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24 第一二四章寒扫江湖红梅落,一僧一庙即一门
- 125 第一二五章灵山派五年收徒,有缘者另眼相待
- 126 第一二六章武帝城内元宵乐,江湖再现一高僧
- 127 第一二七章四小门难有改动,今识得玉珏公子
- 128 第一二八章贾五娣登山探刹,集众人问罪兴师
- 129 第一二九章盐霜横扫孤枝绿,满树尽挂素白霜
- 130 第一三零章十二问道斗金刚,浊酒耗尽百年情
- 131 第一三一章凤求凰僵持斗龟,三绝僧低眉怒目
- 132 第一三二章驱虎狼安邦护道,亦感知山雨欲来
- 133 第一三三章古今忠厚仁义使,天下百年一春秋
- 134 第一三四章许春秋答疑解惑,文武圣语带箴锋
- 135 第一三五章先天道胎备论道,春秋书甲做客卿
- 136 第一三六章春日蓬勃多活力,文少年遇武少年
- 137 第一三七章飞剑仙夜半而过,怪人物为狗寻仇
- 138 第一三八章酒足饭饱心生计,冒充使者诓灵山
- 139 第一三九章长孙不二发震怒,飞剑二百一十三
- 140 第一四零章剑阵血洒方丈地,灵山墨龙斗剑龙
- 141 第一四一章追仇人怒极问道,山脚下今夜杀君
- 142 第一四二章仇人走无可奈何,兴隆山神医救命
- 143 第一四三章夏云海兴师问罪,从今日不死不休
- 144 第一四四章牛角山文人齐聚,温良玉对弈众人
- 145 第一四五章情理法哪个最高,夫子崖坐地论道
- 146 第一四六章驼驼岭上闲度日,重伤四人缓过来
- 147 第一四七章大论道万俟夺冠,密宗佛罗刹双修
- 148 第一四八章大真人法斗活佛,灵少爷再进道观
- 149 第一四九章江湖后浪崔前浪,秋风红叶垫萧蔷
- 150 第一五零章金麦田穷途末路,两界山有凤来仪
- 151 第一五一章莺莺燕燕云中汇,因因果果终要还
- 152 第一五二章人间自在不自在,心怀众生难众生
- 153 第一五三章江湖典籍藏入库,内里经纶天下楼
- 154 第一五四章遇强敌大难不死,美少年儿女情长
- 155 第一五五章统郡成国强兵甲,文人胸臆平天下
- 156 第一五六章遇瞎子穷山恶水,遭劫难天下镖门
- 157 第一五七章蛟龙王对战白虎,柳公卿受阻悟仁
- 158 第一五八章决生死峰回路转,定胜负两败俱伤
- 159 第一五九章小年日大限将至,大雪天英雄聚来
- 160 第一六零章阎君晓月出关日,惊鸿老人洞天机
- 161 第一六一章难得道行难得运,无愧江湖无愧天
- 162 第一六二章青衫客一袖苍龙,黑盲杖破甲穿身
- 163 第一六三章千年剑意逝流殇,宝刃伏龙压青芒
- 164 第一六四章满江红情断苍城,南宫帝撼岳拔山
- 165 第一六五章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
- 166 第一六六章天下富甲失商道,先天道胎气焦阳
- 167 第一六七章人间富极两甲子,春华秋实并蒂蓉
- 168 第一六八章博古通今鸿儒去,万世师表大先生
- 169 第一六九章四斗人慷慨赴会,新军卫斗艳争奇
- 170 第一七零章书生统军初砥砺,世间杀人最无情
- 171 第一七一章四掌门斗皓月阵,武帝师一曲白头
- 172 第一七二章镜湖中高手隐居,郁林地鲜血浇灌
- 173 第一七三章镶龙卫突现至亲,马问天强行问道
