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94 第九十四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惧与怒(二合一大章)
- 95 第九十五章 未来是你的(二合一大章)
- 96 第九十六章 公主,你把握不住!(二合一大章)
- 97 第九十七章 美女谁不爱(二合一大章)
- 98 第九十八章 风起云涌(二合一大章)
- 99 第九十九章 人来人往(二合一大章)
- 100 第一百章 纵横序幕(二合一大章)
- 101 第一百零一章 朝秦暮楚(二合一大章)
- 102 第一百零二章 无尽背刺(二合一大章)
- 103 第一百零三章 轮回(二合一大章)
- 104 第一百零四章 合纵之王(二合一大章)
- 105 第一百零五章 带你们赢(二合一大章)
- 106 第一百零六章 怼与舔(二合一大章)
- 107 第一百零七章 纵横天下(二合一大章)
- 108 第一百零八章 阳谋(二合一大章)
- 109 第一百零九章 小国的悲哀(二合一大章)
- 110 第一百一十章 冰与火(二合一大章)
- 111 第一百一十一章 秦楚交锋(二合一大章)
- 112 第一百一十二章 各怀鬼胎(二合一大章)
- 113 第一百一十三章 教会徒弟打师父(二合一大章)
- 114 第一百一十四章 你有大餐,我有老鼠屎(二合一大章)
- 115 第一百一十五章 相邦大会(二合一大章)
- 116 第一百一十六章 出奇制胜(二合一大章)
- 117 第一百一十七章 制造工具人(二合一大章)
- 118 第一百一十八章 民贵君轻(二合一大章)
- 119 第一百一十九章 探索真理(二合一大章)
- 120 第一百二十章 诚会玩(二合一大章)
- 121 第一百二十一章 唯利治国(二合一大章)
- 122 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的征程(二合一大章)
- 123 第一百二十三章 进退之间
- 124 第一百二十四章 债王定(二合一大章)
- 125 第一百二十五章 二相(二合一大章)
- 126 第一百二十六章 均田与府兵
- 127 第一百二十七章 兵来将挡(二合一大章)
- 128 第一百二十八章 化整为零
- 129 第一百二十九章 爱变不变,哥不求人
- 130 第一百三十章 大小法
- 131 第一百三十一章 龙头椅(二合一大章)
- 132 第一百三十二章 买卖之道
- 133 第一百三十三章 暗流汹涌
- 134 第一百三十四章 懂事
- 135 第一百三十五章 收之桑榆,失之东隅
- 136 第一百三十六章 岂有此理
- 137 第一百三十七章 危机四伏
- 138 第一百三十八章 战火重燃
- 139 第一百三十九章 仪可往,吾亦可往
- 140 第一百四十章 吾辈何以为战
- 141 第一百四十一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142 第一百四十二章 博弈
- 143 第一百四十三章 战争变法两开花
- 144 第一百四十四章 多事之秋
- 145 第一百四十五章 如你所愿
- 146 第一百四十六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
- 147 第一百四十七章 三强争霸
- 148 第一百四十八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
- 149 第一百四十九章 合纵VS连横
- 150 第一百五十章 危在旦夕
- 151 第一百五十一章 脆弱的联盟
- 152 第一百五十二章 纵横捭阖
- 153 第一百五十三章 攻心之策
- 154 第一百五十四章 釜底抽薪
- 155 第一百五十五章 战争只是政治的延续
- 156 第一百五十六章 利益至上
- 157 第一百五十七章 兵在无间
- 158 第一百五十八章 布局
- 159 第一百五十九章 书同文,车同轨
- 160 第一百六十章 我支持,谁反对
- 161 第一百六十一章 明的不行就来暗的
- 162 第一百六十二章 当初对我爱理不理
- 163 第一百六十三章 先民后王
- 164 第一百六十四章 见微知著
- 165 第一百六十五章 以商孕农,以农哺商
- 166 第一百六十六章 滚滚长江东逝水
- 167 第一百六十七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 168 第一百六十八章 退而求其次
- 169 第一百六十九章 苟,王道也
- 170 第一百七十章 不要让战争停下来
- 171 第一百七十一章 火中取栗
- 172 第一百七十二章 流年不利
- 173 第一百七十三章 雇佣军
- 174 第一百七十四章 问心无愧
- 175 第一百七十五章 左右互搏
- 176 第一百七十六章 自古套路得人心
- 177 第一百七十七章 可否先上车
- 178 第一百七十八章 人不遭妒是庸才
- 179 第一百七十九章 楚墓
- 180 第一百八十章 打仗第二,赚钱第一
- 181 第一百八十一章 国际法
- 182 第一百八十二章 变卦
- 183 第一百八十三章 攻心之术
- 184 第一百八十四章 原来如此
- 185 第一百八十五章 隐患?
- 186 第一百八十六章 秘辛
- 187 第一百八十七章 否极泰来
- 188 第一百八十八章 欲让其灭亡
- 189 第一百八十九章 受伤了
- 190 第一百九十章 新法最大的隐患
- 191 第一百九十一章 良药可口
- 192 第一百九十二章 似曾相识
- 193 第一百九十三章 贪心不足
- 194 第一百九十四章 导火索
- 195 第一百九十五章 透过现象看本质
- 196 第一百九十六章 偷天换日
- 197 第一百九十七章 沉默的大多数
- 198 第一百九十八章 正面对抗
- 199 第一百九十九章 吾乃令尹
- 200 第两百章 态度正确
- 201 第二百零一章 捅自己一刀
- 202 第二百零二章 风起云涌
- 203 第二百零三章 合纵连横
- 204 第二百零四章 出卖与背叛
- 205 第二百零五章 识时务者为俊杰
- 206 第二百零六章 大厦将倾
- 207 第二百零七章 序幕
- 208 第二百零八章 影帝
- 209 第二百零九章 奇谋定江山
- 210 第二百一十章 起风了
- 211 第二百一十一章 计中计(元旦快乐)
- 212 第二百一十二章 运筹帷幄
- 213 第二百一十三章 苍狗白衣
- 214 第二百一十四章 翻身做主
- 215 第二百一十五章 两大阵营
- 216 第二百一十六章 出来混终归是要还的
- 217 第二百一十七章 苍天饶过谁
- 218 第二百一十八章 志不在此
- 219 第二百一十九章 游子要回家啦
- 220 第二百二十章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
- 221 第二百二十一章 一个时代的结束
- 222 第二百二十二章 鬼呀!
