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推荐一本好看的书
- 2 第一章 小仪琳
- 3 第二章 半日闲
- 4 第三章 修行论
- 5 第四章 说先天
- 6 第五章 谈大势
- 7 第六章 滚下山
- 8 第七章 科普中
- 9 第八章 夜将临
- 10 第九章 江湖闻
- 11 第十章 夜色里
- 12 第十一章 扰清梦
- 13 第十二章 变故生
- 14 第十三章 狗跳墙
- 15 第十四章 几封信
- 16 第十五章 逃不掉
- 17 第十六章 玩技巧
- 18 第十七章 推理中
- 19 第十八章 辨是非
- 20 第十九章 雪冤情
- 21 第二十章 琳妹妹
- 22 第二十一章 浇浇草
- 23 第二十二章 迟一步
- 24 第二十三章 十二骑
- 25 第二十四章 圣姑令
- 26 第二十五章 心好累
- 27 第二十六章 贞操战
- 28 第二十七章 密码信
- 29 第二十八章 待以诚
- 30 第二十九章 飘然去
- 31 第三十章 抵福建
- 32 第三十一章 林平之
- 33 第三十二章 寻遗孤
- 34 第三十三章 屠龙会
- 35 第三十四章 找到了
- 36 第三十五章 剑有缺
- 37 第三十六章 去东海
- 38 第三十七章 鲁滨逊
- 39 第三十八章 比钓鱼
- 40 第三十九章 青蛟岛
- 41 第四十章 大八卦
- 42 第四十一章 折梅手
- 43 第四十二章 负心妇
- 44 第四十三章 好姐妹
- 45 第四十四章 感情好
- 46 第四十五章 刷刷脸
- 47 第四十六章 屠龙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三章 修行论
第三章 修行论
仪琳并不合群,她一个心理年龄二十多岁的人,与那些几岁十几岁,在前世都是在读小学初中的孩子,又哪有什么共同语言。
从小,就没怎么和师姐们交流,四岁之后就干脆泡在藏书阁,八岁的时候也由于不愿习武,与她们显得格格不入。在恒山派中,与她相熟的,也就只有她师父定逸、师伯定闲和大师伯定静。师姐们之中,大师姐仪和二师姐仪清,因为相对成熟一些,与她有一些交情。
三师姐仪水和师叔定慧,她不怎么亲近,但是再不亲近也共同生活十年,她是看着仪水从流着鼻涕的小破孩长大成亭亭玉立的少女……定慧师叔背着仪水师姐的尸体回山,现在已经陷入昏迷,内脏的伤势非常重,左手被斩断,就算能活下来也是废人一个。
仪琳蹲在仪水的尸体旁,看着这张没有血色的熟悉的面孔,几乎不能呼吸,沉默了下来。
一直沉稳如泰山的定闲掌门,见此轰然变色,在了解事态之后,急匆匆交代定静主持门派事务,独自一人提剑下山。
三天之后,仪水师姐下葬,定慧师叔拖着重伤之躯在其坟前泣不成声。葬礼尾声,定闲掌门回山,面带风尘和疲惫之色,剑上还沾着凝固的暗红色血液,手上提着一个血淋淋的包裹,拆开,一个面目狰狞的人头被掷于仪水师姐坟前,点火烧毁。
当天晚上,仪琳敲开定逸师太的门:“师父,我要习武。”
这是个野蛮的时代,为了保护自己,为了保护自己在乎的人,为了在悲愤到极致的时候能做一些事情,必须要有力量。
对于武功,仪琳也有自己的理解,自然不会按部就班地蹲一两年马步,练那些招式架子把其铭刻在肌肉之中,那样太费功夫,也太没效率。
仪琳把武功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就是对**的使用,第二部分就是对内力的控制。
对内力的掌控,仪琳不敢说什么独步天下,但是就她所知,她那掌控到以元气为单位的控制力,足以甩开她师父定逸几条街。她对内力的控制,可以说是完全掌控,能进行最细微的操作。那些武功中的内力操纵,对她来讲只能说是十分简单粗糙。