- 174 第一七四章哀伤少年初露角,问道便可杀归真
- 175 第一七六章铁鸡寺内蚺化蛟,自在门人再入世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一三四章许春秋答疑解惑,文武圣语带箴锋
第一三四章许春秋答疑解惑,文武圣语带箴锋
第一三四章许春秋答疑解惑,文武圣语带箴锋
自上上届武帝赵凌峰开始,江湖评出一十八甲。
所谓甲者,为江湖之最。
白鹤楼内的老者,被南宫裂天称为天下书甲的许春秋,正是十八甲之一。
博闻强识,其思最缜,其识最广,其言最妙。
“南宫今日有幸在此结识先生,实在三生有幸。”南宫裂天赶忙起身让出上座,请许春秋坐。
以许春秋之才识,一眼便认出面前之人必是江湖武帝,只是见他粗布麻衣简行,便只称呼他为南宫先生,而非武帝。也未敢有过于客套的繁缛礼节。
许春秋只是坐在下垂手,不敢座主位。
“素闻江湖十八甲各个了得,今日终于让我见到了许先生。哈哈哈。”南宫裂天说罢,一挥手,许春秋没见周围如何,却觉出四外安静下来,仿佛这一层楼,周围被钉上了隔断。
许春秋笑道:“南宫先生谬赞了,江湖中事,往往以讹传讹,十八甲根本没有传说中那般厉害,尤其是许某这书甲之名,更是一无是处。”
南宫裂天道:“哎,先生客气了,我等江湖武夫,不敢安坐于先生之旁,感受夫子气息熏陶,粗鄙之人如坐针毡。”
许春秋续道:“以南宫先生境界,看我等凡夫俗子,当真一览无余。至于我等肉体凡胎,坐于真仙身旁,也不识周围洪钟大吕,彩凤呈祥的大气象。先生与老夫所观之像,如云海之上比乡野村中。”
站在许春秋身后的书生张东川,毕恭毕敬,眼观鼻,鼻观心,站的规规矩矩,不敢有碍夫子教化。只是眼角余光的一幕,实在让这少年难以沉心静气。
四楼楼梯口之处,几个楼上之人想要下来,却下不来,一层无形的障碍阻隔在楼梯口上,楼上众人踩在那无形屏障之上,好像凭空而立,如何跺脚都下不来。
那上面围着许多人,指手画脚叽叽喳喳,声音却被阻隔了,张东川听不见他们在叫嚷什么,却也能知道他们对此大惊矣。
再看二楼与三楼之间,店小二端着菜盘,伸手推着那无形的屏障,只见手掌像按在墙上一样,掌纹展平,却无论如何也推不动虚无屏障。
自从刚刚员外欺负店小二,这三层楼之上,胆小的都跑去员外门口候着,摆明立场自己绝对是员外这一方的,以免遭受日后报复。
现在就只剩下南宫裂天、许春秋、张东川三人。南宫裂天与许春秋来言去语,张东川在一旁完全没有听进去,都将注意力放到了楼梯口。
书甲身旁,自然不会有白丁,张东川脑中惊奇,却也心中明朗。难道先生对面坐的是神仙?否则如何能有这身无铁幕千斤重,心有高墙人莫栖的神通手腕?
“南宫心有疑问,今日见到先生,想请先生授我不惑。”
许春秋道:“南宫先生请说。”
“南宫心有三愿,一愿中原豪杰团结,二愿彼此放下成见,互溶共通,三愿将天下武学融为一炉。不知以先生之见,南宫能否如愿?”
许春秋捋了一把胡子,此问题在他见到南宫裂天之时便已有所觉悟要谈到此题。
“门户之中尚有争吵、夫妻不和之事,若遇到邻里纠纷,则夫妻同力。他村若犯,则邻里同气。他城若犯,则村庄互结。此乃人之常情,何况偌大的江湖呼?同气连枝非有外敌不可得。
南宫先生当以仁义招他乡之客。书中记载,东海有四岛,名曰黎霞,许某不会杀人之计,上不得黎霞岛,却也是行走于江湖之人。那极乐教徒四处为恶,老夫只恨自己手无缚鸡之力,无力杀贼。南宫先生当以此际遇号召群雄,或许可成心愿。”
南宫裂天激动地说道:“先生知道极乐教的总部?”
