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76 197.第 197 章
- 177 198.第 198 章
- 178 199.第 199 章
- 179 200.第 200 章
- 180 201.第 201 章
- 181 202.第 202 章
- 182 203.第 203 章
- 183 204.第 204 章
- 184 205.第 205 章
- 185 206.第 206 章
- 186 207.第 207 章
- 187 208.第 208 章
- 188 209.第 209 章
- 189 210.第 210 章
- 190 211.第 211 章
- 191 212.第 212 章
- 192 213.第 213 章
- 193 214.第 214 章
- 194 215.第 215 章
- 195 216.第 216 章
- 196 217.第 217 章
- 197 218.第 218 章
- 198 219.第 219 章
- 199 220.第 220 章
- 200 221.第 221 章
- 201 222.第 222 章
- 202 223.第 223 章
- 203 224.第 224 章
- 204 225.第 225 章
- 205 226.第 226 章
- 206 227.第 227 章
- 207 228.第 228 章
- 208 229.第 229 章
- 209 230.第 230 章
- 210 231.第 231 章
- 211 232.第 232 章
- 212 233.第 233 章
- 213 234.第 234 章
- 214 235.第 235 章
- 215 236.第 236 章
- 216 237.第 237 章
- 217 238.第 238 章
- 218 239.第 239 章
- 219 240.第 240 章
- 220 241.第 241 章
- 221 242.第 242 章
- 222 243.第 243 章
- 223 244.第 244 章
- 224 245.第 245 章
- 225 246.第 246 章
- 226 248.第 248 章
- 227 249.第 249 章
- 228 250.第 250 章
- 229 251.此章不要买,明早换上
- 230 252.第 252 章
- 231 253.第 253 章
- 232 254.第 254 章
- 233 255.第 255 章
- 234 256.第 256 章
- 235 257.第 257 章
- 236 258.第 258 章
- 237 259.第 259 章
- 238 260.第 260 章
- 239 261.第 261 章
- 240 262.第 262 章
- 241 263.第 263 章
- 242 264.第 264 章
- 243 265.第 265 章
- 244 266.第 266 章
- 245 267.第 267 章
- 246 268.第 268 章
- 247 269.第 269 章
- 248 270.第 270 章
- 249 271.第 271 章
- 250 272.第 272 章
- 251 273.第 273 章
- 252 274.第 274 章
- 253 275.第 275 章
- 254 276.第 276 章
- 255 277.第 277 章
- 256 278.第 278 章
- 257 279.第 279 章
- 258 280.第 280 章
- 259 281.第 281 章
- 260 282.第 282 章
- 261 283.第 283 章
- 262 284.第 284 章
- 263 285.第 285 章
- 264 286.第 286 章
- 265 287.第 287 章
- 266 288.第 288 章
- 267 289.第 289 章
- 268 290.第 290 章
- 269 291.第 291 章
- 270 292.第 292 章
- 271 293.第 293 章
- 272 294.第 294 章
- 273 295.第 295 章
- 274 296.第 296 章
- 275 297.第 297 章
- 276 298.第 298 章
- 277 299.第 299 章
- 278 300.第 300 章
- 279 301.第 301 章
- 280 302.第 302 章
- 281 303.第 303 章
- 282 304.第 304 章
