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51 第51章 各有所愿
- 52 第52章 流派传承
- 53 第53章 空穴来风
- 54 第54章 卖女求荣
- 55 第55章 母子连心
- 56 第56章 暗流涌动
- 57 第57章 恶有恶报
- 58 第58章 没完没了
- 59 第59章 好物成双
- 60 第60章 将错就错
- 61 第61章 是非因果
- 62 第62章 事有对错
- 63 第63章 见微知著
- 64 第64章 人小鬼大
- 65 第65章 自以为是
- 66 第66章 其心可诛
- 67 第67章 聪明糊涂
- 68 第68章 寿诞之日
- 69 第69章 无事生非
- 70 第70章 心结难解
- 71 第71章 黄金牢笼
- 72 第72章 长夜难眠
- 73 第73章 得过且过
- 74 第74章 牵线搭桥
- 75 第75章 神秘花笺
- 76 第76章 前世种种
- 77 第77章 负负得正
- 78 第78章 密室消失
- 79 第79章 宝贝与草
- 80 第80章 如此简单
- 81 第81章 见仁见智
- 82 第82章 奇思怪想
- 83 第83章 爱学不学
- 84 第84章 不争朝夕
- 85 第85章 得不偿失
- 86 第86章 孤芳自赏
- 87 第87章 贼心不死
- 88 第88章 见机行事
- 89 第89章 不可复制
- 90 第90章 日思夜梦
- 91 第91章 弱肉强食
- 92 第92章 吵吵闹闹
- 93 第93章 跳梁小丑
- 94 第94章 借题发挥
- 95 第95章 天要下雨
- 96 第96章 登门问罪
- 97 第97章 开诚布公
- 98 第98章 仁至义尽
- 99 第99章 浮想联翩
- 100 第100章 王涣之死
- 101 第101章 休沐之日
- 102 第102章 家人难当
- 103 第103章 舍己为人
- 104 第104章 人心不足
- 105 第106章 不约而同
- 106 第106章 梅花三弄
- 107 第107章 微服私访
- 108 第108章 恶人难为
- 109 第109章 岁月如刀
- 110 第110章 请君入瓮
- 111 第111章 欧式家教
- 112 第112章 孰不可忍
- 113 第113章 私心杂念
- 114 第114章 打上门去
- 115 第115章 针尖麦芒
- 116 第116章 礼尚往来
- 117 第117章 黄雀太多
- 118 第118章 功成身退
- 119 第119章 唇枪舌剑
- 120 第120章 另一桩事
- 121 第121章 孤枕难眠
- 122 第122章 知足常乐
- 123 第123章 过犹不及
- 124 第124章 积劳成疾
- 125 第125章 始作俑者
- 126 第126章 太后驾到
- 127 第127章 忍无可忍
- 128 第128章 心想事成
- 129 第129章 不问不说
- 130 第130章 见异思迁
- 131 第131章 空穴来风
- 132 第132章 立身之道
- 133 第133章 133、无济于事
- 134 第134章 134、白费力气
- 135 第135章 125、昭然若揭
- 136 第136章 136、朱边私访
- 137 第137章 137、大同世界
- 138 第138章 138、先制人
- 139 第139章 139、低头认罪
- 140 第140章 140、毫无价值
- 141 第141章 141、无关因果
- 142 第142章 142、三年之后
- 143 第143章 143、往事重演
- 144 第144章 144、庸人自扰
- 145 第145章 145、粗心大意
- 146 第146章 146、是是非非
- 147 第147章 147、一脚踹飞
- 148 第148章 148、欢声笑语
- 149 第149章 149、相聚皇庄
- 150 第150章 150、返京途中
- 151 第151章 151、狭路相逢
- 152 第152章 152、积习难改
- 153 第153章 153、花开两处
- 154 第154章 154、各一枝
- 155 第155章 155、桃红柳绿
- 156 第156章 156、还俗待嫁
- 157 第157章 157、祸从口入
- 158 第158章 158、阴私手段
- 159 第159章 159、南辕北辙
- 160 第160章 160、另辟蹊径
- 161 第161章 161、防守反击
- 162 第162章 162、宫里宫外
- 163 第163章 163、冰肌玉骨
- 164 第164章 164、乌龟鸵鸟
