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36 第一百三十三章 当年尚有余庆
- 137 第一百三十四章 鸾凤分飞情断
- 138 第一百三十五章 由来珍物深藏
- 139 第一百三十六章 千锤百炼清白
- 140 第一百三十七章 有情东宫事定
- 141 第一百三十八章 天顺难顺人心
- 142 第一百三十九章 春风晚桃花烂
- 143 第一百四十章 小炉酒暖微醺
- 144 第一百四十一章 冬暖夜来惊梦
- 145 第一百四十二章 等闲平地风波
- 146 第一百四十三章 道离别情更怯
- 147 第一百四十四章 有情何似无情
- 148 第一百四十五章 咫尺天涯一念
- 149 第一百四十六章 花褪残红青杏
- 150 第一百四十七章 毒燎虐焰北冲
- 151 第一百四十八章
- 152 第一百四十九章 人心曲折千里
- 153 第一百五十章 山夜春寒料峭
- 154 第一百五十一章 婉转绝境求生
- 155 第一百五十二章 少年心休相负
- 156 第一百五十三章 风露中霄夜白
- 157 第一百五十四章 春心争与花发
- 158 第一百五十五章 江山丽花草香
- 159 第一百五十六章 芙蓉宴春酒暖
- 160 第一百五十七章 萍聚萍散莫留
- 161 第一百五十八章 旧事翻怨生波
- 162 第一百五十九章 王府夜宴杀机
- 163 第一百六十章 此情生死不离
- 164 第一百六十一章 谁辨当年是非
- 165 第一百六十二章 长夏江村事幽
- 166 第一百六十三章 深知身在情长
- 167 第一百六十四章 梅雨红尘枯荣
- 168 第一百六十五章 只记缘莫记愁
- 169 第一百六十六章 广选秀女择妃
- 170 第一百六十七章 归乡此情难舍
- 171 第一百六十八章 故人舟中论心
- 172 第一百六十九章 那一宵似一生
- 173 第一百七十章 废立风波频发
- 174 第一百七十一章 红尘恶浪滔天
- 175 第一百七十二章 缘法存续取舍
- 176 第一百七十三章 转劫命运谁主
- 177 第一百七十四章 约许时光温柔
- 178 第一百七十五章 洞庭秋水寒烟
- 179 第一百七十六章 同心相携无惧
- 180 第一百七十七章 风寒雪冷冬尽
- 181 第一百七十八章 难解百年忧患
- 182 第一百七十九章 两宫积年旧恨
- 183 第一百八十章 深宫世事纷纷
- 184 第一百八十一章 人生欢苦难分
- 185 第一百八十二章 天下为你低头
- 186 第一百八十二章 自古事难如意
- 187 第一百八十四章 命运无常难定
- 188 第一百八十五章 朝局纷乱棋争
- 189 第一百八十六章 秋风起花枝霜
- 190 第一百八十七章 心锁关山难渡
- 191 第一百八十八章 连雨不知春去
- 192 第一百八十九章 翘首云中月来
- 193 第一百九十章 求君一世清安
- 194 第一百九十一章 百年相托未负
- 195 第一百九十二章 愿结白首之盟
- 196 第一百九十三章 人间无数爱别
- 197 第一百九十四章 此生非你不可
- 198 番外一 曲终离别日&番外二 跨越几百年的官司
- 199 番外三 相亲对象和小白脸&番外四 故宫游记与陈年老醋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一百四十三章 道离别情更怯
第一百四十三章 道离别情更怯
流言的主角,往往是最后一个知道的人。尤其是这种缠夹着权力斗争的宫闱秘闻,更是隐讳。
万贞懵懵懂懂,反倒是陈表因为钱皇后和周贵妃都与郕王妃相厚,得以与皇帝后宫的人来往,把这流言听得一字不漏,心急如焚。他不敢径自去东宫找万贞,便使人盯着舒彩彩。等万贞去找舒彩彩时,赶紧跑过去找她。
万贞从陈表嘴里听到流言内容,整个人都要不好了。虽说她算是经过现代信息冲刷,对飞短流长有很强的抗力,但一想到这些人编排流言,居然将她和一手带大的太子混在一起,她就有种难言的愤怒,恨不得将传流言的人找出来打烂他的臭嘴。
舒彩彩看到她这样子,意外极了:“这流言在宫外都已经传快一年了,你不知道?”
万贞气道:“合着你也知道,一直没告诉我?”
