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496 第四九九章 泥沼
- 497 第五OO章 服侍
- 498 第五O一章 装傻
- 499 第五O二章 用强
- 500 第五O三章 不懂?
- 501 第五O四章 晨起
- 502 第五O五章 喜帕
- 503 第五O六章 鸽子
- 504 第五O七章 服侍
- 505 第五O八章 无语
- 506 第五O九章 羞怒
- 507 第五一O章 西园
- 508 第五一一章 世子
- 509 第五一二章 规矩
- 510 第五一三章 奢靡
- 511 第五一四章 变态
- 512 第五一五章 挤兑
- 513 第五一六章 贤惠
- 514 第五一七章 叹气
- 515 第五一八章 尴尬
- 516 第五一九章 根源
- 517 第五二O章 撺掇
- 518 第五二一章 动念
- 519 第五二二章 看透
- 520 第五二三章 好事
- 521 第五二四章 三朝
- 522 第五二五章 恢复
- 523 第五二六章 冷眼
- 524 第五二七章 病发
- 525 第五二八章 送人
- 526 第五二九章 收吗?
- 527 第五三O章 无语
- 528 第五三一章 拦住
- 529 第五三二章 收了
- 530 第五三三章 安置
- 531 第五三四章 谁了?
- 532 第五三五章 去留
- 533 第五三六章 等着
- 534 第五三七章 急眼
- 535 第五三八章 说亲
- 536 第五三九章 又说
- 537 第五四O章 三喜
- 538 第五四一章 叫来
- 539 第五四二章 背锅
- 540 第五四三章 将住
- 541 第五四四章 找药
- 542 第五四五章 来客
- 543 第五四六章 颖儿
- 544 第五四七章 挠墙
- 545 第五四八章 平妻
- 546 第五四九章 接回
- 547 第五五O章 病倒
- 548 第五五一章 针锋
- 549 第五五二章 公差
- 550 第五五三章 打探
- 551 第五五四章 不速
- 552 第五五五章 之客
- 553 第五五六章 遇袭
- 554 第五五七章 袖箭
- 555 第五五八章 解药
- 556 第五五九章 脱身
- 557 第五六O章 好了
- 558 第五六一章 道士
- 559 第五六二章 犯冲
- 560 第五六三章 笄礼
- 561 第五六四章 喜讯
- 562 第五六五章 高调
- 563 第五六六章 男相
- 564 第五六七章 拙劣
- 565 第五六八章 姨娘
- 566 第五六九章 震惊
- 567 第五七O章 离奇
- 568 第五七一章 谋划
- 569 第五七二章 谅解
- 570 第五七三章 相安
- 571 第五七四章 镇定
- 572 第五七五章 造反
- 573 第五七六章 地道
- 574 第五七七章 硬闯
- 575 第五七八章 有备
- 576 第五七九章 开门
- 577 第五八O章 担忧
- 578 第五八一章 激变
- 579 第五八二章 没带
- 580 第五八三章 局面
- 581 第五八四章 内讧
- 582 第五八五章 回府
- 583 第五八六章 王府
- 584 第五八七章 激怒
- 585 第五八八章 失心
- 586 第五八九章 遁走
- 587 第五九O章 不宣
- 588 第五九一章 相搏
- 589 第五九二章 犹豫
- 590 第五九三章 何故
- 591 第五九四章 新闻
- 592 第五九六章 安排
- 593 第五九七章 送他
- 594 第五九八章 选择(尾声)
- 595 第五九九章 幸运(后记)
- 596 第六OO章 如果(番外)
- 597 第五九九章 幸运(后记)
- 598 第六OO章 如果(番外)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五O九章 羞怒
第五O九章 羞怒
虽然她此刻敛着眉,垂着眸,捧着茶一声不语,看似神情坦然声色不动。但其实,她心里,已经……有一万头羊驼奔腾而过。
认真来讲,因为之前对沈府的种种了解,莫少璃不是没想过进到沈家门里后沈老夫人会给她个十足十的下马威。毕竟,沈老夫人在这种事情上有前科。
当年镇国公沈献背着沈老夫人求先帝赐婚李三姑娘,沈老夫人因为对亲事不满,在李三姑娘进门后敬媳妇茶时曾当着全族人的面给李三姑娘——既如今沈夫人——难堪,足足让沈夫人跪够了一个时辰,才接了茶。
由此猜想,她大概也不会让有样学样的沈策的同样被赐婚的媳妇——既自己……好过。并且说起来,沈策在沈老夫人面前混得还不如他爹沈献。
不过莫少璃后来也又想,虽然婆母沈夫人和自己都是沈家父子背着沈老夫人赐婚来的,但婆母沈夫人的沈老夫人的儿媳,自己是孙媳,又有不同。
进门后沈老夫人就是给她下马威,大致应该也不会超过那回不接婆母沈夫人的茶。
她倒真没想到,这沈家老太太竟然会一招用到底,把用在儿媳身上的损招半点没换地又用到了自己这个孙媳妇身上。
那么,此刻,沈老夫人都竟这么做了……她又该当如何?