- 165 第165章 165、离京之后
- 166 第166章 166、三观不合
- 167 第167章 167、自投罗网
- 168 第168章 168、无需多问
- 169 第169章 169、巧舌如簧
- 170 第170章 170、暂且合作
- 171 第171章 171、烈火干柴
- 172 第172章 172、许我来生
- 173 第173章 173、出人意料
- 174 第174章 174、新人旧人
- 175 第175章 175、以儆效尤
- 176 第176章 176、身不由己
- 177 第177章 177、新科进士
- 178 第178章 178、无妄之灾
- 179 第179章 179、非法正义
- 180 第180章 180、脑洞大开
- 181 第181章 181、算有遗策
- 182 第182章 182、保命为先
- 183 第183章 183、断壁残垣
- 184 第184章 184、难以释怀
- 185 第185章 185、兴师问罪
- 186 第186章 186、来日方长
- 187 第187章 187、曲终人和
- 188 第188章 188、番外(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61章 是非因果
第61章 是非因果
听完前因后果,戚云恒的心情彻底平静下来。
此事,可大亦可小,也无所谓谁对谁错,只看他想要一个怎样的结果。
若是他想要推高文人学者的地位,加强尊师重道的理念,自然要安抚好那位卢姓讲师,对大皇子戚雨澈和二皇女戚雨霖加以责罚,甚至还要让坐视此事的二皇子戚雨溟与大皇女戚雨露受些无妄之灾。
然而,戚云恒并不想要这么做。
确切地说,他既不想更不能让这些文人学者凌驾于皇族之上。
先不说欧阳对这些人的反感以及这些人对他和欧阳的潜在威胁,仅仅只是考虑到这些人的用途和价值,戚云恒就对他们生不出去栽培扶植的兴趣。
无论儒家、法家还是其他什么学派,注重的都是一个“理”字。
然而作为一个皇帝,一个统治者,戚云恒的经历和经验都告诉他,“用”才是最重要的。他甚至可以什么道理都不明白,只要做到善“用”,天下便可紧握于自家之手。
偏偏这一点,却是哪个学派都不会教,也教不了,甚至于想教也未必能够教得会的,只能靠为君者自己思索,自己琢磨,自己实践。
正如,没人教过他如何当皇帝,更没人教过他如何才能当上皇帝。
若是戚云恒真按照当年在卫国公府里学到的那一套仁义礼智信的道理规矩去过活,早在欧阳娶他过门的时候,他就该本着“士可杀而不可辱”的坚定理念,一头撞死在喜堂上,哪还会有如今这般一统江山、君临天下的大好结局。
正因如此,戚云恒对所谓尊师重道一说向来都是不以为然,对那些自诩清高的文人学者也是不屑一顾。
只是时局变化,身份更迭,戚云恒不可能像放任自己那样将皇子皇女们也放任自流,丢下一堆书本让他们自学成才。即便他觉得这样做才是最好的,一众朝臣也不会认同。到时候,免不了又是一顿嘴皮子官司,烦得人肝火不断。
但要让那些正经有真本事的大臣去教导一众于国于民于己都无甚用处的皇子皇女,戚云恒又舍不得,觉得这纯粹是在浪费自己心肝宝贝们的才华和时间。
今日之事一发生,戚云恒更是暗自庆幸自己当初没有启用一众朝臣去做讲师——这要是六部尚书之类的心腹大臣与皇子皇女起了冲突,那才真的是左右为难,倾向于哪边都会让他纠结肉痛。
心念一转,戚云恒已经做出了决定:他要拿这个卢姓讲师开刀,让那些文人学者好好想一想所谓的“天地君亲师”为什么会是如今这种排序。
拿定主意,戚云恒便站起身来,领着魏公公等内侍和一众禁卫去了偏殿。
偏殿里,禁卫已经帮卢姓讲师止了血,只是没有皇帝陛下的谕令,谁也不敢去寻找太医。
大皇子戚雨澈也被两个禁卫控制起来,然而脸上表情仍然是不服不忿,身子也时不时地挣扎一下,显然还想继续动手,给这个卢姓讲师更加致命的打击。只是他并没有二皇女戚雨霖那样的好牙口,控制他的禁卫也不像普通宫人那样容易摆脱,戚雨澈再怎么挣扎,也只能是反反复复地做着无用之功。
另一边,二皇子戚雨溟和大皇女戚雨露手拉着手,躲到了偏殿一角,身边围着一众伴读陪侍,有的面色惶恐,有的兴奋好奇。
而另一个当事人二皇女戚雨霖一如既往地面无表情,如人偶一般直挺挺地站在桌椅旁边,身边的伴读却只剩下一个——这姑娘个子比她高出半头,身材也粗了一圈,偏偏却像小媳妇一样躲在瘦瘦小小的戚雨霖身后,慌里慌张地向前张望。
戚云恒一踏进偏殿大门,原本还在叫嚣吵闹的大皇子立刻就像泄了气的鞠蹴一样萎靡下来,缩起身子,没了动静。角落里的二皇子和大皇女也果断停止了交头接耳。只有二皇女面不改色,站在原地瞥了戚云恒一眼。
戚云恒也扫了他们四人一眼,然后转头看向那个不知是失血过多还是惊恐过度以至于面色惨白的卢姓讲师,很快就漠然吩咐道:“送卢先生去太医院诊治。”
“诺!”
