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81 第一百零二章 坚守陈仓
- 182 第一百零叁章 攻破陈仓(上)
- 183 第一百零四章 攻破陈仓(中)
- 184 第一百零五章 攻破陈仓(下)
- 185 第一百零六章 分进合击
- 186 第一百零七章 亡命天涯(上)
- 187 第一百零八章 亡命天涯(中)
- 188 第一百零九章 亡命天涯(下)
- 189 第一百一十章 可耻的吕布
- 190 第一百一十一章 冯翊受阻
- 191 第一百一十二章 斗智(上)
- 192 第一百一十三章 斗智(中)
- 193 第一百一十四章 斗智(下)
- 194 第一百一十五章 水无常形
- 195 第一百一十六章 李儒授首
- 196 第一百一十七章 后顾无忧
- 197 第一百一十八章 各怀鬼胎(上)
- 198 第一百一十九章 各怀鬼胎(中)
- 199 第一百二十章 各怀鬼胎(下)
- 200 第一百二十一章 斩李傕!(上)
- 201 第一百二十二章 斩李傕!(下)
- 202 第一百二十三章 诛郭汜!
- 203 第一百二十四章 长安攻坚战(上)
- 204 第一百二十五章 长安攻坚战(二)
- 205 第一百二十六章 长安攻坚战(三)
- 206 第一百二十七章 长安攻坚战(四)
- 207 第一百二十八章 长安攻坚战(五)
- 208 第一百二十九章 长安攻坚战(六)
- 209 第一百三十章 长安攻坚战(七)
- 210 第一百三十一章 长安攻坚战(八)
- 211 第一百三十二章 董卓之死(上)
- 212 第一百三十三章 董卓之死(中)
- 213 第一百三十四章 董卓之死(下)
- 214 第一百三十五章 刘协出逃
- 215 第一百三十六章 枭雄曹操
- 216 第一百三十七章 全据关中
- 217 第一百三十八章 乐极生悲
- 218 第一百三十九章 挟天子令诸侯
- 219 第一百四十章 博弈
- 220 第一章 曹操的反应
- 221 第二章 绝色甄宓
- 222 第三章 强强联手(上)
- 223 第四章 强强联手(下)
- 224 第五章 鼎盛关中
- 225 第六章 狼狈的刘备
- 226 第七章 无知陶应
- 227 第八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上)
- 228 第九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下)
- 229 第十章 睿智曹操
- 230 第十一章 徐州暗流
- 231 第十二章 刘备再娶(上)
- 232 第十三章 刘备再娶(下)
- 233 第十四章 徐州易主
- 234 第十五章 子龙之怒
- 235 第十六章 伪善刘备
- 236 第十七章 远征西域(一)
- 237 第十八章 远征西域(二)
- 238 第十九章 远征西域(三)
- 239 第二十章 远征西域(四)
- 240 第二十一章 远征西域(五)
- 241 第二十二章 远征西域(六)
- 242 第二十三章 人才济济
- 243 第二十四章 无孔不入
- 244 第二十五章 美女配英雄
- 245 第二十六章 多喜临门
- 246 第二十七章 欠下情债
- 247 第二十八章 一山二虎
- 248 第二十九章 张飞失徐州
- 249 第三十章 刘备的心术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一百一十二章 斗智(上)
第一百一十二章 斗智(上)
对麾下众人敲打了一翻,收到了想要的效果之后,马超将注意力转移回到了战场上。
通过询问,马超得知,在三次与李儒的交手中,西凉军战损最严重的,是第一次的交锋;第二次交锋时,战损便少了很多,等到第三次交锋,已经基本能够和敌军的战损持平了。
这个现象,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郑泰在实战中,得到了快速的成长,他的临阵指挥水平,正在与日俱增。这一点,无论对马超来说,还是对郑泰本人来说,都是一个值得欣慰的好消息。
而对于西凉军最有利的一点,是李儒还不知道马超的到来,如果李儒再像之前那样出手的话,非但不能讨到任何好处,反而会在马超的手里损兵折将。经过这么多年的锤炼,马超的智慧,不说跻身顶尖谋士的行列,但也绝不会逊色于李儒这样的一流谋士。两世灵魂融合在一起的马超,绝对是文武双全这个词的最完美诠释。
趁着李儒还未掌握军中的人员变化情况,马超决定主动出击,诱李儒来攻,而后伺机击败李儒,扫清进兵长安的障碍。
这一战,马超依旧将指挥的大权交给了关羽和郑泰,让麾下着一文一武两人,率兵前往挑战。徐晃和庞德各领一直两千人的伏兵,绕路十里,埋伏到李儒的两侧,马超则是率领一千奔雷骑隐藏在军中,等待时机;令让胡车儿率领一千步军,绕路到李儒的身后,利用地势截击他的后路。
很快,关羽率兵挑战的消息,便传到了李儒的耳中。
“哼,匹夫之勇,还敢来战?”李儒最初的反应,是不屑一顾的。但毕竟在军中厮混时日已久,李儒的心里又生出了一丝疑惑,他不明白关羽为何还敢前来挑衅。正所谓兵事者,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关羽已经连败了三场,难道还要自取其辱吗?还是说,关羽现在忽然间便有了足够的仗势?若果真如此,关羽的依仗,又是从何而来?