“老夫只是猜测,居上古《博文志》残卷记载,东海有四岛,灌木丛生,上有小兽。先贤也有传说,有人以十人合抱之阴沉木雕成大舟,欲寻海之边际,手中只带一杆丈长铁矛。那人而立之年下海,耄耋之年再次归来,须发皆长,体无遮羞之物,不能人言,好似野人。若不是那杆用于捉鱼的铁矛被磨得还剩三尺,被其后人认出,众人就将他当成海妖打死。
这人再次见到人群,哀嚎数日。年纪太大,已经难以再次学会人类言语。据他手势猜测,他在海上漂了一生,只见到有四岛。顺水漂流几十年,上天眷顾,再次漂到原点,得意埋骨故乡。
想必东海四岛之事,九成存在。老夫再从江湖人口中听得只言片语,猜测那极乐教,应该就在东海黎霞岛上。”
“东海黎霞岛……”南宫裂天默念了几遍,而后对着许春秋深施一礼,言道:“先生通古博今,今日一语,道破江湖一道难题。南宫会将东海黎霞岛的事散布出去,届时江湖中人有能力者,将联合除去极乐教大患。”
许春秋向着南宫裂天回礼。
而后,四楼之上凭空而立的两人哎呀一声滚落下来,楼下急得不行了的赵大掌柜口中嘀咕,难不成白鹤城来了山中精怪作祟?这可是当年老神仙邱道龄喝过水的地方啊,怎会有大胆妖孽来此?遂使几个精壮看家护院使劲向上推。突然那股凭空而现的力道又凭空消失,几个大汉窜天猴一样窜上三楼,相继摔在楼板上。
周围街道上的喧哗也同时再次传入三楼。
南宫裂天谢过许春秋指点迷津,甩了一锭金坨给疑惑重重的赵掌柜,说是今日三楼的酒钱他全包了,而后离去。
张东川在一旁问:“先生,刚才那个南宫先生……”
“一位江湖巨擘。”许春秋打断张东川的言语,手上暗示他莫要多言。
待到傍晚时分,书生在稽上棋院连胜城中两大高手,据称是受过棋甲温良玉的点拨,可在这貌不惊人的张东川面前,皆是大负。
先生与书生走在城外的路上,先生说:“东川,这次十年一次的三教论道,我想让你替我参加。”
书生大惊:“学生不敢,学生跟随先生,愿做一生书童。”
“我若教出个天下论道第一的学生,不是也很体面吗?”许春秋笑意道。
“先生说过名利无非是借他人之口悦自己之耳的游戏罢了,不可当真的。”
“既是游戏,有何不可。江湖上不可只有武夫。武是江湖的骨,文乃江湖的肉。数千年来,世人只知道武帝,却不识圣人。我有意从今日起,为天下文人正道。
佛道儒三教譏辩,佛教出了个能言善辩的和尚,已经赢了一百年。道教不及他也就算了,真当是我们****读书的文人打不过他,难道说还说不过他吗?只是文人势弱,不与之争罢了。
以你的聪慧,应当与那高亮寺的三思和尚不相伯仲,故而我要你参加,为咱们文人争上一争。
另外,那温良玉棋甲的名号,其实名不副实,你此次也一并拿来便是。”
张东川面露难色,说道:“先生,我们真的要争吗?”
