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95 216.第 216 章
- 196 217.第 217 章
- 197 218.第 218 章
- 198 219.第 219 章
- 199 220.第 220 章
- 200 221.第 221 章
- 201 222.第 222 章
- 202 223.第 223 章
- 203 224.第 224 章
- 204 225.第 225 章
- 205 226.第 226 章
- 206 227.第 227 章
- 207 228.第 228 章
- 208 229.第 229 章
- 209 230.第 230 章
- 210 231.第 231 章
- 211 232.第 232 章
- 212 233.第 233 章
- 213 234.第 234 章
- 214 235.第 235 章
- 215 236.第 236 章
- 216 237.第 237 章
- 217 238.第 238 章
- 218 239.第 239 章
- 219 240.第 240 章
- 220 241.第 241 章
- 221 242.第 242 章
- 222 243.第 243 章
- 223 244.第 244 章
- 224 245.第 245 章
- 225 246.第 246 章
- 226 248.第 248 章
- 227 249.第 249 章
- 228 250.第 250 章
- 229 251.此章不要买,明早换上
- 230 252.第 252 章
- 231 253.第 253 章
- 232 254.第 254 章
- 233 255.第 255 章
- 234 256.第 256 章
- 235 257.第 257 章
- 236 258.第 258 章
- 237 259.第 259 章
- 238 260.第 260 章
- 239 261.第 261 章
- 240 262.第 262 章
- 241 263.第 263 章
- 242 264.第 264 章
- 243 265.第 265 章
- 244 266.第 266 章
- 245 267.第 267 章
- 246 268.第 268 章
- 247 269.第 269 章
- 248 270.第 270 章
- 249 271.第 271 章
- 250 272.第 272 章
- 251 273.第 273 章
- 252 274.第 274 章
- 253 275.第 275 章
- 254 276.第 276 章
- 255 277.第 277 章
- 256 278.第 278 章
- 257 279.第 279 章
- 258 280.第 280 章
- 259 281.第 281 章
- 260 282.第 282 章
- 261 283.第 283 章
- 262 284.第 284 章
- 263 285.第 285 章
- 264 286.第 286 章
- 265 287.第 287 章
- 266 288.第 288 章
- 267 289.第 289 章
- 268 290.第 290 章
- 269 291.第 291 章
- 270 292.第 292 章
- 271 293.第 293 章
- 272 294.第 294 章
- 273 295.第 295 章
- 274 296.第 296 章
- 275 297.第 297 章
- 276 298.第 298 章
- 277 299.第 299 章
- 278 300.第 300 章
- 279 301.第 301 章
- 280 302.第 302 章
- 281 303.第 303 章
- 282 304.第 304 章
- 283 305.第 305 章
- 284 306.第 306 章
- 285 307.第 307 章
- 286 308.第 308 章
- 287 309.第 309 章
- 288 310.第 310 章
- 289 311.第 311 章
- 290 312.第 312 章
- 291 313.第 313 章
- 292 314.第 314 章
- 293 315.第 315 章
- 294 316.第 316 章
- 295 317.第 317 章
- 296 318.第 318 章
- 297 319.第 319 章
- 298 320.第 320 章
- 299 321.第 321 章
- 300 322.第 322 章
- 301 323.第 323 章
- 302 324.第 324 章
- 303 325.第 325 章
- 304 326.第 326 章
- 305 327.第 327 章
- 306 328.第 328 章
- 307 329.第 329 章
- 308 330.第 330 章
- 309 331.第 331 章
- 310 332.第 332 章
- 311 333.第 333 章
- 312 334.第 334 章
- 313 335.第 335 章
