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272 1272.第1272章 .闽军大破
- 1273 1273.第1273章 .大势去矣
- 1274 1274.第1274章 .大局
- 1275 1275.第1275章 .生命相继
- 1276 1276.第1276章 .黯然退场
- 1277 1277.第1277章 .奇迹
- 1278 第1278章 .噩耗
- 1279 第1279章 .惨败之相
- 1280 1280.第1280章 .祸不单行
- 1281 1281.第1281章 .意外
- 1282 1282.第1282章 .局势好转
- 1283 1283.第1283章 .棋局
- 1284 1284.第1284章 .王玄策的建议
- 1285 1285.第1285章 .折腾的几年
- 1286 1286.第1286章 .法兰克
- 1287 1287.第1287章 .太平
- 1288 1288.第1288章 .年号
- 1289 1289.第1289章 .鸣凤元年
- 1290 第1290章 .出兵出兵
- 1291 第1291章 .再临君士坦丁堡城下
- 1292 1292.第1292章 .皇对皇
- 1293 1293.第1293章 .意外来客
- 1294 1294.第1294章 .据守反击
- 1295 1295.第1295章 .盗墓神器,异国显威
- 1296 第1296章 .摸金校尉
- 1297 1297.第1297章 .再次崩溃
- 1298 第1298章 .假途灭虢
- 1299 第1299章 .未尽全功
- 1300 1300.第1300章 .屠杀,失之交臂
- 1301 1301.第1301章 .真命天子,逼你出来
- 1302 1302.第1302章 .知己不知彼,李捷再倒霉
- 1303 1303.第1303章 .怀疑
- 1304 1304.第1304章 .趁火打劫,夜袭君城
- 1305 1305.第1305章 .得计,黄色仙药?
- 1306 1306.第1306章 .大总攻,开始!
- 1307 1307.第1307章 .其血玄黄
- 1308 1308.第1308章 .封王
- 1309 1309.第1309章 .惨烈
- 1310 1310.第1310章 .飞鸟传预
- 1311 1311.第1311章 .孤注一掷
- 1312 1312.第1312章 .魄力
- 1313 1313.第1313章 .笑到最后
- 1314 1314.第1314章 .不陷之城的陨落
- 1315 第1315章 .入城
- 1316 1316.第1316章 .最后时刻
- 1317 1317.第1317章 .传承
- 1318 1318.第1318章 .登基大典
- 1319 1319.第1319章 .祭品
- 1320 1320.第1320章 .闽唐!帝王!
- 1321 1321.第1321章 .罗马的麻烦
- 1322 1322.第1322章 .天无二日
- 1323 1323.第1323章 .鸭绿水大战
- 1324 1324.第1324章 .海西之败
- 1325 1325.第1325章 .全世界
- 1326 1326.第1326章 .百万大军
- 1327 1327.第1327章 .长安应战
- 1328 1328.第1328章 .沙起碎叶
- 1329 1329.第1329章 .民族大迁徙
- 1330 1330.第1330章 .邀尔会猎天下
- 1331 1331.第1331章 .李治亲征
- 1332 1332.第1332章 .博弈西域
- 1333 1333.第1333章 .矛盾
- 1334 1334.第1334章 .逃遁
- 1335 1335.第1335章 .屠胡
- 1336 1336.第1336章 .大唐,回来了!
- 1337 1337.第1337章 .大唐的长平之战
- 1338 1338.第1338章 .阉宦误国
- 1339 1339.第1339章 .长孙被坑
- 1340 1340.第1340章 .枭雄陌路
- 1341 1341.第1341章 .意外的援军
- 1342 1342.第1342章 .赌一局生死
- 1343 1343.第1343章 .五千破百万,杯酒退长孙
- 1344 1344.第1344章 .闽王的嘲讽
- 1345 1345.第1345章 .霸权
- 1346 1346.第1346章 .世界大战始
- 1347 1347.第1347章 .弩阵逞凶
- 1348 1348.第1348章 .驼城破弩阵
- 1349 1349.第1349章 .凶信
- 1350 1350.第1350章 .不得不战
- 1351 1351.第1351章 .狂呼酣战
- 1352 1352.第1352章 .绝命血战
- 1353 1353.第1353章 .功亏一篑
- 1354 1354.第1354章 .不得不战
- 1355 1355.第1355章 .不顾一切
- 1356 1356.第1356章 .胡抵中军,李治退避
- 1357 1357.第1357章 .神兵天降
- 1358 1358.第1358章 .灭尔如吹灯
- 1359 1359.第1359章 .何人陛下?
