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85 206.第 206 章
- 186 207.第 207 章
- 187 208.第 208 章
- 188 209.第 209 章
- 189 210.第 210 章
- 190 211.第 211 章
- 191 212.第 212 章
- 192 213.第 213 章
- 193 214.第 214 章
- 194 215.第 215 章
- 195 216.第 216 章
- 196 217.第 217 章
- 197 218.第 218 章
- 198 219.第 219 章
- 199 220.第 220 章
- 200 221.第 221 章
- 201 222.第 222 章
- 202 223.第 223 章
- 203 224.第 224 章
- 204 225.第 225 章
- 205 226.第 226 章
- 206 227.第 227 章
- 207 228.第 228 章
- 208 229.第 229 章
- 209 230.第 230 章
- 210 231.第 231 章
- 211 232.第 232 章
- 212 233.第 233 章
- 213 234.第 234 章
- 214 235.第 235 章
- 215 236.第 236 章
- 216 237.第 237 章
- 217 238.第 238 章
- 218 239.第 239 章
- 219 240.第 240 章
- 220 241.第 241 章
- 221 242.第 242 章
- 222 243.第 243 章
- 223 244.第 244 章
- 224 245.第 245 章
- 225 246.第 246 章
- 226 248.第 248 章
- 227 249.第 249 章
- 228 250.第 250 章
- 229 251.此章不要买,明早换上
- 230 252.第 252 章
- 231 253.第 253 章
- 232 254.第 254 章
- 233 255.第 255 章
- 234 256.第 256 章
- 235 257.第 257 章
- 236 258.第 258 章
- 237 259.第 259 章
- 238 260.第 260 章
- 239 261.第 261 章
- 240 262.第 262 章
- 241 263.第 263 章
- 242 264.第 264 章
- 243 265.第 265 章
- 244 266.第 266 章
- 245 267.第 267 章
- 246 268.第 268 章
- 247 269.第 269 章
- 248 270.第 270 章
- 249 271.第 271 章
- 250 272.第 272 章
- 251 273.第 273 章
- 252 274.第 274 章
- 253 275.第 275 章
- 254 276.第 276 章
- 255 277.第 277 章
- 256 278.第 278 章
- 257 279.第 279 章
- 258 280.第 280 章
- 259 281.第 281 章
- 260 282.第 282 章
- 261 283.第 283 章
- 262 284.第 284 章
- 263 285.第 285 章
- 264 286.第 286 章
- 265 287.第 287 章
- 266 288.第 288 章
- 267 289.第 289 章
- 268 290.第 290 章
- 269 291.第 291 章
- 270 292.第 292 章
- 271 293.第 293 章
- 272 294.第 294 章
- 273 295.第 295 章
- 274 296.第 296 章
- 275 297.第 297 章
- 276 298.第 298 章
- 277 299.第 299 章
- 278 300.第 300 章
- 279 301.第 301 章
- 280 302.第 302 章
- 281 303.第 303 章
- 282 304.第 304 章
- 283 305.第 305 章
- 284 306.第 306 章
- 285 307.第 307 章
- 286 308.第 308 章
- 287 309.第 309 章
- 288 310.第 310 章
- 289 311.第 311 章
- 290 312.第 312 章
- 291 313.第 313 章
- 292 314.第 314 章
- 293 315.第 315 章
- 294 316.第 316 章
- 295 317.第 317 章
- 296 318.第 318 章
- 297 319.第 319 章
- 298 320.第 320 章
- 299 321.第 321 章
- 300 322.第 322 章
- 301 323.第 323 章
- 302 324.第 324 章
- 303 325.第 325 章
- 304 326.第 326 章
- 305 327.第 327 章
- 306 328.第 328 章
- 307 329.第 329 章
- 308 330.第 330 章
- 309 331.第 331 章
- 310 332.第 332 章
- 311 333.第 333 章
- 312 334.第 334 章
- 313 335.第 335 章
- 314 336.第 336 章
- 315 337.第 337 章
- 316 338.第 338 章
- 317 339.第 339 章
- 318 340.第 340 章
- 319 341.第 341 章
- 320 342.第 342 章
- 321 343.第 343 章
- 322 344.第 344 章
- 323 345.第 345 章
- 324 346.第 346 章
- 325 347.第 347 章
- 326 348.第 348 章
- 327 349.第 349 章
- 328 350.第 350 章
- 329 351.第 351 章
- 330 352.第 352 章
- 331 353.第 353 章
- 332 354.第 354 章
- 333 355.第 355 章
- 334 356.第 356 章
- 335 357.第 357 章
- 336 358.第 358 章
- 337 359.第 359 章
- 338 360.第 360 章
- 339 361.第 361 章
- 340 362.第 362 章
- 341 363.第 363 章
- 342 364.第 364 章
- 343 365.第 365 章
- 344 366.第 366 章
- 345 367.第 367 章
- 346 368.第 368 章
- 347 369.第 369 章
- 348 370.第 370 章
- 349 371.第 371 章
- 350 372.第 372 章
- 351 373.第 373 章
- 352 374.第 374 章
- 353 375.第 375 章
隐藏
显示工具栏
216.第 216 章
216.第 216 章
“蛉儿!蚖儿!”
