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79 第七十九章、黄鼠狼
- 80 第八十章、补天掌
- 81 第八十一章、暗恋
- 82 第八十二章、黑衣人
- 83 第八十三章、隔阂
- 84 第八十四章、捣鬼
- 85 第八十五章、宣武殿大学士
- 86 第八十六章、欲练神功
- 87 第八十七章、不识数
- 88 第八十八章、艾米尔之谜
- 89 第八十九章、历代定都战略
- 90 第九十章、不动明王
- 91 第九十一章、直指天元
- 92 第九十二章、花魁再现
- 93 第九十三章、淫贼
- 94 第九十四章、教
- 95 第九十五章、帮主被杀
- 96 第九十六章、槽帮内讧
- 97 第九十七章、明王救白乌龟
- 98 第九十八章、秦婳婳歪解禅理
- 99 第九十九章、千面魔姬
- 100 第一百章、毒丸
- 101 第一百零一章、血酬
- 102 第一百零二章、拖人下水
- 103 第一百零三章、被窝
- 104 第一百零四章、遇袭
- 105 第一百零五章、无相劫指
- 106 第一百零六章、双鞭对二鬼
- 107 第一百零七章、范小见遇害
- 108 第一百零八章、明王斗法王
- 109 第一百零九章、明王重伤
- 110 第一百一十章、明王救蓝波儿
- 111 第一百一十一章、故人重逢
- 112 第一百一十二章、丑女
- 113 第一百一十三章、墨宝
- 114 第一百一十四章、小白鼠
- 115 第一百一十五章、厕所吃饭
- 116 第一百一十六章、骑熊猫
- 117 第一百一十七章、恭喜你要结婚了
- 118 第一百一十八章、雅蠛蝶
- 119 第一百一十九章、认亲
- 120 第一百二十章、御虫决
- 121 第一百二十一章、雷动九天
- 122 第一百二十二章、斗群蝎
- 123 第一百二十三章、刀光
- 124 第一百二十四章、彩衣女子
- 125 第一百二十五章、你吃不吃药
- 126 第一百二十六章、天罗茧
- 127 第一百二十七章、下山
- 128 第一百二十八章、双修
- 129 第一百二十九章、真武神剑
- 130 第一百三十章、阿是虫
- 131 第一百三十一章、张屠夫
- 132 第一百三十二章、报仇
- 133 第一百三十三章、天蜈索
- 134 第一百三十四章、帮倒忙
- 135 第一百三十五章、殇羽
- 136 第一百三十六章、做人情
- 137 第一百三十七章、僵尸舞
- 138 第一百三十八章、力主迁都
- 139 第一百三十九章、经营北京
- 140 第一百四十章、御虫小术
- 141 第一百四十一章、龙蛇起陆
- 142 第一百四十二章、迁都总指挥
- 143 第一百四十三章、回家
- 144 第一百四十五章、三个诸葛亮
- 145 第一百四十五章、麒麟出现
- 146 第一百四十六章、奇葩
- 147 第一百四十七章、大闸蟹
- 148 第一百四十八章、示之以威
- 149 第一百四十九章、魂归中华
- 150 第一百五十章、以香料做工资
- 151 第一百五十一章、龙颜震怒
- 152 第一百五十二章、解缙遭贬
- 153 第一百五十三章、收购香料
- 154 第一百五十四章、经营之道
- 155 第一百五十五章、沫沫洛洛失踪
- 156 第一百五十六章、城隍庙
- 157 第一百五十七章、王府大厨
- 158 第一百五十八章、杀死混江龙
- 159 第一百五十九章、双胞胎之辩
- 160 第一百六十章、观日剑法
- 161 第一百六十一章、奸计
- 162 第一百六十二章、叶底偷桃
- 163 第一百六十三章、手刀境界
- 164 第一百六十四章、抱走了
- 165 第一百六十五章、海绵宝宝神功
- 166 第一百六十六章、商量件事
- 167 第一百六十七章、夜闯紫禁城
- 168 第一百六十八章、出来浪了
- 169 第一百六十九章、金面人
- 170 第一百七十章、太乙神针
- 171 第一百七十一章、偷看妃子洗澡
- 172 第一百七十二章、恶斗紫禁城