舒彩彩理所当然的说:“你为太子出生入死,有点良心的人都会知恩图报,让你终生有靠,在一起不是很自然嘛?”
万贞眼珠子都要掉下来了:“我比太子大十七岁!”
“樊顺妃,李安妃,不也大皇爷十三岁?她们都快五十的人了,皇爷不止封了妃,还让御医细心给她们调养身体求子嗣,以酬谢当年南宫陪伴的功劳。太子怎么就不能报答你在东宫和沂王府护持他的功劳?”
舒彩彩撇了撇嘴,道:“这些流言,也就是膈应你罢了。难道传出太子爷忘恩负义,连从小护持自己长大的侍长也容不得,或者护不得,就是好事?”
舒彩彩与万贞亲近,说话自然偏着她,明明不堪的流言,在她说来却简单得很。万贞啼笑皆非,陈表却是直皱眉头,道:“彩姐,你就别添乱了!太子知恩图报是一回事,说贞儿勾引幼主,那又是另一回事!两者的差别不可同日而语,一旦轻忽,是真会要人命的!”
万贞忍不住捂住额头,长长的叹了口气,示意他们都不要再说话,让她安静地呆一会儿。
自从意识到男孩子不能总跟宦官、女子呆在一块,以免养得性子太过阴柔后,她就一直尽量避免过度保护太子。等到东宫詹事、侍讲学士、宾客、舍人等属臣各就其位,她更是除了早晚问候起居,节庆日或太子特意宣召外,极少近身伴侍。
而太子自从正式步入青春期,与她相处时就特别留意男女之别,不止戒断了小时候那种有点开心或不开心,都往她身上腻的习惯。连偶尔她帮着整理一下衣饰,不小心碰到了他的肌肤,都要脸红半天,躲着不看她。就这样守礼避嫌都能传出这样的流言来,看来她现在留在太子身边,果然是阻碍多于帮助了。
她有些茫然的驾马回到东宫,往常她进出东宫走的都是侧门,以免让人觉得她一个女子,却每日出宫管事,没有规矩,坏了太子招贤纳能的机会。但今天她走到清宁宫高大的仪门前,却突然生出一股冲动,将坐骑的缰绳丢给从人,抬脚登上了门阶。
王纶和他的手下霸占了太子身边的近侍事务,东宫外围的守卫、门子轮值却还是她一手布置,且不定时四处巡查有无安全纰漏。东宫的门子认得她,倒不阻拦,只是例行过来对验了一下腰牌,笑问:“万侍今天回来,怎么走的这边?”
万贞淡淡地道:“今日天好,过来走走。”
门子只当她又来做安全巡检,陪笑目送她进去,却没派人向太子通传。
万贞沿着正门而下,踏着庭中的甬道徐步前行,目光从清宁宫精美华丽的雕梁画栋滑过,掠过汉白玉砌成的云台,落在高大巍峨的青瓦重檐正殿上。
她两次带着太子入驻此宫,第一次被迫离开时,她想的是一定要带太子再回到这里,也确实回来了;现在太子安居东宫,而她,却又到了离开的时候。
太子还小的时候,他们相依为命,这宫廷于她来说,虽不能安身立命,但也是牵挂所在,虽然束缚重重,却也能住下来;如今太子已经长大成人,父母双全,臣属当力,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不再需要她了。
虽然她曾经想过,等到太子加冠成年,她再离开这个缺乏安全感的孩子,自己可以心无所憾。然而现在情势变化,她留在这里对太子助益极少,却会因为阻拦了别人的路,而妨碍太子更好的结纳助力。
是该离开了!
这个地方,可以让她尊荣富贵,可以让她锦衣玉食,但始终不是她的根基所在,更不是她心之所向。
太子如今的课业,上午仍是单听侍讲学士讲课,下午却仿照皇帝在文化殿开的经筵,变成了几位学士、宾客、舍人辩经论策,任太子在其中听取长短,加深理解,增强判断能力。
万贞从云台下走上来时,几位先生的策论已经告一段落,太子正命王纶带了人奉茶,给几位先生润嗓子。
斜阳西下,将她的影子拉得长长的,投入殿中。那是寻常青衣宦官的冠戴打扮,刚投下半截斜映的剪影,太子却猛然抬起头来,惊喜的看着她,灿然一笑。
脸庞洁白,犹如美玉生辉的少年,长眉斜挑飞扬,凤目清亮温润,鼻子挺俏俊秀,丹唇皓齿,明明是男孩子,但却有着种雌雄莫辨的俊丽。一笑起来,顿时让人觉得仿佛见到朝阳初升,霞光绚烂的美景。
为了在臣下面前营造稳重端庄的形象,太子日常的表情虽然温和,但却很少浮现出大喜大怒的激动情绪。陡然看到太子这样的笑容,不独王纶吃了一惊,几位先生也愣了愣。
万贞对上这样的明快绚丽的笑脸,忍不住也回报一笑。她一向不来太子学习之地,默认由王纶掌握东宫属臣及对接朝政的权柄。今天突然来到前殿,太子惊喜交集,王纶却怕她来争权,惊问:“万侍,你来这前殿干什么?”
