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1 第二十一章 冷暖自知
- 22 第二十二章 霜天难晓
- 23 第二十三章 困倚蓬窗
- 24 第二十四章 水平天远
- 25 第二十五章 寒生轻晕
- 26 第二十六章 且过从容
- 27 第二十七章 但为卿系
- 28 第二十八章 灯花空老
- 29 第二十九章 帘外残红
- 30 第三十章 始觉春空
- 31 第三十一章 点绛传杯
- 32 第三十二章 凭谁难驻
- 33 第三十三章 浅卧藏龙
- 34 第三十四章 任披青蓑
- 35 第三十五章 庭前夜懒
- 36 第三十六章 步步为营
- 37 第三十七章 顾此失彼
- 38 第三十八章 不如归去
- 39 第三十九章 惊风未徂
- 40 第四十章 金虬斗转
- 41 第四十一章 白虹贯日
- 42 第四十二章 高阳俦侣
- 43 第四十三章 骎骎乍阙
- 44 第四十四章 神忧鬼愁
- 45 第四十五章 滟障惊乍
- 46 第四十六章 困挣夹刺
- 47 第四十七章 相思一点
- 48 第四十八章 来携素手
- 49 第四十九章 舒绿点眉
- 50 第五十章 薰风无浪
- 51 第五十一章 阻莺燕侣
- 52 第五十二章 迢递送晖
- 53 第五十三章 何处待风
- 54 第五十四章 凭吊岂堪
- 55 第五十五章 锦语琅琅
- 56 第五十六章 玉暖生烟
- 57 第五十七章 一倾含笑
- 58 第五十八章 衮龙欲傍
- 59 第五十九章 暇日寻味
- 60 第六十章 闻道欲涞
- 61 第六十一章 屏花燕飞
- 62 第六十二章 淑气偏催
- 63 第六十三章 挂雨雌霓
- 64 第六十四章 旧赏轻抛
- 65 第六十五章 灭烛怜光
- 66 第六十六章 了了二三
- 67 第六十七章 频听银签
- 68 第六十八章 犹隔回面
- 69 第六十九章 行天人镜
- 70 第七十章 留君剪韭
- 71 第七十一章 坠减空留
- 72 第七十二章 无梦南柯
- 73 第七十三章 无根行者
- 74 第七十四章 去棹波转
- 75 第七十五章 揽衣断袂
- 76 第七十六章 胡韧来哉
- 77 第七十七章 幽葩细萼
- 78 第七十八章 莫言饯离
- 79 第七十九章 清涟沉湎
- 80 第八十章 净洗铅华
- 81 第八十一章 忆飙动幕
- 82 第八十二章 平生有分
- 83 第八十三章 叶潋滟辉
- 84 第八十四章 容恬触香
- 85 第八十五章 磔恨不得
- 86 第八十六章 自醉歌眠
- 87 第八十七章 召君入魂
- 88 第八十八章 最苦难同
- 89 第八十九章 韶情一霎
- 90 第九十章 逐月追良
- 91 第九十一章 契阔嗟跎
- 92 第九十二章 萦损柔肠
- 93 第九十三章 足往神留
- 94 第九十四章 顾望怀愁
- 95 第九十五章 殷理旧狂
- 96 第九十六章 链锁昼魇
- 97 第九十七章 寻彼无息
- 98 第九十八章 惊兮旦夕
- 99 第九十九章 疑误离颜
- 100 第一百章 鹫翎轻逐
- 101 第101章 剑影偏斜
- 102 第102章 蜕濯成羽
- 103 第103章 澜动远空
- 104 第104章 无情有思
- 105 第105章 乍品得意
- 106 第106章 重寻无处
- 107 第107章 残灯孤灭
- 108 第108章 泪尽罗巾
- 109 第109章 几番秋暮
- 110 第110章 相择两难
- 111 第111章 月华收曙
- 112 第112章 不惜持与
- 113 第113章 归离远
- 114 第114章 停灯向晓
- 115 第115章 金阙鸣钟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三十一章 点绛传杯
第三十一章 点绛传杯