- 1360 1360.第1360章 .一事无成
- 1361 1361.第1361章 .最后的认输
- 1362 1362.第1362章 .当赵高!
- 1363 1363.第1363章 .第二次玄武门之变
- 1364 1364.第1364章 .权阉末日
- 1365 1365.第1365章 .血洗长安
- 1366 1366.第1366章 .最后两块残片
- 1367 1367.第1367章 .平定西域
- 1368 1368.第1368章 .政治作秀,李捷入长安
- 1369 1369.第1369章 .偷腥?
- 1370 1370.第1370章 .心结
- 1371 1371.第1371章 .祭祖,各有心事
- 1372 1372.第1372章 .逼宫
- 1373 1373.第1373章 .叔皇帝,侄皇帝
- 1374 1374.第1374章 .洛阳大战
- 1375 1375.第1375章 .一日平中原
- 1376 1376.第1376章 .出来混,要还的!
- 1377 1377.第1377章 .百年分割
- 1378 1378.第1378章 .火药桶
- 1379 1379.第1379章 .折腾的大唐
- 1380 1380.第1380章 .再别长安
- 1381 1381.第1381章 .省亲
- 1382 1382.第1382章 .一个圆
- 1383 第1383章 .死而地分
- 1384 1384.第1384章 .大结局!新的开始!
隐藏
显示工具栏
1282.第1282章 .局势好转
1282.第1282章 .局势好转
群臣再一次离乱成了热锅上的蚂蚁,上一次就是这么一封紧急战报把闽王急得吐血了,带来了个天大的坏消息,这一回不知道又是什么倒霉事儿,吓得闽王竟然再一次把军报给掉了,所有人都是脸色发白,一副大祸临头的模样。
尤其是几个禁卫亲信,如赞婆噶尔襄陵几个,眼看着李捷迷迷糊糊似乎又要晕过去,更是慌了手脚,一个个大喊着太医,就要冲上去。
王方翼领兵出去之后,地位最高的又成了凤阁侍中狄仁杰,他则是忧心忡忡的想要效仿上一回的河中郡王李让,去把黑都军情给捡回来,好歹也得让群臣知道出了什么事,才能想出对策不是!
谁知道这个混乱时刻,晃晃悠悠好一会,李捷居然是自己一低头,又把战报给捡了回来,好歹没被打击的再吐一口血。
自己还真成被本山大叔忽悠的范伟了,现在还脑袋直晕,李捷心里那郁闷劲儿就别提了,不过还好,这次是个好消息,又是闭上眼睛平复了下情绪,李捷终于恢复了点闽王尊严,右手拎着羊皮纸密信满面威仪的站了起来。
“寡人刚接到消息,右千牛卫中郎将娄师德大人说降了赛萨洛尼卡城,同时车骑大将军苏定方也攻陷了马其顿重镇维卡城,现在马其顿绝大部分领土,已经归降我大闽了!”
这消息让百多个大臣半天都没回过神来,旋即几乎所有人都是做了一个动作,长长嘘了一口气,原来是好消息,差点没吓死我们!
