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414 四一九、洞悟降龙禅
- 415 四二零、红娘子见闻
- 416 四二一、西安乱
- 417 四二二、动西安的脑筋
- 418 四二三、烫手的山芋进城了
- 419 四二四、那是我们的粮
- 420 四二五、老子杀了你
- 421 四二六、擂鼓,进城
- 422 四二七、我二婶可好?
- 423 四二八、秦王府城
- 424 四二九、滚得远远的
- 425 四三零、贼办粮行
- 426 四三一、剃头的挑子一头热
- 427 四三二、回肠荡气的感情
- 428 四三三、胆子大的赌徒总是有的
- 429 四三四、崇祯皇帝暴走
- 430 四三五、剿抚并用
- 431 四三六、贼人开科举
- 432 四三七、我一定会考上案首
- 433 四三八、官民一家亲
- 434 四三九、高迎祥败亡
- 435 四四零、形势变化
- 436 四四一、百炼精钢模具
- 437 四四二、占领陕北的借口
- 438 四四三、前往清涧
- 439 四四四、混十万败仗
- 440 四四五、这就是真正的打仗?
- 441 四四六、打就打吧
- 442 四四七、匹夫之勇
- 443 四四八、我不是救苦救难的观音
- 444 四四九、夹在中间怎么玩?
- 445 四五零、陕北复苏
- 446 四五一、流寇的弱点
- 447 四五二、杨嗣昌张网
- 448 四五三、再来逼反一批良民
- 449 四五四、和官兵做交易
- 450 四五五、黑杆兵
- 451 四五六、前往四川
- 452 四五七、适合四川的农作物
- 453 四五八、许人杰中伏
- 454 四五九、山林间的激战
- 455 四六零、好功夫
- 456 四六一、胸口碎大石
- 457 四六二、红娘子的战斗力
- 458 四六三、左光先那混账
- 459 四六四、进驻广元
- 460 四六五、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
- 461 四六六、他能吃谁?
- 462 四六七、问题的所在
- 463 四六八、十二万大军果然不是吹的
- 464 四六九、不劳你费心了
- 465 四七零、朱元璋的儿歌
- 466 四七一、女人报恩的方法
- 467 四七二、两个优势
- 468 四七三、大雾弥漫
- 469 四七四、雾中混战
- 470 四七五、李洁琼复仇记
- 471 四七六、谁说过我的火铳要点火绳
- 472 四七七、拿下他,要活的
- 473 四七八、着我旧时裳
- 474 四七九、快表白吧
- 475 四八零、你是不是男人
- 476 四八一、真实的梦
- 477 四八二、把小哑巴娶了吧
- 478 四八三、山中偶遇
- 479 四八四、老子要三成
- 480 四八五、这笔钱我来出
- 481 四八六、游说罗汝才
- 482 四八七、让她改嫁给我
- 483 四八八、春玉米播种
- 484 四八九、李岩公子的计策
- 485 四九零、许人杰叛变
- 486 四九一、你打我,我打你,你打他
- 487 四九二、呼……好爽!
- 488 四九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 489 四九四、你喜欢被人踩?
- 490 四九五、李自成逃命
- 491 四九六、吓走左良玉
- 492 四九七、请仙女姐姐带我去见见玉皇大帝
- 493 四九八、奸细,受死!
- 494 四九九、生产力的问题
- 495 五零零、孟家三兄弟回来了
- 496 五零一、你们怎么帮贼?
- 497 五零二、接触羌族兵
- 498 五零三、每天抢一个村子
- 499 五零四、就为了抢点玉米
- 500 五零五、文化侵略
- 501 五零六、时间不多了
- 502 五零七、取道阴平
- 503 五零八、白杆兵与黑杆兵
- 504 五零九、马祥麟与王二
- 505 五一零、赢了战略,输了武勇
- 506 五一一、曹文诏出阵
- 507 五一二、曹文诏战小马超
- 508 五一三、窥视成都
- 509 五一四、我先走还是你先走?
