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64 第七十二章 各展神通
- 65 第七十六章 消遥二老身亡
- 66 第七十八章 灵鹫宫内情状
- 67 第八十四章 动乱平定
- 68 第八十六章 灵鹫宫重整
- 69 第八十八章 当众求亲
- 70 第八十九章 再离灵鹫宫
- 71 第九十章 巧被当贼
- 72 第九十四章 前往少林寺
- 73 第九十五章 少林寺内遇明王
- 74 第九十六章 鸠摩智秀绝技
- 75 第九十七章 虚竹斗鸠摩智
- 76 第九十八章 各显神通
- 77 第九十九章 国师落败
- 78 第一百章 武林大会开始
- 79 第一百零一章 丁春秋再现
- 80 第一百零二章 庄聚贤斗丁春秋
- 81 第一百零三 丁春秋收徒
- 82 第一百零四章 萧峰再上少林寺
- 83 第一百零五章 段誉力挺
- 84 第一百零六章 慕容复之心
- 85 第一百零七章 兄弟再相聚
- 86 第一百零八章 三兄弟斗群雄
- 87 第一百零九章 段誉斗慕容复
- 88 第一百一十章 慕容复落败
- 89 第一百一十一章 制服丁春秋
- 90 第一百一十二章 虚竹制服丁春秋
- 91 第一百一十三章 虚竹身世解密
- 92 第一百一十四章 真像大白
- 93 第一百一十五章 幕後黑手现身
- 94 第一百一十六章 虚竹双亲
- 95 第一百一十七章 藏经阁风云起
- 96 第一百一十八章 扫地僧解恩仇
- 97 第一百一十九章 解萧远山之怨
- 98 第一百二十章 萧慕归佛门
- 99 第一百二十一章 和消遥子再会
- 100 第一百二十二章 五气朝元
- 101 第一百二十三章 符圣使下落终有解
- 102 第一百二十四章 阿朱落难之因
- 103 第一百二十五章 萧峰情感纠葛
- 104 第一百二十六章 玄慈重生
- 105 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兄弟齐赴西夏
- 106 第一百二十八章 途中遇拦阻
- 107 第一百二十九章 巧救王语嫣
- 108 第一百三十章 三恶人脱困
- 109 第一百三十一章 各有目标
- 110 第一百三十二章 虚竹被打伤
- 111 第一百三十三章 波斯国师现身
- 112 第一百三十四章 假冒段誉
- 113 第一百三十五章 齐赴金殿
- 114 第一百三十六章 比武擂台
- 115 第一百三十七章 虚竹战国师
- 116 第一百三十八章 公主请喝茶
- 117 第一百三十九章 邀群雄赏画
- 118 第一百四十章 画後玄机
- 119 第一百四十一章 公主三问
- 120 第一百四十二章 众人妙答
- 121 第一百四十三章 字条纷争
- 122 第一百四十四章 公主妙安排
- 123 第一百四十五章 随公主入宫
- 124 第一百四十六章 娶五美
- 125 第一百四十七章 洞房花蠋
- 126 第一百四十八章 离开西夏
- 127 第一百四十九章 赴大理
- 128 第一百五十章 策划平乱
- 129 第一百五十一章 入王府
- 130 第一百五十二章 慕容复认义父
- 131 第一百五十三章 王府内剧变
- 132 第一百五十四章 镇南王身亡
- 133 第一百五十五章 段誉身世解密
- 134 第一百五十六 策划平乱
- 135 第一百五十七章 大理回归平静
- 136 第一百五十八章 再赴无量洞
- 137 第一百五十九章 逛无量玉洞
- 138 第一百五十九章 谷底探索
- 139 第一百三十四章 假冒段誉
- 140 第一百三十五章 齐赴金殿
- 141 第一百三十六章 比武擂台
- 142 第一百三十七章 虚竹战国师
- 143 第一百三十八章 公主请喝茶
- 144 第一百三十九章 邀群雄赏画
- 145 第一百四十章 画後玄机
- 146 第一百四十一章 公主三问
- 147 第一百四十二章 众人妙答
- 148 第一百四十三章 字条纷争
- 149 第一百四十四章 公主妙安排
- 150 第一百四十五章 随公主入宫
- 151 第一百四十六章 娶五美
- 152 第一百四十七章 洞房花蠋
- 153 第一百四十八章 离开西夏
- 154 第一百四十九章 赴大理
