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53 第一百五十三回 昔日佳友重聚(卷二)
- 154 第一百五十四回 相思跃上心眉(卷一)
- 155 第一百五十五回 相思跃上心眉(卷二)
- 156 第一百五十六回 展身手豪杰论武(卷一)
- 157 第一百五十七回 展身手豪杰论武(卷二)
- 158 第一百五十八回 藏玄机插翅难飞(卷一)
- 159 第一百五十九回 藏玄机插翅难飞(卷二)
- 160 第一百六十回 朝廷阴谋毁(卷一)
- 161 第一百六十一回 朝廷阴谋毁(卷二)
- 162 第一百六十二回 朝廷阴谋毁(卷三)
- 163 第一百六十三回 踏莎行(卷一)
- 164 第一百六十四回 踏莎行(卷二)
- 165 第一百六十五回 踏莎行(卷三)
- 166 第一百六十六回 踏莎行(卷四)
- 167 第一百六十七回 朔北凉风(卷一)
- 168 第一百六十八回 朔北凉风(卷二)
- 169 第一百六十九回 燕山冷月(卷一)
- 170 第一百七十回 燕山冷月(卷二)
- 171 第一百七十一回 银辉洒落昙花谢(卷一)
- 172 第一百七十二回 银辉洒落昙花谢(卷二)
- 173 第一百七十三回 银辉洒落昙花谢(卷三)
- 174 第一百七十四回 银辉洒落昙花谢(卷四)
- 175 第一百七十五回 封金挂印保高洁(卷一)
- 176 第一百七十六回 封金挂印保高洁(卷二)
- 177 第一百七十七回 封金挂印保高洁(卷三)
- 178 第一百七十八回 封金挂印保高洁(卷四)
- 179 第一百七十九回 封金挂印保高洁(卷五)
- 180 第一百八十回 照无眠
- 181 第一百八十一回 浅草没马蹄
- 182 第一百八十二回 花自飘零水自流
- 183 第一百八十三回 月满西楼
- 184 第一百八十四回 雨落翠竹林
- 185 第一百八十五回 敌友难分
- 186 第一百八十六回 人质
- 187 第一百八十七回 忆往昔
- 188 第一百八十八回 当归
- 189 第一百八十九回 空城
- 190 第一百九十回 危机四伏
- 191 第一百九十一回 故技重施
- 192 第一百九十二回 刹那芳华
- 193 第一百九十三回 瞒天过海
- 194 第一百九十四回 长河落日
- 195 第一百九十五回 翩若惊鸿
- 196 第一百九十六回 月下对弈
- 197 第一百九十七回 兵临城下
- 198 第一百九十八回 潘宁遗风
- 199 第一百九十九回 雪域高人
- 200 第二百回 高山流水
- 201 第二百零一回 勇冠三军
- 202 第二百零二回 金蝉脱壳
- 203 第二百零三回 穷途末路
- 204 第二百零四回 中道崩殂
- 205 第二百零五回 英雄出少年
- 206 第二百零六回 祁连山
- 207 第二百零七回 命悬一线
- 208 第二百零八回 璇花轻舞
- 209 第二百零九回 善恶有报
- 210 第二百一十回 恶狼
- 211 第二百一十一回 雪淹龙羊峡
- 212 第二百一十二回 荆棘丛生
- 213 第二百一十三回 再访金营
- 214 第二百一十四回 殊途如何同归
- 215 第二百一十五回 穷寇
- 216 第二百一十六回 刁蛮千金
- 217 第二百一十七回 山河破碎
- 218 第二百一十八回 暗箭难防
- 219 第二百一十九回 软禁
- 220 第二百二十回 云飞燕舞
- 221 第二百二十一回 仿如昨日
- 222 第二百二十二回 风过如秋
- 223 第二百二十三回 蝶行四海
- 224 第二百二十四回 红尘俗世
- 225 第二百二十五回 故人今何在
- 226 第二百二十六回 真相难知
- 227 第二百二十七回 倚窗眺望北疆雪(卷一)
- 228 第二百二十八回 倚窗眺望北疆雪(卷二)
- 229 第二百二十九回 倚窗眺望北疆雪(卷三)
- 230 第二百三十回 倚窗眺望北疆雪(卷四)
- 231 第二百三十一回 故地重归(卷一)
- 232 第二百三十二回 故地重归(卷二)
- 233 第二百三十三回 前情再叙(卷一)
- 234 第二百三十四回 前情再叙(卷二)
- 235 第二百三十五回 江湖热血笑孤独(卷一)
- 236 第二百三十六回 江湖热血笑孤独(卷二)
- 237 第二百三十七回 江湖热血笑孤独(卷三)
- 238 第二百三十八回 江湖热血笑孤独(卷四)
- 239 第二百三十九回 纷纷扰扰红尘事(卷一)
- 240 第二百四十回 纷纷扰扰红尘事(卷二)
- 241 第二百四十一回 回眸淡看来时路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一百六十三回 踏莎行(卷一)
第一百六十三回 踏莎行(卷一)
甄玥、李怜玉坐着轿子,缓缓驶向揽月楼。蔡京奸恶的嘴脸与初夏开封的繁盛在李怜玉心中形成激烈碰撞。
李怜玉道:“姐姐,你认为太子殿下处事如何?”
