌家里屋子少,要是多一间就好了,她自己住,不要和妹妹挤。
……
苏婉坐在炕上,望着空旷的屋子,呆呆发怔。
现在宅子大了,她可以自己住了,可是她一点也不开心。
哥哥在的时候还好,虽然哥哥很忙,但晚上总是会回来,陪她和妹妹说几句话,然后赶她进屋睡觉。
现在哥哥出门去了,家里又少了个人,妹妹本来还会来找她,这些天有客人来,妹妹陪着孙姨娘见客,常常一坐坐上大半天,也不过来了。
她一个人呆在这么大的屋子里,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简直安静到可怕。
苏婉的眼圈红了,她用力抽了下鼻子,试图把在眼睛里打转的泪珠憋回去。
她不能这么爱哭了,娘走的时候最不放心她,拉着她的手最后还说了一遍要她“坚强”。
光抽鼻子不够,她又把头往后仰,过一会,终于感觉泪意憋回去了,她才抹了把眼,然后就听到门口传来说话声。
“姐儿,你怎么又独个坐在这里?”
一个穿着半旧褐色褙子的中年妇人说着走进来,她是上回陪苏长越往张家去拜寿的管家梁伯之妻,苏家蒙此大难,下人们能打发的都打发了,只有梁伯这一对老夫妻,一把年岁没个儿女,既没处可去,也不忍离了故主家,因此便不怕道远一路跟着回了安陆。
梁大娘走近了,方见苏婉眼圈还红着,不由轻“唉”一声:“我的姐儿,你又伤心了?”
苏婉忙忙否认:“没有,刚才蚊虫迷了眼,我揉了揉才红的。”
三月天里哪来什么蚊虫,梁大娘心知她找借口,不忍拆穿她,做无事状上前拉了她的手:“姐儿,你跟我来,姨娘那里正待着客,你一道跟着去见见岂不是好?总比你一个人闷着强。”
苏婉低了头:“我不去。”
梁大娘拍拍她的手背:“姐儿,莫闹孩子脾气,听大娘的话,你瞧娟姐儿比你还小着两岁,不也在那坐着?大娘是为了你好。”
对着亲近的人,苏婉流露出了一点小脾气:“大娘,我不要去,姨娘也不想我去,我看得出来。”
梁大娘的动作顿了顿,透过苏婉身后的窗子往外看了一眼,低声冷笑:“正为她不要你去,你才不能趁着她的心意!上不得台盘的东西,太太才去了几天,就忘了本了,难道太太当日在时也是这么待娟姐儿的?太太都没分嫡庶,她一个下九流的妾倒分起来了,还给正经嫡出的姐儿下绊子。姐儿,你莫怕,有大娘在呢,你只管去,她敢明着给你脸色瞧,等大爷回来,看能饶得了她!”
苏婉嘟起了嘴,仍是不依:“大娘,我就是不想去,那个客人我又不认识,为什么要去一直陪她。姨娘和妹妹愿意陪着,让她们去陪好了。”
梁大娘略着急,捏捏她的小手:“姐儿,你可别太任性了,程家姑娘说不得以后就是你的嫂子了,按正常景况,大爷三年后出孝,正好可以完婚,你到时才十三岁,可有的几年要和嫂子处着。老爷太太又去得太急,没来得及替你定个终身,将来你的亲事说不得也得要指靠着这位嫂子。现在人家上门来,你去多陪个礼,有什么不好呢?可别把机会都叫娟姐儿抢去了。”
“……我不。”苏婉犟着,眼圈慢慢又红了,“我有嫂子的,哥哥去年还去见她了,回来说她又漂亮又可爱,也不埋怨爹爹给他定个不懂事的娃娃了,当时我们都笑了他。——现在这个又是谁,我不认得,我就不要去给她陪笑脸。”
“唉,姐儿,那个嫂子你也不认得啊。”梁大娘无奈地叹气,“再说,大爷都去退亲去了,你也是知道的,可别再提这一茬了。依我说,程家姑娘也不错了,明知我们大爷现在这样,还是主动跟着长辈上门来了,大爷不在家,人家还等了这些天,模样不错,品行也好,配大爷也配得过了。”
“什么配得过配不过,”苏婉扭过脸去,“我哥哥都不知道这件事,姨娘自己要巴结人,还防着我,怕我抢了妹妹的先,大娘又要逼我去讨好她——好像她是什么宝贝,我们一家都多求着她一样。要是我自己的嫂子,才不用这么麻烦。”
什么自己的嫂子——梁大娘哭笑不得,但她看出来了,苏婉不是真对叶家姑娘有多执着,纯是程姑娘来,家里各项反应激起了她的自尊心,毕竟一直都是娇养着的小姑娘,家里人人容让几分的,这下按着她对别人低头,她哪里乐意?
