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5 第十五章 贵人相助
- 16 第十六章 相依为命
- 17 第十七章 嘉陵江边
- 18 第十八章 大难不死
- 19 第十九章 千里寻人
- 20 第二十章 英雄贵姓
- 21 第二十一章 赶尽杀绝
- 22 第二十二章 浩荡长安
- 23 第二十三章 时运不济
- 24 第二十四章 诗仙李白
- 25 第二十五章 诗仙赠剑
- 26 第二十六章 魏巍华山
- 27 第二十七章 剑门初入
- 28 第二十八章 拜师无艺
- 29 第二十九章 华山弟子
- 30 第三十章 佳人初现
- 31 第三十一章 赏剑大会
- 32 第三十二章 美人如玉
- 33 第三十三章 苦苦相逼
- 34 第三十四章 忍无可忍
- 35 第三十五章 得罪小人
- 36 第三十六章 一鸣惊人
- 37 第三十七章 绝技相教
- 38 第三十八章 密室详谈
- 39 第三十九章 真气内力
- 40 第四十章 佳人相伴
- 41 第四十一章 经年累月
- 42 第四十二章 安史之乱
- 43 第四十三章 再落悬崖(本卷结束)
- 44 第一章 行军洛阳
- 45 第二章 勇冠半军
- 46 第三章 兵临城下
- 47 第四章 四面楚歌
- 48 第五章 万死尤生
- 49 第六章 战火无情
- 50 第七章 屡战屡败
- 51 第八章 奸邪佞臣
- 52 第九章 自毁长城
- 53 第十章 重回华山
- 54 第十一章 一文不名
- 55 第十二章 寸步难行
- 56 第十三章 公子学剑
- 57 第十四章 何人拦路
- 58 第十五章 守城逃兵
- 59 第十六章 打抱不平
- 60 第十七章 往事如尘
- 61 第十八章 江边逢玉
- 62 第十九章 故地重游
- 63 第二十章 一知半解
- 64 第二十一章 高僧之死
- 65 第二十二章 乘风破浪
- 66 第二十三章 不耻下问
- 67 第二十四章 疾风骤雨
- 68 第二十五章 英雄大会
- 69 第二十六章 梁上君子
- 70 第二十七章 待客之道
- 71 第二十八章 少林败类
- 72 第二十九章 盟主之战
- 73 第三十章 阴阳神掌
- 74 第三十一章 少年之怒(一)
- 75 第三十二章 少年之怒(二)
- 76 第三十二章 丐帮帮主
- 77 第三十三章 大力法王
- 78 第三十四章 琼玉剑法
- 79 第三十五章 围而被擒
- 80 第三十六章 镇魂指劫
- 81 第三十七章 逃未夭夭
- 82 第三十八章 似佛非佛
- 83 第三十九章 直意法王
- 84 第四十章 故人重逢
- 85 第四十一章 委曲求全
- 86 第四十二章 阴谋诡计
- 87 第四十三章 依依不舍
- 88 第四十四章 升帷落幕(此卷结束)
- 89 第一章 被困地下
- 90 第二章 穷极思变
- 91 第三章 冰泉玉笛
- 92 第四章 归林如海
- 93 第五章 贵人相助
- 94 第六章 剑拔弩张
- 95 第七章 重出江湖
- 96 第八章 真相小白
- 97 第九章 走火入魔
- 98 第十章 好久不见
- 99 第十一章 愚不可及
- 100 第十二章 道藏佛经
- 101 第十三章 本愿心魔
- 102 第十四章 初上琼华
- 103 第十五章 答疑解惑
- 104 第十六章 抽刀断水
- 105 第十七章 两情相悦
- 106 第十八章 兵临岛下
- 107 第十九章 转危为安
- 108 第二十章 缘生缘灭
- 109 第二十一章 手足相残
- 110 第二十二章 言笑晏晏
- 111 第二十三章 降龙三掌
- 112 第二十四章 龙争虎斗
- 113 第二十五章 英明绝世
- 114 第二十六章 打神之名
- 115 第二十七章 情投意合
- 116 第二十八章 山高水远
- 117 第二十九章 情意绵绵
- 118 第三十章 马市街头
- 119 第三十一章 祸从口出
- 120 第三十二章 来者不善
