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723 癸字卷 第七百五十四节 异动,顺水推舟
- 2724 癸字卷 第七百五十五节 火中取栗,见缝插针
- 2725 癸字卷 第七百五十六节 门庭,成势
- 2726 癸字卷 第七百五十七节 势成,坐大
- 2727 癸字卷 七百五十八节 勾连,策动
- 2728 癸字卷 第七百五十九节 对弈,三方?
- 2729 癸字卷 第七百六十节 三方,四方?
- 2730 癸字卷 第七百六十一节 即将摊牌,或有所谋
- 2731 癸字卷 第七百六十二节 振聋发聩,人心在我
- 2732 癸字卷 七百六十三节 乱斗,乱象,乱局
- 2733 癸字卷 第七百六十四节 风乍起,人渐分
- 2734 癸字卷 第七百六十五节 变数,不定
- 2735 癸字卷 第七百六十六节 来临,面对
- 2736 癸字卷 第七百六十七节 票决(1)
- 2737 癸字卷 第七百六十八节 票决(2)
- 2738 癸字卷 第七百六十九节 间隙,暗斗
- 2739 癸字卷 第七百七十节 内引,外联
- 2740 癸字卷 第七百七十一节 票决(3)
- 2741 癸字卷 第七百七十二节 满堂皆惊
- 2742 癸字卷 第七百七十三节 爆炸性,挑战
- 2743 癸字卷 第七百七十四节 釜底抽薪,黑虎掏心
- 2744 癸字卷 第七百七十五节 对决,实力渐显
- 2745 癸字卷 第七百七十六节 二十七票,碾压
- 2746 癸字卷 第七百七十七节 定板,复盘
- 2747 癸字卷 第七百七十八节 忐忑,整合
- 2748 癸字卷 第七百七十九节 防线,第一家庭
- 2749 癸字卷 第七百八十节 无眠(1)
- 2750 癸字卷 第七百八十一节 无眠(2)
- 2751 癸字卷 第七百八十二节 无眠(3)
- 2752 癸字卷 第七百八十三节 后宅,家庭
- 2753 癸字卷 第七百八十四节 合作,开启
- 2754 癸字卷 第七百八十五节 打动,谈判
- 2755 癸字卷 第七百八十六节 顺我者昌
- 2756 癸字卷 第七百八十七节 变革准备,新时代即将开启(1)
- 2757 癸字卷 第七百八十八节 变革准备,新时代即将开启(2)
- 2758 癸字卷 第七百八十九节 云集,蓄势
- 2759 癸字卷 第七百九十节 厉兵秣马,刀锋所指
- 2760 癸字卷 第七百九十一节 来临,预热
- 2761 癸字卷 第七百九十二节 前夜,第一步
- 2762 癸字卷 第七百九十三节 宣示,利益与情怀(1)
- 2763 癸字卷 第七百九十四节 宣示,利益与情怀(2)
- 2764 癸字卷 第七百九十五节 改革请从难题始
- 2765 癸字卷 第七百九十六节 天降大任必迎难
- 2766 癸字卷 第七百九十七节 天地偶然留砥柱
- 2767 癸字卷 第七百九十八节 反冯势力今犹在
- 2768 癸字卷 第七百九十九节 搞清本质,分清敌友
- 2769 癸字卷 第八百节 烧火,堆薪
- 2770 癸字卷 第八百零一节 汹汹,欲燃
- 2771 癸字卷 第八百零二节 贺疯子(1)
- 2772 癸字卷 第八百零三节 贺疯子(2)
- 2773 癸字卷 第八百零四节 从龙?(1)
- 2774 癸字卷 第八百零五节 从龙?(2)
- 2775 癸字卷 第八百零六节 盛宴将至
- 2776 癸字卷 第八百零七节 群“雄”逐“鹿”
- 2777 癸字卷 第八百零八节 入京,逼近
- 2778 癸字卷 第八百零九节 退无可退,舍我其谁
- 2779 癸字卷 第八百一十节 火起
- 2780 癸字卷 第八百一十一节 入城,乱起
- 2781 癸字卷 第八百一十二节 欲燃,失控
- 2782 癸字卷 第八百一十三节 熊熊,汹汹
- 2783 癸字卷 第八百一十四节 漫卷,无休
- 2784 癸字卷 第八百一十五节 黄袍已备,君可敢披?