- 283 305.第 305 章
- 284 306.第 306 章
- 285 307.第 307 章
- 286 308.第 308 章
- 287 309.第 309 章
- 288 310.第 310 章
- 289 311.第 311 章
- 290 312.第 312 章
- 291 313.第 313 章
- 292 314.第 314 章
- 293 315.第 315 章
- 294 316.第 316 章
- 295 317.第 317 章
- 296 318.第 318 章
- 297 319.第 319 章
- 298 320.第 320 章
- 299 321.第 321 章
- 300 322.第 322 章
- 301 323.第 323 章
- 302 324.第 324 章
- 303 325.第 325 章
- 304 326.第 326 章
- 305 327.第 327 章
- 306 328.第 328 章
- 307 329.第 329 章
- 308 330.第 330 章
- 309 331.第 331 章
- 310 332.第 332 章
- 311 333.第 333 章
- 312 334.第 334 章
- 313 335.第 335 章
- 314 336.第 336 章
- 315 337.第 337 章
- 316 338.第 338 章
- 317 339.第 339 章
- 318 340.第 340 章
- 319 341.第 341 章
- 320 342.第 342 章
- 321 343.第 343 章
- 322 344.第 344 章
- 323 345.第 345 章
- 324 346.第 346 章
- 325 347.第 347 章
- 326 348.第 348 章
- 327 349.第 349 章
- 328 350.第 350 章
- 329 351.第 351 章
- 330 352.第 352 章
- 331 353.第 353 章
- 332 354.第 354 章
- 333 355.第 355 章
- 334 356.第 356 章
- 335 357.第 357 章
- 336 358.第 358 章
- 337 359.第 359 章
- 338 360.第 360 章
- 339 361.第 361 章
- 340 362.第 362 章
- 341 363.第 363 章
- 342 364.第 364 章
- 343 365.第 365 章
- 344 366.第 366 章
- 345 367.第 367 章
- 346 368.第 368 章
- 347 369.第 369 章
- 348 370.第 370 章
- 349 371.第 371 章
- 350 372.第 372 章
- 351 373.第 373 章
- 352 374.第 374 章
- 353 375.第 375 章
隐藏
显示工具栏
207.第 207 章
207.第 207 章
“王爷, 属下有事禀报。”
外门侍卫禀报打断了屋里正在议事的康亲王和姜尚昀。
“进来。”
待卫推门进来。
“王爷,有人送了封信上门,指明要王爷您亲启。”
侍卫双手奉上一封信, 秦弛从侍卫手中接过信, 打发侍卫出去后仔细检查。信封上写着治天花之法,秦弛见此总算明白侍卫为何敢将这来历不明的信送过来。
秦弛仔细检查了信封然后拆开信再仔细检查, 的确没有问题才奉给康亲王。
康亲王接过信, 他一看到封信上所写立即就神情严肃起来, 迫不及待的展开信看。
将信反复浏览了两遍之后, 康亲王突然抬头看着姜尚昀,惹得姜尚昀疑惑。
“王爷?”
康亲王将手中的信纸递给姜尚昀。
“尚昀, 你长姐可真不是一般女子, 这样的女子却嫁给薛衍那厮为妾可真是可惜了。”
姜尚昀闻言震惊。
“难道这是长姐的信?”
姜尚昀这才匆忙看信。这一看更让他震惊不已。
“这, 这……”
这信中不仅说明了预防天花之法, 还提到了可亩产千斤的粮种。长姐竟愿意拿这两样为外甥女换一庶妃之位。
这两样东西, 随便一样拿出来都可功封公候,长姐竟愿为了外甥女将这天大的功劳与功德让出来为外甥女求一出路。
长姐和薛衍之间究竟是怎么回事?长姐竟有此两样东西,为何不愿意献出替薛衍谋一爵位。难道长姐委身于薛衍并非是自愿的。
还有长姐她又如何知道康亲王会是最终胜利的那一个,长姐又如何敢拿身家性命和四个孩子一起赌,全都压在康亲王身上。虽然自己是康亲王的门人, 早就与康亲王绑在一条船上, 但看到自己长姐如此将身家性命全都压到康亲王身上, 姜尚昀还是忍不住胆战心惊。
“王爷, 你这事您看?”
