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3 第13章 郁闷的贾政
- 14 第14章 孝顺的便宜儿子
- 15 第15章 过去和现在
- 16 第16章 猜测
- 17 第17章 下人冷安
- 18 第18章 无题
- 19 第19章 贾政的忧虑
- 20 第20章 出孝(捉虫)
- 21 第21章 家学
- 22 第22章 老太太的金手指
- 23 第23章 焦虑的等待
- 24 第24章 贾政真相(捉虫)
- 25 第25章 分家
- 26 第26章 贾政上班第一天
- 27 第27章 无题
- 28 第28章 贾敏
- 29 第29章 出发了
- 30 第30章 老太太的“战场”
- 31 第31章 母女
- 32 第32章 指挥
- 33 第33章 贾琏种地
- 34 第34章 生活
- 35 第35章 嫉妒(捉虫)
- 36 第36章 无题
- 37 第37章 胎教
- 38 第38章 准备回家
- 39 第39章 晕轿子
- 40 第40章 不喜
- 41 第41章 徐嬷嬷
- 42 第42章 冰释前嫌
- 43 第43章 和谐聊天?(一更)
- 44 第44章 杜姨娘送汤(二更)
- 45 第45章 黑心眼的(三更)
- 46 第46章 上门挑衅
- 47 第47章 小包子来通知
- 48 第48章 天生的劳碌命
- 49 第49章 包子来临
- 50 第50章 终于有人发现他了
- 51 第51章
- 52 第52章
- 53 第53章
- 54 第54章 好母亲
- 55 第55章 吉祥物
- 56 第56章 担心的老太太
- 57 第57章 回忆
- 58 第58章 集体外出
- 59 第59章 被屏蔽的贾王氏
- 60 第60章 引人注目?
- 61 第61章 离开之前
- 62 第62章 张氏吐了
- 63 第63章 赔钱货
- 64 第64章
- 65 第65章 黑脸的贾王氏
- 66 第66章 银簪
- 67 第67章 溪儿威武
- 68 第68章 贾王氏揣包子
- 69 第69章 温馨
- 70 第70章 差别对待
- 71 第71章 絮絮叨叨的老太太
- 72 第72章 二房的平妻
- 73 第73章 意外泄露的消息
- 74 第74章 无题
- 75 第75章 贾珠的心酸
- 76 第76章 贾宝玉出生
- 77 第77章 真相
- 78 第78章 宝玉进化
- 79 第79章 兄妹情
- 80 第80章
- 81 第81章
- 82 第82章 花朝节
- 83 第83章
- 84 第84章
- 85 第85章 见面
- 86 第86章
- 87 第87章
- 88 第88章
- 89 第89章
- 90 第90章
- 91 第91章
- 92 第92章
- 93 第93章
- 94 第94章
- 95 第95章
- 96 第96章
- 97 第97章
- 98 第98章
- 99 第99章 番外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23章 焦虑的等待
第23章 焦虑的等待
这日,贾赦进宫,老太太在家也是坐立难安的,只管拉着儿媳妇张氏有一句没一句的胡乱聊着,有些焦虑的等贾赦回来。
婆媳俩都在为贾赦进宫担心,那皇宫对于老太太来说,是神圣的、危险的。人们不是常说‘伴君如伴虎’吗?只这一句,就让人觉得很危险了。而会让老太太觉得危险,是因为贾赦本就不学无术、也不怎么聪明,她来之前还是个十足的纨绔,每天只钻在女人堆里寻欢作乐。
猛然叫他去做点寻常事还行。现在让他面对的是皇帝,那种老太太只在电视里、电影中看到过的站在金字塔顶尖上的、还是掌握寻常人的生死的大人物。
前辈子,老太太见过最大的官,就是他们县里的县长、书记。那些人当时不知道跟儿子在外边做什么了,大热天的儿子给打电话回来说带两个人回来喝粥,让老太太从老酸坛多夹点酸菜出来拌好。老太太还问儿子:
“你都带了客人回来,需要炒两个菜吗?”
“不需要,我们就是口渴,想喝碗粥而已。”
老太太也照办了,过了好一会儿,儿子果然带回来两个和他年纪差不多、长得很精神的男人回来。儿子也只介绍说是他朋友,老太太也没当回事,就招呼他们喝粥。
那俩人也不嫌弃他们家寒酸,就着那一盘酸,三个大男人,愣是把那一盆子的粥都给喝完了!让老太太印象特别深刻。
之后就没再见人,还问起儿子:
“儿子,你那俩朋友怎么都没再来家里了?”
“人家工作忙着呢!哪有时间总上我们家啊!”
“他们做什么工作的?”