下层文武还没什么概念,可狄仁杰,萧盛宇文节等宰相们可是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可不单是保住了两支军队那么简单,马其顿几乎是东罗马帝国现存的六分之一领土,而且地理环境居中,拿下了这里,几乎断了君士坦丁堡与希腊的联系。
而且大闽在欧洲拿下了一块近距离领土,意味着下一次作战,大闽可以依靠本土供给作战,再也不用像上一次那么四面八方全是敌人,至少立于不败之地。
最重要的一点,马其顿行省的首府赛萨洛尼卡是被娄师德说降的!这意味着,君士坦丁四世已经渐渐丧失了民心!华夏一贯的理论中,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就意味着君士坦丁堡的朝廷灭亡已经可以计入倒计时了。
“陛下洪福齐天,德昭四方,老臣恭喜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要不咋的说能在两朝当上宰相,宇文节这六十多岁的老家伙第一个趴地下,五体投地高昂的向李捷朝贺着。
宇文节这一嗓子让其他官员也是醒过神来,如同多米诺骨牌一般,由前到后,宰相们,将军们,各级文官全都是叩拜在地上,歌功颂德之声如同潮水一般传了过来。
可不光军队打仗需要士气,朝堂之上更是需要士气,如果连大臣们都没有信心,如宋朝那样,那不管有多少雄师,打赢多少战争,李捷也不可能征服君士坦丁堡,如今看着群臣从失败的阴影终于站了出来,李捷亦是心头喜悦,忍不住昂起头来,很有领袖气息的哈哈大笑。
可笑了没两句,一股眩晕感又上了来,暗骂一声尼玛,李捷一屁股跌坐回了龙椅上,晃得几百个大臣又是一口气儿好悬没噎过去,各个长大了嗓门慌乱的大声嚷嚷着。
“太医!!!”
…………
这一封绝密军报是苏定方通过信鸽发回来的,时候的几天中,闽军水师又是振奋起了士气,再次劈波斩浪行驶到了欧洲,这才把具体情况带了回来,让李捷与大闽朝廷逐渐了解了罗马帝国境内的局势。。
事情没有那么糟,虽然闽军的确惨败,全军溃散,占领君士坦丁堡的战略意图付之东流,不过罗马也不舒服,一战几乎将最后一点底子给拼进去了。
水师,君士坦丁堡西海湾之战,希腊海军加上皇家海军像个蛮牛一般不顾一切的向海滩中冲杀,妄图释放希腊火彻底覆灭闽军水师,然而,希腊火却是个双刃剑,它焚烧可是不分敌我的,刘仁轨下令鲁宁部强行堵截罗马舰队,激战中,大量希腊火被泄露在了海湾中,加上洋流还是冲向东方,罗马舰队几乎是与希腊火同一个方向,真真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大闽水师撤退后,烈火又焚烧了半天多,六百多条蒙德罗战舰付之一炬。
就算不少水手及时搁浅逃到岸上,船却几乎都毁了,罗马海军经历这一战也可以算得上一蹶不振了。
至于陆军,来支援君士坦丁四世的蛮族骑兵,大闽也终于知道他们是谁了,就如李绩所预料的那样,他们是匈人!灭亡了西罗马帝国,导致西方进入中世纪的游牧民族,上帝之鞭阿提拉的后裔!
这个辉煌的帝国几乎如同流星一般崛起,从一个顿河河畔的小部落崛起,经历几十年达到鼎盛,占据了自黑海一直到欧洲中部广袤的领土,甚至逼得后世构成西方文明的日耳曼民族陷入了催死决战的地步,但从阿提拉的骤然死去,这个大帝国又如同流星一样分崩离析,转眼就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不过匈人并没有消失,整个帝国的大叛乱疯起后,阿提拉的儿子们带着部众返回了顿河,还有后世的匈牙利,罗马尼亚一继续游牧,据说后世匈牙利之名有一部分就来自匈人。
一段时间内,人们历史学家认为肆虐整个西方的匈人就是华夏北方战败,被汉人赶出去的匈奴人,因为时间上相对比较吻合,而且一些出土文物似乎也可以作证,不过李捷所在的时代,有人在亚洲,欧洲的匈人匈奴人墓葬提取了DNA进行对比,两者却似乎并不是一个族群。
