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966 第966章 弥赛亚的困境
- 967 第967章 最后一个死去的是谁
- 968 第968章 死追不放的羽人
- 969 第969章 死亡陷阱
- 970 第970章 郝志打开的门
- 971 第971章 心狠手辣李惟攻
- 972 第972章 生与死的愤怒
- 973 第973章 超级跃迁
- 974 第974章 冰冷的漠视
- 975 第975章 开疆拓土
- 976 第976章 蛮荒纪
- 977 第977章 人种繁育计划
- 978 第978章 意识能后代的培育
- 979 第979章 以人为本的文明
- 980 第980章 种植人的推广
- 981 第981章 造神计划
- 982 第982章 新宗教
- 983 第983章 看懂暗物质
- 984 第984章 描绘星空图
- 985 第985章 新敌人出现
- 986 第986章 第一次交锋
- 987 第987章 千子之父
- 988 第988章 不为所动的强大
- 989 990.第989章 中子弹的轻蔑
- 990 991.第990章 沟通
- 991 第991章 银河系星盟使者
- 992 第992章 神级文明到访
- 993 第993章 竞争排他论宇宙版
- 994 第994章 富庶之地
- 995 第995章 神级文明的谦卑
- 996 第996章 从来不存在的平等
- 997 第997章 那人真的活着
- 998 第998章 统领指环的主人
- 999 第999章 五十年后的重逢
- 1000 第1000章 房间里的幻想
- 1001 第1001章 星河大帝驾到
- 1002 第1002章 最久的别离与重逢
- 1003 第1003章 第1003 微妙平衡的银河系政局
- 1004 第1004章 针锋相对的男人
- 1005 第1005章 心无所属
- 1006 第1006章 增强现实社会
- 1007 第1007章 必然发生的趋势?
- 1008 第1008章 不可能发生的袭击
- 1009 第1009章 蓝甲渊源
- 1010 第1010章 寂静的杀机
- 1011 第1011章 黑幕下的敌人
- 1012 第1012章 冷酷的仇恨
- 1013 第1013章 大开杀戒
- 1014 第1014章 兵临城下
- 1015 第1015章 命悬一线
- 1016 第1016章 大举入侵
- 1017 第1017章 新兵测试
- 1018 第1018章 第一轮攻击
- 1019 第1019章 电梯效应
- 1020 第1020章 绝无胜算
- 1021 第1021章 全球劫难
- 1022 第1022章 技术统治的陷阱
- 1023 第1023章 恐怖的纯能量结界
- 1024 第1024章 突击舰队的覆灭
- 1025 第1025章 敢死队
- 1026 第1026章 秦长胜阵亡
- 1027 第1027章 宋小葭的算盘
- 1028 第1028章 王琰珂的洞见
- 1029 第1029章 无限能源传输
- 1030 第1030章 擒王计划
- 1031 第1031章 宋将军的私心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976章 蛮荒纪
第976章 蛮荒纪
关于该如何给新地球命名的问题,王琰珂发动全体人员,进行了一场投票,这毕竟是以后大家要共同生活的家园,总不能一直叫它新地球。
其中,备选项有三个,子星、新星和家星。
支持叫“子星”的人多半是年龄在四十岁以上的人群,代表的是坚信自己目前的处境只是暂时局面的一群人,他们对既往的地球怀有深刻的情感。
他们认同当前的新地球与老地球之间的情感联系类似于母子关系,虽然这个“儿子”健壮高大,却也只是母星文明延续的一个载体,这一批逃亡人类的终极目标还是要回到太阳系,杀败地球入侵者,夺回属于自己的地球。
而支持叫做“新星”的人群年龄层次大都比较年轻,在三十岁以下。
这些年轻人富裕激情,随遇而安,怀着对未来美好的期待,相信一切在这里都会有一个崭新的开始,人类文明的复苏和中兴会在他们的手里萌芽开花,长成参天大树。
然而,最大的一群人,统一都支持新地球命名为家星,这反应了逃亡舰队的人们急于确立自己在新行星上面的主人翁位置,希望在最快的情况下找到归宿感的一种心态。
过去的那个是家,新家也是自己的家,人在哪里,家就在哪里。
最终,第三种意见高票当选,王琰珂选来选去,甲字替代掉家字,把新家园命名为“甲星”。
叫做甲星的原因除了由于“甲”这个字与家同音,还在于,甲是中国古代历法中记录六十年一个轮回的开始,也就代表着新人类在这里的新开始。
甲,在中文里也代表着最好,顶级的意思,意指新地球拥有天堂般优越的生存条件。