- 173 第一百七十三章、危机公关
- 174 第一百七十四章、流言止于智者
- 175 第一百七十五章、奇门九遁
- 176 第一百七十六章、前尘往事
- 177 第一百七十七章、化羽神功
- 178 第一百七十八章、弑君
- 179 第一百七十九章、两不相欠
- 180 第一百八十章、为民请命
- 181 第一百八十一章、公主驾到
- 182 第一百八十二章、回去把你嘴巴缝上
- 183 第一百八十三章、情为何物
- 184 第一百八十四章、武林皇帝
- 185 第一百八十五章、猴急
- 186 第一百八十六章、要不要验货
- 187 第一百八十七章、三等忠武侯
- 188 第一百八十八章、两个流氓
- 189 第一百八十九章、勉为其难
- 190 第一百九十章、换
- 191 第一百九十一章、不明飞行物
- 192 第一百九十二章、小贼
- 193 第一百九十三章、你能不能自杀
- 194 第一百九十四章、猪来了
- 195 第一百九十五章、吃老鼠
- 196 第一百九十六章、马和驴的区别
- 197 第一百九十七章、矫传圣旨
- 198 第一百九十八章、捡了宝贝
- 199 第一百九十九章、范盟主
- 200 第二百章、众志成城
- 201 第二百零一章、因为爱
- 202 第二百零二章、轩辕金鼎文
- 203 第二百零三章、经略台湾
- 204 第二百零四章、分头行事
- 205 第二百零五章、饭桶和吃货
- 206 第二百零六章、钓鱼
- 207 第二百零七章、送刀还刀
- 208 第二百零八章、穿越人士小聚首
- 209 第二百零九章、三道防线
- 210 第二百一十章、殇羽出关
- 211 第二百一十一章、风尘三侠
- 212 第二百一十二章、三美同心
- 213 第二百一十三章、分批赴台
- 214 第二百一十四章、离别
- 215 第二百一十五章、你家房子着火了
- 216 第二百一十六章、夺玉
- 217 第二百一十七章、见咸思鱼
- 218 第二百一十八章、一浪接着一浪
- 219 第二百一十九章、冒傻气
- 220 第二百二十章、借船
- 221 第二百二十一章、拜不拜师
- 222 第二百二十二章、沧海月明珠有泪
- 223 第二百二十三章、万王之王
- 224 第二百二十四章、养鱼
- 225 第二百二十五章、我就喜欢小偷
- 226 第二百二十六章、联合国海军司令
- 227 第二百二十七章、逼婚
- 228 第二百二十八章、小心小偷偷孩子
- 229 第二百二十九章、线报
- 230 第二百三十章、演戏
- 231 第二百三十一章、道余录
- 232 第二百三十二章、坐看笑话
- 233 第二百二十三章、穷人孩子早当家
- 234 第二百三十四章、天下第一鸭
- 235 第二百三十五章、厨子献对联
- 236 第二百三十六章、妙手人厨
- 237 第二百三十七章、你留下护驾
- 238 第二百三十八章、放人
- 239 第二百三十九章、问心掌
- 240 第二百四十章、大师可吃烤鸭
- 241 第二百四十一章、两个窟窿
- 242 第二百四十二章、点苍双剑
- 243 第二百四十四章、箭神
- 244 第二百四十四章、群众挖坑
- 245 第二百四十五章、白莲花
- 246 第二百四十六章、布日古德
- 247 第二百四十七章、半截柱子
- 248 第二百四十八章、安排
- 249 第二百四十九章、马上***夜兼程
- 250 第二百五十章、吐口水
- 251 第二百五十一章、李景隆
- 252 第二百五十二章、血债血还
- 253 第二百五十三章、天生穷命
- 254 第二百五十四章、送别
- 255 第二百五十五章、套路
- 256 第二百五十六章、郑和出海
- 257 第二百五十七章、乘风而去
- 258 第二百五十八章、密旨
- 259 第二百五十九章、自己做圣旨
- 260 第二百六十章、测字
- 261 第二百六十一章、半夜敲门
- 262 第二百六十二章、天山圣母峰
- 263 第二百六十三章、你喜欢哪种?