- 510 五一五、张令弃关
- 511 五一六、曹文诏的连环箭
- 512 五一七、张令进攻
- 513 五一八、曹文诏与张令
- 514 五一九、你不在乎的话我也不在乎
- 515 五二零、用五百万斤粮食来换
- 516 五二一、秦良玉移驻重庆
- 517 五二二、加派练饷
- 518 五二三、大结局
- 519 结尾感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四二九、滚得远远的
四二九、滚得远远的
从公心,从大道理的方向来说,朱元璋并不需要作秀!
从私心,从感情上来说,朱元璋也不想把自己的子孙杀得个血肉模糊的,还拿他的肉去分给别人吃。当然,不宵的子孙他是不介意杀几个的,但那只是最坏的情况下才采取的做法,大多数情况下,他希望能通过一些手段来教自己的子孙学好。
朱元璋站到了秦王府的前面,对着城头上的王府卫士们挥了挥手道:“放下武器,留你们一条命。” ..
他这句话说得挺简单,没有给任何的保证,但是话语中自然有一股威严,一种沉稳,让人不由得不信,城头上的几个卫兵一楞,手里的武器就松脱了下来,落到地面上,发出咣当之声。
旁边立即有人提醒道:“不要信他,他是贼人,说话不算的,我们还不如就在这里和他拼了。拼一个够本,拼两个就有得赚。”
“可是……朱八大王说话一向算话,这是全陕都有名的啊。”
“你居然称他为[ 大王?你这反贼!”
城头上居然骂起架来,卫士们争吵不休,朱元璋侧眼看到,城墙的角落里有几个脑袋伸出来,原来是王府里的婢女和奴仆也悄悄上了城墙,在向外张望,值此混乱之中,王府里人人自危,奴仆婢女们趁着卫士们不注意,也上城墙来观望外面的情形。 ..
这些奴仆婢女当然不止是代表他们自己,在他们后面还有主使者。自然就是秦王的妃子们,她们是女人,不能抛头露面,就派了心腹奴仆和婢女出来观看情况。一溜儿脑袋趴出来,眼中全是惊恐。
男人们打生打死争天下,这些无辜的女人往往被牵连在内,若是碰上了凶残点的流寇,秦王府破后,这些妃子只怕不久之后就要变成街上的裸尸。
朱元璋叹了口气,扬声道:“秦王何在?出来说话!”
朱存枢听到这话。知道无处可躲。只好颤颤巍巍地露了个头出来:“大王有话请说……”
朱元璋微微一笑,示意他不要害怕,然后才道:“交出王府,饶你不死。”
朱存枢脸上的肉颤抖了一下。道:“万一。我出来……你就杀了我怎么办?”
朱元璋笑了:“你不出来就不用死么?西安城这么大座城。我说进来就进来了,你这小小官城,我也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攻破。你若不交出王府。我攻进来你就必死无疑。你若现在信我,开门投降,说不定就能死中求活,你自己想吧。”
朱存枢终于动了心,虽然贼人的许诺未必有用,但是总比拼死了好,他思虑良久,长叹了一口气,下令打开府门,朱元璋挥了挥手,许人杰就带了一队人进去,缴了王府卫士的武器,确认安全之后,朱元璋才迈步走了进去。
走进府去,只见府中的卫士、奴仆、婢女……个个都垂头丧气,犹如末rì来临似的,朱元璋一路走进去,他对秦王府其实并不熟悉,虽然这个王府是在他有生之年就修筑好的,但他本人并没有亲自在里面来看过,所以这也算是第一次进来。