“你们怎么会在这里?”
站在甲板上与薛衍挥手道别, 直到岸上的人影已经模糊了, 薛虹才扶着姜宛茵转身回房。只是当房门打开时, 看到正躲在里吃着糕点喝着茶的兄弟俩,姜宛茵和薛虹都傻眼了。
“娘, 大哥,快过来吃点心。以前没发现,咱们家厨娘做的点心还真不错。”
薛蚖一副自然悠哉的模样招呼姜宛茵和薛虹吃点心, 就像平时在家里时一样;瞧他那模样好像半点也不觉得本不该在船上的他们这会却在船上有什么对,或者该忐忑不安,或是该解释些什么。
“就是,娘, 您快来尝尝, 儿子特地给您留着呢,要不然早被三弟吃完了。”
薛蛉上前挤开薛虹,殷勤的搀扶姜宛茵坐下。
“你吃的比我还多呢。”
听二哥说自己,薛蚖立即就不答应了。
“你吃得最多。”
“是你吃得多。”
兄弟俩说着便争了起来了, 完全不管姜宛茵和薛虹沉着脸。
兄弟俩虽不姜宛茵的长子, 也不是薛衍的幼子, 但姜宛茵疼爱自己的孩子都是一样的。有累世的经验, 姜宛茵知道想要教养好孩子最重要的是一碗水端平。正是因为姜宛茵的疼爱, 兄弟才养成了这般在姜宛茵面前自然自在的性子。
只是兄弟争个没完,叫薛虹看着额上青筋直跳。
“好了, 都别吵了。”
“娘, 您看大哥吼儿子。”
被薛虹一吼, 哥俩立即休战一人一边搂着姜宛茵的手臂装委屈告黑状。
“好好说话。”
姜宛茵抬手用手指戳开两个儿子小脑袋。
“娘,您不疼儿子了。”
两个小家伙立即一副委屈伤心的模样控诉姜宛茵。
“这是演上隐了是吧,要不我让虹儿带你们到甲板上去演。”
对两个戏精儿子姜宛茵心里也无奈。她真不知自己怎么就养出两个戏精儿子,一样的教养,虹儿明明是温文尔雅的翩翩君子,这两个小的怎么就养歪了呢。
“甲板上风那么大,天那么冷,若是儿子冻坏了岂不是要娘您心疼。儿子还是留在娘身边好好孝顺您,免得让您担心。娘,您累了吧,儿子给您捶捶。”
这立马又捶背捏手起来。
两个惯会见风使舵的马屁精。
“好了,好好坐着说话。”
姜宛茵抚了两个儿子的手让他们坐下,两个孩子立马就乖乖坐下,挺直着腰板一本正经的样子,一副我乖的模样。姜宛茵和薛虹看着两兄弟,心理满是无奈。
“说吧,你们俩什么时候跑到船上来的?”