这倒不能再逼着她了,就算勉强拉了她去,她心里不快,再露出痕迹让程姑娘看出来,那还不如称病不去了。
梁大娘便只能放弃了拉她出去,见她一个小人儿孤坐可怜,拉过旁边一张高几,坐下来陪她一会。
苏婉缓过来那股不开心的劲,主动和她说:“大娘,你别担心,我知道哥哥现在不容易,我不会给他找麻烦。等他回来,他要是愿意和程家姑娘的亲事,那我什么也不说,我就乖乖的。”
梁大娘笑了:“好姐儿,这就对了。”
“不过最好哥哥不愿意。”苏婉嘀咕,又向梁大娘道,“大娘,你说她好,我可没怎么觉得,她来的时候又不知道我哥哥退婚去了,那时哥哥身上还有婚约呢,就想着哥哥毁约娶她了。凭什么呀,我哥哥可不是这种人,她是要陷哥哥于不义。”
“姐儿,你胡思乱想什么呢,”梁大娘道,“程家也是好意,我们家家势起来得晚,出息做官的只有老爷一个,老爷去了,大爷没个得力人帮扶,往后就艰难了。程家和我们不同,家大业大,他家要把程老爷留下的姑娘和我们大爷结亲,是想帮扶着大爷一把的意思。唉,程姑娘也是个可怜人,程家老爷要不是和我们老爷一起遭了难,凭着她的家世,不知能嫁到什么样的人家去呢。”
苏婉又不开心了,低头拧着手指:“我哥哥自己有本事,没人帮扶也会出息。大娘,你都没见着程家丫头的脸色,好像我们家多破旧一样。”
苏家现在下人太少,有客来,梁大娘要在厨下忙着烧水煮茶什么的,只去送水时偷偷瞥过程姑娘几眼,接触得少,还真没大留心,听了忙问道:“那程姑娘呢?还有程家四老爷呢,也给你使脸子瞧了?”
——这程家自然是程文所在的程家,程文在家中行三,这四老爷就是他的亲弟弟。
程文和苏父几乎同时过世,苏长越扶灵返乡,那边程夫人领着儿女在赶来族人的帮忙下,也同样扶着亡夫的灵柩返回苏州。待安葬完程文过完年后,程四老爷便依着家族决议,赶来了安陆,程文遗下一个未嫁的程三姑娘也随行其中,只是不巧,他们到了安陆,苏长越却往金陵去了,两边没碰上头,两地相隔不近,来一趟也不容易,程四老爷只好领着侄女等在了安陆,这一等也快有十天了。
苏婉不会撒谎,嘟了嘟嘴,还是老实摇头道:“那倒没有。”
梁大娘松了口气:“那怕什么,一个丫头,见识短心眼小的,姐儿很不必往心里去。”
“反正我就是不喜欢她,我哥哥要是和她成了亲,岂不是要去看他家下人的脸色去了?”苏婉不乐地道,“大娘,你别劝我了,我就是还想要我原来的嫂子,哥哥这回去,要是没退成就好了。”
她说着,还似模似样地叹了口气。
梁大娘心道:恐怕难,人家至多不好意思主动提出罢了,现在大爷傻,自己跑去了,那岂有个不应的?
她看自家大爷是千好万好,可不得不承认,现在外人看着可不是这么回事,一个得罪了首辅的半大小子,家被锦衣卫抄尽,父母没了,底下倒还拖着两个没成年的妹妹,嫁进来过这日子,熬到哪天才是个头?