- 2785 癸字卷 第八百一十六节 干就是了!
- 2786 癸字卷 第八百一十七节 入戏太深
- 2787 癸字卷 第八百一十八节 角儿,放飞自我
- 2788 癸字卷 第八百二十节 事成,声震长街
- 2789 癸字卷 第八百二十二节 冯氏不为帝,将如苍生何
- 2790 癸字卷 第八百二十三节 难测,惶恐
- 2791 癸字卷 第八百二十四节 刀斧加颈,“大义”何存
- 2792 癸字卷 第八百二十五节 心态渐变
- 2793 癸字卷 第八百二十六节 从龙,不寒碜
- 2794 癸字卷 第八百二十七节 立威,破像
- 2795 癸字卷 第八百二十八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 2796 癸字卷 第八百二十九节 独夫之位,身处其中
- 2797 癸字卷 第八百三十节 迷茫,调适
- 2798 癸字卷 第八百三十一节 八方云动,应对万千
- 2799 癸字卷 第八百三十二节 根基所在,平衡对策
- 2800 癸字卷 第八百三十三节 黎明前的黑暗
- 2801 癸字卷 第八百三十四节 国策,国本
- 2802 癸字卷 第八百三十五节 各方思量,不可阻挡
- 2803 2792.第2775章 癸字卷 造势,争先恐后
- 2804 2793.第2776章 癸字卷 渠成,运筹帷幄
- 2805 2794.请假一日。
- 2806 2795.第2777章 癸字卷 千红万艳何所逐
- 2807 2796.第2778章 癸字卷 妾身未明意难平
- 2808 2797.第2779章 癸字卷 蔚为大观君何择(终章
- 2809 2798.第2780章 番外荃妃传
- 2810 2799.第2781章 番外元春VS可卿(1)
- 2811 2800.第2782章 番外元春VS可卿(2)
- 2812 2801.第2783章 番外元春VS可卿(3)
- 2813 2802.第2784章 后记(1)
- 2814 2803.第2785章 后记(2)
- 2815 2804.第2786章 后记(3)
- 2816 2805.第2787章 后记(4)
- 2817 2806.第2788章 番外王熙凤传
- 2818 2807.第2789章 番外王熙凤传(续)
- 2819 2808.第2790章 番外王熙凤传(续1)
- 2820 2809.第2791章 番外王熙凤传(续2)
- 2821 2810.第2792章 番外王熙凤传(续3)
- 2822 2811.第2793章 番外九王夺储(1)
- 2823 2812.第2794章 番外九王夺储(2)
- 2824 2813.第2795章 番外九王夺储(3)
- 2825 2814.第2796章 番外九王夺储(4)
- 2826 2815.第2797章 番外九王夺储(5)
- 2827 2816.第2798章 番外九王夺储(6)
- 2828 2817.第2799章 番外九王夺储(7)
- 2829 2818.第2800章 番外九王夺储(8)
- 2830 2819.第2801章 大结局(感谢三年来一直支持
- 2831 2820.完本感言兼新书发布。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癸字卷 第七百六十一节 即将摊牌,或有所谋
癸字卷 第七百六十一节 即将摊牌,或有所谋
乔应甲沉吟不语。
孙居相也皱起眉头,“汝俊,莫非你们俩之间还有心结了不成?”
