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17 215 诡异的首发,奇葩的阵型
- 218 216 齐达内的担忧
- 219 217 大战开启
- 220 218 艺高胆大的过人
- 221 219 斗智斗勇的战术博弈
- 222 220 金球先生和中国门神的首次交锋
- 223 221 难以置信的一边倒
- 224 222 上半场,战术博弈,枪手领先
- 225 223 解密枪手新战术的真面目:划时代的“3”后卫阵型
- 226 224 阿森纳的危机
- 227 225 露出獠牙的白衣军团
- 228 226 反击,红白军团!
- 229 227 二次交锋,丢球
- 230 228 强势反击的阿森纳
- 231 229 换人,变阵,枪手的反扑
- 232 230 曙光初现,阿森纳的任意球!
- 233 231 利用规则,快发任意球
- 234 232 憾平强敌
- 235 233 赛后余波,PFA的年度候选
- 236 234 欧冠最佳帽子戏法,赛前新闻发布会
- 237 235 枪手新队长
- 238 236 令人懵逼的首发阵容(含关于更新的消息)
- 239 237 闪电破门抢开局
- 240 238 我们看到的是假的温格?
- 241 239 解密新战术,门将中的贝皇
- 242 240 针对性的遏制
- 243 241 联赛八连胜!
- 244 242 玄学大师齐达内(上)
- 245 243 玄学大师齐达内(下)
- 246 244 话题十足的英超
- 247 245 无耻的西媒,天才的回应
- 248 246 聚焦伯纳乌
- 249 247 赛前论战
- 250 248 意外的首发阵容和阵型
- 251 249 开场突袭
- 252 250 疯狂的举动,遗憾的远射
- 253 251 誓不低头!
- 254 252 点球,故技重施心理战
- 255 253 不进,神掌封堵保龙门
- 256 254 作弊开挂搞事情,非足球技术动作惊吓全场
- 257 255 中场休息,点评上半场
- 258 256 枪手先出招,换人调整
- 259 257 皇马的优势
- 260 258 红点套餐,第二次点球大战
- 261 259 连扑点球,征服老佛爷
- 262 260 最后的战斗
- 263 261 第三个点球!
- 264 262 典故,双雄心理战(补更1)
- 265 263 创欧冠新纪录,结束,枪手出局(补更2)
- 266 264 征服伯纳乌的第一个门将(补更3)
- 267 265 欧冠四强诞生(补更4)
- 268 266 PFA风波(补更5)
- 269 267 足总杯半决赛赛前发布会
- 270 268 温布利球场的前世
- 271 269 温布利球场的今生
- 272 270 华语解说的前世今生(上)
- 273 280 华语解说的前世今生(下)
- 274 281 詹老师单口解说,双方首发名单出炉
- 275 282 “活跃”的掌喆天
- 276 283 生猛的蓝月亮,疲累的枪手
- 277 284 曼城杀机
- 278 285 倒地铲球惊世人,铁树开花终进球
- 279 286 孤注一掷,疯狂的瓜迪奥拉
- 280 287 搏命的曼城
- 281 288 致命的错误
- 282 289 杀死比赛,晋级决赛。
- 283 290 休息日(附带更新说明)
- 284 291 落选PFA
- 285 292 官网采访和新闻发布会
- 286 293 20年如一日,胜天半子的老人
- 287 294 枪手VS狐狸城
- 288 295 442阵型
- 289 七月的第一天,作者君有话要说
- 290 296 绝杀乌龙球
- 291 297 第一张红宝石卡
- 292 298 赛后余波
- 293 299 大战前
- 294 300 放弃联赛,押注欧联的红魔
- 295 301 德比恩怨
- 296 302 历史战绩
- 297 303 北伦敦德比开启
- 298 304 激烈的对攻
- 299 305 零封之争,上半场平局(求打赏!)
- 300 306 又扑点球
- 301 307 首开纪录!掌喆天的电梯球
- 302 308 真正的电梯球
- 303 309 豪取十连胜,伦敦之王!