不过匈人是不是匈奴人这个问题李捷现在是不关心了,现在李捷头疼的是如何解决他们,这些马背上的古老游牧民族可实实在在的给了大闽重重一击,估计是君士坦丁四世许诺,让他们从贫瘠的顿河沿岸,斯基太草原还有后世匈牙利所在的达契亚搬迁到色雷斯,所以君士坦丁四世手中,差不多又多了十多万匈人组成的骑兵军群。
而且君士坦丁四世与保加尔人首领西蒙的政治联盟也正式挑明了,君士坦丁四世把女儿嫁给了西蒙,并认西蒙为义子,许诺他死后,会把罗马皇帝的位置留给他,为了君士坦丁堡,西蒙也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匈人首领,名义上的各部落共主卡巴尔,借来了曾经死敌的骑兵,凭着这个政治联姻关系,三股势力还算牢固的共同抵抗大闽的侵袭,如果再攻君士坦丁堡,李捷不许想办法瓦解这一政治联盟。
不过有一利必有一弊,匈人好劫掠是几个世纪都不会变的,而且他们比阿拉伯人劫掠的还要狠,那一天傍晚李捷在君士坦丁堡上空看到的黑烟就是战胜后的匈人骑兵在城内抢劫引起的火灾。
就连已经进入农耕社会的保加尔人,斯拉夫人都被罗马视为蛮族,更何况这些原始的游牧民族了,匈人的抢掠自然而然引起了罗马帝国境内强烈不满以及对皇帝君士坦丁四世的失望,这一点对大闽极其有利,更多罗马人开始倾向于承认他与安娜才是罗马皇帝。
娄师德也的确是人才,真正历史上,娄师德第一次崭露头角是从高宗李治的《猛士诏》,以文官身份应征入伍,从李敬玄攻打吐蕃,结果李敬玄不识军事,在河源被打了个大败。
这种情况下娄师德收拢败兵军士,在吐蕃的进攻下守住了洮河不说,随后还奉命出使吐蕃,在赤岭与吐蕃将领赞婆,也就是这个时空现在李捷身边这位保镖头子谈判,凭着一张嘴娄师德居然说的吐蕃心悦诚服,在战胜的情况下糊里糊涂的就与大唐达成了和平协议。
可见娄师德的嘴上功夫!
这次情况和历史上还真差不多,被匈人突袭,娄师德部被打的晕头转向,与大部队走散了,一路逃离主战场向西奔逃,晕晕乎乎的就撞在了赛萨洛尼卡城下。
这座城曾经是古马其顿王国的都城,依靠东北端的爱琴海海湾,这里是扼守地中海沿海平原的重要要塞,前一阵子,东罗马帝国就是依靠这里来阻挡大闽运输到巴尔干半岛的阿拉伯部落向希腊侵袭的攻势的。
赛萨洛尼卡经历了希腊人,马其顿人,后来的罗马人数次修缮,而且作为当时罗马控制希腊,以及进袭色雷斯的堡垒之一,可谓是城高墙厚,虽然没有达到君士坦丁堡那种变态防御力的程度,却也绝不是娄师德带着的两千多残军啃的下的。
正所谓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娄师德绝对不是被饿死那伙的,出逃时候他正好还带了几个罗马元老,打着他们的旗号,娄师德带了四十来个军中好手混进了赛萨洛尼卡城不说,还惊险的绑架了负责守城的罗马将军,放了他的军队入城。
饶是如此,赛萨洛尼卡守军有一万多,依旧不是娄师德这两千多又累又饿的败兵可以匹敌的,也许上天也不愿意看大闽败得太惨,就在两军虎视眈眈在城广场附近对峙,巷战一触即发的时候,远方匈人劫掠了君士坦丁堡,并且向马其顿袭来的消息传了过来。
这下,娄师德顿时心思活泛儿起来…………
p
</br>
尤其是几个禁卫亲信,如赞婆噶尔襄陵几个,眼看着李捷迷迷糊糊似乎又要晕过去,更是慌了手脚,一个个大喊着太医,就要冲上去。
王方翼领兵出去之后,地位最高的又成了凤阁侍中狄仁杰,他则是忧心忡忡的想要效仿上一回的河中郡王李让,去把黑都军情给捡回来,好歹也得让群臣知道出了什么事,才能想出对策不是!
谁知道这个混乱时刻,晃晃悠悠好一会,李捷居然是自己一低头,又把战报给捡了回来,好歹没被打击的再吐一口血。
自己还真成被本山大叔忽悠的范伟了,现在还脑袋直晕,李捷心里那郁闷劲儿就别提了,不过还好,这次是个好消息,又是闭上眼睛平复了下情绪,李捷终于恢复了点闽王尊严,右手拎着羊皮纸密信满面威仪的站了起来。
“寡人刚接到消息,右千牛卫中郎将娄师德大人说降了赛萨洛尼卡城,同时车骑大将军苏定方也攻陷了马其顿重镇维卡城,现在马其顿绝大部分领土,已经归降我大闽了!”
