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9 9.情思
- 10 10.亲吻
- 11 11.相思
- 12 12.误会
- 13 13.可爱
- 14 14.玉佩
- 15 15.寿宴
- 16 16.揭穿
- 17 17.打脸
- 18 18.处置
- 19 19.决绝
- 20 20.疏离
- 21 21.情深
- 22 22.发威
- 23 23.和好
- 24 24.脸红
- 25 25.立后
- 26 26.开解
- 27 27.惯着
- 28 28.叙话
- 29 29.吵架
- 30 30.挽回
- 31 31.狗粮
- 32 32.亲昵
- 33 33.七夕
- 34 34.琴音
- 35 35.心软
- 36 36.可爱
- 37 37.延续
- 38 38.忽病
- 39 39.寿宴
- 40 40.同坐
- 41 41.心爱
- 42 42.好吧
- 43 43.剧透
- 44 44.好坏
- 45 45.玉珏
- 46 46.怀疑
- 47 47.骤雨
- 48 48.炙热
- 49 49.奇怪
- 50 50.孤独
- 51 51.猎场
- 52 52.同游
- 53 53.赌约
- 54 54.风波
- 55 55.杀伐
- 56 56.赌注
- 57 57.喝醉
- 58 58.赔偿
- 59 59.缱绻
- 60 60.酒醒
- 61 61.询问
- 62 62.弹劾
- 63 63.无耻
- 64 64.信念
- 65 65.生产
- 66 66.父皇
- 67 67.求亲
- 68 68.赤诚
- 69 69.算计
- 70 70.过往
- 71 71.试探
- 72 72.归京
- 73 73.镜子
- 74 74.相见
- 75 75.母子
- 76 76.往昔
- 77 77.终结
- 78 78.醉后
- 79 79.痴汉
- 80 80.酒疯
- 81 81.使坏
- 82 82.出嫁
- 83 83.相约
- 84 84.送礼
- 85 85.浴池
- 86 86.欢愉
- 87 87.柔情
- 88 88.冷暖
- 89 89.斗嘴
- 90 90.爱怜
- 91 91.堵住
- 92 92.正经
- 93 93.作死
- 94 94.真相
- 95 95.诚挚
- 96 96.大婚
- 97 97.共度
- 98 98.人心
- 99 99.谋算
- 100 100.钟爱
- 101 101.在上
- 102 102.孕事
- 103 103.福气
- 104 104.姻亲
- 105 105.放肆
- 106 106.杀人
- 107 107.桑葚
- 108 108.委屈
- 109 109.采花
- 110 110.母亲
- 111 111.劝慰
- 112 112.双胎
- 113 113.孕中
- 114 114.悔改
- 115 115.石鸡
- 116 116.生产
- 117 117.叮嘱
- 118 118.喂养
- 119 119.吃手
- 120 120.满月
- 121 121.圆满
- 122 122.番外
- 123 123.枝枝撩道长(一)
- 124 124.枝枝撩道长(二)
- 125 125.枝枝撩道长(三)
- 126 126.枝枝撩道长(四)
- 127 127.枝枝撩道长(五)
- 128 128.枝枝撩道长(六)
- 129 129.枝枝撩道长(七)
- 130 130.枝枝撩道长(八)
- 131 131.枝枝撩道长(九)
- 132 132.枝枝撩道长(十)
- 133 133.终结
- 134 134.养猫记(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19.决绝
19.决绝
“不,不不不!我嫁,我嫁!”
谢徽面颊僵颤,语无伦次,扯住谢偃衣袍下摆,颤声道:“阿爹,我不想,我……我嫁,我愿意嫁过去!”
