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9 第九章 初八夜,投胎夜
- 10 第十章 阿芜,你不记得我了?
- 11 第十一章 下山买药
- 12 第十二章 骑着毛驴去赶集
- 13 第十三章 吃饭是个大问题
- 14 第十四章 余老伯和疯婆婆
- 15 第十五章 理佛论
- 16 第十六章 上山
- 17 第十七章 开坛
- 18 第十八章 公子可知《净物经》?
- 19 第十九章 头七的道别
- 20 第二十章 车轮下的男孩
- 21 第二十一章 破绽
- 22 第二十二章 一大一小难缠鬼
- 23 第二十三章 小小冰美人
- 24 第二十四章 年节送来的礼物
- 25 第二十五章 出府寻迹
- 26 第二十六章 爹爹
- 27 第二十七章 那个走丢的小丫头
- 28 第二十八章 年关好消息
- 29 第二十九章 有一个爱戳心窝子的闺蜜是一种怎样体验
- 30 第三十章 灯节遇险
- 31 第三十一章 我是他的妹妹
- 32 第三十二章 蟾宫月
- 33 第三十三章 庾邵的过往
- 34 第三十四章 从我的床上下去
- 35 第三十五章 祈之女神
- 36 第三十六章 当你先生
- 37 第三十七章 容菱的古怪
- 38 第三十八章 入梦魂(上)
- 39 第三十九章 入梦魂(下)
- 40 第四十章 祭祀典(上)
- 41 第四十一章 祭祀典(下)
- 42 第四十二章 我来了
- 43 第四十三章 她的温暖
- 44 第四十四章 三月初九,会老友
- 45 第四十三章 她的温暖
- 46 第四十五章 箜篌承约
- 47 第四十六章 上辈子的事
- 48 第四十七章 人鬼情未了(上)
- 49 第四十八章 人鬼情未了(下)
- 50 第四十九章 于飞于飞,我的小凤凰长大了(上)
- 51 第五十章 于飞于飞,我的小凤凰长大了(下)
- 52 第五十一章 守护与告别
- 53 第五十二章 岁月静谧
- 54 第五十三章 她的答案
- 55 第五十四章 生辰与消失
- 56 第五十五章 质问与试探
- 57 第五十六章 没有什么困难比得过姐妹情
- 58 第五十七章 游历
- 59 第五十八章 庾邵的上辈子
- 60 第五十九章 如花美人归
- 61 第六十章 大周公子榜
- 62 第六十一章 他不该被忘记
- 63 第六十二章 太子与锦城将军
- 64 第六十三章 赶美人上马
- 65 第六十四章 太子的马背上
- 66 第六十五章 他们的关系?
- 67 第六十六章 追过去
- 68 第六十七章 怎么每次见你都在哭
- 69 第六十八章 他到底是谁
- 70 第六十九章 铺子相遇
- 71 第七十章 炉台的火
- 72 第七十一章 需要你的帮忙
- 73 第七十二章 阿邝还小
- 74 第七十三章 学堂里的第十二人
- 75 第七十四章 将军府的私生女
- 76 第七十五章 是不是死定了…
- 77 第七十六章 最讨厌的就是你了
- 78 第七十七章 醉卧美人膝
- 79 第七十八章 姬洳的心事
- 80 第七十九章 陪伴
- 81 第八十章 蒙拓
- 82 第八十一章 两辈子的布局
- 83 第八十二章 表白章
- 84 第八十三章 心意
- 85 第八十四章 靖宁侯府顺位宴
- 86 第八十五章 布戏
- 87 第八十六章 树上吻
- 88 第八十七章 真心
- 89 第八十八章 提亲
- 90 第八十九章 蒙拓之难
- 91 第九十章 兄弟
- 92 第九十一章 启程
- 93 第92章 【番外】前世:谁的因果
- 94 第九十二章 后一叙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十九章 头七的道别