接下来的日子,耿府内外一如往日般的风云变幻。
南蛮克烈之间的争战并没有随着大昭国十一皇子的到来而有丝毫变化,依旧那样不紧不慢,你今日夜袭,我明日便派人溜进你方粮营放火,两方都没有大动作。
这叫景谈佑极为恼火。
眼下最让他头疼的莫过于京城里的夺嫡之争,他本打算和七哥就这么分庭抗礼地对峙下去,只待时机一出现便出手。可太傅年景却一定要他毛遂自荐,接下压制争乱的苦差事,说在此关头正好可以崭露头角,在父皇面前博得欢心。可现在倒好!两方人马不约而同地打起了边鼓,这种模棱两可的作战形势只会让他感到自己的耐心慢慢地被消磨掉,最终一丝都不剩。
敌不动,我动。
既然两方都采取这种犹疑态度,那也休要怪他将一锅全推翻。
对这个阴鸷残暴的十一皇子,随行的众位大臣们一向都不敢随便发表意见。
谁都不会忘记,就在他弱冠之年,同样的暖春时节,四皇子景谈纾因耳聪目明,深受臣子们的追捧,同年盛夏,朝中重臣易临生上书告发四皇子结党*,由此引致圣上龙颜大怒,十一皇子景谈佑连连告饶,恳请将景谈纾发派边城,仅以一城都尉为职,被允。
可谁心里都有一本帐簿,上面白纸黑字写得清楚分明。
那易临生,本就是十一皇子旄下的。
四皇子现在隐姓埋名落在小小的边城,聊以度日。
不可说,不可说。
于是这十一皇子若想要开战,那是谁都拦不住的。
哎,那就战吧。
只是这群人中,有一个人却并没有这么想。
白朴已经多日没有去朝堂了,自打十一皇子来到淮康城中,他便愈发没有了处理公事的心思。
这位十一皇子,好像对他甚为不满。
自己虽说不是要紧的朝廷命官,但如何说都是淮康城的都尉,朝中若是来人,按照以往必定是要先来和自己会面的,可这都半个月过去了,他连这位皇子的脸都没见着。好容易逮着个随侍,一问才知道,原来十一皇子已经在耿府安置了。
好家伙!总算叫他见识到了耿醉君的心思了,难怪平日里对自己不理不睬,敢情原来是早已攀上了高枝!
“知人知面不知心!平时不吭不响的,原来是藏了这份儿心思!”白朴气急败坏地低吼。
“你小声些,这里毕竟还是朝堂。”孟之章轻睨他一眼,便闭口不再说。
“你叫我怎么小声?孟兄,咱们共事几年,这里面也算是有几分情谊在的,明人不说暗话,是,我平日里对他确实没给过他什么好脸色,可也从未给他使过什么暗绊子不是?他倒好……”
“他怎么了?是暗中给你使了绊子?”孟之章正了正脸色,严肃地问道。
“这……那倒也不是。”
“即是如此,你也没有必要这般恼怒。”
白朴沉着脸不悦地说道:“孟兄,我知道你为人耿直,但是他耿醉君暗中勾结皇子,你说这样的行径,难道也值得你为他辩护?”
“我并没有为谁辩护。”孟之章直直地看向他,坚定的说道:“只是祸从口出,你还是言语谨慎些为好。”
白朴一听这话火气更盛,也不管自己的嗓门多高,尖着声音叫道:“他耿醉君行为不俭,里外勾结,我难道说都说不得吗?”
“闭嘴!”孟之章骤然提高音量,重重地低吼道。
白朴被吼得一怔,随后才反应过来。他涨红了脸正要反击,却听见孟之章深叹一声:“这事儿估计也再瞒不了多久了。”
他停了停,扭头又看了一眼白朴,缓缓闭上眼睛轻声说道:“耿醉君,就是派放边城的四皇子。”
说完,他重重喘了一口气,好似方才的那几个字已经要走了他全部的气力。
白朴愣住,暖暖的春风调皮地吹进堂中,却叫他感到心头一阵发闷。
“你说什么?”
孟之章蹙眉低声说道:“几年前十一皇子为了排除异党,暗中唆使大臣告发他结党*,皇上盛怒,十一皇子却苦苦哀求,他才会来到这淮康城。”
白朴听得心惊胆颤,一时间竟不能言语。
“四皇子的母妃去得早,没有自己的势力。你知道,在深宫中,谁不是拧着脖子巴巴地盼着别人跌跟头呢?愈是露出锋芒,愈是如履薄冰。”
孟之章握紧了手掌,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而我,就是在四爷被流放之前就安插在此地的暗线,四爷早就预料到会有此不测,委托我来此,就是与他能有所照应。”
“他把你当作自己的爪牙,你还甘心这般为他?”
