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85 第一百零六章 分进合击
- 186 第一百零七章 亡命天涯(上)
- 187 第一百零八章 亡命天涯(中)
- 188 第一百零九章 亡命天涯(下)
- 189 第一百一十章 可耻的吕布
- 190 第一百一十一章 冯翊受阻
- 191 第一百一十二章 斗智(上)
- 192 第一百一十三章 斗智(中)
- 193 第一百一十四章 斗智(下)
- 194 第一百一十五章 水无常形
- 195 第一百一十六章 李儒授首
- 196 第一百一十七章 后顾无忧
- 197 第一百一十八章 各怀鬼胎(上)
- 198 第一百一十九章 各怀鬼胎(中)
- 199 第一百二十章 各怀鬼胎(下)
- 200 第一百二十一章 斩李傕!(上)
- 201 第一百二十二章 斩李傕!(下)
- 202 第一百二十三章 诛郭汜!
- 203 第一百二十四章 长安攻坚战(上)
- 204 第一百二十五章 长安攻坚战(二)
- 205 第一百二十六章 长安攻坚战(三)
- 206 第一百二十七章 长安攻坚战(四)
- 207 第一百二十八章 长安攻坚战(五)
- 208 第一百二十九章 长安攻坚战(六)
- 209 第一百三十章 长安攻坚战(七)
- 210 第一百三十一章 长安攻坚战(八)
- 211 第一百三十二章 董卓之死(上)
- 212 第一百三十三章 董卓之死(中)
- 213 第一百三十四章 董卓之死(下)
- 214 第一百三十五章 刘协出逃
- 215 第一百三十六章 枭雄曹操
- 216 第一百三十七章 全据关中
- 217 第一百三十八章 乐极生悲
- 218 第一百三十九章 挟天子令诸侯
- 219 第一百四十章 博弈
- 220 第一章 曹操的反应
- 221 第二章 绝色甄宓
- 222 第三章 强强联手(上)
- 223 第四章 强强联手(下)
- 224 第五章 鼎盛关中
- 225 第六章 狼狈的刘备
- 226 第七章 无知陶应
- 227 第八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上)
- 228 第九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下)
- 229 第十章 睿智曹操
- 230 第十一章 徐州暗流
- 231 第十二章 刘备再娶(上)
- 232 第十三章 刘备再娶(下)
- 233 第十四章 徐州易主
- 234 第十五章 子龙之怒
- 235 第十六章 伪善刘备
- 236 第十七章 远征西域(一)
- 237 第十八章 远征西域(二)
- 238 第十九章 远征西域(三)
- 239 第二十章 远征西域(四)
- 240 第二十一章 远征西域(五)
- 241 第二十二章 远征西域(六)
- 242 第二十三章 人才济济
- 243 第二十四章 无孔不入
- 244 第二十五章 美女配英雄
- 245 第二十六章 多喜临门
- 246 第二十七章 欠下情债
- 247 第二十八章 一山二虎
- 248 第二十九章 张飞失徐州
- 249 第三十章 刘备的心术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一百一十六章 李儒授首
第一百一十六章 李儒授首
奔腾汹涌的怒流,从黎明开始,一直泛滥到正午左近,才渐渐平息了下来。
李儒自以为固若金汤的营寨,在洪水的冲刷下,只剩下了一些支离破碎的零碎,数十个大大小小的“湖泊”,出现在了地势相对低洼的地带,每个“湖泊”上,都漂浮着溺死的尸体和马匹。
远远看去,这里就像是人间地狱,漂浮在水面上的人畜尸身,不计其数。大把大把的粮食混杂在尸体附近的水面上,随着阵阵微风吹过,忽高忽低的飘动着。在这个世道,比铜钱还要珍贵的粮食,此刻却无人问津。
李儒在这场洪水中侥幸活了下来,他聚拢起数千残部,逃到了附近的一座山头上,得以苟延残喘。但是李儒自己也清楚,今天,他恐怕是在劫难逃了,这座山头孤立无援,虽然暂时得以保命,但其实就是一处死地,马超只要派兵将四面围困住,等洪水彻底消退之后,就能将他活活困死在这座山上。
舔了舔干瘪的嘴唇,李儒四下环顾,试图找到一条逃生之路,可最后,他却无奈甚至绝望的发现,根本就没有那样一条路。
在和李儒所处的山头隔着数里的距离之外,马超也在一座山头上观望着。
看着满地的死尸,马超心中略有不忍。他并不想多造杀戮,可有的时候,却容不得对敌人仁慈。因为,这里是战场!在战场上,不是生,就是死,没有其他的选择。
轻轻叹了一口气,马超知道现在不是悲天悯人的时候,抬起右手,虚空一指,口中低沉的说道:“云长,公明,你们去分头清理战场吧。至于李儒……枭首示众!”