“今日那南宫先生,便是武帝。此人武功高,从他封住一方天地的声音便可见一斑,他走后,我不让你说话,也是因为百丈之内,即便在乱市之中,我们说话他也能听见。此人心智也慧,却城府太深。今日我与他交谈,便看出他隐藏的心思。此人做事过激,我劝他以仁义号召天下,他听不进去,只记得自己关心的。”
“怪不得先生说话浅尝辄止,凡是都没有往深里说。”
“南宫武帝一直纠结,要不要将我‘请去’武帝城,当个随时可查阅活书匠。我二人勾心斗角,最终我让一筹,才没有被他请去,回想起来,真是心有余悸啊。”(未完待续。)
自上上届武帝赵凌峰开始,江湖评出一十八甲。
所谓甲者,为江湖之最。
白鹤楼内的老者,被南宫裂天称为天下书甲的许春秋,正是十八甲之一。
博闻强识,其思最缜,其识最广,其言最妙。
“南宫今日有幸在此结识先生,实在三生有幸。”南宫裂天赶忙起身让出上座,请许春秋坐。
以许春秋之才识,一眼便认出面前之人必是江湖武帝,只是见他粗布麻衣简行,便只称呼他为南宫先生,而非武帝。也未敢有过于客套的繁缛礼节。
许春秋只是坐在下垂手,不敢座主位。
“素闻江湖十八甲各个了得,今日终于让我见到了许先生。哈哈哈。”南宫裂天说罢,一挥手,许春秋没见周围如何,却觉出四外安静下来,仿佛这一层楼,周围被钉上了隔断。
许春秋笑道:“南宫先生谬赞了,江湖中事,往往以讹传讹,十八甲根本没有传说中那般厉害,尤其是许某这书甲之名,更是一无是处。”
南宫裂天道:“哎,先生客气了,我等江湖武夫,不敢安坐于先生之旁,感受夫子气息熏陶,粗鄙之人如坐针毡。”
许春秋续道:“以南宫先生境界,看我等凡夫俗子,当真一览无余。至于我等肉体凡胎,坐于真仙身旁,也不识周围洪钟大吕,彩凤呈祥的大气象。先生与老夫所观之像,如云海之上比乡野村中。”
站在许春秋身后的书生张东川,毕恭毕敬,眼观鼻,鼻观心,站的规规矩矩,不敢有碍夫子教化。只是眼角余光的一幕,实在让这少年难以沉心静气。
四楼楼梯口之处,几个楼上之人想要下来,却下不来,一层无形的障碍阻隔在楼梯口上,楼上众人踩在那无形屏障之上,好像凭空而立,如何跺脚都下不来。
那上面围着许多人,指手画脚叽叽喳喳,声音却被阻隔了,张东川听不见他们在叫嚷什么,却也能知道他们对此大惊矣。
再看二楼与三楼之间,店小二端着菜盘,伸手推着那无形的屏障,只见手掌像按在墙上一样,掌纹展平,却无论如何也推不动虚无屏障。
自从刚刚员外欺负店小二,这三层楼之上,胆小的都跑去员外门口候着,摆明立场自己绝对是员外这一方的,以免遭受日后报复。
现在就只剩下南宫裂天、许春秋、张东川三人。南宫裂天与许春秋来言去语,张东川在一旁完全没有听进去,都将注意力放到了楼梯口。
书甲身旁,自然不会有白丁,张东川脑中惊奇,却也心中明朗。难道先生对面坐的是神仙?否则如何能有这身无铁幕千斤重,心有高墙人莫栖的神通手腕?
“南宫心有疑问,今日见到先生,想请先生授我不惑。”
许春秋道:“南宫先生请说。”
“南宫心有三愿,一愿中原豪杰团结,二愿彼此放下成见,互溶共通,三愿将天下武学融为一炉。不知以先生之见,南宫能否如愿?”
许春秋捋了一把胡子,此问题在他见到南宫裂天之时便已有所觉悟要谈到此题。
“门户之中尚有争吵、夫妻不和之事,若遇到邻里纠纷,则夫妻同力。他村若犯,则邻里同气。他城若犯,则村庄互结。此乃人之常情,何况偌大的江湖呼?同气连枝非有外敌不可得。
南宫先生当以仁义招他乡之客。书中记载,东海有四岛,名曰黎霞,许某不会杀人之计,上不得黎霞岛,却也是行走于江湖之人。那极乐教徒四处为恶,老夫只恨自己手无缚鸡之力,无力杀贼。南宫先生当以此际遇号召群雄,或许可成心愿。”
南宫裂天激动地说道:“先生知道极乐教的总部?”