- 223 第二百二十三章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 224 第二百二十四章 重复昨日的故事
- 225 大结局 君临天下
- 226 番外+完本感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一百零四章 合纵之王(二合一大章)
第一百零四章 合纵之王(二合一大章)
树倒猢狲散!
墙倒众人推!
这打着打着,中原诸侯们猛然发现,好像这天下人都在打楚国,此时要不从楚国割一块肉下来,更待何时啊。
关键削弱楚国也是大家都想看到的。
毕竟楚国太大了一点,以前吴、越的地盘都被他慢慢蚕食掉了,这不公平,大家都得分一点。
宋齐联军吹响了反攻的号角!
好在这时期,楚国是将才倍出。
那楚国大将景翠在后撤三百里之后,依靠要塞挡住了宋齐联军的反攻。
好在韩国对于秦国对巴国的企图是丝毫不感兴趣,不愿意为此损兵折将。
待昭阳率领楚军主力赶到之时,留守方城的一万韩军早就跑得没影了,老子只是来友情站街的,秦军在前面,你们赶紧去吧!
好在秦国此番进攻,也只是偷袭而已,嬴驷和张仪都是打算,如果楚国方寸大乱,那就顺势夺取邓地(南阳),否则的话,将从武关退回秦地。
昭阳并没有因此方寸大乱,他知道对方是急行军,这后勤必然是跟不上的,故此他并不急于与秦军决战,而是稳扎稳打,最终公子疾与魏章见无机可乘,一番劫掠之后,便从武关退回秦地。
楚国的危机暂时解除。
但是对于楚威王而言,这可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啊!
他举目四顾,突然发现,自己连一个盟友都没有。
玩了半天,把自己玩成了孤家寡人。
想哭!
楚王真的想哭,威风了大半辈子,结果这收关之作,竟然被人玩弄于鼓掌之中,不禁没有得到寸许土地,越地还丢了部分土地给齐国和宋国占领,齐国兵锋直指江淮一代。
这一怒之下,楚王悬赏千金,只求张仪人头。
张仪也幽默,立刻接受,逢人便自诩为千金张,住店吃饭都可以不用付账,只需刷人头。
千金张的大名响彻秦国。
楚王默默收回悬赏令。
狗日的,寡人才不帮你炒作。
但是这一回,确实将已经年迈的楚王给打颓了,心中锐气尽散。
楚国王宫。
“启禀大王,方才克陵君的人给大王送来一份礼物。”
通报官员都斜来到宫内,将一个礼盒呈上。
楚威王斜躺在卧榻上,握拳枕首,当即眉头一皱,愠道:“这仗都打成这样,他还给寡人送什么礼物,是成心要气寡人么?”
都斜讪讪道:“那送礼之人说,此礼物可解大王之忧。”
楚威王闻言一怔,斜目看向都斜,吩咐道:“打开看看。”
“是。”
都斜将木盒送至楚王面前,然后打开来,但见里面是半块玉。
楚威王目光透着一丝好奇,脱口道:“怎么只有半块玉。”
都斜这才低头一看,突然一惊,自言自语道:“这玉看着好生眼熟,似乎在哪见过。”话一说完,他便想了起来,抬头向楚威王道:“大王,你可还得去年那个魏使?”
当时楚王就是派都斜去跟姬定谈得呀。
楚威王猛然坐起身来,将那半个玉取出,仔细看得一会儿,又名身旁侍从去他边上柜子里取出一个木盒来。
侍从将木盒拿来,打开,里面也是半块玉,两块玉一对,十分吻合,但还缺一块,就是一块完整的玉。
楚威王紧锁眉头,咬着牙道:“去将那魏使带来,寡人倒要看看他到底想干什么。”
“是。”
过得小半个时辰,只见都斜带着一个十六岁,唇红齿白,风度翩翩的少年走了进来。
楚威王知道之前那位魏使十分年轻,但真没有想到,会这么年轻。
这少年正是姬定。
他手持羽扇,站在殿中,也不行礼,也不自报家门,就是直视着正上方的楚威王。
楚威王亦是瞪着这小子。
二人目光相碰,真是火光四溅啊!
谁也不肯退让。
一旁得都斜是战战兢兢,咱们大王如今心情不好,你小子别这么嚣张好么,真的是不想活了吗,可也别连累我呀,低声道:“还不快行礼。”
“呵呵!”
姬定很欠扁地笑得两声,旋即他又仰面大笑起来,“哈哈......!”
都斜吓得是浑身发颤,又偷偷瞄了眼楚王,只见楚王脸色铁青,双腿一软,差点自己给跪下去。
楚威王一声不吭,就盯着姬定。
姬定根本不管,大殿中,回响着他那极其猖狂地笑声,好似一个个大巴掌,扇在楚王脸上,左一个,右一个。
楚威王也真是配合,脸上是一阵红,一阵青。
过得好一会儿,笑声才慢慢弱了下来。
楚威王问道:“你怎么不笑了。”
姬定吞咽一口,稍显尴尬道:“没气了。”
楚威王比他更尴尬,冷冷一笑,又问道:“你笑什么?”
