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3 第3章 母亲
- 4 第4章 大房的改变(一)
- 5 第5章 大房的改变(二)
- 6 第6章 母爱
- 7 第7章 整治贾王氏(一)
- 8 第8章 整治贾王氏(二)
- 9 第9章 整治贾王氏(三)
- 10 第10章 整治贾王氏(四)
- 11 第11章 整治贾王氏(五)
- 12 第12章 憋闷的用餐
- 13 第13章 郁闷的贾政
- 14 第14章 孝顺的便宜儿子
- 15 第15章 过去和现在
- 16 第16章 猜测
- 17 第17章 下人冷安
- 18 第18章 无题
- 19 第19章 贾政的忧虑
- 20 第20章 出孝(捉虫)
- 21 第21章 家学
- 22 第22章 老太太的金手指
- 23 第23章 焦虑的等待
- 24 第24章 贾政真相(捉虫)
- 25 第25章 分家
- 26 第26章 贾政上班第一天
- 27 第27章 无题
- 28 第28章 贾敏
- 29 第29章 出发了
- 30 第30章 老太太的“战场”
- 31 第31章 母女
- 32 第32章 指挥
- 33 第33章 贾琏种地
- 34 第34章 生活
- 35 第35章 嫉妒(捉虫)
- 36 第36章 无题
- 37 第37章 胎教
- 38 第38章 准备回家
- 39 第39章 晕轿子
- 40 第40章 不喜
- 41 第41章 徐嬷嬷
- 42 第42章 冰释前嫌
- 43 第43章 和谐聊天?(一更)
- 44 第44章 杜姨娘送汤(二更)
- 45 第45章 黑心眼的(三更)
- 46 第46章 上门挑衅
- 47 第47章 小包子来通知
- 48 第48章 天生的劳碌命
- 49 第49章 包子来临
- 50 第50章 终于有人发现他了
- 51 第51章
- 52 第52章
- 53 第53章
- 54 第54章 好母亲
- 55 第55章 吉祥物
- 56 第56章 担心的老太太
- 57 第57章 回忆
- 58 第58章 集体外出
- 59 第59章 被屏蔽的贾王氏
- 60 第60章 引人注目?
- 61 第61章 离开之前
- 62 第62章 张氏吐了
- 63 第63章 赔钱货
- 64 第64章
- 65 第65章 黑脸的贾王氏
- 66 第66章 银簪
- 67 第67章 溪儿威武
- 68 第68章 贾王氏揣包子
- 69 第69章 温馨
- 70 第70章 差别对待
- 71 第71章 絮絮叨叨的老太太
- 72 第72章 二房的平妻
- 73 第73章 意外泄露的消息
- 74 第74章 无题
- 75 第75章 贾珠的心酸
- 76 第76章 贾宝玉出生
- 77 第77章 真相
- 78 第78章 宝玉进化
- 79 第79章 兄妹情
- 80 第80章
- 81 第81章
- 82 第82章 花朝节
- 83 第83章
- 84 第84章
- 85 第85章 见面
- 86 第86章
- 87 第87章
- 88 第88章
- 89 第89章
- 90 第90章
- 91 第91章
- 92 第92章
- 93 第93章
- 94 第94章
- 95 第95章
- 96 第96章
- 97 第97章
- 98 第98章
- 99 第99章 番外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13章 郁闷的贾政
第13章 郁闷的贾政
老太太认为憋闷晚膳过后,大家用茶水漱了口。贾家原来的习惯,漱口后要喝茶的。于是,大家还围坐在桌子旁等着喝茶的,结果等了好一会儿,都没见上茶。都有些奇怪。
只有最近陪了老太太一段时间的贾赦,在老太太病好后就改了这习惯。说是太医说的,饭后喝茶不好。他是知道原因的。当时也有问:
“母亲,为什么不上茶呢?”
结果老太太说了:
“上次,太医给我看病的时候曾经说,餐后喝茶,会对肠胃不好。”
过后,他自己也亲自问过太医一些养生的事情。
在他陪母亲的后,就没在母亲这餐后喝过茶了。现在见母亲没有要跟大家解释的可能,只好他自己跟大家说明了原因。
大家又坐了一会儿,老太太便说:
“走,咱们到院子里走走,消消食,以免晚上积食不好。俗话说得好‘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说完话的老太太,一手一个的牵了两个孙子就往外走。其他人自然也是要跟上的。一边走,老太太还一边问小小的贾琏:
“琏儿累了吗?”
小贾琏奶声奶气的说:
“琏儿不累。”
“那就好,以后,咱们都把身体锻炼得壮壮的,逛园子就不累了,还不会生病呢!”
“琏儿陪祖母锻炼,珠哥哥也一起吗?”
贾珠见贾琏歪着小脑袋看着自己,想了想,答道:
“哥哥要跟师傅学习,下学了就可以。”
贾琏听到贾珠那么说,高兴了,以后有人跟自己玩了,真好!只是祖母说的锻炼是什么?
“祖母,什么叫锻炼?”