第十九章 头七的道别
姬晏走后,容芜的日子过的更安逸自在了。有了膏药,冯妈妈的腰伤好的很快,这让她们的生活轻松了不少。
容芜的五岁生辰是在小院中度过的,冯妈妈格外做了几个菜,与杏春三人一起吃吃喝喝也算热闹。崔氏派人送来了新作的衣裳,但容芜觉得颜色太过于艳丽不适合在寺中穿,便让冯妈妈先收进箱子中了。
自从进入了九月,天气转凉,容芜不太爱在外面活动了,更多时候都待在后院的小佛堂里或自己房中抄写佛经。惠济师父的禅房中除了经卷,还有许多地理志和异闻录,准许了她在交上一批经文后,可以从中挑选三本拿回去读,再次完成任务后可以接着来换。书里面描述的外地之貌以及许多新奇的风俗让她欲罢不能,恨不得整日都泡在屋里才好。
除了这些,上次容芬还托容莹带来了一些画样,容芜对此也是乐此不疲,虽然那些画由她临摹来常惹师父们捧腹大笑,但她却越画越来劲儿。有一次她的画传到了惠济师父那里,使得向来宝相庄严的住持都忍俊不禁,还将容芜叫到了身边要亲自指导。
这回可轮到容芜乐了。
世人都道公子晏手下丹青难求,可她却知道,姬晏少时的画作启蒙师父,正是朝恩寺的住持。
冯妈妈看着姑娘变得跟从前一样整日不出门,生怕她又闷坏了,时不时总会劝道哪里的花儿开了、今天天气不错该出去走走了…
容芜嘴里嗯嗯地应下来,转脸就又埋进了书案上。
好在每月初九赶集的日子,净海师父都会带上她去一趟夷镇,也算是出去放了放风。
这一日又到了下山的日子,容芜揣上了冯妈妈的小纸条,上面写的是所需补给的日用品。
如今容芜对东市已是轻车熟路,连哪家的食盐更便宜、哪家的布料质量好都一清二楚。很快地与净海师父买好寺里所需的物品,容芜打开小纸条,按照上面所写的寻到了卖精细米的铺子。
已经入了冬,冯妈妈要用它来做容芜最爱的酒酿醪糟。
一边等着伙计称米,容芜忽然想起余老伯曾说他们也住在夷镇,心中升起牵挂,不知他们现在过得可好。夷镇不大,向余老伯那种住了大半辈子的,邻里乡亲应该都能打听的到。
容芜想着,不由出声向伙计打听道:“先生可知,夷镇有一位姓余的老伯?他家里还有位得了疯症的婆婆。”
“姑娘知道余伯?”伙计停了手,诧异地看过来。
“知道,知道!”容芜见似乎问对了人,欢喜道,“先生可知他的住处?”
“他们老两口啊…都去啦!”
“…去了?”
“就是都过世了!”伙计摇摇头,叹口气接着装米,“一场大火烧的干净,他们都是老实人,可怜呐…”
容芜呆住,嘴唇张了张,半晌找回自己的声音道:“好好的,为何会…会着了火?”
“不知啊!这事也就发生在两日前,衙门里已经派了人去通知他们的几个儿女,催着尽快赶回来下葬。”伙计称好了米,帮着她放到了车上,摇摇头道,“到现在也没见回信,唉…他们就住在过了街右转到尽头的位置,小姑娘既然认识他们,回家里上柱香也就罢了,那里只剩废墟了,跑去了也没用…”
容芜坐上了车,等着净海师父从街对面买盐回来,越想心里越难过,眼泪啪嗒嗒地就掉了下来。
净海出了盐铺,就见容芜一个人坐在米堆里哭的伤心,心里大惊,生怕她被人欺负了,还不及跑过来就隔街大喊道:“小阿芜!怎么了?”
容芜抹着眼泪,将此事跟净海师父讲了,净海不知余老伯的情况,听完也是神色凄然,默念道“阿弥陀佛。”
“师父,我们去看看老伯好不好…”
“应该的,朝恩寺也算与余施主结了缘,我们这就过去。”
净海赶着驴车,按照伙计的指示很容易地找到了一片残墟。
院门还在,但房子烧的干净,基本已看不出原状了。
四周冷清的不见一人,净海师父走到摇摇欲坠的门口,静静站了一会儿,撩开衣摆坐在地上,双掌合十口中默念经文。
容芜个子不够门插的位置,只得扒着门缝朝里看着,想撞开进去,又怕惊扰了净海师父,心里焦灼不已。
在山上时不曾听余老伯说过他家儿女的事情,这场大火来的蹊跷,为何已过了两日也不见有人回来?