- 264 第二百六十四章、赶赴洛阳
- 265 第二百六十五章、一路向北
- 266 第二百六十六章、花神
- 267 第二百六十七章、辞别皇陵
- 268 第二百六十八章、客舍青青楼
- 269 第二百六十九章、这是爹
- 270 第二百七十章、龙门石窟
- 271 第二百七十一章、艾米尔
- 272 第二百七十二章、误入尘网
- 273 第二百七十三章、一颗人头
- 274 二百七十四章、德玛西亚之力
- 275 第二百七十五章、夏伯伯
- 276 第二百七十六章、杀马
- 277 第二百七十七章、蝴蝶谷
- 278 第二百七十八章、野猪震
- 279 第二百七十九章、犬吠
- 280 第二百八十章、雷霆手段
- 281 第二百八十一章、巨鹰
- 282 第二百八十三章、剑门关
- 283 第二百八十四章、顺瓜摸瓜
- 284 第二百八十五章、交心
- 285 第二百八十六章、边打边逃
- 286 第二百八十七章、谁是猎物
- 287 第二百八十九章、天网
- 288 第二百九十章、青鸟
- 289 第二百九十一章、张三丰
- 290 第二百九十二章、三个条件
- 291 第二百九十三章、艾米尔骑鹰上天
- 292 第二百九十四章、青鸟斗巨鹰
- 293 第二百九十五章、收服二鸟
- 294 第二百九十六章、功池之说
- 295 第二百九十七章、恶斗蛇王
- 296 第二百九十八章、百毒之药
- 297 第二百九十九章、阴符神功第八重
- 298 第三百章、误伤
- 299 第三百零一章、荣国府
- 300 第三百零二章、交旨
- 301 第三百零三章、一苇渡江
- 302 第三百零四章、秦岳回京
- 303 第三百零五章、算计秦岳
- 304 第三百零六章、避嫌
- 305 第三百零七章、黄河决口
- 306 第三百零八章、宝塔镇河妖
- 307 第三百零九章、侵吞灾银
- 308 第三百一十章、夜审
- 309 第三百一十一章、包龙图托梦
- 310 第三百一十二章、大功告成
- 311 第三百一十三章、描眉
- 312 第三百一十四章、少林神拳
- 313 第三百一十五章、传国玉玺
- 314 第三百一十六章、英雄帖
- 315 第三百一十七章、少林伏魔枪法
- 316 第三百一十八章、舌战老和尚
- 317 第三百一十九章、易筋经
- 318 涅槃一下,初一见!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八十九章、历代定都战略
第八十九章、历代定都战略
<!--章节内容开始--> 秦婳婳说:“现在朝廷有件大事,你如果把这件大事做好,那就没人小看你了,而这个事情他们是当局者迷,我们是旁观者清,我们容易做。”
范小见登时高兴起来,说:“什么大事,你说说,越容易我越喜欢。”
秦婳婳说:“迁都。”
范小见说:“迁都?”
秦婳婳说:“正是,现在朱棣自己想迁都,大家都不喜欢,正在较劲儿呢,但是肯定是胳膊扭不过大腿,最后还是迁,你如果把这个事情弄明白了,让朱棣再赏识你,你这个宣武殿大学士才算是坐稳了。”
范小见说:“那太子反对迁都呢,会不会就恨我。”
秦婳婳说:“不会,你只要是他的人,迁都又不是你说了算,他不会怎么样你的,再说估计他会知道你和他儿子关系的。”
范小见说:“好,那你说说迁都的事情吧。”
秦婳婳说:“迁都往北京是对的,你是不是知道?”