康亲王转着右手拇指上的板指, 沉默不言沉思,姜尚昀不敢再催。
康亲王琢磨着信上所说之事。
那信的确是姜宛茵写的,因为她已经等不起了。薛衍和王秀瑶去了甄家一直没有回来,姜宛茵怕晚了,薛衍会送女儿送给九皇子荣亲王。
因为同在金陵在关系,又因为与王家联姻的关系,薛衍竟是投了九皇子。直到薛衍打宝樱的主意时姜宛茵才知道这事,当时便被吓得差点神魂俱裂。
甄贵妃一脉看着权宠在握风光无限,但姜宛茵知道最后的胜者绝对不会是甄贵妃和九皇子。
薛衍去支持九皇子,待九皇子落败时,薛家只怕定会落得个家破人亡的下场。
此时姜宛茵总算是知道原书中薛衍为何在新皇登基时死去,薛家为何最后落家破人亡的下场。
若是薛家与姜宛茵无关,她便可不顾。可现在她却是薛家人,她的四个女儿都是薛家的儿女。薛衍投了九皇子,但九皇子失败,薛家亦必败,那她的几个孩子也必会与薛家落得一样的下场。
这绝不是姜宛茵愿意看到的,姜宛茵绝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儿女家破人亡,性命不保。
所以她不得不谋划如何保住薛家保住自己的孩子。
因为宝樱珠美貌,又有王秀瑶挑唆,薛衍竟打上了宝樱的主意,想将宝樱送于荣亲王为妾,并且还书信附上宝樱的画像送去京城。幸亏姜宛茵觉察此事,设法拦下薛衍书信取回了女儿的画像。
姜宛茵知道以宝樱之美貌,想保住女儿不易,所以姜宛茵打起了下一任帝王康亲王的主意。依着几世的记忆,姜宛茵知道今年圣驾南巡,所以谋划着让宝樱与康亲王相遇,谋划着将宝樱送到康亲王府中。
只要宝樱进了康亲王府,虽都是为妾,但凭着宝樱的聪慧及美貌定能得宠。只要宝樱进了康亲王便能保住性命,只有宝樱得宠,若有幸能得一儿半女,等将来九皇子落败时,凭着宝樱定也能保住宝樱的三个兄弟。
虽然她更希望女儿能光明正大嫁人为正室不愿女儿为姜受她所受过之苦,可若不能保住性命,即便嫁人为正室又能如何;与其如此还不如入康亲王府为康亲王宠妾。
辛苦筹谋算计,终于让女儿与康亲王相遇,原本姜宛茵还打算缓缓图之,怎奈王秀瑶和薛衍如此着急想将女儿送去荣亲王府。时间紧迫姜宛茵迫于无奈,只能挺而走险,全力一赌,让人给康亲王送信,许出一法一物以换得女儿入康亲王府为妾。
信送出去之后,姜宛茵是坐立难安。
看着时间一点点的过去,外头天色已经渐渐暗,康亲王那却一直没音信传回,姜宛茵这心焦如焚啊。
“荣亲王可有见过薛衍了?”
康亲王向来谨慎持重,他特地派人去打听荣亲王是否见过薛衍。薛衍有心献女,若是两人见过面,那薛衍必会提这事。若是荣亲王知道此事,那他与姜氏这桩交易就不成了。
“回王爷,荣亲王还未接见薛衍。贵妃娘娘也还未见过薛王氏。”
派出去的人查得很祥细。
康亲王琢磨了一下,立即就想到了。
他那好九弟必是着急着接见金陵地方官员,而甄妃必是着急着接见地方官员女眷。薛家只不过是商户,薛王氏也不过是远亲,而且薛家因为王家的关系已经与甄妃母子绑在了一条船上,他们自然不用着急去见薛衍夫妻。
如此那他就不客气了,那亩产千斤的粮种绝不能落在老九手中。
“这几日务必不要让薛衍及薛王氏与老九和甄妃见面。”
“是,属下遵命。”
挥退暗卫,康亲王又叫内侍进来。
“去,请李侧妃来。”
“是,王爷。”
“还没有人登门吗?”
姜宛茵再问,这一天下来她都不知问了多少次了。
“还没呢,前门那守着人刚传信回来。”
“夫人,不要您歇会吧,您这都等了一整天了。”
玉枝劝姜宛茵。
“这半点音信都没有,我如何能放心。陆安去甄家还没有回吗?”陆安是玉枝的丈夫。姜宛茵派他去甄家传话让薛衍回来。
姜宛茵想设法先将薛衍从甄家那叫回来,姜宛茵想阻止薛衍与荣亲王见面。
“还没呢,奴婢再让人去瞧瞧。”
“快去吧。”
玉枝才出门就又回来了。
“怎么啦?”
“夫人,陆安回来了。”
“快叫他进来。”
很快陆安进来行礼,姜宛茵着急着问:“老爷呢,老爷可有跟你一起回来?”
“回夫人,老爷他没回来,说是您说的事是小事,让您自己做主。”
薛衍果然还是打着宝樱的主意,这是铁了心了要将宝樱献给荣亲王。思及此,姜宛茵不由心中怨恨。
“行了我知道了,辛苦你了,下去歇息吧。”
姜宛茵打发陆安离开,这时花颜匆匆进来。
“夫人,方才有人送来这帖子。”
“快拿来。”
姜宛茵迫不及待地接过帖子看,看到帖子上所言,姜宛茵这心就如同从万里高空坠到了地面,安稳了。
只是脸上刚浮起笑容又化做急切的神情。
“去,请大姑娘来。”
玉枝亲自去,不一会宝樱就过来了。
“娘,您着急找女儿可是出了什么事?是不是老爷那?”