姬定笑道:“当然是笑大王,我去年走得时候,就曾说过,我一定会来看大王的笑话。”
言罢,他从袖中直接拿出最后那半块玉来,并没有给都斜呈上,而是直接扔向楚王,但他也没有往楚王脸上扔,半块玉落在楚王身边的兽皮上。
都斜吓得魂飞魄散,厉声喝道:“大胆......!”
楚威王一抬手,又是一挥手,“你先下去吧。”
“小人告退。”都斜躬身行得一礼,慢慢退了出去,临出门前,还瞟了眼的姬定,多俊俏的少年,可惜死得太早,去当个男宠不香么。
楚威王又瞧向姬定,笑道:“你现在尽管笑,反正你也活不了多久。”
姬定呵呵笑道:“是吗?那不妨我们赌一赌,看我能不能活过今日?”
楚威王听得一乐,你的小命都握在我手里,你还敢跟我赌,颇有兴趣地问道:“你打算赌什么?”
姬定羽扇一扬,道:“就赌你楚国相邦。”
楚威王愣了下,道:“什么意思?”
姬定道:“如果我活过今日,我要成为楚国相邦。”
楚威王愣得半响,突然哈哈大笑起来。
过得片刻,楚威王突然笑意一敛,怒瞪姬定,问道:“你凭什么?”
姬定笑道:“凭我在一年之前,就已经预料到今日大王会在自己的大殿中,被一个十六岁的少年嘲笑,试问荆楚大地上,又有谁能料到今日,这本事配不上楚国相邦一职吗?”
楚威王紧锁眉头,道:“你说你去年就料到寡人有此一败?”
姬定呵呵道:“难道大王认为我站在这里只是一个巧合吗?如果大王当日见到我,今日落寞的那便是秦君,那便是齐王,而大王应该风光无限,真可谓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啊!”
楚威王眯了眯眼,道:“你这只不过是误打误撞罢了。”
姬定笑道:“大王可以认为我是误打误撞,难道大王认为张仪也是在误打误撞吗?”
楚威王皱眉道:“此话怎讲?”
姬定轻摇羽扇道:“大王可借我一扇屏风,一支笔,我自会帮大王解释清楚,我为何能够料到今日,这绝对不是误打误撞。”
楚威王迟疑少许,然后向旁边的侍从点了下头。
很快,一扇屏风便抬上大殿来,一个侍从又将笔给姬定递上。
姬定不放羽扇,单手持笔,在屏风上随意画得几笔,当今中原大地的势力分布在这草草几笔下,变得清晰无比。
什么时候这地图变得这么容易画呢?
楚威王收起小觑之心,但脸上还是充满着不屑。
姬定站在屏风旁,从容不迫地说道:“大王请看,这便是当今诸侯势力的分布图,若以实力划分,诸侯国可划分三等,秦、齐、楚为一流强国,三晋与燕乃二流强国,中山与宋乃三流强国,其余的暂时可以忽略。在三家分晋之前,诸侯想得是如何称霸,但是如今的话,由于各国势力的壮大,诸侯们的野心也随之膨胀,想得是如何歼灭他国,一统中原。”
楚威王听得是若有所思,这事要是姬定不讲,他还真没有意识到。
姬定又道:“当前这种局势,称霸相对而言,是比较简单的,若想要兼并他国,其实是非常难的,因为这不是两个国家的问题,而是十多个国家的问题。目前的问题就是谁都想兼并对方,但谁又都不愿意对方兼并其它诸侯国。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寻求结盟,以此来打破僵局。而我将张仪此番计策,称作合纵连横。”
楚威王道:“合纵连横?”
虽然合纵连横乃是这时代的主旋律,但是目前来说,姬定是第一个提出这个概念的人。
而这个概念将一直都会沿用下去,是每个外交家的必修之课,且永不会过时,不说大国战略,即便是普通百姓也时常用到这个策略,只是他们没有意识到。
姬定点点头,道:“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
楚威王喃喃念叨一遍,似乎明白了一些什么。
姬定解释道:“最初张仪使楚,与楚结盟,视为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其原因在于当下。”
“当下。”
“正是。”
姬定点点头,道:“就当下而言,秦国与楚国并没有尖锐的矛盾,秦国目前最渴望的乃是将魏国在河东的地区收入囊中,同时打击三晋,获取东进的道路,故此张仪选择连横。”
说话时,他笔锋在地图上划过,一个箭头自西往东。
楚威王似乎忘记方才被姬定嘲笑的事,面色严肃道:“寡人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与秦国结盟的,这明明对秦国有利,张仪为何又放弃连横?”
姬定笑道:“方才我已经说得十分清楚,张仪选择连横,乃是就当时情况而言,然而,在秦国与楚国结盟的期间,张仪已经获得最渴望河东三镇,那么连横之策,便可暂时放一放,毕竟张仪乃是一流强国的相邦,是要看得更加长远一些。
近年来楚国势力扩张极快,又将势力伸向巴蜀之地,乃是秦国未来的心腹大患,故此张仪在得到连横之利后,立刻改变为合纵战略,密谋与魏韩结盟,合众弱以攻一强,同时还挑拨齐楚关系,打击楚国上升的势头,张仪此策,近远之利皆获,使秦国成为最大的赢家。”
说到这里,姬定突然呵呵一笑。
楚威王问道:“你又笑什么?”
