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5 第五章 猜度
- 6 第六章 求助
- 7 第七章 调养
- 8 第八章 挂记
- 9 第九章 探问
- 10 第十章 闲暇
- 11 第十一章 争执
- 12 第十二章 点拨
- 13 第十三章 息事
- 14 第十四章 择善
- 15 第十五章 消息
- 16 第十六章 官商
- 17 第十七章 暗挑
- 18 第十八章 生隙
- 19 第十九章 前程
- 20 第二十章 返京
- 21 第二十一章 拜见
- 22 第二十二章 会面
- 23 第二十三章 偶见
- 24 第二十四章 薛家
- 25 第二十五章 私论
- 26 第二十六章 天香
- 27 第二十七章 巧遇
- 28 第二十八章 过渡
- 29 第二十九章 身世
- 30 第三十章 请折
- 31 第三十一章 生病
- 32 第三十二章 心思
- 33 第三十三章 善后
- 34 第三十四章 册封
- 35 第三十五章 臆测
- 36 第三十六章 过渡
- 37 第三十七章 讽刺
- 38 第三十八章 伤怀
- 39 第三十九章 议事
- 40 第四十章 反抗
- 41 第四十一章 驱逐
- 42 第四十二章 为难
- 43 第四十三章 琢磨
- 44 第四十四章 任命
- 45 第四十五章 提点
- 46 第四十六章 疑惑
- 47 第四十七章 解释
- 48 第四十八章 意外
- 49 第四十九章 赚赔
- 50 第五十章 了解
- 51 第五十一章 贪婪
- 52 第五十二章 之前
- 53 第五十三章 初见
- 54 第五十四章 示好
- 55 第五十五章 思虑
- 56 第五十六章 无题
- 57 第五十七章 议亲
- 58 第五十八章 无题
- 59 第五十九章 小定
- 60 第六十章 无题
- 61 第六十一章 傻眼
- 62 第六十二章 远调
- 63 第六十三章 过渡
- 64 第六十四章 夜访
- 65 第六十五章 懊恼
- 66 第六十六章 省亲
- 67 第六十七章 无题
- 68 第六十八章 妄想
- 69 第六十九章 愁绪
- 70 第七十章 二劝
- 71 第七十一章 妄想
- 72 第七十二章 纷扰
- 73 第七十三章 朋友
- 74 第七十四章 惶惑
- 75 第七十五章 及笄
- 76 第七十六章 将嫁
- 77 第七十七章 大礼
- 78 第七十八章 回门
- 79 第七十九章 喜事
- 80 第八十章 无题
- 81 第八十一章 拮据
- 82 第八十二章 舅家
- 83 第八十三章 小聚
- 84 第八十四章 和乐
- 85 第八十五章 私聊
- 86 第八十六章 回京
- 87 第八十七章 家常
- 88 第八十八章 过渡
- 89 第八十九章 旧案
- 90 第九十章 调任
- 91 第九十一章 过渡
- 92 第九十二章 到任
- 93 第九十三章 闲事
- 94 第九十四章 诸事
- 95 第九十五章 满月
- 96 第九十六章 殇喜
- 97 第九十七章 倾倒
- 98 第九十八章 琐碎
- 99 第九十九章 结尾
- 100 第一百章 总结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十五章 消息
第十五章 消息
紫鹃匆匆自外而回,刚踏入廊下,立时有小丫鬟上前接过她收起的伞,如今已进初冬季节,前儿个刚落下今年第一场雪,直到早上还没停歇,她因要替林黛玉送林家来的年礼到各处,自然不好说下雪天不能出门,所以陪同林黛玉从贾母院请安回来后,她又捧着礼物忙不迭地一连去了贾母院、贾政院,又转去王熙凤处及李纨处,这会儿才回来。