关羽和徐晃双双应诺,各自转身而去,整点兵马,前往战场进行清缴工作了。
被洪水冲击过后,能侥幸活下来的人,已经算是命大了,他们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死里逃生的,此刻哪里还有力气去应对关羽、徐晃两部人马的剿杀?面对关羽和徐晃锋利的刀锋,他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头颅被割下,甚至连一句求饶的话,都没有力气说出来了。
战场清理的很快,沿着洪水退去的痕迹,关羽和徐晃兵分两路,一路无情的斩杀着未曾开口请降的敌军,也不去管他们究竟是不愿意投降,还是没有力气投降。在鲜血迸溅中,关羽和徐晃这两支部队中,人人的武器上都沾染上了血迹,在李儒所落脚的山下回合,将这座山包围了个水泄不通。
看到关羽和徐晃这两员大将左右合围,李儒心中最后的一点生机,也破灭了。
在感受到死亡迫近的这一刻,李儒反而豁达了起来,伸手拔出腰间的佩剑,仰天大笑了起来:“如此大好头颅,看究竟为谁所斩?来吧,来啊!”
李儒本是文士,他腰间的佩剑也是文人用来进行妆饰的剑,并非是军士们手中用来杀人的利刃,但是李儒此时仗剑狂笑,倒是颇有几分武人的豪迈之气,浑不见文人身上特有的酸腐。
不得不说,李儒确实是个人物,只可惜,他认错了主子,投错了阵营。若是投在其他人的阵营中,必定能获得更高、更瞩目的成就。可惜,历史不能重写,李儒也没有了再一次选择的机会——至少,马超是不会给他这个机会的。
董卓作恶太多,他部下的人,或出于本性,或为董卓所迫,早已在人们的认知中,被烙印下了残暴的直观印象,董卓部下的任何一个人,马超都是不会再重新启用的。当然,已经投效到马超麾下的张辽和高顺,严格来说并不算是董卓的部下,他们以前只听命于吕布,并非直接遵从董卓的命令,相对其他人来说,他们手上所染的无辜之血近乎没有,和董卓其他的部下们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似乎是被李儒的豪迈感染了,又似乎是感觉到已经没有了退路,站在他身边的数千残兵败将,在李儒拔剑狂笑的这一刻,也纷纷举起了手中的武器,向着快速逼近的西凉军们怒目而视,摆出了拼死一搏的姿态。
“大丈夫生亦何欢,死亦何惧?!众将士,随吾前往杀敌!”李儒高声怒吼着,甩开身形,率先向山下杀去!数千名残兵,也不顾手里有没有武器可以杀敌,身上有没有铠甲可以护身,纷纷发出一声声的怒吼,跟随在李儒的身后,从山头上冲杀了下来……
李儒率领着他的残部,发起了亡命式的反冲锋,可以说是勇气可嘉,但也可以说是以卵击石。立场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自然也就不同。可是不管怎么样,也无法改变最后的结果。
半个时辰之后,关羽舞动八十二斤的青龙偃月刀,挥出了这一战的最后一刀。
刀锋所向,正是李儒的脖颈!
噗呲——
冷酷锋锐的刀锋,毫无悬念的割断了李儒的脖颈,李儒胸腔中的逆血,瞬间向上翻涌而出,伴随着一片刺目的殷红,将李儒的断头冲上了半空。
收刀,伸手。关羽将李儒在空中落下来的头颅抓在手中,冷冷的扫视了一眼惨烈的战场,再确定没有一个敌军还存在生机之后,关羽策马转身,和徐晃双双奔下了山头,来到了马超的面前复命。
看着关羽手中死不瞑目的李儒头颅,马超冷冷的喝道:“汝足智多谋,不思为民造福,反而助纣为虐,为董卓出谋划策,残害生灵无数。不斩下汝之头颅,不足以告慰亡者在天之灵!汝还有何理由死不瞑目?!给本侯闭眼!”