- 304 310 赛后
- 305 311 中国足球青训的出路(上)
- 306 312 中国足球青训的出路(中)
- 307 313 中国足球青训的出路(下)
- 308 314 掌喆天的粉丝,赛前发布会,入选英超双最佳候选
- 309 315 教授和魔力鸟
- 310 316 全主力的枪手和半轮换的红魔
- 311 317 “豪门”曼联
- 312 318 杯赛之王穆里尼奥,开场的对攻
- 313 319 闷平的上半场
- 314 320 掌喆天的计划,配合的马夏尔
- 315 321 疯狂的一条龙突袭,掌喆天的大力远射
- 316 322 远射世界波,大局已定,枪手的隐患
- 317 323 令人瞩目的十一连胜,风波再起
- 318 324 高性价比的引援和薪水之争
- 319 325 停赛之前
- 320 326 世界杯扩军和中国足球的梦
- 321 327 12连胜,荣登榜首!
- 322 328 争冠形势
- 323 329 英超第三十七轮
- 324 330 势不可挡的阿森纳
- 325 331 好友的婚礼,海边的邂逅
- 326 332 温雅
- 327 333 掌喆天的爱情
- 328 334 连胜创纪录
- 329 335 出席末轮赛前新闻发布会
- 330 336 赛季最后一战
- 331 337 中英首次联合现场解说
- 332 338 率先进球,红牌减员
- 333 339 半场2-0,冠军基本到手
- 334 340 桑切斯的金靴野望
- 335 341 桑切斯梅开二度,掌喆天神勇扑点
- 336 342 又进任意球,奇怪的庆祝
- 337 343 全球瞩目下的浪漫的告白
- 338 344 冠军阿森纳!赛后采访,掌喆天奇怪的发言
- 339 345 落幕,庆祝
- 340 346 掌喆天的炮轰
- 341 347 三炮惊天下
- 342 348 余波(上)
- 343 349 余波(下)
- 344 350 决赛前的新闻发布会
- 345 351 最后一战
- 346 352 入围金童奖
- 347 353 掌喆天三喜临门,足总杯前瞻
- 348 354 告别战,首发队长
- 349 355 桑切斯的偷袭,梦幻开局
- 350 356 且踢且珍惜,最后的45分钟
- 351 357 完胜夺冠,完美的双冠王!
- 352 358 出席赛后新闻发布会
- 353 359 两个重磅炸弹
- 354 360 暗流涌动
- 355 361 掌喆天的决心
- 356 362 返回德国
- 357 363 史上最贵门将
- 358 364 奥地利首富
- 359 365 马特希茨的大饼
- 360 366 强大的德国青训
- 361 367 我在哪里,哪里就是豪门!(二合一大章)
- 362 368 绝望的国足
- 363 369 惊人报价!
- 364 370 1亿英镑,门将转会身价第一人!
- 365 371 暴发户莱比锡红牛(上)
- 366 372 暴发户莱比锡红牛(下)
- 367 373 正式转会,门将第二高薪!
- 368 374 启动个人中国行
- 369 375 无与伦比的人气
- 370 376 芒果台
- 371 377 真正的足球真人秀
- 372 378 德国足球的青训(上)
- 373 379 德国足球的青训(下)
- 374 380 假期进行时
- 375 381 张宇宁的转会,参观莱比锡青训营
- 376 382 天涯公司,季前集训
- 377 383 莱比锡红牛的战术
- 378 384 夏训友谊赛
- 379 385 观战德国超级杯
- 380 386 最贵的矛和最贵的盾
- 381 387 FIFA年度最佳门将
- 382 388 牛气冲天
- 383 389 观战阿森纳揭幕战
- 384 请假!
- 385 390 即将开始的德国首秀
- 386 391 德国杯首秀
- 387 392 助攻和进球,完美的首秀
- 388 393 入选欧洲最佳
- 389 394 掌喆天足球营
- 390 395 入选世界足球先生24强
- 391 396 德甲新赛季
- 392 397 德甲首秀
- 393 398 三个明星评论员,开战了!