秦王府分祭奠、宫殿、园林、生活四个大区域,从正大门圤进去,首先进入的是祭奠区,这里有许多供奉的房间,什么“忠孝贤德著闻坊”、“山川坛”、“社稷坛”、“祖庙”、“宗庙”……朱元璋看到了祭奠自己的庙宇,不由得心中暗叹。
穿过祭奠区就来到了宫殿区,这里就是秦王府内处理政务的地方,虽然明代藩王都没有处理政务的权利,属于被圈养的肥猪,但是王府里却必须修建这样的殿堂。此地有一大堆殿堂,与京城和南京里的殿堂相差无已。
其前殿为承运殿,有奉天承运的意思在里面,规模与皇宫里百官开朝会的殿堂是一样的,朱元璋走到这个殿里就不走了,很自然地走到最中间的宝座上去坐了下来,双手放在膝盖上,就这么稳稳地一坐……
用一句已经非常过时的话来形容,也就是一股“王霸之气”,瞬间就从他的身上破体而出。
人这东西是有气的,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气。这一点如果书友们不太相信,可以去看看《非诚勿扰》,每一个男嘉宾出场时,你都能感觉到他所蕴含的气,这来自于他本人的经历,一点都假不得。
朱元璋混迹于流贼中时,那气势还不明显,此时回到承运殿,往王座上一坐,上一辈子坐了几十年龙椅养出来的jīng气神儿,顿时就挥洒了出来。他坐在那里纹丝不动,整个人似与王座融为一体,观其气势,比秦王朱存枢本人坐在那里更有味儿。
被朱军士兵们羁押在旁边的奴仆和婢女们,感受到这股气势,膝盖一抖,差一点就要跪了下去,就连朱存枢本人也吃了一惊,心想:这人坐在那里,怎么比我坐在那里还像那么一回事?
许人杰、红娘子、薛红旗等头领本来一直跟在朱元璋后面走,直到他去王座上坐了下来,这么一摆谱儿,这几位头领立即就感觉到不对劲了,想去站在他旁边已经不敢,只好退到了殿下,隔得远远地站定,心里不住地想:不对劲儿啊,朱八哥身边好像不能站人了。
朱元璋坐下以后就不动了,嘴里随口吩咐,让朱军士兵们去接管后面的宫殿、园林、生活几个大区域,像这种小事情,他已经不必再亲自出手,只是吩咐士兵们不得抢劫,保持好王府的原样。
朱军士兵大多猜到了这里以后要作为朱八大哥的家,哪里敢乱来,便规规矩矩地将王府接管过来,从后宫里牵出一大群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太监、宫女、妃子……哗啦啦地,殿上不多时就跪满了人。秦王的妃子也有老的有少的,老的已经五十岁,年轻的却十来岁,有几个颇有几分姿气,模样儿勾人得紧,但是她们个个都害怕得不行,全身发抖,在堂下跪伏着不敢喘气。
朱元璋还没开口说出处置这些人的办法,红娘子却想道:朱八大哥抢了马家二少的妻子,也不知道是真还是假,若是真的,他说不定又要抢这秦王的妃子,眼前这些妃子个个如花似玉的,我见犹怜,朱八大哥要是一动念,她们就惨了。同为女人,我得帮这些妃子一把。
她赶紧抢在前面开口道:“你们这些女人快滚吧,滚得远远的,别再回来了。”
她这话一说,朱军上下头领尽皆错愕,心想:朱八哥没开口,你这新来的急个啥?什么时候轮到你说话了?
朱元璋深深地看了红娘子一眼,从她眼中看到一抹惶急,微微一想,便猜中了她的意思,不由得暗暗好笑:这孩子怕我对这些妃子不利,她想救她们,倒是个挺好的孩子,不过……你的好心只怕要变成驴肝肺,这些人未必领你的情。
果然,红娘子话一出口,朱存枢就哭丧着一张脸道:“小王自小在这宫城中长大,从来就没有出过西*安,小王若是滚了出去,今后可怎么办啊?”