能给的退路都已经给过,谢偃不会再心软:“你若是不选,那我便替你选。”
谢徽起身欲逃,身体却是软的,没几步便瘫在地上。
她还正年轻,如同枝头将开未开的桃花一样,青春正盛,然而此刻,死亡的阴影已经弥漫在她身上。
谢偃淡淡看她一眼,正待吩咐仆婢动手,却听室外有人回禀:“老爷,魏王世子来了。”
谢令眉头猛地跳了一下,侧目去看谢偃,兄弟二人对视一眼,还是谢偃颔首道:“先去见过他再说。”
魏王世子喜好诗赋,府中很有些大儒名士,许是受此缘故影响,瞧着颇有些风度翩然的文气。
谢偃上前去同他见礼,谢令与谢允跟随在侧,卢氏毕竟是女眷,不好出场,便隔帘而坐,静听前厅动静。
魏王世子姿态谦和,极为客气:“冒昧登门,令君勿要见怪。”
谢偃道了句“岂敢”,同他寒暄几句,方才问道:“世子殿下此来,是为……”
“令君容秉,”魏王世子含笑道:“是来提亲的。”
他自怀中取出一枚玉佩:“我与府中二娘情投意合,已有白首之约,决意娶她做侧妃。”
“世子殿下相中二娘,是她的福气,两厢情愿,也是你们二人的缘法。”
谢偃不置可否,温和笑道:“世子殿下乃是宗室,正妃与侧妃皆有陛下钦点,我也不愿做棒打鸳鸯的恶人,倘若陛下肯降旨赐婚,那自然是佳偶天成,再好不过。”
魏王世子先是面露喜色,旋即又有些迟疑,为难道:“我贸然去提,委实是有些……还请令君助我一臂之力,在陛下面前说和一二。”
“世子殿下,要娶谢家女郎的是你,主动去求的却是我,您觉得这合情合理吗?”谢偃作色道:“谢家的女郎,但凡有些颜面,便不至于自荐枕席。”
他这话有些一语双关,倒像是在暗指什么魏王世子无言以对,面露讪色,再寒暄一会儿,便起身告辞,临走前道:“令君请二娘稍待,我必去陛下面前求旨,请娶二娘。”
谢偃含笑送他:“我在此恭候。”
魏王世子走了,他面上笑意消失无踪,谢令见状,摇头失笑道:“兄长是打算,叫他去试探陛下心意?”
“陛下既肯将太宗遗物相赠,终究是对枝枝有意,若真如此,绝不会叫魏王世子娶二娘,乱了纲常,”谢偃有些苦恼,头疼道:“此事真有些棘手。”
有仆婢来奉茶,卢氏接了,又打发他们退下,关闭门窗,亲自为那二人斟上。
谢令道一声谢,又笑道:“兄长该早做准备,倘若陛下无心,倒还简单些,若是有意……”
谢偃道:“有意又如何?”
“若是有意,谢家免不得要争一争,踏进那漩涡之后,要么生,要么死,没有第二条路。”
谢令饮一口茶,面色舒缓,语气刚决:“枝枝务必要诞育皇子,谢家也要竭尽全力,令皇子平安长成,承继大统。”
谢偃何尝不明白其中关窍,喟然而笑,感慨道:“任重而道远啊。”
谢令笑道:“又不是没有走过。”
谢家赫赫高门,也不是没有过倾覆之危,谢偃与谢令的父亲早逝,兄弟二人也曾有过极难熬的时候,现下回首,当真是沧海桑田,弹指之间。
兄弟二人一时感慨,卢氏却笑道:“枝枝怕已经知道陛下身份了。”
谢偃微怔:“怎么说?”
“今日枝枝遇上江王府二郎了,那时阿莹也在,见她神情不对,悄悄同我说了一嘴,叫仔细些,”卢氏笑道:“我猜,她八成已经知道了。”
“儿女们大了,都有自己的路要走,罢了罢了,告诉二娘,魏王世子回复之前,她的性命暂且保住了。”
“再则,”谢偃转向卢氏,轻笑道:“且看枝枝怎么打算吧。”
……
魏王世子原以为谢偃会反对自己娶谢徽,甚至于事先准备了满腹说辞,哪知一句都没用上,便被客气的请出了谢府。
他有些不解,还有些忐忑,却还是定了神,打算入宫去,请求赐婚。
这机会千载难逢,谢偃方才又是和颜悦色,若是拖延久了,他改了主意,那可大大不妙。
夕阳西下,在太极殿的窗棂上洒下一层绚烂金光,顾景阳便坐在窗前,望着不远处那从洁白如雪的芍药出神。
许是那余晖太过温情脉脉,连带着他神情中,都透露出一丝恬淡的温和。
衡嘉上前去,低声道:“陛下,魏王世子来了。”
顾景阳头也没回,淡淡道:“他来做什么?”