说来也怪,早已断绝了生机的李儒,在马超的这番呵斥之下,死灰色的眼珠竟然微微的颤动了一下,从眼眶中流出了两滴清泪,似是对其一生的所作所为,做出了最后的忏悔,随后便缓缓地闭上了眼睛,再无任何的动静了。
“来人!将李儒的人头装入木匣之中,待本侯进攻长安之时,拿到阵前祭旗!”马超并未因为李儒的忏悔而放过他,冷酷的道出了对李儒死后的处置之法。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的多了,清理战场,站在胜利者的角度,去收缴战利品,哪怕是西凉军中最普通的一个步卒,也早已是轻车熟路了。在马超的率领下,他们早已习惯了胜利者的姿态。
对战俘的处置,马超这次也是下狠心了,凡是西凉地区之外的降兵,不问缘由,一律就地格杀!这些人都是董卓从洛阳、关中收纳的部众,他们跟着董卓的时日也不短了,明知董卓倒行逆施,却还是死心塌地,即便如今投降了,马超也不能宽恕他们曾经犯下的罪过,赐予他们一死,已经算是较轻的处罚了。
至于那些从西凉就跟着董卓的降兵们,马超命军中的老兵对他们进行一一甄别,出于家事所累或是有其他缘由,被逼无奈才跟随董卓的,可免一死,发配回西凉去从事劳作,等过段时间之后,如果表现好,则可以还给他们自由之身,列为平民;其余被辨别出品行不佳或是手上沾染了百姓鲜血的,则是开刀问斩之后,将他们的尸身付诸一炬。
解决了李儒这个拦路虎,马超的面前就是一片坦途,在原地休息了半日的时间之后,马超就将兵权交到了关羽的手上,仍旧命关羽为这一路兵马的统帅,徐晃、庞德为副将,郑泰为随军参谋,待处理完敌军的尸体之后,即刻向长安进兵。
而马超自己,则是在胡车儿和一千奔雷骑的簇拥下,重新回到了扶风,与太史慈他们回合,准备由扶风出兵,与关羽遥相呼应,兵进长安!
李儒自以为固若金汤的营寨,在洪水的冲刷下,只剩下了一些支离破碎的零碎,数十个大大小小的“湖泊”,出现在了地势相对低洼的地带,每个“湖泊”上,都漂浮着溺死的尸体和马匹。
远远看去,这里就像是人间地狱,漂浮在水面上的人畜尸身,不计其数。大把大把的粮食混杂在尸体附近的水面上,随着阵阵微风吹过,忽高忽低的飘动着。在这个世道,比铜钱还要珍贵的粮食,此刻却无人问津。
李儒在这场洪水中侥幸活了下来,他聚拢起数千残部,逃到了附近的一座山头上,得以苟延残喘。但是李儒自己也清楚,今天,他恐怕是在劫难逃了,这座山头孤立无援,虽然暂时得以保命,但其实就是一处死地,马超只要派兵将四面围困住,等洪水彻底消退之后,就能将他活活困死在这座山上。
舔了舔干瘪的嘴唇,李儒四下环顾,试图找到一条逃生之路,可最后,他却无奈甚至绝望的发现,根本就没有那样一条路。
在和李儒所处的山头隔着数里的距离之外,马超也在一座山头上观望着。
看着满地的死尸,马超心中略有不忍。他并不想多造杀戮,可有的时候,却容不得对敌人仁慈。因为,这里是战场!在战场上,不是生,就是死,没有其他的选择。
轻轻叹了一口气,马超知道现在不是悲天悯人的时候,抬起右手,虚空一指,口中低沉的说道:“云长,公明,你们去分头清理战场吧。至于李儒……枭首示众!”
关羽和徐晃双双应诺,各自转身而去,整点兵马,前往战场进行清缴工作了。
被洪水冲击过后,能侥幸活下来的人,已经算是命大了,他们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死里逃生的,此刻哪里还有力气去应对关羽、徐晃两部人马的剿杀?面对关羽和徐晃锋利的刀锋,他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头颅被割下,甚至连一句求饶的话,都没有力气说出来了。
战场清理的很快,沿着洪水退去的痕迹,关羽和徐晃兵分两路,一路无情的斩杀着未曾开口请降的敌军,也不去管他们究竟是不愿意投降,还是没有力气投降。在鲜血迸溅中,关羽和徐晃这两支部队中,人人的武器上都沾染上了血迹,在李儒所落脚的山下回合,将这座山包围了个水泄不通。
看到关羽和徐晃这两员大将左右合围,李儒心中最后的一点生机,也破灭了。
在感受到死亡迫近的这一刻,李儒反而豁达了起来,伸手拔出腰间的佩剑,仰天大笑了起来:“如此大好头颅,看究竟为谁所斩?来吧,来啊!”