甄玥笑道:“太子未必胸有大志。其扶持你我,只因其欲除去蔡京、童贯等人,扫除权臣,巩固其登基之后的皇权。若届时辽国覆灭,宋金开战,兴许亦是一主和派。”
李怜玉疑道:“宋金两国有交战的可能吗?”
甄玥道:“试问南朝沃野千里,北朝怎不觊觎?”
李怜玉道:“姐姐言之有理。”
甄玥道:“以现今辽国的残破局面,不出三年,金国定然全数吞没辽国。再往后之事,谁人能知。”
李怜玉望着天际,期待戎装北伐之日。
初夏风和日丽,俞志威独自站在舒州雪湖畔。俞志威听见身后传来脚步声,回身一看,道:“妹妹,我已等候你多时。”
江晓疑道:“妹妹?你为何这般称呼我?”
俞志威掏出胸前碎玉,江晓将其握在手掌观看,发觉俞志威的碎玉与自己的碎玉裂痕恰好缝合。
江晓道:“敢问此对碎玉之间,藏着什么故事?”
俞志威道:“约莫三十年前,蔡京时任舒州推官之时,因收人钱财,冤判家父死罪。是时,我尚年幼,娘亲担忧蔡京上门灭口,便带我与妹妹逃入林中,不久之后,宋军便四处找寻我等踪影,娘亲为求安全,撕扯衣衫,将八支断木捆绑为舟,将妹妹放置其上,漂于河中,并将祖传玉石击碎两半,以便日后兄妹相认。之后我与娘亲分头逃离,但……娘亲如今是否还活在世上,我却不知。”
江晓恍然道:“无怪朱伯曾经告我,我是其在江面上寻回的,是时,天际刚刚破晓,故名江晓。可为何我对昔日之事,全然不记得了?”
俞志威道:“当时,你方才两岁,怎会记事。”
江晓疑道:“既然蔡京是你我不共戴天的仇人,为何你却长期守∝⊙∝⊙∝⊙∝⊙,卫在蔡京身旁?”
俞志威道:“我不愿爹爹与娘亲死得不明不白,于是乎期望查明昔日案情,以还爹爹一个清白,况且,蔡京眼下势大,我极难取其性命。”
江晓道:“昔日之事,你在天柱山上未曾告知于我,是担忧我心中冲动,为取蔡京人头,以死相拼?”
俞志威道:“此是其一。其二乃是当时情势危急,我未有时间细。”
江晓道:“玄青道长扮作黑衣人劫持我下山,也是你的请求?”
俞志威道:“正是。我乃师父抚养长大,师父对我的心事了如指掌。”
江晓道:“原来如此,难怪每次玄青道长见你时,眼中并无怨恨之色。”
俞志威道:“是师父让我潜伏在蔡京周遭,以待时机。”
江晓道:“甄医仙与杨夫人同蔡京仇怨亦是颇深,你我为何不与其二人联手?”