衡嘉答道:“说是来向您问安。”
“朕躬安,”顾景阳道:“叫他回去吧。”
衡嘉在心里同情魏王世子一小下,转身出去回禀,不多时,便重返回来了。
顾景阳端起茶盏,缓缓用了口,道:“他走了?”
“并不曾,”衡嘉回道:“世子说,想请您赐谢家二娘与他做侧妃。”
“那是枝枝的庶姐,若与他做侧妃,朕再娶枝枝,算怎么回事?”
顾景阳将茶盏合上,淡淡道:“叫他回去闭门思过,不要总是上蹿下跳,惹朕厌烦。”
衡嘉心里的同情更深了:“是,奴婢明白。”
顾景阳很快将先前之事搁置下,着意吩咐道:“窗外的芍药都开了,枝枝最爱这种明艳的花,见了必然欢喜,明日移植两株,带到道观中去。”
衡嘉笑应道:“是。”
……
既是到了夏日,天气自然愈见炎炎,前些时候倒还好,早晚时分总有些凉意,近来却是每况愈下,连清早起身,都觉周身沉郁,闷闷的透不过气来。
而谢华琅房里,更是早早便用上了冰。
今日晨间,她少见的赖床一回,因昨日劳累,想来母亲即便知道,也不会加以责备。
采素采青也知道,故而极为耐心的在门外等,见日头渐高,内室却无动静,方才敲敲门,走了进去。
“女郎醒了,怎么不做声呢?”
采青入内之后,便见谢华琅躺在塌上,头枕手臂,姿态悠然,轻嗔道:“若是误了前去相会的时辰,怕是要责备奴婢们。”
谢华琅躺在塌上,未曾起身,衣袖掩面,忽然一笑:“责备你们做什么?”
她轻轻道:“我不会再去了。”
采青吃了一惊,采素也一样,二人面露诧异,想要开口,却也无从说起,僵立原地,有些担忧的唤了声:“女郎。”
“其实也没什么。”
谢华琅将衣袖放下,扫一眼那二人,神情倒很洒脱:“你们就当我先前是中了降头,现下解了罢。”
……
顾景阳吩咐人移植几株芍药过去,又恐很快便凋零,便叫人挑了含苞待放的,又亲自剪了几枝盛放的插瓶,安置于桌案之上。
然而他等了很久,直到那几枝芍药都有些委顿时,都不见有人来。
也不知怎么,他心里忽然生出几分不安来。
“衡嘉,”顾景阳顿了顿,道:“枝枝怎么没有来?”
衡嘉迟疑道:“这个……”
顾景阳道:“朕哪里又惹枝枝生气了吗?”
事实上,衡嘉见谢家女郎久久不来,再思及从前那一回,心里比顾景阳还要慌乱许多。
听他这样问,衡嘉勉强笑了笑,道:“怎么会?女郎同陛下情投意合,几时生过气?”
顾景阳淡了神情,垂下眼睫,不再言语。
衡嘉更不敢多嘴,悄悄出去,到山门处守着,眼巴巴盼着人来。
他的运道不差,等了不多时,便见有人骑马而来。
衡嘉欢喜的几乎要给谢华琅跪下了,哪知等人到近前,却认出来人不是正主,而是谢家女郎身边的女婢。
他心头一突,道:“你家女郎呢?”
“女郎有事,来不了了,”采青道:“吩咐奴婢送东西过来。”
“送东西?也成,”衡嘉忙不迭领着她进去:“快些,快些。”
顾景阳见了采青,也是怔了一下,眉梢微蹙,道:“怎么是你?”
采青便将先前同衡嘉说的话,同样说与他听。
顾景阳语气略微柔了些:“枝枝叫你来送什么?”