“当然是笑大王,这里还有别人值得我嘲笑吗?”姬定左右看了看。
楚威王冷冷道:“你当真是活腻了。”
姬定淡定一笑,又道:“要知道原本这一切都应该是属于大王,属于楚国的胜利,而错失这一切,竟然是因为大王你觉得我年纪太小,从而看不起我,这难道不值得嘲笑吗?”
楚威王哼道:“就算寡人当时见了你,你就能帮寡人取胜么?”
“当然。”
姬定道:“虽然当时我是以魏使身份出使楚国,但我的目的是要成为楚国相邦,我本打算将合纵连横视为先给大王的一份见面礼。”
说着,他手往旁边的屏风一引,道:“看看这地图,秦、齐两大强国在东西,而楚国与三晋在中间,楚国简直就是天生的合纵之王。
因为三晋也面临着秦、齐的夹击,但他们又无力抵抗,如果楚国站出来联合三晋,西可弱秦,东可攻齐,故此我当时是先说服魏王,然后再南下,如果当时大王选择与魏国结盟,夹在中间的韩国必然也是倒向楚国,以三国之力,足以护住魏国在河东地区的领地,秦国就无法完全依靠函谷关来龟缩其中。
同时又可以堵住秦国东进,那么赵国必然也会加入联盟,此便可完成合纵计划。但可惜的是,我比张仪年轻,那张仪来了,大王是盛情款待......!”
“你到底还要说多少遍。”
楚威王不由得恼羞成怒。
撒了多少盐了,还不肯罢休。
可恶!
当时他盛情款待张仪,却被张仪玩弄的里焦外嫩。
这真是很讽刺啊!
他早已经将肠子给悔青了。
姬定亦是怒容满面,神情激动道:“我周济从不求人,却没有想到大王这里,头回求人,就弄得是灰头土脸,大王的此番失败,到底还是可以挽回得,但是我的失败,却成为我一生中难以抹去的污点,我现在比大王还要生气。”
哇.....!
楚威王还真没有想到这小子的脾气比他还要大,比他还要横,怒拍桌子,指着姬定道:“你这小儿未免也太......咳咳,你说此番失败还会可以挽回?”
姬定笑道:“何难之有?”
楚威王问道:“如何挽回?”
姬定道:“我方才不是说了么,楚国乃是天生的合纵之王,自然是采取合纵之策。”
楚威王叹道:“如今韩国、魏国、燕国已经投奔秦国,而赵国则是与齐国结盟,合纵之策又从何谈起?”
姬定问道:“大王生不生气?”
楚威王道:“寡人当然生气!”
姬定又问道:“大王恨不恨张仪?”
楚威王哼道:“当然...不过现在寡人更恨你小子。”
张仪只是杀人,你可是诛心啊!
姬定道:“对此我非常开心,我此番来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讥讽大王,让大王非常愤怒、后悔。”
楚威王点头道:“你做到了。”
他已经气过头了,有些麻木。
姬定又道:“而第二个目的就是成为楚国相邦。”
楚威王笑而不语。
姬定也不在意,瞧了眼边上的屏风,继续言道:“对于楚国而言,最大的对手始终是齐国与秦国,如果说楚国是天生的合纵之王,那么秦国便是天生的连横之王。
合纵对于秦国而言,只有当他感受齐国或者楚国壮大之时,才会采取合纵,而在平时,秦国肯定会采取连横之策,因为秦国唯有东进才能够统治中原,那么吞并三晋,是秦国永远的渴望。
而齐国的话,是介于秦楚之间,可合纵削弱秦楚,亦可连横兼并三晋,就看局势如何变化。”
楚威王问道:“如何合纵破秦?”
姬定道:“方才我问大王恨不恨张仪,大王回答我,要更恨我,但是我相信除大王之外,所有的楚人都恨张仪,都恨秦人,这要不恶心秦国一番,大王以及所有楚人如何出心中这口恶气?”
楚威王眯了下眼,道:“如何出这口恶气?”
姬定道:“我可以促成魏楚联盟。”
楚威王愣了下,喜道:“当真?”
姬定点点头,又摇摇羽扇道:“但这还不够恶心秦国。”
楚威王激动道:“快说。”
对于他而言,要是临死之前,不能狠狠恶心秦国一番,必然是死不瞑目啊!
这也是他忍着没砍掉姬定脑袋的关键原因。
姬定笑道:“若是魏国突然背叛秦国,与楚国结盟,大王以为秦国会怎么做?”
楚威王道:“自然是出兵伐魏。”
姬定又道:“那么大王就出兵救魏,以事实告知中原诸侯,秦国打谁,楚国就救谁,秦国盟友打谁,楚国就救谁。”
楚威王沉吟半响,道:“这么做倒是可以恶心秦国,但问题是,此非长久之计,这国家战略,怎能如同小娃斗气。”
他还故意加重“小娃”的读音,意在讽刺姬定年幼。
姬定笑道:“难道大王认为秦国能够打到齐国或者燕国去吗?打得不还是三晋吗?这么说看上去是意气用事,但实际上是分化三晋与秦国,三晋其实不想与秦国结盟,只是迫于秦国的虎狼之师,故而与之结盟,若是有楚国在背后为他们撑腰,他们自然勇于不跟秦国结盟,而选择与楚国结盟,那么合纵之策便可完成。”
楚威王沉默了一会儿,道:“就算如此,那我楚国如何凭借合纵之策,入驻中原。”
姬定微微一笑,道:“等大王拜我为相邦之时,我再告诉大王。”
楚威王皱眉思索了一会儿,道:“要不这样,寡人先拜你为客卿?”