她记得程诺给她的沈家情报里说,当年沈老夫人做得比今日还要绝,接了公爹镇国公沈献的茶,独独让婆母沈夫人跪着,公爹镇国公沈献就那么在旁边看着,一句话也不敢说的。
今儿自己好歹还有沈策陪着。
然而……有他陪着似乎也没有什么用……莫少璃微微侧目,瞄了瞄身旁的沈策……他又替不了自己!却难道,她真要和婆母一般,也要跪足一个时辰来求老太太喝她的茶?
她可没有那么大的孝心!
即便有,她也不愿把这孝心给上面这个无事生非的老太太。
只老太太不接,她作为新媳妇也不便开口说话,更不能硬往老太太手里塞不是?那么……传说中镇国公府里唯一敢忤逆老太太的沈尚书能不能指望一下?
莫少璃就又微微侧了侧头去看沈策。
她一眼还没有看完,就听沈策声音忽然响起:“祖母,请喝茶!”声音很轻,很淡,带着丝丝冷意。
他都出声提醒了,沈老夫人再想装没看到,也装不下去了,“唉”了一声转过头来。
“瞧瞧祖母,可真是,只顾去看你半年未见的叔祖母了,竟就忘了你!”她目光落在沈策身上,笑不达眼底地说着,从沈策手里接过茶盅,抿了一口,放在桌上,却依旧没有接莫少璃手里的。
莫少璃见状,心中再次奔过一万头羊驼。
刚才她还庆幸自己比婆母沈夫人待遇好,有沈策一块陪着呢,这下好了,眨眼落到同样境地了。看情形,老太太是想要情景再现吗?
只是不知道眼前的沈尚书比起当年的沈国公来……会不会稍微靠谱那么一点点?
她正想着,就听沈策说道:“祖母,请喝莫氏的茶!”
旁边沈夫人:“……”
屋里众人:“……”
沈老夫人:“……”
屋子里再次陷入寂静之中,沈老夫人脸色瞬间就僵了。
在坐的谁不知道,习俗中,新婚三日里,不管新婚妻子受婆家人如何对待,做丈夫的都万不能在家人面前做出任何袒护妻子的言行来。
其意就是要告诫新过门的媳妇:不管你在娘家如何,那是在娘家。到了婆家,一切就得按着婆家的规矩走,不得有任何骄纵之行,恣意之态!
沈老夫人当年就是仗着这个习俗,进门杀了沈夫人李三姑娘的威风,镇国公沈献虽然也心疼妻子,但有这规矩压着,就并不敢说话。
今儿她所以会把当初用在沈夫人身上的招数对莫少璃故伎重演,一是觉得这招数虽老,却有足够的杀伤力;再就是觉得即便沈策平日里再忤逆,在认亲这样众目睽睽的场面上,他总得多少做作样子罢?
她却没想到……没想到沈策这小狼崽子竟也敢的?