范小见说:“其实在哪儿不一样。”看了秦婳婳一眼。“不过肯定你说的更有道理,你就详细说下,我整理下思路,以后好给大家卖个好价钱。”
秦婳婳说:“好,那我就和你详细说说。中国都城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的变化,之前的都是草棚子就算是皇宫了,到了周朝才开始真正的有都城,周朝也是古代最重要的一个朝代,儒家文化的源头,孔子说克己复礼,复的哪儿的礼,就是周礼,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犹服侍殷,确立了中国数千年以德治国的路线。实践证明这个路线也是最成功的,周朝八百年,哪个朝代有这么长。”
范小见说:“您老人家就捡主要的说,别从秦始皇老奶奶那开始说起,就说这都城的事情。”
秦婳婳笑着说:“不和您老人家讲明白基础,不便于你理解以后。”
范小见说:“那您说。”
秦婳婳说:“说完了,就说都城了,周朝建立之后,面临都城定位的问题,周朝祖先本来是陕西,现在天下一统,民心归附,德政教化成功,周围没有形成威胁的势力,都是野蛮人一流,势力远远比不上周朝的强盛,周朝都懒得理他们。四面八方来朝,为了大家进贡方便,所以周朝就把都城选在全国的中心洛阳。”
范小见说:“等等,那洛阳并不是全国中心吧,这中心还应该向南偏吧?我觉得南京倒是离得不很远。”
秦婳婳说:“那时候南方还没开发出来呢,还是茹毛饮血的时候呢,以后北方的人口向南移民,才把南方填充起来,当时的南方人,并非完全现在的南方人。”
范小见说:“您继续说。”
秦婳婳说:“周朝定都洛阳之后,果然方便了各地来朝贡的诸侯,不然的话,那时候交通不行,马车也不行,诸侯朝贡,运输粮食,都会很费劲。周朝之后是秦朝,秦朝统一天下和周朝相反,纯粹是铁血政策,等到秦始皇打下天下,再次面临定都问题,但是咸阳是秦始皇的老窝,易守难攻,秦始皇打天下攒下的仇人太多,所以秦始皇并没有迁都洛阳,相反把全国潜在威胁的人员都搬到咸阳来监视,而且索性也把铁器铜器都熔化在一起,免得这群家伙造反。这是都城的第二阶段。”
范小见问:“那都城的第三阶段呢?”
秦婳婳说:“第二阶段还有续集呢。”
范小见说:“那您老接着讲续集。”
秦婳婳说:“等到刘邦得了天下,就想把都城再放回洛阳,结果被一个放羊的给否决了。”
范小见说:“刘邦也喜欢烤羊肉串?”
秦婳婳说:“那时候人都傻,里面没掺黄鼠狼肉什么的,比较纯净,所以刘邦喜欢。那放羊的就和刘邦说:‘你觉得你人品比周文王好吗?’刘邦说:‘你说什么呢?老子流氓出身,能和文王比吗?你小子是不是故意的?’刘邦喜欢称呼自己为老子,把别人叫做小子,虽然透着亲热,但他素质明显还是不如你高,所以你当皇帝的希望还是很大。”
范小见眨眨眼,卖个萌。
秦婳婳笑着继续说:“娄敬说:‘那您就别去洛阳凑热闹了。’刘邦说:‘为什么?’娄敬说:‘你打天下打得人家妻离子散,不知道有多少人恨你,想砸你家玻璃去,你还想把都城放在洛阳,那洛阳无险可守,大家把你一围,您想想你身上长翅膀吗?’刘邦就说:‘那你说哪儿?别光提出问题不解决问题,我并不是一个涵养多好的人,都告诉你了我流氓出身。’娄敬说:‘咸阳之地金城千里,内有平原可以种地,外有高山大河可以阻挡,你往那里面一藏,谁能打进来,等到您想出去的时候,顺流而下,谁能拦得住?’刘邦拿不准主意,偷偷去问张良:‘这小子是不是骗我?’张良说:‘他说得对。’刘邦说:‘那你怎么不早告诉我?’张良说:‘天下打下来了,你就对我不那么百分百信任了,外来和尚会念经,所以我就没告诉你。’”
范小见说:“从此以后就到咸阳了?”
