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第一章 入梦
- 2 第二章 住处
- 3 第三章 闹腾
- 4 第四章 谈心
- 5 第五章 猜度
- 6 第六章 求助
- 7 第七章 调养
- 8 第八章 挂记
- 9 第九章 探问
- 10 第十章 闲暇
- 11 第十一章 争执
- 12 第十二章 点拨
- 13 第十三章 息事
- 14 第十四章 择善
- 15 第十五章 消息
- 16 第十六章 官商
- 17 第十七章 暗挑
- 18 第十八章 生隙
- 19 第十九章 前程
- 20 第二十章 返京
- 21 第二十一章 拜见
- 22 第二十二章 会面
- 23 第二十三章 偶见
- 24 第二十四章 薛家
- 25 第二十五章 私论
- 26 第二十六章 天香
- 27 第二十七章 巧遇
- 28 第二十八章 过渡
- 29 第二十九章 身世
- 30 第三十章 请折
- 31 第三十一章 生病
- 32 第三十二章 心思
- 33 第三十三章 善后
- 34 第三十四章 册封
- 35 第三十五章 臆测
- 36 第三十六章 过渡
- 37 第三十七章 讽刺
- 38 第三十八章 伤怀
- 39 第三十九章 议事
- 40 第四十章 反抗
- 41 第四十一章 驱逐
- 42 第四十二章 为难
- 43 第四十三章 琢磨
- 44 第四十四章 任命
- 45 第四十五章 提点
- 46 第四十六章 疑惑
- 47 第四十七章 解释
- 48 第四十八章 意外
- 49 第四十九章 赚赔
- 50 第五十章 了解
- 51 第五十一章 贪婪
- 52 第五十二章 之前
- 53 第五十三章 初见
- 54 第五十四章 示好
- 55 第五十五章 思虑
- 56 第五十六章 无题
- 57 第五十七章 议亲
- 58 第五十八章 无题
- 59 第五十九章 小定
- 60 第六十章 无题
- 61 第六十一章 傻眼
- 62 第六十二章 远调
- 63 第六十三章 过渡
- 64 第六十四章 夜访
- 65 第六十五章 懊恼
- 66 第六十六章 省亲
- 67 第六十七章 无题
- 68 第六十八章 妄想
- 69 第六十九章 愁绪
- 70 第七十章 二劝
- 71 第七十一章 妄想
- 72 第七十二章 纷扰
- 73 第七十三章 朋友
- 74 第七十四章 惶惑
- 75 第七十五章 及笄
- 76 第七十六章 将嫁
- 77 第七十七章 大礼
- 78 第七十八章 回门
- 79 第七十九章 喜事
- 80 第八十章 无题
- 81 第八十一章 拮据
- 82 第八十二章 舅家
- 83 第八十三章 小聚
- 84 第八十四章 和乐
- 85 第八十五章 私聊
- 86 第八十六章 回京
- 87 第八十七章 家常
- 88 第八十八章 过渡
- 89 第八十九章 旧案
- 90 第九十章 调任
- 91 第九十一章 过渡
- 92 第九十二章 到任
- 93 第九十三章 闲事
- 94 第九十四章 诸事
- 95 第九十五章 满月
- 96 第九十六章 殇喜
- 97 第九十七章 倾倒
- 98 第九十八章 琐碎
- 99 第九十九章 结尾
- 100 第一百章 总结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五章 猜度
第五章 猜度
林黛玉再怎么聪慧,总不过是个六岁小娃,贾迎春明白自己既然要断了贾母对林黛玉的妄想,自然就得挑起教导林黛玉明白事理的责任,不管别人如何说那木石前缘多么令人怜悯、痛惜,在她心里却半点也不那样想的,并非她觉得滴水之恩不必报,只是看到林黛玉这一生其实根本没有得到半点好处,只活到十几岁就泪尽而亡,而林宝玉却是迷迷糊糊、无忧无愁地过了近二十年,还得仙人度化而去,难道那些人是觉得因为神瑛侍者让绛珠仙子得到长生不老,所以林黛玉就必须还贾宝玉一生泪、一条命?甚至连死后都不得好去处?
