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01 第202章 上沪道台
- 202 第203章 检阅 上
- 203 第204章 检阅 中
- 204 第205章 检阅 下
- 205 第206章 最缺什么
- 206 第207章 碰头
- 207 第208章 杨海波
- 208 第209章 南明日报社
- 209 第210章 南明日报社 中
- 210 第211章 南明日报社 下
- 211 第212章 各方反应
- 212 第213章 东瀛人的顾忌
- 213 第214章 两件事
- 214 第215章 三回
- 215 第216章 备战
- 216 第217章 西路联军登陆霸王滩
- 217 第218章 战将启
- 218 第219章 首战 上
- 219 第220章 首战 下
- 220 第221章 送装备
- 221 第222章 夜袭 上
- 222 第223章 夜袭 中
- 223 第224章 夜袭 下
- 224 第225章 闹剧
- 225 第226章 西岗军分区全面换装
- 226 第227章 见面礼
- 227 第228章 战前
- 228 第229章 狼域第一战 (一)
- 229 第230章 狼域第一战 (二)
- 230 第231章 狼域第一战 (三)
- 231 第232章 狼域第一战 (四)
- 232 第233章 战后总结
- 233 第234章 锁定炮团 上
- 234 第235章 锁定炮团 中
- 235 第236章 锁定炮团 下
- 236 第237章 基里连科的新策略
- 237 第238章 西路联军的变化
- 238 第239章 十八联堡战斗打响
- 239 第240章 清军首胜
- 240 第241章 来自黑夜的恐惧
- 241 第242章 西岗形势
- 242 第243章 夜战 上
- 243 第244章 夜战 中
- 244 第245章 夜战 下
- 245 第246章 神叨的盛京将军
- 246 第247章 俘虏的用处
- 247 第248章 弃第一道防线
- 248 第249章 见鬼的
- 249 第250章 东西联军汇合
- 250 第251章 这仗,怎么打
- 251 第252章 四栖飞车
- 252 第253章 章作林来投 上
- 253 第254章 章作林来投 中
- 254 第255章 章作林来投 下
- 255 第256章 设套
- 256 第257章 独立团
- 257 第258章 好计策
- 258 第259章 雷霆之势
- 259 第260章 长顺
- 260 第261章 青霉素
- 261 第262章 六国观察团
- 262 第263章 被算计 上
- 263 第264章 亲自出手
- 264 第265章 高科技才是硬道理
- 265 第266章 扬长而去
- 266 第267章 坦诚相告
- 267 第268章 毒计
- 268 第269章 事情繁多的一天
- 269 第270章 南路清军的末日 上
- 270 第271章 南路清军的末日 下
- 271 第272章 彪悍的民风
- 272 第273章 一封信的分量
- 273 第274章 新计划
- 274 第275章 西岗军分区解散
- 275 第276章 刘牧
- 276 第277章 东交民巷
- 277 第278章 驱使百姓叩关
- 278 第279章 第三关
- 279 第280章 残酷的对决
- 280 第281章 四天后
- 281 第282章 黑龙军战后会议
- 282 第283章 解决106团的隐患
- 283 第284章 搞定长顺
- 284 第285章 清军出战
- 285 第286章 落幕
- 286 第287章 疯狂的沙俄
- 287 第288章 窦那乐和康格
- 288 第289章 军分区
- 289 第290章 半机械化部队
- 290 第291章 广州
- 291 第292章 郑士良
- 292 第293章 教育帅宏
- 293 第294章 游说
- 294 第295章 战斗如此之简单
- 295 第296章 面谈 上
- 296 第297章 面谈 下
- 297 第298章 陈家
- 298 第299章 刘根生的抉择
- 299 第300章 起义军整编
- 300 第301章 史坚如
- 301 第302章 德军至
- 302 第303章 北洋三杰
- 303 第304章 驱狼吞虎
- 304 第305章 上沪租界
- 305 第306章 卡罗恩
- 306 第307章 帅营长
- 307 第308章 起义军军事会议
- 308 第309章 初战
- 309 第310章 打打停停
- 310 第311章 玉峡山谷
- 311 第312章 战斗堡垒
- 312 第313章 战斗结束
- 313 第314章 济南府
- 314 第315章 王秋山
- 315 第316章 二当家的
- 316 第317章 里应外合
- 317 第318章 拿下
- 318 第319章 妇女主任
- 319 第320章 战前准备
- 320 第321章 谋划
- 321 第322章 钱澧河之战 上
- 322 第323章 钱澧河之战 中
- 323 第324章 钱澧河之战 下
- 324 第325章 钱澧河之战 终
- 325 第326章 中原军分区全面摩托化
- 326 第327章 难忘的一天
- 327 第328章 德军覆灭
- 328 第329章 两广军分区
- 329 第330章 吉林和蒙古局势
- 330 第331章 日俄战争(大结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212章 各方反应
第212章 各方反应
1900年9月17日。
上沪。
“卖报了。”
“卖报了。”
“沙俄在黑水省制造惊天惨案,快来看一看,瞧一瞧啊。”
“黑龙军在瑷珲强势崛起,灭杀长毛数万人,大涨我华夏之国威啊。”
“真的,假的啊?”