- 121 第三十三章 信心法王
- 122 第三十四章 洪都新府
- 123 第三十五章 深闺大宅
- 124 第三十六章 故人旧友
- 125 第三十七章 本人归来
- 126 提前章 天和人谐
- 127 提前章 天和人下
- 128 提前章 洞房花烛
- 129 第三十八章 遭人陷害
- 130 第三十九章 不解风情
- 131 第四十章 生死一线
- 132 第四十一章 名门之子
- 133 第四十二章 水落石出
- 134 第四十三章 法王伏诛
- 135 第四十四章 久别终逢
- 136 第四十五章 何处不同
- 137 第四十六章 皇宫密语
- 138 第四十七章 阴谋诡计
- 139 第四十八章 陷害忠良
- 140 第四十九章 后顾之忧
- 141 第五十章 大雪弓刀
- 142 第五十一章 一触即发
- 143 第五十二章 雪映刀剑
- 144 第五十三章 雪中送炭
- 145 第五十四章 雪后初晴
- 146 第五十五章 谋定后动
- 147 第五十六章 坐观虎斗
- 148 四十万字啦
- 149 第五十七章 雷霆一击
- 150 第五十八章 人间美味
- 151 第五十九章 一见如故
- 152 第六十章 不欢而散
- 153 第六十一章 皇城夜袭
- 154 第六十二章 重重包围(一)
- 155 第六十三章 重重包围(二)
- 156 第六十四章 重重包围(三)
- 157 第六十五章 忧心忡忡
- 158 第六十六章 你死我活
- 159 第六十七章 何时向西
- 160 第一章 漠北老农
- 161 第二章 夫复何求
- 162 第三章 改头换面
- 163 第四章 洗髓神妙
- 164 第五章 何以解忧
- 165 第六章 再见有期
- 166 第七章 重归于好
- 167 第八章 盛情仍却
- 168 第九章 再回琼华
- 169 第十章 有何贵干
- 170 第十一章 恍然大悟
- 171 第十二章 天和人谐
- 172 第十三章 琴瑟和鸣
- 173 第十四章 洞房花烛
- 174 完本感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二十五章 诗仙赠剑
第二十五章 诗仙赠剑
<!--章节内容开始--> 林音放下筷子,又等了很久,天色渐渐全黑,李白依然没有醒来,期间小二还进来点了盏灯。林音看着摇曳的灯火,突发奇想:“刚才那用那剑法,筷子可以喷气,不知能否用那气灭掉灯火。”想了便试,于是又使了几招,每次都隔了一尺左右,像灯火刺去。不过每次火苗都会被“筷子气”吹动,却始终未灭。林音便强催内力,又使出一招,朝灯火刺去。只听见噗地一声,屋子就暗了起来。
“嘿嘿,还真好玩,以后熄灯都不用嘴就可以了,剑也够长,老远就可以灭灯吧。不过不知道剑会不会也可以像筷子一样出气。”又想:“这下好了,身上也没火折,要去找店小二啦。”
忽然,灯火突然自己亮了起来,林音吓了一跳:“这是闹鬼了吗?”转头一看,李白已经不知道什么时候醒了过来。
“先生,那灯是你点亮的吗?您是怎么做的。”
李白不答,说道:“呵呵,有的人穷其一生,都练不出一丝剑气,你一下午就可以练出来,竟然用来灭灯玩耍。”
“剑气?您是说筷子尖嗤嗤响的那东西吗,原来那叫做剑气,不是筷子气,我还以为只有用筷子当剑使,才会出气呢。”
“你没练过剑,年纪又轻,自是不知道练出剑气要有多大的努力和机缘。”李白又道:“不知是你小子与老夫剑法有缘,还是你天赋当真万中无一,总之这套剑法于你十分合适,你今后勤加练习,总会有所领悟。”
林音心道:“我已经学会了啊,为什么还让我勤加练习。”但又想,先生所说自然有其道理,可能多练几遍,会有不同收获吧。便说道:“谨记先生的教诲。”
李白又拿起酒壶,倒了杯酒,一饮而尽。林音见桌上菜凉酒冷,刚要出去叫店家再上一桌酒菜。还没出门,店小二已经端着新鲜酒菜,换掉了桌上残剩。林音便又回到座位,也拿起筷子吃喝起来。李白则多饮少吃,一杯接一杯的喝,看的林音目瞪口呆,这是喝水还是喝酒。
林音放下筷子,问道:“先生你如此饮酒,会不会醉?”