回府这两日宝樱也因为心里有事没有休息吧。
姜宛茵将下人都打发出去,然后将刚刚收到了帖子递给宝樱。
宝樱疑惑接过帖子一看,登时震惊不已。
“康亲王李侧妃的请帖。”
“娘,这帖子,她怎么会女儿下这帖子?娘,是不是您又为女儿做了什么?”
“你是娘的女儿,唯一的女儿,不管娘为你做什么,那都是应该的。”
为了女儿,再宝贵的东西交换出去她都不心疼。
“娘。”
宝樱感动扑到姜宛茵怀里。
姜宛茵搂抱了女儿一会,摸了摸宝樱的发髻说道:
“好了,接下来娘跟你说的事,你得记在心里,千万不能忘了。”
“娘,您说,女儿听着。”
宝樱端起认真的神情。
“康亲王乃是圣人第四子,生母乃德妃,但康亲王年幼时却是养在继后膝下。德妃吴氏原是继后宫中的宫女,继后为子嗣……康亲王十五大婚娶正妃吴氏。康亲王妃妾九人,正妃吴氏,侧妃李氏和于氏,庶妃宋氏武氏,姨娘安氏郭氏,侍妾郎氏钱氏。康亲王妃早年育有二子,皆早夭。李侧妃和于侧妃皆都育一子一女,但李侧妃之女早夭,膝下只余一子,乃是康亲王次子也是现今康亲王独子;于侧妃则是儿子夭折,只余一女,乃是康亲王的长女……”
姜宛茵依着记忆将康亲王府的妃妾子嗣情况,还有康亲王妃妾性情一一告诉宝樱,事无巨细。
“康王妃与康亲王年少夫妇,康亲王对康王妃极为敬重,待你进了府,需得敬重康王妃。康王妃两子早夭,但她却是个难得贤惠人。你若是进了府,可要尽心伺候康王妃。”
“樱儿,你出身商家,在康亲王众妃妾中必是身份低微,只怕生育子嗣也不能养在自己身边,你可将孩子托付于康王妃……”
姜宛茵凭着记忆一点点的教女儿。她虽与康亲王交换为女儿谋一庶妃之位,只是宝樱是商户女而且还是庶女,只怕庶妃之位不成,落是姨娘侍妾姑娘的位份。姜宛茵给宝樱细说让宝樱心里有个底,免得将来失望。
“可都记住了?”
“娘,您放心。女儿都记住了。女儿不会让娘您失望的。”
“娘只求你好好的,平平安安的就好。好了,一会娘让人给你送碗安神汤,你今晚好好休息。”
外门侍卫禀报打断了屋里正在议事的康亲王和姜尚昀。
“进来。”
待卫推门进来。
“王爷,有人送了封信上门,指明要王爷您亲启。”
侍卫双手奉上一封信, 秦弛从侍卫手中接过信, 打发侍卫出去后仔细检查。信封上写着治天花之法,秦弛见此总算明白侍卫为何敢将这来历不明的信送过来。
秦弛仔细检查了信封然后拆开信再仔细检查, 的确没有问题才奉给康亲王。
康亲王接过信, 他一看到封信上所写立即就神情严肃起来, 迫不及待的展开信看。
将信反复浏览了两遍之后, 康亲王突然抬头看着姜尚昀,惹得姜尚昀疑惑。
“王爷?”
康亲王将手中的信纸递给姜尚昀。
“尚昀, 你长姐可真不是一般女子, 这样的女子却嫁给薛衍那厮为妾可真是可惜了。”
姜尚昀闻言震惊。
“难道这是长姐的信?”
姜尚昀这才匆忙看信。这一看更让他震惊不已。
“这, 这……”
这信中不仅说明了预防天花之法, 还提到了可亩产千斤的粮种。长姐竟愿意拿这两样为外甥女换一庶妃之位。
这两样东西, 随便一样拿出来都可功封公候,长姐竟愿为了外甥女将这天大的功劳与功德让出来为外甥女求一出路。
长姐和薛衍之间究竟是怎么回事?长姐竟有此两样东西,为何不愿意献出替薛衍谋一爵位。难道长姐委身于薛衍并非是自愿的。
还有长姐她又如何知道康亲王会是最终胜利的那一个,长姐又如何敢拿身家性命和四个孩子一起赌,全都压在康亲王身上。虽然自己是康亲王的门人, 早就与康亲王绑在一条船上, 但看到自己长姐如此将身家性命全都压到康亲王身上, 姜尚昀还是忍不住胆战心惊。
“王爷, 你这事您看?”