没有急于率军应战,李儒命人将西凉军最新的动向呈递了上来,仔细的观看了一番。在军情简报中,李儒没有发现任何的异常,西凉军中一切照旧,既没有人员减少,也没有新人到来。
思来想去,李儒觉的关羽一定是不甘受辱,这才再次兴兵来犯,意欲血洗前耻的。毕竟,一个武将创下偌大的名声,着实不易,关羽爱惜自己的羽毛,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李儒自认为找到了圆满的解释,心中也就不再迟疑,点起兵马,准备去和关羽厮杀了。
心思细腻的李儒,完全没有想到,他的这次判断失误,令自己走上了一条永远也回不了头的不归路了。
李儒不是不知道,连年来因为董卓的残暴不仁,部下各级将士为了不犯下错误触怒董卓,对董卓交代下来的事情中,关系着利益的,他们才会尽心尽力的去办;而一些不算很重要的事情,他们都是能应付就应付,草草了事。这样的风气,一直蔓延到了军中,像瘟疫一样传染到了每名军士的身上。但是李儒绝对没有想到,这种应付了事的风气,已经是深入骨髓了,就连他派出去的探马,也只是在方圆五里的范围之内巡哨,根本就未曾远去,自然不知道马超到来的事情了。
率军来到阵前,看到关羽所带的兵马并不多,但也不算少,至少是营中的半数人马,李儒更加放心了。如果是诱敌深入的话,关羽是不会带这么多人来的,只需要率领小部分兵马就可以了。
观察着关羽布下的战阵,李儒沉着的指挥部下也列成了战阵,战阵列成,刚好是克制关羽战阵的阵型。
“李文忧!今次定要你死无葬身之地!”关羽厉声喝道。虽然是诱敌,可对李儒的怒气,却是真的。关羽的反应,看在李儒的眼里,顺理成章的被当做是恼羞成怒了,心中的戒备也就放下了一大半儿。
长笑一声,李儒大笑着答道:“关云长,两军交战,可不只是依靠武勇。很多时候,头脑比武勇更管用。有吾在这里,你便休想能进兵长安。有种的话,便放马过来吧!”
李儒不是武将,他可不会向吕布那样去和关羽单挑,而且李儒深知关羽之勇,根本就不打算派人和关羽单打独斗,简单的几句激将之法,便把关羽可以利用的空间全部堵死,逼着关羽和他进行混战。
在前几次的战斗中,李儒正是凭着这份冷静和机智的头脑,才得以连战连捷的。
和往常一样,关羽果然沉不住气了!换做是别的武将,也必将无法容忍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在对面如此张狂的叫嚣,更何况是武勇过人的关羽呢?
青龙偃月刀高高举起,关羽大声喝道:“冲阵!”
万余军士,在关羽的喝令下,脚步铿锵,一步步的向着李儒的战阵逼近,在走出一段距离之后,各个队列之间的距离逐渐被拉开,处于前排的军士们脚下频率加快,变成了疾走。又走出一段距离之后,他们从疾走变成了小跑,相应的,处于战阵中间的军士们,则是变换成了疾走频率。
“毫无新意!”李儒冷冷的观察着关羽所部的进攻,做出了评价。同时命令道:“敌军再前进五十步后,弓箭手先攻!盾牌手准备!”