秦婳婳点头说:“不错,等到到了三国演义的时候,为了打仗方便,魏国并没在咸阳安家,不过还没统一那样不算。等到三家归晋,晋朝把都城挡在放在洛阳,他自以为人品和周文王一样好,就完全不管自己怎么把这天下骗来的了,骗人骗的把自己都骗了,也算是个境界,结果没多少年就被四周的少数民族冲的稀里哗啦,反而给游牧民族树立了一个坏榜样,知道中原天下也不是不可能落入外人之手的。”
范小见说:“是。”
秦婳婳说:“此后也形成了另外的一个都城模式,就是定都南京,毕竟有长江之险,至少心理觉得安全,而且中国的经济中心和人才中心开始南移了。”
范小见说:“那以后都城又到北方了。”
秦婳婳说:“是,从晋朝开始,游牧民族开始进攻中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唐朝又把都城迁回咸阳,也就是西安,为了防御来着北方对国家的威胁,到了宋朝,赵匡胤又是以为自己从孤儿寡母手中夺了天下人品还好,又把都城放在洛阳,那时候洛阳破坏的不行了,就放在洛阳附近开封,结果实践证明这真是一个容易被攻击的地方,一直就消停不了,结果国力最终是被拖死的。”
范小见说:“那现在就是到了明朝了。”
秦婳婳说:“这时候来自北方的威胁最大,所以就应该迁都北京了,这是一个攻击态势,主要力量放在北方,才能确保对北方的高压,力量不在北方的话,那北方很容易就又起来了。再说如果把军事力量放在北方,政治中心放在南方的话,那实际上是一个潜在的威胁,这个军事力量没准儿成为推翻政府的力量。军事力量和政治中心都在北方,便于对北方的监视,也便于对军队的控制,如此国家才能安稳,不然就失衡了。历来军事中心和政治中心都是在一起的。秦始皇是这样,宋朝也是这样,禁军护卫京师,是天下精锐,但是这个精锐离北方的威胁太远了,结果导致北方威胁坐大到不可收拾。”
范小见说:“照这么说,国家对外战略也从以德治改成以力制了。”
秦婳婳说:“正是这样,对内部可以德治,但是外来的民族根本就念的不是一个经,你给他讲了半天,他半句也理解不了,下一步还是舞着刀过来,你和他纯粹讲道德,纯属对牛弹琴了,但是你把他打疼了,他就相信你了。”
范小见想了会儿说:“那么说现在迁都的问题不是一个地理问题,而是一个军事问题。”
秦婳婳说:“对,都城所在是国家安全战略的一部分,从周朝到秦汉时期颠覆国家政权的主要威胁来自诸侯,来自内部,从晋朝开始,这个威胁主要来自外部了。而外部就是在北方,所以迁都北方是国家安全问题,至于粮食运输,毕竟就是一个运输成本的问题,这个相对来说,提高下运输效率就是了。”
范小见说:“现在的经济中心在南方,政治中心和军事中心都在北方的话,那势必大量的粮食给养由南向北运输,看来疏通大运河还是对的。”
秦婳婳说:“肯定是对的,就是有点着急了,疏通运河,迁都,郑和下西洋,这么多大事一下子都办起来,国家元气还没恢复呢,为什么不等上几年再做,北方的威胁才被打出去,暂时起不了太大的风浪了,朱棣就是好大喜功,急于正名。所以才这么折腾,他是可以舒舒服服过日子,但是普通的百姓怎么受得了。”
范小见点点头说:“所以山东唐赛儿才会造反。”
秦婳婳说:“不错,汉朝在这点上就做得比朱棣强,刘邦虽然是小混混出身,但是知道民间疾苦,打下咸阳的时候就说约法三章,虽然以后说话没算数,但是能有这个表态就很不容易了,以后的国家政策也是无为而治,休养生息,把大事留给后世子孙去做,一直到了汉武帝的时候,汉朝才开始真正发力,中间过了五十年,朱棣这虽然也是差不多五十年,但是靖难之役经过四年,对国力的破坏巨大,汉朝虽然有七国之乱,但是三个月就没事了,国力影响不大,就是这样,因为汉武帝的开疆辟土,导致形成汉朝衰退的转折点。所以朱棣对国力的透支过于厉害了,他是因为贵族出身,对百姓疾苦不在意。”
范小见说:“那我能不能在这方面劝劝他?”
秦婳婳说:“省省吧你,好好留着脑袋篡位,或者好好码字,少想没用的,我一个责编说的,免费送给你了。”
范小见登时高兴起来,说:“什么大事,你说说,越容易我越喜欢。”
秦婳婳说:“迁都。”
范小见说:“迁都?”
秦婳婳说:“正是,现在朱棣自己想迁都,大家都不喜欢,正在较劲儿呢,但是肯定是胳膊扭不过大腿,最后还是迁,你如果把这个事情弄明白了,让朱棣再赏识你,你这个宣武殿大学士才算是坐稳了。”
范小见说:“那太子反对迁都呢,会不会就恨我。”
秦婳婳说:“不会,你只要是他的人,迁都又不是你说了算,他不会怎么样你的,再说估计他会知道你和他儿子关系的。”
范小见说:“好,那你说说迁都的事情吧。”
秦婳婳说:“迁都往北京是对的,你是不是知道?”