采青便将手中捧着的檀木盒递上,衡嘉接过,呈了上去。
那只檀木盒不过巴掌大小,顾景阳伸手打开,见了内里东西,眼睫忽颤,呼吸却顿住了。
是从前他赠与她的那枚玉佩。
将那枚玉佩取出,底下是一张折起的纸条,顾景阳将那玉佩握在手里,无意识摩挲几下,方才展开来看。
纸上是熟悉的簪花小楷,只写了一句话,那字迹十分秀逸,语气却刚绝。
还君旧时意,故来相决绝。
顾景阳似乎失了魂,一向深邃灵转的双目,都有些滞然,静默许久之后,终于回神。
他将那张纸条团起,捏在手中,敛于衣袖之下,抬眼道:“枝枝呢,她怎么没有来?”
采青先前也是见过这位道长的,只觉清冷俊逸,天生一股疏离秀彻,不可近观,今日被他如此注视,方觉胆战心惊,不自觉垂下头道:“女郎说,她以后不会再来了,也请您多保重。”
顾景阳手指颤抖,竟没握住掌心那团纸条,落到地上之后,滚了两滚,方才停下。
衡嘉先前见他神情有异,便知谢家那位姑奶奶怕是又要作弄人,现下听采青如此言说,一颗心险些从嗓子眼里跳出来,下意识去看顾景阳,却见他亦神情恍惚,状若失魂,心中一颤,慌忙低下头去,不敢再看。
又是久久无言,内室人皆噤若寒蝉,却听顾景阳缓缓开口,涩声道:“枝枝有没有再说别的?”
采青想了想,道:“女郎说,从前多有冒犯,请您勿要见怪。”
顾景阳合上眼,道:“还有呢?”
采青有些为难,将头垂的更低:“没有了。”
谢徽面颊僵颤,语无伦次,扯住谢偃衣袍下摆,颤声道:“阿爹,我不想,我……我嫁,我愿意嫁过去!”
能给的退路都已经给过,谢偃不会再心软:“你若是不选,那我便替你选。”
谢徽起身欲逃,身体却是软的,没几步便瘫在地上。
她还正年轻,如同枝头将开未开的桃花一样,青春正盛,然而此刻,死亡的阴影已经弥漫在她身上。
谢偃淡淡看她一眼,正待吩咐仆婢动手,却听室外有人回禀:“老爷,魏王世子来了。”
谢令眉头猛地跳了一下,侧目去看谢偃,兄弟二人对视一眼,还是谢偃颔首道:“先去见过他再说。”
魏王世子喜好诗赋,府中很有些大儒名士,许是受此缘故影响,瞧着颇有些风度翩然的文气。
谢偃上前去同他见礼,谢令与谢允跟随在侧,卢氏毕竟是女眷,不好出场,便隔帘而坐,静听前厅动静。
魏王世子姿态谦和,极为客气:“冒昧登门,令君勿要见怪。”
谢偃道了句“岂敢”,同他寒暄几句,方才问道:“世子殿下此来,是为……”
“令君容秉,”魏王世子含笑道:“是来提亲的。”
他自怀中取出一枚玉佩:“我与府中二娘情投意合,已有白首之约,决意娶她做侧妃。”
“世子殿下相中二娘,是她的福气,两厢情愿,也是你们二人的缘法。”
谢偃不置可否,温和笑道:“世子殿下乃是宗室,正妃与侧妃皆有陛下钦点,我也不愿做棒打鸳鸯的恶人,倘若陛下肯降旨赐婚,那自然是佳偶天成,再好不过。”
魏王世子先是面露喜色,旋即又有些迟疑,为难道:“我贸然去提,委实是有些……还请令君助我一臂之力,在陛下面前说和一二。”
“世子殿下,要娶谢家女郎的是你,主动去求的却是我,您觉得这合情合理吗?”谢偃作色道:“谢家的女郎,但凡有些颜面,便不至于自荐枕席。”
他这话有些一语双关,倒像是在暗指什么魏王世子无言以对,面露讪色,再寒暄一会儿,便起身告辞,临走前道:“令君请二娘稍待,我必去陛下面前求旨,请娶二娘。”
谢偃含笑送他:“我在此恭候。”
魏王世子走了,他面上笑意消失无踪,谢令见状,摇头失笑道:“兄长是打算,叫他去试探陛下心意?”