俞志威道:“眼下时机尚未成熟,若是打草惊蛇,前功尽弃便罢,我兴许还会赔上性命。”
江晓道:“既然你心中已有计划,我便不作干预。今日乃是你我兄妹重逢之日,哥哥,请受妹一拜。”
俞志威扶起江晓,心中回想起初识之时江晓那红装冷艳的美人模样,慨叹人生世事难料,一见倾心的冰雪美人竟是自己的至亲妹妹。
甄玥与李怜玉在开封停留数日之后,终于接到李怜玉进宫受封的圣旨,甄玥陪同李怜玉走到皇宫外。
甄玥道:“怜玉,朝中人心险恶,你当心。”
李怜玉道:“姐姐请放心,怜玉心中有数。”
李怜玉走上紫宸殿,文武百官位列两旁,李怜玉叩首道:“民女参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佶道:“平身。”
李怜玉道:“谢皇上。”
赵佶道:“李怜玉,朕听闻你前日于天柱山上摘得江湖英雄会桂冠,朕依照先前约定,封你为上护军,官级正三品,执掌江湖军元帅一职。”
李怜玉再次叩首,道:“谢吾皇圣恩。”
赵佶道:“李爱卿,平身。”
李怜玉道:“谢皇上。”
赵佶道:“蔡爱卿。”
蔡京道:“微臣在。”
赵佶道:“请蔡爱卿将《贞观兵要》卷四赠予李爱卿。”
蔡京叩首道:“回禀皇上,蔡府前些时日遭受贼人偷盗,《贞观兵要》卷四已然丢失,此事微臣已交由刑部彻查。”
赵佶道:“刑部尚书,可有此事?”
刑部尚书道:“回皇上,确有此事。下官已对宰相府财物被盗一事监督开封府展开调查,相信不日便会有结果。”
赵佶道:“朕既有言在先,待《贞观兵要》卷四寻回之后,仍归李爱卿所有。蔡爱卿,可已明白?”
蔡京道:“回皇上,微臣知晓。”
赵佶道:“望李爱卿即日整顿江湖兵马,与童爱卿并驾攻辽。”
李怜玉道:“微臣领旨。”
赵佶道:“诸位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众臣道:“吾皇万岁万万岁。”
李怜玉离开皇宫,心中欣喜万分,快步返回揽月楼。
李怜玉回到揽月楼中,进入厢房之后,见甄玥正与岳飞、潘宁融洽交谈。
李怜玉奇道:“鹏举、六当家,你二人怎会在此?”
潘宁道:“我与鹏举料想,杨夫人不日便会受封为北伐江湖军元帅,我与鹏举特此前来报道,望能跟随李元帅参军北伐。”
李怜玉笑道:“六当家过奖了。有六当家这等高人助阵,怜玉信心倍增。”
甄玥道:“怜玉,眼下你有何计划?”
李怜玉道:“既然六当家与鹏举此刻已然在此,我欲先行前往辽国一趟,待探清敌情之后,再宜进军,且眼下尚未招兵买马,当需些时日加以准备。”
潘宁道:“有什么需要我与鹏举出力的地方,李元帅还请明示。”
李怜玉道:“怜玉愧不敢当。但眼下确需六当家与鹏举为我献力。六当家负责准备粮草、马匹等物资,鹏举负责招纳兵士。六当家与鹏举所需钱粮将由户部提供,若是届时蔡京克扣钱财,姐姐便去拜见太子殿下,以明实情。”
潘宁道:“潘宁得令。”
甄玥道:“怜玉,你此次远行何时回到开封?”
李怜玉道:“约莫二月之后,八月二十日之前。”
甄玥道:“不妨你我先行约定,八月二十日江湖军集结,整军北伐。我令汪舵主通知五毒教于宋国的各个分舵,令其等派遣教中弟子,在各路府州县张贴江湖军招纳兵马的告示,以恭请举国义士前来。”
李怜玉道:“姐姐,此举甚妙。待如秋与云燕从昌国县返回之后,请其二人赶来开封,援手姐姐。”
甄玥道:“二月时间对你探查敌情而言,绰绰有余,不妨你先行前往夏国,与青梅畅谈一番,劝其勿要领军援辽,以免你我与其在战场交锋,届时难免会有一伤。你与青梅相别之后,不妨将紫英带至青城山,交由玄青道长,玄青道长在天柱山上受我尽心医治,定然用心教导紫英。”
李怜玉道:“是,姐姐。”
潘宁道:“待我等招纳些许兵士之后,我将传书予五哥,请其前来开封,与鹏举共同教授兵士战法。”
李怜玉道:“有五当家助阵,江湖军战斗素养定然稳步上升。”
甄玥走向窗前,望着街头,心中空荡茫然,甄玥本就对军旅生活毫无兴趣,但作为李怜玉的心中依靠,甄玥此刻必当全力支持李怜玉。甄玥想到先前医治完颜宗翰之景,心中倍感忧虑。甄玥回身的一句话,令李怜玉、岳飞、潘宁皆为之一惊。甄玥道:“只怕唇亡齿寒。”
这时,李怜玉不禁闻到一阵酒香,笑道:“酒鬼,想必来了。”(未完待续。)
李怜玉道:“姐姐,你认为太子殿下处事如何?”