“当然,是真的。”
“行,那给我来一份瞧瞧,我还不信,真有人能够杀死几万长毛?”
“天啊,南明日报社,不会是杜撰吧?”
“哈哈哈,杀的好,杀的好,那群畜生,杀光了才好。“
……
为了怕夜长梦多,张守正将今日的南明日报改为了黑龙军特刊,整版报道黑龙军纪事,将秦海基给予的四篇报道全都揉到了这张报纸之内,也想为此造成一个巨大的轰动效应。
然而,让张守正和秦海基,甚至说岳维华都没有想到的是,广大百姓对于南明日报这份特刊,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应,报纸的当日销量不涨反降,对此,众人也只能够摇头苦笑。
其实,换位思考一下,会出现这种情况,其实不难理解。
现在毕竟才是1900年,新思想并未得到普及,革命之风尚在孕育之中,在老百姓眼中,黑龙军和义和团,恐怕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当然,报纸上说杀了数万老毛子,还是会成为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不过,也仅此而已。
当然,要说没有收获,肯定是假的。
在上沪公共租界,某院子内,历史上华夏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先生,此刻正拿着南明日报黑龙军特刊,逐字逐句的在细细品读,尤其是看到关于黑龙军行动思想和行事准则后,更是大受触动。
“黑龙军,居然自称是一个百姓的子弟兵,好,好,好啊。”孙先生连着三个好字,顿时让一旁同样在看报纸的郑士良大感意外,于是笑问道:“孙先生,这个黑龙军是我辈中人吗?”
郑士良,汉族,广东人,生于1863年,说起来比孙先生还大三岁,与孙先生是博济医院学医时的同学,对于孙先生的革命主张十分折服,故而对于孙先生格外尊敬,算是孙先生的铁杆支持者。
说起来,郑士良在历史上,也是大大的有名,因为在历史上,在孙先生的委派下,由郑士良带队,在广东惠阳三洲田打响了革*命起义的第一枪,即三洲田起义,而时间就在下个月。
此番孙先生带着郑士良来沪,其实就是为了筹措军饷和购买武器而来,却不曾想,居然无意中发现了黑龙军的存在,这让孙先生大喜过望,连说三个好字。
“同辈中人?”孙先生皱了皱眉,道:“有些拿不准,毕竟没有真正接触过,但是有几点可以肯定,一是这支队伍不像是普通的农民义军,而颇具西方的军伍,其次,他们战斗力很强,你看看这份报纸,即便有所夸大,也能够说明很多问题,还有,黑龙军能够将触手伸到上沪,知道利用媒体来宣传,可见黑龙军的领袖是学习过西法之人。”
“既然如此,要不,我们前去南明日报社打听打听,看看能否联系上黑龙军的人?”郑士良言道。
“不可。”孙先生摇摇头,直言道:“黑龙军是一支有实力的队伍,而此刻,我们尚未走出第一步,若是接触,谁主谁次就不好说了,其次,三洲田起义日期临近,在这种时候,还是不要节外生枝的好。”
“还是孙先生思虑周全。”郑士良佩服道。
“恩,等咱们成功迈出了第一步,到时候再通电联络,南北呼应,民主岂不是指日可待。”孙先生颇为兴奋道。
“真期盼这一天的早日到来啊。”
……
燕京,东交民巷,沙俄大使馆。
噼里啪啦!