孟之章深深看了他一眼,无可无不可地说道:“其实仔细想想,这与我也是好事,我自小无父无母,由叔叔拉扯大,家里贫穷没法子,只得投靠朝廷充军,我也不会那些歌赋诗词,只有一身蛮力,四爷看上我,说我是个可造之才。”
白朴勉强裂开嘴笑笑:“看来他眼睛挺毒的。”
“四爷一手提拔我,亲身亲厉教我行军作战。”孟之章自嘲地笑笑:“即使他这么做是为了给自己留后路,我也完全可以理解,相反,我一直都很感激他,毕竟物为己用这一点,也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如今四爷遇到了麻烦,用我的时候也到了。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白朴没了声响,把这位战勋赫赫的将军的话放在心里慢慢咀嚼,口里像含了千斤重的芜菁似的,半晌才开口道:“即是如此,为什么要与我说这些?”
良久,孟之章才抬起眼眸从容自若地说:“我们需要你。”
窗子外头,一轮红日已稳稳自广漠的云洋雾海中托出,那红日好似从炉火纯青的大熔炉内喷出的一个巨大的火球,颤巍巍地蹈云穿雾,忽悠悠地向九天飞去,照亮了整座淮康城。
两人又密语了一会儿,嘱咐此事重要切记保密之事,这才散了。
孟之章出了朝堂,迎面扑来一阵凉风。他微微皱起眉头,抬头看了眼高挂的烈日,顿了顿身子,转身便径直去了耿府。
骑着马到了耿府,停着还没下马便被拦住了。
“孟将军,耿爷近日不见客,还请回吧。”门口的侍卫一板一眼地上前说道。
孟之章冷着脸道:“为何?”
侍卫一愣,不明白这个为何指的前者还是后者。
正在他怔愣之际,正巧遇到卢栩打街头过来。
“孟将军。”卢栩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道:“将军为何停在府前?”
孟之章还未答话,那侍卫却抢先一步说道:“卢管事您应该很清楚,十一爷已经禁止外人入府。”
“没错,我很清楚。”卢栩笑了笑,不咸不淡地应道:“但我是耿爷的人,不是十一爷的。”
说罢,他侧过身子对孟之章说道:“孟将军,请随我来。”
孟之章颌首,微微提力下马,看也没看那侍卫,便随着卢栩入了府。
两人静静地绕开影壁,沿着青灰的石砖缓缓踱步,很有默契地相继沉默着。
良久,卢栩才压低着声音说道:“府中的形势您也瞧见了,十一爷这便是变相幽禁着耿爷。”
孟之章不答,只侧了脸表示他在听着。
“十一爷出城制敌,在耿府却留下了不少暗探,密切注视府上的一切动静,这耿府现在像牢笼一样,就连奴才我出府都要受一番盘问……”
说到这里,卢栩重重叹了口气,又道:“情势不容乐观,还请孟将军多多帮衬。”
孟之章听到这里,这才启口说道:“卢总管说笑了,咱们同在四爷手下办事,自然是要对主子尽忠尽力的。”
正好两人已到了‘绝酒堂’,卢栩强笑:“将军说的在理儿,奴才这就去寻耿爷,还请将军在侧室候一会儿。”
孟之章进房坐了,接过卢栩斟的热茶喝了两口,眼眸盯着房门,幽幽发了会儿呆,回过神来,瞅见屋外立了个侍卫,看样子面孔不熟,当下便明白了几分。
没等一会儿,耿醉君便笃悠悠地踏了进来。
孟之章见他一脸从容,完全不似正值困境之人,心中更是暗暗敬仰。
“四爷。”孟之章站起身子,规规矩矩地行了一大礼。
耿醉君点点头,微笑着问:“孟将军挑了这个时候来耿府,怕是有要紧事吧?”
孟之章眼神一黯,眉宇间细细的纹路线曲曲折折地勾勒出他的额头。
“四爷,奴才是个粗人,不会拐弯抹角地说那些空话大话。”他顿了顿,抬眼看了眼耿醉君,又慢慢开口,一字一句地继续说道:“但是,奴才只知道一点,先到为君,后到为臣,现下正值四爷您的大好时候!”
耿醉君默然,隔了半会儿却掀着嘴角,笑了一下:“先到为君,后到为臣?”
