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67 第166章 第一场革新风暴
- 168 第167章 新年
- 169 第168章 麻烦上门
- 170 第169章 我会害怕?
- 171 第170章 来访
- 172 第171章 镇抚司副使
- 173 第172章 恭送苏先生一
- 174 第173章 恭送苏先生二
- 175 第174章 再见花凉
- 176 第175章 面君还是面基?
- 177 第176章 有
- 178 第177章 五手齐下
- 179 第178章 迫不得已之法
- 180 第179章 苏子
- 181 第180章 最重要的是下雪了
- 182 第181章 那就去吧
- 183 第182章 二一添作五
- 184 第183章 京师围堵一
- 185 第184章 京师围堵二
- 186 第185章 京师围堵三
- 187 第186章 京师围堵四
- 188 第187章 京师围堵五
- 189 第188章 京师围堵六
- 190 第189章 京师围堵七
- 191 第190章 京师围堵八
- 192 第191章 京师围堵九
- 193 第192章 京师围堵十
- 194 第193章 京师围堵十一
- 195 第194章 京师围堵十二
- 196 第195章 京师围堵十三
- 197 第196章 京师围堵十四
- 198 第197章 京师围堵十五
- 199 第198章 条件
- 200 第199章 对峙
- 201 第200章 意外之人
- 202 第201章 不好的消息
- 203 第202章 放狗
- 204 第203章 大船
- 205 第204章 釜底抽薪
- 206 第205章 死中求生
- 207 第206章 荒岛落脚
- 208 第207章 皇帝的杀机
- 209 第208章 登莱大乱
- 210 第209章 原来如此
- 211 第210章 捕鱼达人
- 212 第211章 智障人士
- 213 第212章 加把火
- 214 第213章 山东一锅粥
- 215 第214章 大鱼啊
- 216 第215章 群英集会
- 217 第216章 恩将仇报
- 218 第217章 定山东一
- 219 第218章 定山东二
- 220 第219章 定山东三
- 221 第220章 定山东四
- 222 第221章 定山东五
- 223 第222章 定山东六
- 224 第223章 定山东七
- 225 第224章 定山东八
- 226 第225章 定山东九
- 227 第226章 定山东十
- 228 第227章 定山东十一
- 229 第228章 定山东十二
- 230 第229章 定山东十三
- 231 第230章 定山东十四
- 232 第231章 定山东十五
- 233 第232章 定山东十六
- 234 第233章 定山东十七
- 235 第234章 定山东十八
- 236 第235章 朝堂
- 237 第236章 事了拂衣去
- 238 第237章 余家的打算
- 239 第238章 凤冠诰命
- 240 第239章 一日三封
- 241 第240章 相思化厮磨
- 242 第241章 时代开端
- 243 第242章 天降人才
- 244 第243章 融资
- 245 第244章 贿赂?
- 246 第245章 这还真是大买卖
- 247 第246章 巅峰商人的招式
- 248 第247章 新宅院
- 249 第248章 义妹
- 250 第249章 布局中南半岛
- 251 第250章 夜生活多了?
- 252 第251章 入骨相思知不知?
- 253 第252章 拜访大佬
- 254 第253章 沈府来访
- 255 第254章 无辜?
- 256 第255章 床上是谁?
- 257 第256章 吃了我吧
- 258 第257章 万金换美人
- 259 第258章 拍卖会开始
- 260 第259章 勋贵豪强
- 261 第260章 冷清第一场
- 262 第261章 合作造船
- 263 第262章 参观
- 264 第263章 复社质疑(上)
- 265 第264章 复社质疑(中)
- 266 第265章 复社质疑(下)
- 267 第266章 榆院VS复社
- 268 第267章 宝刀VS轴承
- 269 第268章 断他一条腿
- 270 第269章 火爆第二场
- 271 第270章 募兵
- 272 第271章 车展开始了
- 273 第272章 震惊的车展
- 274 第273章 摩拳擦掌
- 275 第274章 疯狂第三场上(加更一章)
- 276 第275章 疯狂第三场中
- 277 第276章 疯狂第三场下
- 278 第277章 完美谢幕
- 279 第278章 再议造船
- 280 第279章 致敬大匠
- 281 第280章 大建设开始
- 282 第281章 垂涎
- 283 第282章 大明最大的官儿
- 284 第283章 登门要钱
- 285 第284章 你坑我呀我坑你
- 286 第285章 再谋安南
- 287 第286章 铁路新军
- 288 第287章 文震孟甩锅一
- 289 第288章 文震孟甩锅二
- 290 第289章 人生如戏
- 291 第290章 青夜消息
- 292 第291章 苦中求生
- 293 第292章 十面埋伏
- 294 第293章 祸水东引
- 295 第294章 进程
- 296 第295章 机密
- 297 第296章 守城备战
- 298 第297章 逃离
- 299 第298章 议事
- 300 第299章 归来
- 301 第300章 重逢
- 302 第301章 兵临城下
- 303 第302章 夜袭
- 304 第303章 秦王?宋王?