范小见说:“其实在哪儿不一样。”看了秦婳婳一眼。“不过肯定你说的更有道理,你就详细说下,我整理下思路,以后好给大家卖个好价钱。”
秦婳婳说:“好,那我就和你详细说说。中国都城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的变化,之前的都是草棚子就算是皇宫了,到了周朝才开始真正的有都城,周朝也是古代最重要的一个朝代,儒家文化的源头,孔子说克己复礼,复的哪儿的礼,就是周礼,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犹服侍殷,确立了中国数千年以德治国的路线。实践证明这个路线也是最成功的,周朝八百年,哪个朝代有这么长。”
范小见说:“您老人家就捡主要的说,别从秦始皇老奶奶那开始说起,就说这都城的事情。”
秦婳婳笑着说:“不和您老人家讲明白基础,不便于你理解以后。”
范小见说:“那您说。”
秦婳婳说:“说完了,就说都城了,周朝建立之后,面临都城定位的问题,周朝祖先本来是陕西,现在天下一统,民心归附,德政教化成功,周围没有形成威胁的势力,都是野蛮人一流,势力远远比不上周朝的强盛,周朝都懒得理他们。四面八方来朝,为了大家进贡方便,所以周朝就把都城选在全国的中心洛阳。”
范小见说:“等等,那洛阳并不是全国中心吧,这中心还应该向南偏吧?我觉得南京倒是离得不很远。”
秦婳婳说:“那时候南方还没开发出来呢,还是茹毛饮血的时候呢,以后北方的人口向南移民,才把南方填充起来,当时的南方人,并非完全现在的南方人。”
范小见说:“您继续说。”
秦婳婳说:“周朝定都洛阳之后,果然方便了各地来朝贡的诸侯,不然的话,那时候交通不行,马车也不行,诸侯朝贡,运输粮食,都会很费劲。周朝之后是秦朝,秦朝统一天下和周朝相反,纯粹是铁血政策,等到秦始皇打下天下,再次面临定都问题,但是咸阳是秦始皇的老窝,易守难攻,秦始皇打天下攒下的仇人太多,所以秦始皇并没有迁都洛阳,相反把全国潜在威胁的人员都搬到咸阳来监视,而且索性也把铁器铜器都熔化在一起,免得这群家伙造反。这是都城的第二阶段。”
范小见问:“那都城的第三阶段呢?”
秦婳婳说:“第二阶段还有续集呢。”
范小见说:“那您老接着讲续集。”
秦婳婳说:“等到刘邦得了天下,就想把都城再放回洛阳,结果被一个放羊的给否决了。”
范小见说:“刘邦也喜欢烤羊肉串?”
秦婳婳说:“那时候人都傻,里面没掺黄鼠狼肉什么的,比较纯净,所以刘邦喜欢。那放羊的就和刘邦说:‘你觉得你人品比周文王好吗?’刘邦说:‘你说什么呢?老子流氓出身,能和文王比吗?你小子是不是故意的?’刘邦喜欢称呼自己为老子,把别人叫做小子,虽然透着亲热,但他素质明显还是不如你高,所以你当皇帝的希望还是很大。”
范小见眨眨眼,卖个萌。
秦婳婳笑着继续说:“娄敬说:‘那您就别去洛阳凑热闹了。’刘邦说:‘为什么?’娄敬说:‘你打天下打得人家妻离子散,不知道有多少人恨你,想砸你家玻璃去,你还想把都城放在洛阳,那洛阳无险可守,大家把你一围,您想想你身上长翅膀吗?’刘邦就说:‘那你说哪儿?别光提出问题不解决问题,我并不是一个涵养多好的人,都告诉你了我流氓出身。’娄敬说:‘咸阳之地金城千里,内有平原可以种地,外有高山大河可以阻挡,你往那里面一藏,谁能打进来,等到您想出去的时候,顺流而下,谁能拦得住?’刘邦拿不准主意,偷偷去问张良:‘这小子是不是骗我?’张良说:‘他说得对。’刘邦说:‘那你怎么不早告诉我?’张良说:‘天下打下来了,你就对我不那么百分百信任了,外来和尚会念经,所以我就没告诉你。’”
范小见说:“从此以后就到咸阳了?”
