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05 第105章 中篇
- 106 第106章 中篇
- 107 第107章 中篇
- 108 第108章 中篇
- 109 第109章 中篇
- 110 第110章 中篇
- 111 第111章 中篇
- 112 第112章 中篇
- 113 第113章 中篇
- 114 第114章 中篇
- 115 第115章 中篇
- 116 第116章 中篇
- 117 第117章 中篇
- 118 第118章 中篇
- 119 第119章 中篇
- 120 第120章 中篇
- 121 第121章 中篇
- 122 第122章 中篇
- 123 第123章 中篇
- 124 第124章 中篇
- 125 第125章 中篇
- 126 第126章 中篇
- 127 第127章 中篇
- 128 第128章 中篇
- 129 第129章 中篇
- 130 第130章 中篇
- 131 第131章 中篇
- 132 第132章 中篇
- 133 第133章 中篇
- 134 第134章 中篇
- 135 第135章 中篇
- 136 第136章 中篇
- 137 第137章 中篇
- 138 第138章 中篇
- 139 第139章 中篇
- 140 第140章 中篇
- 141 第141章 中篇
- 142 第142章 下篇
- 143 第143章 下篇
- 144 第144章 下篇
- 145 第145章 下篇
- 146 第146章 下篇
- 147 第147章 下篇
- 148 第148章 下篇
- 149 第149章 下篇
- 150 第150章 下篇
- 151 第151章 下篇
- 152 第152章 下篇
- 153 第153章 下篇
- 154 第154章 下篇
- 155 第155章 下篇
- 156 第156章 下篇
- 157 第157章 下篇
- 158 第158章 下篇
- 159 第159章 下篇
- 160 第160章 下篇
- 161 第161章 下篇
- 162 第162章 下篇
- 163 第163章 下篇
- 164 第164章 下篇
- 165 第165章 下篇
- 166 第166章 下篇
- 167 第167章 下篇
- 168 第168章 下篇
- 169 第169章 下篇
- 170 第170章 下篇
- 171 第171章 下篇
- 172 第172章 下篇
- 173 第173章 下篇
- 174 第174章 下篇
- 175 第175章 下篇
- 176 第176章 下篇
- 177 第177章 下篇
- 178 第178章 下篇
- 179 第179章 下篇
- 180 第180章 下篇
- 181 第181章 下篇
- 182 第182章 下篇
- 183 第183章 下篇
- 184 第184章 下篇
- 185 第185章 下篇
- 186 第186章 下篇
- 187 第187章 下篇
- 188 第188章 下篇
- 189 第189章 下篇
- 190 第190章 下篇
- 191 第191章 下篇
- 192 第192章 下篇
- 193 第193章 下篇
- 194 第194章 下篇
- 195 第195章 下篇
- 196 第196章 下篇
- 197 第197章 下篇
- 198 第198章 下篇
- 199 第199章 下篇
- 200 第200章 下篇
- 201 第201章 下篇
- 202 第202章 下篇
- 203 第203章 下篇
- 204 第204章 下篇
- 205 第205章 下篇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115章 中篇
第115章 中篇
中篇:读心术: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了解和影响你周围的人
第七章 读心操练7:九型人格的社交密码
第七节 享乐型人格:夸大自我爱吹牛
读心面面观:
什么样的人属于“享乐型人格”?
妙解读心术:
“万人迷”这个词语用在享乐主义者的身上再合适不过了。他们非常合群,而且能说会道;他们魅力十足,喜欢享乐。无论你提议干什么,他们都想干;无论你提议去哪里,他们都想去。享乐主义者热情直率,他们习惯于用夸张的肢体动作如拥抱、拍打或抚摸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不过,在成为万人迷的同时,他们逃避问题及避开不利处境的性格倾向常常使他们成为名副其实的吹牛大王,战国时期的季孙氏便是这种人。
艾子是战国时齐国人,在“战国四君子”之一的孟尝君家里做食客已经三年,孟尝君对他很尊重,视为嘉宾。后来艾子又从齐国回到鲁国,与季孙氏相遇。
季孙问他:“您在齐国住了那么久,那么请问齐国最有德才的人是谁?”艾子说:“没有比孟尝君更好的。”季孙说:“孟尝君有什么德行?”艾子说:“孟尝君家里有食客三千,食客们穿好的、吃好的而孟尝君一点儿也不厌烦。他若不是个大好人,能做到这样吗?”