- 305 第304章 短兵相接
- 306 第305章 全身而退(三更)
- 307 第306章 同一姿势,再来一次
- 308 第307章 虎入羊群
- 309 第308章 破伞(三更)
- 310 第309章 攻守易势(四更)
- 311 第310章 做事要公平
- 312 第311章 城头白刃
- 313 第312章 见招拆招
- 314 第313章 属螃蟹的(四更)
- 315 第314章 缺朝
- 316 第315章 火炮和沥青更配哦
- 317 第316章 苏靖(三更)
- 318 第317章 好兄弟来援
- 319 第318章 天生万人敌
- 320 第319章 攻心为上(三更求赏)
- 321 第320章 擒贼先擒王
- 322 第321章 改造
- 323 第322章 安南归来
- 324 第323章 入京
- 325 第324章 浩然正气引起的血案
- 326 第325章 讨赏
- 327 第326章 赶快给我滚
- 328 第327章 秋池舞
- 329 第328章 启程
- 330 第329章 机械动力
- 331 第330章 阮福玉
- 332 第331章 船过留炮
- 333 第332章 议和
- 334 第333章 世子
- 335 第334章 三管齐下
- 336 第335章 大善寺
- 337 第336章 乘桴浮于海
- 338 第337章 千里崖州一日还
- 339 第338章 退位
- 340 第339章 谈判一
- 341 第340章 谈判二
- 342 第341章 计定联盟
- 343 第342章 占婆国
- 344 第343章 到达
- 345 第344章 中二少年
- 346 第345章 一个新司机的诞生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176章 有
第176章 有
白白胖胖的太监是王承恩,他拿起桌子上的一个茶杯送到苏白衣跟前,道:“陛下赏你一碗茶!”
苏白衣顿时做出受宠若惊的样子谢恩,然后将茶端了起来。
十秒钟之后,王承恩和那高大威武的家伙一起退出房间,宽敞的房间中只剩下了苏白衣和皇帝两个人,气氛顿时变得比之前轻松不少。
“苏先生今年多大?”
朱由检一边喝茶,一边看着他问道。
苏白衣道:“不敢,陛下喊我白衣就可以!”然后老老实实的回答问题:“小人万历三十八年腊月生!”
“咦!”崇祯奇怪的笑了笑,心里微微一动。
其实作为皇帝,他和苏白衣一样,也是万历三十八年腊月出生,忽然又想到初登大宝时的一个梦,脸色不由得有些高深莫测。
不过,自己是高高在上的皇帝,却不能亲自向苏白衣说出口,因为皇帝就是皇帝,肯定要与众不同,若是今日和苏白衣攀谈生日,岂不是二人要拜把子?
“无妨,世人皆称你为小诸葛,朕就是喊一声先生又有何妨?”说完自顾自的皱起了眉头,低头又抿了一口水,轻轻一叹:“不知道朕今日见你这件事,会不会被后人说成不问苍生问鬼神……”
虽然已经吩咐文书房不要将这件事记录,虽然保密工作做得还好。
可谁让他是一个皇帝呢?
一个皇帝的一言一行,时刻都是全天下注视的焦点,即便今日此时不外泄,他日也肯定会被后人所知。
“那又何如?”苏白衣道:“汉文帝乃是一代圣君,白璧微瑕。而且小臣倒是觉得,后世的百姓说起不问苍生问鬼神这句话来,其中的爱戴之情应该胜于不满。陛下也是一代明君,普通百姓都能问问鬼神之事,臣觉得陛下为何不可?”