康亲王转着右手拇指上的板指, 沉默不言沉思,姜尚昀不敢再催。
康亲王琢磨着信上所说之事。
那信的确是姜宛茵写的,因为她已经等不起了。薛衍和王秀瑶去了甄家一直没有回来,姜宛茵怕晚了,薛衍会送女儿送给九皇子荣亲王。
因为同在金陵在关系,又因为与王家联姻的关系,薛衍竟是投了九皇子。直到薛衍打宝樱的主意时姜宛茵才知道这事,当时便被吓得差点神魂俱裂。
甄贵妃一脉看着权宠在握风光无限,但姜宛茵知道最后的胜者绝对不会是甄贵妃和九皇子。
薛衍去支持九皇子,待九皇子落败时,薛家只怕定会落得个家破人亡的下场。
此时姜宛茵总算是知道原书中薛衍为何在新皇登基时死去,薛家为何最后落家破人亡的下场。
若是薛家与姜宛茵无关,她便可不顾。可现在她却是薛家人,她的四个女儿都是薛家的儿女。薛衍投了九皇子,但九皇子失败,薛家亦必败,那她的几个孩子也必会与薛家落得一样的下场。
这绝不是姜宛茵愿意看到的,姜宛茵绝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儿女家破人亡,性命不保。
所以她不得不谋划如何保住薛家保住自己的孩子。
因为宝樱珠美貌,又有王秀瑶挑唆,薛衍竟打上了宝樱的主意,想将宝樱送于荣亲王为妾,并且还书信附上宝樱的画像送去京城。幸亏姜宛茵觉察此事,设法拦下薛衍书信取回了女儿的画像。
姜宛茵知道以宝樱之美貌,想保住女儿不易,所以姜宛茵打起了下一任帝王康亲王的主意。依着几世的记忆,姜宛茵知道今年圣驾南巡,所以谋划着让宝樱与康亲王相遇,谋划着将宝樱送到康亲王府中。
只要宝樱进了康亲王府,虽都是为妾,但凭着宝樱的聪慧及美貌定能得宠。只要宝樱进了康亲王便能保住性命,只有宝樱得宠,若有幸能得一儿半女,等将来九皇子落败时,凭着宝樱定也能保住宝樱的三个兄弟。
虽然她更希望女儿能光明正大嫁人为正室不愿女儿为姜受她所受过之苦,可若不能保住性命,即便嫁人为正室又能如何;与其如此还不如入康亲王府为康亲王宠妾。
辛苦筹谋算计,终于让女儿与康亲王相遇,原本姜宛茵还打算缓缓图之,怎奈王秀瑶和薛衍如此着急想将女儿送去荣亲王府。时间紧迫姜宛茵迫于无奈,只能挺而走险,全力一赌,让人给康亲王送信,许出一法一物以换得女儿入康亲王府为妾。
信送出去之后,姜宛茵是坐立难安。
看着时间一点点的过去,外头天色已经渐渐暗,康亲王那却一直没音信传回,姜宛茵这心焦如焚啊。
“荣亲王可有见过薛衍了?”
康亲王向来谨慎持重,他特地派人去打听荣亲王是否见过薛衍。薛衍有心献女,若是两人见过面,那薛衍必会提这事。若是荣亲王知道此事,那他与姜氏这桩交易就不成了。
“回王爷,荣亲王还未接见薛衍。贵妃娘娘也还未见过薛王氏。”
派出去的人查得很祥细。
康亲王琢磨了一下,立即就想到了。
他那好九弟必是着急着接见金陵地方官员,而甄妃必是着急着接见地方官员女眷。薛家只不过是商户,薛王氏也不过是远亲,而且薛家因为王家的关系已经与甄妃母子绑在了一条船上,他们自然不用着急去见薛衍夫妻。
如此那他就不客气了,那亩产千斤的粮种绝不能落在老九手中。
“这几日务必不要让薛衍及薛王氏与老九和甄妃见面。”
“是,属下遵命。”
挥退暗卫,康亲王又叫内侍进来。
“去,请李侧妃来。”
“是,王爷。”
“还没有人登门吗?”