这消息让百多个大臣半天都没回过神来,旋即几乎所有人都是做了一个动作,长长嘘了一口气,原来是好消息,差点没吓死我们!
下层文武还没什么概念,可狄仁杰,萧盛宇文节等宰相们可是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可不单是保住了两支军队那么简单,马其顿几乎是东罗马帝国现存的六分之一领土,而且地理环境居中,拿下了这里,几乎断了君士坦丁堡与希腊的联系。
而且大闽在欧洲拿下了一块近距离领土,意味着下一次作战,大闽可以依靠本土供给作战,再也不用像上一次那么四面八方全是敌人,至少立于不败之地。
最重要的一点,马其顿行省的首府赛萨洛尼卡是被娄师德说降的!这意味着,君士坦丁四世已经渐渐丧失了民心!华夏一贯的理论中,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就意味着君士坦丁堡的朝廷灭亡已经可以计入倒计时了。
“陛下洪福齐天,德昭四方,老臣恭喜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要不咋的说能在两朝当上宰相,宇文节这六十多岁的老家伙第一个趴地下,五体投地高昂的向李捷朝贺着。
宇文节这一嗓子让其他官员也是醒过神来,如同多米诺骨牌一般,由前到后,宰相们,将军们,各级文官全都是叩拜在地上,歌功颂德之声如同潮水一般传了过来。
可不光军队打仗需要士气,朝堂之上更是需要士气,如果连大臣们都没有信心,如宋朝那样,那不管有多少雄师,打赢多少战争,李捷也不可能征服君士坦丁堡,如今看着群臣从失败的阴影终于站了出来,李捷亦是心头喜悦,忍不住昂起头来,很有领袖气息的哈哈大笑。
可笑了没两句,一股眩晕感又上了来,暗骂一声尼玛,李捷一屁股跌坐回了龙椅上,晃得几百个大臣又是一口气儿好悬没噎过去,各个长大了嗓门慌乱的大声嚷嚷着。
“太医!!!”
…………
这一封绝密军报是苏定方通过信鸽发回来的,时候的几天中,闽军水师又是振奋起了士气,再次劈波斩浪行驶到了欧洲,这才把具体情况带了回来,让李捷与大闽朝廷逐渐了解了罗马帝国境内的局势。。
事情没有那么糟,虽然闽军的确惨败,全军溃散,占领君士坦丁堡的战略意图付之东流,不过罗马也不舒服,一战几乎将最后一点底子给拼进去了。
水师,君士坦丁堡西海湾之战,希腊海军加上皇家海军像个蛮牛一般不顾一切的向海滩中冲杀,妄图释放希腊火彻底覆灭闽军水师,然而,希腊火却是个双刃剑,它焚烧可是不分敌我的,刘仁轨下令鲁宁部强行堵截罗马舰队,激战中,大量希腊火被泄露在了海湾中,加上洋流还是冲向东方,罗马舰队几乎是与希腊火同一个方向,真真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大闽水师撤退后,烈火又焚烧了半天多,六百多条蒙德罗战舰付之一炬。
就算不少水手及时搁浅逃到岸上,船却几乎都毁了,罗马海军经历这一战也可以算得上一蹶不振了。
至于陆军,来支援君士坦丁四世的蛮族骑兵,大闽也终于知道他们是谁了,就如李绩所预料的那样,他们是匈人!灭亡了西罗马帝国,导致西方进入中世纪的游牧民族,上帝之鞭阿提拉的后裔!