那些人难道不知道古代的习俗里,未嫁女死后是没正经地方下葬也没有后人祭拜的吗?贾宝玉遁世归依,身后还有薛宝钗这个未亡人呢,林黛玉身后又曾留下什么?钱财是早就被贾家夺了去,性命更是最后因贾宝玉泪绝而魂尽,便如她自己说的,只剩她那个身子骨仍旧纯洁无瑕罢了。
暂不提贾迎春心里的千思百转,再回头说林黛玉因为贾迎春的坦言告诫,竟不由得对身边人也起了防备之心,刚提到林如海早将王嬷嬷和雪雁的卖身契交与她,只因她想着王嬷嬷是自个儿的奶娘,所以就一直认定王嬷嬷是可以信任的人,哪知此时再细想一番后,却隐隐觉得有些不妥了。
“嗯!不过…王嬷嬷她虽是我的奶娘,如今竟不晓得可不可信了,记得父亲告诉过我说,他会交给王嬷嬷一千两银子,说是等来到京城见过外祖母等人之后,就让她交给二舅母,当做我们一年在外祖母家吃穿用度的花费,但是今日却迟迟不见她拿出来…。”林黛玉咬了咬唇瓣,突然又说出一个贾迎春自己都没猜到过的事。
“有这样的事?按理说,今日拿出来是最适宜的,怎不见她开口?!”贾迎春愕然地瞪大双眼。
不过贾迎春很快就想到原著中的另一个奇怪之处,她就觉得不解了,林如海好歹是公侯世家、书香门第出身的子弟,岂会不知半点规矩?外祖母和舅舅再怎么亲仍不是一家人,他怎么可能让女儿在别人家里白吃白住多年!?现在再想想原著里那后来如同消失一般的王嬷嬷,果然其中大有问题。
“我也不知道为何,只是…算了,幸好父亲曾私下另给我几张银票收藏,想来就是担心会出现这种情况,可如今再要拿出来说怕已失去最好的时机,也不晓得到时候二舅母心里会怎么想。”林黛玉红着脸,点头小声地道。
“无论如何,这笔钱总是得拿出来的,不然以后让那些人传出什么话来,妳心里又不好受,不过这个王嬷嬷却不能再留下了,我想着等过两日,妳不妨写封信给林姑老爷,信中也不必特意解释什么,只把妳今日所见所知的事仔细写明了,相信姑老爷看过后必然能够明了。”贾迎春眉头紧皱,即使不能明目张胆地插手林家的家务事,但也不妨碍她私下对林黛玉略作提醒,何况她最讨厌的就是那等背主的奴才,这王嬷嬷显然和原来要配给她的那个乳嬷嬷是一样贪财的浑人。
林黛玉闻言后,便默默地盯着床顶,似乎很认真地在思考贾迎春的话,而贾迎春也没有再进一步说出任何建议,静静地让林黛玉自己去琢磨,不过贾迎春明白林黛玉毕竟年岁尚幼,肯定做不了什么事,她主要目的是希望林黛玉能把自身在贾府的情况如实地传递给远在扬州的林如海知晓,免得林如海以为女儿在贾家过得很好,从而失了求生的意志。
第二日一早,司棋和雪雁鹦哥一块儿领了几个小丫鬟端着洗梳的用品进屋伺候,待贾迎春与林黛玉各自梳洗过后,便一同先去邢夫人房里向邢夫人请安,再与之一块去了贾母院。
三人来到贾母正房时,王夫人、李纨与王熙凤并二春等人正陪着贾母闲话家常,贾宝玉也依偎着贾母身旁,一副极为亲腻的模样。
贾母虽然在双玉姻缘一事上已起了膈阂,但她毕竟是人老成精的主儿,自然也不会把心里的不快轻易表露在脸上,更何况她歹还顾念着林黛玉是贾敏身后留下来的唯一子嗣,所以对林黛玉依旧是亲亲热热的。
“玉丫头来了?昨晚睡得可好?”贾母见到林黛玉随邢夫人贾迎春一起过来了,便立刻笑瞇瞇招她上前,和蔼地拉着她的手,问道。
“嗯,玉儿睡得极好,二姐姐那里的布置,玉儿很喜欢。”林黛玉谨记着贾迎春对她的话,对贾母也只是客气地笑答一句。
“妳喜欢就好,不过妳在那里总是离我远了点,我看哪,等过一阵子,妳还是搬来我这里住吧。”贾母点头笑道。
贾迎春眉尾微微一挑,心道这老太太的思绪倒是挺活络的,难道仅仅一夜过去就被她发现到什么猫腻了不成?要不然怎么还想着要林黛玉搬到她屋里住?