秦婳婳点头说:“不错,等到到了三国演义的时候,为了打仗方便,魏国并没在咸阳安家,不过还没统一那样不算。等到三家归晋,晋朝把都城挡在放在洛阳,他自以为人品和周文王一样好,就完全不管自己怎么把这天下骗来的了,骗人骗的把自己都骗了,也算是个境界,结果没多少年就被四周的少数民族冲的稀里哗啦,反而给游牧民族树立了一个坏榜样,知道中原天下也不是不可能落入外人之手的。”
范小见说:“是。”
秦婳婳说:“此后也形成了另外的一个都城模式,就是定都南京,毕竟有长江之险,至少心理觉得安全,而且中国的经济中心和人才中心开始南移了。”
范小见说:“那以后都城又到北方了。”
秦婳婳说:“是,从晋朝开始,游牧民族开始进攻中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唐朝又把都城迁回咸阳,也就是西安,为了防御来着北方对国家的威胁,到了宋朝,赵匡胤又是以为自己从孤儿寡母手中夺了天下人品还好,又把都城放在洛阳,那时候洛阳破坏的不行了,就放在洛阳附近开封,结果实践证明这真是一个容易被攻击的地方,一直就消停不了,结果国力最终是被拖死的。”
范小见说:“那现在就是到了明朝了。”
秦婳婳说:“这时候来自北方的威胁最大,所以就应该迁都北京了,这是一个攻击态势,主要力量放在北方,才能确保对北方的高压,力量不在北方的话,那北方很容易就又起来了。再说如果把军事力量放在北方,政治中心放在南方的话,那实际上是一个潜在的威胁,这个军事力量没准儿成为推翻政府的力量。军事力量和政治中心都在北方,便于对北方的监视,也便于对军队的控制,如此国家才能安稳,不然就失衡了。历来军事中心和政治中心都是在一起的。秦始皇是这样,宋朝也是这样,禁军护卫京师,是天下精锐,但是这个精锐离北方的威胁太远了,结果导致北方威胁坐大到不可收拾。”
范小见说:“照这么说,国家对外战略也从以德治改成以力制了。”
秦婳婳说:“正是这样,对内部可以德治,但是外来的民族根本就念的不是一个经,你给他讲了半天,他半句也理解不了,下一步还是舞着刀过来,你和他纯粹讲道德,纯属对牛弹琴了,但是你把他打疼了,他就相信你了。”
范小见想了会儿说:“那么说现在迁都的问题不是一个地理问题,而是一个军事问题。”
秦婳婳说:“对,都城所在是国家安全战略的一部分,从周朝到秦汉时期颠覆国家政权的主要威胁来自诸侯,来自内部,从晋朝开始,这个威胁主要来自外部了。而外部就是在北方,所以迁都北方是国家安全问题,至于粮食运输,毕竟就是一个运输成本的问题,这个相对来说,提高下运输效率就是了。”
范小见说:“现在的经济中心在南方,政治中心和军事中心都在北方的话,那势必大量的粮食给养由南向北运输,看来疏通大运河还是对的。”
秦婳婳说:“肯定是对的,就是有点着急了,疏通运河,迁都,郑和下西洋,这么多大事一下子都办起来,国家元气还没恢复呢,为什么不等上几年再做,北方的威胁才被打出去,暂时起不了太大的风浪了,朱棣就是好大喜功,急于正名。所以才这么折腾,他是可以舒舒服服过日子,但是普通的百姓怎么受得了。”
范小见点点头说:“所以山东唐赛儿才会造反。”
秦婳婳说:“不错,汉朝在这点上就做得比朱棣强,刘邦虽然是小混混出身,但是知道民间疾苦,打下咸阳的时候就说约法三章,虽然以后说话没算数,但是能有这个表态就很不容易了,以后的国家政策也是无为而治,休养生息,把大事留给后世子孙去做,一直到了汉武帝的时候,汉朝才开始真正发力,中间过了五十年,朱棣这虽然也是差不多五十年,但是靖难之役经过四年,对国力的破坏巨大,汉朝虽然有七国之乱,但是三个月就没事了,国力影响不大,就是这样,因为汉武帝的开疆辟土,导致形成汉朝衰退的转折点。所以朱棣对国力的透支过于厉害了,他是因为贵族出身,对百姓疾苦不在意。”
范小见说:“那我能不能在这方面劝劝他?”
秦婳婳说:“省省吧你,好好留着脑袋篡位,或者好好码字,少想没用的,我一个责编说的,免费送给你了。”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