崇祯听得高兴,哈哈一笑,道:“也罢,凭他说去吧!”
说就说吧,其实将苏白衣请来,看似问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又何尝不是为了天下,为了百姓,为了大明?
“回陛下!”苏白衣深吸一口气,正色道:“臣的气象之术,乃是以事推理,以理言事,都是有理有据的东西,其实并非鬼神之事,陛下也莫要担心身后圣名。”
“嗯!”皇帝点点头:“看来曹化淳都跟你说了,也好,那就说说正事吧。”对于苏白衣的大胆和坦率,崇祯皇帝打内心深处的欣赏。
“自朕继位以来,天象便迥异于常。川陕之地灾荒不断,从元年一直到去岁皆是如此,难道是朕上干天咎,难道朕德行有亏?去岁入冬以来,京师之地也持续无雨无雪,真不知今年天下百姓又如何度?”
皇帝发了一大堆的感慨,突然直视苏白衣,问道:“苏先生既然精通气象,可知道为什么?”
苏白衣表情也非常凝重,抬起头看着崇祯,缓缓的道:“恕臣无能,天象为何这样臣也不得而知。”
开玩笑,都是明末小冰河,但是为何会有小冰河,为何会有这么异常的天象。
别说是现在,就是后世科技高度发达的时候,也没有一个准确的标准答案,他苏白衣又如何能得知。
看着崇祯越来越阴沉的脸,又赶紧道:“但有一点臣可以肯定,这旱灾之所以发生,一定是天地运行过程中出现了意外,和陛下的德行没有任何关系。便是唐太宗在世、汉文帝重生,川陕还是一样的大旱。”
这话说的就有些重了。
如今是什么时候?
封建时期的高峰,按照董仲舒的那一套来说是天人感应。
可苏白衣开口一说就等于否等了天人感应,这要是在朝堂上非得被那些儒门大臣喷成筛子不可,可面前的是年轻的皇帝,苏白衣说话的时候为他偷偷开脱责任,他自然不会追究的。
因为皇帝,从来都不是儒家的奉行者。
当然了,这也是在试探一下皇帝的底线,看他能不能接受一些新颖的思想,如果能,就继续推销一些别的东西,如果真不能,那就不必再提其他的事宜。
好在,也不知道皇帝城府深还是一时半刻没想起来,他竟然笑了,笑着看向苏白衣,道:“如果天下的百姓都像你这么想,那就好了。”
苏白衣赶紧拱手致意,又道:“陛下,臣这次来,还有一好一坏两个消息要禀报!”
“哦?”崇祯脸上的笑容收敛,道:“那就说说。”
“是!”苏白衣道:“先说好消息吧。刚刚陛下说京师自去岁以来大旱不断,陛下可以放心了,据臣观测气象,明日上午卯时便会有一场大雪落下。”
“是么?”看了看外面虽然黑暗却漫天繁星的星空,崇祯有些怀疑的道:“天不晴的挺好么?”
今晚睡一觉,明天早上就下雪?
他觉得有些匪夷所思。
不过也用不了多久,明日便可以验证了,似乎也不用那么着急否定。
他深吸一口气,心里稍微有些忐忑的看着苏白衣,道:“先生还是说说那个坏消息吧。”
京师落雪或许是好消息,可他隐隐觉得,苏白衣说的坏消息才是重点。
果然,苏白衣的脸色变得有些严肃,喝了一口水然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道:“陛下,恕臣无礼,崇祯元年到今年,川陕一直有旱灾,这仅仅只是开始。”
“你说什么?”
听到苏白衣的话之后,皇帝猛然间从龙椅上站了起来,吓得苏白衣差点以为他要发飙了。
好在,他也仅仅只是站了起来而已。
炫耀自己身材高大么?
苏白衣又吸一口气平静下小胸口,道:“陛下莫要激动,请听小臣说说吧,也好早有个打算!”
等皇帝脸色苍白的坐下来,苏白衣都有些可怜他,暗道早知道不说了,让他自己慢慢了解也好。想想又摇摇头,川陕大旱,不止是毁了整个大明朝,还毁了无数中华好百姓。
这些人在中华大地上肆意流窜,祸害了别人也祸害了自己,这不仅是大明的痛,也是整个人类的痛苦。
便是吓到皇帝,他也要说,至少,要让朝廷早早的做好准备才是。
“崇祯五年,也就是今年!”苏白衣毫不客气的道:“全陕大旱,颗粒无收,包括汉中全府,也是一样!”