- 155 第一百五十章 策划平乱
- 156 第一百五十一章 入王府
- 157 第一百五十二章 慕容复认义父
- 158 第一百五十三章 王府内剧变
- 159 第一百五十四章 镇南王身亡
- 160 第一百五十五章 段誉身世解密
- 161 第一百五十六 策划平乱
- 162 第一百五十七章 大理回归平静
- 163 第一百五十八章 再赴无量洞
- 164 第一百五十九章 谷底探索
- 165 第一百六十章 逛石室
- 166 第一百六十一章 再下珍珑
- 167 第一百六十二章 游湖
- 168 第一百六十三章 春意盎然
- 169 第一百六十四章 训练水性
- 170 第一百六十五章 完成水性训练
- 171 第一百六十六章 巨变即将到来
- 172 第一百六十七章 策画应变之道
- 173 第一百六十八章 解剑阵
- 174 第一百六十九章 误会解开
- 175 第一百七十章 游子返家
- 176 第一百七十一章 共商大计
- 177 第一百七十二章 练功插曲
- 178 第一百七十三章 巨变起
- 179 第一百七十四章 赴大理治伤
- 180 第一百七十五章 伤势有解
- 181 第一百七十六章 事情始未
- 182 第一百七十七章 商讨对策
- 183 第一百七十八章 萧峰脱困
- 184 第一百七十九章 群雄突围
- 185 第一百八十章 群雄终突围
- 186 第一百八十一章 萧峰传功
- 187 第一百八十二章 辽兵紧追不舍
- 188 第一百八十三章 群雄终入雁门关
- 189 第一百八十四章 辽帝被擒
- 190 第一百八十五章 大辽兵退
- 191 第一百八十六章 峰回路转
- 192 第一百八十七章 萧峰复活
- 193 第一百八十八章 峰平浪静
- 194 第一百八十九章 离开大理
- 195 第一百九十章 西夏待产
- 196 第一百九十一章 规划善後
- 197 第一百九十二章 應變災害
- 198 第一百九十三章 災害止
- 199 第一百九十四章 將計就計
- 200 第一百九十五章 小生命誕生
- 201 第一百九十六章 小娃兒歸宿
- 202 第一百九十七章 西域遊歷
- 203 第一百九十八章 波斯遊歷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九十六章 鸠摩智秀绝技
第九十六章 鸠摩智秀绝技
鸠摩智道:“小僧适才在山门外听到玄慈大师讲论武功,宏法高论,深受教益,只其中一节,小僧却不敢苟同。[燃^文^书库][]”玄慈道:“敬请国师指点开示。”
鸠摩智微微一笑,说道:“方丈大师言道,少林寺纵使是俗家弟子,也往往不教他修习一门以上的绝技,以免他贪多务得,深中贪毒。但以小僧愚见,少林寺这项规矩,只怕是太死板了些,限制了才智卓绝之士上窥高深武学之路。在这规矩之下,只怕少林七十二绝技难以发扬光大,再过得千百年,不免仍是如此这般。就拿‘摩诃指’和‘般若掌’两项绝技来说,其实两者兼通,又有何难?就算一人身兼七十二门绝技,也并非决无可能。”他娓娓说来,似乎心平气和,但话中之意,显已对少林武学心生藐视。少林群僧听了,均感不忿。
玄生朗声道:“据国师所言,有人以一身而能兼通敝派七十二门绝技?”鸠摩智点头道:“不错”!玄生道:“敢问国师,这位大英雄是谁”?鸠摩智道:“大英雄之称,殊不敢当。”
玄生变色道:“便是国师?”鸠摩智点头合十,神情肃穆,道:“正是”。
这两字一出,群僧尽皆变色,均想:“此人大言炎炎,一至於此,莫非是疯了”?
少林七十二门绝技有的专练下盘,有的专练轻功,有的以拳掌见长,有的以暗器取胜,或刀或棒,每一门各有各的特长,使剑者不能使禅杖,擅大力神拳者不擅收发暗器,精於腿上功夫的,拳掌之道不免稍逊。虽有人同精三四门绝技,那也是以互相并不抵触为限。少林诸高僧固所深知,神山、道清等也皆洞晓。要说一身兼擅七十二绝技,自是欺人之谈。
少林七十二门绝技之中,更有十三四门异常难练,纵是天资极高之人,毕生苦修一门,也未必一定能够练成。此时少林全寺僧众千余人,以千余僧众所会者合并,七十二绝技也数不周全。眼看鸠摩智不过五十来岁年纪,就说每年能练成一项绝技,一出娘胎算起,那也得七十二年功夫,这七十二项绝技每一项都艰深繁复之极,难道他竟能在一年之中练成数项?