南蛮克烈之间的争战并没有随着大昭国十一皇子的到来而有丝毫变化,依旧那样不紧不慢,你今日夜袭,我明日便派人溜进你方粮营放火,两方都没有大动作。
这叫景谈佑极为恼火。
眼下最让他头疼的莫过于京城里的夺嫡之争,他本打算和七哥就这么分庭抗礼地对峙下去,只待时机一出现便出手。可太傅年景却一定要他毛遂自荐,接下压制争乱的苦差事,说在此关头正好可以崭露头角,在父皇面前博得欢心。可现在倒好!两方人马不约而同地打起了边鼓,这种模棱两可的作战形势只会让他感到自己的耐心慢慢地被消磨掉,最终一丝都不剩。
敌不动,我动。
既然两方都采取这种犹疑态度,那也休要怪他将一锅全推翻。
对这个阴鸷残暴的十一皇子,随行的众位大臣们一向都不敢随便发表意见。
谁都不会忘记,就在他弱冠之年,同样的暖春时节,四皇子景谈纾因耳聪目明,深受臣子们的追捧,同年盛夏,朝中重臣易临生上书告发四皇子结党*,由此引致圣上龙颜大怒,十一皇子景谈佑连连告饶,恳请将景谈纾发派边城,仅以一城都尉为职,被允。
可谁心里都有一本帐簿,上面白纸黑字写得清楚分明。
那易临生,本就是十一皇子旄下的。
四皇子现在隐姓埋名落在小小的边城,聊以度日。
不可说,不可说。
于是这十一皇子若想要开战,那是谁都拦不住的。
哎,那就战吧。
只是这群人中,有一个人却并没有这么想。
白朴已经多日没有去朝堂了,自打十一皇子来到淮康城中,他便愈发没有了处理公事的心思。
这位十一皇子,好像对他甚为不满。
自己虽说不是要紧的朝廷命官,但如何说都是淮康城的都尉,朝中若是来人,按照以往必定是要先来和自己会面的,可这都半个月过去了,他连这位皇子的脸都没见着。好容易逮着个随侍,一问才知道,原来十一皇子已经在耿府安置了。
好家伙!总算叫他见识到了耿醉君的心思了,难怪平日里对自己不理不睬,敢情原来是早已攀上了高枝!
“知人知面不知心!平时不吭不响的,原来是藏了这份儿心思!”白朴气急败坏地低吼。
“你小声些,这里毕竟还是朝堂。”孟之章轻睨他一眼,便闭口不再说。
“你叫我怎么小声?孟兄,咱们共事几年,这里面也算是有几分情谊在的,明人不说暗话,是,我平日里对他确实没给过他什么好脸色,可也从未给他使过什么暗绊子不是?他倒好……”
“他怎么了?是暗中给你使了绊子?”孟之章正了正脸色,严肃地问道。
“这……那倒也不是。”
“即是如此,你也没有必要这般恼怒。”
白朴沉着脸不悦地说道:“孟兄,我知道你为人耿直,但是他耿醉君暗中勾结皇子,你说这样的行径,难道也值得你为他辩护?”
“我并没有为谁辩护。”孟之章直直地看向他,坚定的说道:“只是祸从口出,你还是言语谨慎些为好。”
白朴一听这话火气更盛,也不管自己的嗓门多高,尖着声音叫道:“他耿醉君行为不俭,里外勾结,我难道说都说不得吗?”
“闭嘴!”孟之章骤然提高音量,重重地低吼道。
白朴被吼得一怔,随后才反应过来。他涨红了脸正要反击,却听见孟之章深叹一声:“这事儿估计也再瞒不了多久了。”
他停了停,扭头又看了一眼白朴,缓缓闭上眼睛轻声说道:“耿醉君,就是派放边城的四皇子。”
说完,他重重喘了一口气,好似方才的那几个字已经要走了他全部的气力。
白朴愣住,暖暖的春风调皮地吹进堂中,却叫他感到心头一阵发闷。
“你说什么?”
孟之章蹙眉低声说道:“几年前十一皇子为了排除异党,暗中唆使大臣告发他结党*,皇上盛怒,十一皇子却苦苦哀求,他才会来到这淮康城。”
白朴听得心惊胆颤,一时间竟不能言语。
“四皇子的母妃去得早,没有自己的势力。你知道,在深宫中,谁不是拧着脖子巴巴地盼着别人跌跟头呢?愈是露出锋芒,愈是如履薄冰。”
孟之章握紧了手掌,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而我,就是在四爷被流放之前就安插在此地的暗线,四爷早就预料到会有此不测,委托我来此,就是与他能有所照应。”
“他把你当作自己的爪牙,你还甘心这般为他?”