“紫鹃姐姐先喝口热茶,暖暖身子,免得进屋时把凉气过到姑娘们身上。”春纤捧来一杯冒着热气的茶,对紫鹃笑道。
“姑娘还在二姑娘那里坐着?”紫鹃见东厢房无人,正房那头倒是挺热闹的模样,故而有此一问。
“可不是,妳不是不知姑娘素来只爱在二姑娘那里窝着,昨日已在那歇下一夜,今早听闻司棋又叫她兄弟淘了几本难得的书进来,便干脆不回来了。”春纤笑了笑,随口应道。
“难得姑娘有几件开心的事儿,如此这般也好。”紫鹃叹道。
紫鹃真不是傻的,她原本也因自己是贾母指给林黛玉的丫鬟,起初不免有些自恃甚高之感,偏地叫贾迎春劝着林黛玉冷了她两日,又没曾把要紧事物托付给她,她才不得不收起那些小心思,只管一心一意为林黛玉着想,才得以在王嬷嬷被恩放出府之后,真正成了替林黛玉处理府内一概人情往来的大丫鬟。
不过贾迎春肯认同紫鹃的真正原因,还是王熙凤为着体贴妹妹,拐弯抹角地把紫鹃的卖身契做了人情送给林黛玉的缘故,是以如今的紫鹃已算是真正属于林家的人,贾迎春自然愿意让她在林黛玉面前露脸,做为林黛玉的左右臂膀,一展自己的才能。
聪慧的紫鹃既已决心认林黛玉为主子,必然懂得处处为林黛玉着想,她心知自家姑娘从知道林姑老爷将要回京述职又平白得了一个哥哥之后,心情便一直处在高峰,而她替林黛玉高兴之余,却也知晓林黛玉的事向来只有贾迎春才会真心关切一二,旁人是既不会在意更不会费心,所以今早去到几个主子那里时,都只是规规矩矩地送上年礼,丝毫不曾透露半句关于林黛玉此刻的心情。
不过对于各处的消息,紫鹃同样以站在林黛玉的立场上,时时凭着自己往昔在荣国公府的人脉,巨细靡遗地打听清楚了,然后回来告诉给林黛玉知悉,哪怕是贾迎春那里可能早已经知道的事,她也要担心林黛有没有让人刻意蒙在鼓里的可能。
此时,紫鹃自然是因着今日打听到一件事儿,又想道她还得向林黛玉回报送礼的情况,因此感叹之余也没忘记该办的正事,将茶杯还回春纤手上后,转身便往正房走来。
“姑娘,我已经将老爷捎来的年礼送到老太太、太太房里,连几位爷和几位奶奶姑娘的也都送过去了,老太太嘴里还念叨着林姑老爷不该如此破费呢。”紫鹃福身向贾迎春与林黛玉行了一礼,说道。
“原该如此的,毕竟我住在这里,断没有父亲送东西来给我,却私自藏着掩着的礼,妳也辛苦了。”林黛玉浅浅地笑道。
“我还有件事儿,正巧也说给姑娘和二姑娘听听,我方才去太太那里时,看见太太手上拿着封信和琏二奶奶正在说话,便好奇向彩霞偷偷打听了一下,彩霞说那信是金陵薛家姨太太写来的,而且在我去之前,王大人家的婆子才刚走不久,好像是在商议着什么事。”紫鹃道声此为份内之事后,又接着说起那件新得来的八卦。
“咦?金陵薛家?我倒不知咱们还有这门亲,二姐姐知道吗?”林黛玉狐疑地侧头看向贾迎春,问道。
“这我倒是知晓一点,据说那一位是太太的嫡亲妹妹,早些年嫁给薛家的当家人为妻,还生了一儿一女,唔…我如果记得没错的话,那个女儿好似与我同年,因是年头生的,所以还比我大上几个月,唉!不过从来不曾见过面,这些事还是每年太太接到金陵送来的年礼之后,她总会向老太太随口提上几句,我才知道的。”
“这样啊,想来二舅母应有多年没见过那位姨太太了,难得接到姨太太一次书信,心里肯定是开心的吧。”林黛玉也不做它想,只以为王夫人接到妹妹的来信,自然心情不比一般。
贾迎春心知如今的林黛玉与那块玉也不过一般般的兄妹情谊,自无须她再多加解释,只不过想到薛宝钗应该快要入京了吧?再说薛宝钗若不入京也真是不成,红楼梦情节的高,潮阶段还得等着她来开头呢。
贾迎春心中想法一转,又瞇起双眼打量着林黛玉,取笑道:“妹妹倒是越来越晓事了,要让姑老爷知道的话,还不晓得是该伤心还是该高兴呢,说起来我和两位嬷嬷得的比我给妳的还多的多,看来不止林姑老爷惯会做人,连妹妹也懂事的叫人怜爱不已。”
