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77 第77章 前路茫茫
- 78 第78章 耄妻耋夫
- 79 第79章 再临蒙古
- 80 第80章 寸草春晖
- 81 第81章 三叠阳关
- 82 第82章 黑玉断续
- 83 第83章 围场练兵
- 84 第84章 平地生波
- 85 第85章 朝暮在心
- 86 第86章 围炉欢声
- 87 第87章 良辰美景
- 88 第88章 共度佳节
- 89 第89章 大病初愈
- 90 第90章 风雪夜逃
- 91 第91章 败走少林
- 92 第92章 险之又险
- 93 第93章 九阳神功
- 94 第94章 壁立千仞
- 95 第95章 青红皂白
- 96 第96章 风光霁月
- 97 第97章 山雨欲来
- 98 第98章 冷风满楼
- 99 第99章 明河共影
- 100 第100章 祸在朝夕
- 101 第101章 迫上终南
- 102 第102章 怀璧其罪
- 103 第103章 一肩挑仇
- 104 第104章 重阳大战
- 105 第105章 恩怨难断
- 106 第106章 走火入魔
- 107 第107章 真相大白
- 108 第108章 共度一生
- 109 第109章 远赴塞外
- 110 第110章 相依相伴
- 111 第111章 天山月明
- 112 第112章 道是寻常
- 113 第113章 天不遂人
- 114 第114章 重返中原
- 115 第115章 寻医问药
- 116 第116章 世事无常
- 117 第117章 大道无情
- 118 第118章 何当载酒
- 119 第119章 漫卷西风
- 120 第120章 大漠行侠
- 121 第121章 路见不平
- 122 第122章 一对麻烦
- 123 第123章 鱼龙混杂
- 124 第124章 嘉兴婚事
- 125 第125章 喜堂大祸
- 126 第126章 情为何物
- 127 第127章 一泯恩仇
- 128 第128章 山水有路
- 129 第129章 龙争虎斗
- 130 第130章 心怀明灯
- 131 第131章 一日为师
- 132 第132章 传道授业
- 133 第133章 坐忘玉京
- 134 第134章 日月无极
- 135 第135章 桃花岛上
- 136 第136章 故友重聚
- 137 第137章 兄弟长谈
- 138 第138章 何不若舟
- 139 第139章 凶手谓谁
- 140 第140章 内情毕露
- 141 第141章 短聚再别
- 142 第142章 终南古墓
- 143 第143章 纷乱不休
- 144 第144章 金刚门下
- 145 第145章 嘉兴托孤
- 146 第146章 好问则裕
- 147 第147章 阔别相逢
- 148 第148章 接续断骨
- 149 第149章 鸡犬不宁
- 150 第150章百感交集
- 151 第151章洞中灵堂
- 152 第152章侠门弟子
- 153 第153章万水千山
- 154 第154章走南闯北
- 155 第155章落英缤纷
- 156 第156章翠鸟翡雀
- 157 第157章钱塘边
- 158 第158章尺水丈波
- 159 第159章暗潮汹涌
- 160 第160章初到襄阳
- 161 第161章旧地重游
- 162 第162章商计谋议
- 163 第163章五月初夏
- 164 第164章湖边争端
- 165 第165章东邪门人
- 166 第166章儿女情长
- 167 第167章礼法世俗
- 168 第168章群豪齐聚
- 169 第169章英雄大宴
- 170 第170章日月昭昭
- 171 第171章武林盟主
- 172 第172章深明大义
- 173 第173章善恶一念
- 174 第174章夺权争位
- 175 第175章无愧于心
- 176 第176章幽幽深谷
- 177 第177章两方激斗
- 178 第179章忠义两难
- 179 第180章无辜受难
- 180 第181章无为歧路
- 181 第182章悬壶济世
- 182 第183章酒令智昏
- 183 第184章皇城沦陷
- 184 第185章喜事临门
- 185 第186章举棋不定
- 186 第187章进退维谷
- 187 第188章家国永安
- 188 第189章有客远来
- 189 第190章 尘埃暂定
- 190 第191章 斗转星移
- 191 第192章 深渊万丈
- 192 第193章 华山论剑
- 193 第194章 气凌霄汉
- 194 第195章 番外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87章 良辰美景
第87章 良辰美景
时间一晃,已到了十月末,天气逐渐严寒,谢曜却越发兴致高昂。他现下已经可以离开轮椅,撑着拐杖,一点一点的向前行走。天书和乌日珠占都让他坐下多休息,他一张嘴说不过两人,只得面上应下,等夜里都去睡了,才开始锻炼。
这天一早,谢曜正撑着拐杖绕屋子走圈。但听屋外传来脚步声,他心下一惊,忙将拐杖扔下,坐回轮椅间。
天书撩开门帘走进,低头看了眼地上的拐杖,道:“我带你出去走走。”
谢曜看向她不禁一愣,只见天书换下那一身经年不变的白衣,转而穿着一条素色襦裙,外罩件水绿对襟长袖小褙子,让人眼前一亮。
“呆着作甚?还不快走!”天书一皱眉头,凶巴巴的朝谢曜喝到。
谢曜回过神,道:“妈给你的衣服都做好了?”