- 394 399 出师不利的开局
- 395 400 长途奔袭世界波,这就是MVP的实力
- 396 401 沙尔克率先变招
- 397 402 轻松扑点
- 398 403 对攻的下半场
- 399 404 无解任意球,生涯首次梅开二度
- 400 405 赛后最佳
- 401 406 入选首轮最佳,出席摩纳哥颁奖礼
- 402 407 欧冠分组,不满对手
- 403 408 莱比锡的欧冠前景,转会费排名跌第三
- 404 409 新时代的关系
- 405 410 掌喆天准姐夫的归队风波
- 406 411 张宇宁事件折射出来的各种问题
- 407 412 中国留洋球员之殇
- 408 413 德甲第二轮
- 409 414 两大名嘴,詹骏和黄飞翔
- 410 415 迷人的足球
- 411 416 四球狂胜,令人奇怪的转会
- 412 417 核心转会,意外的邀请
- 413 418 投身慈善
- 414 419 回国,点球的博弈论
- 415 单章:该到重新开始的时候了
隐藏
显示工具栏
225 露出獠牙的白衣军团
225 露出獠牙的白衣军团
从联赛次回合马德里德比开始(4月8日),皇家马德里在强强对话中就切换到了主攻模式。
在伊斯科进入首发改打菱形442(托尼·克罗斯和卢卡·莫德里奇的站位和卡塞米罗比较接近于平行,所以也可以看成4312)后,齐内丁·齐达内将这个阵型作为比赛陷入僵局后边招的后手。
皇马的菱形442更加适合控球,不适合反击,也无法有效应对对手的快速反击,所以皇马需要做好承担主动控球后的风险,做好重点人员的盯防和重点区域的控制,在进攻时,为了避免陷入半场攻坚苦战,皇马可以尝试从最困难的地方(中路)打开缺口,这就需要卡里姆·本泽马、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和伊斯科在高位的串联。
为了保留典礼阵容中的三中场并兼顾两翼的平衡,齐达内赋予了伊斯科很多的活动空间,曾经的欧洲金童在无球状态下需要在一侧边路落位,而在反击中则要迅速来到两名前锋身后接应后场来球,这种类似于B2B中场的战术设定对运动能力并不出众的伊斯科造成了很大的消耗,这也是为什么齐达内在加雷斯·贝尔健康的情况下,优先选择433阵型的原因。
齐达内选择换上伊斯科,还有一个原因,增加提速方式,用球员的个人能力对阿森纳形成单点暴击。
众所周知,皇马有三种提速方式,一种是伊斯科的提速,盘带过人不是第一要务,吸引防守后的快速分球最为重要。除了伊斯科,克罗地亚中场大师莫德里奇也擅长此道。
另一种,是长传提速,无论是克罗斯,还是莫德里奇,都有不俗的长传球功夫,皇马在进攻启动阶段尝试将高球打向禁区前沿(卫线和中场的结合部),依靠本泽马和C罗的串联,在弧顶区域发动突袭。
最后一种,就是通过在定位球战术中对二次进攻的高效利用。
人们在关注“托尼带水”组合的同时,往往会忽略皇马对定位球第二落点的控制和利用。前面说过,皇马的球员大多具备一流的球感和二点球争抢意识,这极大的帮助他们屡屡在二分之一球争抢中占据上风。
莫德里奇和克罗斯等人的小技术优于与之对位的球员,这让皇马可以在控制第一落点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收割第二落点,即便无法在第一落点形成直接攻门,皇马也可以通过二次组织形成运动战状态下的控场或围攻。
成功拿下第二落点趁对手尚未完成新一轮布防时发动抢攻,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定位球进攻中的提速,源于皇马擅长捕捉第二落点后继续施压,伊斯科、莫德里奇和克罗斯都具备出色的输送能力。