薛虹看着两个弟/弟问。他竟没发现两个弟/弟什么时候竟跑上船了。
兄弟俩对视一眼,极有默契地异口同声地说:“趁着你们和父亲说话的时候。”
“不过大哥你放心,我和三弟已经给父亲留了书信,父亲知道我与三弟和大哥你及娘在一起。父亲知道了就不会担心的。”
薛蛉到底是哥哥,挡在弟/弟面前解释。薛蚖悄悄地看了姜宛茵一眼。
“胡闹。你们不曾与父亲说一声就擅自跑到船上来,父亲若知道了岂能不担心。还有你们俩还得去书院读书,你们这若是进京难道不读书了吗?简直胡闹。”
薛蛉看了姜宛茵一眼才道:“大哥,书院那我们已经跟夫子请假了。大哥你不是经常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弟/弟们这不正好随你和娘进京开开眼界吗?再说了,夫子都已经答应了。”
“大哥你就别生气了。”
薛蚖摇着姜宛茵的手说道:“娘,您快劝劝大哥。”
姜宛茵见薛虹真是气得不轻的样子这才开口。
“好了虹儿,如今他们都已经登船了,咱们也不能调头再送他们回去,就让他们哥俩随咱们一起进京吧。至于读书的事,不是还有你这个哥哥嘛。娘就将这两个皮猴子交给你了,你盯着让他们好好读书。”
这两个皮猴子不怕她却最是怕薛虹这个长兄,把哥俩交给薛虹那再好不过了。
想去京城,可不是那么好去的,总得给他们些教训,好让他们也长长记性不是。
“娘!”
哥俩一听姜宛茵说让薛暴督促他们读书,立即异口同声的控诉姜宛茵。
“听娘的。”
薛虹两手往两个弟/弟头上一按,然后与姜宛茵说道:“娘,您放心,儿子会好好督促二弟和三弟读书的。”
“他们交给你,娘放心。”
船上母子四人热闹温馨,薛衍却在看到两个儿子留的书信之后一脸苦涩和无奈。
茵儿母子四人倒是走得干脆,竟毫不留恋。
待母子四人到达京城时,整个京城已经白雪皑皑成了一片银色的世界了。
因为姜宛茵母子要进京,在金陵时就提早送信进京,让在京城薛宅的下人收拾房舍。母子四人到京时房净舍暖,根本不用他们操心琐事。
母子四人到京休整了两天之后,姜宛茵让薛虹给康亲王递帖子。
姜宛茵的身份不宜登亲王府的门,但薛虹是宝樱的兄长,兄长去看望妹妹也是合乎情礼的。
薛家的帖子送到康亲王府,倒没遇到什么刁难,当天就回了帖子让薛虹过两日登门。
按说礼俗薛虹兄弟三个进京该早日去王家拜访,毕竟名义礼俗上王家才算是薛兄弟三人的外家,王子腾才算是他们礼俗上的舅父。只是姜宛茵与王秀瑶之意愿恩怨并未曾瞒过几个孩子,王秀瑶算计姜宛茵和兄妹姐弟四人之事姜宛茵也没瞒着孩子们。
因为与王秀瑶的恩怨,还在王家算计薛家的事,薛虹兄弟三个是不愿意去王家拜访的。
只是薛虹兄弟三个是读书人,有些礼俗是绝不能忽视的,不然待科举入仕就会成为污点遭人攻击,姜宛茵是绝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遭受这些的。
所以就算是薛虹三兄弟三个不愿意,姜宛茵还是派人给王家送帖子,定在拜访过康亲王府之后再登门拜访王家。
之所以将拜访王家安排在拜访康亲王府之后,除了女儿更亲近之外当然也是因为与王家的恩怨,姜宛茵想借康亲王府震慑王家,至少让王家在她的孩子登门拜访时不敢对她的孩子下毒手。
至于孩子们名义礼俗上的姨妈王夫人,姜宛茵直接玉忽略了。去外家拜访这是礼俗规矩,但可没礼俗规矩规定得上姨妈家拜访的。
只是姜宛茵不知道,被她忽略的王夫人得知她们母子进京后竟没去登门拜访她给气得不行。
到了约定的日子,薛虹登门拜访康亲王府,姜宛茵没让薛蛉和薛蚖去。两个孩子还小,姜宛茵还不希望将他们推到人前,哪怕那个人是康亲王也不行。当然姜宛茵也担心他们去康亲王冲撞了贵人。
京中形势复杂,康亲王必也是敌手众多,别人奈何不了康亲王,难保不会盯上与康亲王府有关的薛家及姜宛茵母子四人。
姜宛茵在家焦急的等着薛虹回来,等着薛虹带宝樱的消息回来。
就算是两个儿子逗她开心也没让她心思转移。
这时被姜宛茵打发到门口等着下人匆匆进来,姜宛茵立即问。
“可是大爷回来了?”