正慌乱想着,隐约间身后似乎传来了走路的声音,容芜回头看去,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
狭窄的小路尽头,逆光下相偕走来了两个熟悉的身影,一如第一次在西侧殿相遇时的那般佝偻。男人抓着女人的手蹒跚而行,不论女人如何想挣脱跑来,都只是温和纵容地看着她,却不曾松开过。
“老…伯…婆婆…”容芜望着他们,喃喃道。
余老伯讶然了一下,继而又冲她露出平日的笑容。
比邻多日,数月再次相见,不料却是这般场景。明明像是落日归家,谁知却已阴阳两隔。
***
朝恩寺寺门外,容芜被冯妈妈牵着手,又扭头看了看那朴素的门匾,心里默默道别。
再见了住持师父、惠济师父、净空、净海、净法师父…
因已邻近年末,太夫人的病也好了大半,便特意派人前来朝恩寺与主持协商,想接容芜提前一月回府。
消息来的匆忙,容芜还没吃上酒酿醪糟,就要整理好行李了。
“姑娘咱们走吧,据说二少爷会在山下接我们。”冯妈妈见她似是不舍,耐心劝道,“又不是见不着了,以后还可以常来烧烧香的。”
容芜又看了一会儿,轻轻嗯了一声,乖乖的回过头来,跟着往山下走去。
看多了鬼魂道的生死浮沉,别人习以为常的道别,在她眼中都更带了几分的珍惜。人死后表现出的百态,最能反应出生前最放不下什么,所谓后悔,当真是人生前死后都摆不脱的孽债。
能够重生一次,她更明白生命的脆弱,以及每一份相遇相知的可贵。如今她所拥有的一切都好像是赚来的,不知哪一天就会被老天发现而收回去,她有些战战兢兢,每过一日都当作最后一日来过,每位对她好的人也都会怀着感恩。
山路曲折,两边树丛茂密,虽是入了冬,却仍是苍劲峭立。
快到山下时,已经遥遥可以望见停着一辆马车,马车边的少年似是听到动静,回过头来透过层层树枝笑着冲她们招了招手。
“阿芜!”
“姑娘,是二少爷!”冯妈妈模样高兴,拉着容芜紧走了两步到了跟前,又惊喜道,“晏少爷也来了!”
容芜抬眸看去,正见马车旁的高树下,白衣玉树,风姿清然的公子不是姬晏又是谁?
姬晏见容芜已经看到了他,微抖衣袖,将手背在了身后,反而别过了脸等着她先过来打招呼。
——算着时间,也该走到了吧?
姬晏皱了皱眉,拿余光向后扫了一眼,却见她已然和容芥兄妹俩说说笑笑地准备上马车了。
眼角抽了抽,一声不吭地转身上了马。
姬晏手下力气不自觉大了些,拉的马儿嘶鸣两声,惹来兄妹两人的注意力。
容芥扁扁嘴,趴在容芜耳边吐槽道:“礼学监今日刚下年假,要不是从先生一走他就毛毛地盯着我看,我才不会说出要来接你之事叻!这下跟来就跟来了吧,还摆着一张臭脸,倒像是我求着他似的!切!”
容芜用手捂成喇叭状,也挨近容芥小声道:“可能是公子的年末考没有发挥好,压力太大想出来散散心?”
“他还会考不好?次次第一,也不知那脑子是怎么长的…咳,也就是你哥哥我大度,怕他小肚鸡肠的落在后面想不开,这才让让他而已…”
“噗…”容芜捂着嘴哧哧笑了起来,眉眼弯弯娇憨可人。
姬晏见那两人说起来还没完没了了,脸色更加黑沉,“驾——”脚下驱赶,先行而去。
一行人路过夷镇返京,看见路边田郊地里围着好些人,有男有女,还带着好几个小孩子。他们跪在两座坟堆前,像是在烧纸钱。
“停车!”马车里忽然传来容芜的声音,车夫“吁”地急拉缰绳,车轮止了下来。
“阿芜?”容芥不明所以地调转马头。
姬晏也停下来看着她。
只见容芜跳下马车,缓缓地走到了田边,朝着里面看去。
“这应是谁家有人去世了,儿女亲戚们在祭奠烧纸呢!没什么好看的,我们走吧?”