“陛下——”
“父皇!”
禁卫、卢姓讲师、二皇女戚雨霖同时发声。
“何事?”戚云恒没有理会前面二人,将目光转向一旁的戚雨霖。
戚雨霖没有回答,直接将衣袖挽起,露出上臂处一道触目惊心的红痕。
原本还想说点什么的卢姓讲师立刻将到口的话咽回了肚子,原本就已经十分惨白的脸上更是愈发地没了血色。
“送卢讲师去太医院,再请位擅长外伤的太医到轩辕殿来。”戚云恒并没有当场追究伤人者的罪过,只面无表情地挥了挥手,让禁卫将卢姓讲师送走,心中却是暗暗腹诽:好丫头,还真是学会告状了!
因为戚云恒用的还是“送”字,只是稍稍换了个称呼,禁卫们也没对卢姓讲师动粗,然而就是这几道横眉冷目便将卢姓讲师吓软了腿,不敢不从亦不敢多言。
等卢姓讲师被禁卫们“搀扶”出去,戚云恒再次将目光转向四个儿女。
角落里的戚雨溟和戚雨霖互相看了一眼,小心翼翼地拨开伴读,站到了大皇子戚雨澈的身侧。
戚雨霖依旧留在原地,只放下衣袖,将伤痕遮掩起来。
戚云恒没有装模作样地询问前因后果,也不打算当着一众伴读、一干禁卫、一群太监的面责备哪一个皇子皇女,将目光在他们四人的身上逐个扫过,然后便漠然问道:“像今日这般责打尔等伴读之事,可还有过?”
戚雨溟和戚雨露再一次面面相觑,仿佛在用目光交流意见。
然而不等他们二人达成一致,一向对戚云恒畏之如虎的戚雨澈便抢先发声,“有!我的伴读就被他用戒尺打过,不止一次!”
戚雨露被戚雨澈这冷不防的一声叫喊吓得缩了下脖子,但马上就瞥了身侧的戚雨溟一眼,跟着说道:“我……我的伴读也被卢讲师打过手板。”
戚雨溟咬了咬牙,终究也选择了开口,“我的……不曾。”
——因为你最有可能被立为太子?
不只戚云恒,偏殿中不少禁卫和内侍都冒出了同样的猜测。
但这样的想法即便是戚云恒也不好宣之于口。
对于三个孩子的答复,戚云恒也没有当场置评,只控制着脸上表情,继续问道:“其他的太傅和讲师可曾有过类似的行径?”
“有!”见戚云恒没有打骂训斥,戚雨澈的胆子一下子大了起来,“教文书的王太傅,教礼学的曹讲师,还有教马术的武讲师,全都打罚过儿臣的伴读!”
“武讲师不曾责罚过儿臣的伴读!”戚雨露马上接言。
“那是因为你是女的,他根本就不稀罕教你,自然也不会管你!”戚雨澈恶狠狠地瞪了戚雨霖一眼。
“教礼学的曹讲师也曾责罚过儿臣的伴读。”戚雨溟赶紧插话,一方面让自己不再显得那么与众不同,另一方面却是将皇兄的注意力从皇妹的身上移开。
果然,戚雨澈马上转移了炮火,气鼓鼓地反驳道:“连手板都没打,就是把礼学的章程抄写了几遍,那也能叫责罚?!”