“二姐姐又取笑我了,这些本是二姐姐和嬷嬷们该得的,毕竟若没妳们的费心教导,我如今还不知怎地懵懂无知呢。”林黛玉呶呶嘴巴,不依地娇嗔道。
贾迎春展颜一笑,只是真叫她说心底话,她根本不会跟林如海客气半点,林家数代列侯累积下来的财富如何丰硕,她比谁都清楚,更猜测着林如海每次派人送来的东西对其而言仅仅沧海一粟,他本身也未必在意这些身外之物,相对于有形的财物,林黛玉能不能因此在荣国公府好过日子才是他真正在乎的事吧。
不过贾迎春又想到薛家这次进京,不知道是不是像原著一样出事了才来的,于是又叫司棋去暗中打听了一下。
果然不久后,司棋回来便说道:“姑娘,林姑娘,侍书刚跟我说一件不得了的事,听说是薛家大爷在金陵犯了人命官司,所以王大人才派婆子来与太太商量着叫薛姨太太他们进京的事。”
“什么?!人命官司!?”林黛玉惊讶地反问道。
“听说是因为和人抢一个卖身的丫鬟,结果薛家大爷的手下人把对方给活活打死了,不过说也奇怪,感觉那件案子应该还压在官府里呢,王大人如何把人接来京城?难道官老爷没把人关起来?居然仍由着他们四处乱跑不成?”司棋自己也是越说越觉得纳闷不解。
“只怕是金陵的官老爷不敢得罪人呢,虽说薛家不过皇商,但耐不住薛姨太太是王大人的亲妹子,谁也没胆子惹上这等是非。”贾迎春当然知道这案子恐怕还是会了结在贾雨村手中,不过她又不能直说她知道结果,只好拐着弯说道。
“这就是人家说的官官相护吗?”林黛玉不解地道。
“可不是嘛?怕就怕万一哪日被捅出来的话,会不会连咱们家都牵连上了。”贾迎春抿着嘴唇,语带埋怨地回道。
“但是为什么二舅母还那么高兴…她难道不担心二舅舅受到连累吗?”林黛玉黯淡着小脸,满是忧心疑惑地道。
“这种事情,咱们做晚辈的担心也没有用,二太太他们自然有他们解决的法子,左右是真遇上了大事,咱们也只能说家门不幸罢了,又能替他们、替自己做些什么?”贾迎春轻轻地拍着林黛玉的头,叹道。
可不就是家门不幸?贾迎春想着王夫人薛姨妈他们若非仗着王子腾的官势,又怎么可能对这种事那样淡定?想来不止四大家族,就连江南的甄家也是这般肆无忌惮的行事方式,,难怪上面的人要看不下去,最后忍不住动手把这些贵族世家给连根拔除了,实在是太嚣张了啊……。
隔日,当众人聚在贾母房里话家常时,王夫人突然很开心地对贾母说道:“昨日接到我妹妹的信,她说我那侄女有幸补了个采选的名额,所以准备来年上京备选,还说到时一定要来看看我呢。”
“哦?!这可是好事,想来那丫头必定是个好的,要不然也能有这个机会。”贾母不置可否地点头应道。
“采选?像大姐姐当初一样吗?”探春好奇地问道。
“可我就不懂了,朝廷选秀的名堂极多,也不知道她补上是哪一种,不过只要能进宫,总是喜事一桩,不是吗?”王夫人愣了一愣,随即有些敷衍地说道。
王夫人如此解释的很顺溜,却不幸忘记在场众人中恰恰有两个宫里出身的嬷嬷,还以为自己很聪明似的,亏得陈嬷嬷她们俩并未傻到去讨人嫌,自然也没有对此多言。
“老太太,听太太这么说,敢情又有新姐妹要来家里了?”贾宝玉只注意到彷佛又有什么姐姐妹妹要来,心里欢喜地直追问道。
“可不是嘛,我听我妹妹说,我那侄女自小就乖巧懂事,可比她哥哥叫人省心多了,要不怎能得了这么好的机会?”王夫人面上的欣喜都快赶得上当年得知贾元春入宫之时的喜悦了。
只是贾母的想法却与王夫人不同,或者可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贾母脑海里第一个跳出来的却是那薛家姑娘如果进了宫,岂不变成大姑娘的对手?这可怎么好?!要不先看看薛家姑娘品貌如何再做打算?