客卿也是非常高的职位,能够来楚国当客卿,其实也是非常非常困难的。
可见楚王也意识到这姬定的确是一个不可多得人才,之前他尚且对当前局势感到非常迷茫,不知道该怎么办,但是经过姬定这么一番分析,他是豁然开朗。
姬定摇头道:“必须拜我为相邦。我知道高尹令年事已高,是难以再辅助大王,如今我来了,那他便可安享晚年。”
这难道就是传说中年轻气盛,那也没有这么个气盛法啊!
楚威王呵呵笑得几声,着实无奈道:“你如今是寸功未立,就想佩戴楚国的相印,你认为这可能吗?”
姬定点点头道:“可能。”
楚威王问道:“如何可能?”
姬定道:“一个相印,换取破坏秦魏韩三国联盟,同时又为楚国获得三晋的支持,张仪所立之功,也不过如此,他能够在秦国为相,我为何不能在楚国为相,况且此时楚国的局势还远不如秦国。”
楚威王问道:“你真想知道为何?”
“是的。”姬定点点头。
楚威王道:“那寡人就实话与你说,就算寡人同意,寡人的大臣也不会答应的,你可知道......!”
话说一半,他突然停了下来。
姬定笑道:“大王想说吴起?”
楚威王闭目一叹,点了点头。
吴起变法真的是楚国一道难以愈合的伤疤,自那之后,楚王纵使想变法,那也只有想想。
吴起变法的最终结果不仅仅是吴起被杀,关键吴起临死之前,就已经想到了报复之计,当时吴起扑在楚王的尸体上,乱箭之下,吴起虽然死了,但是楚王的尸体也被射成马蜂窝。
根据楚国律法,丽兵于王尸者,将被诛灭三族。
新上任的国君,自然不会就此罢休,将那些射杀吴起的贵族,统统杀掉,一共牵连到七十二家大贵族,对于楚国而言,这真的是非常痛苦得回忆。
自那以后,大家都不太愿意提变法。
姬定呵呵道:“我不是吴起,只要大王您答应,那我便能够说服那些贵族。”
“是吗?”
楚威王惊讶地看着姬定。
这一句话,比之前任何一句话,都令楚王感到震惊。
姬定点点头道:“大王若是不信,不妨试试。”
楚威王真是不相信,道:“好!如果你能够说服大臣,寡人就赐予你楚国相印。”
姬定摇摇头道:“应该是这样的,大王欲赐予我相印,询问大臣们的意见,我再去说服他们,否则的话,我如何开这口。”
楚王微微一笑,道:“就依你之意,寡人还就真不相信。”
姬定霸气地双手一张,道:“曾今大王也不相信我,可结果如何?”
这天可真是没法聊了。
“来人啊!带.....。”
楚王突然问道:“你叫甚么?”
姬定笑道:“卫人周济。”
楚王愣了下,问道:“梁魏?”
姬定摇摇头道:“吾乃濮阳人。”
“又是个卫人。”
楚威王哑然失笑,好言相劝道:“那你好自为之吧。”
言罢,他便将都斜叫进来,让都斜给姬定安排住所。
周济也不行礼,转身便离开了。
楚威王摇着头,不可思议道:“寡人活了这么久,真是从未见过如此嚣张之人。”说到这里,他笑了一声,又补充一句,“还能够活着离开。”
若是魏惠王在此,必定与他心心相惜。
大家同是天涯沦落人啊!
墙倒众人推!
这打着打着,中原诸侯们猛然发现,好像这天下人都在打楚国,此时要不从楚国割一块肉下来,更待何时啊。
关键削弱楚国也是大家都想看到的。
毕竟楚国太大了一点,以前吴、越的地盘都被他慢慢蚕食掉了,这不公平,大家都得分一点。
宋齐联军吹响了反攻的号角!
好在这时期,楚国是将才倍出。
那楚国大将景翠在后撤三百里之后,依靠要塞挡住了宋齐联军的反攻。
好在韩国对于秦国对巴国的企图是丝毫不感兴趣,不愿意为此损兵折将。
待昭阳率领楚军主力赶到之时,留守方城的一万韩军早就跑得没影了,老子只是来友情站街的,秦军在前面,你们赶紧去吧!
好在秦国此番进攻,也只是偷袭而已,嬴驷和张仪都是打算,如果楚国方寸大乱,那就顺势夺取邓地(南阳),否则的话,将从武关退回秦地。
昭阳并没有因此方寸大乱,他知道对方是急行军,这后勤必然是跟不上的,故此他并不急于与秦军决战,而是稳扎稳打,最终公子疾与魏章见无机可乘,一番劫掠之后,便从武关退回秦地。
楚国的危机暂时解除。
但是对于楚威王而言,这可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啊!
他举目四顾,突然发现,自己连一个盟友都没有。
玩了半天,把自己玩成了孤家寡人。
想哭!
楚王真的想哭,威风了大半辈子,结果这收关之作,竟然被人玩弄于鼓掌之中,不禁没有得到寸许土地,越地还丢了部分土地给齐国和宋国占领,齐国兵锋直指江淮一代。
这一怒之下,楚王悬赏千金,只求张仪人头。
张仪也幽默,立刻接受,逢人便自诩为千金张,住店吃饭都可以不用付账,只需刷人头。
千金张的大名响彻秦国。
楚王默默收回悬赏令。
狗日的,寡人才不帮你炒作。
但是这一回,确实将已经年迈的楚王给打颓了,心中锐气尽散。
楚国王宫。
“启禀大王,方才克陵君的人给大王送来一份礼物。”
通报官员都斜来到宫内,将一个礼盒呈上。
楚威王斜躺在卧榻上,握拳枕首,当即眉头一皱,愠道:“这仗都打成这样,他还给寡人送什么礼物,是成心要气寡人么?”