“老太太还是别忙了,玉儿住在二姐姐那里挺好的,而且二姐姐屋里有好多书本,昨儿晚上她已经答应玉儿,日后随时能借玉儿看的,要是真搬来老太太这里,指不定二姐姐心里一恼,又不肯借我了。”林黛玉心里也不想到贾母这里来住,便连忙撒娇求情道。
“姑娘家念那么多书做什么?还是把日子过得开心一些才好,妳若来这里,也有宝玉和三丫头四丫头他们陪着妳说话,迎丫头平日就是个少言喜静的,妳可别学她那样子。”贾母温声说道。
“就是静才好,玉儿也是喜欢安静的做自己觉得自在的事,再说宝二哥不必上学吗?哪里有功夫陪我们玩耍?”林黛玉故做娇憨不解地反问道。
林黛玉想着贾迎春曾跟她说贾宝玉虽然聪明,却只爱学些旁门左道的事,对于四书五经之类的东西绝对不屑一顾,若她不想和贾宝玉太亲近,仅须多提那些求学入仕之事就准没错。
果然贾宝玉闻言,立刻脸色一沉,不悦地插嘴道:“原以为天仙似的林妹妹会是最懂我心思的人,可没想到妳小小年纪就已经和那些国贼禄蠹一样,只晓得追名逐利之事,老太太,妳还是让林妹妹随二姐姐住吧,我可不敢和这样的人亲近了。”
“胡说什么!你林妹妹才不是那样的人。”贾母的斥责中却夹着浓浓的溺爱之意,只见她轻斥贾宝玉一句之后,又抬头对林黛玉劝道:“宝玉说的也没错,妳又不需求取功名,可别把姑老爷那作派给学全了,还是住到我这里来,每天能和三丫头她们一块儿玩耍,岂不是更好?”
“老太太既是心疼林妹妹,自然也该顾及些林妹妹的想法,我看她似乎和迎丫头处得挺好的,听昨日派去的婆子回报,迎丫头把林妹妹住的地方布置得可舒服了,只怕林妹妹是真舍不得离开那里吧。”王熙凤瞥见贾迎春和林黛玉几乎同时黯淡下来的脸色,又思及王夫人近来无事就对她叨念的那些话,想着不若说服贾母放弃,她还能两面讨好,故而娇笑着劝说一阵。
“我想着迎丫头和林姑娘也算同病相怜,所以两人才更觉得亲近,况且迎丫头总是懂事一些,还是让她们多多相处比较好。”王夫人一脸怜悯地说道。
“是呀,是呀!而且昨天绣橘和文嬷嬷一知道林妹妹要和我住,早早便领着几个小丫头花了好大一番功夫才把房间打理好的,若林妹妹只住几日就走了,她们岂不要失望极了?”贾迎春听到总算有人出言反对,她才抬起头来,连连头头附和王夫人和王熙凤的话。
“唉唷!妳们真是…罢了,罢了,那就暂时不必搬动了,等哪日有更好的地方时再说吧。”贾母眼看着几人妳一言我一语地劝她不要让林黛玉搬过来,又见贾宝玉也是一副懒恹恹的样子,似乎对林黛玉的到来不怎么欢喜,便只好再次歇下心思。
贾迎春原先猜想的也有些错误,其实并非贾母已猜到有人兴风作浪之故,而是因为贾母昨夜歇息前心里仍觉得不想放弃凑合双玉之事,认为她的宝玉是带着莫大福气的人,哪里可能真的轻易地被那些莫须有的东西给击倒,接着又看到林黛玉进门之时,那一脸红润的气色反比前一日看起来好多了,便觉得那些闲言闲语想来也是无稽之谈,才会再度提起这件事。
只是贾母没料到她刚一开口,王夫人她们就异口同声地劝她放弃,包括连她最想凑合的主角之一贾宝玉都因为林黛玉刚刚那番话,心里对林黛玉生出一丝话不投机半句多的不悦,进而对他前一日初见到林黛玉的惊艳欢喜也顿时少去几分,自然更不会配合贾母说服其他人让林黛玉搬回贾母屋里了。