天书道:“嗯,伯母今天又去买布料,准备给你也做一身。”不仅冬天要到来,春节也快了,不管如何,乌日珠占都要做一身新衣给他们。
谢曜点了点头,就要去推轮椅,却见天书捡起拐杖,反手扔给他。谢曜眼疾手快,忙伸手一把将拐杖接住,颇为奇怪的看了眼天书。
天书抱着双臂发笑:“在我面前有甚好装的,我还不知道你么?”
谢曜闻言不禁低头失笑,他道:“我怕妈看见,你知道她这人,一唠叨起来没玩没了。”天书突然伸手指着他,一副抓了把柄的模样:“哦——原来你觉得伯母的关心是唠叨,看来我得向她说说。”
“天书……”谢曜不禁头疼。这些日子乌日珠占和天书倒是越来越融洽,融洽到乌日珠占一有甚么都会告诉天书,而天书巴不得看他笑话,有什么也通通给乌日珠占打报告。
天书冷声道:“今天天气可好,你再不走,那我走。”
谢曜说不过她,拄着拐杖,慢腾腾的站起,一步一步走去。天书见他将拐杖捏的死紧,显然用了好些力气,生怕他一个不注意栽地上,忙上前将他扶住。
谢曜抬眼看着她,不由一笑。
*
天书带回的那匹灰马,极喜此地,乌日珠占欢喜它,便将马鞍取了,任它在草原驰骋。天书这会儿搀扶着谢曜,两人沿着草原一路东行,灰马便撅蹄子打个喷嚏,迈着长腿闲适的跟在两人身后。
暮秋的晴日特别清朗,草已泛黄,偶能看到晚谢的野花点缀其上,风吹过来不热也不凉。牛羊成群,天高云淡,两人漫步上丘陵,登高下望,宁静壮美。
“这样的景色,怎也看不够,铁木真应当为此自豪。”
谢曜淡淡道:“嗯,他会以拥有这片土地自豪,但这片土地于他来说,终究太小。”
天书一时感慨而发,没有想到谢曜会这般回答。她转头问:“你有甚么打算?”
自从那日拖雷让他教练军队,谢曜便知道自己不能常驻蒙古,这些日子,一边疗伤一边思考,却也没想到一个万全之策。
“天书,待伤痊愈,我们带着妈妈一起回中原罢。”
天书嗯道:“只要伯母肯走。”
谢曜思及此不禁叹了口气,他还没有想好如何给乌日珠占说。
两人在丘陵眺望片刻,又朝斡难河走去。谢曜让天书无须搀扶,自己挽着马缰。那灰马也甚通人性,放慢步子,速度始终和谢曜保持一致。
二人一马,沿着河边漫步,天书乐得轻松,伸手拔了株芦苇,拿在手里把玩。
“天书,你这匹马是从何处得来?”