万贞并不理他,径自走到太子位前,躬身行礼:“殿下,臣来辞行!”
太子惊得一跃而起,疑问:“你说什么?”
万贞看着这个自己一手带大的少年,清晰而坚定的说:“殿下,臣自您三岁时奉太后娘娘之命,充任东宫内侍长,已经整整十二年。赖娘娘洪福,殿下虽屡经磨难,却仍然纯良温厚,仁爱宽容。如今殿下年岁已长,且上有父母庇佑,下得群臣扶持,朝野皆知贤名。已经不需要臣护持左右,故来辞行!”
王纶听到她是来辞行的,大喜过望;而几位先生这才意识到她是谁,顿时情绪微妙;独有太子脸涨得通红,因为情绪太过激动,不得不用力握紧桌角,才忍住跳出来抓住她的冲动,好一会儿才从喉间挤出一句话来:“孤、不、允!”
万贞摇了摇头,道:“殿下,臣多年侍奉驾前,夙兴夜寐,不敢丝毫懈怠,实已心力交瘁,难以为继,请您成全!”
“假话!你是因为宫外的流言,才想离开的!”太子瞪着她,心中焦躁至极,嘶声道:“这些流言蜚语,不过是为了玷污你的清名,折我羽翼而已!你为了这种莫名其妙的东西,突然请辞,岂不是正中小人下怀,毁东宫根基?”
王纶满腔高兴都被太子这话泼得冰冷,万贞也因此犹豫了一下,太子深吸了口气,闭了下眼睛,对几位先生道:“几位先生,今日孤宫中有事,课业还容明日再补!大伴,替孤好生侍奉几位先生!”
他说着快步过来,一把抓住万贞的手腕,想拉着她走。
万贞之所以今日直接过来,当着东宫属臣的面辞行,是因为她知道,一旦私下相对,面对这个自己抚养长大的孩子,她根本没有办法开口离开。
这是她十二年的心血所寄,是她十二年的依持所在;也许在旁人眼里看来,总是年长者负着照顾孩子的重任,而孩子只是拖累。殊不知在这种相依为命的生命历程里,没有谁是一昧付出,也没有谁一昧得到;她于这世间无根无基,若不是他系着她的心神,她在这里,是因为他在,岁月才被赋予了重量,生命才因此而鲜活。
她固然为他沐风栉雨,他又何尝不是为她照亮归途?
他于她是如此的珍重,他的要求,不管是困难的,容易的;有理的,无理的,她总是不忍拒绝。若没有外人在场,没有礼法规制的限定,她怕自己会失去理智,完全忘记来意。
此时太子想拉着她离开,她下意识的抖了一下手,想将他甩开。但太子紧抓着她的手不放,回头看着她,喑声道:“你答应过!不得允许,不会离开!”
他乌黑的双眸里满是求恳,万贞对上这样的目光,心一颤,垂下眼眸,随着他跨出了正殿。
太子脚步飞快,一路穿廊过道,登阶上楼,直走到后寝二楼的凉阁上,才停了下来。万贞不明所以,太子将所有侍从喝退,站在窗前,指着东面的重楼累榭,缓缓地说:“你知道吗?我每天早晚的课间,都要站在这里,看着你从东门出宫,再看到你从东门回来。你向往宫外的自由,我不能拦你出宫;但我很怕你哪天出去后,突然就不肯回来了!”
万贞懵懵懂懂,反倒是陈表因为钱皇后和周贵妃都与郕王妃相厚,得以与皇帝后宫的人来往,把这流言听得一字不漏,心急如焚。他不敢径自去东宫找万贞,便使人盯着舒彩彩。等万贞去找舒彩彩时,赶紧跑过去找她。
万贞从陈表嘴里听到流言内容,整个人都要不好了。虽说她算是经过现代信息冲刷,对飞短流长有很强的抗力,但一想到这些人编排流言,居然将她和一手带大的太子混在一起,她就有种难言的愤怒,恨不得将传流言的人找出来打烂他的臭嘴。
舒彩彩看到她这样子,意外极了:“这流言在宫外都已经传快一年了,你不知道?”