“回夫人,正是大爷回来了。不仅大爷回来了,庶妃娘娘也来了。”
“什么?樱儿也回来了!”
一听女儿回来,姜宛茵立即疾步冲出去,就见薛虹和宝樱兄妹俩,宝樱让花颜和之前见过的嬷嬷小心翼翼的扶着。
“樱儿……”
“娘。”
宝樱见到姜宛茵立即激动起来,脚下步伐加快,花颜和那嬷嬷赶紧劝她慢些。宝樱这走急了,可是将姜宛茵也给吓了一跳。
“慢些慢些。”
姜宛茵赶紧上前搀扶着宝樱。
“你身子重,怎么能还如此鲁莽。”
“我这不是见着娘您高兴嘛,这一高兴就忘了。”
“你呀。”
薛蛉和薛蚖哥俩也过来见姐姐,与兄弟三个说了一会话,姜宛茵打发了儿子带着女儿回自己的院子,姜宛茵在京城薛宅的院子依旧是叫兰心院,姜宛茵懒得起新院名。
打发下人出去,房内只剩下母女俩时,姜宛茵握着女儿的手暗中给女儿把脉,一边女儿说着话。
“你进京这几个月过得可好?王爷等你可好?王妃和其他人有没有为难你?”
“娘您就放心吧,王爷等我很好。正如您说的,王妃是个难得的贤良淑惠之人,并未曾为难过女儿。至于其他人,摩擦总是有的,不过女儿都能应对。女儿可是您亲自教养的,您还不相信女儿的手段吗。”
宝樱倒也没瞒姜宛茵,将她的在康亲王府后院的生活与姜宛茵一说。
姜宛茵知道自己女儿聪慧,知道女儿的本事,可女儿到底还是年轻,姜宛茵担心女儿吃亏。
“娘知道你聪慧,只是后宅阴私那些手段狠毒且让人防不胜防,樱儿,你可不能大意。特别是你现在怀着孩子。”
“娘,女儿知道。您别担心。”
“娘,女儿身边的嬷嬷也见到了,那是王爷特地安排来照顾女儿的,王爷很重视女儿这一胎,特地安排人保护女儿呢。不会有事的。”
“如此就好。王爷上心,为娘也就放心了。”
姜宛茵握着宝樱的手,看着宝樱已经隆起且不小的孕肚,思来想去话到底是没说出口。
“你们怎么会在这里?”
站在甲板上与薛衍挥手道别, 直到岸上的人影已经模糊了, 薛虹才扶着姜宛茵转身回房。只是当房门打开时, 看到正躲在里吃着糕点喝着茶的兄弟俩,姜宛茵和薛虹都傻眼了。
“娘, 大哥,快过来吃点心。以前没发现,咱们家厨娘做的点心还真不错。”
薛蚖一副自然悠哉的模样招呼姜宛茵和薛虹吃点心, 就像平时在家里时一样;瞧他那模样好像半点也不觉得本不该在船上的他们这会却在船上有什么对,或者该忐忑不安,或是该解释些什么。
“就是,娘, 您快来尝尝, 儿子特地给您留着呢,要不然早被三弟吃完了。”
薛蛉上前挤开薛虹,殷勤的搀扶姜宛茵坐下。
“你吃的比我还多呢。”
听二哥说自己,薛蚖立即就不答应了。
“你吃得最多。”
“是你吃得多。”
兄弟俩说着便争了起来了, 完全不管姜宛茵和薛虹沉着脸。
兄弟俩虽不姜宛茵的长子, 也不是薛衍的幼子, 但姜宛茵疼爱自己的孩子都是一样的。有累世的经验, 姜宛茵知道想要教养好孩子最重要的是一碗水端平。正是因为姜宛茵的疼爱, 兄弟才养成了这般在姜宛茵面前自然自在的性子。
只是兄弟争个没完,叫薛虹看着额上青筋直跳。
“好了, 都别吵了。”
“娘, 您看大哥吼儿子。”
被薛虹一吼, 哥俩立即休战一人一边搂着姜宛茵的手臂装委屈告黑状。
“好好说话。”
姜宛茵抬手用手指戳开两个儿子小脑袋。
“娘,您不疼儿子了。”
两个小家伙立即一副委屈伤心的模样控诉姜宛茵。
“这是演上隐了是吧,要不我让虹儿带你们到甲板上去演。”
对两个戏精儿子姜宛茵心里也无奈。她真不知自己怎么就养出两个戏精儿子,一样的教养,虹儿明明是温文尔雅的翩翩君子,这两个小的怎么就养歪了呢。
“甲板上风那么大,天那么冷,若是儿子冻坏了岂不是要娘您心疼。儿子还是留在娘身边好好孝顺您,免得让您担心。娘,您累了吧,儿子给您捶捶。”
这立马又捶背捏手起来。
两个惯会见风使舵的马屁精。
“好了,好好坐着说话。”
姜宛茵抚了两个儿子的手让他们坐下,两个孩子立马就乖乖坐下,挺直着腰板一本正经的样子,一副我乖的模样。姜宛茵和薛虹看着两兄弟,心理满是无奈。
“说吧,你们俩什么时候跑到船上来的?”