玄生心中暗暗冷笑,脸上仍不脱恭谨之色,说道:“国师并非我少林派中人,然则摩诃指、般若掌、大金刚拳等几项功夫,却也精通麽”?
鸠摩智微笑道:“不敢,还请玄生大师指教。”身形略侧,左掌突然平举,右拳呼的一声直击而出,如来佛座前一口烧香的铜鼎受到拳劲,镗的一声,跳了起来,正是大金刚拳法中的一招“洛钟东应”。拳不着鼎而铜鼎发声,还不算如何艰难,这一拳明明是向前击出,铜鼎却向上跳,可见拳力之巧,实已深得“大金刚拳”的秘要。
鸠摩智不等铜鼎落下,左手反拍一掌,姿势正是般若掌中的一招“慑伏外道”,铜鼎在空中转了半个圈子,啪的一声,有什麽东西落下来,只是鼎中有许多香灰跟着散开,烟雾弥漫,一时看不清是什麽物件。其时“洛钟东应”这一招余力垂尽,铜鼎急速落下,鸠摩智伸出大拇指向前一捺,一股淩厉的指力射将过去,铜鼎突然向左移开了半尺。鸠摩智连捺三下,铜鼎移开了一尺又半,这才落地。
少林众高僧心下叹服,知他这三捺看似平凡无奇,其中所蕴蓄的功力实已超凡入圣,正是摩诃指的正宗招数,叫做“三入地狱”。那是说修习这三捺时用功之苦,每捺一下,便如入了一次地狱一般。
香灰渐渐散落,露出地下一块手掌大的物事来。众僧一看,不禁都惊叫一声。那物事是一只黄铜手掌,五指宛然,掌缘指缘闪闪生光,灿烂如金,掌背却呈灰绿色。
鸠摩智袍袖一拂,笑道:“这‘袈裟伏魔功’练得不精之处,还请方丈师兄指点”。一句话方罢,他身前七尺外的那口铜鼎竟如活了一般,忽然连打几个转,转定之後,本来向内的一侧转而向外,但见鼎身正中剜去了一只手掌之形,割口处也是黄光灿然。辈份较低的群僧这才明白,鸠摩智适才使到般若掌中“慑伏外道”那一招之时,掌力有如宝刀利刃,竟在鼎上割下了手掌般的一块。
霎时之间,大殿上寂静无声,人人均为鸠摩智的绝世神功所镇慑。
过了良久,玄慈长叹一声,说道:“老衲今日始知天外有天,人上有人。老衲数十年苦学,在国师眼中,实不足一哂。少林寺的旧规矩,只怕大有修正余地”。鸠摩智不动声色,只合十说道:“善哉,善哉!方丈师兄何必太谦”?少林寺僧众却个个垂头丧气,都明白方丈给逼到要说这番话,不但自认少林派武功技不如人,一向自豪称雄的所谓七十二绝技,也不过尔尔而已,而且所定规矩也未必合理恰当。少林派数百年来享誉天下,执中原武学之牛耳。
这麽一来,不但少林寺一败涂地,亦使中土武人在番人之前大丢脸面。神山、观心、道清、觉贤、融智、神音诸僧也均觉面目无光。
殿内诸般事故,在殿外梁上的虚竹皆看在眼里,暗笑道:”这鸠摩智道是个人才,单凭本身功力就可以独霸一方,坏在其贪多,所展现之内力皆是靠小无相功来,没有学过小无相功之人或许会被其所骗,可是确逃不过自己眼睛,更好笑是,其所练之小无相功有所缺陷,只是时日不久还无法查觉其缺陷而己”。
此时鸠摩智道:“方丈自认贵派七十二门绝技,中间不免大有毛病,甚或根本并非贵派自创,这个‘绝’字,须得改一改了”。玄慈默然不语,心中如受刀剜。
玄字班中一个身形高大的老僧厉声说道:“国师已占上风,本寺方丈亦自认本寺旧传规矩可改,何以仍如此咄咄逼人,不留丝毫余地”?”正是玄止。
鸠摩智微笑道:“小僧不过想请方丈应承一句,以便遍告天下武林同道。以小僧之见,少林寺不妨从此散了,诸位高僧分投清凉、普渡诸处寺院托庇安身,各奔前程,便欲投身吐蕃国改修密宗佛法,拜于上师喇嘛座下,小僧也可代为设法收容。岂非胜在浪得虚名的少林寺中苟且偷安”?