前腰出身的伊斯科能在中路组织进攻,莫德里奇和克罗斯能更多地来到前场参与阵地进攻。除了他们,巴西后腰卡塞米罗在齐达内的“开小灶”下,大局观和传球视野在本赛季提升了不少,可以在前腰位置做“墙”,又可以直接策动进攻,这让皇马中场可以依据场上局势灵活调整站位,前置后的卡塞米罗前插到对方禁区前沿后,可以在肋部寻找到传威胁球的机会。
当过往的工兵型中场都可以满足传控体系的要求,皇马的中场就拥有了四名可以独立发动进攻的球员,能够依靠场上局势灵活调整站位,随意切换节奏和大小球进攻。
这也是齐达内在易边之后,决心换下贝尔,换上伊斯科变阵菱形442的原因。
这么调整还有两点好处:首先是压缩中场和卫线之间的距离,增加四名中场之间的流动性,充分发挥中后场人人能组织、个个能过传球的优势,破解阿森纳在中前场的围剿。
其次,就是减少了边路的强行盘带推进,利用直传身后的方式引领双前锋+伊斯科直接冲击阿森纳的双后卫,针对的就是阿森纳没有专职的后腰,在禁区弧顶地带,会是皇马利用的地方。
上半场的前半个小时,皇马就有几次通过本泽马回撤前腰位置分球,获得威胁球机会。
不过,菱形442也有弱点,拥有内锋和边翼卫的阿森纳可以拉开宽度,抓住菱形442在边路的空当,利用高点来打击皇马防空弱的防线。
那么,变阵后的皇马,如何弥补自己的防守漏洞?
四个字:以攻代守。
利用三个10号球员出色的个人能力,加上参与进攻的卡塞米罗,扭转上半场被动的局面。
中场休息后,开球前,皇马率先换人进行调整,用22号伊斯科换下贝尔,变阵菱形442。
看到这一幕,阿尔塞纳·温格微微眯眼,果断的对身边的助教史蒂夫·博尔德说道:“叫柯奎林、扎卡、穆罕默德、加布里埃尔、吉布斯热身。”
自从发明新战术后,一向被人诟病临阵调整迟钝的教授仿佛换了个人,不但排兵布阵极有针对性,就连换人,也快速果断起来。
上半场没能进球占得先机,下半场皇马主帅这么快就进行换人调整,很明显察觉到阿森纳的问题。
既然如此,自己就必须做出调整,皇马的个人能力太强了,掌一个人再强,也不可能挡得住对手的整体进攻。
温格很清楚,这支球队,在新战术下,典型的攻强守弱。由于阿莱克斯·桑切斯和梅苏特·厄齐尔的存在,他们能发挥出进攻体系的威力,但是,防守方面,却不行。
劳伦特·科斯切尔尼老了,从上赛季开始,法国人就小伤不断,尤其是跟腱,恢复起来很慢,如今的他在新战术中,难有最好的发挥,除非,他能年轻几岁,回到巅峰时期。
罗布·霍尔丁缺乏欧冠比赛经验,上半场由于大部分时间阿森纳占据上风,年轻的英格兰中卫没有受到多大的考验,他的上场,更多是利用体力和稳重的防守,只要他不贸然上抢,失去位置,就不会犯错,但要发挥出新战术的威力,还需要成长。
纳乔·蒙雷亚尔也老了,可以踢中后卫、边后卫和边翼卫的他,没能赶上最好的时候,防守稳重、球商极高的他如果能年轻几年,绝对是最合适的左中卫人选。
埃克托·贝莱林边锋出身,作为右后卫,距离世界级的边后卫还有较长的距离,参考国家队队友丹尼尔·卡瓦哈尔,皇马的世界级右后卫有很多地方值得贝莱林学习。
除了今天首发的防守球员,就算加上替补,没有一个球员能符合温格新战术体系的要求。
所以,温格真正的依仗,其实还是尽管年轻,却成熟的不像话的中国门将,掌喆天。
只有他,才能尽可能的将队友的能力尽可能的发挥的更好,也只有他,才能带着这支“残缺”的阿森纳在三线并进,在强强对话中取得“艰难”的胜利。
第46分钟,克罗斯后场拿球后摆脱上抢的国家队队友厄齐尔后迅速长传给右路,贝莱林和C罗争顶失败,抢下落点的C罗传给伊斯科后斜插禁区肋部,伊斯科不做调整的直接过顶挑传,科斯切尔尼回追,C罗没有强行带球,而是回传给禁区弧顶处。
卡塞米罗!