前四年,陕地干旱,那是从陕北一点点发展的,截到崇祯四年关中地区收成不及平时二三,但汉中府却几乎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
可从第五年开始,就是颗粒无收了!
“不可能!”
崇祯脸色苍白的从座位上跳了起来。
“洪承畴乃是朕的肱骨之臣,能不懂带领百姓引水灌溉的法子?”崇祯一拳头砸在了案几之上:“先生不会以为,渭水黄河会断流吧。”
他说的不错,即便天旱,可是靠近河边的百姓却可以利用水车灌溉,即便是一滴雨不下,也不至于绝收。
苏白衣焉能不明白,他叹了口气道:“陛下请坐,臣诚惶诚恐。其实臣要说的是,今年不但有旱灾,还有蝗灾!”
噗通!
崇祯皇帝重重的坐在椅子上。
先前被好消息带来的好心情,冲击的一丝不剩!
“陛下!”苏白衣这次诚挚的朝朱由检拱拱手,不知道为何,突然内心深处涌起一股可怜。这个皇帝或许多疑,或许自私。
可他有一颗上进之心,他的心不在吃喝玩乐上,而是系在了天下,系在了万民身上。
这么一位皇帝,最起码是值得尊重的!
“臣不敢欺天,但还请陛下不用太过劳心,因为还有更坏的消息。”看着眼神木然的皇帝,他咬咬牙继续道:“六年,川陕大旱;七年,河南、山东、陕西北方五省大旱;八年,大旱;十年,旱蝗并起;十一年、十二年、十三年、十四年,全部大旱!”
“臣也知道,这些消息让陛下很担心,也很伤心。可臣以为,与其毫无准备到时候束手无策,倒不如事先得到最不利的消息,然后及时想到应对之法!”
可等了很久,皇帝都没有回答。
苏白衣抬头,看他冷冷的盯着天花板,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又过一会,朱由检才从入定中醒过来,有些意兴阑珊的道:“为何,难道真的是朕不该当这个天子?旱灾?难道我大明还得罪了蝗神不成?”
“陛下,非也!”
苏白衣道:“蝗虫其实没有那么可怕,并非蝗神作怪。”
看着朱由检疑惑的眼神,他不得不科普一下科学知识,稍微解释道:“据臣观测,每一只蝗虫都能产下数以万计的虫卵,一般情况下这些虫卵能够存活的,万中无一。可如果天气大旱土地板结之后,便是这种虫卵最喜欢的环境,旱天虫卵的能够存活的,一万当中至少有八千,自然,这也是为何大旱之后必有蝗灾的原因了。”
“原来如此!”崇祯忧心忡忡的看着昏黄的蜡烛,目光有些呆滞:“再十年大旱,天下又有多少百姓流离失所?我大明税赋又从何而来?百姓苦不堪言,久而成贼,如此江河日下,除非大罗金仙下凡,谁人能救我大明?”
他精神恍惚之下,有些病急乱投医,竟然朝苏白衣问道:“如此大旱,不知先生可以什么法子教我?”
说出之后,便有些后悔了。
可令他瞠目结舌的是,苏白衣竟然很认真的点了点头,道:“有!”
苏白衣顿时做出受宠若惊的样子谢恩,然后将茶端了起来。
十秒钟之后,王承恩和那高大威武的家伙一起退出房间,宽敞的房间中只剩下了苏白衣和皇帝两个人,气氛顿时变得比之前轻松不少。
“苏先生今年多大?”
朱由检一边喝茶,一边看着他问道。
苏白衣道:“不敢,陛下喊我白衣就可以!”然后老老实实的回答问题:“小人万历三十八年腊月生!”
“咦!”崇祯奇怪的笑了笑,心里微微一动。
其实作为皇帝,他和苏白衣一样,也是万历三十八年腊月出生,忽然又想到初登大宝时的一个梦,脸色不由得有些高深莫测。
不过,自己是高高在上的皇帝,却不能亲自向苏白衣说出口,因为皇帝就是皇帝,肯定要与众不同,若是今日和苏白衣攀谈生日,岂不是二人要拜把子?