兰老太太听了贾琏的话,想了好一会儿,她记得电视里好像有提到贾珠的身体不好,在科举的时候熬不过,所以早死了。又在心里斟酌了一番,才说:
“这锻炼啊,就跟你们祖父一般,自小习武,习武就是锻炼身体的一种。珠哥儿现在习文,将来考科举更要有一个好的身体,不然啊,身体会垮的!那花点时间习习武就很必要了。”
老太太的话刚落,后边跟着的贾政便说:
“母亲,珠哥儿是文人,文人雅士,哪能跟个武夫那般粗鲁行事。”
老太太听了贾政的话就来气,她只是说锻炼身体,又不是让孩子专职习武。这便宜儿子什么意思啊?严肃的说:
“怎么?你看不起武夫?咱们家就是以武起家,那你还要不要在贾家呆下去?要是不想呆下去就自己找地方给搬走。”
贾政没有想到老太太的反应那么大,呐呐的道:
“我、我、我这不是想让咱们家以武转文……”
“转文?转文就能忘掉祖宗的基业了?转文就不需要锻炼身体了?没有好的身体拿什么去考科举?知道为什么每次都能听到去考试的人学子晕倒被抬出来,甚至有人为此死了?还不是因为本来他们的身体不好……”
老太太一生气,就啪啦啪啦来了一大段。直把贾政给说得一句话都说不出话来为此。最后还说让贾赦给孩子请个武师傅回来,让两个孩子每天花一个时辰习武!是贾珠懂事的拉了拉老太太的袖子,说道:
“珠哥儿听祖母的话,以后跟大伯请的武师傅习武锻炼身体!”
老太太这才停下来,还给贾政甩一个眼神:你要是不让珠哥儿习武,就离我老人家远一点!
贾政在老太太的视线关怀下,恨不得让自己变成透明到大家都看不见为此。这,还是老太太第一次,表现出对自己的不满。从小到大,他只听到老太太说大哥的不是。文不成武不就的,他挺看不上自己这个哥哥的。
同为嫡子,自己可是比这个哥哥有出息多了!可是,就算这样,父亲还是让大哥袭爵了!自己只得了一个工部员外郎的闲职。只因为大哥比自己早出生几年,所以,当他得知这件事情的时候,心里是很不舒服的。
而母亲那个时候因为父亲的去世,身体本就不适,在圣旨到之时,更是直接晕倒,期间迷迷糊糊,一直不见好转。
等他再一次能跟母亲说说话的时候,已经过了好长的时间。而清醒过来的母亲,突然就对大哥好了起来,这让他更加郁郁不解。而好色的大哥在这段时间,也变得不好色了,竟然还把闹事的小妾给送到外边的庄子上了。至于他怎么去帮老太太办事儿,总之,最近一直听下人说他经常陪着老太太什么。
至于家里的一系列变故,他觉得大哥办事不靠谱,家里的奴才坏事了,悄悄处理便是了,为什么要弄得整个京城的人都知道了不说,竟然还让衙门参与了,这不是摆明了让荣国府成了笑柄吗?
就算这样,为什么一向好面子的老太太竟然也不说说大哥呢?反而因为自己的那么一句话,训斥自己。都怪那贾王氏坏的事,要不是她,老太太怎么突然就不喜自己了呢?
倒是贾赦,反正他本来就文不成武不就的纨绔,可这会儿听了老太太的话,倒是挺赞同的。心想:不管是纨绔也好、文人也罢,没有一个好的身体,又能做什么呢?当然,琏儿以后也是要袭爵的,走不走科举都没什么。但是,能去考一考就更好了!毕竟,他们家琏儿还是挺聪明的。就算他自己文不成武不就的,他还是崇尚文人的。
张氏听了老太太的一番话,有赞同也有不理解。她知道老太太这么说,是真的为了子孙后代好。她来自书香士族,自然是听说过科考的环境有多苛刻。没有老太太说的好身体和好毅力,还真的难以支撑完所有的考试。
一旁的贾元春则是非常吃惊,老太太什么时候用这样的语气跟父亲说过话?在她小小的记忆力,是从来没有过的!老太太这种语气的对象一直都是对着大伯的,怎么突然就转向自己父亲了呢?
难道,老太太不喜欢他们二房了吗?那老太太不喜欢二房的原因又是什么呢?难道是因为太太犯错,才这样吗?
就是贾元春再早熟,才六岁的她一时也还想不通原因。
只有最近陪了老太太一段时间的贾赦,在老太太病好后就改了这习惯。说是太医说的,饭后喝茶不好。他是知道原因的。当时也有问:
“母亲,为什么不上茶呢?”
结果老太太说了:
“上次,太医给我看病的时候曾经说,餐后喝茶,会对肠胃不好。”
过后,他自己也亲自问过太医一些养生的事情。
在他陪母亲的后,就没在母亲这餐后喝过茶了。现在见母亲没有要跟大家解释的可能,只好他自己跟大家说明了原因。
大家又坐了一会儿,老太太便说:
“走,咱们到院子里走走,消消食,以免晚上积食不好。俗话说得好‘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说完话的老太太,一手一个的牵了两个孙子就往外走。其他人自然也是要跟上的。一边走,老太太还一边问小小的贾琏:
“琏儿累了吗?”
