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40 第三十六章 天君
- 141 第三十六章 惊蛰
- 142 第三十七章 月下
- 143 第三十八章 忧虑
- 144 第三十九章 南北
- 145 第四十章 退后
- 146 第四十一章 阵法
- 147 第四十二章 绝境
- 148 第四十三章 破阵
- 149 第四十四章 白马
- 150 第四十六章 惊雁
- 151 第四十七章 降龙
- 152 第四十八章 广成
- 153 第一章 昆仑
- 154 第二章 方士
- 155 第三章 命星
- 156 第四章 持否
- 157 第五章 残垣
- 158 第六章 破楼
- 159 第七章 大殿
- 160 第八章 血阵
- 161 第一章 怪人
- 162 第二张 白衣
- 163 第三章 存神
- 164 第四章 诛仙
- 165 第五章 霞光
- 166 第六章 逐出
- 167 第七章 邀请
- 168 第八章 圣殿
- 169 第九章 烛龙
- 170 第十章 归人
- 171 上架感言什么的
- 172 第十一章 欢聚
- 173 第十二章 道玄
- 174 第十三章 往事
- 175 第十四章 拭剑
- 176 第十五章 兴师
- 177 第十六章 狂想
- 178 第十七章 上官
- 179 第十八章 格杀
- 180 第十九章 镇魔
- 181 第二十章 兽神
- 182 第二十一章 天变
- 183 第二十二章 暗谋
- 184 第二十三章 意气
- 185 第二十四章 剑光
- 186 第二十五章 赞成(三千字)
- 187 第二十六章 行走
- 188 第二十七章 地德
- 189 第二十八章 护法
- 190 第二十九章 变化
- 191 第三十章 求援
- 192 第三十一章 交代(四千字)
- 193 第三十二章 掀翻
- 194 第三十三章 怪物
- 195 第三十四章 赌注
- 196 第三十五章 造化
- 197 第三十六章 瞩目
- 198 第三十七章 身影
- 199 第三十八章 巨眼
- 200 第三十九章 愚公
- 201 第四十章 去休
- 202 第一章 杀剑
- 203 第二章 断山
- 204 第三章 宗门
- 205 第四章 剑客
- 206 第五章 风雨
- 207 第六章 帷幕
- 208 第七章 盟友
- 209 第七章 助力(毕业狗终于安顿好了。。。)
- 210 第一章 苦涩
- 211 第二章 英才
- 212 第三章 起始
- 213 第四章 接战(4000)
- 214 第五章 抹去
- 215 第六章 元磁
- 216 第七章 挥掌
- 217 第八章 旁门
- 218 第九章 等劫
- 219 第十章 劈道
- 220 第十一章 银丝(提前祝福七夕节,心里苦)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四十六章 惊雁
第四十六章 惊雁
天下似乎一静。
不过半个月时间,中原大地上大小势力仿佛洗牌一般,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南北最强的势力李阀与萧铣,都受到重创,而萧铣更是被宋阀与林士弘的军队打击的节节败退,最终身死国灭。
而李阀虽然因为南方军士的疲敝,不得不修养,但李阀中军事实力最强的李世民,却失去了他旗下天策府的近一半高手,再没有往日的意气风发。
这天下的终局将走向何方,对所有人来说,都显得扑朔迷离。
但明眼人都知道,能够决定这天下大事的,只有一个人。
北方,雁门郡。
颉利死后,混乱的突厥内部终于弹压不住各族的反抗,特别是积怨已久的铁勒九部,在曲傲的带领下,向突厥汗帐,发起猛烈的反扑。
若不是秦穆放过的那两万精兵顺利赶回国内,怕是东/突厥这一方霸主,已经消失在历史之中,但对草原来说,暂时没有一方势力能够再次统一草原,反而烽火处处。
最令突厥人绝望的是,他们的天神,毕玄,再没有回来。
山庄外仿佛还残留着毕玄当初绝望的笑音,但经历过一番大战的众人却已经回复了平静的生活。
秦穆端坐在室内,看着烛火明灭,少见的没有修炼。
一个身影从门外走进,玉脸上只有平静和淡然,依旧是一身粗布衣物,看着秦穆半晌,方才说道:“我想离开了。”
秦穆看着眼前的玉人,微微笑道:“自两年前,我就没想过再限制你。”
师妃暄,是秦穆庄中最为低调的绝顶高手,甚至在最危急的时刻,也是青灯古佛,在庄中静静的耕种与修行。
她的功力,早就远迈其师,进入了剑心通明的无上境界。
令人惊讶的是,在秦穆告诉她她能恢复恢复自由之后,她却依旧是没有离开,反而留在庄内,教庄中弟子农事和佛理。
