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448 第一百零六章 双喜临门
- 449 第一百零七章 无惧流言蜚语
- 450 第一百零八章 哲宗的野望
- 451 第一百零九章 国之根基
- 452 第一百一十章 大宋骑军现状
- 453 第一百一十一章 杀胡令之威
- 454 第一百一十二章 商通四海
- 455 第一百一十三章 御驾亲征
- 456 第一百一十四章 宋辽终开战
- 457 第一百一十五章 杨家将使命
- 458 第一百一十六章 怪异的攻城战
- 459 第一百一十七章 城破众人惊
- 460 第一百一十八章 出力不贪功
- 461 第一百一十九章 战争主动权
- 462 第一百二十章 皇帝的心思
- 463 第一百二十一章 一切为打赢
- 464 第一百二十二章 午时入城用膳
- 465 一些废话,看看吧!
- 466 第一百二十三章 火炮的威力
- 467 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乱之征兆
- 468 第一百二十五章 赐封辽东王
- 469 第一百二十六章 兄弟再重逢
- 470 第一百二十七章 万骑约死战
- 471 第一百二十八章 虽胜犹败
- 472 第一百二十九章 鬼骑军再现
- 473 第一百三十章 势均力敌
- 474 第一百三十一章 鬼骑VS重骑
- 475 第一百三十二章 慕容复的突袭
- 476 第一百三十三章 皇帝也有童真
- 477 第一百三十四章 新皇继位
- 478 第一百三十五章 回京前的布置
- 479 第一百三十六章 京师暗流涌动
- 480 第一百三十七章 为皇位不择手段
- 481 第一百三十八章 作茧自缚
- 482 第一百三十九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
- 483 第一百四十章 宗庙交锋
- 484 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局初定
- 485 第一百四十二章 图盛世共盛举
- 486 第一百四十三章 段正明禅位
- 487 第一百四十四章 合纵连横
- 488 第一百四十五章 议和的条件
- 489 第一百四十六章 穷途末路
- 490 第一百四十七章 孤家寡人
- 491 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战重启
- 492 第一百四十九章 兔死狗烹
- 493 第一百五十章 打错算盘的完颜
- 494 第一百五十一章 女真覆灭
- 495 第一百五十二章 战事尘埃落定
- 496 第一百五十三章 铁汉也有柔情
- 497 第一百五十四章 新皇新气象
- 498 第一百五十五章 武帝名、江湖传
- 499 第一百五十六章 童姥也会老!
- 500 第一百五十七章 虚竹的未来
- 501 第一百五十八章 移民天下的计划
- 502 第一百五十九章 征讨海岛三国
- 503 第一百六十章 不臣服则灭族
- 504 第一百六十一章 盛平世来之不易
- 505 第一百六十二章 惮位归隐(大结局)
- 506 完本感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一百一十六章 怪异的攻城战
第一百一十六章 怪异的攻城战
望着在城外扎营的宋军,驻守在朔州城里的辽军,也清楚他们坚守不了多久。虽然他们城中的兵力不少,可相对来势凶猛的宋军,城里的守军没多少敢战之士。
尽管城里挤了不少从各小城调来的守城军,可在朔州的城防官看来,这些守城军的战力非常低下。可有这么多军队在,想必也能消耗一点宋军的兵力。
相比那些被抽调而来的守城军,不明白大辽制定的应战策略。这些出身契丹的统兵将领,却非常清楚,他们要做的,就是用这些汉属军,消耗宋军的实力。
等到战事进行的差不多,驻守在城中大营的辽军精骑,则会护送他们这些契丹官兵出城。至于城里的汉属军,那就交由宋军处理好了。
他们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在朔州城下,让宋军撞的鼻青脸肿。这样一来,等到了下一座州城之中,他们才能再给宋军迎头痛击。
只要宋军攻击到最后一城,前三座城池聚集的骑兵,就能充当反击的力量。或许有机会,全歼到时人马贫乏的这路宋军也不一样。
对这些契丹人而言,他们都清楚,守城或者攻城,其实都不是他们所擅长的。他们真正擅长的,还是在野外与宋军对决。对于骑战,他们有绝对的自信。
那怕这次宋军,派出了近二万的骑兵参与作战。可这些出身契丹的骑兵,同样觉得打起来,他们一定不会输。在野外骑兵交锋,他们永远不会承认未战先输。
看着安静下来的宋军大营,不少契丹将领也觉得,应该去夜袭一下。对于这些将领的请战,守城将却很坚决的道:“不用,夜袭必须出动骑兵,而骑兵不能有失。
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执行好太子的命令,借助朔州城坚固的城墙,让这些宋人感受一下攻城的痛苦。传令众军,早点休息,养足精神等宋人明日攻城。”
非常清楚代天子,守卫燕云十六州的耶律图,所设定的作战布置。这位守城将抱着不求有功,但有无过的心态,断然拒绝出城偷袭的请战。
对他而言,在这里多消耗一些宋军的有生力量,才是他接到的任务。等到战局不可逆转之时,他要做的,就是带领城中近五千骑兵,杀出城外直奔应州城便是。
如果一旦出城夜袭失败,导致骑兵损失惨重。只怕他们就失去,到时依靠骑兵突围的本钱。为了自己的小命考虑,他自然不会同意出城夜袭的请命了!