万贞气道:“合着你也知道,一直没告诉我?”
舒彩彩理所当然的说:“你为太子出生入死,有点良心的人都会知恩图报,让你终生有靠,在一起不是很自然嘛?”
万贞眼珠子都要掉下来了:“我比太子大十七岁!”
“樊顺妃,李安妃,不也大皇爷十三岁?她们都快五十的人了,皇爷不止封了妃,还让御医细心给她们调养身体求子嗣,以酬谢当年南宫陪伴的功劳。太子怎么就不能报答你在东宫和沂王府护持他的功劳?”
舒彩彩撇了撇嘴,道:“这些流言,也就是膈应你罢了。难道传出太子爷忘恩负义,连从小护持自己长大的侍长也容不得,或者护不得,就是好事?”
舒彩彩与万贞亲近,说话自然偏着她,明明不堪的流言,在她说来却简单得很。万贞啼笑皆非,陈表却是直皱眉头,道:“彩姐,你就别添乱了!太子知恩图报是一回事,说贞儿勾引幼主,那又是另一回事!两者的差别不可同日而语,一旦轻忽,是真会要人命的!”
万贞忍不住捂住额头,长长的叹了口气,示意他们都不要再说话,让她安静地呆一会儿。
自从意识到男孩子不能总跟宦官、女子呆在一块,以免养得性子太过阴柔后,她就一直尽量避免过度保护太子。等到东宫詹事、侍讲学士、宾客、舍人等属臣各就其位,她更是除了早晚问候起居,节庆日或太子特意宣召外,极少近身伴侍。
而太子自从正式步入青春期,与她相处时就特别留意男女之别,不止戒断了小时候那种有点开心或不开心,都往她身上腻的习惯。连偶尔她帮着整理一下衣饰,不小心碰到了他的肌肤,都要脸红半天,躲着不看她。就这样守礼避嫌都能传出这样的流言来,看来她现在留在太子身边,果然是阻碍多于帮助了。
她有些茫然的驾马回到东宫,往常她进出东宫走的都是侧门,以免让人觉得她一个女子,却每日出宫管事,没有规矩,坏了太子招贤纳能的机会。但今天她走到清宁宫高大的仪门前,却突然生出一股冲动,将坐骑的缰绳丢给从人,抬脚登上了门阶。
王纶和他的手下霸占了太子身边的近侍事务,东宫外围的守卫、门子轮值却还是她一手布置,且不定时四处巡查有无安全纰漏。东宫的门子认得她,倒不阻拦,只是例行过来对验了一下腰牌,笑问:“万侍今天回来,怎么走的这边?”
万贞淡淡地道:“今日天好,过来走走。”
门子只当她又来做安全巡检,陪笑目送她进去,却没派人向太子通传。
万贞沿着正门而下,踏着庭中的甬道徐步前行,目光从清宁宫精美华丽的雕梁画栋滑过,掠过汉白玉砌成的云台,落在高大巍峨的青瓦重檐正殿上。
她两次带着太子入驻此宫,第一次被迫离开时,她想的是一定要带太子再回到这里,也确实回来了;现在太子安居东宫,而她,却又到了离开的时候。
太子还小的时候,他们相依为命,这宫廷于她来说,虽不能安身立命,但也是牵挂所在,虽然束缚重重,却也能住下来;如今太子已经长大成人,父母双全,臣属当力,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不再需要她了。
虽然她曾经想过,等到太子加冠成年,她再离开这个缺乏安全感的孩子,自己可以心无所憾。然而现在情势变化,她留在这里对太子助益极少,却会因为阻拦了别人的路,而妨碍太子更好的结纳助力。
是该离开了!