略机灵些的人家也顺水推舟地退了。
只不好把这话说与苏婉,怕再把这小泪包怄哭了,梁大娘只有顺着她道:“可是呢,老爷的眼光应该错不了,说不准人家就不答应——哎?”
她住了口,从高几上直起身子往外面院子里探看,自语道,“程姑娘今天这么早就走了?”
苏婉扭过身子,往窗子那边蹭了蹭,顺着她的目光看去,果影影绰绰地瞧见一个身姿卓约的姑娘,正在两个丫头的护持下往外走,后面还跟了个穿素袍的男子。
“大娘,那是程四老爷吧?他什么时候来的?”苏婉扭回头问。
梁大娘也不知道,只好摇头——家里人少就是这个弊处,连个通传的人都寻不出了。
“要么我陪姐儿出去看看?”
苏婉迟疑了下,点点头。程姑娘每回来都要坐好半天的,今天来了还没半个时辰,日头还高高的,不知怎么就要走了。
——说不准是家里有急事,她等不了哥哥,要回家去了。
苏婉一边挺高兴地暗暗想,一边下了炕,拉着梁大娘的手往外走。
但程家人走得很快,等她出去时,程家人也出了院门了,她先没去陪客,现在也不好跟着人追出去,愣了下,只好转而决定去问孙姨娘。
苏婉转往堂屋,刚至廊下,便见孙姨娘满面喜色地捧着一张纸,苏娟凑过头来在看。
听到苏婉的脚步声,孙姨娘抬起头来,见是她,笑道:“婉姐儿,你要有新嫂子了,可欢喜吗?”
苏婉怔住了。
苏家在这里的老宅比在京城的阔朗多了,是苏父为官后置办的,当时苏家老太爷仍在,他同张老太爷不一样,年老了只愿归根,苏父苏母要接他去京里尽孝他也不肯去,嫌京里规矩大,不如安陆老街坊们亲切。苏父拗不过,只得另买了新宅,好让父亲住得安逸些。后来不上几年,苏老太爷故去,这宅子便一直空下来了。
在京里时人多,宅子小,苏婉苏娟两姐妹要挤在同一间大屋里,虽然卧房各自隔开,但外间的堂屋是共用的,小时没交际不读书,各人物件也少,倒没什么问题,这一二年两个都略大了一点,就难免有些磕碰了,这个嘟囔那个起得早吵着了她,那个嘀咕这个乱掐花回来弄得一屋子怪味,苏长越说她们闹腾,就是为着这些,小女孩子们没大矛盾,就是总鸡毛蒜皮的不消停。
苏婉是嫡出,脾气本来又娇,和妹妹拌了嘴不高兴,就要跑去找苏长越撒娇抱怨,一时说妹妹烦,她要是个男孩子就好了,可以搬来和哥哥住;一时嫌家里屋子少,要是多一间就好了,她自己住,不要和妹妹挤。
……
苏婉坐在炕上,望着空旷的屋子,呆呆发怔。
现在宅子大了,她可以自己住了,可是她一点也不开心。
哥哥在的时候还好,虽然哥哥很忙,但晚上总是会回来,陪她和妹妹说几句话,然后赶她进屋睡觉。
现在哥哥出门去了,家里又少了个人,妹妹本来还会来找她,这些天有客人来,妹妹陪着孙姨娘见客,常常一坐坐上大半天,也不过来了。
她一个人呆在这么大的屋子里,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简直安静到可怕。
苏婉的眼圈红了,她用力抽了下鼻子,试图把在眼睛里打转的泪珠憋回去。
她不能这么爱哭了,娘走的时候最不放心她,拉着她的手最后还说了一遍要她“坚强”。
光抽鼻子不够,她又把头往后仰,过一会,终于感觉泪意憋回去了,她才抹了把眼,然后就听到门口传来说话声。
“姐儿,你怎么又独个坐在这里?”
一个穿着半旧褐色褙子的中年妇人说着走进来,她是上回陪苏长越往张家去拜寿的管家梁伯之妻,苏家蒙此大难,下人们能打发的都打发了,只有梁伯这一对老夫妻,一把年岁没个儿女,既没处可去,也不忍离了故主家,因此便不怕道远一路跟着回了安陆。
梁大娘走近了,方见苏婉眼圈还红着,不由轻“唉”一声:“我的姐儿,你又伤心了?”