“陛下既肯将太宗遗物相赠,终究是对枝枝有意,若真如此,绝不会叫魏王世子娶二娘,乱了纲常,”谢偃有些苦恼,头疼道:“此事真有些棘手。”
有仆婢来奉茶,卢氏接了,又打发他们退下,关闭门窗,亲自为那二人斟上。
谢令道一声谢,又笑道:“兄长该早做准备,倘若陛下无心,倒还简单些,若是有意……”
谢偃道:“有意又如何?”
“若是有意,谢家免不得要争一争,踏进那漩涡之后,要么生,要么死,没有第二条路。”
谢令饮一口茶,面色舒缓,语气刚决:“枝枝务必要诞育皇子,谢家也要竭尽全力,令皇子平安长成,承继大统。”
谢偃何尝不明白其中关窍,喟然而笑,感慨道:“任重而道远啊。”
谢令笑道:“又不是没有走过。”
谢家赫赫高门,也不是没有过倾覆之危,谢偃与谢令的父亲早逝,兄弟二人也曾有过极难熬的时候,现下回首,当真是沧海桑田,弹指之间。
兄弟二人一时感慨,卢氏却笑道:“枝枝怕已经知道陛下身份了。”
谢偃微怔:“怎么说?”
“今日枝枝遇上江王府二郎了,那时阿莹也在,见她神情不对,悄悄同我说了一嘴,叫仔细些,”卢氏笑道:“我猜,她八成已经知道了。”
“儿女们大了,都有自己的路要走,罢了罢了,告诉二娘,魏王世子回复之前,她的性命暂且保住了。”
“再则,”谢偃转向卢氏,轻笑道:“且看枝枝怎么打算吧。”
……
魏王世子原以为谢偃会反对自己娶谢徽,甚至于事先准备了满腹说辞,哪知一句都没用上,便被客气的请出了谢府。
他有些不解,还有些忐忑,却还是定了神,打算入宫去,请求赐婚。
这机会千载难逢,谢偃方才又是和颜悦色,若是拖延久了,他改了主意,那可大大不妙。
夕阳西下,在太极殿的窗棂上洒下一层绚烂金光,顾景阳便坐在窗前,望着不远处那从洁白如雪的芍药出神。
许是那余晖太过温情脉脉,连带着他神情中,都透露出一丝恬淡的温和。
衡嘉上前去,低声道:“陛下,魏王世子来了。”
顾景阳头也没回,淡淡道:“他来做什么?”
衡嘉答道:“说是来向您问安。”
“朕躬安,”顾景阳道:“叫他回去吧。”
衡嘉在心里同情魏王世子一小下,转身出去回禀,不多时,便重返回来了。
顾景阳端起茶盏,缓缓用了口,道:“他走了?”
“并不曾,”衡嘉回道:“世子说,想请您赐谢家二娘与他做侧妃。”
“那是枝枝的庶姐,若与他做侧妃,朕再娶枝枝,算怎么回事?”
顾景阳将茶盏合上,淡淡道:“叫他回去闭门思过,不要总是上蹿下跳,惹朕厌烦。”
衡嘉心里的同情更深了:“是,奴婢明白。”
顾景阳很快将先前之事搁置下,着意吩咐道:“窗外的芍药都开了,枝枝最爱这种明艳的花,见了必然欢喜,明日移植两株,带到道观中去。”
衡嘉笑应道:“是。”
……
既是到了夏日,天气自然愈见炎炎,前些时候倒还好,早晚时分总有些凉意,近来却是每况愈下,连清早起身,都觉周身沉郁,闷闷的透不过气来。
而谢华琅房里,更是早早便用上了冰。
今日晨间,她少见的赖床一回,因昨日劳累,想来母亲即便知道,也不会加以责备。
采素采青也知道,故而极为耐心的在门外等,见日头渐高,内室却无动静,方才敲敲门,走了进去。
“女郎醒了,怎么不做声呢?”