跪伏那地的那些妃子们也哭了起来,她们个个娇生惯养,做不得事,若是被赶出秦王府,只怕用不了几天就得死在某条沟里。对这些女人来说,给新来的贼大王做妃子,倒是比赶她们出去要好。某些生心良薄的女人甚至暗想:要是这贼头目杀掉朱存枢,然后收我为他的妃子,倒是一件美事,这个贼头目可比朱存枢要年轻得多了,模样儿也俊得多。
红娘子没想到自己要救她们反而惹得她们一阵啼哭,心中着实恼怒。
朱元璋不由得笑了起来,其实他满同情朱存枢这孩子,因为大明朝建国时的一个错误策略,明代藩王个个变成了被圈养的猪猡,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会,若真的按红娘子说的将他和妃子们赶出王府,这家伙能活过一个月就是奇迹。
他挥了挥了手,压下了这些人的哭声,然后才正容道:“我不赶你们走,愿意走的就走吧,愿意留的也可以留下,但我也不能白养你们,我会在后宫里划出一块区域供你们生活,你们就负责给我的士兵们缝补衣帽鞋袜吧。”
女人们听了这话,脸带喜sè,有些个姿sè出众的心里暗想:“只要留在宫中,便有勾引大王的机会,到时候说不定就成他的妃子了。”至于缝补衣帽鞋袜什么的,这些女人压根就没考虑,还当朱元璋是说着玩儿的。
红娘子见她们的表情,心中暗惊:怎么会这样?这些女人怎么脸带媚笑?她们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没有羞耻之心吗?
朱元璋又伸手指着朱存枢道:“你是不想走的对吧?”
朱存枢苦着脸点了点头,他不敢回朝廷去,怕被治了离开封地的罪,又不敢流落在外,怕自己无谋生之法,转瞬即死,别提多可怜了。其实这家伙太老实,他若真的逃到别的城市去,崇祯是不会治他的罪的。明末最后几年,好几个藩王被义军逼得逃离自己的封地,破了藩王不得离城的规矩,但他们也没怎么着,因为崇祯已经没心情来管他们了。
朱元璋道:“那你跟在我身边,我来教教你怎么做人。”他此时才二十来岁,对一个五十几岁的王爷说要教他怎么做人,旁人都觉得古怪。
朱存枢却大喜,对于他来说,又找到一张新的长期饭票,岂又不粘上的道理。
看到他的废物样子,朱元璋忍不住长叹了一声,郁闷地想道:“唉,子孙后代变成这副熊样,只好慢慢来管教了。”(未完待续。)
从私心,从感情上来说,朱元璋也不想把自己的子孙杀得个血肉模糊的,还拿他的肉去分给别人吃。当然,不宵的子孙他是不介意杀几个的,但那只是最坏的情况下才采取的做法,大多数情况下,他希望能通过一些手段来教自己的子孙学好。
朱元璋站到了秦王府的前面,对着城头上的王府卫士们挥了挥手道:“放下武器,留你们一条命。” ..
他这句话说得挺简单,没有给任何的保证,但是话语中自然有一股威严,一种沉稳,让人不由得不信,城头上的几个卫兵一楞,手里的武器就松脱了下来,落到地面上,发出咣当之声。
旁边立即有人提醒道:“不要信他,他是贼人,说话不算的,我们还不如就在这里和他拼了。拼一个够本,拼两个就有得赚。”
“可是……朱八大王说话一向算话,这是全陕都有名的啊。”
“你居然称他为[ 大王?你这反贼!”
城头上居然骂起架来,卫士们争吵不休,朱元璋侧眼看到,城墙的角落里有几个脑袋伸出来,原来是王府里的婢女和奴仆也悄悄上了城墙,在向外张望,值此混乱之中,王府里人人自危,奴仆婢女们趁着卫士们不注意,也上城墙来观望外面的情形。 ..
这些奴仆婢女当然不止是代表他们自己,在他们后面还有主使者。自然就是秦王的妃子们,她们是女人,不能抛头露面,就派了心腹奴仆和婢女出来观看情况。一溜儿脑袋趴出来,眼中全是惊恐。
男人们打生打死争天下,这些无辜的女人往往被牵连在内,若是碰上了凶残点的流寇,秦王府破后,这些妃子只怕不久之后就要变成街上的裸尸。
朱元璋叹了口气,扬声道:“秦王何在?出来说话!”