“够了。”戚云恒不快地蹙眉,制止了儿女间的争吵。
戚雨澈立刻哑了火,只满目凶光地瞪着同父异母的弟弟。
戚云恒没再理会四个儿女,转头叫来魏公公,让他派人把皇子皇女们的伴读全部送回家去,顺便告诉他们的父母家人,宫中休学十日,十日内,无需他们再入宫作陪。
魏公公应声而动,叫来几个年轻太监,安排人手送伴读们出宫。
等到一堆小萝卜头都被领出了偏殿,戚云恒这才转过头来,对四个儿女道:“你们四个,跟我来。”
说完,戚云恒转身朝殿外走去。
戚雨霖立刻迈步跟上。
戚雨溟和戚雨露习惯性地互望了一眼,很快就也步调一致地行动起来。
只有戚雨澈的反应最为迟钝,眼见着戚云恒已经出了偏殿,看不到了,这才一咬牙,一跺脚,一路小跑地追出门去。
戚云恒把四个孩子带回了轩辕殿的正殿。
进门后,戚云恒先将殿中那些不相干的太监宫女全部遣了出去,只留了魏公公在身边伺候,然后才调转身形,在大殿正前方的龙椅上落座。
“戚雨溟,说一说刚才是怎么回事。”戚云恒面无表情地打量着下面站着的四个儿女,准备将他们挨个审问,逐一击破。
二皇子戚雨溟犹豫了片刻才小心翼翼地开了口,但讲出来的内容倒是与禁卫、小太监说的一般无二,既未偏袒哪方,也未添油加醋。
听他说完,戚云恒转而向长子发问:“戚雨澈,你为何要将卢讲师砸伤?”
“他打了我妹妹!”戚雨澈梗起脖子,想也不想地叫嚷道。
听起来似乎兄妹情深,很是感人,然而戚云恒却丝毫不为其所动,漠然追问道:“就为这个?”
戚雨澈立刻迟疑起来,似乎有心咬死这个答案,只是又免不了心中发虚。
最终,戚雨澈并未坚持多久就败在了戚云恒的目光威慑之下,低下头,放低了音量,小声嘀咕道:“他今天虽是头一次责罚二妹妹的伴读,但平日里却没少让我那几个伴读挨打,我……我早就看他不顺眼了!”
“所以你就拿砚台砸他?”戚云恒费力地压下心中怒火。
“我倒是想用拳头,可我才这么大点,就算打他几拳,他又能疼到哪儿去?”戚雨澈抬起头,理直气壮地撇嘴答道。
戚云恒满头黑线,一时间竟觉得这儿子倒也不像他以为的那样蠢笨。
——这小子岂是一个蠢字所能描述!
就在戚云恒开始考虑是否该用砚台把戚雨澈的脑袋也砸上一次,试试能否物极必反,把他砸出点灵光的时候,正殿的门口处却传来小太监的通禀声——
“皇夫九千岁求见!”
戚云恒立刻把儿女们丢到一边,扬声道:“请皇夫进来!”
此事,可大亦可小,也无所谓谁对谁错,只看他想要一个怎样的结果。
若是他想要推高文人学者的地位,加强尊师重道的理念,自然要安抚好那位卢姓讲师,对大皇子戚雨澈和二皇女戚雨霖加以责罚,甚至还要让坐视此事的二皇子戚雨溟与大皇女戚雨露受些无妄之灾。
然而,戚云恒并不想要这么做。
确切地说,他既不想更不能让这些文人学者凌驾于皇族之上。
先不说欧阳对这些人的反感以及这些人对他和欧阳的潜在威胁,仅仅只是考虑到这些人的用途和价值,戚云恒就对他们生不出去栽培扶植的兴趣。
无论儒家、法家还是其他什么学派,注重的都是一个“理”字。
然而作为一个皇帝,一个统治者,戚云恒的经历和经验都告诉他,“用”才是最重要的。他甚至可以什么道理都不明白,只要做到善“用”,天下便可紧握于自家之手。
偏偏这一点,却是哪个学派都不会教,也教不了,甚至于想教也未必能够教得会的,只能靠为君者自己思索,自己琢磨,自己实践。
正如,没人教过他如何当皇帝,更没人教过他如何才能当上皇帝。
若是戚云恒真按照当年在卫国公府里学到的那一套仁义礼智信的道理规矩去过活,早在欧阳娶他过门的时候,他就该本着“士可杀而不可辱”的坚定理念,一头撞死在喜堂上,哪还会有如今这般一统江山、君临天下的大好结局。