“他们啊,在县委工作。”
“哦。”
自己在知道他们俩是县委书记和县长,是一次在电视里偶然看到的时候听人说出来的。当时她还呆了好一会儿,才恍然大悟。后想想他们是什么又有什么关系呢?自己知不知道又有什么关系?这么一想,就放开了。
想她家儿子的工作什么的,家里没有关系,能靠的也只有他自己。只凭自己的能力当上某局局长,在她看来已经是很了不得的事情了。至于后来下乡被儿媳妇的低看,是那女人没眼光。
那女人也不想想,自己也不过是某厂的车间工人,要不是儿子花了一些钱,把她调出来,她能舒舒服服的坐办公室?
再说了这会子便宜儿子去见的是这个国家的皇帝呢!万一便宜儿子说错了什么,把皇帝给惹了,那是要砍头的!这可是古代,人皇帝要你死,你就得死,你要还能活着那就奇怪了!而且还会株连九族什么的,实在是太可怕了。这也是老太太自从到这古代,老觉得不安全,指不定哪天那皇帝就把气给撒到他们家。
自己现在就是个后院的老太太,真发生了什么事情,什么都帮不了、还什么都不能做,就怕给帮倒忙了,到时候怎么死都不知道!
这婆媳俩煎熬的等啊等,终于:
“老太太,老爷回来了!”老太太让去二门打听的翠玉,这会儿难得的没了斯文的边跑边喊着。
本来还焉里吧叽的婆媳俩人,立马坐直了身子,等待贾赦进门。这会儿,婆媳俩是在荣禧堂等的人,所以在见贾赦进来的时候看到他衣服都汗湿了,还没等贾赦开口,老太太便说了:
“赦儿,先去换身衣服再说。”
张氏马上就站起来,跟贾赦进去,伺候他换衣服。很快的,夫妻俩一起出来了。
贾赦跟老太太真正相处,也不过是父亲过世后的两年多,但他也知道老太太这会儿坐在这里,是担心他在皇宫遇到不测。所以,一坐下来,就赶紧的跟老太太汇报了他在皇宫中面圣的情况。并拿出了圣人给的赏赐。
老太太听完,松口气,又想了想,才说:
“圣上对于你还钱算是高兴的,才给了你赏赐,也算是记住你了。现在出孝了,你这一等将军虽然只是闲职,就算每天只是去点个谬,你也别忘了去。母亲不是要你去争什么功名,但你也要多去跟同僚联络、联络感情,让我们家不至于明明住在京城,上边有个什么事情的时候,咱们会跟睁眼瞎似的、什么都不知道,那多不好啊。”
贾赦听了老太太的一番话,如果是以前的他,估计是不在意的。但守孝的两年多时间里,他这个孝子整天的窝在老太太跟前尽孝,他知道老太太说的很多事情当真很中用!
不说别的,就这还钱的事,要是自己做的话,估计还是每年还五万两,而圣上估计都不记得自己是谁不说,待到家里银两紧张,或许连这五万两都还不上!到时候会怎么样,那就很难说了!想到这,贾赦认真的回道:
“儿子听母亲的。”
这儿子听话了,这家里应该就没有了原著里那种凄惨的下场了吧!老太太在心里感叹着。嘴里却说:
“赦儿,不是母亲说你,你这文不成武不就,没多大本事。母亲只求你安安分分的就是孝顺母亲了。今天,这事成了,明天就让管家把族长他们几个给请过来,说说分家的事情吧!”
“母亲……”
不等贾赦再说什么,老太太就打断他的话,道:
“母亲不是说你媳妇管不好家,而是两房人总不好管,咱们分家了就各管各自的院子。下人什么的也好管教。只是暂不分府,你也知道你那二弟不懂俗物、不谙世情,暂时还需要你庇护,不然只怕他一出去就被人蒙骗。到时候真弄个声名狼藉什么的,对咱们将军府也不利,一笔可写不出两个贾字啊!”
贾赦夫妻想到贾政那个迂腐的,和平时的言行。要是他们不管,他们深信还真的是会有那样的事情出来呢!
又跟他们夫妻说了一会儿,老太太就回了自己的那离荣禧堂不远的院子。又着人去把贾政给叫来。
正跟清客门人吟诗的贾政,如果是别人来叫,他根本就不理会。但老太太叫了他过去,他却不能不去的。自跟大哥去当了物品回来,对于某些等清客的一些要求,他已经在学着拒绝了。以前让他拒绝的话,他会觉得丢脸,现在他却觉得再丢脸也不如大哥那般在外边与人讨价还价更丢人了!