朱存枢听到这话。知道无处可躲。只好颤颤巍巍地露了个头出来:“大王有话请说……”
朱元璋微微一笑,示意他不要害怕,然后才道:“交出王府,饶你不死。”
朱存枢脸上的肉颤抖了一下。道:“万一。我出来……你就杀了我怎么办?”
朱元璋笑了:“你不出来就不用死么?西安城这么大座城。我说进来就进来了,你这小小官城,我也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攻破。你若不交出王府。我攻进来你就必死无疑。你若现在信我,开门投降,说不定就能死中求活,你自己想吧。”
朱存枢终于动了心,虽然贼人的许诺未必有用,但是总比拼死了好,他思虑良久,长叹了一口气,下令打开府门,朱元璋挥了挥手,许人杰就带了一队人进去,缴了王府卫士的武器,确认安全之后,朱元璋才迈步走了进去。
走进府去,只见府中的卫士、奴仆、婢女……个个都垂头丧气,犹如末rì来临似的,朱元璋一路走进去,他对秦王府其实并不熟悉,虽然这个王府是在他有生之年就修筑好的,但他本人并没有亲自在里面来看过,所以这也算是第一次进来。
秦王府分祭奠、宫殿、园林、生活四个大区域,从正大门圤进去,首先进入的是祭奠区,这里有许多供奉的房间,什么“忠孝贤德著闻坊”、“山川坛”、“社稷坛”、“祖庙”、“宗庙”……朱元璋看到了祭奠自己的庙宇,不由得心中暗叹。
穿过祭奠区就来到了宫殿区,这里就是秦王府内处理政务的地方,虽然明代藩王都没有处理政务的权利,属于被圈养的肥猪,但是王府里却必须修建这样的殿堂。此地有一大堆殿堂,与京城和南京里的殿堂相差无已。
其前殿为承运殿,有奉天承运的意思在里面,规模与皇宫里百官开朝会的殿堂是一样的,朱元璋走到这个殿里就不走了,很自然地走到最中间的宝座上去坐了下来,双手放在膝盖上,就这么稳稳地一坐……
用一句已经非常过时的话来形容,也就是一股“王霸之气”,瞬间就从他的身上破体而出。
人这东西是有气的,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气。这一点如果书友们不太相信,可以去看看《非诚勿扰》,每一个男嘉宾出场时,你都能感觉到他所蕴含的气,这来自于他本人的经历,一点都假不得。
朱元璋混迹于流贼中时,那气势还不明显,此时回到承运殿,往王座上一坐,上一辈子坐了几十年龙椅养出来的jīng气神儿,顿时就挥洒了出来。他坐在那里纹丝不动,整个人似与王座融为一体,观其气势,比秦王朱存枢本人坐在那里更有味儿。
被朱军士兵们羁押在旁边的奴仆和婢女们,感受到这股气势,膝盖一抖,差一点就要跪了下去,就连朱存枢本人也吃了一惊,心想:这人坐在那里,怎么比我坐在那里还像那么一回事?