甄玥笑道:“太子未必胸有大志。其扶持你我,只因其欲除去蔡京、童贯等人,扫除权臣,巩固其登基之后的皇权。若届时辽国覆灭,宋金开战,兴许亦是一主和派。”
李怜玉疑道:“宋金两国有交战的可能吗?”
甄玥道:“试问南朝沃野千里,北朝怎不觊觎?”
李怜玉道:“姐姐言之有理。”
甄玥道:“以现今辽国的残破局面,不出三年,金国定然全数吞没辽国。再往后之事,谁人能知。”
李怜玉望着天际,期待戎装北伐之日。
初夏风和日丽,俞志威独自站在舒州雪湖畔。俞志威听见身后传来脚步声,回身一看,道:“妹妹,我已等候你多时。”
江晓疑道:“妹妹?你为何这般称呼我?”
俞志威掏出胸前碎玉,江晓将其握在手掌观看,发觉俞志威的碎玉与自己的碎玉裂痕恰好缝合。
江晓道:“敢问此对碎玉之间,藏着什么故事?”
俞志威道:“约莫三十年前,蔡京时任舒州推官之时,因收人钱财,冤判家父死罪。是时,我尚年幼,娘亲担忧蔡京上门灭口,便带我与妹妹逃入林中,不久之后,宋军便四处找寻我等踪影,娘亲为求安全,撕扯衣衫,将八支断木捆绑为舟,将妹妹放置其上,漂于河中,并将祖传玉石击碎两半,以便日后兄妹相认。之后我与娘亲分头逃离,但……娘亲如今是否还活在世上,我却不知。”
江晓恍然道:“无怪朱伯曾经告我,我是其在江面上寻回的,是时,天际刚刚破晓,故名江晓。可为何我对昔日之事,全然不记得了?”
俞志威道:“当时,你方才两岁,怎会记事。”
江晓疑道:“既然蔡京是你我不共戴天的仇人,为何你却长期守∝⊙∝⊙∝⊙∝⊙,卫在蔡京身旁?”
俞志威道:“我不愿爹爹与娘亲死得不明不白,于是乎期望查明昔日案情,以还爹爹一个清白,况且,蔡京眼下势大,我极难取其性命。”
江晓道:“昔日之事,你在天柱山上未曾告知于我,是担忧我心中冲动,为取蔡京人头,以死相拼?”
俞志威道:“此是其一。其二乃是当时情势危急,我未有时间细。”
江晓道:“玄青道长扮作黑衣人劫持我下山,也是你的请求?”
俞志威道:“正是。我乃师父抚养长大,师父对我的心事了如指掌。”
江晓道:“原来如此,难怪每次玄青道长见你时,眼中并无怨恨之色。”
俞志威道:“是师父让我潜伏在蔡京周遭,以待时机。”
江晓道:“甄医仙与杨夫人同蔡京仇怨亦是颇深,你我为何不与其二人联手?”
俞志威道:“眼下时机尚未成熟,若是打草惊蛇,前功尽弃便罢,我兴许还会赔上性命。”
江晓道:“既然你心中已有计划,我便不作干预。今日乃是你我兄妹重逢之日,哥哥,请受妹一拜。”
俞志威扶起江晓,心中回想起初识之时江晓那红装冷艳的美人模样,慨叹人生世事难料,一见倾心的冰雪美人竟是自己的至亲妹妹。
甄玥与李怜玉在开封停留数日之后,终于接到李怜玉进宫受封的圣旨,甄玥陪同李怜玉走到皇宫外。
甄玥道:“怜玉,朝中人心险恶,你当心。”
李怜玉道:“姐姐请放心,怜玉心中有数。”
李怜玉走上紫宸殿,文武百官位列两旁,李怜玉叩首道:“民女参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佶道:“平身。”
李怜玉道:“谢皇上。”
赵佶道:“李怜玉,朕听闻你前日于天柱山上摘得江湖英雄会桂冠,朕依照先前约定,封你为上护军,官级正三品,执掌江湖军元帅一职。”
李怜玉再次叩首,道:“谢吾皇圣恩。”
赵佶道:“李爱卿,平身。”
李怜玉道:“谢皇上。”
赵佶道:“蔡爱卿。”
蔡京道:“微臣在。”
赵佶道:“请蔡爱卿将《贞观兵要》卷四赠予李爱卿。”
蔡京叩首道:“回禀皇上,蔡府前些时日遭受贼人偷盗,《贞观兵要》卷四已然丢失,此事微臣已交由刑部彻查。”
赵佶道:“刑部尚书,可有此事?”