乔应甲摇了摇头,“心结倒也说不上,就是觉得这两年紫英变化有些大,或者说成长太快,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吧,君豫现在是死心塌地跟着他,潘汝桢和傅试也就罢了,但耿如杞这样一个方正之人,居然也坚定不移地和他走到一起,有些感慨啊。”
韩爌和孙居相都明白乔应甲话语里的意思。
作为北地士人领袖,潘汝桢和傅试不是北地士人而是江南士人,他们俩和乔应甲没什么交情,不会遵从听从乔应甲的意见和态度很正常,但是练国事和耿如杞是实打实的北地士人,乔应甲没有把握让二人服从自己,反而是冯紫英让二人心悦诚服,这就让人有些不是滋味了。
韩爌咂嘴,“紫英这几年成长很快,不知道你们注意到没有,很多人之前都只觉得紫英擅长打仗,军务娴熟,知兵善战,这没什么好说的,但我要说的是紫英更擅长经济,在永平府和顺天府任职期间,虽然是同知和府丞,但实际上却做了很多通判的活儿,山陕商人对其交口称赞,开海建港也让北方海贸也迅速繁荣起来,加上冶铁、采煤、水泥、军工几大产业的迅猛兴起,难怪山陕商人都说他好话,连江南那边都一样受到影响,……”
这些乔应甲和孙居相都清楚。
韩爌没说扬州证券交易所的事儿,这直接就把云集扬州的南北盐商们给“俘虏”了,巨大的资金终于不用搁在地窖里发霉,也不需要全部存入到银庄中去挣那点儿利息,而是进入股市,既可以增值,还可以随时变现,使得盐商们喜笑颜开。
“这大概就是紫英的底气吧。”孙居相也插话,“他这么些年做的事情,基本上都是按照发展工商和海贸这条路径来的,后来又竭力推广新作物,对咱们北地的影响的确很大,咱们在这方面的敏感度就差了一些,而且说实话,做这种实务,我们这个年龄也差了一些。”
乔应甲叹息一声,“假以时日,紫英未来的确不可限量,不过这一次,我还得和他好好谈谈,我知道六吉在竭力拉拢他,东鲜也一样,但这一次他必须要站稳脚跟,他毕竟是咱们北地士人出身,屁股不能歪了。”
韩爌和孙居相交换了一下眼神,“汝俊,如果确定要争这一回,除了紫英这边,恐怕我们自家内部也还要好好梳理梳理,有些人对咱们也有些看法,还得要好好疏导疏导,早些把一些情况沟通好,莫要等到事到临头才来抱佛脚,就晚了。”
乔应甲点点头,“我找你们俩来也就是这个意思,曹于汴和袁可立和我素来不睦,还有两三位可能也因为一些事情对我有些怨气,但是要请你们二位以及自强(崔景荣)、有孚(王永光)帮着去劝说劝说,顾全大局,……”
韩爌和孙居相对此自然是没有话说,这本来就该是他们要做的,如果连他们几个都不能齐心协力了,那这北地士人人心就真的要散了,也许十年后冯紫英会来扛起北地士人大旗,但现在他应该还撑不起这个局面来。
*******
宣顺二年的年末显得有些阴冷。
连续三日的大雪让整个京师城都铺满了皑皑白雪。
若是前几年,尤其是元熙、永隆年间,这街边巷尾和那破庙祠堂边儿上,早就躺满了冻僵了的路倒尸。
巡捕营和顺天府宛平、大兴二县的衙役与各坊的人早早就要开始清理这些冻毙的流民乞丐。
每一场雪下来,送往城外乱坟场的尸体不下两三百具,但是进入万统年间后这种情形就逐渐减少,到宣顺年间,就更少了。
这连续三日大雪下来,也不过就是一二十具罢了,比起永隆年间减少了九成。
京中老年人每到这个时候都会提起这桩事儿,觉得这大概是京师城里一个最大的变化。
其实也很容易解释,原来每年都会有大量流民涌入京中,少则数千一两万,多则直奔七八万去,无论官府用什么手段遣返驱逐,但是每年总还是有那么万儿八千的流民想方设法留在京中。
这也是每年京中人口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而其中那些个谋生无路求活不能的老弱病残和妇孺,免不了就会渐渐沦为乞丐。
一到这种隆冬季节,几场大雪下来,就能让很多支撑不下来的弱者被淘汰,那往城外坟场拉的马车堆满了冻硬了的尸体一路穿街过巷落入眼中,这也是京中百姓司空见惯了的。