薛虹看着两个弟/弟问。他竟没发现两个弟/弟什么时候竟跑上船了。
兄弟俩对视一眼,极有默契地异口同声地说:“趁着你们和父亲说话的时候。”
“不过大哥你放心,我和三弟已经给父亲留了书信,父亲知道我与三弟和大哥你及娘在一起。父亲知道了就不会担心的。”
薛蛉到底是哥哥,挡在弟/弟面前解释。薛蚖悄悄地看了姜宛茵一眼。
“胡闹。你们不曾与父亲说一声就擅自跑到船上来,父亲若知道了岂能不担心。还有你们俩还得去书院读书,你们这若是进京难道不读书了吗?简直胡闹。”
薛蛉看了姜宛茵一眼才道:“大哥,书院那我们已经跟夫子请假了。大哥你不是经常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弟/弟们这不正好随你和娘进京开开眼界吗?再说了,夫子都已经答应了。”
“大哥你就别生气了。”
薛蚖摇着姜宛茵的手说道:“娘,您快劝劝大哥。”
姜宛茵见薛虹真是气得不轻的样子这才开口。
“好了虹儿,如今他们都已经登船了,咱们也不能调头再送他们回去,就让他们哥俩随咱们一起进京吧。至于读书的事,不是还有你这个哥哥嘛。娘就将这两个皮猴子交给你了,你盯着让他们好好读书。”
这两个皮猴子不怕她却最是怕薛虹这个长兄,把哥俩交给薛虹那再好不过了。
想去京城,可不是那么好去的,总得给他们些教训,好让他们也长长记性不是。
“娘!”
哥俩一听姜宛茵说让薛暴督促他们读书,立即异口同声的控诉姜宛茵。
“听娘的。”
薛虹两手往两个弟/弟头上一按,然后与姜宛茵说道:“娘,您放心,儿子会好好督促二弟和三弟读书的。”
“他们交给你,娘放心。”
船上母子四人热闹温馨,薛衍却在看到两个儿子留的书信之后一脸苦涩和无奈。
茵儿母子四人倒是走得干脆,竟毫不留恋。
待母子四人到达京城时,整个京城已经白雪皑皑成了一片银色的世界了。
因为姜宛茵母子要进京,在金陵时就提早送信进京,让在京城薛宅的下人收拾房舍。母子四人到京时房净舍暖,根本不用他们操心琐事。
母子四人到京休整了两天之后,姜宛茵让薛虹给康亲王递帖子。
姜宛茵的身份不宜登亲王府的门,但薛虹是宝樱的兄长,兄长去看望妹妹也是合乎情礼的。
薛家的帖子送到康亲王府,倒没遇到什么刁难,当天就回了帖子让薛虹过两日登门。
按说礼俗薛虹兄弟三个进京该早日去王家拜访,毕竟名义礼俗上王家才算是薛兄弟三人的外家,王子腾才算是他们礼俗上的舅父。只是姜宛茵与王秀瑶之意愿恩怨并未曾瞒过几个孩子,王秀瑶算计姜宛茵和兄妹姐弟四人之事姜宛茵也没瞒着孩子们。
因为与王秀瑶的恩怨,还在王家算计薛家的事,薛虹兄弟三个是不愿意去王家拜访的。
只是薛虹兄弟三个是读书人,有些礼俗是绝不能忽视的,不然待科举入仕就会成为污点遭人攻击,姜宛茵是绝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遭受这些的。
所以就算是薛虹三兄弟三个不愿意,姜宛茵还是派人给王家送帖子,定在拜访过康亲王府之后再登门拜访王家。