“喝——”一排排的弓箭手踏前一步,手中的强弓低垂,另一支手已经探入了箭囊之中,做好了战前的准备。
当关羽率部又向前突进了五十步之后,李儒部下的弓箭手们立刻举起了强弓,斜指天空呈四十五度角,将一根根利箭以抛射的手法射了出去,大片大片的箭雨,纷纷落入关羽所部的战阵中,不可避免的引起了一阵混乱,不少军士在这波箭雨之下,被活活钉死在了地上。
冒着箭雨的侵袭,关羽挥刀上护身,下护马,破开密密麻麻的箭雨,策马率众继续向前逼近。很快,便突进到了李儒阵前数十步远的地方。
这个时候,不用李儒吩咐,阵中的盾牌手们齐齐呐喊一声,将一面面巨大的盾牌竖立了起来,然后狠狠地砸到了地上,发出一阵沉闷的震地之声,同时组成了一道坚不可破的盾墙。盾墙之后,盾牌手们将身体稍微倾斜,用双臂和肩膀,支撑在盾牌上,以自身的身体、盾牌和大地的交接面,三点一线,连成了一个正三角形,来加固盾墙的稳定性。
等到盾牌手们做完了所有的动作,长枪手们立刻上前一步,顺着盾墙上的空隙之处,架好了手中的长矛,只等敌军迫近之时,便无不留情的刺出,先在敌军将士们身上捅出几个透明窟窿来再说!
李儒虽是文人,但是这手统兵的本事,着实不可小觑。隐藏在关羽军中的马超,不动声色的观察着战局,对李儒做出了正确的评价。可惜的是,李儒已经深深地烙上了董卓下属的印记,是绝不会、也绝不可能转投他人的,即便退一万步讲,李儒就算肯改换门庭,怕是也没有人愿意接纳他,毕竟,董卓的凶名太盛,早已引起了天下人的公愤,作为董卓的首席谋士,李儒的双手上可也沾染了不少平民百姓的鲜血的。
转眼之间,关羽便率部来到了李儒盾牌阵的前方,抬头瞄了一眼李儒的位置,关羽出人意料的勒住了战马,手中青龙偃月刀平举而起,向右侧虚空斩出一刀。
随着关羽的动作,前冲的劲卒们纷纷止住了脚步,整个战阵从中间向两侧分裂开十多步的距离,让出了一条通道来。通道的尽头处,狮盔蛮开的马超,端坐在龙象宝马上,手中的紫金霸王枪,正闪烁着择人而噬的光芒!
而在马超的身后,一千名白袍银甲、身骑白马的奔雷骑,早已做好了突击的准备,手中沉重的龙枪已是斜斜举了起来。
“凿穿他们!”马超纵声怒吼,霸王枪所指之处,正是李儒所在的位置!
作为马超麾下最精锐的骑兵,奔雷骑们立刻用气势如虹的呼喊来回应马超:“疾如风,徐如林,侵如火,不动如山!杀——”
下一刻,在马超的率领下,一千名奔雷骑从袍泽们让出来的通道中,策马狂奔,向着马超霸王枪所指的方向奋不顾身的冲了出去。
看到马超,李儒心中顿时没了底。这是以有心算无心啊,自己根本不知道马超是什么时候加入战场的,可马超原来却一直隐藏在暗处,等待机会在战场上堂堂正正的刺杀自己!