李白又喝完一杯,说道:“该醉自然会醉,不醉,喝再多又如何。”林音不懂,便也端起一杯酒,一饮而尽,如何又将李白和自己的杯子倒满。
李白又说道:“摩尼教也叫明教,教徒拜奉“明尊”传入我朝已有数十年,不过他们向来隐秘的很。从不在明里做违法之事,又常借释门外衣传法,因此朝廷对摩尼教也并无禁制。”饮了一杯酒,李白接着说道:“摩尼教总坛据说在西域吐火罗国,离中原数千里之遥。”
林音问道:“那他们在中原没有分舵吗?”他想起三泉县的丐帮分舵。
“岭南道,泉州据说有大光明寺,寺中供奉的虽然都是释家诸佛,但实际却是明教分坛。”李白道。
林音也不知泉州在哪,离此多远,只道:“多谢先生啦。”
李白笑道:“谢我什么,莫非你打算就这么过去么?”林音茫茫然,摇头道:“我还是要去华山看一看,说不定我的朋友就在那里。如果找不到,我就去泉州。”
“如果还是找不到呢?或者你朋友已不在人世了呢?”
林音愣住片刻,说道:“那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反正现在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只盼望有一天能安然救出小玥吧。还有李猪儿兄弟。”
李白说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你若不找个地方,潜心修炼几年?到时候再出来,你武功既高,年龄亦长,也不会像先今这般无力,处处困难。”
林音苦笑一声,摇头道:“不等了,小玥不知道在哪里等着我去救呢。晚一天找到她,她可能就多遭一天的罪,不找到她,我心里实在是难以安稳。”他不解,任成的秘籍明明传给了自己,那些人为什么要抓住小玥呢?就算给小玥再多折磨,她也交不出来啊。
李白放下酒杯看了林音一眼,说道:“想不到你还是重情重义之人,嘿嘿。”林音苦笑。
李白又道:“你任大哥去世前将秘籍传给你了,可是别人开始并不相信,时间久了从任姑娘那里得不到,便会怀疑到你的身上。”意味深长的看了看林音说道:“以后你可要注意,不要再用自己真实姓名了。”
听此,林音忽然想到:“如果自己四处宣扬,任成秘籍传给了自己,会不会对救小玥有利。”转念一想:“如果当真这样,只怕于救小玥也无分毫益处,反而自己处处受制,多有不便。”对李白说道:“先生说的有道理,看了我要换个名字了。”又想:“换名字倒是麻烦事,要响亮好听,又得与自己颇有联系才行。李白先生是大文豪,不知他可不可以帮自己取一个。”
李白似知道林音所想,说道:“以后你就叫‘岳寻’,如何?”
“岳寻、岳寻,寻玥,寻找小玥。”林音思索片刻,叹道:“先生果然高明,这个名字不错。”果然,书读的多就是有用。
李白今日欲救李猪儿不得,本十分郁闷,下午饮酒无数。与林音相谈数个时辰,传他剑法等等,稍解不快。他天性便是豁达不羁,却又关心天下,数次为官又遭免,却不改古道热肠。对林音遭遇既同情又惊讶,因此不吝以多年所创剑法所授,这一面为真心想帮,另一面则是天性使然。李白此时已有几分醉意,忽对林音说道:“你可想做大侠?”林音诧异,不明为何有此一问,说道:“任大哥曽说过,学武除了保护自己及家人朋友,便是要除暴安良,行侠仗义,我自然想做大侠。”又叹道:“可我现在自己都顾不过了,武功又低微,哪里能做什么大侠。”
李白微笑,不理林音,高声吟道:“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林音默默的听,渐渐的有些发痴,暗道:“太白先生不仅是大诗人,还是位真侠客。”又反复念叨:“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大丈夫纵有一死,只要能无愧于心,无愧于天地,死亦何恨。
李白吟完,说道:“这篇《侠客行》乃我早年所写,当时年轻,常想仗剑天下,除尽不平事,可渐觉人力有时穷,哪里能荡的天下太平。”又叹道:“若天下人人为侠,诸君皆义,又哪里有不平事。”说完,竟解下腰上长剑,放到林音面前,说道:“这把剑是早年裴旻将军所赠,我今赠与你,望你日后学有所成,多行侠义之事。”