王琰珂认为更重要的一点在于,人类开拓宇宙深空,这不过是一个初步的阶段,也只是一个开始,未来人们甚至会发现第二颗第三颗甚至更多更多的宜居行星,而这个甲,就是第一个,后面还会有甲乙丙丁等等等等。
地球人,从此成为了甲星人,一个新的时代揭开帷幕。
首先就是进行选址,建造行星上第一座人类新城。
虽然甲星环境优秀但毕竟是一颗处在地质活动比较活跃的早期行星,空气湿热,水分极大,人类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得久了会很快得皮肤病,关节炎等等疾病。
他们需要一块略微干燥而开阔的地带。
很快,在被命名为上古大陆的边缘地带,逃亡舰队找到了一大块开阔的平原,相当于前地球时代整个澳大利亚的面积,平坦肥沃,植被丰富,相对干燥一些。
安居下来的人类残余人员开始拆解逃亡战舰,把战舰上一切可利用的蓥钢金属和设备拆下来,然后组装成新的工具,挖掘机钻探机等等。
还好,战舰电脑上存储了地球文明有关工业方面的大量而完善的数据,这对于改造甲星有很大的帮助。
人们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劳动,在重体力工程的面前,有大型机械工具的帮助,在精细化产品的生产方面有3D打印设备,极精密设备则全部交给可以通过电脑操控的纳米机器人。
王琰珂作为人类的总工程师,全面指导着二十万人日以继夜地工作,搭建起了第一批帐篷。
但进展速度还是依旧非常缓慢的,因为二十万人的生产能力实在是非常的有限,想要改造这样一颗巨大的行星谈何容易?人力资源的匮乏成为了甲星改造产业的巨大瓶颈。
在以往的地球时代,四十亿人的巨大劳动产能,各个行业之间的协同合作,让一切工业生产都几乎可以在瞬间完成,无论你想生产出一件什么样的产品,都有无比细化的各个部分分别制造配件,最后集中到需求者手中进行简单的组装就可以直接投入使用。
跟天隐者改造地球的速度比起来,他们简直就是一只缓慢的蜗牛。
第二个制约着工业发展的基础问题是工业原材料的稀缺,甲星虽然土壤肥沃资源矿产丰富,但是却缺乏一种现代人类世界最主要的生产资料——-石油。
到了这里开始新的生活以后,大家才逐渐意识到,石油在地球文明中所扮演的角色远远不止是燃油燃料那么简单。
生活就在当下,许多生活的基础领域就必须要有石油作为原材料。
哪怕是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牙刷、脸盆、瓶瓶罐罐、各种科技产品的外壳、桌椅板凳,填充材料,制造衣服和帐篷的涤纶、腈纶、锦纶等等化纤面料。
还有建设城市道路需要使用的低成本高效能的沥青,以及所有工业产品中的合成橡胶,属于高消耗品的鞋子、轮胎电线电缆,几乎所有工业设备中必不可少的润滑油,还有洗涤剂、洗发水、沐浴乳、肥皂,女人们离不开的化妆品,孩子手里的玩具都需要石油原料来生产。
有人提出使用差不多的替代品,比如衣物纺织物等等使用天然纤维,这才意识到这个时候没有棉花和蚕丝,更没有桑树可以让你养蚕宝宝。
你想造一张桌子都没有一块木头,塑料也没有,除了用石头搭台子之外毫无办法。
王琰珂这才意识到,只有技术是远远不够的,知识和科技,需要材料产品来体现出来,人类世界的文明建立的根基是地球世界长达数亿年发酵的结果,想要在这个新行星上简单地复制地球文明的辉煌,恐怕连造一张纸出来都很难。
就好像过去许多武术大家说过的那句话,技术在力量中体现,再好的技巧结合不到凶猛的臂力也打不倒敌人,这个刚刚起步的工业社会由于原材料的缺失,从一开始就瘸了一条腿。
无奈之下,王琰珂只好发动全体人员,先从机械工业的基础开始搞起,开采重金属矿石!
别的东西没有,铁还是不缺的,通过李惟攻的金属控制能力,他可以很轻易地感知到地表几公里以下埋藏着的铁矿石。
接着就是不断的冶炼,日以继夜地工作,把铁矿石冶炼铸造成大块的铁锭,然后再按照需要制成建筑用钢筋,以及大型框架的其他部分。
有了铁矿石,就可以用铁矿粉结合石灰石、粘土煅烧成水泥,结合钢筋制造大型牢固的建筑物还是没有问题的,于是人们开始大量地建造房屋和村落,用钢铁来仿制出需要的一切日常生活用品,虽然看起来粗糙,却基本上,像个家了……
其中,备选项有三个,子星、新星和家星。
支持叫“子星”的人多半是年龄在四十岁以上的人群,代表的是坚信自己目前的处境只是暂时局面的一群人,他们对既往的地球怀有深刻的情感。
他们认同当前的新地球与老地球之间的情感联系类似于母子关系,虽然这个“儿子”健壮高大,却也只是母星文明延续的一个载体,这一批逃亡人类的终极目标还是要回到太阳系,杀败地球入侵者,夺回属于自己的地球。
而支持叫做“新星”的人群年龄层次大都比较年轻,在三十岁以下。
这些年轻人富裕激情,随遇而安,怀着对未来美好的期待,相信一切在这里都会有一个崭新的开始,人类文明的复苏和中兴会在他们的手里萌芽开花,长成参天大树。