至于**,简单来说就是锻炼身体柔韧度,还有就是对肌肉的掌控力。
不按部就班,那就是去走捷径,她与其他人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对内力的绝对掌控,必须彻底发崛这一方面的潜力。仪琳在前段时间的实验中也发觉内力的一些特征,内力只能运行在经脉之中,不是说不能作用与**,而是散发在**中的内力,其精神印记会被消磨掉,变为纯粹的精气。
仪琳原来的打算是把内力遍布全身,然后通过内力中的精神印记为中介,实现对全身肌肉的完全掌控,现在看来是难以做到。
不过仪琳也不会就这样放弃,改变研究的方向。
经过试验,仪琳发现问题可能出现在内力的结构上,简单来说就是内力的粒子太大,在**的穿梭中,会与细胞互相消磨,其精神印记就会被消磨掉。于是仪琳试着在丹田中,把一部分内力分解为元气,再与精神印记相融,然后再散入**中。
可行,不过元气无法在丹田中久存,丹田的结构会让元气自动组合转化为精气,仪琳只能临时分解精气,及时散入**中,效率并不高。
掌控**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把精神印记遍布全身肌肉,实现对肌肉的完全掌控。不过精神印记在**中存留的时间也是有限的,不能永远通过这种方式掌控肌肉,第二阶段就是不断刺激肌肉中的精神印记,激活大脑对肌肉掌控的区域,把其从潜意识掌控变为表意识掌控。
这些花了仪琳两年时间,终于把全身的肌肉都纳入掌控之中,能够做出任何动作。
然后仪琳就正式开始学习剑术。
这一学剑术,就把她师父定逸给惊呆了,定逸知道仪琳的资质很好,能在两个月之内练出一股内力的人,绝对是第一流的武学资质。但却怎么也没想到仪琳的资质会逆天到这种程度,只一遍,就把她修行几十年精湛的剑术完全复制下来,连最细微的地方都完全一样。
接下来几遍,仪琳根据自己身体和定逸的差异,对剑术架子进行些微的调整,然出力的方式更加科学更加简洁,并且还能把剑术的精妙处进行更深入的挖掘,几天功夫,就把一套剑术使出如同浸淫在其中几十年的样子。
仪琳说要完全掌控肌肉之后,才开始习武,定逸是不赞同的,也不认为有人能做到这一点。
习武,都要花几年时间扎马步,练架子,这是从古自今千百年不变的真理。
只是定逸深知仪琳的性子,认定了就绝不回头,又拥有惊人的毅力,比如小小年纪就读书写字,几年功夫把恒山派所有的书籍都读尽;比如对内力感兴趣,就花两年时间不间断地折腾丹田中那点微薄的内力。
所以定逸劝说无果之后,就没坚持,只等她知道这条路行不通之后再回归正途。
当仪琳折腾来折腾去,终于做出几组人类几乎不可能做出的高难度动作时,定逸是惊讶的,她想也许仪琳做这些也不算白费功夫,以后学武也会容易一些。但她怎么也没想到,她想象中的容易一些,会是这般容易!
简直是,简直是仪琳捣鼓的那些东西才是武学至理一样,也只要掌握武学的至理,才能如此轻松的学会这些武功吧。
“师父已经没什么可以教你的了,单说剑术你已经不弱于为师,甚至于比为师还强出一线。不过武功的诞生,就是为了搏杀,搏杀之道内力是一途,武功招式是一途,但这只是其一半。另一半就是眼力,在生死搏斗中对时机的判断,对招式虚实的判断,搏杀中的瞬息应变,最关键的是在生死之中保持冷静的心。”定逸半欣慰半苦涩道,欣慰的是徒弟天资惊人,苦涩的是自己苦修几十年却在短短几天内被徒弟赶上,让她不禁怀疑自己是不是愚笨到惊天地动地的程度。
定闲看着仪琳,心情也久久不能平静,若不是仪琳是她看着长大的,她都要怀疑仪琳是不是如同传说中天山童姥那般,形如幼童,实际上却是上百岁的老怪物。
这种程度,已经不能用天资二字来形容了。
定定地看着,定闲不禁问道:“你是怎么做到的?”