- 314 336.第 336 章
- 315 337.第 337 章
- 316 338.第 338 章
- 317 339.第 339 章
- 318 340.第 340 章
- 319 341.第 341 章
- 320 342.第 342 章
- 321 343.第 343 章
- 322 344.第 344 章
- 323 345.第 345 章
- 324 346.第 346 章
- 325 347.第 347 章
- 326 348.第 348 章
- 327 349.第 349 章
- 328 350.第 350 章
- 329 351.第 351 章
- 330 352.第 352 章
- 331 353.第 353 章
- 332 354.第 354 章
- 333 355.第 355 章
- 334 356.第 356 章
- 335 357.第 357 章
- 336 358.第 358 章
- 337 359.第 359 章
- 338 360.第 360 章
- 339 361.第 361 章
- 340 362.第 362 章
- 341 363.第 363 章
- 342 364.第 364 章
- 343 365.第 365 章
- 344 366.第 366 章
- 345 367.第 367 章
- 346 368.第 368 章
- 347 369.第 369 章
- 348 370.第 370 章
- 349 371.第 371 章
- 350 372.第 372 章
- 351 373.第 373 章
- 352 374.第 374 章
- 353 375.第 375 章
隐藏
显示工具栏
226.第 226 章
226.第 226 章
此为防盗章, 订阅需达70%才可即时订阅, 否则需等12个小时。 张氏眉宇紧锁,忧心忡忡。
“母亲,有什么话您说,儿子听着。”
“绿茵, 你出去叫书芳端碗莲子羹来。”
张氏刚要说想起姜宛茵还在, 便将姜宛茵打发出去。姜宛茵也猜到张氏的意思依言出去。
虽说荣国府大房二房不睦已经久, 张氏对贾史氏和王氏也心有怨恨, 张氏可以将这事告诉儿子让儿子警惕,但却不愿意让不是亲近的下人知道她说贾史氏和王氏的不是。
姜宛茵出去后张氏拉着贾瑚的手说道:
“原本这内宅之事不该让你们男儿操心, 只是此次大房只有你去金陵为娘实在不放心;而且你也大了,有些事也是时候让你知道了。”
“这事还得从去世的老太太和太太这说起,你父亲……”
张氏将老太太与贾史氏婆媳之间的恩怨, 将贾史氏与贾赦母子之间的关系, 将贾赦与贾政兄弟不睦之事,将二房对爵位的觊觎以及王氏为了谋划爵位及管家权对在房下毒手等等她知道的事情都告诉贾瑚。
“为娘告诉你这些并非是想让你心存怨恨,也并非是要你去报复什么,这些事是我们大人之间的事,我与你父亲自会处理。若非大房只有你一人去金陵, 为娘也不为将这些告诉你。”
“为娘告诉你这些只是想要提醒你,让你提防太太和你二婶。你是为娘的长子, 是大房的嫡长子, 是荣国府的嫡长孙, 是未来荣国府的继承人。”
贾瑚多聪慧, 虽然张氏没说透,贾瑚却已经听明白了。
因为他是大房的嫡长子是荣国府的嫡长孙,是荣国府未来的继承人,欲想谋夺爵位的二婶必会从他这开始下手。
“母亲,是不是若儿子出事了接着就是二弟?”
“所以你千万不能出事,为娘不愿看你出半点事。”
“母亲放心,儿子知道了。”
贾瑚还带着婴儿肥的脸上神情严肃地保证。
“还有为娘打算让绿茵跟随你去照顾你,这些年她一直跟在你身边伺候,有她跟着去为娘也放心。”
“母亲你安排就是。”
贾瑚对此倒没有不异议,毕竟这些年一直是姜宛茵贴身伺候他,他已经习惯了。
见贾瑚不经心的样子,张氏犹豫了一下心挣扎了一番还是下了决定。
“瑚儿,关于这绿茵……”
姜宛茵跟在书芳身后端着莲子羹正往正堂来的姜宛茵根本不知道张氏已经将她的特殊能力告诉了贾瑚。
“奶奶。”
书芳站在门外出声提醒,紧接着姜宛茵就听到张氏的声音。
“……为娘说的这些你都需问过绿茵才方可用,知道了吗?”
“儿子知道了,母亲放心。”
母子二人说话声音不大,姜宛茵是耳力非凡才听得清楚。
说完张氏叫进来,姜宛茵才跟在书芳身后进去。
等有了莲子羹,张氏将贾瑚和书芳打发出去,只留下姜宛茵。
“此次瑚儿要随老爷扶灵去金陵,我和大爷决定就由你跟着瑚儿去金陵伺候瑚儿。”
“是,大奶奶。”
对于这样的安排,姜宛茵一点也不奇怪。连去张府张氏都不放心让她跟,更别说是去金陵远离张氏了。
“你定要保护好瑚儿,莫让瑚儿着了别人算计。还有也要替我看紧瑚儿,莫让他被歹心之人给带坏了。”
金陵那地可是温柔乡风流地,多少风流才子世家子弟折在金陵,她可不能让人将她的瑚儿给带坏了。
张氏细细的叮嘱姜宛茵,真可谓是事无巨细。
“大奶奶您放心,奴婢都记下了。”
“只要这次瑚儿能平安回来了,我必不会亏待你,也不会亏待你的家人。”
听到这话姜宛茵眼睛一亮,心想自己的愿望或许是有希望了。姜宛茵恭敬的向张氏行礼。
“奴婢谢大奶奶。”
姜宛茵眼睛闪过的亮光没瞒过张氏的眼睛。
“行了,下去收拾去吧。”
“是,大奶奶。”
姜宛茵回屋就见绿菲也在。
“回来啦。”
“嗯。绿菲姐姐你怎么在屋里,不是去哥儿那伺候吗?”