贾母如此想法闪过之后,脸上更没有多少喜色了,只见她淡淡地扫过王夫人一眼,然后说道:“还不知道妳那侄女是个什么样的人,凡事别高兴过早了。”
“哎?!老太太教训的是。”王夫人正在兴头上,冷不防地被泼下一盆冷水,立刻凉了一半,又觉得贾母的话很是叫人不悦,偏地她在婆母面前向来不敢说句不是,便只能涩涩地低头应了一句。
邢夫人在一旁始终幸灾乐祸地偷瞄着贾母和王夫人,不过让贾迎春耳提面命许多年的她,好歹已经学会察言观色,倒也明白这个时候绝不能喜形于色,故而渐渐有种憋得很辛苦的感觉…。
不过贾母虽看不惯邢夫人的小家子气,却很少在明面上针对她,大约有种只要邢夫人不惹是非,她也懒得多理会的态度,所以若邢夫人能憋得住气,她就能当作没看见,至于王熙凤嘛,因着当日贾迎春与林黛玉双双种下的因子,怕是已对王夫人心生了嫌隙,要不也不会眼见着王夫人在贾母跟前受气,却没有要替她解围的意思,不止如此,屋里气氛刚冷下来,她立刻一副外头事务繁忙的模样,笑瞇瞇地向贾母告声罪后,匆匆转身离去。
王夫人无端被贾母讽刺了一句,心里已经够郁闷的不说,更没想到亲侄女还连相救一把的意思都没有,这怎么不叫她一股火气憋在心头?!不过可惜的是,她和邢夫人一样,只能憋住!再憋住!!
贾母大概也觉得看两个媳妇在跟前很碍眼,不多久就藉词乏了,挥手叫众人各自散去。
“紫鹃姐姐先喝口热茶,暖暖身子,免得进屋时把凉气过到姑娘们身上。”春纤捧来一杯冒着热气的茶,对紫鹃笑道。
“姑娘还在二姑娘那里坐着?”紫鹃见东厢房无人,正房那头倒是挺热闹的模样,故而有此一问。
“可不是,妳不是不知姑娘素来只爱在二姑娘那里窝着,昨日已在那歇下一夜,今早听闻司棋又叫她兄弟淘了几本难得的书进来,便干脆不回来了。”春纤笑了笑,随口应道。
“难得姑娘有几件开心的事儿,如此这般也好。”紫鹃叹道。
紫鹃真不是傻的,她原本也因自己是贾母指给林黛玉的丫鬟,起初不免有些自恃甚高之感,偏地叫贾迎春劝着林黛玉冷了她两日,又没曾把要紧事物托付给她,她才不得不收起那些小心思,只管一心一意为林黛玉着想,才得以在王嬷嬷被恩放出府之后,真正成了替林黛玉处理府内一概人情往来的大丫鬟。
不过贾迎春肯认同紫鹃的真正原因,还是王熙凤为着体贴妹妹,拐弯抹角地把紫鹃的卖身契做了人情送给林黛玉的缘故,是以如今的紫鹃已算是真正属于林家的人,贾迎春自然愿意让她在林黛玉面前露脸,做为林黛玉的左右臂膀,一展自己的才能。
聪慧的紫鹃既已决心认林黛玉为主子,必然懂得处处为林黛玉着想,她心知自家姑娘从知道林姑老爷将要回京述职又平白得了一个哥哥之后,心情便一直处在高峰,而她替林黛玉高兴之余,却也知晓林黛玉的事向来只有贾迎春才会真心关切一二,旁人是既不会在意更不会费心,所以今早去到几个主子那里时,都只是规规矩矩地送上年礼,丝毫不曾透露半句关于林黛玉此刻的心情。
不过对于各处的消息,紫鹃同样以站在林黛玉的立场上,时时凭着自己往昔在荣国公府的人脉,巨细靡遗地打听清楚了,然后回来告诉给林黛玉知悉,哪怕是贾迎春那里可能早已经知道的事,她也要担心林黛有没有让人刻意蒙在鼓里的可能。
此时,紫鹃自然是因着今日打听到一件事儿,又想道她还得向林黛玉回报送礼的情况,因此感叹之余也没忘记该办的正事,将茶杯还回春纤手上后,转身便往正房走来。
“姑娘,我已经将老爷捎来的年礼送到老太太、太太房里,连几位爷和几位奶奶姑娘的也都送过去了,老太太嘴里还念叨着林姑老爷不该如此破费呢。”紫鹃福身向贾迎春与林黛玉行了一礼,说道。