都斜讪讪道:“那送礼之人说,此礼物可解大王之忧。”
楚威王闻言一怔,斜目看向都斜,吩咐道:“打开看看。”
“是。”
都斜将木盒送至楚王面前,然后打开来,但见里面是半块玉。
楚威王目光透着一丝好奇,脱口道:“怎么只有半块玉。”
都斜这才低头一看,突然一惊,自言自语道:“这玉看着好生眼熟,似乎在哪见过。”话一说完,他便想了起来,抬头向楚威王道:“大王,你可还得去年那个魏使?”
当时楚王就是派都斜去跟姬定谈得呀。
楚威王猛然坐起身来,将那半个玉取出,仔细看得一会儿,又名身旁侍从去他边上柜子里取出一个木盒来。
侍从将木盒拿来,打开,里面也是半块玉,两块玉一对,十分吻合,但还缺一块,就是一块完整的玉。
楚威王紧锁眉头,咬着牙道:“去将那魏使带来,寡人倒要看看他到底想干什么。”
“是。”
过得小半个时辰,只见都斜带着一个十六岁,唇红齿白,风度翩翩的少年走了进来。
楚威王知道之前那位魏使十分年轻,但真没有想到,会这么年轻。
这少年正是姬定。
他手持羽扇,站在殿中,也不行礼,也不自报家门,就是直视着正上方的楚威王。
楚威王亦是瞪着这小子。
二人目光相碰,真是火光四溅啊!
谁也不肯退让。
一旁得都斜是战战兢兢,咱们大王如今心情不好,你小子别这么嚣张好么,真的是不想活了吗,可也别连累我呀,低声道:“还不快行礼。”
“呵呵!”
姬定很欠扁地笑得两声,旋即他又仰面大笑起来,“哈哈......!”
都斜吓得是浑身发颤,又偷偷瞄了眼楚王,只见楚王脸色铁青,双腿一软,差点自己给跪下去。
楚威王一声不吭,就盯着姬定。
姬定根本不管,大殿中,回响着他那极其猖狂地笑声,好似一个个大巴掌,扇在楚王脸上,左一个,右一个。
楚威王也真是配合,脸上是一阵红,一阵青。
过得好一会儿,笑声才慢慢弱了下来。
楚威王问道:“你怎么不笑了。”
姬定吞咽一口,稍显尴尬道:“没气了。”
楚威王比他更尴尬,冷冷一笑,又问道:“你笑什么?”
姬定笑道:“当然是笑大王,我去年走得时候,就曾说过,我一定会来看大王的笑话。”
言罢,他从袖中直接拿出最后那半块玉来,并没有给都斜呈上,而是直接扔向楚王,但他也没有往楚王脸上扔,半块玉落在楚王身边的兽皮上。
都斜吓得魂飞魄散,厉声喝道:“大胆......!”
楚威王一抬手,又是一挥手,“你先下去吧。”
“小人告退。”都斜躬身行得一礼,慢慢退了出去,临出门前,还瞟了眼的姬定,多俊俏的少年,可惜死得太早,去当个男宠不香么。
楚威王又瞧向姬定,笑道:“你现在尽管笑,反正你也活不了多久。”
姬定呵呵笑道:“是吗?那不妨我们赌一赌,看我能不能活过今日?”
楚威王听得一乐,你的小命都握在我手里,你还敢跟我赌,颇有兴趣地问道:“你打算赌什么?”
姬定羽扇一扬,道:“就赌你楚国相邦。”
楚威王愣了下,道:“什么意思?”
姬定道:“如果我活过今日,我要成为楚国相邦。”
楚威王愣得半响,突然哈哈大笑起来。
过得片刻,楚威王突然笑意一敛,怒瞪姬定,问道:“你凭什么?”
姬定笑道:“凭我在一年之前,就已经预料到今日大王会在自己的大殿中,被一个十六岁的少年嘲笑,试问荆楚大地上,又有谁能料到今日,这本事配不上楚国相邦一职吗?”
楚威王紧锁眉头,道:“你说你去年就料到寡人有此一败?”
姬定呵呵道:“难道大王认为我站在这里只是一个巧合吗?如果大王当日见到我,今日落寞的那便是秦君,那便是齐王,而大王应该风光无限,真可谓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啊!”
楚威王眯了眯眼,道:“你这只不过是误打误撞罢了。”
姬定笑道:“大王可以认为我是误打误撞,难道大王认为张仪也是在误打误撞吗?”
楚威王皱眉道:“此话怎讲?”
姬定轻摇羽扇道:“大王可借我一扇屏风,一支笔,我自会帮大王解释清楚,我为何能够料到今日,这绝对不是误打误撞。”
楚威王迟疑少许,然后向旁边的侍从点了下头。
很快,一扇屏风便抬上大殿来,一个侍从又将笔给姬定递上。
姬定不放羽扇,单手持笔,在屏风上随意画得几笔,当今中原大地的势力分布在这草草几笔下,变得清晰无比。
什么时候这地图变得这么容易画呢?