“老夫只是猜测,居上古《博文志》残卷记载,东海有四岛,灌木丛生,上有小兽。先贤也有传说,有人以十人合抱之阴沉木雕成大舟,欲寻海之边际,手中只带一杆丈长铁矛。那人而立之年下海,耄耋之年再次归来,须发皆长,体无遮羞之物,不能人言,好似野人。若不是那杆用于捉鱼的铁矛被磨得还剩三尺,被其后人认出,众人就将他当成海妖打死。
这人再次见到人群,哀嚎数日。年纪太大,已经难以再次学会人类言语。据他手势猜测,他在海上漂了一生,只见到有四岛。顺水漂流几十年,上天眷顾,再次漂到原点,得意埋骨故乡。
想必东海四岛之事,九成存在。老夫再从江湖人口中听得只言片语,猜测那极乐教,应该就在东海黎霞岛上。”
“东海黎霞岛……”南宫裂天默念了几遍,而后对着许春秋深施一礼,言道:“先生通古博今,今日一语,道破江湖一道难题。南宫会将东海黎霞岛的事散布出去,届时江湖中人有能力者,将联合除去极乐教大患。”
许春秋向着南宫裂天回礼。
而后,四楼之上凭空而立的两人哎呀一声滚落下来,楼下急得不行了的赵大掌柜口中嘀咕,难不成白鹤城来了山中精怪作祟?这可是当年老神仙邱道龄喝过水的地方啊,怎会有大胆妖孽来此?遂使几个精壮看家护院使劲向上推。突然那股凭空而现的力道又凭空消失,几个大汉窜天猴一样窜上三楼,相继摔在楼板上。
周围街道上的喧哗也同时再次传入三楼。
南宫裂天谢过许春秋指点迷津,甩了一锭金坨给疑惑重重的赵掌柜,说是今日三楼的酒钱他全包了,而后离去。
张东川在一旁问:“先生,刚才那个南宫先生……”
“一位江湖巨擘。”许春秋打断张东川的言语,手上暗示他莫要多言。
待到傍晚时分,书生在稽上棋院连胜城中两大高手,据称是受过棋甲温良玉的点拨,可在这貌不惊人的张东川面前,皆是大负。
先生与书生走在城外的路上,先生说:“东川,这次十年一次的三教论道,我想让你替我参加。”
书生大惊:“学生不敢,学生跟随先生,愿做一生书童。”
“我若教出个天下论道第一的学生,不是也很体面吗?”许春秋笑意道。
“先生说过名利无非是借他人之口悦自己之耳的游戏罢了,不可当真的。”
“既是游戏,有何不可。江湖上不可只有武夫。武是江湖的骨,文乃江湖的肉。数千年来,世人只知道武帝,却不识圣人。我有意从今日起,为天下文人正道。
佛道儒三教譏辩,佛教出了个能言善辩的和尚,已经赢了一百年。道教不及他也就算了,真当是我们****读书的文人打不过他,难道说还说不过他吗?只是文人势弱,不与之争罢了。
以你的聪慧,应当与那高亮寺的三思和尚不相伯仲,故而我要你参加,为咱们文人争上一争。
另外,那温良玉棋甲的名号,其实名不副实,你此次也一并拿来便是。”
张东川面露难色,说道:“先生,我们真的要争吗?”
“今日那南宫先生,便是武帝。此人武功高,从他封住一方天地的声音便可见一斑,他走后,我不让你说话,也是因为百丈之内,即便在乱市之中,我们说话他也能听见。此人心智也慧,却城府太深。今日我与他交谈,便看出他隐藏的心思。此人做事过激,我劝他以仁义号召天下,他听不进去,只记得自己关心的。”
“怪不得先生说话浅尝辄止,凡是都没有往深里说。”
“南宫武帝一直纠结,要不要将我‘请去’武帝城,当个随时可查阅活书匠。我二人勾心斗角,最终我让一筹,才没有被他请去,回想起来,真是心有余悸啊。”(未完待续。)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