“原该如此的,毕竟我住在这里,断没有父亲送东西来给我,却私自藏着掩着的礼,妳也辛苦了。”林黛玉浅浅地笑道。
“我还有件事儿,正巧也说给姑娘和二姑娘听听,我方才去太太那里时,看见太太手上拿着封信和琏二奶奶正在说话,便好奇向彩霞偷偷打听了一下,彩霞说那信是金陵薛家姨太太写来的,而且在我去之前,王大人家的婆子才刚走不久,好像是在商议着什么事。”紫鹃道声此为份内之事后,又接着说起那件新得来的八卦。
“咦?金陵薛家?我倒不知咱们还有这门亲,二姐姐知道吗?”林黛玉狐疑地侧头看向贾迎春,问道。
“这我倒是知晓一点,据说那一位是太太的嫡亲妹妹,早些年嫁给薛家的当家人为妻,还生了一儿一女,唔…我如果记得没错的话,那个女儿好似与我同年,因是年头生的,所以还比我大上几个月,唉!不过从来不曾见过面,这些事还是每年太太接到金陵送来的年礼之后,她总会向老太太随口提上几句,我才知道的。”
“这样啊,想来二舅母应有多年没见过那位姨太太了,难得接到姨太太一次书信,心里肯定是开心的吧。”林黛玉也不做它想,只以为王夫人接到妹妹的来信,自然心情不比一般。
贾迎春心知如今的林黛玉与那块玉也不过一般般的兄妹情谊,自无须她再多加解释,只不过想到薛宝钗应该快要入京了吧?再说薛宝钗若不入京也真是不成,红楼梦情节的高,潮阶段还得等着她来开头呢。
贾迎春心中想法一转,又瞇起双眼打量着林黛玉,取笑道:“妹妹倒是越来越晓事了,要让姑老爷知道的话,还不晓得是该伤心还是该高兴呢,说起来我和两位嬷嬷得的比我给妳的还多的多,看来不止林姑老爷惯会做人,连妹妹也懂事的叫人怜爱不已。”
“二姐姐又取笑我了,这些本是二姐姐和嬷嬷们该得的,毕竟若没妳们的费心教导,我如今还不知怎地懵懂无知呢。”林黛玉呶呶嘴巴,不依地娇嗔道。
贾迎春展颜一笑,只是真叫她说心底话,她根本不会跟林如海客气半点,林家数代列侯累积下来的财富如何丰硕,她比谁都清楚,更猜测着林如海每次派人送来的东西对其而言仅仅沧海一粟,他本身也未必在意这些身外之物,相对于有形的财物,林黛玉能不能因此在荣国公府好过日子才是他真正在乎的事吧。
不过贾迎春又想到薛家这次进京,不知道是不是像原著一样出事了才来的,于是又叫司棋去暗中打听了一下。
果然不久后,司棋回来便说道:“姑娘,林姑娘,侍书刚跟我说一件不得了的事,听说是薛家大爷在金陵犯了人命官司,所以王大人才派婆子来与太太商量着叫薛姨太太他们进京的事。”
“什么?!人命官司!?”林黛玉惊讶地反问道。
“听说是因为和人抢一个卖身的丫鬟,结果薛家大爷的手下人把对方给活活打死了,不过说也奇怪,感觉那件案子应该还压在官府里呢,王大人如何把人接来京城?难道官老爷没把人关起来?居然仍由着他们四处乱跑不成?”司棋自己也是越说越觉得纳闷不解。
“只怕是金陵的官老爷不敢得罪人呢,虽说薛家不过皇商,但耐不住薛姨太太是王大人的亲妹子,谁也没胆子惹上这等是非。”贾迎春当然知道这案子恐怕还是会了结在贾雨村手中,不过她又不能直说她知道结果,只好拐着弯说道。
“这就是人家说的官官相护吗?”林黛玉不解地道。
“可不是嘛?怕就怕万一哪日被捅出来的话,会不会连咱们家都牵连上了。”贾迎春抿着嘴唇,语带埋怨地回道。
“但是为什么二舅母还那么高兴…她难道不担心二舅舅受到连累吗?”林黛玉黯淡着小脸,满是忧心疑惑地道。
