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26 223章 闻琴曲知雅意(三)
- 227 224章 古乐大考
- 228 225章 智斗王粲(一)
- 229 226章 智斗王粲(二)
- 230 227章 智斗王粲(三)
- 231 228章 智斗王粲(四)
- 232 229章 吟诗作对(一)
- 233 230章 吟诗作对(二)
- 234 231章 吟诗作对(三)
- 235 232章 对联比赛
- 236 233章 品鉴之论(一)
- 237 234章 品目金白虎
- 238 235章 竟相品目
- 239 236章 龙腾虎啸
- 240 237章 怒斥
- 241 238章 秋风冷冽
- 242 239章 品评众人
- 243 240章 品鉴水镜
- 244 241章 肥皂泡破了
- 245 242章 柳暗花明
- 246 243章 欲盖弥彰
- 247 244章 临时起意
- 248 245章 惊天秘密
- 249 246章 好大的一盘棋
- 250 247章 天下就是吾下的一盘棋
- 251 248章 合纵连横
- 252 249章 品鉴五瑞
- 253 250章 皆是高手
- 254 251章 高手过招
- 255 252章 纵横合璧
- 256 253章 前朝武事
- 257 254章 围攻
- 258 255章 意外收获
- 259 256章 风云突变(一)
- 260 257章 风云突变(二)
- 261 258章 风云突变(三)
- 262 259章 金蝉脱壳
- 263 260章 离别亦难
- 264 261章 龟形魅影
- 265 262章 机关之秘
- 266 263章 镜湖水怪(一)
- 267 264章 镜湖水怪(二)
- 268 265章 镜湖水怪(三)
- 269 266章 给吾住手
- 270 267章 尔虞我诈
- 271 268章 别了水镜
- 272 269章 鱼腹密信
- 273 270章 未来女婿
- 274 271章 犯颜直谏
- 275 272章 马腾觉醒
- 276 273章 马腾之忧
- 277 274章 鹿门揽胜
- 278 275章 虎穴邺城
- 279 276章 诸子百家(一)
- 280 277章 百家武林(一)
- 281 278章 诸子百家(三)
- 282 279章 诸子百家(四)
- 283 280章 墨家侠女(一)
- 284 281章 墨家侠女(二)
- 285 282章 墨家侠女(三)
- 286 283章 治国之道(一)
- 287 284章 治国之道(二)
- 288 285章 治国之道(三)
- 289 286章 演练剑阵
- 290 287章 倾囊相授
- 291 288章 浓墨重彩
- 292 289章 襄阳形胜
- 293 290章 情系襄阳
- 294 291章 陆浑孙狼
- 295 292章 挥别襄阳
- 296 293章 侠盗遗风
- 297 294章 风雨之夜
- 298 295章 雄峻伏牛
- 299 296章 天下风水
- 300 297章 伏牛山贼
- 301 298章 拯救林川(一)
- 302 299章 拯救林川(二)
- 303 300章 拯救林川(三)
- 304 301章 拯救林川(四)
- 305 302章 林川心结
- 306 303章 刘禅承诺
- 307 304章 虎牢雄风
- 308 305章 牧野幽思
- 309 306章 篙火晚会
- 310 307章 曹操犯愁
- 311 308章 父子密谋(一)
- 312 309章 父子密谋(二)
- 313 310章 邺城间军
- 314 311章 未雨绸缪
- 315 312章 烟雨邺城
- 316 313章 马府火起
- 317 314章 曹丕之忧(一)
- 318 315章曹丕之忧(二)
- 319 316章 智斗司马
- 320 317章 一箭双雕
- 321 318章 邺都惊马
- 322 319章 麻烦来了
- 323 320章 邺都双姝
- 324 321章 礼送出城
- 325 322章 侠骨柔情
- 326 323章 天伦之乐
- 327 324章 齐人之福
- 328 325章 郊区鏖战(一)
- 329 326章 郊区鏖战(二)
- 330 327章 郊区鏖战(三)
- 331 328章 郊区鏖战(四)
- 332 329章 金色神雕
- 333 330章 雌雄莫辨
- 334 331章 金毛狮王
- 335 332章 唇枪舌剑
- 336 333章 连战连胜
- 337 334章 曹丕丧胆
- 338 335章 纵横相搏
- 339 336章 墨侠!墨侠!