小贾琏奶声奶气的说:
“琏儿不累。”
“那就好,以后,咱们都把身体锻炼得壮壮的,逛园子就不累了,还不会生病呢!”
“琏儿陪祖母锻炼,珠哥哥也一起吗?”
贾珠见贾琏歪着小脑袋看着自己,想了想,答道:
“哥哥要跟师傅学习,下学了就可以。”
贾琏听到贾珠那么说,高兴了,以后有人跟自己玩了,真好!只是祖母说的锻炼是什么?
“祖母,什么叫锻炼?”
兰老太太听了贾琏的话,想了好一会儿,她记得电视里好像有提到贾珠的身体不好,在科举的时候熬不过,所以早死了。又在心里斟酌了一番,才说:
“这锻炼啊,就跟你们祖父一般,自小习武,习武就是锻炼身体的一种。珠哥儿现在习文,将来考科举更要有一个好的身体,不然啊,身体会垮的!那花点时间习习武就很必要了。”
老太太的话刚落,后边跟着的贾政便说:
“母亲,珠哥儿是文人,文人雅士,哪能跟个武夫那般粗鲁行事。”
老太太听了贾政的话就来气,她只是说锻炼身体,又不是让孩子专职习武。这便宜儿子什么意思啊?严肃的说:
“怎么?你看不起武夫?咱们家就是以武起家,那你还要不要在贾家呆下去?要是不想呆下去就自己找地方给搬走。”
贾政没有想到老太太的反应那么大,呐呐的道:
“我、我、我这不是想让咱们家以武转文……”
“转文?转文就能忘掉祖宗的基业了?转文就不需要锻炼身体了?没有好的身体拿什么去考科举?知道为什么每次都能听到去考试的人学子晕倒被抬出来,甚至有人为此死了?还不是因为本来他们的身体不好……”
老太太一生气,就啪啦啪啦来了一大段。直把贾政给说得一句话都说不出话来为此。最后还说让贾赦给孩子请个武师傅回来,让两个孩子每天花一个时辰习武!是贾珠懂事的拉了拉老太太的袖子,说道:
“珠哥儿听祖母的话,以后跟大伯请的武师傅习武锻炼身体!”
老太太这才停下来,还给贾政甩一个眼神:你要是不让珠哥儿习武,就离我老人家远一点!
贾政在老太太的视线关怀下,恨不得让自己变成透明到大家都看不见为此。这,还是老太太第一次,表现出对自己的不满。从小到大,他只听到老太太说大哥的不是。文不成武不就的,他挺看不上自己这个哥哥的。
同为嫡子,自己可是比这个哥哥有出息多了!可是,就算这样,父亲还是让大哥袭爵了!自己只得了一个工部员外郎的闲职。只因为大哥比自己早出生几年,所以,当他得知这件事情的时候,心里是很不舒服的。
而母亲那个时候因为父亲的去世,身体本就不适,在圣旨到之时,更是直接晕倒,期间迷迷糊糊,一直不见好转。
等他再一次能跟母亲说说话的时候,已经过了好长的时间。而清醒过来的母亲,突然就对大哥好了起来,这让他更加郁郁不解。而好色的大哥在这段时间,也变得不好色了,竟然还把闹事的小妾给送到外边的庄子上了。至于他怎么去帮老太太办事儿,总之,最近一直听下人说他经常陪着老太太什么。
至于家里的一系列变故,他觉得大哥办事不靠谱,家里的奴才坏事了,悄悄处理便是了,为什么要弄得整个京城的人都知道了不说,竟然还让衙门参与了,这不是摆明了让荣国府成了笑柄吗?
就算这样,为什么一向好面子的老太太竟然也不说说大哥呢?反而因为自己的那么一句话,训斥自己。都怪那贾王氏坏的事,要不是她,老太太怎么突然就不喜自己了呢?
倒是贾赦,反正他本来就文不成武不就的纨绔,可这会儿听了老太太的话,倒是挺赞同的。心想:不管是纨绔也好、文人也罢,没有一个好的身体,又能做什么呢?当然,琏儿以后也是要袭爵的,走不走科举都没什么。但是,能去考一考就更好了!毕竟,他们家琏儿还是挺聪明的。就算他自己文不成武不就的,他还是崇尚文人的。
张氏听了老太太的一番话,有赞同也有不理解。她知道老太太这么说,是真的为了子孙后代好。她来自书香士族,自然是听说过科考的环境有多苛刻。没有老太太说的好身体和好毅力,还真的难以支撑完所有的考试。
一旁的贾元春则是非常吃惊,老太太什么时候用这样的语气跟父亲说过话?在她小小的记忆力,是从来没有过的!老太太这种语气的对象一直都是对着大伯的,怎么突然就转向自己父亲了呢?
难道,老太太不喜欢他们二房了吗?那老太太不喜欢二房的原因又是什么呢?难道是因为太太犯错,才这样吗?
就是贾元春再早熟,才六岁的她一时也还想不通原因。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