师妃暄深深地看了他一眼,转头离去。
秦穆看着她的背影,心中其实是有着淡淡地欣赏。
师妃暄比她的师尊,可以说识时务许多,她早就看明白,秦穆在意的只有墨门,能够决定日后天下走势的,也只有秦穆培养出来的这些弟子。
佛门如果想生存,必然是要接受墨门的思想。
对秦穆来说,你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做了什么。
三个月后,川中传来消息,静斋斋主梵青惠将衣钵传给弟子师妃暄。
师妃暄大开山门,在天下武林同道面前,正式削发为尼,慈航静斋,不复隐世。
天下禅院,四大圣僧联合声明,提倡不耕不食,“二日不作,一日不食。”。
面对秦穆这亘古未有的强人,不改变就要覆灭的局面,佛家体现出他强韧的生命力。
山庄之中,各方使者盈门,墨家的学院,好似雨后春笋一般,在中原大地上兴建起来。在如今儒家学院都还没有从隋文帝的打压中恢复出来的时候,重视实践与科学的墨家学院,反而成为天下有志于向学的青年的第一选择。
婠婠寻到正在后院看护植株的秦穆,陪着他遥望着前面正堂中热闹的灯火,娇俏问到:“他们都来求见你一面,你却躲在这里。”
秦穆笑着看了她一眼:“他们哪里是求见我,不过求一个心安而已。”
婠婠横了他一眼,似乎是生气的模样。
秦穆不觉失笑,他明白是为何,本来局势大好,若是秦穆往李阀一行,林士弘得天下便已经稳了,但无论婠婠怎么软磨硬泡,秦穆都是拒绝。
婠婠自然是生气的。
但石之轩却明白秦穆的想法。
生死存亡之际,秦穆这样的高手确实是有改天换地的力量,但得天下这件事,不是一个人能够决定的。
若然因着秦穆得了天下,那政权的威权其实是不足的。
杨坚因为其国丈的身份,得了天下,甚至不算什么天平天子,日后还有人说:“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
甚至他日后对门阀的无能为力,都是因为其依赖其过多,尾大不掉的原因。
换句话说,秦穆毕竟要走,林士弘能因着秦穆得天下,还能因着秦穆守天下么。
秦穆已经给了魔门一个远超越历史的开局,如果他们依旧是烂泥扶不上墙,又有什么帮助的价值呢?
到了今日,无论是谁得了天下,也无法小看墨门的力量。
婠婠仿佛没有看到他无奈的神色一般,突然一静,开口问道:“你什么时候走?”
秦穆抬眼望向西方,开口回答道:“不久了。”
婠婠似乎全然没有感觉一般,抽身便走。
此后三年,秦穆离开山庄,在一处孤峰隐居,再不理世事。
天下却渐渐平静下来,因为墨门提供的一些高产作物在南方一一种植,中原大地上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纷纷南渡,南方的实力一天比一天强。
而北方没有了突厥的插手,反而变得混乱起来,原先亲突厥的军阀一日一惊,李阀却因为李世民的势力大削,让李建成看到了机会,陷入了内斗之中。
南北,攻守之势异矣。
跌跌撞撞的墨门,开始适应了做为天下最大的学派的地位。
久未出世的秦穆,也被天下人开始作为传说传颂。
悬刀天下,莫敢不从。
直到一天,星斗变换,秦穆苦苦等待的时机,终于来临。
他离开之后,秦穆的草庐之内,突然现出了一个俏影。
岸上有一盏清茶,有着余温,却一口未喝。
来人知道,秦穆,不过是尽了最后一分待客之礼。
秦穆一路向西,来到了一处人烟稀少的平原,此时艳阳高照,秦穆却仿佛没有感觉到刺眼的光芒一般,抬头看着天空。
他在计算星辰的轨迹。
留马平原,惊雁宫所在。
惊雁宫神秘莫测,却仿佛随着星辰的变化,或隐或现,唐朝之前,只有广成子一人进入过。
秦穆作为破碎之人,对天地间的变化敏感至极,又有心收集了关于留马平原的历年传说,方才确定这几日是宫门开启的时间。
PS:有书友反映说上一章武力值是不是太强了
但是我差不多是按照我可以查到的黄易小说中传鹰的武力设定的情节,这样。。。
所以我认为还是合理。。。
不过半个月时间,中原大地上大小势力仿佛洗牌一般,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南北最强的势力李阀与萧铣,都受到重创,而萧铣更是被宋阀与林士弘的军队打击的节节败退,最终身死国灭。
而李阀虽然因为南方军士的疲敝,不得不修养,但李阀中军事实力最强的李世民,却失去了他旗下天策府的近一半高手,再没有往日的意气风发。
这天下的终局将走向何方,对所有人来说,都显得扑朔迷离。
但明眼人都知道,能够决定这天下大事的,只有一个人。
北方,雁门郡。
颉利死后,混乱的突厥内部终于弹压不住各族的反抗,特别是积怨已久的铁勒九部,在曲傲的带领下,向突厥汗帐,发起猛烈的反扑。
若不是秦穆放过的那两万精兵顺利赶回国内,怕是东/突厥这一方霸主,已经消失在历史之中,但对草原来说,暂时没有一方势力能够再次统一草原,反而烽火处处。