也是从那个时候起,他也知道了一些物价。想到在王氏当家的时候,他经常拿钱,根本就不管会不会超出家用什么的。现在一想,那王氏贪墨公中银钱,他也是有错的。
当然,贾政根本就不知道贾赦今天进宫面圣了。直到他到了老太太屋里,老太太说了,他才知道。再一听老太太说的分家的事情,他觉得心里有些难受,只听老太太继续说着:
“你们都成家有孩子了,虽然贾王氏做错了,也没有错得需要休离。那对珠儿和元春不好。她也在佛堂反思了两年多了,等分家后,你那边也还是要有个女人管家的。她要是还继续错下去再说吧!你也是出孝了,也跟你大哥去谢恩了。明天起,你也是要出去做事情了的。你别以为自己的官职小就觉得羞愧。官职再小也是你父亲为你求来的!母亲不求你有多大的作为,你首先能把这小官给尽量做好……”
贾政是听出来了,母亲的意思是:他要是看不起那官职,就是对父亲的不孝。他要是连个小官都做不好还谈什么其他?他是国公府出来的,但那是父亲的功劳;而爵位传给兄长,现在已经是将军府了。那是说他现在是依附着将军府的。去府衙别说他看不起别人,别人能看得起他就不错了……
总之,老太太给他说了很多的人情事故,很多是他不能接受,想了想又觉得老太太说得没有错的。
“……好了,母亲能给你说的,也就那么多,你、自己回去想想我说错了没有。”
贾政拜别老太太,回到自己的院子,仔细想着老太太说的话。就连贾元春去佛堂陪王氏回来叫了他好几声,他都没有回过神。他的反应,让贾元春很是伤心失望。
婆媳俩都在为贾赦进宫担心,那皇宫对于老太太来说,是神圣的、危险的。人们不是常说‘伴君如伴虎’吗?只这一句,就让人觉得很危险了。而会让老太太觉得危险,是因为贾赦本就不学无术、也不怎么聪明,她来之前还是个十足的纨绔,每天只钻在女人堆里寻欢作乐。
猛然叫他去做点寻常事还行。现在让他面对的是皇帝,那种老太太只在电视里、电影中看到过的站在金字塔顶尖上的、还是掌握寻常人的生死的大人物。
前辈子,老太太见过最大的官,就是他们县里的县长、书记。那些人当时不知道跟儿子在外边做什么了,大热天的儿子给打电话回来说带两个人回来喝粥,让老太太从老酸坛多夹点酸菜出来拌好。老太太还问儿子:
“你都带了客人回来,需要炒两个菜吗?”
“不需要,我们就是口渴,想喝碗粥而已。”
老太太也照办了,过了好一会儿,儿子果然带回来两个和他年纪差不多、长得很精神的男人回来。儿子也只介绍说是他朋友,老太太也没当回事,就招呼他们喝粥。
那俩人也不嫌弃他们家寒酸,就着那一盘酸,三个大男人,愣是把那一盆子的粥都给喝完了!让老太太印象特别深刻。
之后就没再见人,还问起儿子:
“儿子,你那俩朋友怎么都没再来家里了?”
“人家工作忙着呢!哪有时间总上我们家啊!”
“他们做什么工作的?”
“他们啊,在县委工作。”
“哦。”
自己在知道他们俩是县委书记和县长,是一次在电视里偶然看到的时候听人说出来的。当时她还呆了好一会儿,才恍然大悟。后想想他们是什么又有什么关系呢?自己知不知道又有什么关系?这么一想,就放开了。
想她家儿子的工作什么的,家里没有关系,能靠的也只有他自己。只凭自己的能力当上某局局长,在她看来已经是很了不得的事情了。至于后来下乡被儿媳妇的低看,是那女人没眼光。
那女人也不想想,自己也不过是某厂的车间工人,要不是儿子花了一些钱,把她调出来,她能舒舒服服的坐办公室?
再说了这会子便宜儿子去见的是这个国家的皇帝呢!万一便宜儿子说错了什么,把皇帝给惹了,那是要砍头的!这可是古代,人皇帝要你死,你就得死,你要还能活着那就奇怪了!而且还会株连九族什么的,实在是太可怕了。这也是老太太自从到这古代,老觉得不安全,指不定哪天那皇帝就把气给撒到他们家。
自己现在就是个后院的老太太,真发生了什么事情,什么都帮不了、还什么都不能做,就怕给帮倒忙了,到时候怎么死都不知道!