这个地方,可以让她尊荣富贵,可以让她锦衣玉食,但始终不是她的根基所在,更不是她心之所向。
太子如今的课业,上午仍是单听侍讲学士讲课,下午却仿照皇帝在文化殿开的经筵,变成了几位学士、宾客、舍人辩经论策,任太子在其中听取长短,加深理解,增强判断能力。
万贞从云台下走上来时,几位先生的策论已经告一段落,太子正命王纶带了人奉茶,给几位先生润嗓子。
斜阳西下,将她的影子拉得长长的,投入殿中。那是寻常青衣宦官的冠戴打扮,刚投下半截斜映的剪影,太子却猛然抬起头来,惊喜的看着她,灿然一笑。
脸庞洁白,犹如美玉生辉的少年,长眉斜挑飞扬,凤目清亮温润,鼻子挺俏俊秀,丹唇皓齿,明明是男孩子,但却有着种雌雄莫辨的俊丽。一笑起来,顿时让人觉得仿佛见到朝阳初升,霞光绚烂的美景。
为了在臣下面前营造稳重端庄的形象,太子日常的表情虽然温和,但却很少浮现出大喜大怒的激动情绪。陡然看到太子这样的笑容,不独王纶吃了一惊,几位先生也愣了愣。
万贞对上这样的明快绚丽的笑脸,忍不住也回报一笑。她一向不来太子学习之地,默认由王纶掌握东宫属臣及对接朝政的权柄。今天突然来到前殿,太子惊喜交集,王纶却怕她来争权,惊问:“万侍,你来这前殿干什么?”
万贞并不理他,径自走到太子位前,躬身行礼:“殿下,臣来辞行!”
太子惊得一跃而起,疑问:“你说什么?”
万贞看着这个自己一手带大的少年,清晰而坚定的说:“殿下,臣自您三岁时奉太后娘娘之命,充任东宫内侍长,已经整整十二年。赖娘娘洪福,殿下虽屡经磨难,却仍然纯良温厚,仁爱宽容。如今殿下年岁已长,且上有父母庇佑,下得群臣扶持,朝野皆知贤名。已经不需要臣护持左右,故来辞行!”
王纶听到她是来辞行的,大喜过望;而几位先生这才意识到她是谁,顿时情绪微妙;独有太子脸涨得通红,因为情绪太过激动,不得不用力握紧桌角,才忍住跳出来抓住她的冲动,好一会儿才从喉间挤出一句话来:“孤、不、允!”
万贞摇了摇头,道:“殿下,臣多年侍奉驾前,夙兴夜寐,不敢丝毫懈怠,实已心力交瘁,难以为继,请您成全!”
“假话!你是因为宫外的流言,才想离开的!”太子瞪着她,心中焦躁至极,嘶声道:“这些流言蜚语,不过是为了玷污你的清名,折我羽翼而已!你为了这种莫名其妙的东西,突然请辞,岂不是正中小人下怀,毁东宫根基?”
王纶满腔高兴都被太子这话泼得冰冷,万贞也因此犹豫了一下,太子深吸了口气,闭了下眼睛,对几位先生道:“几位先生,今日孤宫中有事,课业还容明日再补!大伴,替孤好生侍奉几位先生!”
他说着快步过来,一把抓住万贞的手腕,想拉着她走。
万贞之所以今日直接过来,当着东宫属臣的面辞行,是因为她知道,一旦私下相对,面对这个自己抚养长大的孩子,她根本没有办法开口离开。
这是她十二年的心血所寄,是她十二年的依持所在;也许在旁人眼里看来,总是年长者负着照顾孩子的重任,而孩子只是拖累。殊不知在这种相依为命的生命历程里,没有谁是一昧付出,也没有谁一昧得到;她于这世间无根无基,若不是他系着她的心神,她在这里,是因为他在,岁月才被赋予了重量,生命才因此而鲜活。
她固然为他沐风栉雨,他又何尝不是为她照亮归途?
他于她是如此的珍重,他的要求,不管是困难的,容易的;有理的,无理的,她总是不忍拒绝。若没有外人在场,没有礼法规制的限定,她怕自己会失去理智,完全忘记来意。
此时太子想拉着她离开,她下意识的抖了一下手,想将他甩开。但太子紧抓着她的手不放,回头看着她,喑声道:“你答应过!不得允许,不会离开!”
他乌黑的双眸里满是求恳,万贞对上这样的目光,心一颤,垂下眼眸,随着他跨出了正殿。
太子脚步飞快,一路穿廊过道,登阶上楼,直走到后寝二楼的凉阁上,才停了下来。万贞不明所以,太子将所有侍从喝退,站在窗前,指着东面的重楼累榭,缓缓地说:“你知道吗?我每天早晚的课间,都要站在这里,看着你从东门出宫,再看到你从东门回来。你向往宫外的自由,我不能拦你出宫;但我很怕你哪天出去后,突然就不肯回来了!”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