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380 第1378章 金臂神丐与白门
- 1381 第1379章 天主盘
- 1382 第1380章 白灭情 白门
- 1383 第1381章 遗愿
- 1384 第1382章 天州往事(一)
- 1385 第1383章 天州往事(二)
- 1386 第1384章 天州往事(三)
- 1387 第1385章 天州往事(四)
- 1388 第1386章 天州往事(五)
- 1389 第1387章 天州往事(六)
- 1390 第1388章 天州往事(七)
- 1391 第1389章 天州往事(八)
- 1392 第1390章 人首木身魔
- 1393 第1391章 大明寺的由来
- 1394 第1392章 山间小道
- 1395 第1393章 山道恶鬼
- 1396 第1394章 僵尸来袭
- 1397 第1395章 独斗邪僵
- 1398 第1396章 斗僵
- 1399 第1397章 群斗邪僵
- 1400 第1398章 毫无弱点的邪僵
- 1401 第1399章 生人傀儡?
- 1402 第1400章 索命铃
- 1403 第1401章 曾经的术道高手们
- 1404 第1402章 帖木儿
- 1405 第1403章 拥有神智的生人傀儡帖木儿
- 1406 第1404章 飞龙斩
- 1407 第1405章 生人傀儡的种类
- 1408 第1406章 激战帖木儿
- 1409 第1407章 再见乾天剑
- 1410 第1408章 胜负已分
- 1411 第1409章 术士营地
- 1412 第1410章 残杀同门
- 1413 第1411章 黑莲偷袭
- 1414 第1412章 内卫战黑莲
- 1415 第1413章 等待时机
- 1416 第1414章 格天截脉掌
- 1417 第1415章 违命
- 1418 第1416章 送人富贵
- 1419 第1417章 刘启超和冯天养的交易
- 1420 第1418章 准备借势
- 1421 第1419章 满地尸骸
- 1422 第1420章 神秘恶鬼
- 1423 第1421章 再见嗜血食人獠
- 1424 第1422章 逃离
- 1425 第1422章 黑木棺材
- 1426 第1423章 武将僵尸
- 1427 第1424章 胡兴武
- 1428 第1425章 激战胡兴武
- 1429 第1426章 激战胡兴武(二)
- 1430 第1427章 激战胡兴武(三)
- 1431 第1428章 敌人见面
- 1432 第1429章 镖局师爷
- 1433 第1430章 术道盟来袭
- 1434 第1431章 狙杀罗天星
- 1435 第1432章 群天战天狼
- 1436 第1433章 战局扭转
- 1437 第1434章 惊奇的发现
- 1438 第1435章 火狼对天星
- 1439 第1436章 疯狂的罗天星
- 1440 第1437章 术道盟暂退
- 1441 第1438章 碎骨血毒
- 1442 第1439章 通天来援
- 1443 第1440章 血战
- 1444 第1441章 血战(二)
- 1445 第1442章 一品镖师团灭
- 1446 第1443章 忽现强援
- 1447 第1444章 再见金先生
- 1448 第1445章 伏击术道盟
- 1449 第1446章 战青木道人
- 1450 第1447章 幻剑术
- 1451 第1448章 幻剑术(二)
- 1452 第1449章 幻剑术(三)
- 1453 第1450章 追杀青木
- 1454 第1451章 火龙真人
- 1455 第1452章 火龙退
- 1456 第1453章 大战正酣
- 1457 第1454章 恶鬼司辰
- 1458 第1455章 幽都门
- 1459 第1456章 血衣队
- 1460 第1457章 险之又险
- 1461 第1458章 炼尸
- 1462 第1459章 炼尸成功
- 1463 第1460章 歧路
- 1464 第1461章 陷阵军
- 1465 第1462章 白衣卿相封可名
- 1466 第1463章 陶景玉