这婆媳俩煎熬的等啊等,终于:
“老太太,老爷回来了!”老太太让去二门打听的翠玉,这会儿难得的没了斯文的边跑边喊着。
本来还焉里吧叽的婆媳俩人,立马坐直了身子,等待贾赦进门。这会儿,婆媳俩是在荣禧堂等的人,所以在见贾赦进来的时候看到他衣服都汗湿了,还没等贾赦开口,老太太便说了:
“赦儿,先去换身衣服再说。”
张氏马上就站起来,跟贾赦进去,伺候他换衣服。很快的,夫妻俩一起出来了。
贾赦跟老太太真正相处,也不过是父亲过世后的两年多,但他也知道老太太这会儿坐在这里,是担心他在皇宫遇到不测。所以,一坐下来,就赶紧的跟老太太汇报了他在皇宫中面圣的情况。并拿出了圣人给的赏赐。
老太太听完,松口气,又想了想,才说:
“圣上对于你还钱算是高兴的,才给了你赏赐,也算是记住你了。现在出孝了,你这一等将军虽然只是闲职,就算每天只是去点个谬,你也别忘了去。母亲不是要你去争什么功名,但你也要多去跟同僚联络、联络感情,让我们家不至于明明住在京城,上边有个什么事情的时候,咱们会跟睁眼瞎似的、什么都不知道,那多不好啊。”
贾赦听了老太太的一番话,如果是以前的他,估计是不在意的。但守孝的两年多时间里,他这个孝子整天的窝在老太太跟前尽孝,他知道老太太说的很多事情当真很中用!
不说别的,就这还钱的事,要是自己做的话,估计还是每年还五万两,而圣上估计都不记得自己是谁不说,待到家里银两紧张,或许连这五万两都还不上!到时候会怎么样,那就很难说了!想到这,贾赦认真的回道:
“儿子听母亲的。”
这儿子听话了,这家里应该就没有了原著里那种凄惨的下场了吧!老太太在心里感叹着。嘴里却说:
“赦儿,不是母亲说你,你这文不成武不就,没多大本事。母亲只求你安安分分的就是孝顺母亲了。今天,这事成了,明天就让管家把族长他们几个给请过来,说说分家的事情吧!”
“母亲……”
不等贾赦再说什么,老太太就打断他的话,道:
“母亲不是说你媳妇管不好家,而是两房人总不好管,咱们分家了就各管各自的院子。下人什么的也好管教。只是暂不分府,你也知道你那二弟不懂俗物、不谙世情,暂时还需要你庇护,不然只怕他一出去就被人蒙骗。到时候真弄个声名狼藉什么的,对咱们将军府也不利,一笔可写不出两个贾字啊!”
贾赦夫妻想到贾政那个迂腐的,和平时的言行。要是他们不管,他们深信还真的是会有那样的事情出来呢!
又跟他们夫妻说了一会儿,老太太就回了自己的那离荣禧堂不远的院子。又着人去把贾政给叫来。
正跟清客门人吟诗的贾政,如果是别人来叫,他根本就不理会。但老太太叫了他过去,他却不能不去的。自跟大哥去当了物品回来,对于某些等清客的一些要求,他已经在学着拒绝了。以前让他拒绝的话,他会觉得丢脸,现在他却觉得再丢脸也不如大哥那般在外边与人讨价还价更丢人了!
也是从那个时候起,他也知道了一些物价。想到在王氏当家的时候,他经常拿钱,根本就不管会不会超出家用什么的。现在一想,那王氏贪墨公中银钱,他也是有错的。
当然,贾政根本就不知道贾赦今天进宫面圣了。直到他到了老太太屋里,老太太说了,他才知道。再一听老太太说的分家的事情,他觉得心里有些难受,只听老太太继续说着:
“你们都成家有孩子了,虽然贾王氏做错了,也没有错得需要休离。那对珠儿和元春不好。她也在佛堂反思了两年多了,等分家后,你那边也还是要有个女人管家的。她要是还继续错下去再说吧!你也是出孝了,也跟你大哥去谢恩了。明天起,你也是要出去做事情了的。你别以为自己的官职小就觉得羞愧。官职再小也是你父亲为你求来的!母亲不求你有多大的作为,你首先能把这小官给尽量做好……”
贾政是听出来了,母亲的意思是:他要是看不起那官职,就是对父亲的不孝。他要是连个小官都做不好还谈什么其他?他是国公府出来的,但那是父亲的功劳;而爵位传给兄长,现在已经是将军府了。那是说他现在是依附着将军府的。去府衙别说他看不起别人,别人能看得起他就不错了……
总之,老太太给他说了很多的人情事故,很多是他不能接受,想了想又觉得老太太说得没有错的。
“……好了,母亲能给你说的,也就那么多,你、自己回去想想我说错了没有。”
贾政拜别老太太,回到自己的院子,仔细想着老太太说的话。就连贾元春去佛堂陪王氏回来叫了他好几声,他都没有回过神。他的反应,让贾元春很是伤心失望。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