谢曜故意放慢步子,那灰马便也放慢步子,他加快步子,灰马也连忙跟上。谢曜大感此马灵性,伸手揉揉它脖上鬃毛,灰马便弯下脑袋亲昵来蹭。
天书和这匹马共度几日,当然知道。她伸手也摸摸马脑袋,将如何用骆驼换马的事情说了。
“以后,再用它换更好的马……”岂料天书话还没说完,灰马便抛弃了谢曜,转而“谄媚”的去蹭天书。
谢曜见状,不由笑道:“别换了,把它留下来罢。”
天书也觉有趣,用芦苇挠挠马耳朵,挠挠马鼻子,对它说:“小家伙,你想留下来吗?”那灰马被挠痒了,大大的打了个喷嚏,踏着蹄子,又往谢曜身后躲。
谢曜笑了笑:“天书,马是你带回来的,你给它起个名字。”言下之意,便是留住。天书也并无赶走它的意思,闻言皱着柳眉,细细思索。
她忽然扬起手中芦苇,问道:“这野草的名字叫甚么?”
“这东西名字可多,你可以叫芦苇,也可叫芦笋,还有苇子、芦头……嗯,蒹葭也泛指它。”
天书本想就用这野草的名字,岂料竟杂七杂八这么多别称,她愣了愣,问:“哪个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谢曜吟到此处,看向天书,微微笑道:“便是这个‘蒹葭’。”
天书与他目光相对,心下一动,忙撇过头去,说:“不好,不好,这个蒹葭不好听。”她顿了顿,“就叫‘芦苇’,名字起的糙,好养。”
谢曜梳梳马鬃,伸手从马嘴里夺出一根芦苇,一本正经道:“芦苇啊芦苇,你就叫芦苇,可别乱吃芦苇。”他这话绕来绕去,倒把天书逗笑。
沿河走了片刻,谢曜双腿渐渐有些不得力,便就地坐在河边休息,天书也在他身旁坐下,让芦苇自己去河边饮水。
浅水中不时有鱼儿跳起,将芦苇吓得连连后退,晴空上,几只秋雁比翼成一线,静听流水,坐看闲云。
这般温暖的天气,正适合浅眠。天书不由觉得困倦,她打了个呵欠,淡淡道:“我找个地方小憩一会儿。”
谢曜瞧她作势起身,忙道:“且慢。”
“怎么了?”
谢曜见她直直望着自己,眼波潋滟胜晨星。怔忪片刻,他忽然看远处,定然道:“你再陪我坐会儿……若困了,便靠在我肩上。”
天书闻言一愣,待反应过来,面如火烧。她正要站起来,甩袖大声说“无聊”,可看着谢曜坚定不似玩笑的侧脸,这话竟如鲠在喉,半晌吐不出一个字。光影重叠,她仿佛又回到那日在井底的心境,满腔无名火,化为绕指柔。
兴是秋风太沉醉,醉到情醺智昏。纵然天书困意全消,她也没有半分迟疑,意随心动,将头轻轻靠在他宽阔的肩上,阖上双眼。
秋风和煦,好个良辰。
这天一早,谢曜正撑着拐杖绕屋子走圈。但听屋外传来脚步声,他心下一惊,忙将拐杖扔下,坐回轮椅间。
天书撩开门帘走进,低头看了眼地上的拐杖,道:“我带你出去走走。”
谢曜看向她不禁一愣,只见天书换下那一身经年不变的白衣,转而穿着一条素色襦裙,外罩件水绿对襟长袖小褙子,让人眼前一亮。
“呆着作甚?还不快走!”天书一皱眉头,凶巴巴的朝谢曜喝到。
谢曜回过神,道:“妈给你的衣服都做好了?”
天书道:“嗯,伯母今天又去买布料,准备给你也做一身。”不仅冬天要到来,春节也快了,不管如何,乌日珠占都要做一身新衣给他们。
谢曜点了点头,就要去推轮椅,却见天书捡起拐杖,反手扔给他。谢曜眼疾手快,忙伸手一把将拐杖接住,颇为奇怪的看了眼天书。
天书抱着双臂发笑:“在我面前有甚好装的,我还不知道你么?”