“雪夜读禁书,雨中梦高唐。其实未尝不能倒转来,雨中读禁书,雪夜梦高唐啊。”冯紫英恋恋不舍地从身下这具娇腴丰润无比的胴体上翻身爬下来,又立即陷入了旁边另一具粉肢雪股中。
刮骨吸髓啊,冯紫英心中暗念清心咒,再这样下去,自己恐怕就真的没法起床了。
偶尔的荒唐一回,往往是最能让人兴奋冲动,难以忘怀的,像宝钗这样端庄稳重的性子,平素也是断断不会和其他女人一起共伺一夫的,哪怕是自己最贴心的的丫鬟,也不行。
不过昨夜里雪夜温酒小酌,加上冯紫英诗情豪意大发,连续吟诗(剽窃)多句,惹来宝钗和香菱莺儿都是浓情盛宴,最后借着酒意,冯紫英也就拥女酣眠,其间自然免不了你侬我侬,颠鸾倒凤,恣意纵送不提。
宝钗何等性子,虽然酒醉后有些放纵,但是晨间醒来也是娇羞无限。
好在莺儿和香菱都是贴心贴身得不能再有的人了,宝钗纵然心中暗自嘀咕日后再也不能有此行径,但念及昨夜郎君在床笫间龙精虎猛的情形,也还是暗自心惊。
说实话,随着这几年里冯紫英留在京中再也没有外出奔波颠簸,女人们也逐渐安定下来,一门三房林林总总一大群人也都在三爵街,也就是昔日的荣宁街荣宁二府打通之后的冯宅定居了下来。
甚至连布喜娅玛拉和哲哲二人也都在冯宅中有了专属的小院,只不过一直不太安分守己的布喜娅玛拉还是希望在外边儿奔波,经常往来于天津和京师之间,偶尔还要和哲哲回一趟辽东,甚至也还去过扬州。
冯紫英入阁成为本朝最年轻的阁臣,也让整个冯家都陷入了兴奋狂喜高潮中。
三十岁不到的阁臣,可以说未来担任首辅几乎就是铁板钉钉的,悬念不过就是三十五还是四十岁能当上首辅罢了。
但随之而来就是更为繁重的公务,几乎每天都天黑才能回家,夜间一样有数不清排不完的帖子送进门房,等待着接见。
即便是休沐日子,一样也是不得安宁。
朝中的,地方上的,军中的,还有士绅商贾以及书院和两所军官学校的学子,林林总总,络绎不绝。
光是门房上安排见面排序都需要排到几天后了。
那种临时应急的接待更是数不胜数。
每一次打乱安排都意味着时间要往后推移,这回到后院歇息的时间就要被延后。
哪怕是晨间锻炼没有落下,但时间上缺少了,张师的方剂从冯紫英偶尔为之变成了后宅三房大妇亲自掌管,有条不紊地常备了,但这精力上也一样感觉得到不及十七八岁时候那般念着女人就心急火燎只想着那点儿性事了。
冯紫英一直觉得自己有着穿越者的光环,还有张师这个在世华佗帮自己调理身子,女人再多也经受得起,但是现实告诉他,世间就没有铁打金刚,孙悟空的金箍棒按照自己这样要雨露均沾,人人满意,都得要磨成针。
怎么来合理调剂就成了“心头大患”,这三十岁的人或许还能勉强凑活,这再等几年,奔四十了,只怕就真的要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也难怪永隆帝当初面对梅月溪和郭沁筠这样的绝色都要退避三舍,对元春以及周吴郑这些无一不是千挑万选出来的女子都毫不动心,真的是刮骨钢刀啊。
“相公,该起床了,这可不是夜里,都天光大亮了,您不说今日还有重要客人要登门么?”
宝钗用锦被遮掩住胸前风光,看着还在莺儿身上奋力耕耘的丈夫,也有些酸意,小声提醒道。
“嗯,是该起床了,这当阁臣不是人干的事儿啊,这都年末了,还不得清净。”冯紫英意犹未尽地喘息了一口气。
“不是相公您邀约他们来的么?人家不远千里从江南而来,相公也该有些礼遇才对。”
宝钗看了一眼蜷缩成一团,双腿保持着诡异姿势的莺儿,知晓这丫头的心思,索性就自己起来,替冯紫英收拾起身。
“礼遇自然要礼遇,但这也是相互的,并非单纯我有求于他们,当然也得承认,这几年里我们合作很愉快,各取所需。”冯紫英站在床前,任由宝钗和进来的香菱替自己着衣洗漱,若有所思:“他们此番来也有他们的想法和意愿,有时候啊,人都是骑虎难下,欲退不能啊。”
孙居相也皱起眉头,“汝俊,莫非你们俩之间还有心结了不成?”