楚威王收起小觑之心,但脸上还是充满着不屑。
姬定站在屏风旁,从容不迫地说道:“大王请看,这便是当今诸侯势力的分布图,若以实力划分,诸侯国可划分三等,秦、齐、楚为一流强国,三晋与燕乃二流强国,中山与宋乃三流强国,其余的暂时可以忽略。在三家分晋之前,诸侯想得是如何称霸,但是如今的话,由于各国势力的壮大,诸侯们的野心也随之膨胀,想得是如何歼灭他国,一统中原。”
楚威王听得是若有所思,这事要是姬定不讲,他还真没有意识到。
姬定又道:“当前这种局势,称霸相对而言,是比较简单的,若想要兼并他国,其实是非常难的,因为这不是两个国家的问题,而是十多个国家的问题。目前的问题就是谁都想兼并对方,但谁又都不愿意对方兼并其它诸侯国。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寻求结盟,以此来打破僵局。而我将张仪此番计策,称作合纵连横。”
楚威王道:“合纵连横?”
虽然合纵连横乃是这时代的主旋律,但是目前来说,姬定是第一个提出这个概念的人。
而这个概念将一直都会沿用下去,是每个外交家的必修之课,且永不会过时,不说大国战略,即便是普通百姓也时常用到这个策略,只是他们没有意识到。
姬定点点头,道:“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
楚威王喃喃念叨一遍,似乎明白了一些什么。
姬定解释道:“最初张仪使楚,与楚结盟,视为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其原因在于当下。”
“当下。”
“正是。”
姬定点点头,道:“就当下而言,秦国与楚国并没有尖锐的矛盾,秦国目前最渴望的乃是将魏国在河东的地区收入囊中,同时打击三晋,获取东进的道路,故此张仪选择连横。”
说话时,他笔锋在地图上划过,一个箭头自西往东。
楚威王似乎忘记方才被姬定嘲笑的事,面色严肃道:“寡人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与秦国结盟的,这明明对秦国有利,张仪为何又放弃连横?”
姬定笑道:“方才我已经说得十分清楚,张仪选择连横,乃是就当时情况而言,然而,在秦国与楚国结盟的期间,张仪已经获得最渴望河东三镇,那么连横之策,便可暂时放一放,毕竟张仪乃是一流强国的相邦,是要看得更加长远一些。
近年来楚国势力扩张极快,又将势力伸向巴蜀之地,乃是秦国未来的心腹大患,故此张仪在得到连横之利后,立刻改变为合纵战略,密谋与魏韩结盟,合众弱以攻一强,同时还挑拨齐楚关系,打击楚国上升的势头,张仪此策,近远之利皆获,使秦国成为最大的赢家。”
说到这里,姬定突然呵呵一笑。
楚威王问道:“你又笑什么?”
“当然是笑大王,这里还有别人值得我嘲笑吗?”姬定左右看了看。
楚威王冷冷道:“你当真是活腻了。”
姬定淡定一笑,又道:“要知道原本这一切都应该是属于大王,属于楚国的胜利,而错失这一切,竟然是因为大王你觉得我年纪太小,从而看不起我,这难道不值得嘲笑吗?”
楚威王哼道:“就算寡人当时见了你,你就能帮寡人取胜么?”
“当然。”
姬定道:“虽然当时我是以魏使身份出使楚国,但我的目的是要成为楚国相邦,我本打算将合纵连横视为先给大王的一份见面礼。”
说着,他手往旁边的屏风一引,道:“看看这地图,秦、齐两大强国在东西,而楚国与三晋在中间,楚国简直就是天生的合纵之王。
因为三晋也面临着秦、齐的夹击,但他们又无力抵抗,如果楚国站出来联合三晋,西可弱秦,东可攻齐,故此我当时是先说服魏王,然后再南下,如果当时大王选择与魏国结盟,夹在中间的韩国必然也是倒向楚国,以三国之力,足以护住魏国在河东地区的领地,秦国就无法完全依靠函谷关来龟缩其中。
同时又可以堵住秦国东进,那么赵国必然也会加入联盟,此便可完成合纵计划。但可惜的是,我比张仪年轻,那张仪来了,大王是盛情款待......!”
“你到底还要说多少遍。”
楚威王不由得恼羞成怒。
撒了多少盐了,还不肯罢休。
可恶!
当时他盛情款待张仪,却被张仪玩弄的里焦外嫩。
这真是很讽刺啊!
他早已经将肠子给悔青了。
姬定亦是怒容满面,神情激动道:“我周济从不求人,却没有想到大王这里,头回求人,就弄得是灰头土脸,大王的此番失败,到底还是可以挽回得,但是我的失败,却成为我一生中难以抹去的污点,我现在比大王还要生气。”
哇.....!
楚威王还真没有想到这小子的脾气比他还要大,比他还要横,怒拍桌子,指着姬定道:“你这小儿未免也太......咳咳,你说此番失败还会可以挽回?”
姬定笑道:“何难之有?”
楚威王问道:“如何挽回?”
姬定道:“我方才不是说了么,楚国乃是天生的合纵之王,自然是采取合纵之策。”
楚威王叹道:“如今韩国、魏国、燕国已经投奔秦国,而赵国则是与齐国结盟,合纵之策又从何谈起?”
姬定问道:“大王生不生气?”
楚威王道:“寡人当然生气!”
姬定又问道:“大王恨不恨张仪?”
楚威王哼道:“当然...不过现在寡人更恨你小子。”
张仪只是杀人,你可是诛心啊!
姬定道:“对此我非常开心,我此番来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讥讽大王,让大王非常愤怒、后悔。”
楚威王点头道:“你做到了。”
他已经气过头了,有些麻木。
姬定又道:“而第二个目的就是成为楚国相邦。”
楚威王笑而不语。
姬定也不在意,瞧了眼边上的屏风,继续言道:“对于楚国而言,最大的对手始终是齐国与秦国,如果说楚国是天生的合纵之王,那么秦国便是天生的连横之王。
合纵对于秦国而言,只有当他感受齐国或者楚国壮大之时,才会采取合纵,而在平时,秦国肯定会采取连横之策,因为秦国唯有东进才能够统治中原,那么吞并三晋,是秦国永远的渴望。
而齐国的话,是介于秦楚之间,可合纵削弱秦楚,亦可连横兼并三晋,就看局势如何变化。”
楚威王问道:“如何合纵破秦?”