- 1467 第1464章 血衣危局
- 1468 第1465章 贾天龙
- 1469 第1466章 封可名的实力
- 1470 第1467章 发现
- 1471 第1468章 对阵封可名
- 1472 第1469章 对阵封可名(二)
- 1473 第1470章 厉鬼谢湘阴
- 1474 第1471章 戴善玉的刀
- 1475 第1472章 紫衣吴杰
- 1476 第1473章 擒虎战黑莲
- 1477 第1474章 力败秦擒虎
- 1478 第1475章 戴善玉的威
- 1479 第1476章 吴杰的刀
- 1480 第1477章 术道盟的后计
- 1481 第1478章 梅州卫
- 1482 第1479章 李思远的过去
- 1483 第1480章 唇枪舌剑
- 1484 第1481章 戴罪立功
- 1485 第1482章 服毒冲阵
- 1486 第1483章 血肉铺路
- 1487 第1484章 身死道消
- 1488 第1485章 紫衣冲阵
- 1489 第1486章 金影来袭
- 1490 第1487章 仇人碰面
- 1491 第1488章 吴杰对章弘范
- 1492 第1489章 你来我往
- 1493 第1490章 你来我往(二)
- 1494 第1491章 服药死战
- 1495 第1492章 混战再开
- 1496 第1493章 力败四队正
- 1497 第1494章 血战四队正(二)
- 1498 第1495章 血战四队正(三)
- 1499 第1496章 血战开始
- 1500 第1497章 血战连连
- 1501 第1498章 金钩来援
- 1502 第1499章 终分胜负
- 1503 第1500章 两败俱伤
- 1504 第1501章 螳螂捕蝉
- 1505 第1502章 银衣剑坛
- 1506 第1503章 过崖
- 1507 第1504章 插曲
- 1508 第1505章 意外
- 1509 第1506章 贾武尸变
- 1510 第1507章 瀚海剑法
- 1511 第1508章 再见刑天战尸
- 1512 第1509章 陆夜雨出手
- 1513 第1510章 中毒
- 1514 第1511章 司辰出刀
- 1515 第1512章 拼死一战
- 1516 第1513章 混战
- 1517 第1514章 击杀龙一
- 1518 第1515章 司辰的计划
- 1519 第1516章 萧景宇来援
- 1520 第1517章 萧景宇的最后杀招
- 1521 第1518章 九龙化残
- 1522 第1519章 九龙化残(续)
- 1523 第1520章 背叛与反转
- 1524 第1521章 司辰的局
- 1525 第1522章 司辰的苦衷
- 1526 第1523章 利诱
- 1527 第1524章 利诱(二)
- 1528 第1525章 利诱(三)
- 1529 第1526章 利诱(四)
- 1530 第1527章 黑莲教的临阵应对
- 1531 第1528章 退守木城
- 1532 第1529章 惨烈的攻防战
- 1533 第1266章 惨烈的攻防战(二)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1388章 天州往事(七)
第1388章 天州往事(七)
秦重全得到宰相崔怀忠的密信,先是大喜过望,可是冷静下来后,却又心生怀疑。毕竟秦重全素来多疑,在他看来,直接插手进皇室的斗争之中,无疑会导致事情走向谁也无法掌控的地步。到时候情况会如何发展,谁也不知道。
可是秦重全的谋士却极度劝说他一定要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时机,要知道按照大陈帝国的规矩,外藩将军无诏不得入京,否则天下共讨。即使在大陈朝廷除了大安城附近几个州外,其他地方全部无法控制的乱世,也没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去触怒皇室。毕竟皇室现在还保留着一些军队和底蕴。