若不是还不想就此放过莫少璃,沈老夫人真的会被气得倒仰,当场昏死过去。
不说沈老夫人如何羞怒,沈策藐视世俗,不顾成规,公然当众回护新婚妻子的举动不仅恼了沈老夫人,也惊了屋里众人。
短暂的沉默之后,屋子里此起彼伏地响起了切切私语,虽则交头接耳中用词和说法各有不同,中心意思却只有一个,自然都是在说沈策怎样的肆意妄为,惊(不)世(懂)骇(规)俗(矩)。
只沈夫人是例外。
先前沈老夫人晾着沈策和莫少璃不肯接茶时,沈夫人是屋中人里最觉难堪的那个。而此时,她却就最感欣慰了。
同样的情形同样的事,当年夫君不敢做的事不敢说的话,如今儿子都已做到。这是不是表示着,这么多年她在沈家所承受的一切,儿媳今后不用再重蹈覆辙?
那种委屈有她一个人受就够了,不必再多儿媳一个。
沈老夫人僵归僵,恼归恼,就算沈策说的话再不合时宜,但他话已经说出来了,在他虎视眈眈的目光注视下,她也没法子再继续无视还在捧着茶举在她面前的莫少璃了,只能伸手接下茶盅,示意丫鬟递给莫少璃一个松花绿素色荷包。
矮矮扁扁,裹得很严实,并内里不知何物。
而沈老夫人虽然接下了莫少璃的茶,却并没有喝,沾都没沾一下,就顺手放在了桌上。
沈策也并不在意她喝,或者不喝,只要她接了茶,就表示着礼过来。
喝不喝,并无所谓。
莫少璃当然更不在意。
她手都举酸了,腿都跪麻了,她敬一杯茶容易么?
喝不喝,真的和她没关系。
沈老夫人接了莫少璃的茶后,沈策随即也就站起了身,而后在众目昭昭下,毫不避忌地伸手把莫少璃从地上托了起来。
沈老夫人在上头眼睁睁看着,脸色就更难看了,沉着脸站起身说道:“这就去祠堂罢!”
认真来讲,因为之前对沈府的种种了解,莫少璃不是没想过进到沈家门里后沈老夫人会给她个十足十的下马威。毕竟,沈老夫人在这种事情上有前科。
当年镇国公沈献背着沈老夫人求先帝赐婚李三姑娘,沈老夫人因为对亲事不满,在李三姑娘进门后敬媳妇茶时曾当着全族人的面给李三姑娘——既如今沈夫人——难堪,足足让沈夫人跪够了一个时辰,才接了茶。
由此猜想,她大概也不会让有样学样的沈策的同样被赐婚的媳妇——既自己……好过。并且说起来,沈策在沈老夫人面前混得还不如他爹沈献。
不过莫少璃后来也又想,虽然婆母沈夫人和自己都是沈家父子背着沈老夫人赐婚来的,但婆母沈夫人的沈老夫人的儿媳,自己是孙媳,又有不同。
进门后沈老夫人就是给她下马威,大致应该也不会超过那回不接婆母沈夫人的茶。
她倒真没想到,这沈家老太太竟然会一招用到底,把用在儿媳身上的损招半点没换地又用到了自己这个孙媳妇身上。
那么,此刻,沈老夫人都竟这么做了……她又该当如何?
她记得程诺给她的沈家情报里说,当年沈老夫人做得比今日还要绝,接了公爹镇国公沈献的茶,独独让婆母沈夫人跪着,公爹镇国公沈献就那么在旁边看着,一句话也不敢说的。
今儿自己好歹还有沈策陪着。
然而……有他陪着似乎也没有什么用……莫少璃微微侧目,瞄了瞄身旁的沈策……他又替不了自己!却难道,她真要和婆母一般,也要跪足一个时辰来求老太太喝她的茶?
她可没有那么大的孝心!
即便有,她也不愿把这孝心给上面这个无事生非的老太太。
只老太太不接,她作为新媳妇也不便开口说话,更不能硬往老太太手里塞不是?那么……传说中镇国公府里唯一敢忤逆老太太的沈尚书能不能指望一下?