乔应甲摇了摇头,“心结倒也说不上,就是觉得这两年紫英变化有些大,或者说成长太快,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吧,君豫现在是死心塌地跟着他,潘汝桢和傅试也就罢了,但耿如杞这样一个方正之人,居然也坚定不移地和他走到一起,有些感慨啊。”
韩爌和孙居相都明白乔应甲话语里的意思。
作为北地士人领袖,潘汝桢和傅试不是北地士人而是江南士人,他们俩和乔应甲没什么交情,不会遵从听从乔应甲的意见和态度很正常,但是练国事和耿如杞是实打实的北地士人,乔应甲没有把握让二人服从自己,反而是冯紫英让二人心悦诚服,这就让人有些不是滋味了。
韩爌咂嘴,“紫英这几年成长很快,不知道你们注意到没有,很多人之前都只觉得紫英擅长打仗,军务娴熟,知兵善战,这没什么好说的,但我要说的是紫英更擅长经济,在永平府和顺天府任职期间,虽然是同知和府丞,但实际上却做了很多通判的活儿,山陕商人对其交口称赞,开海建港也让北方海贸也迅速繁荣起来,加上冶铁、采煤、水泥、军工几大产业的迅猛兴起,难怪山陕商人都说他好话,连江南那边都一样受到影响,……”
这些乔应甲和孙居相都清楚。
韩爌没说扬州证券交易所的事儿,这直接就把云集扬州的南北盐商们给“俘虏”了,巨大的资金终于不用搁在地窖里发霉,也不需要全部存入到银庄中去挣那点儿利息,而是进入股市,既可以增值,还可以随时变现,使得盐商们喜笑颜开。
“这大概就是紫英的底气吧。”孙居相也插话,“他这么些年做的事情,基本上都是按照发展工商和海贸这条路径来的,后来又竭力推广新作物,对咱们北地的影响的确很大,咱们在这方面的敏感度就差了一些,而且说实话,做这种实务,我们这个年龄也差了一些。”
乔应甲叹息一声,“假以时日,紫英未来的确不可限量,不过这一次,我还得和他好好谈谈,我知道六吉在竭力拉拢他,东鲜也一样,但这一次他必须要站稳脚跟,他毕竟是咱们北地士人出身,屁股不能歪了。”
韩爌和孙居相交换了一下眼神,“汝俊,如果确定要争这一回,除了紫英这边,恐怕我们自家内部也还要好好梳理梳理,有些人对咱们也有些看法,还得要好好疏导疏导,早些把一些情况沟通好,莫要等到事到临头才来抱佛脚,就晚了。”
乔应甲点点头,“我找你们俩来也就是这个意思,曹于汴和袁可立和我素来不睦,还有两三位可能也因为一些事情对我有些怨气,但是要请你们二位以及自强(崔景荣)、有孚(王永光)帮着去劝说劝说,顾全大局,……”
韩爌和孙居相对此自然是没有话说,这本来就该是他们要做的,如果连他们几个都不能齐心协力了,那这北地士人人心就真的要散了,也许十年后冯紫英会来扛起北地士人大旗,但现在他应该还撑不起这个局面来。
*******
宣顺二年的年末显得有些阴冷。
连续三日的大雪让整个京师城都铺满了皑皑白雪。
若是前几年,尤其是元熙、永隆年间,这街边巷尾和那破庙祠堂边儿上,早就躺满了冻僵了的路倒尸。
巡捕营和顺天府宛平、大兴二县的衙役与各坊的人早早就要开始清理这些冻毙的流民乞丐。
每一场雪下来,送往城外乱坟场的尸体不下两三百具,但是进入万统年间后这种情形就逐渐减少,到宣顺年间,就更少了。
这连续三日大雪下来,也不过就是一二十具罢了,比起永隆年间减少了九成。
京中老年人每到这个时候都会提起这桩事儿,觉得这大概是京师城里一个最大的变化。
其实也很容易解释,原来每年都会有大量流民涌入京中,少则数千一两万,多则直奔七八万去,无论官府用什么手段遣返驱逐,但是每年总还是有那么万儿八千的流民想方设法留在京中。
这也是每年京中人口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而其中那些个谋生无路求活不能的老弱病残和妇孺,免不了就会渐渐沦为乞丐。
一到这种隆冬季节,几场大雪下来,就能让很多支撑不下来的弱者被淘汰,那往城外坟场拉的马车堆满了冻硬了的尸体一路穿街过巷落入眼中,这也是京中百姓司空见惯了的。