许人杰、红娘子、薛红旗等头领本来一直跟在朱元璋后面走,直到他去王座上坐了下来,这么一摆谱儿,这几位头领立即就感觉到不对劲了,想去站在他旁边已经不敢,只好退到了殿下,隔得远远地站定,心里不住地想:不对劲儿啊,朱八哥身边好像不能站人了。
朱元璋坐下以后就不动了,嘴里随口吩咐,让朱军士兵们去接管后面的宫殿、园林、生活几个大区域,像这种小事情,他已经不必再亲自出手,只是吩咐士兵们不得抢劫,保持好王府的原样。
朱军士兵大多猜到了这里以后要作为朱八大哥的家,哪里敢乱来,便规规矩矩地将王府接管过来,从后宫里牵出一大群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太监、宫女、妃子……哗啦啦地,殿上不多时就跪满了人。秦王的妃子也有老的有少的,老的已经五十岁,年轻的却十来岁,有几个颇有几分姿气,模样儿勾人得紧,但是她们个个都害怕得不行,全身发抖,在堂下跪伏着不敢喘气。
朱元璋还没开口说出处置这些人的办法,红娘子却想道:朱八大哥抢了马家二少的妻子,也不知道是真还是假,若是真的,他说不定又要抢这秦王的妃子,眼前这些妃子个个如花似玉的,我见犹怜,朱八大哥要是一动念,她们就惨了。同为女人,我得帮这些妃子一把。
她赶紧抢在前面开口道:“你们这些女人快滚吧,滚得远远的,别再回来了。”
她这话一说,朱军上下头领尽皆错愕,心想:朱八哥没开口,你这新来的急个啥?什么时候轮到你说话了?
朱元璋深深地看了红娘子一眼,从她眼中看到一抹惶急,微微一想,便猜中了她的意思,不由得暗暗好笑:这孩子怕我对这些妃子不利,她想救她们,倒是个挺好的孩子,不过……你的好心只怕要变成驴肝肺,这些人未必领你的情。
果然,红娘子话一出口,朱存枢就哭丧着一张脸道:“小王自小在这宫城中长大,从来就没有出过西*安,小王若是滚了出去,今后可怎么办啊?”
跪伏那地的那些妃子们也哭了起来,她们个个娇生惯养,做不得事,若是被赶出秦王府,只怕用不了几天就得死在某条沟里。对这些女人来说,给新来的贼大王做妃子,倒是比赶她们出去要好。某些生心良薄的女人甚至暗想:要是这贼头目杀掉朱存枢,然后收我为他的妃子,倒是一件美事,这个贼头目可比朱存枢要年轻得多了,模样儿也俊得多。
红娘子没想到自己要救她们反而惹得她们一阵啼哭,心中着实恼怒。
朱元璋不由得笑了起来,其实他满同情朱存枢这孩子,因为大明朝建国时的一个错误策略,明代藩王个个变成了被圈养的猪猡,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会,若真的按红娘子说的将他和妃子们赶出王府,这家伙能活过一个月就是奇迹。
他挥了挥了手,压下了这些人的哭声,然后才正容道:“我不赶你们走,愿意走的就走吧,愿意留的也可以留下,但我也不能白养你们,我会在后宫里划出一块区域供你们生活,你们就负责给我的士兵们缝补衣帽鞋袜吧。”
女人们听了这话,脸带喜sè,有些个姿sè出众的心里暗想:“只要留在宫中,便有勾引大王的机会,到时候说不定就成他的妃子了。”至于缝补衣帽鞋袜什么的,这些女人压根就没考虑,还当朱元璋是说着玩儿的。
红娘子见她们的表情,心中暗惊:怎么会这样?这些女人怎么脸带媚笑?她们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没有羞耻之心吗?
朱元璋又伸手指着朱存枢道:“你是不想走的对吧?”
朱存枢苦着脸点了点头,他不敢回朝廷去,怕被治了离开封地的罪,又不敢流落在外,怕自己无谋生之法,转瞬即死,别提多可怜了。其实这家伙太老实,他若真的逃到别的城市去,崇祯是不会治他的罪的。明末最后几年,好几个藩王被义军逼得逃离自己的封地,破了藩王不得离城的规矩,但他们也没怎么着,因为崇祯已经没心情来管他们了。
朱元璋道:“那你跟在我身边,我来教教你怎么做人。”他此时才二十来岁,对一个五十几岁的王爷说要教他怎么做人,旁人都觉得古怪。
朱存枢却大喜,对于他来说,又找到一张新的长期饭票,岂又不粘上的道理。
看到他的废物样子,朱元璋忍不住长叹了一声,郁闷地想道:“唉,子孙后代变成这副熊样,只好慢慢来管教了。”(未完待续。)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