贾母说完那句话之后,心里颇有一种疲累之感,便挥挥手叫众人散了去,不必留人在她跟前伺候。
邢夫人和王夫人这才领着几个晚辈向贾母行礼告退,待一行人走到院门外,自是各人按平日章程办事或偷闲去了,贾迎春牵着林黛玉的手快步跟上王熙凤的脚程,急急地喊住她。
“琏二嫂嫂,我们俩想去妳那里坐坐,成不成?”贾迎春笑瞇瞇地对王熙凤说道。
“哦?怎么今日想到去我那里坐?可是妳那屋里缺了什么东西,打算来向我讨要的?”王熙凤回头看着两个小丫头,笑着反问一句。
“可不正是打算向嫂子讨东西来的?不过即使讨要东西也绝不敢叫嫂子吃半点亏,妳就放宽心吧。”贾迎春同样笑瞇瞇地回道。
“二姑娘这两日说起话来比以前更加伶俐许多,想来真是长大了、晓事了。”平儿在一旁和善地笑道。
王熙凤笑了笑,既没说对也没说不对,只是瞄了一眼这个与自家爷血缘最为亲近的妹妹,心想往日并不见她主动来找自己,今日却是难得主动一回,身为嫂嫂的自然也不好让妹妹失望,便领着贾迎春俩人随她们主仆一起回院子。
那些人难道不知道古代的习俗里,未嫁女死后是没正经地方下葬也没有后人祭拜的吗?贾宝玉遁世归依,身后还有薛宝钗这个未亡人呢,林黛玉身后又曾留下什么?钱财是早就被贾家夺了去,性命更是最后因贾宝玉泪绝而魂尽,便如她自己说的,只剩她那个身子骨仍旧纯洁无瑕罢了。
暂不提贾迎春心里的千思百转,再回头说林黛玉因为贾迎春的坦言告诫,竟不由得对身边人也起了防备之心,刚提到林如海早将王嬷嬷和雪雁的卖身契交与她,只因她想着王嬷嬷是自个儿的奶娘,所以就一直认定王嬷嬷是可以信任的人,哪知此时再细想一番后,却隐隐觉得有些不妥了。
“嗯!不过…王嬷嬷她虽是我的奶娘,如今竟不晓得可不可信了,记得父亲告诉过我说,他会交给王嬷嬷一千两银子,说是等来到京城见过外祖母等人之后,就让她交给二舅母,当做我们一年在外祖母家吃穿用度的花费,但是今日却迟迟不见她拿出来…。”林黛玉咬了咬唇瓣,突然又说出一个贾迎春自己都没猜到过的事。
“有这样的事?按理说,今日拿出来是最适宜的,怎不见她开口?!”贾迎春愕然地瞪大双眼。
不过贾迎春很快就想到原著中的另一个奇怪之处,她就觉得不解了,林如海好歹是公侯世家、书香门第出身的子弟,岂会不知半点规矩?外祖母和舅舅再怎么亲仍不是一家人,他怎么可能让女儿在别人家里白吃白住多年!?现在再想想原著里那后来如同消失一般的王嬷嬷,果然其中大有问题。
“我也不知道为何,只是…算了,幸好父亲曾私下另给我几张银票收藏,想来就是担心会出现这种情况,可如今再要拿出来说怕已失去最好的时机,也不晓得到时候二舅母心里会怎么想。”林黛玉红着脸,点头小声地道。
“无论如何,这笔钱总是得拿出来的,不然以后让那些人传出什么话来,妳心里又不好受,不过这个王嬷嬷却不能再留下了,我想着等过两日,妳不妨写封信给林姑老爷,信中也不必特意解释什么,只把妳今日所见所知的事仔细写明了,相信姑老爷看过后必然能够明了。”贾迎春眉头紧皱,即使不能明目张胆地插手林家的家务事,但也不妨碍她私下对林黛玉略作提醒,何况她最讨厌的就是那等背主的奴才,这王嬷嬷显然和原来要配给她的那个乳嬷嬷是一样贪财的浑人。