“雪夜读禁书,雨中梦高唐。其实未尝不能倒转来,雨中读禁书,雪夜梦高唐啊。”冯紫英恋恋不舍地从身下这具娇腴丰润无比的胴体上翻身爬下来,又立即陷入了旁边另一具粉肢雪股中。
刮骨吸髓啊,冯紫英心中暗念清心咒,再这样下去,自己恐怕就真的没法起床了。
偶尔的荒唐一回,往往是最能让人兴奋冲动,难以忘怀的,像宝钗这样端庄稳重的性子,平素也是断断不会和其他女人一起共伺一夫的,哪怕是自己最贴心的的丫鬟,也不行。
不过昨夜里雪夜温酒小酌,加上冯紫英诗情豪意大发,连续吟诗(剽窃)多句,惹来宝钗和香菱莺儿都是浓情盛宴,最后借着酒意,冯紫英也就拥女酣眠,其间自然免不了你侬我侬,颠鸾倒凤,恣意纵送不提。
宝钗何等性子,虽然酒醉后有些放纵,但是晨间醒来也是娇羞无限。
好在莺儿和香菱都是贴心贴身得不能再有的人了,宝钗纵然心中暗自嘀咕日后再也不能有此行径,但念及昨夜郎君在床笫间龙精虎猛的情形,也还是暗自心惊。
说实话,随着这几年里冯紫英留在京中再也没有外出奔波颠簸,女人们也逐渐安定下来,一门三房林林总总一大群人也都在三爵街,也就是昔日的荣宁街荣宁二府打通之后的冯宅定居了下来。
甚至连布喜娅玛拉和哲哲二人也都在冯宅中有了专属的小院,只不过一直不太安分守己的布喜娅玛拉还是希望在外边儿奔波,经常往来于天津和京师之间,偶尔还要和哲哲回一趟辽东,甚至也还去过扬州。
冯紫英入阁成为本朝最年轻的阁臣,也让整个冯家都陷入了兴奋狂喜高潮中。
三十岁不到的阁臣,可以说未来担任首辅几乎就是铁板钉钉的,悬念不过就是三十五还是四十岁能当上首辅罢了。
但随之而来就是更为繁重的公务,几乎每天都天黑才能回家,夜间一样有数不清排不完的帖子送进门房,等待着接见。
即便是休沐日子,一样也是不得安宁。
朝中的,地方上的,军中的,还有士绅商贾以及书院和两所军官学校的学子,林林总总,络绎不绝。
光是门房上安排见面排序都需要排到几天后了。
那种临时应急的接待更是数不胜数。
每一次打乱安排都意味着时间要往后推移,这回到后院歇息的时间就要被延后。
哪怕是晨间锻炼没有落下,但时间上缺少了,张师的方剂从冯紫英偶尔为之变成了后宅三房大妇亲自掌管,有条不紊地常备了,但这精力上也一样感觉得到不及十七八岁时候那般念着女人就心急火燎只想着那点儿性事了。
冯紫英一直觉得自己有着穿越者的光环,还有张师这个在世华佗帮自己调理身子,女人再多也经受得起,但是现实告诉他,世间就没有铁打金刚,孙悟空的金箍棒按照自己这样要雨露均沾,人人满意,都得要磨成针。
怎么来合理调剂就成了“心头大患”,这三十岁的人或许还能勉强凑活,这再等几年,奔四十了,只怕就真的要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也难怪永隆帝当初面对梅月溪和郭沁筠这样的绝色都要退避三舍,对元春以及周吴郑这些无一不是千挑万选出来的女子都毫不动心,真的是刮骨钢刀啊。
“相公,该起床了,这可不是夜里,都天光大亮了,您不说今日还有重要客人要登门么?”
宝钗用锦被遮掩住胸前风光,看着还在莺儿身上奋力耕耘的丈夫,也有些酸意,小声提醒道。
“嗯,是该起床了,这当阁臣不是人干的事儿啊,这都年末了,还不得清净。”冯紫英意犹未尽地喘息了一口气。
“不是相公您邀约他们来的么?人家不远千里从江南而来,相公也该有些礼遇才对。”
宝钗看了一眼蜷缩成一团,双腿保持着诡异姿势的莺儿,知晓这丫头的心思,索性就自己起来,替冯紫英收拾起身。
“礼遇自然要礼遇,但这也是相互的,并非单纯我有求于他们,当然也得承认,这几年里我们合作很愉快,各取所需。”冯紫英站在床前,任由宝钗和进来的香菱替自己着衣洗漱,若有所思:“他们此番来也有他们的想法和意愿,有时候啊,人都是骑虎难下,欲退不能啊。”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