要说南明日报的黑龙军特刊刊登出来后,谁反应最大,毫无疑问当属沙俄,这不,沙俄公使格尔斯,又在砸东西呢。
“该死,该死,混蛋,混蛋。”
格尔斯喋喋不休的怒骂,黑龙军特刊一出,沙俄就彻底成为了天下的笑柄,尽管说最近在东三省动作频频,早已经让各国猜到了些什么,但毕竟只是猜测,即便是为了获得英法的支持,格尔斯也只是模模糊糊的将瑷珲战事提了提,现在倒好,整个战事的过程,战死多少人,甚至就连细节都出来,这将使得沙俄颜面尽丧。
“来人,给德米耶夫发电报,告诉他,不管用什么办法,我要这狗屁的南明日报社关门大吉。”格尔斯怒吼道。
“是,公使大人。”
武官匆匆而去,不过十来分钟后,又匆匆而回,道:“公使大人,德米耶夫领事回电说,南明日报社位于法租界,而且,南明日报社的社长,是法国公使毕胜的妹夫,大人的命令,实在是难以执行。”
“什么?毕胜?”格尔斯听后更是愤怒道:“该死的高卢鸡,欺人太甚,走,去法国使馆,……。”
……
格尔斯尚未走出大使馆,便看到英法美日等国公使联袂而来,毫无疑问,各国公使都收到了上沪的加急电报,他们登门的目的,不言而喻,就是要确认是否属实。
“格尔斯公使,我有必要向你表示最诚挚的歉意,南明日报社的报道,让我也很意外。”法国公使毕胜上来就直接道歉了,虽然这事情张守正同他报备过,但显然不可能承认,当然,毕胜也并不知道张守正得到如此详细的信息,否则,肯定会先睹为快。
“哼。”
“格尔斯公使,我们联袂而来的目的,想来你也明白,能否直言相告,报纸上的信息,是否属实?”英国公使窦那乐爵士直接开门见山道,之所以这么直接,主要就是因为格尔斯之前对他的隐瞒,要知道,上次公使会议,窦那乐可是力挺了格尔斯,可格尔斯却并没有将实情相告,这让窦那乐非常不爽。
“这,……。”
“公使大人,清廷北洋大臣李鸿章求见。”
正说话间,李中堂也是拖着病躯,颤颤巍巍的来到了大使馆求见,要说黑龙军特刊一出使得沙俄颜面尽失的话,那么心中最恐慌的无疑是清廷,尤其是大清的裱糊匠李中堂了,黑龙军如此强大,清廷寝食难安啊。
所以,听说李鸿章来了,格尔斯反而松了口气,总算来个真正的盟友,于是摆摆手,示意到:“有请吧。”
……(未完待续。)
上沪。
“卖报了。”
“卖报了。”
“沙俄在黑水省制造惊天惨案,快来看一看,瞧一瞧啊。”
“黑龙军在瑷珲强势崛起,灭杀长毛数万人,大涨我华夏之国威啊。”
“真的,假的啊?”
“当然,是真的。”
“行,那给我来一份瞧瞧,我还不信,真有人能够杀死几万长毛?”
“天啊,南明日报社,不会是杜撰吧?”
“哈哈哈,杀的好,杀的好,那群畜生,杀光了才好。“
……
为了怕夜长梦多,张守正将今日的南明日报改为了黑龙军特刊,整版报道黑龙军纪事,将秦海基给予的四篇报道全都揉到了这张报纸之内,也想为此造成一个巨大的轰动效应。
然而,让张守正和秦海基,甚至说岳维华都没有想到的是,广大百姓对于南明日报这份特刊,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应,报纸的当日销量不涨反降,对此,众人也只能够摇头苦笑。
其实,换位思考一下,会出现这种情况,其实不难理解。
现在毕竟才是1900年,新思想并未得到普及,革命之风尚在孕育之中,在老百姓眼中,黑龙军和义和团,恐怕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当然,报纸上说杀了数万老毛子,还是会成为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不过,也仅此而已。
当然,要说没有收获,肯定是假的。
在上沪公共租界,某院子内,历史上华夏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先生,此刻正拿着南明日报黑龙军特刊,逐字逐句的在细细品读,尤其是看到关于黑龙军行动思想和行事准则后,更是大受触动。
“黑龙军,居然自称是一个百姓的子弟兵,好,好,好啊。”孙先生连着三个好字,顿时让一旁同样在看报纸的郑士良大感意外,于是笑问道:“孙先生,这个黑龙军是我辈中人吗?”