容芜没有理会容芥的话,仍是静静地看着那群人。
“好好的在年前竟出了这事,衙门调查说是灶台未熄惹来的火灾,也不知是真的还是糊弄咱们?爹一向小心,娘病后更是一夜起来检查几次,指不定就是那些官差惫懒敷衍!”
“唉,那二弟你有啥证据去理论?再说了,谁都有漏神儿的时候,备不住就是咱娘弄出来的,没被爹发现而已…”
“说说说,成天就知道埋怨别人!大哥二哥你们住的都离镇子不远,爹娘年纪大了,怎地平时就不知道回来看看?”
“哎?小妹你这话哥哥就不爱听了…那不是你爹娘啊?怎地就光丢给我和大哥,你动动嘴皮子就行了啊?!”
“你们以为我不想啊?!但你们可知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我夫家离的远,如何能常往家里跑?”
“呦,小姑子还有理了?谁不知道你们兄妹几个爹娘最疼的就是你?平时省吃俭用把钱都塞给了你,咱们是一个铜板也没捞着!也不知这回是不是还留有遗钱?要我说,爹娘没了,你以后可就只能指望你几个哥哥了!若是知道些什么,就别藏着掖着啊了…”
“二嫂你!…”
“我怎么了?我也是出嫁的姑娘,但也知道逢年过节回娘家去看看!什么泼出去水、什么离的远…都是借口!你就是个白眼狼!爹娘白疼你了!”
“你别血口喷人!”
面前似是有人走来,容芜眼神向上微抬,喃喃轻语道:“老伯你都听见了吗…可要阿芜去告诉他们真相?告诉他们,其实那把火是你自己放的…”
“阿芜你说什么?”容芥听不懂,疑惑地转过头来,却见她脸上已是湿了一片,顾不得去擦,眼光直通通地看着里面,面上竟露着不甘的厉色。
容芜恨恨地听着田里的男女们在争吵,看着他们最后干脆将所有纸都丢进去埋住了火堆,全神投入在了互相指责当中,心里揪疼揪疼地喘不过气来。
面前递来一方绢帕,拿着它的手指修长。
容芜顺着手一点点看向它的主人,眼中含泪哭道:“姬哥哥!那坟里埋的是余老伯啊…你还记得他吗?他走了…他和婆婆都走了…今天就是头七,那些人竟然还在他们坟前吵闹!太过分了,我要…”
“你要如何?”姬晏清冷的声音犹如一盆冰水在她头顶浇灌而下,让她怔在了原地。
“我,我要…”
“你什么都做不了,也什么都不必做。”姬晏淡淡道,目光也移到了前方,“当日你让我为他们念经去邪,然而最终并无成效,我非圣人,你也拯救不了别人。这世上每人都有每人的缘法灾劫,外人不知其由冒然介入是无法更改任何命格的,唯有自赎,才可能寻到一线出路。”
“自赎…那你为何不早说?若早点告诉他们还有自赎的那个方法,他们也就不会走到这一步了!”容芜红着眼睛朝他吼道,吓的一旁的容芥连忙伸手拦抱住她,生怕她下一瞬就会扑上去咬死姬晏。
“我去告诉他们,念经无用,自赎才是正道,那婆婆的疯症就会好?这场大火就不会发生?阿芜,这些只是你认为的好,却都不是他们想要的。”
容芜被他盯着,张着嘴说不出话来。
“他们本是最懂得自己需求与愿望之人,不需要你来指手画脚。”姬晏垂眸,就这么看着她的眼睛,“在你眼里的绝路,已是他们反复掂量深思后作出的选择,怎知就不是他们的自赎?”