“终于问了,我还以为师父师伯要忍一辈子呢。”仪琳笑道,在这一世,她也是有父母的。然而幼儿在刚出生时,视力听力都是处于非常朦胧模糊的阶段,她无法辨认出自己父母的模样。等她能清晰看到人的时候,就已经在尼姑庵中了,所以对她来说,定闲和定逸,就相当于她这一世的父母。
恒山派的孤儿不少,但是真正从婴儿开始照顾的,也只有仪琳一个。仪琳和她们的关系,也远超于正常的师徒。
因此,关于她研究出来的成果,她并没有私藏的打算。这两年时间,她也在慢慢完善自己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知道五脏六腑之气的性质和作用,并且证实了她的一个猜测——完全打通的经脉确实发挥着把内力转化为精神力量的作用。
同时,她还把自己分割内力的方法,把自己完全控制自身肌肉的手段,全部都记录下来。
如果这些东西能发挥出作用,也许,恒山派的悲剧也会少一些。
“我能这么快学会剑术,可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要说起来,其实是我从八岁到现在,四年间不间断修行的结果。”仪琳的资质或许不错,但并不是非人的天才,虽然她说不愿习武,但在修行上面的功夫,却远远超过其他人。
分割内力是修行,控制身体也是修行,她一直在修行从未间断,这四年的修行时间,至少相当于普通人的**年。
只是她的那些修行,全部都是在打基础,并没有在外在表现出来,所以才会出现这样一鸣惊人的情况。说着,仪琳从怀中掏出一本新装订的书籍,薄薄的没几页,书面上用学自定闲的秀气字体写着‘修行论’三个字。
“我学东西有个习惯,那就是不把其中的道理弄清楚,我心里便觉得不自在。习武也是一样,于是就花了点时间,总结一些现象,瞎捣鼓出一套理论。正不正确不知道,至少能解答我在修行过程中遇到的大部分问题,还有把我变成你们眼中的天才。”仪琳笑眯眯地把书放在桌上。
定闲半惊半疑地拿起小册,翻阅起来,仪琳的文字写的非常浅显,没有这个时代遮遮掩掩故弄玄虚的那一套。定闲看着,面色渐渐凝重起来,明明是最浅显易懂的文字,她却一个字一个字都要反复斟酌好几遍的样子。
见到定闲的态度,定逸也惊疑起来,难道她这个小徒弟写的东西真有几两分量?
仪琳就算再聪明,再成熟懂事,在她眼里也是从巴掌大的婴儿,一把屎一把尿带大的……定逸怀着复杂的心情,把头凑到定闲身边。
一炷香功夫,定闲把书合上,脸上即惊又喜又呆各种神色变化不定,定逸的眼神飘忽,早已陷入沉思,把自己这几十年在修行中遇到的现象,与修行论中的道理一一验证,沉浸其中,不可自拔。
“仪琳,这本书你没给其他人看过吧?”定闲神情肃然道。
仪琳摇摇头:“这本书昨晚才写完。”
定闲看着仪琳的眼睛,郑重道:“此书事关重大,万万不可再透露与其他人知晓,恐有杀身之祸。”在江湖中闯荡几十年的她自然知道,这样一本书能引起多大的风浪。她完全能想象得到,比起几十年前在中原卷起大浪的玄之又玄的九阴真经,这本通俗易懂的‘修行论’卷起的风浪只会更大!