“无妨,世人皆称你为小诸葛,朕就是喊一声先生又有何妨?”说完自顾自的皱起了眉头,低头又抿了一口水,轻轻一叹:“不知道朕今日见你这件事,会不会被后人说成不问苍生问鬼神……”
虽然已经吩咐文书房不要将这件事记录,虽然保密工作做得还好。
可谁让他是一个皇帝呢?
一个皇帝的一言一行,时刻都是全天下注视的焦点,即便今日此时不外泄,他日也肯定会被后人所知。
“那又何如?”苏白衣道:“汉文帝乃是一代圣君,白璧微瑕。而且小臣倒是觉得,后世的百姓说起不问苍生问鬼神这句话来,其中的爱戴之情应该胜于不满。陛下也是一代明君,普通百姓都能问问鬼神之事,臣觉得陛下为何不可?”
崇祯听得高兴,哈哈一笑,道:“也罢,凭他说去吧!”
说就说吧,其实将苏白衣请来,看似问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又何尝不是为了天下,为了百姓,为了大明?
“回陛下!”苏白衣深吸一口气,正色道:“臣的气象之术,乃是以事推理,以理言事,都是有理有据的东西,其实并非鬼神之事,陛下也莫要担心身后圣名。”
“嗯!”皇帝点点头:“看来曹化淳都跟你说了,也好,那就说说正事吧。”对于苏白衣的大胆和坦率,崇祯皇帝打内心深处的欣赏。
“自朕继位以来,天象便迥异于常。川陕之地灾荒不断,从元年一直到去岁皆是如此,难道是朕上干天咎,难道朕德行有亏?去岁入冬以来,京师之地也持续无雨无雪,真不知今年天下百姓又如何度?”
皇帝发了一大堆的感慨,突然直视苏白衣,问道:“苏先生既然精通气象,可知道为什么?”
苏白衣表情也非常凝重,抬起头看着崇祯,缓缓的道:“恕臣无能,天象为何这样臣也不得而知。”
开玩笑,都是明末小冰河,但是为何会有小冰河,为何会有这么异常的天象。
别说是现在,就是后世科技高度发达的时候,也没有一个准确的标准答案,他苏白衣又如何能得知。
看着崇祯越来越阴沉的脸,又赶紧道:“但有一点臣可以肯定,这旱灾之所以发生,一定是天地运行过程中出现了意外,和陛下的德行没有任何关系。便是唐太宗在世、汉文帝重生,川陕还是一样的大旱。”
这话说的就有些重了。
如今是什么时候?
封建时期的高峰,按照董仲舒的那一套来说是天人感应。
可苏白衣开口一说就等于否等了天人感应,这要是在朝堂上非得被那些儒门大臣喷成筛子不可,可面前的是年轻的皇帝,苏白衣说话的时候为他偷偷开脱责任,他自然不会追究的。
因为皇帝,从来都不是儒家的奉行者。
当然了,这也是在试探一下皇帝的底线,看他能不能接受一些新颖的思想,如果能,就继续推销一些别的东西,如果真不能,那就不必再提其他的事宜。
好在,也不知道皇帝城府深还是一时半刻没想起来,他竟然笑了,笑着看向苏白衣,道:“如果天下的百姓都像你这么想,那就好了。”
苏白衣赶紧拱手致意,又道:“陛下,臣这次来,还有一好一坏两个消息要禀报!”
“哦?”崇祯脸上的笑容收敛,道:“那就说说。”
“是!”苏白衣道:“先说好消息吧。刚刚陛下说京师自去岁以来大旱不断,陛下可以放心了,据臣观测气象,明日上午卯时便会有一场大雪落下。”
“是么?”看了看外面虽然黑暗却漫天繁星的星空,崇祯有些怀疑的道:“天不晴的挺好么?”
今晚睡一觉,明天早上就下雪?
他觉得有些匪夷所思。
不过也用不了多久,明日便可以验证了,似乎也不用那么着急否定。
他深吸一口气,心里稍微有些忐忑的看着苏白衣,道:“先生还是说说那个坏消息吧。”
京师落雪或许是好消息,可他隐隐觉得,苏白衣说的坏消息才是重点。
果然,苏白衣的脸色变得有些严肃,喝了一口水然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道:“陛下,恕臣无礼,崇祯元年到今年,川陕一直有旱灾,这仅仅只是开始。”
“你说什么?”