刑部尚书道:“回皇上,确有此事。下官已对宰相府财物被盗一事监督开封府展开调查,相信不日便会有结果。”
赵佶道:“朕既有言在先,待《贞观兵要》卷四寻回之后,仍归李爱卿所有。蔡爱卿,可已明白?”
蔡京道:“回皇上,微臣知晓。”
赵佶道:“望李爱卿即日整顿江湖兵马,与童爱卿并驾攻辽。”
李怜玉道:“微臣领旨。”
赵佶道:“诸位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众臣道:“吾皇万岁万万岁。”
李怜玉离开皇宫,心中欣喜万分,快步返回揽月楼。
李怜玉回到揽月楼中,进入厢房之后,见甄玥正与岳飞、潘宁融洽交谈。
李怜玉奇道:“鹏举、六当家,你二人怎会在此?”
潘宁道:“我与鹏举料想,杨夫人不日便会受封为北伐江湖军元帅,我与鹏举特此前来报道,望能跟随李元帅参军北伐。”
李怜玉笑道:“六当家过奖了。有六当家这等高人助阵,怜玉信心倍增。”
甄玥道:“怜玉,眼下你有何计划?”
李怜玉道:“既然六当家与鹏举此刻已然在此,我欲先行前往辽国一趟,待探清敌情之后,再宜进军,且眼下尚未招兵买马,当需些时日加以准备。”
潘宁道:“有什么需要我与鹏举出力的地方,李元帅还请明示。”
李怜玉道:“怜玉愧不敢当。但眼下确需六当家与鹏举为我献力。六当家负责准备粮草、马匹等物资,鹏举负责招纳兵士。六当家与鹏举所需钱粮将由户部提供,若是届时蔡京克扣钱财,姐姐便去拜见太子殿下,以明实情。”
潘宁道:“潘宁得令。”
甄玥道:“怜玉,你此次远行何时回到开封?”
李怜玉道:“约莫二月之后,八月二十日之前。”
甄玥道:“不妨你我先行约定,八月二十日江湖军集结,整军北伐。我令汪舵主通知五毒教于宋国的各个分舵,令其等派遣教中弟子,在各路府州县张贴江湖军招纳兵马的告示,以恭请举国义士前来。”
李怜玉道:“姐姐,此举甚妙。待如秋与云燕从昌国县返回之后,请其二人赶来开封,援手姐姐。”
甄玥道:“二月时间对你探查敌情而言,绰绰有余,不妨你先行前往夏国,与青梅畅谈一番,劝其勿要领军援辽,以免你我与其在战场交锋,届时难免会有一伤。你与青梅相别之后,不妨将紫英带至青城山,交由玄青道长,玄青道长在天柱山上受我尽心医治,定然用心教导紫英。”
李怜玉道:“是,姐姐。”
潘宁道:“待我等招纳些许兵士之后,我将传书予五哥,请其前来开封,与鹏举共同教授兵士战法。”
李怜玉道:“有五当家助阵,江湖军战斗素养定然稳步上升。”
甄玥走向窗前,望着街头,心中空荡茫然,甄玥本就对军旅生活毫无兴趣,但作为李怜玉的心中依靠,甄玥此刻必当全力支持李怜玉。甄玥想到先前医治完颜宗翰之景,心中倍感忧虑。甄玥回身的一句话,令李怜玉、岳飞、潘宁皆为之一惊。甄玥道:“只怕唇亡齿寒。”
这时,李怜玉不禁闻到一阵酒香,笑道:“酒鬼,想必来了。”(未完待续。)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