巴西后腰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这里,无人盯防他直接一脚爆射,皮球呼啸着直奔球门!
在伊斯科进入首发改打菱形442(托尼·克罗斯和卢卡·莫德里奇的站位和卡塞米罗比较接近于平行,所以也可以看成4312)后,齐内丁·齐达内将这个阵型作为比赛陷入僵局后边招的后手。
皇马的菱形442更加适合控球,不适合反击,也无法有效应对对手的快速反击,所以皇马需要做好承担主动控球后的风险,做好重点人员的盯防和重点区域的控制,在进攻时,为了避免陷入半场攻坚苦战,皇马可以尝试从最困难的地方(中路)打开缺口,这就需要卡里姆·本泽马、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和伊斯科在高位的串联。
为了保留典礼阵容中的三中场并兼顾两翼的平衡,齐达内赋予了伊斯科很多的活动空间,曾经的欧洲金童在无球状态下需要在一侧边路落位,而在反击中则要迅速来到两名前锋身后接应后场来球,这种类似于B2B中场的战术设定对运动能力并不出众的伊斯科造成了很大的消耗,这也是为什么齐达内在加雷斯·贝尔健康的情况下,优先选择433阵型的原因。
齐达内选择换上伊斯科,还有一个原因,增加提速方式,用球员的个人能力对阿森纳形成单点暴击。
众所周知,皇马有三种提速方式,一种是伊斯科的提速,盘带过人不是第一要务,吸引防守后的快速分球最为重要。除了伊斯科,克罗地亚中场大师莫德里奇也擅长此道。
另一种,是长传提速,无论是克罗斯,还是莫德里奇,都有不俗的长传球功夫,皇马在进攻启动阶段尝试将高球打向禁区前沿(卫线和中场的结合部),依靠本泽马和C罗的串联,在弧顶区域发动突袭。
最后一种,就是通过在定位球战术中对二次进攻的高效利用。
人们在关注“托尼带水”组合的同时,往往会忽略皇马对定位球第二落点的控制和利用。前面说过,皇马的球员大多具备一流的球感和二点球争抢意识,这极大的帮助他们屡屡在二分之一球争抢中占据上风。
莫德里奇和克罗斯等人的小技术优于与之对位的球员,这让皇马可以在控制第一落点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收割第二落点,即便无法在第一落点形成直接攻门,皇马也可以通过二次组织形成运动战状态下的控场或围攻。
成功拿下第二落点趁对手尚未完成新一轮布防时发动抢攻,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定位球进攻中的提速,源于皇马擅长捕捉第二落点后继续施压,伊斯科、莫德里奇和克罗斯都具备出色的输送能力。
前腰出身的伊斯科能在中路组织进攻,莫德里奇和克罗斯能更多地来到前场参与阵地进攻。除了他们,巴西后腰卡塞米罗在齐达内的“开小灶”下,大局观和传球视野在本赛季提升了不少,可以在前腰位置做“墙”,又可以直接策动进攻,这让皇马中场可以依据场上局势灵活调整站位,前置后的卡塞米罗前插到对方禁区前沿后,可以在肋部寻找到传威胁球的机会。
当过往的工兵型中场都可以满足传控体系的要求,皇马的中场就拥有了四名可以独立发动进攻的球员,能够依靠场上局势灵活调整站位,随意切换节奏和大小球进攻。
这也是齐达内在易边之后,决心换下贝尔,换上伊斯科变阵菱形442的原因。
这么调整还有两点好处:首先是压缩中场和卫线之间的距离,增加四名中场之间的流动性,充分发挥中后场人人能组织、个个能过传球的优势,破解阿森纳在中前场的围剿。
其次,就是减少了边路的强行盘带推进,利用直传身后的方式引领双前锋+伊斯科直接冲击阿森纳的双后卫,针对的就是阿森纳没有专职的后腰,在禁区弧顶地带,会是皇马利用的地方。
上半场的前半个小时,皇马就有几次通过本泽马回撤前腰位置分球,获得威胁球机会。
不过,菱形442也有弱点,拥有内锋和边翼卫的阿森纳可以拉开宽度,抓住菱形442在边路的空当,利用高点来打击皇马防空弱的防线。
那么,变阵后的皇马,如何弥补自己的防守漏洞?