林黛玉闻言后,便默默地盯着床顶,似乎很认真地在思考贾迎春的话,而贾迎春也没有再进一步说出任何建议,静静地让林黛玉自己去琢磨,不过贾迎春明白林黛玉毕竟年岁尚幼,肯定做不了什么事,她主要目的是希望林黛玉能把自身在贾府的情况如实地传递给远在扬州的林如海知晓,免得林如海以为女儿在贾家过得很好,从而失了求生的意志。
第二日一早,司棋和雪雁鹦哥一块儿领了几个小丫鬟端着洗梳的用品进屋伺候,待贾迎春与林黛玉各自梳洗过后,便一同先去邢夫人房里向邢夫人请安,再与之一块去了贾母院。
三人来到贾母正房时,王夫人、李纨与王熙凤并二春等人正陪着贾母闲话家常,贾宝玉也依偎着贾母身旁,一副极为亲腻的模样。
贾母虽然在双玉姻缘一事上已起了膈阂,但她毕竟是人老成精的主儿,自然也不会把心里的不快轻易表露在脸上,更何况她歹还顾念着林黛玉是贾敏身后留下来的唯一子嗣,所以对林黛玉依旧是亲亲热热的。
“玉丫头来了?昨晚睡得可好?”贾母见到林黛玉随邢夫人贾迎春一起过来了,便立刻笑瞇瞇招她上前,和蔼地拉着她的手,问道。
“嗯,玉儿睡得极好,二姐姐那里的布置,玉儿很喜欢。”林黛玉谨记着贾迎春对她的话,对贾母也只是客气地笑答一句。
“妳喜欢就好,不过妳在那里总是离我远了点,我看哪,等过一阵子,妳还是搬来我这里住吧。”贾母点头笑道。
贾迎春眉尾微微一挑,心道这老太太的思绪倒是挺活络的,难道仅仅一夜过去就被她发现到什么猫腻了不成?要不然怎么还想着要林黛玉搬到她屋里住?
“老太太还是别忙了,玉儿住在二姐姐那里挺好的,而且二姐姐屋里有好多书本,昨儿晚上她已经答应玉儿,日后随时能借玉儿看的,要是真搬来老太太这里,指不定二姐姐心里一恼,又不肯借我了。”林黛玉心里也不想到贾母这里来住,便连忙撒娇求情道。
“姑娘家念那么多书做什么?还是把日子过得开心一些才好,妳若来这里,也有宝玉和三丫头四丫头他们陪着妳说话,迎丫头平日就是个少言喜静的,妳可别学她那样子。”贾母温声说道。
“就是静才好,玉儿也是喜欢安静的做自己觉得自在的事,再说宝二哥不必上学吗?哪里有功夫陪我们玩耍?”林黛玉故做娇憨不解地反问道。
林黛玉想着贾迎春曾跟她说贾宝玉虽然聪明,却只爱学些旁门左道的事,对于四书五经之类的东西绝对不屑一顾,若她不想和贾宝玉太亲近,仅须多提那些求学入仕之事就准没错。
果然贾宝玉闻言,立刻脸色一沉,不悦地插嘴道:“原以为天仙似的林妹妹会是最懂我心思的人,可没想到妳小小年纪就已经和那些国贼禄蠹一样,只晓得追名逐利之事,老太太,妳还是让林妹妹随二姐姐住吧,我可不敢和这样的人亲近了。”
“胡说什么!你林妹妹才不是那样的人。”贾母的斥责中却夹着浓浓的溺爱之意,只见她轻斥贾宝玉一句之后,又抬头对林黛玉劝道:“宝玉说的也没错,妳又不需求取功名,可别把姑老爷那作派给学全了,还是住到我这里来,每天能和三丫头她们一块儿玩耍,岂不是更好?”