姬定道:“方才我问大王恨不恨张仪,大王回答我,要更恨我,但是我相信除大王之外,所有的楚人都恨张仪,都恨秦人,这要不恶心秦国一番,大王以及所有楚人如何出心中这口恶气?”
楚威王眯了下眼,道:“如何出这口恶气?”
姬定道:“我可以促成魏楚联盟。”
楚威王愣了下,喜道:“当真?”
姬定点点头,又摇摇羽扇道:“但这还不够恶心秦国。”
楚威王激动道:“快说。”
对于他而言,要是临死之前,不能狠狠恶心秦国一番,必然是死不瞑目啊!
这也是他忍着没砍掉姬定脑袋的关键原因。
姬定笑道:“若是魏国突然背叛秦国,与楚国结盟,大王以为秦国会怎么做?”
楚威王道:“自然是出兵伐魏。”
姬定又道:“那么大王就出兵救魏,以事实告知中原诸侯,秦国打谁,楚国就救谁,秦国盟友打谁,楚国就救谁。”
楚威王沉吟半响,道:“这么做倒是可以恶心秦国,但问题是,此非长久之计,这国家战略,怎能如同小娃斗气。”
他还故意加重“小娃”的读音,意在讽刺姬定年幼。
姬定笑道:“难道大王认为秦国能够打到齐国或者燕国去吗?打得不还是三晋吗?这么说看上去是意气用事,但实际上是分化三晋与秦国,三晋其实不想与秦国结盟,只是迫于秦国的虎狼之师,故而与之结盟,若是有楚国在背后为他们撑腰,他们自然勇于不跟秦国结盟,而选择与楚国结盟,那么合纵之策便可完成。”
楚威王沉默了一会儿,道:“就算如此,那我楚国如何凭借合纵之策,入驻中原。”
姬定微微一笑,道:“等大王拜我为相邦之时,我再告诉大王。”
楚威王皱眉思索了一会儿,道:“要不这样,寡人先拜你为客卿?”
客卿也是非常高的职位,能够来楚国当客卿,其实也是非常非常困难的。
可见楚王也意识到这姬定的确是一个不可多得人才,之前他尚且对当前局势感到非常迷茫,不知道该怎么办,但是经过姬定这么一番分析,他是豁然开朗。
姬定摇头道:“必须拜我为相邦。我知道高尹令年事已高,是难以再辅助大王,如今我来了,那他便可安享晚年。”
这难道就是传说中年轻气盛,那也没有这么个气盛法啊!
楚威王呵呵笑得几声,着实无奈道:“你如今是寸功未立,就想佩戴楚国的相印,你认为这可能吗?”
姬定点点头道:“可能。”
楚威王问道:“如何可能?”
姬定道:“一个相印,换取破坏秦魏韩三国联盟,同时又为楚国获得三晋的支持,张仪所立之功,也不过如此,他能够在秦国为相,我为何不能在楚国为相,况且此时楚国的局势还远不如秦国。”
楚威王问道:“你真想知道为何?”
“是的。”姬定点点头。
楚威王道:“那寡人就实话与你说,就算寡人同意,寡人的大臣也不会答应的,你可知道......!”
话说一半,他突然停了下来。
姬定笑道:“大王想说吴起?”
楚威王闭目一叹,点了点头。
吴起变法真的是楚国一道难以愈合的伤疤,自那之后,楚王纵使想变法,那也只有想想。
吴起变法的最终结果不仅仅是吴起被杀,关键吴起临死之前,就已经想到了报复之计,当时吴起扑在楚王的尸体上,乱箭之下,吴起虽然死了,但是楚王的尸体也被射成马蜂窝。
根据楚国律法,丽兵于王尸者,将被诛灭三族。
新上任的国君,自然不会就此罢休,将那些射杀吴起的贵族,统统杀掉,一共牵连到七十二家大贵族,对于楚国而言,这真的是非常痛苦得回忆。
自那以后,大家都不太愿意提变法。
姬定呵呵道:“我不是吴起,只要大王您答应,那我便能够说服那些贵族。”
“是吗?”
楚威王惊讶地看着姬定。
这一句话,比之前任何一句话,都令楚王感到震惊。
姬定点点头道:“大王若是不信,不妨试试。”
楚威王真是不相信,道:“好!如果你能够说服大臣,寡人就赐予你楚国相印。”
姬定摇摇头道:“应该是这样的,大王欲赐予我相印,询问大臣们的意见,我再去说服他们,否则的话,我如何开这口。”
楚王微微一笑,道:“就依你之意,寡人还就真不相信。”
姬定霸气地双手一张,道:“曾今大王也不相信我,可结果如何?”
这天可真是没法聊了。
“来人啊!带.....。”
楚王突然问道:“你叫甚么?”
姬定笑道:“卫人周济。”
楚王愣了下,问道:“梁魏?”
姬定摇摇头道:“吾乃濮阳人。”
“又是个卫人。”
楚威王哑然失笑,好言相劝道:“那你好自为之吧。”
言罢,他便将都斜叫进来,让都斜给姬定安排住所。
周济也不行礼,转身便离开了。
楚威王摇着头,不可思议道:“寡人活了这么久,真是从未见过如此嚣张之人。”说到这里,他笑了一声,又补充一句,“还能够活着离开。”
若是魏惠王在此,必定与他心心相惜。
大家同是天涯沦落人啊!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