姜宛茵再问,这一天下来她都不知问了多少次了。
“还没呢,前门那守着人刚传信回来。”
“夫人,不要您歇会吧,您这都等了一整天了。”
玉枝劝姜宛茵。
“这半点音信都没有,我如何能放心。陆安去甄家还没有回吗?”陆安是玉枝的丈夫。姜宛茵派他去甄家传话让薛衍回来。
姜宛茵想设法先将薛衍从甄家那叫回来,姜宛茵想阻止薛衍与荣亲王见面。
“还没呢,奴婢再让人去瞧瞧。”
“快去吧。”
玉枝才出门就又回来了。
“怎么啦?”
“夫人,陆安回来了。”
“快叫他进来。”
很快陆安进来行礼,姜宛茵着急着问:“老爷呢,老爷可有跟你一起回来?”
“回夫人,老爷他没回来,说是您说的事是小事,让您自己做主。”
薛衍果然还是打着宝樱的主意,这是铁了心了要将宝樱献给荣亲王。思及此,姜宛茵不由心中怨恨。
“行了我知道了,辛苦你了,下去歇息吧。”
姜宛茵打发陆安离开,这时花颜匆匆进来。
“夫人,方才有人送来这帖子。”
“快拿来。”
姜宛茵迫不及待地接过帖子看,看到帖子上所言,姜宛茵这心就如同从万里高空坠到了地面,安稳了。
只是脸上刚浮起笑容又化做急切的神情。
“去,请大姑娘来。”
玉枝亲自去,不一会宝樱就过来了。
“娘,您着急找女儿可是出了什么事?是不是老爷那?”
回府这两日宝樱也因为心里有事没有休息吧。
姜宛茵将下人都打发出去,然后将刚刚收到了帖子递给宝樱。
宝樱疑惑接过帖子一看,登时震惊不已。
“康亲王李侧妃的请帖。”
“娘,这帖子,她怎么会女儿下这帖子?娘,是不是您又为女儿做了什么?”
“你是娘的女儿,唯一的女儿,不管娘为你做什么,那都是应该的。”
为了女儿,再宝贵的东西交换出去她都不心疼。
“娘。”
宝樱感动扑到姜宛茵怀里。
姜宛茵搂抱了女儿一会,摸了摸宝樱的发髻说道:
“好了,接下来娘跟你说的事,你得记在心里,千万不能忘了。”
“娘,您说,女儿听着。”
宝樱端起认真的神情。
“康亲王乃是圣人第四子,生母乃德妃,但康亲王年幼时却是养在继后膝下。德妃吴氏原是继后宫中的宫女,继后为子嗣……康亲王十五大婚娶正妃吴氏。康亲王妃妾九人,正妃吴氏,侧妃李氏和于氏,庶妃宋氏武氏,姨娘安氏郭氏,侍妾郎氏钱氏。康亲王妃早年育有二子,皆早夭。李侧妃和于侧妃皆都育一子一女,但李侧妃之女早夭,膝下只余一子,乃是康亲王次子也是现今康亲王独子;于侧妃则是儿子夭折,只余一女,乃是康亲王的长女……”
姜宛茵依着记忆将康亲王府的妃妾子嗣情况,还有康亲王妃妾性情一一告诉宝樱,事无巨细。
“康王妃与康亲王年少夫妇,康亲王对康王妃极为敬重,待你进了府,需得敬重康王妃。康王妃两子早夭,但她却是个难得贤惠人。你若是进了府,可要尽心伺候康王妃。”
“樱儿,你出身商家,在康亲王众妃妾中必是身份低微,只怕生育子嗣也不能养在自己身边,你可将孩子托付于康王妃……”
姜宛茵凭着记忆一点点的教女儿。她虽与康亲王交换为女儿谋一庶妃之位,只是宝樱是商户女而且还是庶女,只怕庶妃之位不成,落是姨娘侍妾姑娘的位份。姜宛茵给宝樱细说让宝樱心里有个底,免得将来失望。
“可都记住了?”
“娘,您放心。女儿都记住了。女儿不会让娘您失望的。”
“娘只求你好好的,平平安安的就好。好了,一会娘让人给你送碗安神汤,你今晚好好休息。”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