容芜呆呆的移开目光,看向另一侧,顿了片刻,忽然放声大哭了起来。
“阿芜知道了…阿芜不说,阿芜发誓不会说出来的…就让他们这么毫无心里负担的继续过着自己的生活吧…他们会好好的,老…老伯和婆婆就高兴了吧?…看着婆婆的病都好了许多呢,她就从没这样温柔的看过阿芜呜呜呜…”容芜哭的全无形象,声嘶俱裂,上气不接下气。
姬晏黑眸微澜,伸手将她按在了怀里,轻轻拍着背安抚道:“不哭了,你已经做的很好了。”
容芥已经全然懵了圈,方才还能贴着妹妹说悄悄话的,如今已被那二人排除了在外,只能搓着手不知所云地在一旁看着了。
过了许久,容芜才渐渐平静了下来,抽嗒着鼻子推开了他。
目光湿漉漉的移向另一边,又张开了小胳膊,像是隔空与谁在拥抱,小脑袋还蹭呀蹭地求摸摸。
这般停顿许久,唇角动了动,终是扯出了一个微笑。
容芜回过头来,对着姬晏认真地轻声道:“余老伯在向你告别呢,他说啊…公子也做的很好了,谢谢公子…”
那里的争吵仍在继续,却好像已不相关了。
她只看见,在夕阳的余晖下,两个佝偻的老人衣着简陋却面容慈和。他们带着纯挚的爱与宽容,一一看过这些从嗷嗷待哺的婴孩一手养大的儿女们。
回想着他们孩童时曾扬起稚嫩的脸庞,认真地保证道:“等我长大了,定会赚很多钱,让你们过上好日子!”
回想着他们娶亲时幸福地拉着另一半跪在他们面前道:“爹娘,以后我们会常回来看你们,孝顺你们的!”
回想着…
还来不及想完过往种种,他们的时间就要到了。
一辈子走到了尽头,他们或许找到的并不是正确的自赎之法,却选择给他们最爱的孩子们留下了解脱。
“再见了,老伯…再见了,婆婆…”
容芜的五岁生辰是在小院中度过的,冯妈妈格外做了几个菜,与杏春三人一起吃吃喝喝也算热闹。崔氏派人送来了新作的衣裳,但容芜觉得颜色太过于艳丽不适合在寺中穿,便让冯妈妈先收进箱子中了。
自从进入了九月,天气转凉,容芜不太爱在外面活动了,更多时候都待在后院的小佛堂里或自己房中抄写佛经。惠济师父的禅房中除了经卷,还有许多地理志和异闻录,准许了她在交上一批经文后,可以从中挑选三本拿回去读,再次完成任务后可以接着来换。书里面描述的外地之貌以及许多新奇的风俗让她欲罢不能,恨不得整日都泡在屋里才好。
除了这些,上次容芬还托容莹带来了一些画样,容芜对此也是乐此不疲,虽然那些画由她临摹来常惹师父们捧腹大笑,但她却越画越来劲儿。有一次她的画传到了惠济师父那里,使得向来宝相庄严的住持都忍俊不禁,还将容芜叫到了身边要亲自指导。
这回可轮到容芜乐了。
世人都道公子晏手下丹青难求,可她却知道,姬晏少时的画作启蒙师父,正是朝恩寺的住持。
冯妈妈看着姑娘变得跟从前一样整日不出门,生怕她又闷坏了,时不时总会劝道哪里的花儿开了、今天天气不错该出去走走了…
容芜嘴里嗯嗯地应下来,转脸就又埋进了书案上。
好在每月初九赶集的日子,净海师父都会带上她去一趟夷镇,也算是出去放了放风。
这一日又到了下山的日子,容芜揣上了冯妈妈的小纸条,上面写的是所需补给的日用品。
如今容芜对东市已是轻车熟路,连哪家的食盐更便宜、哪家的布料质量好都一清二楚。很快地与净海师父买好寺里所需的物品,容芜打开小纸条,按照上面所写的寻到了卖精细米的铺子。
已经入了冬,冯妈妈要用它来做容芜最爱的酒酿醪糟。
一边等着伙计称米,容芜忽然想起余老伯曾说他们也住在夷镇,心中升起牵挂,不知他们现在过得可好。夷镇不大,向余老伯那种住了大半辈子的,邻里乡亲应该都能打听的到。
容芜想着,不由出声向伙计打听道:“先生可知,夷镇有一位姓余的老伯?他家里还有位得了疯症的婆婆。”
“姑娘知道余伯?”伙计停了手,诧异地看过来。
“知道,知道!”容芜见似乎问对了人,欢喜道,“先生可知他的住处?”