见此,林音慌忙站起身惶恐道:“先生可要不得,这么贵重的东西,小子万万不敢要。”李白哈哈一笑,说道:“不贵不贵,近年已少有人能让老夫拔剑,我早年使用的佩剑乃家父所赐,后赠与子美贤弟,他可没有如你一般诚惶诚恐,你可别让我看轻了。”也不等林音说话,便道:“子美也是忧国忧民之辈,其文采笔墨不在老夫之下,不过剑法武艺却十分平常。我看小兄弟文采不通,倒是习武奇才,日后说不定做个‘武子美’也不一定,哈哈哈哈。”(子美便是杜甫杜子美,他小李白十一岁,其实并未闻名,故林音不知)
林音知推脱不掉,便恭恭敬敬接起长剑,说道:“感念先生既赠我剑谱,又送宝剑,小子必不负先生所托,以除暴安良,行侠仗义为己任。”说完,他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我竟然能说出这么一大段文绉绉的话。”
李白笑道:“岳小友,此剑名‘西林’,乃裴将军亲手所铸,你可以仔细看看。”林音拿起西林剑,剑鞘为紫檀木,外箍以黄铜片,又镶有数粒真主,作北斗形,剑鞘画数竹,郁郁成林。剑柄细长,上缠银线蚕丝,剑镡作弯月之形,是紫金铸就,剑头亦是紫金,山峦形。较之李猪儿所赠之剑,西林剑更舔了许多华丽雍容。林音右手握住剑柄,剑柄贴掌处丝丝凉凉,却无滑腻之感。轻轻往外拔,剑身便一点点漏出来,毫无摩擦之音。待宝剑全部出鞘,剑身家人软绵绵的垂了下去,这是一把软剑。
林音吓了一跳,说道:“先生,这剑软绵绵的,如何用来对敌,怕是装饰用的吧。”李白微笑不语,西林,说声看好了。只听见“铮”的一声,西林便笔直坚挺,剑身寒光流转,似有雾气腾腾,丝毫颤动都没有。
“嘿嘿,还真好玩,以后熄灯都不用嘴就可以了,剑也够长,老远就可以灭灯吧。不过不知道剑会不会也可以像筷子一样出气。”又想:“这下好了,身上也没火折,要去找店小二啦。”
忽然,灯火突然自己亮了起来,林音吓了一跳:“这是闹鬼了吗?”转头一看,李白已经不知道什么时候醒了过来。
“先生,那灯是你点亮的吗?您是怎么做的。”
李白不答,说道:“呵呵,有的人穷其一生,都练不出一丝剑气,你一下午就可以练出来,竟然用来灭灯玩耍。”
“剑气?您是说筷子尖嗤嗤响的那东西吗,原来那叫做剑气,不是筷子气,我还以为只有用筷子当剑使,才会出气呢。”
“你没练过剑,年纪又轻,自是不知道练出剑气要有多大的努力和机缘。”李白又道:“不知是你小子与老夫剑法有缘,还是你天赋当真万中无一,总之这套剑法于你十分合适,你今后勤加练习,总会有所领悟。”
林音心道:“我已经学会了啊,为什么还让我勤加练习。”但又想,先生所说自然有其道理,可能多练几遍,会有不同收获吧。便说道:“谨记先生的教诲。”
李白又拿起酒壶,倒了杯酒,一饮而尽。林音见桌上菜凉酒冷,刚要出去叫店家再上一桌酒菜。还没出门,店小二已经端着新鲜酒菜,换掉了桌上残剩。林音便又回到座位,也拿起筷子吃喝起来。李白则多饮少吃,一杯接一杯的喝,看的林音目瞪口呆,这是喝水还是喝酒。
林音放下筷子,问道:“先生你如此饮酒,会不会醉?”
李白又喝完一杯,说道:“该醉自然会醉,不醉,喝再多又如何。”林音不懂,便也端起一杯酒,一饮而尽,如何又将李白和自己的杯子倒满。
李白又说道:“摩尼教也叫明教,教徒拜奉“明尊”传入我朝已有数十年,不过他们向来隐秘的很。从不在明里做违法之事,又常借释门外衣传法,因此朝廷对摩尼教也并无禁制。”饮了一杯酒,李白接着说道:“摩尼教总坛据说在西域吐火罗国,离中原数千里之遥。”
林音问道:“那他们在中原没有分舵吗?”他想起三泉县的丐帮分舵。
“岭南道,泉州据说有大光明寺,寺中供奉的虽然都是释家诸佛,但实际却是明教分坛。”李白道。
林音也不知泉州在哪,离此多远,只道:“多谢先生啦。”
李白笑道:“谢我什么,莫非你打算就这么过去么?”林音茫茫然,摇头道:“我还是要去华山看一看,说不定我的朋友就在那里。如果找不到,我就去泉州。”
“如果还是找不到呢?或者你朋友已不在人世了呢?”