“哥儿说他要一个人静会儿,不让打扰。有小丫鬟们守着,我就回来了。”
闻言姜宛茵想或许是张氏说的事对贾瑚冲击到了,他要静一静,缓一缓。
姜宛茵看着绿菲,绿菲比她大两岁,现在已经是十七岁的大姑娘了。容貌清丽,气质温婉可亲,便是一般小户人家的姑娘也不能比得上。
“听说瑚哥儿要去金陵,大奶奶可是要你跟着去。”
“姐姐怎么知道?”
“我猜也是,这些年一直都是你跟在瑚哥儿身边伺候,想来瑚哥儿去金陵定也少不了你。若你没跟着去,只怕大奶奶会不放心。”
“大奶奶吩咐的,我也没办法,谁让咱们是下人呢。”
就因为是下人非自由身,所以才受主子摆布安排。
“再说了金陵我还没去过呢,正好去瞧瞧。”
她这等身份只有跟着主子才能外出,才能看到更多的风景。
“听说年初的时候陆嬷嬷已经替姐姐你跟大奶奶求了恩典,可是有这事?”
转眼绿菲已经到了配人的年纪。没想到姜宛茵突然提起这事,绿菲不禁脸红。
“你听说谁的?”
“陆嬷嬷来怀芳院也不是什么秘密,我也是听姐妹们说的。听说是个当掌柜的,可见陆嬷嬷和大奶奶疼姐姐。可是定了日子了?”
“原本就是要订的,可是老太太……这事至少也得等出孝之后呢。”
原本绿菲的亲事是要订下了只是老太太突然仙逝了,至少近一年内荣国府是不会办喜事的,荣国府的下人也一样。
“姐姐才十七,再等一年也才十八,倒也不急。只是我这一去怕是得在金陵呆上一年,怕是赶不上姐姐的喜事,这些算是妹妹提前给姐姐添妆了,妹妹一点心意还望姐姐莫嫌弃。”
姜宛茵从自己的箱子里取了一套金镶银头面,这面头还是张氏赏的。虽然于主子们是寒酸了些,但于下人来说却是极好极体面的。
一般下人得主子赏可极少有得整套头面的,多是一支簪子一对耳钉,这还是姜宛茵立了大功才得的赏赐。
“这怎么行?我记得这头面还是大奶奶赏你的。我怎么能收你这么贵重的东西,不行不行。”
“不过是套头面罢了,再贵重能比得上咱们十余年的姐妹之情。姐姐若是不嫌弃就收下吧。”
不过是套银饰头面,姜宛茵还真没放心上;再说了一套头面与绿菲的交情比起来,不算什么。虽然老太太没了,但陆嬷嬷是伺候老太太的老人,贾赦对其颇为敬重,与陆家交好利多于弊。
姜宛茵都这么说了,绿菲并不好再拒绝就收下了;不过姜宛茵的话绿菲也是听进去了,只觉这声姐妹没白叫,也更重视与姜宛茵的姐妹之情。
事情都安排好之后,姜宛茵跟随着贾瑚登上了去金陵的大船。
众人都在一艘船上,有贾代善在又是孝期,贾史氏上船后就被禁足在房间里为老太太抄经祈福。贾史氏是见不得大房好,临走前还硬是挑刺,裁了贾瑚带去伺候的下人。
原本贾史氏的话在贾代善那是极有分量的,可自出了灵堂喜笑之事之后,贾史氏在贾代善心里的分量已经跌到谷底了。事后贾史氏极力想挽回她在贾代善心中的形象,只不过之前贾史氏经营的形象太好了,如今丑形毕露再想挽回就难了。
王氏要照顾两个孩子又要伺候贾政,自然是不得闲。
至于贾敏,自贾史氏出事之后她整个便没了精神气,上船后就一直呆在房间不出来。贾瑚年纪也大了,也到了避讳年纪,自然是要避着王氏和贾敏。
姜宛茵只一心照顾贾瑚,或是看沿路风景,其他的她都不管。
到了金陵,安葬了老太太之后荣国府的主子就开始闭门守孝。
如今荣宁贾代善和贾代化都还在,后宅老太太也才去世;外有贾代善和贾代化坐镇,内有老太太盯着,贾史氏还没能如意伸手到金陵;金陵的贾氏族人虽好逸恶劳,不思进取,甚至渐有仗势欺压百姓之事发生;但到底不像十数年后贾代善和贾代化去后贾史氏执掌荣宁两府那般,金陵的贾氏族人都成了百姓眼中的毒瘤。