“老太太既是心疼林妹妹,自然也该顾及些林妹妹的想法,我看她似乎和迎丫头处得挺好的,听昨日派去的婆子回报,迎丫头把林妹妹住的地方布置得可舒服了,只怕林妹妹是真舍不得离开那里吧。”王熙凤瞥见贾迎春和林黛玉几乎同时黯淡下来的脸色,又思及王夫人近来无事就对她叨念的那些话,想着不若说服贾母放弃,她还能两面讨好,故而娇笑着劝说一阵。
“我想着迎丫头和林姑娘也算同病相怜,所以两人才更觉得亲近,况且迎丫头总是懂事一些,还是让她们多多相处比较好。”王夫人一脸怜悯地说道。
“是呀,是呀!而且昨天绣橘和文嬷嬷一知道林妹妹要和我住,早早便领着几个小丫头花了好大一番功夫才把房间打理好的,若林妹妹只住几日就走了,她们岂不要失望极了?”贾迎春听到总算有人出言反对,她才抬起头来,连连头头附和王夫人和王熙凤的话。
“唉唷!妳们真是…罢了,罢了,那就暂时不必搬动了,等哪日有更好的地方时再说吧。”贾母眼看着几人妳一言我一语地劝她不要让林黛玉搬过来,又见贾宝玉也是一副懒恹恹的样子,似乎对林黛玉的到来不怎么欢喜,便只好再次歇下心思。
贾迎春原先猜想的也有些错误,其实并非贾母已猜到有人兴风作浪之故,而是因为贾母昨夜歇息前心里仍觉得不想放弃凑合双玉之事,认为她的宝玉是带着莫大福气的人,哪里可能真的轻易地被那些莫须有的东西给击倒,接着又看到林黛玉进门之时,那一脸红润的气色反比前一日看起来好多了,便觉得那些闲言闲语想来也是无稽之谈,才会再度提起这件事。
只是贾母没料到她刚一开口,王夫人她们就异口同声地劝她放弃,包括连她最想凑合的主角之一贾宝玉都因为林黛玉刚刚那番话,心里对林黛玉生出一丝话不投机半句多的不悦,进而对他前一日初见到林黛玉的惊艳欢喜也顿时少去几分,自然更不会配合贾母说服其他人让林黛玉搬回贾母屋里了。
贾母说完那句话之后,心里颇有一种疲累之感,便挥挥手叫众人散了去,不必留人在她跟前伺候。
邢夫人和王夫人这才领着几个晚辈向贾母行礼告退,待一行人走到院门外,自是各人按平日章程办事或偷闲去了,贾迎春牵着林黛玉的手快步跟上王熙凤的脚程,急急地喊住她。
“琏二嫂嫂,我们俩想去妳那里坐坐,成不成?”贾迎春笑瞇瞇地对王熙凤说道。
“哦?怎么今日想到去我那里坐?可是妳那屋里缺了什么东西,打算来向我讨要的?”王熙凤回头看着两个小丫头,笑着反问一句。
“可不正是打算向嫂子讨东西来的?不过即使讨要东西也绝不敢叫嫂子吃半点亏,妳就放宽心吧。”贾迎春同样笑瞇瞇地回道。
“二姑娘这两日说起话来比以前更加伶俐许多,想来真是长大了、晓事了。”平儿在一旁和善地笑道。
王熙凤笑了笑,既没说对也没说不对,只是瞄了一眼这个与自家爷血缘最为亲近的妹妹,心想往日并不见她主动来找自己,今日却是难得主动一回,身为嫂嫂的自然也不好让妹妹失望,便领着贾迎春俩人随她们主仆一起回院子。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