- 340 337章 墨家巨子
- 341 338章 久别重逢
- 342 339章 墨斗来也
- 343 340章 忽悠曹丕
- 344 341章 一石二鸟
- 345 342章 泄露天机
- 346 343章 鹰鸽启示
- 347 344章 曹植蝶变
- 348 345章 讨价还价
- 349 346章 霸虎王令
- 350 347章 巨阙重剑
- 351 348章 雷神瓮锤
- 352 349章 纵横争雄(一)
- 353 350章 纵横争雄(二)
- 354 351章 纵横争雄(三)
- 355 352章 久别重逢
- 356 353章 墨者论道(一)
- 357 354章 墨者论道(二)
- 358 355章 墨者论道(三)
- 359 356章 墨者论道(四)
- 360 357章 墨者论道(五)
- 361 358章 刘备之虑
- 362 359章 霸府风云
- 363 360章 蓄势待发
- 364 361章 挥戈西指
- 365 362章 雍凉之重
- 366 363章 悠悠洛阳
- 367 364章 悠悠洛阳(二)
- 368 365章 煌煌帝都
- 369 第366章 章 煌煌帝都(二)
- 370 第367章 章 煌煌长安(三)
- 371 第368章 章 初会张既
- 372 第369章 章 书法大家
- 373 第370章 章 林氏世家(一)
- 374 第371章 章 林氏世家(二)
- 375 第373章 章 林氏世家(三)
隐藏
显示工具栏
233章 品鉴之论(一)
233章 品鉴之论(一)
刘禅表面上装作恍然大悟,心里却腹诽许靖许劭兄弟有眼无珠,被司马徽无意仕途故作清高的表象所迷惑,给了他五大瑞兽之首的名号,也就是取得了在天下名士中扬名立万机会,以及领袖群伦的地位。
“老夫垂垂老矣。林公子不愧为文休兄之徒,精通清议之说和品鉴之论,此事以后要仰仗你们年轻人了。”庞德公谦虚地摆了摆手,满意地看着刘禅道。
“荆襄名士清议之风渐浓,肇始于庞公鼓动发扬,在中原士风的熏染下,世居荆襄之大族名士以及客居之名士,皆好乐人伦,品鉴人物。诸多高人名士中,犹以庞公擅长品鉴人伦,褒贬人物,奖拔士类,奖识人物。庞公作为荆襄之隐逸高士、名士领袖,众望所归,实至名归,当之无愧。吾小辈对庞公之倾慕,真的是高山仰止,不可控制,对您的敬仰犹如滔滔江水,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刘禅又故伎重演,他知道老人就像小孩,都喜欢听好话。
果不其然,庞德公眉开眼笑,谦虚道:“林公子过奖了,老夫不过是为国举贤,不使人才被埋没而已。”
刘禅看了司马徽一眼,见他满脸不爽,笑道:“庞公以名士领袖身份,引导荆襄品评人物之风潮,使北风南渐,名士清议之盛风靡荆襄大地,延至江东,使得大江南北精英人物风起云涌,高士名人泉水井喷,一隐隐超越北方之势。他日,大汉社稷得以复兴,庞公功不可没,尤其是由此而出类拔萃,得雄主赏识而风云际会,登上用武之地大显身手之英杰,必将对您感恩戴德!”
刘禅喝了一口茶,继续道:“庞公率先发动‘品题’之举,特别是发起对寓居荆襄的司马德操先生之‘品题’,为其作出‘数典如流水,水清似镜,真乃水镜先生矣’的品评之语,遂使德操先生成为五瑞兽之首,水镜之美名饮誉海内。”
刘禅说完,瞄了司马徽一眼。只见司马徽闻言,心情大好,神情稍霁,呵呵一笑道:“庞德公德高望重,远见卓识,志存高远,与世无争,提携后辈,故吾以兄事之。在此,再次拜谢庞兄之赐号。”
说完,司马徽恭恭敬敬地向弯腰作揖施礼。
刘禅冷笑地看着司马徽的表演,心想司马老儿虚伪之极,假仁假义地故意靠近讨好庞德公,利用庞德公为其扬名。庞德公和许靖、许劭两兄弟助纣为虐,为曹操和司马氏张目。假如他日他们得知曹操、司马氏篡权夺位,不知他们会不会后悔如此高评呢。
“吾又听闻司马懿之狮龟也是庞公所评,可有此事?”刘禅故意问道。
司马徽闻言,心头一震,赶紧目视庞德公,想暗示什么东西。
然而庞德公却视而不见,笑道:“司马懿乃司马防之子,德操之同姓族人。”
司马徽长吁了一口气,刘禅看在眼里,知道司马徽是怕庞德公会泄露司马氏的秘密,不由得暗暗冷笑。
庞德公继续道:“昔日,吾在许氏兄弟处适逢司马懿来请求品评之乐。当时,文休便让吾先行品评,吾对司马防极其八达诸子早有所闻。司马懿少有奇节,聪达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常慨然有忧天下心。崔琰称其聪亮明允,刚断英特。南阳太守杨俊素以知人善任著称,说司马懿非常之人也。吾近观其表听其言,见其狼视鹰顾,内忌而外宽,猜忌善权变,又隐忍狠戾。因司马懿动若狮子,静像处子,隐如乌龟,便赠其狮龟名号。许氏兄弟抚掌大笑点头称是。德操也十分认可,认为名副其实。”
刘禅对司马徽似笑非笑道:“德操先生,司马氏从此便拥有了两位瑞兽了。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司马家族将变成天下第一世家大族。真是可喜可贺啊!”