提心吊胆一夜的朔州守军,发现昨晚他们的担心完全是多余。初至朔州城下的宋军,昨晚根本就没什么动静。除了不时进出营帐的骑兵,根本没人到城下来。
那怕有些官兵猜测,宋军会不会给他们来个疲兵之计,现在随着天亮似乎一切都很平静。若非那绵延的军阵,不少朔州守军都觉得,他们只是来做客的一般。
随着日头升起,昨日扎好营盘的宋军,在一阵战鼓之声中。开始一队队的开赴到城下,不多时一个个方阵,便展现在朔州守军面前。
清楚这是在攻城的节奏,轮到白天守城的官兵,也觉得他们挺倒霉的。谁都清楚,宋军初至攻城,威风肯定不小。到时做为守军的他们,怕是也要死人的。
当然,面对那些契丹将军的呵斥,这些平时都只是看看城门的汉附军,也不敢做出逃跑的举动。如果他们敢调头逃跑,这些契丹将领便敢挥刀将他们斩首。
左右是个死,这些城防军也期待着,他们能在接下来的攻城战中幸免于难。只要渡过他们守城的这段时间,他们便能多得一线生机。
时间在这种时间,似乎显得异常缓慢。而攻城的宋军,似乎同样不紧不慢的,开始将打造好的投石车跟攻城车,一辆辆推到方阵前面。
望着这些攻城车辆,城上的守军同样做好了防御的准备。不少弓箭手,也做好了射箭的准备。一旦宋军开始攻城,他们便要尽最快的速度,射杀攻城的宋军。
相比其它地方的城池,朔州城是没有护城河的。他们所能依靠的,便是近两丈高的城墙。想攻上城墙,少不了也要用人命来填。
随着宋军的攻城部队,打算进行佯攻的杨士鹏,也不会傻到直接派兵登城。直接下令刀盾兵,推着攻城车在投石车的掩护下,不断往朔州城靠过去。
伴随着大辆投石车,开始将一个个石头,往朔州城中抛去的时候。望着那凌空飞来的石头,守军也显得异常害怕,纷纷寻找遮挡的地方。
可就算如此,还是不时有守城士兵,被石块砸中直接倒地不地。倒霉一点的,甚至直接从城墙上掉下来。而爬到攻城车上的宋军弓箭手,同样做好准备射箭的准备。
望着不断靠近的攻城车,城墙之上的辽军弓箭手,同样开始了射击。那一波波箭雨袭来,让负责推车的宋军刀盾兵,也感受到盾牌之上叮当响起的碰撞声。
尽管有盾牌护卫,可还是有刀盾兵被射倒在地。一个盾牌兵的阵亡,往往让其庇护的宋军,也开始承受铁箭的射杀,攻城车上的弓箭手,同样开始出现伤亡。
当然,那些弓箭手同样不好受。在他们向攻城车攻击的时候,城外的投石机,也不断抛射石块砸来。只要挨到的弓箭手,几乎没有幸存的可能性。
这种攻城之战,从一开始便有些势均力敌一般。一直等待宋军抬楼梯攻城的守城辽军,却发现宋军根本就没这样做,就采取这种你来我亡的战术攻城。
看着这种奇怪的现象,尽管不太擅长守城的契丹守城将,也觉得其中必有玄机。而在这个时候,一位副将匆匆跑来道:“将军,南门好象有些不对!”