李儒本是文士,他腰间的佩剑也是文人用来进行妆饰的剑,并非是军士们手中用来杀人的利刃,但是李儒此时仗剑狂笑,倒是颇有几分武人的豪迈之气,浑不见文人身上特有的酸腐。
不得不说,李儒确实是个人物,只可惜,他认错了主子,投错了阵营。若是投在其他人的阵营中,必定能获得更高、更瞩目的成就。可惜,历史不能重写,李儒也没有了再一次选择的机会——至少,马超是不会给他这个机会的。
董卓作恶太多,他部下的人,或出于本性,或为董卓所迫,早已在人们的认知中,被烙印下了残暴的直观印象,董卓部下的任何一个人,马超都是不会再重新启用的。当然,已经投效到马超麾下的张辽和高顺,严格来说并不算是董卓的部下,他们以前只听命于吕布,并非直接遵从董卓的命令,相对其他人来说,他们手上所染的无辜之血近乎没有,和董卓其他的部下们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似乎是被李儒的豪迈感染了,又似乎是感觉到已经没有了退路,站在他身边的数千残兵败将,在李儒拔剑狂笑的这一刻,也纷纷举起了手中的武器,向着快速逼近的西凉军们怒目而视,摆出了拼死一搏的姿态。
“大丈夫生亦何欢,死亦何惧?!众将士,随吾前往杀敌!”李儒高声怒吼着,甩开身形,率先向山下杀去!数千名残兵,也不顾手里有没有武器可以杀敌,身上有没有铠甲可以护身,纷纷发出一声声的怒吼,跟随在李儒的身后,从山头上冲杀了下来……
李儒率领着他的残部,发起了亡命式的反冲锋,可以说是勇气可嘉,但也可以说是以卵击石。立场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自然也就不同。可是不管怎么样,也无法改变最后的结果。
半个时辰之后,关羽舞动八十二斤的青龙偃月刀,挥出了这一战的最后一刀。
刀锋所向,正是李儒的脖颈!
噗呲——
冷酷锋锐的刀锋,毫无悬念的割断了李儒的脖颈,李儒胸腔中的逆血,瞬间向上翻涌而出,伴随着一片刺目的殷红,将李儒的断头冲上了半空。
收刀,伸手。关羽将李儒在空中落下来的头颅抓在手中,冷冷的扫视了一眼惨烈的战场,再确定没有一个敌军还存在生机之后,关羽策马转身,和徐晃双双奔下了山头,来到了马超的面前复命。
看着关羽手中死不瞑目的李儒头颅,马超冷冷的喝道:“汝足智多谋,不思为民造福,反而助纣为虐,为董卓出谋划策,残害生灵无数。不斩下汝之头颅,不足以告慰亡者在天之灵!汝还有何理由死不瞑目?!给本侯闭眼!”
说来也怪,早已断绝了生机的李儒,在马超的这番呵斥之下,死灰色的眼珠竟然微微的颤动了一下,从眼眶中流出了两滴清泪,似是对其一生的所作所为,做出了最后的忏悔,随后便缓缓地闭上了眼睛,再无任何的动静了。
“来人!将李儒的人头装入木匣之中,待本侯进攻长安之时,拿到阵前祭旗!”马超并未因为李儒的忏悔而放过他,冷酷的道出了对李儒死后的处置之法。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的多了,清理战场,站在胜利者的角度,去收缴战利品,哪怕是西凉军中最普通的一个步卒,也早已是轻车熟路了。在马超的率领下,他们早已习惯了胜利者的姿态。
对战俘的处置,马超这次也是下狠心了,凡是西凉地区之外的降兵,不问缘由,一律就地格杀!这些人都是董卓从洛阳、关中收纳的部众,他们跟着董卓的时日也不短了,明知董卓倒行逆施,却还是死心塌地,即便如今投降了,马超也不能宽恕他们曾经犯下的罪过,赐予他们一死,已经算是较轻的处罚了。
至于那些从西凉就跟着董卓的降兵们,马超命军中的老兵对他们进行一一甄别,出于家事所累或是有其他缘由,被逼无奈才跟随董卓的,可免一死,发配回西凉去从事劳作,等过段时间之后,如果表现好,则可以还给他们自由之身,列为平民;其余被辨别出品行不佳或是手上沾染了百姓鲜血的,则是开刀问斩之后,将他们的尸身付诸一炬。
解决了李儒这个拦路虎,马超的面前就是一片坦途,在原地休息了半日的时间之后,马超就将兵权交到了关羽的手上,仍旧命关羽为这一路兵马的统帅,徐晃、庞德为副将,郑泰为随军参谋,待处理完敌军的尸体之后,即刻向长安进兵。
而马超自己,则是在胡车儿和一千奔雷骑的簇拥下,重新回到了扶风,与太史慈他们回合,准备由扶风出兵,与关羽遥相呼应,兵进长安!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