李儒毕竟是李儒,临危不乱。他很快将心中的慌乱驱散,勒动战马,让自己向大后方撤走,打算躲到众军之中,让马超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同时语速极快的对掌旗官喝令:“收缩阵型,且战且退!”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李儒现在根本不知道马超的底细,不知道他带来了多少人,会耍什么新的花样出来,所以便当机立断的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通过询问,马超得知,在三次与李儒的交手中,西凉军战损最严重的,是第一次的交锋;第二次交锋时,战损便少了很多,等到第三次交锋,已经基本能够和敌军的战损持平了。
这个现象,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郑泰在实战中,得到了快速的成长,他的临阵指挥水平,正在与日俱增。这一点,无论对马超来说,还是对郑泰本人来说,都是一个值得欣慰的好消息。
而对于西凉军最有利的一点,是李儒还不知道马超的到来,如果李儒再像之前那样出手的话,非但不能讨到任何好处,反而会在马超的手里损兵折将。经过这么多年的锤炼,马超的智慧,不说跻身顶尖谋士的行列,但也绝不会逊色于李儒这样的一流谋士。两世灵魂融合在一起的马超,绝对是文武双全这个词的最完美诠释。
趁着李儒还未掌握军中的人员变化情况,马超决定主动出击,诱李儒来攻,而后伺机击败李儒,扫清进兵长安的障碍。
这一战,马超依旧将指挥的大权交给了关羽和郑泰,让麾下着一文一武两人,率兵前往挑战。徐晃和庞德各领一直两千人的伏兵,绕路十里,埋伏到李儒的两侧,马超则是率领一千奔雷骑隐藏在军中,等待时机;令让胡车儿率领一千步军,绕路到李儒的身后,利用地势截击他的后路。
很快,关羽率兵挑战的消息,便传到了李儒的耳中。
“哼,匹夫之勇,还敢来战?”李儒最初的反应,是不屑一顾的。但毕竟在军中厮混时日已久,李儒的心里又生出了一丝疑惑,他不明白关羽为何还敢前来挑衅。正所谓兵事者,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关羽已经连败了三场,难道还要自取其辱吗?还是说,关羽现在忽然间便有了足够的仗势?若果真如此,关羽的依仗,又是从何而来?
没有急于率军应战,李儒命人将西凉军最新的动向呈递了上来,仔细的观看了一番。在军情简报中,李儒没有发现任何的异常,西凉军中一切照旧,既没有人员减少,也没有新人到来。
思来想去,李儒觉的关羽一定是不甘受辱,这才再次兴兵来犯,意欲血洗前耻的。毕竟,一个武将创下偌大的名声,着实不易,关羽爱惜自己的羽毛,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李儒自认为找到了圆满的解释,心中也就不再迟疑,点起兵马,准备去和关羽厮杀了。
心思细腻的李儒,完全没有想到,他的这次判断失误,令自己走上了一条永远也回不了头的不归路了。
李儒不是不知道,连年来因为董卓的残暴不仁,部下各级将士为了不犯下错误触怒董卓,对董卓交代下来的事情中,关系着利益的,他们才会尽心尽力的去办;而一些不算很重要的事情,他们都是能应付就应付,草草了事。这样的风气,一直蔓延到了军中,像瘟疫一样传染到了每名军士的身上。但是李儒绝对没有想到,这种应付了事的风气,已经是深入骨髓了,就连他派出去的探马,也只是在方圆五里的范围之内巡哨,根本就未曾远去,自然不知道马超到来的事情了。
率军来到阵前,看到关羽所带的兵马并不多,但也不算少,至少是营中的半数人马,李儒更加放心了。如果是诱敌深入的话,关羽是不会带这么多人来的,只需要率领小部分兵马就可以了。
观察着关羽布下的战阵,李儒沉着的指挥部下也列成了战阵,战阵列成,刚好是克制关羽战阵的阵型。
“李文忧!今次定要你死无葬身之地!”关羽厉声喝道。虽然是诱敌,可对李儒的怒气,却是真的。关羽的反应,看在李儒的眼里,顺理成章的被当做是恼羞成怒了,心中的戒备也就放下了一大半儿。
长笑一声,李儒大笑着答道:“关云长,两军交战,可不只是依靠武勇。很多时候,头脑比武勇更管用。有吾在这里,你便休想能进兵长安。有种的话,便放马过来吧!”
李儒不是武将,他可不会向吕布那样去和关羽单挑,而且李儒深知关羽之勇,根本就不打算派人和关羽单打独斗,简单的几句激将之法,便把关羽可以利用的空间全部堵死,逼着关羽和他进行混战。
在前几次的战斗中,李儒正是凭着这份冷静和机智的头脑,才得以连战连捷的。
和往常一样,关羽果然沉不住气了!换做是别的武将,也必将无法容忍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在对面如此张狂的叫嚣,更何况是武勇过人的关羽呢?
青龙偃月刀高高举起,关羽大声喝道:“冲阵!”