从小,就没怎么和师姐们交流,四岁之后就干脆泡在藏书阁,八岁的时候也由于不愿习武,与她们显得格格不入。在恒山派中,与她相熟的,也就只有她师父定逸、师伯定闲和大师伯定静。师姐们之中,大师姐仪和二师姐仪清,因为相对成熟一些,与她有一些交情。
三师姐仪水和师叔定慧,她不怎么亲近,但是再不亲近也共同生活十年,她是看着仪水从流着鼻涕的小破孩长大成亭亭玉立的少女……定慧师叔背着仪水师姐的尸体回山,现在已经陷入昏迷,内脏的伤势非常重,左手被斩断,就算能活下来也是废人一个。
仪琳蹲在仪水的尸体旁,看着这张没有血色的熟悉的面孔,几乎不能呼吸,沉默了下来。
一直沉稳如泰山的定闲掌门,见此轰然变色,在了解事态之后,急匆匆交代定静主持门派事务,独自一人提剑下山。
三天之后,仪水师姐下葬,定慧师叔拖着重伤之躯在其坟前泣不成声。葬礼尾声,定闲掌门回山,面带风尘和疲惫之色,剑上还沾着凝固的暗红色血液,手上提着一个血淋淋的包裹,拆开,一个面目狰狞的人头被掷于仪水师姐坟前,点火烧毁。
当天晚上,仪琳敲开定逸师太的门:“师父,我要习武。”
这是个野蛮的时代,为了保护自己,为了保护自己在乎的人,为了在悲愤到极致的时候能做一些事情,必须要有力量。
对于武功,仪琳也有自己的理解,自然不会按部就班地蹲一两年马步,练那些招式架子把其铭刻在肌肉之中,那样太费功夫,也太没效率。
仪琳把武功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就是对**的使用,第二部分就是对内力的控制。
对内力的掌控,仪琳不敢说什么独步天下,但是就她所知,她那掌控到以元气为单位的控制力,足以甩开她师父定逸几条街。她对内力的控制,可以说是完全掌控,能进行最细微的操作。那些武功中的内力操纵,对她来讲只能说是十分简单粗糙。
至于**,简单来说就是锻炼身体柔韧度,还有就是对肌肉的掌控力。
不按部就班,那就是去走捷径,她与其他人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对内力的绝对掌控,必须彻底发崛这一方面的潜力。仪琳在前段时间的实验中也发觉内力的一些特征,内力只能运行在经脉之中,不是说不能作用与**,而是散发在**中的内力,其精神印记会被消磨掉,变为纯粹的精气。
仪琳原来的打算是把内力遍布全身,然后通过内力中的精神印记为中介,实现对全身肌肉的完全掌控,现在看来是难以做到。
不过仪琳也不会就这样放弃,改变研究的方向。
经过试验,仪琳发现问题可能出现在内力的结构上,简单来说就是内力的粒子太大,在**的穿梭中,会与细胞互相消磨,其精神印记就会被消磨掉。于是仪琳试着在丹田中,把一部分内力分解为元气,再与精神印记相融,然后再散入**中。
可行,不过元气无法在丹田中久存,丹田的结构会让元气自动组合转化为精气,仪琳只能临时分解精气,及时散入**中,效率并不高。
掌控**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把精神印记遍布全身肌肉,实现对肌肉的完全掌控。不过精神印记在**中存留的时间也是有限的,不能永远通过这种方式掌控肌肉,第二阶段就是不断刺激肌肉中的精神印记,激活大脑对肌肉掌控的区域,把其从潜意识掌控变为表意识掌控。
这些花了仪琳两年时间,终于把全身的肌肉都纳入掌控之中,能够做出任何动作。
然后仪琳就正式开始学习剑术。
这一学剑术,就把她师父定逸给惊呆了,定逸知道仪琳的资质很好,能在两个月之内练出一股内力的人,绝对是第一流的武学资质。但却怎么也没想到仪琳的资质会逆天到这种程度,只一遍,就把她修行几十年精湛的剑术完全复制下来,连最细微的地方都完全一样。
接下来几遍,仪琳根据自己身体和定逸的差异,对剑术架子进行些微的调整,然出力的方式更加科学更加简洁,并且还能把剑术的精妙处进行更深入的挖掘,几天功夫,就把一套剑术使出如同浸淫在其中几十年的样子。
仪琳说要完全掌控肌肉之后,才开始习武,定逸是不赞同的,也不认为有人能做到这一点。
习武,都要花几年时间扎马步,练架子,这是从古自今千百年不变的真理。
只是定逸深知仪琳的性子,认定了就绝不回头,又拥有惊人的毅力,比如小小年纪就读书写字,几年功夫把恒山派所有的书籍都读尽;比如对内力感兴趣,就花两年时间不间断地折腾丹田中那点微薄的内力。
所以定逸劝说无果之后,就没坚持,只等她知道这条路行不通之后再回归正途。
当仪琳折腾来折腾去,终于做出几组人类几乎不可能做出的高难度动作时,定逸是惊讶的,她想也许仪琳做这些也不算白费功夫,以后学武也会容易一些。但她怎么也没想到,她想象中的容易一些,会是这般容易!