四个字:以攻代守。
利用三个10号球员出色的个人能力,加上参与进攻的卡塞米罗,扭转上半场被动的局面。
中场休息后,开球前,皇马率先换人进行调整,用22号伊斯科换下贝尔,变阵菱形442。
看到这一幕,阿尔塞纳·温格微微眯眼,果断的对身边的助教史蒂夫·博尔德说道:“叫柯奎林、扎卡、穆罕默德、加布里埃尔、吉布斯热身。”
自从发明新战术后,一向被人诟病临阵调整迟钝的教授仿佛换了个人,不但排兵布阵极有针对性,就连换人,也快速果断起来。
上半场没能进球占得先机,下半场皇马主帅这么快就进行换人调整,很明显察觉到阿森纳的问题。
既然如此,自己就必须做出调整,皇马的个人能力太强了,掌一个人再强,也不可能挡得住对手的整体进攻。
温格很清楚,这支球队,在新战术下,典型的攻强守弱。由于阿莱克斯·桑切斯和梅苏特·厄齐尔的存在,他们能发挥出进攻体系的威力,但是,防守方面,却不行。
劳伦特·科斯切尔尼老了,从上赛季开始,法国人就小伤不断,尤其是跟腱,恢复起来很慢,如今的他在新战术中,难有最好的发挥,除非,他能年轻几岁,回到巅峰时期。
罗布·霍尔丁缺乏欧冠比赛经验,上半场由于大部分时间阿森纳占据上风,年轻的英格兰中卫没有受到多大的考验,他的上场,更多是利用体力和稳重的防守,只要他不贸然上抢,失去位置,就不会犯错,但要发挥出新战术的威力,还需要成长。
纳乔·蒙雷亚尔也老了,可以踢中后卫、边后卫和边翼卫的他,没能赶上最好的时候,防守稳重、球商极高的他如果能年轻几年,绝对是最合适的左中卫人选。
埃克托·贝莱林边锋出身,作为右后卫,距离世界级的边后卫还有较长的距离,参考国家队队友丹尼尔·卡瓦哈尔,皇马的世界级右后卫有很多地方值得贝莱林学习。
除了今天首发的防守球员,就算加上替补,没有一个球员能符合温格新战术体系的要求。
所以,温格真正的依仗,其实还是尽管年轻,却成熟的不像话的中国门将,掌喆天。
只有他,才能尽可能的将队友的能力尽可能的发挥的更好,也只有他,才能带着这支“残缺”的阿森纳在三线并进,在强强对话中取得“艰难”的胜利。
第46分钟,克罗斯后场拿球后摆脱上抢的国家队队友厄齐尔后迅速长传给右路,贝莱林和C罗争顶失败,抢下落点的C罗传给伊斯科后斜插禁区肋部,伊斯科不做调整的直接过顶挑传,科斯切尔尼回追,C罗没有强行带球,而是回传给禁区弧顶处。
卡塞米罗!
巴西后腰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这里,无人盯防他直接一脚爆射,皮球呼啸着直奔球门!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