孟之章深深看了他一眼,无可无不可地说道:“其实仔细想想,这与我也是好事,我自小无父无母,由叔叔拉扯大,家里贫穷没法子,只得投靠朝廷充军,我也不会那些歌赋诗词,只有一身蛮力,四爷看上我,说我是个可造之才。”
白朴勉强裂开嘴笑笑:“看来他眼睛挺毒的。”
“四爷一手提拔我,亲身亲厉教我行军作战。”孟之章自嘲地笑笑:“即使他这么做是为了给自己留后路,我也完全可以理解,相反,我一直都很感激他,毕竟物为己用这一点,也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如今四爷遇到了麻烦,用我的时候也到了。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白朴没了声响,把这位战勋赫赫的将军的话放在心里慢慢咀嚼,口里像含了千斤重的芜菁似的,半晌才开口道:“即是如此,为什么要与我说这些?”
良久,孟之章才抬起眼眸从容自若地说:“我们需要你。”
窗子外头,一轮红日已稳稳自广漠的云洋雾海中托出,那红日好似从炉火纯青的大熔炉内喷出的一个巨大的火球,颤巍巍地蹈云穿雾,忽悠悠地向九天飞去,照亮了整座淮康城。
两人又密语了一会儿,嘱咐此事重要切记保密之事,这才散了。
孟之章出了朝堂,迎面扑来一阵凉风。他微微皱起眉头,抬头看了眼高挂的烈日,顿了顿身子,转身便径直去了耿府。
骑着马到了耿府,停着还没下马便被拦住了。
“孟将军,耿爷近日不见客,还请回吧。”门口的侍卫一板一眼地上前说道。
孟之章冷着脸道:“为何?”
侍卫一愣,不明白这个为何指的前者还是后者。
正在他怔愣之际,正巧遇到卢栩打街头过来。
“孟将军。”卢栩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道:“将军为何停在府前?”
孟之章还未答话,那侍卫却抢先一步说道:“卢管事您应该很清楚,十一爷已经禁止外人入府。”
“没错,我很清楚。”卢栩笑了笑,不咸不淡地应道:“但我是耿爷的人,不是十一爷的。”
说罢,他侧过身子对孟之章说道:“孟将军,请随我来。”
孟之章颌首,微微提力下马,看也没看那侍卫,便随着卢栩入了府。
两人静静地绕开影壁,沿着青灰的石砖缓缓踱步,很有默契地相继沉默着。
良久,卢栩才压低着声音说道:“府中的形势您也瞧见了,十一爷这便是变相幽禁着耿爷。”
孟之章不答,只侧了脸表示他在听着。
“十一爷出城制敌,在耿府却留下了不少暗探,密切注视府上的一切动静,这耿府现在像牢笼一样,就连奴才我出府都要受一番盘问……”
说到这里,卢栩重重叹了口气,又道:“情势不容乐观,还请孟将军多多帮衬。”
孟之章听到这里,这才启口说道:“卢总管说笑了,咱们同在四爷手下办事,自然是要对主子尽忠尽力的。”
正好两人已到了‘绝酒堂’,卢栩强笑:“将军说的在理儿,奴才这就去寻耿爷,还请将军在侧室候一会儿。”
孟之章进房坐了,接过卢栩斟的热茶喝了两口,眼眸盯着房门,幽幽发了会儿呆,回过神来,瞅见屋外立了个侍卫,看样子面孔不熟,当下便明白了几分。
没等一会儿,耿醉君便笃悠悠地踏了进来。
孟之章见他一脸从容,完全不似正值困境之人,心中更是暗暗敬仰。
“四爷。”孟之章站起身子,规规矩矩地行了一大礼。
耿醉君点点头,微笑着问:“孟将军挑了这个时候来耿府,怕是有要紧事吧?”
孟之章眼神一黯,眉宇间细细的纹路线曲曲折折地勾勒出他的额头。
“四爷,奴才是个粗人,不会拐弯抹角地说那些空话大话。”他顿了顿,抬眼看了眼耿醉君,又慢慢开口,一字一句地继续说道:“但是,奴才只知道一点,先到为君,后到为臣,现下正值四爷您的大好时候!”
耿醉君默然,隔了半会儿却掀着嘴角,笑了一下:“先到为君,后到为臣?”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