他此言一出,少林群僧涵养再好,也都忍耐不住,纷纷大声呵斥。群僧这时方始明白,这鸠摩智上得少室山来,竟是要以一人之力将少林寺挑了,不但他自己名垂千古,也使得中原武林从此少了一座重镇,于他吐蕃国大有好处。
虚竹在梁上真的看不下去了,朗声道:”对!对!国师说的有理,是该散了”,说着虚竹飘然进入殿中,而虚竹此声一出时,现场所有玄字辈僧侣,及鸠摩智皆面有难色,竟然无人查觉虚竹隐身在此,虚竹昂首而立於众人之中,拱手向众人行礼笑道:”小生虚竹子,参见少林方丈”,此时僧众中有人喊道:”就是他,他就是在聚贤山庄杀害了玄难师伯之人”,只见众僧人团团将虚竹围住,虚竹满脸狐疑拱手道:”各位师兄和师伯,你们为何说小生杀害了玄难师伯祖,小生记得当日为了不让大家误解更深,因此点了玄难师伯祖穴道,事情过後,也是由众位师兄扶持着离开,为何说是小生所杀害,难道你们离开後,半路上还有去遇到其他人吗”?
;
鸠摩智微微一笑,说道:“方丈大师言道,少林寺纵使是俗家弟子,也往往不教他修习一门以上的绝技,以免他贪多务得,深中贪毒。但以小僧愚见,少林寺这项规矩,只怕是太死板了些,限制了才智卓绝之士上窥高深武学之路。在这规矩之下,只怕少林七十二绝技难以发扬光大,再过得千百年,不免仍是如此这般。就拿‘摩诃指’和‘般若掌’两项绝技来说,其实两者兼通,又有何难?就算一人身兼七十二门绝技,也并非决无可能。”他娓娓说来,似乎心平气和,但话中之意,显已对少林武学心生藐视。少林群僧听了,均感不忿。
玄生朗声道:“据国师所言,有人以一身而能兼通敝派七十二门绝技?”鸠摩智点头道:“不错”!玄生道:“敢问国师,这位大英雄是谁”?鸠摩智道:“大英雄之称,殊不敢当。”
玄生变色道:“便是国师?”鸠摩智点头合十,神情肃穆,道:“正是”。
这两字一出,群僧尽皆变色,均想:“此人大言炎炎,一至於此,莫非是疯了”?
少林七十二门绝技有的专练下盘,有的专练轻功,有的以拳掌见长,有的以暗器取胜,或刀或棒,每一门各有各的特长,使剑者不能使禅杖,擅大力神拳者不擅收发暗器,精於腿上功夫的,拳掌之道不免稍逊。虽有人同精三四门绝技,那也是以互相并不抵触为限。少林诸高僧固所深知,神山、道清等也皆洞晓。要说一身兼擅七十二绝技,自是欺人之谈。
少林七十二门绝技之中,更有十三四门异常难练,纵是天资极高之人,毕生苦修一门,也未必一定能够练成。此时少林全寺僧众千余人,以千余僧众所会者合并,七十二绝技也数不周全。眼看鸠摩智不过五十来岁年纪,就说每年能练成一项绝技,一出娘胎算起,那也得七十二年功夫,这七十二项绝技每一项都艰深繁复之极,难道他竟能在一年之中练成数项?
玄生心中暗暗冷笑,脸上仍不脱恭谨之色,说道:“国师并非我少林派中人,然则摩诃指、般若掌、大金刚拳等几项功夫,却也精通麽”?