这个辉煌的帝国几乎如同流星一般崛起,从一个顿河河畔的小部落崛起,经历几十年达到鼎盛,占据了自黑海一直到欧洲中部广袤的领土,甚至逼得后世构成西方文明的日耳曼民族陷入了催死决战的地步,但从阿提拉的骤然死去,这个大帝国又如同流星一样分崩离析,转眼就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不过匈人并没有消失,整个帝国的大叛乱疯起后,阿提拉的儿子们带着部众返回了顿河,还有后世的匈牙利,罗马尼亚一继续游牧,据说后世匈牙利之名有一部分就来自匈人。
一段时间内,人们历史学家认为肆虐整个西方的匈人就是华夏北方战败,被汉人赶出去的匈奴人,因为时间上相对比较吻合,而且一些出土文物似乎也可以作证,不过李捷所在的时代,有人在亚洲,欧洲的匈人匈奴人墓葬提取了DNA进行对比,两者却似乎并不是一个族群。
不过匈人是不是匈奴人这个问题李捷现在是不关心了,现在李捷头疼的是如何解决他们,这些马背上的古老游牧民族可实实在在的给了大闽重重一击,估计是君士坦丁四世许诺,让他们从贫瘠的顿河沿岸,斯基太草原还有后世匈牙利所在的达契亚搬迁到色雷斯,所以君士坦丁四世手中,差不多又多了十多万匈人组成的骑兵军群。
而且君士坦丁四世与保加尔人首领西蒙的政治联盟也正式挑明了,君士坦丁四世把女儿嫁给了西蒙,并认西蒙为义子,许诺他死后,会把罗马皇帝的位置留给他,为了君士坦丁堡,西蒙也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匈人首领,名义上的各部落共主卡巴尔,借来了曾经死敌的骑兵,凭着这个政治联姻关系,三股势力还算牢固的共同抵抗大闽的侵袭,如果再攻君士坦丁堡,李捷不许想办法瓦解这一政治联盟。
不过有一利必有一弊,匈人好劫掠是几个世纪都不会变的,而且他们比阿拉伯人劫掠的还要狠,那一天傍晚李捷在君士坦丁堡上空看到的黑烟就是战胜后的匈人骑兵在城内抢劫引起的火灾。
就连已经进入农耕社会的保加尔人,斯拉夫人都被罗马视为蛮族,更何况这些原始的游牧民族了,匈人的抢掠自然而然引起了罗马帝国境内强烈不满以及对皇帝君士坦丁四世的失望,这一点对大闽极其有利,更多罗马人开始倾向于承认他与安娜才是罗马皇帝。
娄师德也的确是人才,真正历史上,娄师德第一次崭露头角是从高宗李治的《猛士诏》,以文官身份应征入伍,从李敬玄攻打吐蕃,结果李敬玄不识军事,在河源被打了个大败。
这种情况下娄师德收拢败兵军士,在吐蕃的进攻下守住了洮河不说,随后还奉命出使吐蕃,在赤岭与吐蕃将领赞婆,也就是这个时空现在李捷身边这位保镖头子谈判,凭着一张嘴娄师德居然说的吐蕃心悦诚服,在战胜的情况下糊里糊涂的就与大唐达成了和平协议。
可见娄师德的嘴上功夫!
这次情况和历史上还真差不多,被匈人突袭,娄师德部被打的晕头转向,与大部队走散了,一路逃离主战场向西奔逃,晕晕乎乎的就撞在了赛萨洛尼卡城下。
这座城曾经是古马其顿王国的都城,依靠东北端的爱琴海海湾,这里是扼守地中海沿海平原的重要要塞,前一阵子,东罗马帝国就是依靠这里来阻挡大闽运输到巴尔干半岛的阿拉伯部落向希腊侵袭的攻势的。
赛萨洛尼卡经历了希腊人,马其顿人,后来的罗马人数次修缮,而且作为当时罗马控制希腊,以及进袭色雷斯的堡垒之一,可谓是城高墙厚,虽然没有达到君士坦丁堡那种变态防御力的程度,却也绝不是娄师德带着的两千多残军啃的下的。
正所谓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娄师德绝对不是被饿死那伙的,出逃时候他正好还带了几个罗马元老,打着他们的旗号,娄师德带了四十来个军中好手混进了赛萨洛尼卡城不说,还惊险的绑架了负责守城的罗马将军,放了他的军队入城。
饶是如此,赛萨洛尼卡守军有一万多,依旧不是娄师德这两千多又累又饿的败兵可以匹敌的,也许上天也不愿意看大闽败得太惨,就在两军虎视眈眈在城广场附近对峙,巷战一触即发的时候,远方匈人劫掠了君士坦丁堡,并且向马其顿袭来的消息传了过来。
这下,娄师德顿时心思活泛儿起来…………
p
</br>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