可是现在由宰相崔怀忠亲自书写,由皇帝用印的密信,却拿到了秦重全的手上,这无疑是天赐良机。一旦失去了,局势将变得扑朔迷离,或许秦重全可以在以后的时间,强行无视皇帝诏令,直接强攻大安城,可是那样必然会招来天下的军阀共讨,大逆不道,而秦重全是不可能面对着全天下的军阀共讨的。所以现在必须要抓住这个机会。
而秦重全自然不是庸人,他立刻整顿军马,留下数万人镇守老巢汴州,其余十万多兵马过通关,前往大安城。而得到消息的诸多大太监也是慌了神,他们知道一旦秦重全进了京,大陈末帝或许可以保全性命,可是他们这些人必然是活不了的。于是那些大太监们狠下心来,在一次宫廷酒宴里,趁着大陈哀帝给太上皇大陈末帝上酒祝寿时,忽然发动兵变,挟持两位皇帝,逃往老巢在凤州的京畿西道大军阀姚思余处。
秦重全在途中得到密报,他连大安城都不去了,直接绕道前往攻打凤州。姚思余先是派兵和秦重全交战,结果大败而归,六员战将被阵斩。姚思余只得收兵入城,想要借助凤州的坚城来守住,让秦重全不战自退。而秦重全也知道自己千里奔袭,不能久战,于是便直接二话不说,调动大军前往围攻。
凤州乃是西北重镇,原本便是抵御西北蛮夷的重要据点,乃是甘凉道的有力支柱。凤州墙高城坚,易守难攻,即使是秦重全的十余万大军,也很难短时间内攻下这座坚城。果然秦重全围攻凤州长达大半年之久,却始终无法将凤州攻下。即使是几度组织敢死士攻入城内,也几度拿下了外城墙,可是不到半个时辰,就会被姚思余的守军给逼退回去。
攻势不顺,后方也传来了不大好的消息,曾经被秦重全差点杀死的刘郎,成为了负责南部边境线的守将。而刘郎对于曾经差点被秦重全杀死的旧冤,并没有忘记,他早就怀恨在心,等待着机会。只是当初没有机会,现在他成为了南部边境,专门防御中原的守将,也就意味着刘天已经准备有心思对秦重全动手了。
而刘郎自然不会客气,直接开始派出小股部队,趁着秦重全的大军离境,前往勤王的时机,骚扰京畿道的各州。而秦重全虽说还留有几万部队守着汴州,可是却必须要看住汴州这个秦重全的大本营,其他的州城只能让为数不多的守军守着州城,至于那些附近的村镇,就只能让对方掳掠一番。
秦重全一度想要撤军回归汴州,可是又是那位谋士,出面劝阻了他。此人言明,凤州城被围近大半年,城中军民已经到了掘地挖鼠,设网罗雀的地步了。只需要再坚持一月,便足以攻破城池,彻底掌控两位大陈政局。而秦重全提出如今燕南军阀刘天已经蠢蠢欲动了,尤其是作为先锋官的刘郎,更是和自己曾经结下生死大仇,一旦拖延过久,恐怕会生变故。与其冒着大风险来掌控已经被架空的大陈朝局,不如回去守住自己的老巢。更加重要的是,由于长途奔袭,粮草已经严重不够了!
在那个时代,对于军队而言,根本就没有忠心这个说法。正所谓皇帝不差饥饿兵,没有粮草,再精锐的部队都会战力大减,尤其是军阀的军队,更是会哗变。秦重全知道自己的兵是什么成色,打打胜仗硬仗都可以,可是一旦没了粮草,肯定是会出大毛病的。
而谋士却指出,他可以硬凑到一个月的粮草,但是一旦这个机会没了,想要再度染指大陈朝廷,恐怕就没有那么容易了。而秦重全经过一夜的苦思,最终还是决定要留下来,硬攻凤州城。而那名谋士也确实筹划到了一个月的粮草,为了鼓励军心,秦重全甚至开出了一旦攻破凤州,不禁军纪三天,任由他们掳掠。这条军令一下,秦重案的军队顿时爆发出了极强的战意。
然而即使如此,秦重全也是在接近三十天的时候,方才逼得姚思余投降。而那时,他的军营里就只剩下了三天的粮草。姚思余请求议和,他愿意交出两位帝皇和一众导致事情爆发的大太监们。而秦重全则是直接退兵,对于那些大太监,他根本没有任何询问,直接把他们全部斩杀,弃尸荒野。而秦重全路过大安城之后,也没有多停留,他直接下令将大安城的宫殿民居全部拆毁,所有木料,丢到河里,任其顺流而下,漂到下游。从此大陈都城大安城便彻底败落了。
而带着两位帝皇和一众大臣回到汴州的秦重全可谓是志得意满,他通过这次的行动,彻底掌控了大陈朝廷的剩余话语权。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秦重全,并没有多少时间去养着两个皇帝,很快他便在一个雨夜,杀掉了两个已经没用的皇帝,直接扶立大陈哀帝的幼子,六岁的安王为皇帝,是为大陈灵帝。
而秦重全的举动,更是直接刺激了中原包括边疆的诸多军阀,他们一边骂着秦重全大逆不道,一边直接开始准备称王称帝,纷纷进行着对抗秦重全的举动,而占据燕南道的刘天,便是其中的领头羊!