鸠摩智微笑道:“不敢,还请玄生大师指教。”身形略侧,左掌突然平举,右拳呼的一声直击而出,如来佛座前一口烧香的铜鼎受到拳劲,镗的一声,跳了起来,正是大金刚拳法中的一招“洛钟东应”。拳不着鼎而铜鼎发声,还不算如何艰难,这一拳明明是向前击出,铜鼎却向上跳,可见拳力之巧,实已深得“大金刚拳”的秘要。
鸠摩智不等铜鼎落下,左手反拍一掌,姿势正是般若掌中的一招“慑伏外道”,铜鼎在空中转了半个圈子,啪的一声,有什麽东西落下来,只是鼎中有许多香灰跟着散开,烟雾弥漫,一时看不清是什麽物件。其时“洛钟东应”这一招余力垂尽,铜鼎急速落下,鸠摩智伸出大拇指向前一捺,一股淩厉的指力射将过去,铜鼎突然向左移开了半尺。鸠摩智连捺三下,铜鼎移开了一尺又半,这才落地。
少林众高僧心下叹服,知他这三捺看似平凡无奇,其中所蕴蓄的功力实已超凡入圣,正是摩诃指的正宗招数,叫做“三入地狱”。那是说修习这三捺时用功之苦,每捺一下,便如入了一次地狱一般。
香灰渐渐散落,露出地下一块手掌大的物事来。众僧一看,不禁都惊叫一声。那物事是一只黄铜手掌,五指宛然,掌缘指缘闪闪生光,灿烂如金,掌背却呈灰绿色。
鸠摩智袍袖一拂,笑道:“这‘袈裟伏魔功’练得不精之处,还请方丈师兄指点”。一句话方罢,他身前七尺外的那口铜鼎竟如活了一般,忽然连打几个转,转定之後,本来向内的一侧转而向外,但见鼎身正中剜去了一只手掌之形,割口处也是黄光灿然。辈份较低的群僧这才明白,鸠摩智适才使到般若掌中“慑伏外道”那一招之时,掌力有如宝刀利刃,竟在鼎上割下了手掌般的一块。
霎时之间,大殿上寂静无声,人人均为鸠摩智的绝世神功所镇慑。
过了良久,玄慈长叹一声,说道:“老衲今日始知天外有天,人上有人。老衲数十年苦学,在国师眼中,实不足一哂。少林寺的旧规矩,只怕大有修正余地”。鸠摩智不动声色,只合十说道:“善哉,善哉!方丈师兄何必太谦”?少林寺僧众却个个垂头丧气,都明白方丈给逼到要说这番话,不但自认少林派武功技不如人,一向自豪称雄的所谓七十二绝技,也不过尔尔而已,而且所定规矩也未必合理恰当。少林派数百年来享誉天下,执中原武学之牛耳。
这麽一来,不但少林寺一败涂地,亦使中土武人在番人之前大丢脸面。神山、观心、道清、觉贤、融智、神音诸僧也均觉面目无光。
殿内诸般事故,在殿外梁上的虚竹皆看在眼里,暗笑道:”这鸠摩智道是个人才,单凭本身功力就可以独霸一方,坏在其贪多,所展现之内力皆是靠小无相功来,没有学过小无相功之人或许会被其所骗,可是确逃不过自己眼睛,更好笑是,其所练之小无相功有所缺陷,只是时日不久还无法查觉其缺陷而己”。
此时鸠摩智道:“方丈自认贵派七十二门绝技,中间不免大有毛病,甚或根本并非贵派自创,这个‘绝’字,须得改一改了”。玄慈默然不语,心中如受刀剜。
玄字班中一个身形高大的老僧厉声说道:“国师已占上风,本寺方丈亦自认本寺旧传规矩可改,何以仍如此咄咄逼人,不留丝毫余地”?”正是玄止。
鸠摩智微笑道:“小僧不过想请方丈应承一句,以便遍告天下武林同道。以小僧之见,少林寺不妨从此散了,诸位高僧分投清凉、普渡诸处寺院托庇安身,各奔前程,便欲投身吐蕃国改修密宗佛法,拜于上师喇嘛座下,小僧也可代为设法收容。岂非胜在浪得虚名的少林寺中苟且偷安”?
他此言一出,少林群僧涵养再好,也都忍耐不住,纷纷大声呵斥。群僧这时方始明白,这鸠摩智上得少室山来,竟是要以一人之力将少林寺挑了,不但他自己名垂千古,也使得中原武林从此少了一座重镇,于他吐蕃国大有好处。
虚竹在梁上真的看不下去了,朗声道:”对!对!国师说的有理,是该散了”,说着虚竹飘然进入殿中,而虚竹此声一出时,现场所有玄字辈僧侣,及鸠摩智皆面有难色,竟然无人查觉虚竹隐身在此,虚竹昂首而立於众人之中,拱手向众人行礼笑道:”小生虚竹子,参见少林方丈”,此时僧众中有人喊道:”就是他,他就是在聚贤山庄杀害了玄难师伯之人”,只见众僧人团团将虚竹围住,虚竹满脸狐疑拱手道:”各位师兄和师伯,你们为何说小生杀害了玄难师伯祖,小生记得当日为了不让大家误解更深,因此点了玄难师伯祖穴道,事情过後,也是由众位师兄扶持着离开,为何说是小生所杀害,难道你们离开後,半路上还有去遇到其他人吗”?
;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