之所以将拜访王家安排在拜访康亲王府之后,除了女儿更亲近之外当然也是因为与王家的恩怨,姜宛茵想借康亲王府震慑王家,至少让王家在她的孩子登门拜访时不敢对她的孩子下毒手。
至于孩子们名义礼俗上的姨妈王夫人,姜宛茵直接玉忽略了。去外家拜访这是礼俗规矩,但可没礼俗规矩规定得上姨妈家拜访的。
只是姜宛茵不知道,被她忽略的王夫人得知她们母子进京后竟没去登门拜访她给气得不行。
到了约定的日子,薛虹登门拜访康亲王府,姜宛茵没让薛蛉和薛蚖去。两个孩子还小,姜宛茵还不希望将他们推到人前,哪怕那个人是康亲王也不行。当然姜宛茵也担心他们去康亲王冲撞了贵人。
京中形势复杂,康亲王必也是敌手众多,别人奈何不了康亲王,难保不会盯上与康亲王府有关的薛家及姜宛茵母子四人。
姜宛茵在家焦急的等着薛虹回来,等着薛虹带宝樱的消息回来。
就算是两个儿子逗她开心也没让她心思转移。
这时被姜宛茵打发到门口等着下人匆匆进来,姜宛茵立即问。
“可是大爷回来了?”
“回夫人,正是大爷回来了。不仅大爷回来了,庶妃娘娘也来了。”
“什么?樱儿也回来了!”
一听女儿回来,姜宛茵立即疾步冲出去,就见薛虹和宝樱兄妹俩,宝樱让花颜和之前见过的嬷嬷小心翼翼的扶着。
“樱儿……”
“娘。”
宝樱见到姜宛茵立即激动起来,脚下步伐加快,花颜和那嬷嬷赶紧劝她慢些。宝樱这走急了,可是将姜宛茵也给吓了一跳。
“慢些慢些。”
姜宛茵赶紧上前搀扶着宝樱。
“你身子重,怎么能还如此鲁莽。”
“我这不是见着娘您高兴嘛,这一高兴就忘了。”
“你呀。”
薛蛉和薛蚖哥俩也过来见姐姐,与兄弟三个说了一会话,姜宛茵打发了儿子带着女儿回自己的院子,姜宛茵在京城薛宅的院子依旧是叫兰心院,姜宛茵懒得起新院名。
打发下人出去,房内只剩下母女俩时,姜宛茵握着女儿的手暗中给女儿把脉,一边女儿说着话。
“你进京这几个月过得可好?王爷等你可好?王妃和其他人有没有为难你?”
“娘您就放心吧,王爷等我很好。正如您说的,王妃是个难得的贤良淑惠之人,并未曾为难过女儿。至于其他人,摩擦总是有的,不过女儿都能应对。女儿可是您亲自教养的,您还不相信女儿的手段吗。”
宝樱倒也没瞒姜宛茵,将她的在康亲王府后院的生活与姜宛茵一说。
姜宛茵知道自己女儿聪慧,知道女儿的本事,可女儿到底还是年轻,姜宛茵担心女儿吃亏。
“娘知道你聪慧,只是后宅阴私那些手段狠毒且让人防不胜防,樱儿,你可不能大意。特别是你现在怀着孩子。”
“娘,女儿知道。您别担心。”
“娘,女儿身边的嬷嬷也见到了,那是王爷特地安排来照顾女儿的,王爷很重视女儿这一胎,特地安排人保护女儿呢。不会有事的。”
“如此就好。王爷上心,为娘也就放心了。”
姜宛茵握着宝樱的手,看着宝樱已经隆起且不小的孕肚,思来想去话到底是没说出口。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