司马徽十分尴尬,讪讪地笑了笑:“纯属巧合,纯属巧合。都是庞公对司马家族,不是,是对我们司马姓的族人厚爱有加。”
刘禅盯着司马徽的神情,冷冷一笑,暗道:真是欲盖弥彰,此地无银三百两。
刘禅不无讽刺地叹道:“水镜先生富有人伦鉴识,清雅有知人鉴,以有知人之明著称于世。为报庞德公慧眼识才之德,便投桃报李,也发起对诸葛孔明、庞士元之‘品题’,目诸葛亮为卧龙,庞统为凤雏。自此,卧龙、凤雏之名响彻大汉天下。不仅将中原品评人物风气传播荆襄,对推动荆襄名士清议之风之滥殤、兴起、风行,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黄承彦捋须笑道:“小林子果然聪敏,德公、德操两人双剑合璧,掌握了荆襄名士清议、品鉴人物、乡间舆论的话语权。可以这么讲,他们可是金口玉言,一言九鼎,不经过他们的认可是没有人相信的。沔水中有渔梁州,庞德公居所。德操居宅洲之阳,望衡对宇,欢情自接,泛舟赛裳,率尔休畅。他们二人过从甚密,共同推动清议风气盛行,致使清议精英并出。德操誉庞统为南州士之冠冕,士元性好人伦,每以降训士类为己任,引领青年才俊清议风潮,成为荆襄士林后进领袖。****也出了不少名士,尽皆好人伦,喜谈论。如习桢,有风流,善谈论,名亚庞统,而在马良之右;习蔼,有威仪,善谈论;还有习温,也是善清议之人。还有马氏五兄弟,并有才名,乡里为之谚日马氏五常,白眉最良。”
刘禅拜谢道:“听了三老之言,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林川受益匪浅啊。吾有感庞德公之德行,诗兴大发,得诗一首,献予庞德公。”
庞林大喜,迫不及待兴奋道:“林公子,你快点吟唱啊。”
刘禅点头微笑,吟唱道:“荆山云苍苍,汉水波弥弥。山川意高澹,宜有隐君子。德公卧鹿门,老不践州里。洁身远忧患,岂复存愠喜。藐然姑射人,胡为市门倚。诸郎有凤雏,辄与卧龙起。”
(各位看官:雏鸟初啼,码字极不容易,请多鼓励,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求打赏,各种求!)(未完待续。)
“老夫垂垂老矣。林公子不愧为文休兄之徒,精通清议之说和品鉴之论,此事以后要仰仗你们年轻人了。”庞德公谦虚地摆了摆手,满意地看着刘禅道。
“荆襄名士清议之风渐浓,肇始于庞公鼓动发扬,在中原士风的熏染下,世居荆襄之大族名士以及客居之名士,皆好乐人伦,品鉴人物。诸多高人名士中,犹以庞公擅长品鉴人伦,褒贬人物,奖拔士类,奖识人物。庞公作为荆襄之隐逸高士、名士领袖,众望所归,实至名归,当之无愧。吾小辈对庞公之倾慕,真的是高山仰止,不可控制,对您的敬仰犹如滔滔江水,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刘禅又故伎重演,他知道老人就像小孩,都喜欢听好话。
果不其然,庞德公眉开眼笑,谦虚道:“林公子过奖了,老夫不过是为国举贤,不使人才被埋没而已。”
刘禅看了司马徽一眼,见他满脸不爽,笑道:“庞公以名士领袖身份,引导荆襄品评人物之风潮,使北风南渐,名士清议之盛风靡荆襄大地,延至江东,使得大江南北精英人物风起云涌,高士名人泉水井喷,一隐隐超越北方之势。他日,大汉社稷得以复兴,庞公功不可没,尤其是由此而出类拔萃,得雄主赏识而风云际会,登上用武之地大显身手之英杰,必将对您感恩戴德!”