听到苏白衣的话之后,皇帝猛然间从龙椅上站了起来,吓得苏白衣差点以为他要发飙了。
好在,他也仅仅只是站了起来而已。
炫耀自己身材高大么?
苏白衣又吸一口气平静下小胸口,道:“陛下莫要激动,请听小臣说说吧,也好早有个打算!”
等皇帝脸色苍白的坐下来,苏白衣都有些可怜他,暗道早知道不说了,让他自己慢慢了解也好。想想又摇摇头,川陕大旱,不止是毁了整个大明朝,还毁了无数中华好百姓。
这些人在中华大地上肆意流窜,祸害了别人也祸害了自己,这不仅是大明的痛,也是整个人类的痛苦。
便是吓到皇帝,他也要说,至少,要让朝廷早早的做好准备才是。
“崇祯五年,也就是今年!”苏白衣毫不客气的道:“全陕大旱,颗粒无收,包括汉中全府,也是一样!”
前四年,陕地干旱,那是从陕北一点点发展的,截到崇祯四年关中地区收成不及平时二三,但汉中府却几乎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
可从第五年开始,就是颗粒无收了!
“不可能!”
崇祯脸色苍白的从座位上跳了起来。
“洪承畴乃是朕的肱骨之臣,能不懂带领百姓引水灌溉的法子?”崇祯一拳头砸在了案几之上:“先生不会以为,渭水黄河会断流吧。”
他说的不错,即便天旱,可是靠近河边的百姓却可以利用水车灌溉,即便是一滴雨不下,也不至于绝收。
苏白衣焉能不明白,他叹了口气道:“陛下请坐,臣诚惶诚恐。其实臣要说的是,今年不但有旱灾,还有蝗灾!”
噗通!
崇祯皇帝重重的坐在椅子上。
先前被好消息带来的好心情,冲击的一丝不剩!
“陛下!”苏白衣这次诚挚的朝朱由检拱拱手,不知道为何,突然内心深处涌起一股可怜。这个皇帝或许多疑,或许自私。
可他有一颗上进之心,他的心不在吃喝玩乐上,而是系在了天下,系在了万民身上。
这么一位皇帝,最起码是值得尊重的!
“臣不敢欺天,但还请陛下不用太过劳心,因为还有更坏的消息。”看着眼神木然的皇帝,他咬咬牙继续道:“六年,川陕大旱;七年,河南、山东、陕西北方五省大旱;八年,大旱;十年,旱蝗并起;十一年、十二年、十三年、十四年,全部大旱!”
“臣也知道,这些消息让陛下很担心,也很伤心。可臣以为,与其毫无准备到时候束手无策,倒不如事先得到最不利的消息,然后及时想到应对之法!”
可等了很久,皇帝都没有回答。
苏白衣抬头,看他冷冷的盯着天花板,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又过一会,朱由检才从入定中醒过来,有些意兴阑珊的道:“为何,难道真的是朕不该当这个天子?旱灾?难道我大明还得罪了蝗神不成?”
“陛下,非也!”
苏白衣道:“蝗虫其实没有那么可怕,并非蝗神作怪。”
看着朱由检疑惑的眼神,他不得不科普一下科学知识,稍微解释道:“据臣观测,每一只蝗虫都能产下数以万计的虫卵,一般情况下这些虫卵能够存活的,万中无一。可如果天气大旱土地板结之后,便是这种虫卵最喜欢的环境,旱天虫卵的能够存活的,一万当中至少有八千,自然,这也是为何大旱之后必有蝗灾的原因了。”
“原来如此!”崇祯忧心忡忡的看着昏黄的蜡烛,目光有些呆滞:“再十年大旱,天下又有多少百姓流离失所?我大明税赋又从何而来?百姓苦不堪言,久而成贼,如此江河日下,除非大罗金仙下凡,谁人能救我大明?”
他精神恍惚之下,有些病急乱投医,竟然朝苏白衣问道:“如此大旱,不知先生可以什么法子教我?”
说出之后,便有些后悔了。
可令他瞠目结舌的是,苏白衣竟然很认真的点了点头,道:“有!”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