正因如此,戚云恒对所谓尊师重道一说向来都是不以为然,对那些自诩清高的文人学者也是不屑一顾。
只是时局变化,身份更迭,戚云恒不可能像放任自己那样将皇子皇女们也放任自流,丢下一堆书本让他们自学成才。即便他觉得这样做才是最好的,一众朝臣也不会认同。到时候,免不了又是一顿嘴皮子官司,烦得人肝火不断。
但要让那些正经有真本事的大臣去教导一众于国于民于己都无甚用处的皇子皇女,戚云恒又舍不得,觉得这纯粹是在浪费自己心肝宝贝们的才华和时间。
今日之事一发生,戚云恒更是暗自庆幸自己当初没有启用一众朝臣去做讲师——这要是六部尚书之类的心腹大臣与皇子皇女起了冲突,那才真的是左右为难,倾向于哪边都会让他纠结肉痛。
心念一转,戚云恒已经做出了决定:他要拿这个卢姓讲师开刀,让那些文人学者好好想一想所谓的“天地君亲师”为什么会是如今这种排序。
拿定主意,戚云恒便站起身来,领着魏公公等内侍和一众禁卫去了偏殿。
偏殿里,禁卫已经帮卢姓讲师止了血,只是没有皇帝陛下的谕令,谁也不敢去寻找太医。
大皇子戚雨澈也被两个禁卫控制起来,然而脸上表情仍然是不服不忿,身子也时不时地挣扎一下,显然还想继续动手,给这个卢姓讲师更加致命的打击。只是他并没有二皇女戚雨霖那样的好牙口,控制他的禁卫也不像普通宫人那样容易摆脱,戚雨澈再怎么挣扎,也只能是反反复复地做着无用之功。
另一边,二皇子戚雨溟和大皇女戚雨露手拉着手,躲到了偏殿一角,身边围着一众伴读陪侍,有的面色惶恐,有的兴奋好奇。
而另一个当事人二皇女戚雨霖一如既往地面无表情,如人偶一般直挺挺地站在桌椅旁边,身边的伴读却只剩下一个——这姑娘个子比她高出半头,身材也粗了一圈,偏偏却像小媳妇一样躲在瘦瘦小小的戚雨霖身后,慌里慌张地向前张望。
戚云恒一踏进偏殿大门,原本还在叫嚣吵闹的大皇子立刻就像泄了气的鞠蹴一样萎靡下来,缩起身子,没了动静。角落里的二皇子和大皇女也果断停止了交头接耳。只有二皇女面不改色,站在原地瞥了戚云恒一眼。
戚云恒也扫了他们四人一眼,然后转头看向那个不知是失血过多还是惊恐过度以至于面色惨白的卢姓讲师,很快就漠然吩咐道:“送卢先生去太医院诊治。”
“诺!”
“陛下——”
“父皇!”
禁卫、卢姓讲师、二皇女戚雨霖同时发声。
“何事?”戚云恒没有理会前面二人,将目光转向一旁的戚雨霖。
戚雨霖没有回答,直接将衣袖挽起,露出上臂处一道触目惊心的红痕。
原本还想说点什么的卢姓讲师立刻将到口的话咽回了肚子,原本就已经十分惨白的脸上更是愈发地没了血色。
“送卢讲师去太医院,再请位擅长外伤的太医到轩辕殿来。”戚云恒并没有当场追究伤人者的罪过,只面无表情地挥了挥手,让禁卫将卢姓讲师送走,心中却是暗暗腹诽:好丫头,还真是学会告状了!
因为戚云恒用的还是“送”字,只是稍稍换了个称呼,禁卫们也没对卢姓讲师动粗,然而就是这几道横眉冷目便将卢姓讲师吓软了腿,不敢不从亦不敢多言。
等卢姓讲师被禁卫们“搀扶”出去,戚云恒再次将目光转向四个儿女。
角落里的戚雨溟和戚雨霖互相看了一眼,小心翼翼地拨开伴读,站到了大皇子戚雨澈的身侧。
戚雨霖依旧留在原地,只放下衣袖,将伤痕遮掩起来。
戚云恒没有装模作样地询问前因后果,也不打算当着一众伴读、一干禁卫、一群太监的面责备哪一个皇子皇女,将目光在他们四人的身上逐个扫过,然后便漠然问道:“像今日这般责打尔等伴读之事,可还有过?”
戚雨溟和戚雨露再一次面面相觑,仿佛在用目光交流意见。
然而不等他们二人达成一致,一向对戚云恒畏之如虎的戚雨澈便抢先发声,“有!我的伴读就被他用戒尺打过,不止一次!”