“这种事情,咱们做晚辈的担心也没有用,二太太他们自然有他们解决的法子,左右是真遇上了大事,咱们也只能说家门不幸罢了,又能替他们、替自己做些什么?”贾迎春轻轻地拍着林黛玉的头,叹道。
可不就是家门不幸?贾迎春想着王夫人薛姨妈他们若非仗着王子腾的官势,又怎么可能对这种事那样淡定?想来不止四大家族,就连江南的甄家也是这般肆无忌惮的行事方式,,难怪上面的人要看不下去,最后忍不住动手把这些贵族世家给连根拔除了,实在是太嚣张了啊……。
隔日,当众人聚在贾母房里话家常时,王夫人突然很开心地对贾母说道:“昨日接到我妹妹的信,她说我那侄女有幸补了个采选的名额,所以准备来年上京备选,还说到时一定要来看看我呢。”
“哦?!这可是好事,想来那丫头必定是个好的,要不然也能有这个机会。”贾母不置可否地点头应道。
“采选?像大姐姐当初一样吗?”探春好奇地问道。
“可我就不懂了,朝廷选秀的名堂极多,也不知道她补上是哪一种,不过只要能进宫,总是喜事一桩,不是吗?”王夫人愣了一愣,随即有些敷衍地说道。
王夫人如此解释的很顺溜,却不幸忘记在场众人中恰恰有两个宫里出身的嬷嬷,还以为自己很聪明似的,亏得陈嬷嬷她们俩并未傻到去讨人嫌,自然也没有对此多言。
“老太太,听太太这么说,敢情又有新姐妹要来家里了?”贾宝玉只注意到彷佛又有什么姐姐妹妹要来,心里欢喜地直追问道。
“可不是嘛,我听我妹妹说,我那侄女自小就乖巧懂事,可比她哥哥叫人省心多了,要不怎能得了这么好的机会?”王夫人面上的欣喜都快赶得上当年得知贾元春入宫之时的喜悦了。
只是贾母的想法却与王夫人不同,或者可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贾母脑海里第一个跳出来的却是那薛家姑娘如果进了宫,岂不变成大姑娘的对手?这可怎么好?!要不先看看薛家姑娘品貌如何再做打算?
贾母如此想法闪过之后,脸上更没有多少喜色了,只见她淡淡地扫过王夫人一眼,然后说道:“还不知道妳那侄女是个什么样的人,凡事别高兴过早了。”
“哎?!老太太教训的是。”王夫人正在兴头上,冷不防地被泼下一盆冷水,立刻凉了一半,又觉得贾母的话很是叫人不悦,偏地她在婆母面前向来不敢说句不是,便只能涩涩地低头应了一句。
邢夫人在一旁始终幸灾乐祸地偷瞄着贾母和王夫人,不过让贾迎春耳提面命许多年的她,好歹已经学会察言观色,倒也明白这个时候绝不能喜形于色,故而渐渐有种憋得很辛苦的感觉…。
不过贾母虽看不惯邢夫人的小家子气,却很少在明面上针对她,大约有种只要邢夫人不惹是非,她也懒得多理会的态度,所以若邢夫人能憋得住气,她就能当作没看见,至于王熙凤嘛,因着当日贾迎春与林黛玉双双种下的因子,怕是已对王夫人心生了嫌隙,要不也不会眼见着王夫人在贾母跟前受气,却没有要替她解围的意思,不止如此,屋里气氛刚冷下来,她立刻一副外头事务繁忙的模样,笑瞇瞇地向贾母告声罪后,匆匆转身离去。
王夫人无端被贾母讽刺了一句,心里已经够郁闷的不说,更没想到亲侄女还连相救一把的意思都没有,这怎么不叫她一股火气憋在心头?!不过可惜的是,她和邢夫人一样,只能憋住!再憋住!!
贾母大概也觉得看两个媳妇在跟前很碍眼,不多久就藉词乏了,挥手叫众人各自散去。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