“他们老两口啊…都去啦!”
“…去了?”
“就是都过世了!”伙计摇摇头,叹口气接着装米,“一场大火烧的干净,他们都是老实人,可怜呐…”
容芜呆住,嘴唇张了张,半晌找回自己的声音道:“好好的,为何会…会着了火?”
“不知啊!这事也就发生在两日前,衙门里已经派了人去通知他们的几个儿女,催着尽快赶回来下葬。”伙计称好了米,帮着她放到了车上,摇摇头道,“到现在也没见回信,唉…他们就住在过了街右转到尽头的位置,小姑娘既然认识他们,回家里上柱香也就罢了,那里只剩废墟了,跑去了也没用…”
容芜坐上了车,等着净海师父从街对面买盐回来,越想心里越难过,眼泪啪嗒嗒地就掉了下来。
净海出了盐铺,就见容芜一个人坐在米堆里哭的伤心,心里大惊,生怕她被人欺负了,还不及跑过来就隔街大喊道:“小阿芜!怎么了?”
容芜抹着眼泪,将此事跟净海师父讲了,净海不知余老伯的情况,听完也是神色凄然,默念道“阿弥陀佛。”
“师父,我们去看看老伯好不好…”
“应该的,朝恩寺也算与余施主结了缘,我们这就过去。”
净海赶着驴车,按照伙计的指示很容易地找到了一片残墟。
院门还在,但房子烧的干净,基本已看不出原状了。
四周冷清的不见一人,净海师父走到摇摇欲坠的门口,静静站了一会儿,撩开衣摆坐在地上,双掌合十口中默念经文。
容芜个子不够门插的位置,只得扒着门缝朝里看着,想撞开进去,又怕惊扰了净海师父,心里焦灼不已。
在山上时不曾听余老伯说过他家儿女的事情,这场大火来的蹊跷,为何已过了两日也不见有人回来?
正慌乱想着,隐约间身后似乎传来了走路的声音,容芜回头看去,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
狭窄的小路尽头,逆光下相偕走来了两个熟悉的身影,一如第一次在西侧殿相遇时的那般佝偻。男人抓着女人的手蹒跚而行,不论女人如何想挣脱跑来,都只是温和纵容地看着她,却不曾松开过。
“老…伯…婆婆…”容芜望着他们,喃喃道。
余老伯讶然了一下,继而又冲她露出平日的笑容。
比邻多日,数月再次相见,不料却是这般场景。明明像是落日归家,谁知却已阴阳两隔。
***
朝恩寺寺门外,容芜被冯妈妈牵着手,又扭头看了看那朴素的门匾,心里默默道别。
再见了住持师父、惠济师父、净空、净海、净法师父…
因已邻近年末,太夫人的病也好了大半,便特意派人前来朝恩寺与主持协商,想接容芜提前一月回府。
消息来的匆忙,容芜还没吃上酒酿醪糟,就要整理好行李了。
“姑娘咱们走吧,据说二少爷会在山下接我们。”冯妈妈见她似是不舍,耐心劝道,“又不是见不着了,以后还可以常来烧烧香的。”
容芜又看了一会儿,轻轻嗯了一声,乖乖的回过头来,跟着往山下走去。
看多了鬼魂道的生死浮沉,别人习以为常的道别,在她眼中都更带了几分的珍惜。人死后表现出的百态,最能反应出生前最放不下什么,所谓后悔,当真是人生前死后都摆不脱的孽债。
能够重生一次,她更明白生命的脆弱,以及每一份相遇相知的可贵。如今她所拥有的一切都好像是赚来的,不知哪一天就会被老天发现而收回去,她有些战战兢兢,每过一日都当作最后一日来过,每位对她好的人也都会怀着感恩。
山路曲折,两边树丛茂密,虽是入了冬,却仍是苍劲峭立。
快到山下时,已经遥遥可以望见停着一辆马车,马车边的少年似是听到动静,回过头来透过层层树枝笑着冲她们招了招手。
“阿芜!”