然而,最大的一群人,统一都支持新地球命名为家星,这反应了逃亡舰队的人们急于确立自己在新行星上面的主人翁位置,希望在最快的情况下找到归宿感的一种心态。
过去的那个是家,新家也是自己的家,人在哪里,家就在哪里。
最终,第三种意见高票当选,王琰珂选来选去,甲字替代掉家字,把新家园命名为“甲星”。
叫做甲星的原因除了由于“甲”这个字与家同音,还在于,甲是中国古代历法中记录六十年一个轮回的开始,也就代表着新人类在这里的新开始。
甲,在中文里也代表着最好,顶级的意思,意指新地球拥有天堂般优越的生存条件。
王琰珂认为更重要的一点在于,人类开拓宇宙深空,这不过是一个初步的阶段,也只是一个开始,未来人们甚至会发现第二颗第三颗甚至更多更多的宜居行星,而这个甲,就是第一个,后面还会有甲乙丙丁等等等等。
地球人,从此成为了甲星人,一个新的时代揭开帷幕。
首先就是进行选址,建造行星上第一座人类新城。
虽然甲星环境优秀但毕竟是一颗处在地质活动比较活跃的早期行星,空气湿热,水分极大,人类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得久了会很快得皮肤病,关节炎等等疾病。
他们需要一块略微干燥而开阔的地带。
很快,在被命名为上古大陆的边缘地带,逃亡舰队找到了一大块开阔的平原,相当于前地球时代整个澳大利亚的面积,平坦肥沃,植被丰富,相对干燥一些。
安居下来的人类残余人员开始拆解逃亡战舰,把战舰上一切可利用的蓥钢金属和设备拆下来,然后组装成新的工具,挖掘机钻探机等等。
还好,战舰电脑上存储了地球文明有关工业方面的大量而完善的数据,这对于改造甲星有很大的帮助。
人们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劳动,在重体力工程的面前,有大型机械工具的帮助,在精细化产品的生产方面有3D打印设备,极精密设备则全部交给可以通过电脑操控的纳米机器人。
王琰珂作为人类的总工程师,全面指导着二十万人日以继夜地工作,搭建起了第一批帐篷。
但进展速度还是依旧非常缓慢的,因为二十万人的生产能力实在是非常的有限,想要改造这样一颗巨大的行星谈何容易?人力资源的匮乏成为了甲星改造产业的巨大瓶颈。
在以往的地球时代,四十亿人的巨大劳动产能,各个行业之间的协同合作,让一切工业生产都几乎可以在瞬间完成,无论你想生产出一件什么样的产品,都有无比细化的各个部分分别制造配件,最后集中到需求者手中进行简单的组装就可以直接投入使用。
跟天隐者改造地球的速度比起来,他们简直就是一只缓慢的蜗牛。
第二个制约着工业发展的基础问题是工业原材料的稀缺,甲星虽然土壤肥沃资源矿产丰富,但是却缺乏一种现代人类世界最主要的生产资料——-石油。
到了这里开始新的生活以后,大家才逐渐意识到,石油在地球文明中所扮演的角色远远不止是燃油燃料那么简单。
生活就在当下,许多生活的基础领域就必须要有石油作为原材料。
哪怕是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牙刷、脸盆、瓶瓶罐罐、各种科技产品的外壳、桌椅板凳,填充材料,制造衣服和帐篷的涤纶、腈纶、锦纶等等化纤面料。
还有建设城市道路需要使用的低成本高效能的沥青,以及所有工业产品中的合成橡胶,属于高消耗品的鞋子、轮胎电线电缆,几乎所有工业设备中必不可少的润滑油,还有洗涤剂、洗发水、沐浴乳、肥皂,女人们离不开的化妆品,孩子手里的玩具都需要石油原料来生产。
有人提出使用差不多的替代品,比如衣物纺织物等等使用天然纤维,这才意识到这个时候没有棉花和蚕丝,更没有桑树可以让你养蚕宝宝。
你想造一张桌子都没有一块木头,塑料也没有,除了用石头搭台子之外毫无办法。
王琰珂这才意识到,只有技术是远远不够的,知识和科技,需要材料产品来体现出来,人类世界的文明建立的根基是地球世界长达数亿年发酵的结果,想要在这个新行星上简单地复制地球文明的辉煌,恐怕连造一张纸出来都很难。
就好像过去许多武术大家说过的那句话,技术在力量中体现,再好的技巧结合不到凶猛的臂力也打不倒敌人,这个刚刚起步的工业社会由于原材料的缺失,从一开始就瘸了一条腿。
无奈之下,王琰珂只好发动全体人员,先从机械工业的基础开始搞起,开采重金属矿石!
别的东西没有,铁还是不缺的,通过李惟攻的金属控制能力,他可以很轻易地感知到地表几公里以下埋藏着的铁矿石。
接着就是不断的冶炼,日以继夜地工作,把铁矿石冶炼铸造成大块的铁锭,然后再按照需要制成建筑用钢筋,以及大型框架的其他部分。
有了铁矿石,就可以用铁矿粉结合石灰石、粘土煅烧成水泥,结合钢筋制造大型牢固的建筑物还是没有问题的,于是人们开始大量地建造房屋和村落,用钢铁来仿制出需要的一切日常生活用品,虽然看起来粗糙,却基本上,像个家了……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