郑士良,汉族,广东人,生于1863年,说起来比孙先生还大三岁,与孙先生是博济医院学医时的同学,对于孙先生的革命主张十分折服,故而对于孙先生格外尊敬,算是孙先生的铁杆支持者。
说起来,郑士良在历史上,也是大大的有名,因为在历史上,在孙先生的委派下,由郑士良带队,在广东惠阳三洲田打响了革*命起义的第一枪,即三洲田起义,而时间就在下个月。
此番孙先生带着郑士良来沪,其实就是为了筹措军饷和购买武器而来,却不曾想,居然无意中发现了黑龙军的存在,这让孙先生大喜过望,连说三个好字。
“同辈中人?”孙先生皱了皱眉,道:“有些拿不准,毕竟没有真正接触过,但是有几点可以肯定,一是这支队伍不像是普通的农民义军,而颇具西方的军伍,其次,他们战斗力很强,你看看这份报纸,即便有所夸大,也能够说明很多问题,还有,黑龙军能够将触手伸到上沪,知道利用媒体来宣传,可见黑龙军的领袖是学习过西法之人。”
“既然如此,要不,我们前去南明日报社打听打听,看看能否联系上黑龙军的人?”郑士良言道。
“不可。”孙先生摇摇头,直言道:“黑龙军是一支有实力的队伍,而此刻,我们尚未走出第一步,若是接触,谁主谁次就不好说了,其次,三洲田起义日期临近,在这种时候,还是不要节外生枝的好。”
“还是孙先生思虑周全。”郑士良佩服道。
“恩,等咱们成功迈出了第一步,到时候再通电联络,南北呼应,民主岂不是指日可待。”孙先生颇为兴奋道。
“真期盼这一天的早日到来啊。”
……
燕京,东交民巷,沙俄大使馆。
噼里啪啦!
要说南明日报的黑龙军特刊刊登出来后,谁反应最大,毫无疑问当属沙俄,这不,沙俄公使格尔斯,又在砸东西呢。
“该死,该死,混蛋,混蛋。”
格尔斯喋喋不休的怒骂,黑龙军特刊一出,沙俄就彻底成为了天下的笑柄,尽管说最近在东三省动作频频,早已经让各国猜到了些什么,但毕竟只是猜测,即便是为了获得英法的支持,格尔斯也只是模模糊糊的将瑷珲战事提了提,现在倒好,整个战事的过程,战死多少人,甚至就连细节都出来,这将使得沙俄颜面尽丧。
“来人,给德米耶夫发电报,告诉他,不管用什么办法,我要这狗屁的南明日报社关门大吉。”格尔斯怒吼道。
“是,公使大人。”
武官匆匆而去,不过十来分钟后,又匆匆而回,道:“公使大人,德米耶夫领事回电说,南明日报社位于法租界,而且,南明日报社的社长,是法国公使毕胜的妹夫,大人的命令,实在是难以执行。”
“什么?毕胜?”格尔斯听后更是愤怒道:“该死的高卢鸡,欺人太甚,走,去法国使馆,……。”
……
格尔斯尚未走出大使馆,便看到英法美日等国公使联袂而来,毫无疑问,各国公使都收到了上沪的加急电报,他们登门的目的,不言而喻,就是要确认是否属实。
“格尔斯公使,我有必要向你表示最诚挚的歉意,南明日报社的报道,让我也很意外。”法国公使毕胜上来就直接道歉了,虽然这事情张守正同他报备过,但显然不可能承认,当然,毕胜也并不知道张守正得到如此详细的信息,否则,肯定会先睹为快。
“哼。”
“格尔斯公使,我们联袂而来的目的,想来你也明白,能否直言相告,报纸上的信息,是否属实?”英国公使窦那乐爵士直接开门见山道,之所以这么直接,主要就是因为格尔斯之前对他的隐瞒,要知道,上次公使会议,窦那乐可是力挺了格尔斯,可格尔斯却并没有将实情相告,这让窦那乐非常不爽。
“这,……。”
“公使大人,清廷北洋大臣李鸿章求见。”
正说话间,李中堂也是拖着病躯,颤颤巍巍的来到了大使馆求见,要说黑龙军特刊一出使得沙俄颜面尽失的话,那么心中最恐慌的无疑是清廷,尤其是大清的裱糊匠李中堂了,黑龙军如此强大,清廷寝食难安啊。
所以,听说李鸿章来了,格尔斯反而松了口气,总算来个真正的盟友,于是摆摆手,示意到:“有请吧。”
……(未完待续。)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