“姑娘,是二少爷!”冯妈妈模样高兴,拉着容芜紧走了两步到了跟前,又惊喜道,“晏少爷也来了!”
容芜抬眸看去,正见马车旁的高树下,白衣玉树,风姿清然的公子不是姬晏又是谁?
姬晏见容芜已经看到了他,微抖衣袖,将手背在了身后,反而别过了脸等着她先过来打招呼。
——算着时间,也该走到了吧?
姬晏皱了皱眉,拿余光向后扫了一眼,却见她已然和容芥兄妹俩说说笑笑地准备上马车了。
眼角抽了抽,一声不吭地转身上了马。
姬晏手下力气不自觉大了些,拉的马儿嘶鸣两声,惹来兄妹两人的注意力。
容芥扁扁嘴,趴在容芜耳边吐槽道:“礼学监今日刚下年假,要不是从先生一走他就毛毛地盯着我看,我才不会说出要来接你之事叻!这下跟来就跟来了吧,还摆着一张臭脸,倒像是我求着他似的!切!”
容芜用手捂成喇叭状,也挨近容芥小声道:“可能是公子的年末考没有发挥好,压力太大想出来散散心?”
“他还会考不好?次次第一,也不知那脑子是怎么长的…咳,也就是你哥哥我大度,怕他小肚鸡肠的落在后面想不开,这才让让他而已…”
“噗…”容芜捂着嘴哧哧笑了起来,眉眼弯弯娇憨可人。
姬晏见那两人说起来还没完没了了,脸色更加黑沉,“驾——”脚下驱赶,先行而去。
一行人路过夷镇返京,看见路边田郊地里围着好些人,有男有女,还带着好几个小孩子。他们跪在两座坟堆前,像是在烧纸钱。
“停车!”马车里忽然传来容芜的声音,车夫“吁”地急拉缰绳,车轮止了下来。
“阿芜?”容芥不明所以地调转马头。
姬晏也停下来看着她。
只见容芜跳下马车,缓缓地走到了田边,朝着里面看去。
“这应是谁家有人去世了,儿女亲戚们在祭奠烧纸呢!没什么好看的,我们走吧?”
容芜没有理会容芥的话,仍是静静地看着那群人。
“好好的在年前竟出了这事,衙门调查说是灶台未熄惹来的火灾,也不知是真的还是糊弄咱们?爹一向小心,娘病后更是一夜起来检查几次,指不定就是那些官差惫懒敷衍!”
“唉,那二弟你有啥证据去理论?再说了,谁都有漏神儿的时候,备不住就是咱娘弄出来的,没被爹发现而已…”
“说说说,成天就知道埋怨别人!大哥二哥你们住的都离镇子不远,爹娘年纪大了,怎地平时就不知道回来看看?”
“哎?小妹你这话哥哥就不爱听了…那不是你爹娘啊?怎地就光丢给我和大哥,你动动嘴皮子就行了啊?!”
“你们以为我不想啊?!但你们可知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我夫家离的远,如何能常往家里跑?”
“呦,小姑子还有理了?谁不知道你们兄妹几个爹娘最疼的就是你?平时省吃俭用把钱都塞给了你,咱们是一个铜板也没捞着!也不知这回是不是还留有遗钱?要我说,爹娘没了,你以后可就只能指望你几个哥哥了!若是知道些什么,就别藏着掖着啊了…”
“二嫂你!…”
“我怎么了?我也是出嫁的姑娘,但也知道逢年过节回娘家去看看!什么泼出去水、什么离的远…都是借口!你就是个白眼狼!爹娘白疼你了!”
“你别血口喷人!”