莫少璃就又微微侧了侧头去看沈策。
她一眼还没有看完,就听沈策声音忽然响起:“祖母,请喝茶!”声音很轻,很淡,带着丝丝冷意。
他都出声提醒了,沈老夫人再想装没看到,也装不下去了,“唉”了一声转过头来。
“瞧瞧祖母,可真是,只顾去看你半年未见的叔祖母了,竟就忘了你!”她目光落在沈策身上,笑不达眼底地说着,从沈策手里接过茶盅,抿了一口,放在桌上,却依旧没有接莫少璃手里的。
莫少璃见状,心中再次奔过一万头羊驼。
刚才她还庆幸自己比婆母沈夫人待遇好,有沈策一块陪着呢,这下好了,眨眼落到同样境地了。看情形,老太太是想要情景再现吗?
只是不知道眼前的沈尚书比起当年的沈国公来……会不会稍微靠谱那么一点点?
她正想着,就听沈策说道:“祖母,请喝莫氏的茶!”
旁边沈夫人:“……”
屋里众人:“……”
沈老夫人:“……”
屋子里再次陷入寂静之中,沈老夫人脸色瞬间就僵了。
在坐的谁不知道,习俗中,新婚三日里,不管新婚妻子受婆家人如何对待,做丈夫的都万不能在家人面前做出任何袒护妻子的言行来。
其意就是要告诫新过门的媳妇:不管你在娘家如何,那是在娘家。到了婆家,一切就得按着婆家的规矩走,不得有任何骄纵之行,恣意之态!
沈老夫人当年就是仗着这个习俗,进门杀了沈夫人李三姑娘的威风,镇国公沈献虽然也心疼妻子,但有这规矩压着,就并不敢说话。
今儿她所以会把当初用在沈夫人身上的招数对莫少璃故伎重演,一是觉得这招数虽老,却有足够的杀伤力;再就是觉得即便沈策平日里再忤逆,在认亲这样众目睽睽的场面上,他总得多少做作样子罢?
她却没想到……没想到沈策这小狼崽子竟也敢的?
若不是还不想就此放过莫少璃,沈老夫人真的会被气得倒仰,当场昏死过去。
不说沈老夫人如何羞怒,沈策藐视世俗,不顾成规,公然当众回护新婚妻子的举动不仅恼了沈老夫人,也惊了屋里众人。
短暂的沉默之后,屋子里此起彼伏地响起了切切私语,虽则交头接耳中用词和说法各有不同,中心意思却只有一个,自然都是在说沈策怎样的肆意妄为,惊(不)世(懂)骇(规)俗(矩)。
只沈夫人是例外。
先前沈老夫人晾着沈策和莫少璃不肯接茶时,沈夫人是屋中人里最觉难堪的那个。而此时,她却就最感欣慰了。
同样的情形同样的事,当年夫君不敢做的事不敢说的话,如今儿子都已做到。这是不是表示着,这么多年她在沈家所承受的一切,儿媳今后不用再重蹈覆辙?
那种委屈有她一个人受就够了,不必再多儿媳一个。
沈老夫人僵归僵,恼归恼,就算沈策说的话再不合时宜,但他话已经说出来了,在他虎视眈眈的目光注视下,她也没法子再继续无视还在捧着茶举在她面前的莫少璃了,只能伸手接下茶盅,示意丫鬟递给莫少璃一个松花绿素色荷包。
矮矮扁扁,裹得很严实,并内里不知何物。
而沈老夫人虽然接下了莫少璃的茶,却并没有喝,沾都没沾一下,就顺手放在了桌上。
沈策也并不在意她喝,或者不喝,只要她接了茶,就表示着礼过来。
喝不喝,并无所谓。
莫少璃当然更不在意。
她手都举酸了,腿都跪麻了,她敬一杯茶容易么?
喝不喝,真的和她没关系。
沈老夫人接了莫少璃的茶后,沈策随即也就站起了身,而后在众目昭昭下,毫不避忌地伸手把莫少璃从地上托了起来。
沈老夫人在上头眼睁睁看着,脸色就更难看了,沉着脸站起身说道:“这就去祠堂罢!”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