苏婉忙忙否认:“没有,刚才蚊虫迷了眼,我揉了揉才红的。”
三月天里哪来什么蚊虫,梁大娘心知她找借口,不忍拆穿她,做无事状上前拉了她的手:“姐儿,你跟我来,姨娘那里正待着客,你一道跟着去见见岂不是好?总比你一个人闷着强。”
苏婉低了头:“我不去。”
梁大娘拍拍她的手背:“姐儿,莫闹孩子脾气,听大娘的话,你瞧娟姐儿比你还小着两岁,不也在那坐着?大娘是为了你好。”
对着亲近的人,苏婉流露出了一点小脾气:“大娘,我不要去,姨娘也不想我去,我看得出来。”
梁大娘的动作顿了顿,透过苏婉身后的窗子往外看了一眼,低声冷笑:“正为她不要你去,你才不能趁着她的心意!上不得台盘的东西,太太才去了几天,就忘了本了,难道太太当日在时也是这么待娟姐儿的?太太都没分嫡庶,她一个下九流的妾倒分起来了,还给正经嫡出的姐儿下绊子。姐儿,你莫怕,有大娘在呢,你只管去,她敢明着给你脸色瞧,等大爷回来,看能饶得了她!”
苏婉嘟起了嘴,仍是不依:“大娘,我就是不想去,那个客人我又不认识,为什么要去一直陪她。姨娘和妹妹愿意陪着,让她们去陪好了。”
梁大娘略着急,捏捏她的小手:“姐儿,你可别太任性了,程家姑娘说不得以后就是你的嫂子了,按正常景况,大爷三年后出孝,正好可以完婚,你到时才十三岁,可有的几年要和嫂子处着。老爷太太又去得太急,没来得及替你定个终身,将来你的亲事说不得也得要指靠着这位嫂子。现在人家上门来,你去多陪个礼,有什么不好呢?可别把机会都叫娟姐儿抢去了。”
“……我不。”苏婉犟着,眼圈慢慢又红了,“我有嫂子的,哥哥去年还去见她了,回来说她又漂亮又可爱,也不埋怨爹爹给他定个不懂事的娃娃了,当时我们都笑了他。——现在这个又是谁,我不认得,我就不要去给她陪笑脸。”
“唉,姐儿,那个嫂子你也不认得啊。”梁大娘无奈地叹气,“再说,大爷都去退亲去了,你也是知道的,可别再提这一茬了。依我说,程家姑娘也不错了,明知我们大爷现在这样,还是主动跟着长辈上门来了,大爷不在家,人家还等了这些天,模样不错,品行也好,配大爷也配得过了。”
“什么配得过配不过,”苏婉扭过脸去,“我哥哥都不知道这件事,姨娘自己要巴结人,还防着我,怕我抢了妹妹的先,大娘又要逼我去讨好她——好像她是什么宝贝,我们一家都多求着她一样。要是我自己的嫂子,才不用这么麻烦。”
什么自己的嫂子——梁大娘哭笑不得,但她看出来了,苏婉不是真对叶家姑娘有多执着,纯是程姑娘来,家里各项反应激起了她的自尊心,毕竟一直都是娇养着的小姑娘,家里人人容让几分的,这下按着她对别人低头,她哪里乐意?