面前似是有人走来,容芜眼神向上微抬,喃喃轻语道:“老伯你都听见了吗…可要阿芜去告诉他们真相?告诉他们,其实那把火是你自己放的…”
“阿芜你说什么?”容芥听不懂,疑惑地转过头来,却见她脸上已是湿了一片,顾不得去擦,眼光直通通地看着里面,面上竟露着不甘的厉色。
容芜恨恨地听着田里的男女们在争吵,看着他们最后干脆将所有纸都丢进去埋住了火堆,全神投入在了互相指责当中,心里揪疼揪疼地喘不过气来。
面前递来一方绢帕,拿着它的手指修长。
容芜顺着手一点点看向它的主人,眼中含泪哭道:“姬哥哥!那坟里埋的是余老伯啊…你还记得他吗?他走了…他和婆婆都走了…今天就是头七,那些人竟然还在他们坟前吵闹!太过分了,我要…”
“你要如何?”姬晏清冷的声音犹如一盆冰水在她头顶浇灌而下,让她怔在了原地。
“我,我要…”
“你什么都做不了,也什么都不必做。”姬晏淡淡道,目光也移到了前方,“当日你让我为他们念经去邪,然而最终并无成效,我非圣人,你也拯救不了别人。这世上每人都有每人的缘法灾劫,外人不知其由冒然介入是无法更改任何命格的,唯有自赎,才可能寻到一线出路。”
“自赎…那你为何不早说?若早点告诉他们还有自赎的那个方法,他们也就不会走到这一步了!”容芜红着眼睛朝他吼道,吓的一旁的容芥连忙伸手拦抱住她,生怕她下一瞬就会扑上去咬死姬晏。
“我去告诉他们,念经无用,自赎才是正道,那婆婆的疯症就会好?这场大火就不会发生?阿芜,这些只是你认为的好,却都不是他们想要的。”
容芜被他盯着,张着嘴说不出话来。
“他们本是最懂得自己需求与愿望之人,不需要你来指手画脚。”姬晏垂眸,就这么看着她的眼睛,“在你眼里的绝路,已是他们反复掂量深思后作出的选择,怎知就不是他们的自赎?”
容芜呆呆的移开目光,看向另一侧,顿了片刻,忽然放声大哭了起来。
“阿芜知道了…阿芜不说,阿芜发誓不会说出来的…就让他们这么毫无心里负担的继续过着自己的生活吧…他们会好好的,老…老伯和婆婆就高兴了吧?…看着婆婆的病都好了许多呢,她就从没这样温柔的看过阿芜呜呜呜…”容芜哭的全无形象,声嘶俱裂,上气不接下气。
姬晏黑眸微澜,伸手将她按在了怀里,轻轻拍着背安抚道:“不哭了,你已经做的很好了。”
容芥已经全然懵了圈,方才还能贴着妹妹说悄悄话的,如今已被那二人排除了在外,只能搓着手不知所云地在一旁看着了。
过了许久,容芜才渐渐平静了下来,抽嗒着鼻子推开了他。
目光湿漉漉的移向另一边,又张开了小胳膊,像是隔空与谁在拥抱,小脑袋还蹭呀蹭地求摸摸。
这般停顿许久,唇角动了动,终是扯出了一个微笑。
容芜回过头来,对着姬晏认真地轻声道:“余老伯在向你告别呢,他说啊…公子也做的很好了,谢谢公子…”
那里的争吵仍在继续,却好像已不相关了。
她只看见,在夕阳的余晖下,两个佝偻的老人衣着简陋却面容慈和。他们带着纯挚的爱与宽容,一一看过这些从嗷嗷待哺的婴孩一手养大的儿女们。
回想着他们孩童时曾扬起稚嫩的脸庞,认真地保证道:“等我长大了,定会赚很多钱,让你们过上好日子!”
回想着他们娶亲时幸福地拉着另一半跪在他们面前道:“爹娘,以后我们会常回来看你们,孝顺你们的!”
回想着…
还来不及想完过往种种,他们的时间就要到了。
一辈子走到了尽头,他们或许找到的并不是正确的自赎之法,却选择给他们最爱的孩子们留下了解脱。
“再见了,老伯…再见了,婆婆…”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