最令突厥人绝望的是,他们的天神,毕玄,再没有回来。
山庄外仿佛还残留着毕玄当初绝望的笑音,但经历过一番大战的众人却已经回复了平静的生活。
秦穆端坐在室内,看着烛火明灭,少见的没有修炼。
一个身影从门外走进,玉脸上只有平静和淡然,依旧是一身粗布衣物,看着秦穆半晌,方才说道:“我想离开了。”
秦穆看着眼前的玉人,微微笑道:“自两年前,我就没想过再限制你。”
师妃暄,是秦穆庄中最为低调的绝顶高手,甚至在最危急的时刻,也是青灯古佛,在庄中静静的耕种与修行。
她的功力,早就远迈其师,进入了剑心通明的无上境界。
令人惊讶的是,在秦穆告诉她她能恢复恢复自由之后,她却依旧是没有离开,反而留在庄内,教庄中弟子农事和佛理。
师妃暄深深地看了他一眼,转头离去。
秦穆看着她的背影,心中其实是有着淡淡地欣赏。
师妃暄比她的师尊,可以说识时务许多,她早就看明白,秦穆在意的只有墨门,能够决定日后天下走势的,也只有秦穆培养出来的这些弟子。
佛门如果想生存,必然是要接受墨门的思想。
对秦穆来说,你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做了什么。
三个月后,川中传来消息,静斋斋主梵青惠将衣钵传给弟子师妃暄。
师妃暄大开山门,在天下武林同道面前,正式削发为尼,慈航静斋,不复隐世。
天下禅院,四大圣僧联合声明,提倡不耕不食,“二日不作,一日不食。”。
面对秦穆这亘古未有的强人,不改变就要覆灭的局面,佛家体现出他强韧的生命力。
山庄之中,各方使者盈门,墨家的学院,好似雨后春笋一般,在中原大地上兴建起来。在如今儒家学院都还没有从隋文帝的打压中恢复出来的时候,重视实践与科学的墨家学院,反而成为天下有志于向学的青年的第一选择。
婠婠寻到正在后院看护植株的秦穆,陪着他遥望着前面正堂中热闹的灯火,娇俏问到:“他们都来求见你一面,你却躲在这里。”
秦穆笑着看了她一眼:“他们哪里是求见我,不过求一个心安而已。”
婠婠横了他一眼,似乎是生气的模样。
秦穆不觉失笑,他明白是为何,本来局势大好,若是秦穆往李阀一行,林士弘得天下便已经稳了,但无论婠婠怎么软磨硬泡,秦穆都是拒绝。
婠婠自然是生气的。
但石之轩却明白秦穆的想法。
生死存亡之际,秦穆这样的高手确实是有改天换地的力量,但得天下这件事,不是一个人能够决定的。
若然因着秦穆得了天下,那政权的威权其实是不足的。
杨坚因为其国丈的身份,得了天下,甚至不算什么天平天子,日后还有人说:“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
甚至他日后对门阀的无能为力,都是因为其依赖其过多,尾大不掉的原因。
换句话说,秦穆毕竟要走,林士弘能因着秦穆得天下,还能因着秦穆守天下么。
秦穆已经给了魔门一个远超越历史的开局,如果他们依旧是烂泥扶不上墙,又有什么帮助的价值呢?
到了今日,无论是谁得了天下,也无法小看墨门的力量。
婠婠仿佛没有看到他无奈的神色一般,突然一静,开口问道:“你什么时候走?”
秦穆抬眼望向西方,开口回答道:“不久了。”
婠婠似乎全然没有感觉一般,抽身便走。
此后三年,秦穆离开山庄,在一处孤峰隐居,再不理世事。
天下却渐渐平静下来,因为墨门提供的一些高产作物在南方一一种植,中原大地上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纷纷南渡,南方的实力一天比一天强。
而北方没有了突厥的插手,反而变得混乱起来,原先亲突厥的军阀一日一惊,李阀却因为李世民的势力大削,让李建成看到了机会,陷入了内斗之中。
南北,攻守之势异矣。
跌跌撞撞的墨门,开始适应了做为天下最大的学派的地位。
久未出世的秦穆,也被天下人开始作为传说传颂。
悬刀天下,莫敢不从。
直到一天,星斗变换,秦穆苦苦等待的时机,终于来临。
他离开之后,秦穆的草庐之内,突然现出了一个俏影。
岸上有一盏清茶,有着余温,却一口未喝。
来人知道,秦穆,不过是尽了最后一分待客之礼。
秦穆一路向西,来到了一处人烟稀少的平原,此时艳阳高照,秦穆却仿佛没有感觉到刺眼的光芒一般,抬头看着天空。
他在计算星辰的轨迹。
留马平原,惊雁宫所在。
惊雁宫神秘莫测,却仿佛随着星辰的变化,或隐或现,唐朝之前,只有广成子一人进入过。
秦穆作为破碎之人,对天地间的变化敏感至极,又有心收集了关于留马平原的历年传说,方才确定这几日是宫门开启的时间。
PS:有书友反映说上一章武力值是不是太强了
但是我差不多是按照我可以查到的黄易小说中传鹰的武力设定的情节,这样。。。
所以我认为还是合理。。。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