万余军士,在关羽的喝令下,脚步铿锵,一步步的向着李儒的战阵逼近,在走出一段距离之后,各个队列之间的距离逐渐被拉开,处于前排的军士们脚下频率加快,变成了疾走。又走出一段距离之后,他们从疾走变成了小跑,相应的,处于战阵中间的军士们,则是变换成了疾走频率。
“毫无新意!”李儒冷冷的观察着关羽所部的进攻,做出了评价。同时命令道:“敌军再前进五十步后,弓箭手先攻!盾牌手准备!”
“喝——”一排排的弓箭手踏前一步,手中的强弓低垂,另一支手已经探入了箭囊之中,做好了战前的准备。
当关羽率部又向前突进了五十步之后,李儒部下的弓箭手们立刻举起了强弓,斜指天空呈四十五度角,将一根根利箭以抛射的手法射了出去,大片大片的箭雨,纷纷落入关羽所部的战阵中,不可避免的引起了一阵混乱,不少军士在这波箭雨之下,被活活钉死在了地上。
冒着箭雨的侵袭,关羽挥刀上护身,下护马,破开密密麻麻的箭雨,策马率众继续向前逼近。很快,便突进到了李儒阵前数十步远的地方。
这个时候,不用李儒吩咐,阵中的盾牌手们齐齐呐喊一声,将一面面巨大的盾牌竖立了起来,然后狠狠地砸到了地上,发出一阵沉闷的震地之声,同时组成了一道坚不可破的盾墙。盾墙之后,盾牌手们将身体稍微倾斜,用双臂和肩膀,支撑在盾牌上,以自身的身体、盾牌和大地的交接面,三点一线,连成了一个正三角形,来加固盾墙的稳定性。
等到盾牌手们做完了所有的动作,长枪手们立刻上前一步,顺着盾墙上的空隙之处,架好了手中的长矛,只等敌军迫近之时,便无不留情的刺出,先在敌军将士们身上捅出几个透明窟窿来再说!
李儒虽是文人,但是这手统兵的本事,着实不可小觑。隐藏在关羽军中的马超,不动声色的观察着战局,对李儒做出了正确的评价。可惜的是,李儒已经深深地烙上了董卓下属的印记,是绝不会、也绝不可能转投他人的,即便退一万步讲,李儒就算肯改换门庭,怕是也没有人愿意接纳他,毕竟,董卓的凶名太盛,早已引起了天下人的公愤,作为董卓的首席谋士,李儒的双手上可也沾染了不少平民百姓的鲜血的。
转眼之间,关羽便率部来到了李儒盾牌阵的前方,抬头瞄了一眼李儒的位置,关羽出人意料的勒住了战马,手中青龙偃月刀平举而起,向右侧虚空斩出一刀。
随着关羽的动作,前冲的劲卒们纷纷止住了脚步,整个战阵从中间向两侧分裂开十多步的距离,让出了一条通道来。通道的尽头处,狮盔蛮开的马超,端坐在龙象宝马上,手中的紫金霸王枪,正闪烁着择人而噬的光芒!
而在马超的身后,一千名白袍银甲、身骑白马的奔雷骑,早已做好了突击的准备,手中沉重的龙枪已是斜斜举了起来。
“凿穿他们!”马超纵声怒吼,霸王枪所指之处,正是李儒所在的位置!
作为马超麾下最精锐的骑兵,奔雷骑们立刻用气势如虹的呼喊来回应马超:“疾如风,徐如林,侵如火,不动如山!杀——”
下一刻,在马超的率领下,一千名奔雷骑从袍泽们让出来的通道中,策马狂奔,向着马超霸王枪所指的方向奋不顾身的冲了出去。
看到马超,李儒心中顿时没了底。这是以有心算无心啊,自己根本不知道马超是什么时候加入战场的,可马超原来却一直隐藏在暗处,等待机会在战场上堂堂正正的刺杀自己!
李儒毕竟是李儒,临危不乱。他很快将心中的慌乱驱散,勒动战马,让自己向大后方撤走,打算躲到众军之中,让马超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同时语速极快的对掌旗官喝令:“收缩阵型,且战且退!”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李儒现在根本不知道马超的底细,不知道他带来了多少人,会耍什么新的花样出来,所以便当机立断的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