季孙冷笑了一下说:“您这是在瞧不起我啊,我家也养着三千食客,难道就只有那个号称孟尝君的田文才有这个德行吗?”听他这么一说,艾子不觉肃然起敬,说:“失敬,失敬,我现在才知道您也是鲁国的大贤人啊,我明日就登门造访,到您府上会会那三千食客。”季孙说:“好吧。”
第二天一早,艾子洗漱干净、穿戴齐整就去拜访。一走进季孙的大门,静悄悄的,到了大厅里,连个人影也没有,艾子纳闷:莫非食客们住在别的馆舍?过了好大一会儿,季孙才出来,艾子问他:“食客在哪里?”季孙装出一副怅然若失的样子说:“先生您来得太晚啦,三千食客各自回家吃饭去了!”艾子方知上了季孙的当,打心眼里对他嗤之以鼻,冷笑两声就走了。
为什么季孙氏喜欢自我炫耀,说出一些和事实不相符的事情来呢?心理学家认为,补偿自我的需要是引起吹牛的常见心理原因。同样,享乐主义者喜欢夸大自己的能力和身份,实际上是出于心理补偿。他们在别人面前吹嘘自己既是为了弥补落差,在心理上达到自我理想的境界,也是为了让自己充满吸引力,希望得到其他人的崇拜和爱慕。其次,他们期望借助大话提高自信、降低内心的恐惧和焦虑,例如当对手向自己进行挑战时,就可以通过吹牛在刻意“蔑视”对手的同时,增强自信心。
了解到享乐主义者惯于吹牛的原因,与其交往,我们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
1.给他们自我展示的机会
例如,明明知道他们在吹牛,也要认真倾听,并适时赞美;在参加集体活动时,鼓励他们表演节目,适当表现自己。总之,利用一切办法满足他们自我表现的欲望。当他们认为别人已经看到自己的价值时,自然不会再用吹牛的方法来换取别人的注意。
2.不要对他们进行过分的夸奖
过度的夸奖易给享乐主义者带来心理负担,使他们朝两个方向发展,要么变得焦虑,遇到困难容易退却;要么产生“我比谁都强”的心理,不允许或不能接受别人超过自己的事实。每当这种情况出现时,善于逃避现实的享乐主义者便开始编织一个又一个理想中的情景来麻痹自己。因此,在夸奖他们时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其词,并在表扬的前提下给他们指出不足之处。
3.以身作则,树立好榜样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我们平常就爱吹牛,当别人发现事实并不是那样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被欺骗的感觉,继而自己也陷入吹牛的旋涡。所以我们一定要以身作则,为别人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第七章 读心操练7:九型人格的社交密码
第七节 享乐型人格:夸大自我爱吹牛
读心面面观:
什么样的人属于“享乐型人格”?
妙解读心术:
“万人迷”这个词语用在享乐主义者的身上再合适不过了。他们非常合群,而且能说会道;他们魅力十足,喜欢享乐。无论你提议干什么,他们都想干;无论你提议去哪里,他们都想去。享乐主义者热情直率,他们习惯于用夸张的肢体动作如拥抱、拍打或抚摸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不过,在成为万人迷的同时,他们逃避问题及避开不利处境的性格倾向常常使他们成为名副其实的吹牛大王,战国时期的季孙氏便是这种人。
艾子是战国时齐国人,在“战国四君子”之一的孟尝君家里做食客已经三年,孟尝君对他很尊重,视为嘉宾。后来艾子又从齐国回到鲁国,与季孙氏相遇。
季孙问他:“您在齐国住了那么久,那么请问齐国最有德才的人是谁?”艾子说:“没有比孟尝君更好的。”季孙说:“孟尝君有什么德行?”艾子说:“孟尝君家里有食客三千,食客们穿好的、吃好的而孟尝君一点儿也不厌烦。他若不是个大好人,能做到这样吗?”
季孙冷笑了一下说:“您这是在瞧不起我啊,我家也养着三千食客,难道就只有那个号称孟尝君的田文才有这个德行吗?”听他这么一说,艾子不觉肃然起敬,说:“失敬,失敬,我现在才知道您也是鲁国的大贤人啊,我明日就登门造访,到您府上会会那三千食客。”季孙说:“好吧。”
第二天一早,艾子洗漱干净、穿戴齐整就去拜访。一走进季孙的大门,静悄悄的,到了大厅里,连个人影也没有,艾子纳闷:莫非食客们住在别的馆舍?过了好大一会儿,季孙才出来,艾子问他:“食客在哪里?”季孙装出一副怅然若失的样子说:“先生您来得太晚啦,三千食客各自回家吃饭去了!”艾子方知上了季孙的当,打心眼里对他嗤之以鼻,冷笑两声就走了。
为什么季孙氏喜欢自我炫耀,说出一些和事实不相符的事情来呢?心理学家认为,补偿自我的需要是引起吹牛的常见心理原因。同样,享乐主义者喜欢夸大自己的能力和身份,实际上是出于心理补偿。他们在别人面前吹嘘自己既是为了弥补落差,在心理上达到自我理想的境界,也是为了让自己充满吸引力,希望得到其他人的崇拜和爱慕。其次,他们期望借助大话提高自信、降低内心的恐惧和焦虑,例如当对手向自己进行挑战时,就可以通过吹牛在刻意“蔑视”对手的同时,增强自信心。
了解到享乐主义者惯于吹牛的原因,与其交往,我们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
1.给他们自我展示的机会
例如,明明知道他们在吹牛,也要认真倾听,并适时赞美;在参加集体活动时,鼓励他们表演节目,适当表现自己。总之,利用一切办法满足他们自我表现的欲望。当他们认为别人已经看到自己的价值时,自然不会再用吹牛的方法来换取别人的注意。
2.不要对他们进行过分的夸奖
过度的夸奖易给享乐主义者带来心理负担,使他们朝两个方向发展,要么变得焦虑,遇到困难容易退却;要么产生“我比谁都强”的心理,不允许或不能接受别人超过自己的事实。每当这种情况出现时,善于逃避现实的享乐主义者便开始编织一个又一个理想中的情景来麻痹自己。因此,在夸奖他们时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其词,并在表扬的前提下给他们指出不足之处。
3.以身作则,树立好榜样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我们平常就爱吹牛,当别人发现事实并不是那样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被欺骗的感觉,继而自己也陷入吹牛的旋涡。所以我们一定要以身作则,为别人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