得知消息,守城将立刻跑到南门之上,很快看到有不少宋军。开始在他们眼皮下,不断的挖掘泥土,看样子是打算挖条地道入城。
可按道理说,宋军想挖地道入城,那也应该偷偷摸摸的来。从来没听说,挖地道正儿八经,当着他们眼皮底下挖的啊!这宋军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呢?
就算如此,看到这种情况的契丹守城将,还是吩咐道:“去城里找些大缸,沿着南门墙根摆放,让士兵日夜倾听。一旦下面有动静,立刻组织人把地道填埋。”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守城将还是觉得,只要不让宋军进城,想必这种地道也起不了什么作用。如果宋军偷偷摸摸挖掘地道,指不定他还真的有些措手不及。
可尽然发现了,那他自然能想出应对之策。而这个时候,负责组织挖掘的杨金豹,同样不明白这样挖掘地道,到底有什么作用。
也许是看出了杨金豹眼中的困惑,那位昨夜入营的年青人,穿着一身骑兵服饰笑着道:“杨将军,不必着急。以我们现在的速度,想必这几条地道,入夜时分便能挖到城墙之下。
到了晚上,我的人会在里面做些布置。明日天色一亮,还请杨将军做好进城的准备。到时候,你会看到,眼前这堵城墙,会在瞬间消失不见。
只要城墙一倒,以杨将军手下精骑的实力,应该不难突进城中吧?只要大军入城,就城里那些守军,又怎么可能是我军的对手呢?
只不过,战事结束之后,少不了还需要杨老将军,找些工匠重新将这城墙修缮一下。不过,以王爷的睿智,他应该早就考虑到这一点。”
听着这位年青人的话,陪在杨金豹身边的人,都觉得这完全说笑话。这样坚固的城墙,那里是挖掘几条地道便能挖倒的呢?
可他们又清楚,这些人都是赵孝锡派来的。以他们对赵孝锡的信任,想必这些援兵,也不会做出说什么大话的事情。那这城墙,明日真的会塌了吗?
不管杨金豹他们怎么想,宋军第一天的进攻。总体统计下来,也有近千人的伤亡。而相比宋军的损失,城里的辽军损失更多。毕竟,宋军的抛石车,还是很厉害的。
正是看出宋军抛石车厉害,契丹守城将连夜在城里,抓了一些会做木匠的汉人。让他们帮忙打造抛石车,这样明天宋军再来,他们有抛石车也能反制。
只是他们不知道的是,就算晚上他们加班加点,制作出来抛石车。明天也绝对用不上,因为白天宋军几乎不停挖掘的地道,已然到了城墙之下。
一直在城里监听的辽兵,看着晚上还打着火把运送泥土的宋军,同样不敢休息。轮流趴在大缸上,倾听地下的动静。生怕一不小心,便让宋军把地道挖进城里。
已然被挖掘出的泥土,挡住了入口的地道,很快迎来亲自进入地道检查的赵孝锡手下。两位杨家将领,同样站在后面,看着这些援兵,将一坛坛东西,小心翼翼的搬进地道。
看着这些坛坛罐罐运进地道,杨家叔侄也觉得,就靠这些玩意,就能把这种坚不可催的城墙给搞塌。未免有些天方夜潭,可事实如何呢?只怕还要等明日便知分晓!R1152
尽管城里挤了不少从各小城调来的守城军,可在朔州的城防官看来,这些守城军的战力非常低下。可有这么多军队在,想必也能消耗一点宋军的兵力。
相比那些被抽调而来的守城军,不明白大辽制定的应战策略。这些出身契丹的统兵将领,却非常清楚,他们要做的,就是用这些汉属军,消耗宋军的实力。
等到战事进行的差不多,驻守在城中大营的辽军精骑,则会护送他们这些契丹官兵出城。至于城里的汉属军,那就交由宋军处理好了。
他们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在朔州城下,让宋军撞的鼻青脸肿。这样一来,等到了下一座州城之中,他们才能再给宋军迎头痛击。
只要宋军攻击到最后一城,前三座城池聚集的骑兵,就能充当反击的力量。或许有机会,全歼到时人马贫乏的这路宋军也不一样。