刘禅喝了一口茶,继续道:“庞公率先发动‘品题’之举,特别是发起对寓居荆襄的司马德操先生之‘品题’,为其作出‘数典如流水,水清似镜,真乃水镜先生矣’的品评之语,遂使德操先生成为五瑞兽之首,水镜之美名饮誉海内。”
刘禅说完,瞄了司马徽一眼。只见司马徽闻言,心情大好,神情稍霁,呵呵一笑道:“庞德公德高望重,远见卓识,志存高远,与世无争,提携后辈,故吾以兄事之。在此,再次拜谢庞兄之赐号。”
说完,司马徽恭恭敬敬地向弯腰作揖施礼。
刘禅冷笑地看着司马徽的表演,心想司马老儿虚伪之极,假仁假义地故意靠近讨好庞德公,利用庞德公为其扬名。庞德公和许靖、许劭两兄弟助纣为虐,为曹操和司马氏张目。假如他日他们得知曹操、司马氏篡权夺位,不知他们会不会后悔如此高评呢。
“吾又听闻司马懿之狮龟也是庞公所评,可有此事?”刘禅故意问道。
司马徽闻言,心头一震,赶紧目视庞德公,想暗示什么东西。
然而庞德公却视而不见,笑道:“司马懿乃司马防之子,德操之同姓族人。”
司马徽长吁了一口气,刘禅看在眼里,知道司马徽是怕庞德公会泄露司马氏的秘密,不由得暗暗冷笑。
庞德公继续道:“昔日,吾在许氏兄弟处适逢司马懿来请求品评之乐。当时,文休便让吾先行品评,吾对司马防极其八达诸子早有所闻。司马懿少有奇节,聪达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常慨然有忧天下心。崔琰称其聪亮明允,刚断英特。南阳太守杨俊素以知人善任著称,说司马懿非常之人也。吾近观其表听其言,见其狼视鹰顾,内忌而外宽,猜忌善权变,又隐忍狠戾。因司马懿动若狮子,静像处子,隐如乌龟,便赠其狮龟名号。许氏兄弟抚掌大笑点头称是。德操也十分认可,认为名副其实。”
刘禅对司马徽似笑非笑道:“德操先生,司马氏从此便拥有了两位瑞兽了。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司马家族将变成天下第一世家大族。真是可喜可贺啊!”
司马徽十分尴尬,讪讪地笑了笑:“纯属巧合,纯属巧合。都是庞公对司马家族,不是,是对我们司马姓的族人厚爱有加。”
刘禅盯着司马徽的神情,冷冷一笑,暗道:真是欲盖弥彰,此地无银三百两。
刘禅不无讽刺地叹道:“水镜先生富有人伦鉴识,清雅有知人鉴,以有知人之明著称于世。为报庞德公慧眼识才之德,便投桃报李,也发起对诸葛孔明、庞士元之‘品题’,目诸葛亮为卧龙,庞统为凤雏。自此,卧龙、凤雏之名响彻大汉天下。不仅将中原品评人物风气传播荆襄,对推动荆襄名士清议之风之滥殤、兴起、风行,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黄承彦捋须笑道:“小林子果然聪敏,德公、德操两人双剑合璧,掌握了荆襄名士清议、品鉴人物、乡间舆论的话语权。可以这么讲,他们可是金口玉言,一言九鼎,不经过他们的认可是没有人相信的。沔水中有渔梁州,庞德公居所。德操居宅洲之阳,望衡对宇,欢情自接,泛舟赛裳,率尔休畅。他们二人过从甚密,共同推动清议风气盛行,致使清议精英并出。德操誉庞统为南州士之冠冕,士元性好人伦,每以降训士类为己任,引领青年才俊清议风潮,成为荆襄士林后进领袖。****也出了不少名士,尽皆好人伦,喜谈论。如习桢,有风流,善谈论,名亚庞统,而在马良之右;习蔼,有威仪,善谈论;还有习温,也是善清议之人。还有马氏五兄弟,并有才名,乡里为之谚日马氏五常,白眉最良。”
刘禅拜谢道:“听了三老之言,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林川受益匪浅啊。吾有感庞德公之德行,诗兴大发,得诗一首,献予庞德公。”
庞林大喜,迫不及待兴奋道:“林公子,你快点吟唱啊。”
刘禅点头微笑,吟唱道:“荆山云苍苍,汉水波弥弥。山川意高澹,宜有隐君子。德公卧鹿门,老不践州里。洁身远忧患,岂复存愠喜。藐然姑射人,胡为市门倚。诸郎有凤雏,辄与卧龙起。”
(各位看官:雏鸟初啼,码字极不容易,请多鼓励,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求打赏,各种求!)(未完待续。)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