“母亲,有什么话您说,儿子听着。”
“绿茵, 你出去叫书芳端碗莲子羹来。”
张氏刚要说想起姜宛茵还在, 便将姜宛茵打发出去。姜宛茵也猜到张氏的意思依言出去。
虽说荣国府大房二房不睦已经久, 张氏对贾史氏和王氏也心有怨恨, 张氏可以将这事告诉儿子让儿子警惕,但却不愿意让不是亲近的下人知道她说贾史氏和王氏的不是。
姜宛茵出去后张氏拉着贾瑚的手说道:
“原本这内宅之事不该让你们男儿操心, 只是此次大房只有你去金陵为娘实在不放心;而且你也大了,有些事也是时候让你知道了。”
“这事还得从去世的老太太和太太这说起,你父亲……”
张氏将老太太与贾史氏婆媳之间的恩怨, 将贾史氏与贾赦母子之间的关系, 将贾赦与贾政兄弟不睦之事,将二房对爵位的觊觎以及王氏为了谋划爵位及管家权对在房下毒手等等她知道的事情都告诉贾瑚。
“为娘告诉你这些并非是想让你心存怨恨,也并非是要你去报复什么,这些事是我们大人之间的事,我与你父亲自会处理。若非大房只有你一人去金陵, 为娘也不为将这些告诉你。”
“为娘告诉你这些只是想要提醒你,让你提防太太和你二婶。你是为娘的长子, 是大房的嫡长子, 是荣国府的嫡长孙, 是未来荣国府的继承人。”
贾瑚多聪慧, 虽然张氏没说透,贾瑚却已经听明白了。
因为他是大房的嫡长子是荣国府的嫡长孙,是荣国府未来的继承人,欲想谋夺爵位的二婶必会从他这开始下手。
“母亲,是不是若儿子出事了接着就是二弟?”
“所以你千万不能出事,为娘不愿看你出半点事。”
“母亲放心,儿子知道了。”
贾瑚还带着婴儿肥的脸上神情严肃地保证。
“还有为娘打算让绿茵跟随你去照顾你,这些年她一直跟在你身边伺候,有她跟着去为娘也放心。”
“母亲你安排就是。”
贾瑚对此倒没有不异议,毕竟这些年一直是姜宛茵贴身伺候他,他已经习惯了。
见贾瑚不经心的样子,张氏犹豫了一下心挣扎了一番还是下了决定。
“瑚儿,关于这绿茵……”
姜宛茵跟在书芳身后端着莲子羹正往正堂来的姜宛茵根本不知道张氏已经将她的特殊能力告诉了贾瑚。
“奶奶。”
书芳站在门外出声提醒,紧接着姜宛茵就听到张氏的声音。
“……为娘说的这些你都需问过绿茵才方可用,知道了吗?”
“儿子知道了,母亲放心。”
母子二人说话声音不大,姜宛茵是耳力非凡才听得清楚。
说完张氏叫进来,姜宛茵才跟在书芳身后进去。
等有了莲子羹,张氏将贾瑚和书芳打发出去,只留下姜宛茵。
“此次瑚儿要随老爷扶灵去金陵,我和大爷决定就由你跟着瑚儿去金陵伺候瑚儿。”
“是,大奶奶。”
对于这样的安排,姜宛茵一点也不奇怪。连去张府张氏都不放心让她跟,更别说是去金陵远离张氏了。
“你定要保护好瑚儿,莫让瑚儿着了别人算计。还有也要替我看紧瑚儿,莫让他被歹心之人给带坏了。”
金陵那地可是温柔乡风流地,多少风流才子世家子弟折在金陵,她可不能让人将她的瑚儿给带坏了。
张氏细细的叮嘱姜宛茵,真可谓是事无巨细。
“大奶奶您放心,奴婢都记下了。”
“只要这次瑚儿能平安回来了,我必不会亏待你,也不会亏待你的家人。”
听到这话姜宛茵眼睛一亮,心想自己的愿望或许是有希望了。姜宛茵恭敬的向张氏行礼。
“奴婢谢大奶奶。”
姜宛茵眼睛闪过的亮光没瞒过张氏的眼睛。
“行了,下去收拾去吧。”
“是,大奶奶。”
姜宛茵回屋就见绿菲也在。
“回来啦。”
“嗯。绿菲姐姐你怎么在屋里,不是去哥儿那伺候吗?”