对这些契丹人而言,他们都清楚,守城或者攻城,其实都不是他们所擅长的。他们真正擅长的,还是在野外与宋军对决。对于骑战,他们有绝对的自信。
那怕这次宋军,派出了近二万的骑兵参与作战。可这些出身契丹的骑兵,同样觉得打起来,他们一定不会输。在野外骑兵交锋,他们永远不会承认未战先输。
看着安静下来的宋军大营,不少契丹将领也觉得,应该去夜袭一下。对于这些将领的请战,守城将却很坚决的道:“不用,夜袭必须出动骑兵,而骑兵不能有失。
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执行好太子的命令,借助朔州城坚固的城墙,让这些宋人感受一下攻城的痛苦。传令众军,早点休息,养足精神等宋人明日攻城。”
非常清楚代天子,守卫燕云十六州的耶律图,所设定的作战布置。这位守城将抱着不求有功,但有无过的心态,断然拒绝出城偷袭的请战。
对他而言,在这里多消耗一些宋军的有生力量,才是他接到的任务。等到战局不可逆转之时,他要做的,就是带领城中近五千骑兵,杀出城外直奔应州城便是。
如果一旦出城夜袭失败,导致骑兵损失惨重。只怕他们就失去,到时依靠骑兵突围的本钱。为了自己的小命考虑,他自然不会同意出城夜袭的请命了!
提心吊胆一夜的朔州守军,发现昨晚他们的担心完全是多余。初至朔州城下的宋军,昨晚根本就没什么动静。除了不时进出营帐的骑兵,根本没人到城下来。
那怕有些官兵猜测,宋军会不会给他们来个疲兵之计,现在随着天亮似乎一切都很平静。若非那绵延的军阵,不少朔州守军都觉得,他们只是来做客的一般。
随着日头升起,昨日扎好营盘的宋军,在一阵战鼓之声中。开始一队队的开赴到城下,不多时一个个方阵,便展现在朔州守军面前。
清楚这是在攻城的节奏,轮到白天守城的官兵,也觉得他们挺倒霉的。谁都清楚,宋军初至攻城,威风肯定不小。到时做为守军的他们,怕是也要死人的。
当然,面对那些契丹将军的呵斥,这些平时都只是看看城门的汉附军,也不敢做出逃跑的举动。如果他们敢调头逃跑,这些契丹将领便敢挥刀将他们斩首。
左右是个死,这些城防军也期待着,他们能在接下来的攻城战中幸免于难。只要渡过他们守城的这段时间,他们便能多得一线生机。
时间在这种时间,似乎显得异常缓慢。而攻城的宋军,似乎同样不紧不慢的,开始将打造好的投石车跟攻城车,一辆辆推到方阵前面。
望着这些攻城车辆,城上的守军同样做好了防御的准备。不少弓箭手,也做好了射箭的准备。一旦宋军开始攻城,他们便要尽最快的速度,射杀攻城的宋军。
相比其它地方的城池,朔州城是没有护城河的。他们所能依靠的,便是近两丈高的城墙。想攻上城墙,少不了也要用人命来填。
随着宋军的攻城部队,打算进行佯攻的杨士鹏,也不会傻到直接派兵登城。直接下令刀盾兵,推着攻城车在投石车的掩护下,不断往朔州城靠过去。
伴随着大辆投石车,开始将一个个石头,往朔州城中抛去的时候。望着那凌空飞来的石头,守军也显得异常害怕,纷纷寻找遮挡的地方。
可就算如此,还是不时有守城士兵,被石块砸中直接倒地不地。倒霉一点的,甚至直接从城墙上掉下来。而爬到攻城车上的宋军弓箭手,同样做好准备射箭的准备。
望着不断靠近的攻城车,城墙之上的辽军弓箭手,同样开始了射击。那一波波箭雨袭来,让负责推车的宋军刀盾兵,也感受到盾牌之上叮当响起的碰撞声。
尽管有盾牌护卫,可还是有刀盾兵被射倒在地。一个盾牌兵的阵亡,往往让其庇护的宋军,也开始承受铁箭的射杀,攻城车上的弓箭手,同样开始出现伤亡。
当然,那些弓箭手同样不好受。在他们向攻城车攻击的时候,城外的投石机,也不断抛射石块砸来。只要挨到的弓箭手,几乎没有幸存的可能性。
这种攻城之战,从一开始便有些势均力敌一般。一直等待宋军抬楼梯攻城的守城辽军,却发现宋军根本就没这样做,就采取这种你来我亡的战术攻城。
看着这种奇怪的现象,尽管不太擅长守城的契丹守城将,也觉得其中必有玄机。而在这个时候,一位副将匆匆跑来道:“将军,南门好象有些不对!”