简直是,简直是仪琳捣鼓的那些东西才是武学至理一样,也只要掌握武学的至理,才能如此轻松的学会这些武功吧。
“师父已经没什么可以教你的了,单说剑术你已经不弱于为师,甚至于比为师还强出一线。不过武功的诞生,就是为了搏杀,搏杀之道内力是一途,武功招式是一途,但这只是其一半。另一半就是眼力,在生死搏斗中对时机的判断,对招式虚实的判断,搏杀中的瞬息应变,最关键的是在生死之中保持冷静的心。”定逸半欣慰半苦涩道,欣慰的是徒弟天资惊人,苦涩的是自己苦修几十年却在短短几天内被徒弟赶上,让她不禁怀疑自己是不是愚笨到惊天地动地的程度。
定闲看着仪琳,心情也久久不能平静,若不是仪琳是她看着长大的,她都要怀疑仪琳是不是如同传说中天山童姥那般,形如幼童,实际上却是上百岁的老怪物。
这种程度,已经不能用天资二字来形容了。
定定地看着,定闲不禁问道:“你是怎么做到的?”
“终于问了,我还以为师父师伯要忍一辈子呢。”仪琳笑道,在这一世,她也是有父母的。然而幼儿在刚出生时,视力听力都是处于非常朦胧模糊的阶段,她无法辨认出自己父母的模样。等她能清晰看到人的时候,就已经在尼姑庵中了,所以对她来说,定闲和定逸,就相当于她这一世的父母。
恒山派的孤儿不少,但是真正从婴儿开始照顾的,也只有仪琳一个。仪琳和她们的关系,也远超于正常的师徒。
因此,关于她研究出来的成果,她并没有私藏的打算。这两年时间,她也在慢慢完善自己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知道五脏六腑之气的性质和作用,并且证实了她的一个猜测——完全打通的经脉确实发挥着把内力转化为精神力量的作用。
同时,她还把自己分割内力的方法,把自己完全控制自身肌肉的手段,全部都记录下来。
如果这些东西能发挥出作用,也许,恒山派的悲剧也会少一些。
“我能这么快学会剑术,可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要说起来,其实是我从八岁到现在,四年间不间断修行的结果。”仪琳的资质或许不错,但并不是非人的天才,虽然她说不愿习武,但在修行上面的功夫,却远远超过其他人。
分割内力是修行,控制身体也是修行,她一直在修行从未间断,这四年的修行时间,至少相当于普通人的**年。
只是她的那些修行,全部都是在打基础,并没有在外在表现出来,所以才会出现这样一鸣惊人的情况。说着,仪琳从怀中掏出一本新装订的书籍,薄薄的没几页,书面上用学自定闲的秀气字体写着‘修行论’三个字。
“我学东西有个习惯,那就是不把其中的道理弄清楚,我心里便觉得不自在。习武也是一样,于是就花了点时间,总结一些现象,瞎捣鼓出一套理论。正不正确不知道,至少能解答我在修行过程中遇到的大部分问题,还有把我变成你们眼中的天才。”仪琳笑眯眯地把书放在桌上。
定闲半惊半疑地拿起小册,翻阅起来,仪琳的文字写的非常浅显,没有这个时代遮遮掩掩故弄玄虚的那一套。定闲看着,面色渐渐凝重起来,明明是最浅显易懂的文字,她却一个字一个字都要反复斟酌好几遍的样子。
见到定闲的态度,定逸也惊疑起来,难道她这个小徒弟写的东西真有几两分量?
仪琳就算再聪明,再成熟懂事,在她眼里也是从巴掌大的婴儿,一把屎一把尿带大的……定逸怀着复杂的心情,把头凑到定闲身边。
一炷香功夫,定闲把书合上,脸上即惊又喜又呆各种神色变化不定,定逸的眼神飘忽,早已陷入沉思,把自己这几十年在修行中遇到的现象,与修行论中的道理一一验证,沉浸其中,不可自拔。
“仪琳,这本书你没给其他人看过吧?”定闲神情肃然道。
仪琳摇摇头:“这本书昨晚才写完。”
定闲看着仪琳的眼睛,郑重道:“此书事关重大,万万不可再透露与其他人知晓,恐有杀身之祸。”在江湖中闯荡几十年的她自然知道,这样一本书能引起多大的风浪。她完全能想象得到,比起几十年前在中原卷起大浪的玄之又玄的九阴真经,这本通俗易懂的‘修行论’卷起的风浪只会更大!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