“哥儿说他要一个人静会儿,不让打扰。有小丫鬟们守着,我就回来了。”
闻言姜宛茵想或许是张氏说的事对贾瑚冲击到了,他要静一静,缓一缓。
姜宛茵看着绿菲,绿菲比她大两岁,现在已经是十七岁的大姑娘了。容貌清丽,气质温婉可亲,便是一般小户人家的姑娘也不能比得上。
“听说瑚哥儿要去金陵,大奶奶可是要你跟着去。”
“姐姐怎么知道?”
“我猜也是,这些年一直都是你跟在瑚哥儿身边伺候,想来瑚哥儿去金陵定也少不了你。若你没跟着去,只怕大奶奶会不放心。”
“大奶奶吩咐的,我也没办法,谁让咱们是下人呢。”
就因为是下人非自由身,所以才受主子摆布安排。
“再说了金陵我还没去过呢,正好去瞧瞧。”
她这等身份只有跟着主子才能外出,才能看到更多的风景。
“听说年初的时候陆嬷嬷已经替姐姐你跟大奶奶求了恩典,可是有这事?”
转眼绿菲已经到了配人的年纪。没想到姜宛茵突然提起这事,绿菲不禁脸红。
“你听说谁的?”
“陆嬷嬷来怀芳院也不是什么秘密,我也是听姐妹们说的。听说是个当掌柜的,可见陆嬷嬷和大奶奶疼姐姐。可是定了日子了?”
“原本就是要订的,可是老太太……这事至少也得等出孝之后呢。”
原本绿菲的亲事是要订下了只是老太太突然仙逝了,至少近一年内荣国府是不会办喜事的,荣国府的下人也一样。
“姐姐才十七,再等一年也才十八,倒也不急。只是我这一去怕是得在金陵呆上一年,怕是赶不上姐姐的喜事,这些算是妹妹提前给姐姐添妆了,妹妹一点心意还望姐姐莫嫌弃。”
姜宛茵从自己的箱子里取了一套金镶银头面,这面头还是张氏赏的。虽然于主子们是寒酸了些,但于下人来说却是极好极体面的。
一般下人得主子赏可极少有得整套头面的,多是一支簪子一对耳钉,这还是姜宛茵立了大功才得的赏赐。
“这怎么行?我记得这头面还是大奶奶赏你的。我怎么能收你这么贵重的东西,不行不行。”
“不过是套头面罢了,再贵重能比得上咱们十余年的姐妹之情。姐姐若是不嫌弃就收下吧。”
不过是套银饰头面,姜宛茵还真没放心上;再说了一套头面与绿菲的交情比起来,不算什么。虽然老太太没了,但陆嬷嬷是伺候老太太的老人,贾赦对其颇为敬重,与陆家交好利多于弊。
姜宛茵都这么说了,绿菲并不好再拒绝就收下了;不过姜宛茵的话绿菲也是听进去了,只觉这声姐妹没白叫,也更重视与姜宛茵的姐妹之情。
事情都安排好之后,姜宛茵跟随着贾瑚登上了去金陵的大船。
众人都在一艘船上,有贾代善在又是孝期,贾史氏上船后就被禁足在房间里为老太太抄经祈福。贾史氏是见不得大房好,临走前还硬是挑刺,裁了贾瑚带去伺候的下人。
原本贾史氏的话在贾代善那是极有分量的,可自出了灵堂喜笑之事之后,贾史氏在贾代善心里的分量已经跌到谷底了。事后贾史氏极力想挽回她在贾代善心中的形象,只不过之前贾史氏经营的形象太好了,如今丑形毕露再想挽回就难了。
王氏要照顾两个孩子又要伺候贾政,自然是不得闲。
至于贾敏,自贾史氏出事之后她整个便没了精神气,上船后就一直呆在房间不出来。贾瑚年纪也大了,也到了避讳年纪,自然是要避着王氏和贾敏。
姜宛茵只一心照顾贾瑚,或是看沿路风景,其他的她都不管。
到了金陵,安葬了老太太之后荣国府的主子就开始闭门守孝。
如今荣宁贾代善和贾代化都还在,后宅老太太也才去世;外有贾代善和贾代化坐镇,内有老太太盯着,贾史氏还没能如意伸手到金陵;金陵的贾氏族人虽好逸恶劳,不思进取,甚至渐有仗势欺压百姓之事发生;但到底不像十数年后贾代善和贾代化去后贾史氏执掌荣宁两府那般,金陵的贾氏族人都成了百姓眼中的毒瘤。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