这倒不能再逼着她了,就算勉强拉了她去,她心里不快,再露出痕迹让程姑娘看出来,那还不如称病不去了。
梁大娘便只能放弃了拉她出去,见她一个小人儿孤坐可怜,拉过旁边一张高几,坐下来陪她一会。
苏婉缓过来那股不开心的劲,主动和她说:“大娘,你别担心,我知道哥哥现在不容易,我不会给他找麻烦。等他回来,他要是愿意和程家姑娘的亲事,那我什么也不说,我就乖乖的。”
梁大娘笑了:“好姐儿,这就对了。”
“不过最好哥哥不愿意。”苏婉嘀咕,又向梁大娘道,“大娘,你说她好,我可没怎么觉得,她来的时候又不知道我哥哥退婚去了,那时哥哥身上还有婚约呢,就想着哥哥毁约娶她了。凭什么呀,我哥哥可不是这种人,她是要陷哥哥于不义。”
“姐儿,你胡思乱想什么呢,”梁大娘道,“程家也是好意,我们家家势起来得晚,出息做官的只有老爷一个,老爷去了,大爷没个得力人帮扶,往后就艰难了。程家和我们不同,家大业大,他家要把程老爷留下的姑娘和我们大爷结亲,是想帮扶着大爷一把的意思。唉,程姑娘也是个可怜人,程家老爷要不是和我们老爷一起遭了难,凭着她的家世,不知能嫁到什么样的人家去呢。”
苏婉又不开心了,低头拧着手指:“我哥哥自己有本事,没人帮扶也会出息。大娘,你都没见着程家丫头的脸色,好像我们家多破旧一样。”
苏家现在下人太少,有客来,梁大娘要在厨下忙着烧水煮茶什么的,只去送水时偷偷瞥过程姑娘几眼,接触得少,还真没大留心,听了忙问道:“那程姑娘呢?还有程家四老爷呢,也给你使脸子瞧了?”
——这程家自然是程文所在的程家,程文在家中行三,这四老爷就是他的亲弟弟。
程文和苏父几乎同时过世,苏长越扶灵返乡,那边程夫人领着儿女在赶来族人的帮忙下,也同样扶着亡夫的灵柩返回苏州。待安葬完程文过完年后,程四老爷便依着家族决议,赶来了安陆,程文遗下一个未嫁的程三姑娘也随行其中,只是不巧,他们到了安陆,苏长越却往金陵去了,两边没碰上头,两地相隔不近,来一趟也不容易,程四老爷只好领着侄女等在了安陆,这一等也快有十天了。
苏婉不会撒谎,嘟了嘟嘴,还是老实摇头道:“那倒没有。”
梁大娘松了口气:“那怕什么,一个丫头,见识短心眼小的,姐儿很不必往心里去。”
“反正我就是不喜欢她,我哥哥要是和她成了亲,岂不是要去看他家下人的脸色去了?”苏婉不乐地道,“大娘,你别劝我了,我就是还想要我原来的嫂子,哥哥这回去,要是没退成就好了。”
她说着,还似模似样地叹了口气。
梁大娘心道:恐怕难,人家至多不好意思主动提出罢了,现在大爷傻,自己跑去了,那岂有个不应的?
她看自家大爷是千好万好,可不得不承认,现在外人看着可不是这么回事,一个得罪了首辅的半大小子,家被锦衣卫抄尽,父母没了,底下倒还拖着两个没成年的妹妹,嫁进来过这日子,熬到哪天才是个头?
略机灵些的人家也顺水推舟地退了。
只不好把这话说与苏婉,怕再把这小泪包怄哭了,梁大娘只有顺着她道:“可是呢,老爷的眼光应该错不了,说不准人家就不答应——哎?”
她住了口,从高几上直起身子往外面院子里探看,自语道,“程姑娘今天这么早就走了?”
苏婉扭过身子,往窗子那边蹭了蹭,顺着她的目光看去,果影影绰绰地瞧见一个身姿卓约的姑娘,正在两个丫头的护持下往外走,后面还跟了个穿素袍的男子。
“大娘,那是程四老爷吧?他什么时候来的?”苏婉扭回头问。
梁大娘也不知道,只好摇头——家里人少就是这个弊处,连个通传的人都寻不出了。
“要么我陪姐儿出去看看?”
苏婉迟疑了下,点点头。程姑娘每回来都要坐好半天的,今天来了还没半个时辰,日头还高高的,不知怎么就要走了。
——说不准是家里有急事,她等不了哥哥,要回家去了。
苏婉一边挺高兴地暗暗想,一边下了炕,拉着梁大娘的手往外走。
但程家人走得很快,等她出去时,程家人也出了院门了,她先没去陪客,现在也不好跟着人追出去,愣了下,只好转而决定去问孙姨娘。
苏婉转往堂屋,刚至廊下,便见孙姨娘满面喜色地捧着一张纸,苏娟凑过头来在看。
听到苏婉的脚步声,孙姨娘抬起头来,见是她,笑道:“婉姐儿,你要有新嫂子了,可欢喜吗?”
苏婉怔住了。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