采青入内之后,便见谢华琅躺在塌上,头枕手臂,姿态悠然,轻嗔道:“若是误了前去相会的时辰,怕是要责备奴婢们。”
谢华琅躺在塌上,未曾起身,衣袖掩面,忽然一笑:“责备你们做什么?”
她轻轻道:“我不会再去了。”
采青吃了一惊,采素也一样,二人面露诧异,想要开口,却也无从说起,僵立原地,有些担忧的唤了声:“女郎。”
“其实也没什么。”
谢华琅将衣袖放下,扫一眼那二人,神情倒很洒脱:“你们就当我先前是中了降头,现下解了罢。”
……
顾景阳吩咐人移植几株芍药过去,又恐很快便凋零,便叫人挑了含苞待放的,又亲自剪了几枝盛放的插瓶,安置于桌案之上。
然而他等了很久,直到那几枝芍药都有些委顿时,都不见有人来。
也不知怎么,他心里忽然生出几分不安来。
“衡嘉,”顾景阳顿了顿,道:“枝枝怎么没有来?”
衡嘉迟疑道:“这个……”
顾景阳道:“朕哪里又惹枝枝生气了吗?”
事实上,衡嘉见谢家女郎久久不来,再思及从前那一回,心里比顾景阳还要慌乱许多。
听他这样问,衡嘉勉强笑了笑,道:“怎么会?女郎同陛下情投意合,几时生过气?”
顾景阳淡了神情,垂下眼睫,不再言语。
衡嘉更不敢多嘴,悄悄出去,到山门处守着,眼巴巴盼着人来。
他的运道不差,等了不多时,便见有人骑马而来。
衡嘉欢喜的几乎要给谢华琅跪下了,哪知等人到近前,却认出来人不是正主,而是谢家女郎身边的女婢。
他心头一突,道:“你家女郎呢?”
“女郎有事,来不了了,”采青道:“吩咐奴婢送东西过来。”
“送东西?也成,”衡嘉忙不迭领着她进去:“快些,快些。”
顾景阳见了采青,也是怔了一下,眉梢微蹙,道:“怎么是你?”
采青便将先前同衡嘉说的话,同样说与他听。
顾景阳语气略微柔了些:“枝枝叫你来送什么?”
采青便将手中捧着的檀木盒递上,衡嘉接过,呈了上去。
那只檀木盒不过巴掌大小,顾景阳伸手打开,见了内里东西,眼睫忽颤,呼吸却顿住了。
是从前他赠与她的那枚玉佩。
将那枚玉佩取出,底下是一张折起的纸条,顾景阳将那玉佩握在手里,无意识摩挲几下,方才展开来看。
纸上是熟悉的簪花小楷,只写了一句话,那字迹十分秀逸,语气却刚绝。
还君旧时意,故来相决绝。
顾景阳似乎失了魂,一向深邃灵转的双目,都有些滞然,静默许久之后,终于回神。
他将那张纸条团起,捏在手中,敛于衣袖之下,抬眼道:“枝枝呢,她怎么没有来?”
采青先前也是见过这位道长的,只觉清冷俊逸,天生一股疏离秀彻,不可近观,今日被他如此注视,方觉胆战心惊,不自觉垂下头道:“女郎说,她以后不会再来了,也请您多保重。”
顾景阳手指颤抖,竟没握住掌心那团纸条,落到地上之后,滚了两滚,方才停下。
衡嘉先前见他神情有异,便知谢家那位姑奶奶怕是又要作弄人,现下听采青如此言说,一颗心险些从嗓子眼里跳出来,下意识去看顾景阳,却见他亦神情恍惚,状若失魂,心中一颤,慌忙低下头去,不敢再看。
又是久久无言,内室人皆噤若寒蝉,却听顾景阳缓缓开口,涩声道:“枝枝有没有再说别的?”
采青想了想,道:“女郎说,从前多有冒犯,请您勿要见怪。”
顾景阳合上眼,道:“还有呢?”
采青有些为难,将头垂的更低:“没有了。”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