林音愣住片刻,说道:“那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反正现在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只盼望有一天能安然救出小玥吧。还有李猪儿兄弟。”
李白说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你若不找个地方,潜心修炼几年?到时候再出来,你武功既高,年龄亦长,也不会像先今这般无力,处处困难。”
林音苦笑一声,摇头道:“不等了,小玥不知道在哪里等着我去救呢。晚一天找到她,她可能就多遭一天的罪,不找到她,我心里实在是难以安稳。”他不解,任成的秘籍明明传给了自己,那些人为什么要抓住小玥呢?就算给小玥再多折磨,她也交不出来啊。
李白放下酒杯看了林音一眼,说道:“想不到你还是重情重义之人,嘿嘿。”林音苦笑。
李白又道:“你任大哥去世前将秘籍传给你了,可是别人开始并不相信,时间久了从任姑娘那里得不到,便会怀疑到你的身上。”意味深长的看了看林音说道:“以后你可要注意,不要再用自己真实姓名了。”
听此,林音忽然想到:“如果自己四处宣扬,任成秘籍传给了自己,会不会对救小玥有利。”转念一想:“如果当真这样,只怕于救小玥也无分毫益处,反而自己处处受制,多有不便。”对李白说道:“先生说的有道理,看了我要换个名字了。”又想:“换名字倒是麻烦事,要响亮好听,又得与自己颇有联系才行。李白先生是大文豪,不知他可不可以帮自己取一个。”
李白似知道林音所想,说道:“以后你就叫‘岳寻’,如何?”
“岳寻、岳寻,寻玥,寻找小玥。”林音思索片刻,叹道:“先生果然高明,这个名字不错。”果然,书读的多就是有用。
李白今日欲救李猪儿不得,本十分郁闷,下午饮酒无数。与林音相谈数个时辰,传他剑法等等,稍解不快。他天性便是豁达不羁,却又关心天下,数次为官又遭免,却不改古道热肠。对林音遭遇既同情又惊讶,因此不吝以多年所创剑法所授,这一面为真心想帮,另一面则是天性使然。李白此时已有几分醉意,忽对林音说道:“你可想做大侠?”林音诧异,不明为何有此一问,说道:“任大哥曽说过,学武除了保护自己及家人朋友,便是要除暴安良,行侠仗义,我自然想做大侠。”又叹道:“可我现在自己都顾不过了,武功又低微,哪里能做什么大侠。”
李白微笑,不理林音,高声吟道:“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林音默默的听,渐渐的有些发痴,暗道:“太白先生不仅是大诗人,还是位真侠客。”又反复念叨:“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大丈夫纵有一死,只要能无愧于心,无愧于天地,死亦何恨。
李白吟完,说道:“这篇《侠客行》乃我早年所写,当时年轻,常想仗剑天下,除尽不平事,可渐觉人力有时穷,哪里能荡的天下太平。”又叹道:“若天下人人为侠,诸君皆义,又哪里有不平事。”说完,竟解下腰上长剑,放到林音面前,说道:“这把剑是早年裴旻将军所赠,我今赠与你,望你日后学有所成,多行侠义之事。”
见此,林音慌忙站起身惶恐道:“先生可要不得,这么贵重的东西,小子万万不敢要。”李白哈哈一笑,说道:“不贵不贵,近年已少有人能让老夫拔剑,我早年使用的佩剑乃家父所赐,后赠与子美贤弟,他可没有如你一般诚惶诚恐,你可别让我看轻了。”也不等林音说话,便道:“子美也是忧国忧民之辈,其文采笔墨不在老夫之下,不过剑法武艺却十分平常。我看小兄弟文采不通,倒是习武奇才,日后说不定做个‘武子美’也不一定,哈哈哈哈。”(子美便是杜甫杜子美,他小李白十一岁,其实并未闻名,故林音不知)
林音知推脱不掉,便恭恭敬敬接起长剑,说道:“感念先生既赠我剑谱,又送宝剑,小子必不负先生所托,以除暴安良,行侠仗义为己任。”说完,他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我竟然能说出这么一大段文绉绉的话。”
李白笑道:“岳小友,此剑名‘西林’,乃裴将军亲手所铸,你可以仔细看看。”林音拿起西林剑,剑鞘为紫檀木,外箍以黄铜片,又镶有数粒真主,作北斗形,剑鞘画数竹,郁郁成林。剑柄细长,上缠银线蚕丝,剑镡作弯月之形,是紫金铸就,剑头亦是紫金,山峦形。较之李猪儿所赠之剑,西林剑更舔了许多华丽雍容。林音右手握住剑柄,剑柄贴掌处丝丝凉凉,却无滑腻之感。轻轻往外拔,剑身便一点点漏出来,毫无摩擦之音。待宝剑全部出鞘,剑身家人软绵绵的垂了下去,这是一把软剑。
林音吓了一跳,说道:“先生,这剑软绵绵的,如何用来对敌,怕是装饰用的吧。”李白微笑不语,西林,说声看好了。只听见“铮”的一声,西林便笔直坚挺,剑身寒光流转,似有雾气腾腾,丝毫颤动都没有。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