戚雨露被戚雨澈这冷不防的一声叫喊吓得缩了下脖子,但马上就瞥了身侧的戚雨溟一眼,跟着说道:“我……我的伴读也被卢讲师打过手板。”
戚雨溟咬了咬牙,终究也选择了开口,“我的……不曾。”
——因为你最有可能被立为太子?
不只戚云恒,偏殿中不少禁卫和内侍都冒出了同样的猜测。
但这样的想法即便是戚云恒也不好宣之于口。
对于三个孩子的答复,戚云恒也没有当场置评,只控制着脸上表情,继续问道:“其他的太傅和讲师可曾有过类似的行径?”
“有!”见戚云恒没有打骂训斥,戚雨澈的胆子一下子大了起来,“教文书的王太傅,教礼学的曹讲师,还有教马术的武讲师,全都打罚过儿臣的伴读!”
“武讲师不曾责罚过儿臣的伴读!”戚雨露马上接言。
“那是因为你是女的,他根本就不稀罕教你,自然也不会管你!”戚雨澈恶狠狠地瞪了戚雨霖一眼。
“教礼学的曹讲师也曾责罚过儿臣的伴读。”戚雨溟赶紧插话,一方面让自己不再显得那么与众不同,另一方面却是将皇兄的注意力从皇妹的身上移开。
果然,戚雨澈马上转移了炮火,气鼓鼓地反驳道:“连手板都没打,就是把礼学的章程抄写了几遍,那也能叫责罚?!”
“够了。”戚云恒不快地蹙眉,制止了儿女间的争吵。
戚雨澈立刻哑了火,只满目凶光地瞪着同父异母的弟弟。
戚云恒没再理会四个儿女,转头叫来魏公公,让他派人把皇子皇女们的伴读全部送回家去,顺便告诉他们的父母家人,宫中休学十日,十日内,无需他们再入宫作陪。
魏公公应声而动,叫来几个年轻太监,安排人手送伴读们出宫。
等到一堆小萝卜头都被领出了偏殿,戚云恒这才转过头来,对四个儿女道:“你们四个,跟我来。”
说完,戚云恒转身朝殿外走去。
戚雨霖立刻迈步跟上。
戚雨溟和戚雨露习惯性地互望了一眼,很快就也步调一致地行动起来。
只有戚雨澈的反应最为迟钝,眼见着戚云恒已经出了偏殿,看不到了,这才一咬牙,一跺脚,一路小跑地追出门去。
戚云恒把四个孩子带回了轩辕殿的正殿。
进门后,戚云恒先将殿中那些不相干的太监宫女全部遣了出去,只留了魏公公在身边伺候,然后才调转身形,在大殿正前方的龙椅上落座。
“戚雨溟,说一说刚才是怎么回事。”戚云恒面无表情地打量着下面站着的四个儿女,准备将他们挨个审问,逐一击破。
二皇子戚雨溟犹豫了片刻才小心翼翼地开了口,但讲出来的内容倒是与禁卫、小太监说的一般无二,既未偏袒哪方,也未添油加醋。
听他说完,戚云恒转而向长子发问:“戚雨澈,你为何要将卢讲师砸伤?”
“他打了我妹妹!”戚雨澈梗起脖子,想也不想地叫嚷道。
听起来似乎兄妹情深,很是感人,然而戚云恒却丝毫不为其所动,漠然追问道:“就为这个?”
戚雨澈立刻迟疑起来,似乎有心咬死这个答案,只是又免不了心中发虚。
最终,戚雨澈并未坚持多久就败在了戚云恒的目光威慑之下,低下头,放低了音量,小声嘀咕道:“他今天虽是头一次责罚二妹妹的伴读,但平日里却没少让我那几个伴读挨打,我……我早就看他不顺眼了!”
“所以你就拿砚台砸他?”戚云恒费力地压下心中怒火。
“我倒是想用拳头,可我才这么大点,就算打他几拳,他又能疼到哪儿去?”戚雨澈抬起头,理直气壮地撇嘴答道。
戚云恒满头黑线,一时间竟觉得这儿子倒也不像他以为的那样蠢笨。
——这小子岂是一个蠢字所能描述!
就在戚云恒开始考虑是否该用砚台把戚雨澈的脑袋也砸上一次,试试能否物极必反,把他砸出点灵光的时候,正殿的门口处却传来小太监的通禀声——
“皇夫九千岁求见!”
戚云恒立刻把儿女们丢到一边,扬声道:“请皇夫进来!”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