可是秦重全的谋士却极度劝说他一定要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时机,要知道按照大陈帝国的规矩,外藩将军无诏不得入京,否则天下共讨。即使在大陈朝廷除了大安城附近几个州外,其他地方全部无法控制的乱世,也没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去触怒皇室。毕竟皇室现在还保留着一些军队和底蕴。
可是现在由宰相崔怀忠亲自书写,由皇帝用印的密信,却拿到了秦重全的手上,这无疑是天赐良机。一旦失去了,局势将变得扑朔迷离,或许秦重全可以在以后的时间,强行无视皇帝诏令,直接强攻大安城,可是那样必然会招来天下的军阀共讨,大逆不道,而秦重全是不可能面对着全天下的军阀共讨的。所以现在必须要抓住这个机会。
而秦重全自然不是庸人,他立刻整顿军马,留下数万人镇守老巢汴州,其余十万多兵马过通关,前往大安城。而得到消息的诸多大太监也是慌了神,他们知道一旦秦重全进了京,大陈末帝或许可以保全性命,可是他们这些人必然是活不了的。于是那些大太监们狠下心来,在一次宫廷酒宴里,趁着大陈哀帝给太上皇大陈末帝上酒祝寿时,忽然发动兵变,挟持两位皇帝,逃往老巢在凤州的京畿西道大军阀姚思余处。
秦重全在途中得到密报,他连大安城都不去了,直接绕道前往攻打凤州。姚思余先是派兵和秦重全交战,结果大败而归,六员战将被阵斩。姚思余只得收兵入城,想要借助凤州的坚城来守住,让秦重全不战自退。而秦重全也知道自己千里奔袭,不能久战,于是便直接二话不说,调动大军前往围攻。
凤州乃是西北重镇,原本便是抵御西北蛮夷的重要据点,乃是甘凉道的有力支柱。凤州墙高城坚,易守难攻,即使是秦重全的十余万大军,也很难短时间内攻下这座坚城。果然秦重全围攻凤州长达大半年之久,却始终无法将凤州攻下。即使是几度组织敢死士攻入城内,也几度拿下了外城墙,可是不到半个时辰,就会被姚思余的守军给逼退回去。
攻势不顺,后方也传来了不大好的消息,曾经被秦重全差点杀死的刘郎,成为了负责南部边境线的守将。而刘郎对于曾经差点被秦重全杀死的旧冤,并没有忘记,他早就怀恨在心,等待着机会。只是当初没有机会,现在他成为了南部边境,专门防御中原的守将,也就意味着刘天已经准备有心思对秦重全动手了。
而刘郎自然不会客气,直接开始派出小股部队,趁着秦重全的大军离境,前往勤王的时机,骚扰京畿道的各州。而秦重全虽说还留有几万部队守着汴州,可是却必须要看住汴州这个秦重全的大本营,其他的州城只能让为数不多的守军守着州城,至于那些附近的村镇,就只能让对方掳掠一番。
秦重全一度想要撤军回归汴州,可是又是那位谋士,出面劝阻了他。此人言明,凤州城被围近大半年,城中军民已经到了掘地挖鼠,设网罗雀的地步了。只需要再坚持一月,便足以攻破城池,彻底掌控两位大陈政局。而秦重全提出如今燕南军阀刘天已经蠢蠢欲动了,尤其是作为先锋官的刘郎,更是和自己曾经结下生死大仇,一旦拖延过久,恐怕会生变故。与其冒着大风险来掌控已经被架空的大陈朝局,不如回去守住自己的老巢。更加重要的是,由于长途奔袭,粮草已经严重不够了!
在那个时代,对于军队而言,根本就没有忠心这个说法。正所谓皇帝不差饥饿兵,没有粮草,再精锐的部队都会战力大减,尤其是军阀的军队,更是会哗变。秦重全知道自己的兵是什么成色,打打胜仗硬仗都可以,可是一旦没了粮草,肯定是会出大毛病的。
而谋士却指出,他可以硬凑到一个月的粮草,但是一旦这个机会没了,想要再度染指大陈朝廷,恐怕就没有那么容易了。而秦重全经过一夜的苦思,最终还是决定要留下来,硬攻凤州城。而那名谋士也确实筹划到了一个月的粮草,为了鼓励军心,秦重全甚至开出了一旦攻破凤州,不禁军纪三天,任由他们掳掠。这条军令一下,秦重案的军队顿时爆发出了极强的战意。
然而即使如此,秦重全也是在接近三十天的时候,方才逼得姚思余投降。而那时,他的军营里就只剩下了三天的粮草。姚思余请求议和,他愿意交出两位帝皇和一众导致事情爆发的大太监们。而秦重全则是直接退兵,对于那些大太监,他根本没有任何询问,直接把他们全部斩杀,弃尸荒野。而秦重全路过大安城之后,也没有多停留,他直接下令将大安城的宫殿民居全部拆毁,所有木料,丢到河里,任其顺流而下,漂到下游。从此大陈都城大安城便彻底败落了。
而带着两位帝皇和一众大臣回到汴州的秦重全可谓是志得意满,他通过这次的行动,彻底掌控了大陈朝廷的剩余话语权。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秦重全,并没有多少时间去养着两个皇帝,很快他便在一个雨夜,杀掉了两个已经没用的皇帝,直接扶立大陈哀帝的幼子,六岁的安王为皇帝,是为大陈灵帝。
而秦重全的举动,更是直接刺激了中原包括边疆的诸多军阀,他们一边骂着秦重全大逆不道,一边直接开始准备称王称帝,纷纷进行着对抗秦重全的举动,而占据燕南道的刘天,便是其中的领头羊!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