得知消息,守城将立刻跑到南门之上,很快看到有不少宋军。开始在他们眼皮下,不断的挖掘泥土,看样子是打算挖条地道入城。
可按道理说,宋军想挖地道入城,那也应该偷偷摸摸的来。从来没听说,挖地道正儿八经,当着他们眼皮底下挖的啊!这宋军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呢?
就算如此,看到这种情况的契丹守城将,还是吩咐道:“去城里找些大缸,沿着南门墙根摆放,让士兵日夜倾听。一旦下面有动静,立刻组织人把地道填埋。”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守城将还是觉得,只要不让宋军进城,想必这种地道也起不了什么作用。如果宋军偷偷摸摸挖掘地道,指不定他还真的有些措手不及。
可尽然发现了,那他自然能想出应对之策。而这个时候,负责组织挖掘的杨金豹,同样不明白这样挖掘地道,到底有什么作用。
也许是看出了杨金豹眼中的困惑,那位昨夜入营的年青人,穿着一身骑兵服饰笑着道:“杨将军,不必着急。以我们现在的速度,想必这几条地道,入夜时分便能挖到城墙之下。
到了晚上,我的人会在里面做些布置。明日天色一亮,还请杨将军做好进城的准备。到时候,你会看到,眼前这堵城墙,会在瞬间消失不见。
只要城墙一倒,以杨将军手下精骑的实力,应该不难突进城中吧?只要大军入城,就城里那些守军,又怎么可能是我军的对手呢?
只不过,战事结束之后,少不了还需要杨老将军,找些工匠重新将这城墙修缮一下。不过,以王爷的睿智,他应该早就考虑到这一点。”
听着这位年青人的话,陪在杨金豹身边的人,都觉得这完全说笑话。这样坚固的城墙,那里是挖掘几条地道便能挖倒的呢?
可他们又清楚,这些人都是赵孝锡派来的。以他们对赵孝锡的信任,想必这些援兵,也不会做出说什么大话的事情。那这城墙,明日真的会塌了吗?
不管杨金豹他们怎么想,宋军第一天的进攻。总体统计下来,也有近千人的伤亡。而相比宋军的损失,城里的辽军损失更多。毕竟,宋军的抛石车,还是很厉害的。
正是看出宋军抛石车厉害,契丹守城将连夜在城里,抓了一些会做木匠的汉人。让他们帮忙打造抛石车,这样明天宋军再来,他们有抛石车也能反制。
只是他们不知道的是,就算晚上他们加班加点,制作出来抛石车。明天也绝对用不上,因为白天宋军几乎不停挖掘的地道,已然到了城墙之下。
一直在城里监听的辽兵,看着晚上还打着火把运送泥土的宋军,同样不敢休息。轮流趴在大缸上,倾听地下的动静。生怕一不小心,便让宋军把地道挖进城里。
已然被挖掘出的泥土,挡住了入口的地道,很快迎来亲自进入地道检查的赵孝锡手下。两位杨家将领,同样站在后面,看着这些援兵,将一坛坛东西,小心翼翼的搬进地道。
看着这些坛坛罐罐运进地道,杨家叔侄也觉得,就靠这些玩意,就能把这种坚不可催的城墙给搞塌。未免有些天方夜潭,可事实如何呢?只怕还要等明日便知分晓!R1152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