谢曜闻言不禁低头失笑,他道:“我怕妈看见,你知道她这人,一唠叨起来没玩没了。”天书突然伸手指着他,一副抓了把柄的模样:“哦——原来你觉得伯母的关心是唠叨,看来我得向她说说。”
“天书……”谢曜不禁头疼。这些日子乌日珠占和天书倒是越来越融洽,融洽到乌日珠占一有甚么都会告诉天书,而天书巴不得看他笑话,有什么也通通给乌日珠占打报告。
天书冷声道:“今天天气可好,你再不走,那我走。”
谢曜说不过她,拄着拐杖,慢腾腾的站起,一步一步走去。天书见他将拐杖捏的死紧,显然用了好些力气,生怕他一个不注意栽地上,忙上前将他扶住。
谢曜抬眼看着她,不由一笑。
*
天书带回的那匹灰马,极喜此地,乌日珠占欢喜它,便将马鞍取了,任它在草原驰骋。天书这会儿搀扶着谢曜,两人沿着草原一路东行,灰马便撅蹄子打个喷嚏,迈着长腿闲适的跟在两人身后。
暮秋的晴日特别清朗,草已泛黄,偶能看到晚谢的野花点缀其上,风吹过来不热也不凉。牛羊成群,天高云淡,两人漫步上丘陵,登高下望,宁静壮美。
“这样的景色,怎也看不够,铁木真应当为此自豪。”
谢曜淡淡道:“嗯,他会以拥有这片土地自豪,但这片土地于他来说,终究太小。”
天书一时感慨而发,没有想到谢曜会这般回答。她转头问:“你有甚么打算?”
自从那日拖雷让他教练军队,谢曜便知道自己不能常驻蒙古,这些日子,一边疗伤一边思考,却也没想到一个万全之策。
“天书,待伤痊愈,我们带着妈妈一起回中原罢。”
天书嗯道:“只要伯母肯走。”
谢曜思及此不禁叹了口气,他还没有想好如何给乌日珠占说。
两人在丘陵眺望片刻,又朝斡难河走去。谢曜让天书无须搀扶,自己挽着马缰。那灰马也甚通人性,放慢步子,速度始终和谢曜保持一致。
二人一马,沿着河边漫步,天书乐得轻松,伸手拔了株芦苇,拿在手里把玩。
“天书,你这匹马是从何处得来?”
谢曜故意放慢步子,那灰马便也放慢步子,他加快步子,灰马也连忙跟上。谢曜大感此马灵性,伸手揉揉它脖上鬃毛,灰马便弯下脑袋亲昵来蹭。
天书和这匹马共度几日,当然知道。她伸手也摸摸马脑袋,将如何用骆驼换马的事情说了。
“以后,再用它换更好的马……”岂料天书话还没说完,灰马便抛弃了谢曜,转而“谄媚”的去蹭天书。
谢曜见状,不由笑道:“别换了,把它留下来罢。”
天书也觉有趣,用芦苇挠挠马耳朵,挠挠马鼻子,对它说:“小家伙,你想留下来吗?”那灰马被挠痒了,大大的打了个喷嚏,踏着蹄子,又往谢曜身后躲。
谢曜笑了笑:“天书,马是你带回来的,你给它起个名字。”言下之意,便是留住。天书也并无赶走它的意思,闻言皱着柳眉,细细思索。
她忽然扬起手中芦苇,问道:“这野草的名字叫甚么?”
“这东西名字可多,你可以叫芦苇,也可叫芦笋,还有苇子、芦头……嗯,蒹葭也泛指它。”
天书本想就用这野草的名字,岂料竟杂七杂八这么多别称,她愣了愣,问:“哪个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谢曜吟到此处,看向天书,微微笑道:“便是这个‘蒹葭’。”
天书与他目光相对,心下一动,忙撇过头去,说:“不好,不好,这个蒹葭不好听。”她顿了顿,“就叫‘芦苇’,名字起的糙,好养。”
谢曜梳梳马鬃,伸手从马嘴里夺出一根芦苇,一本正经道:“芦苇啊芦苇,你就叫芦苇,可别乱吃芦苇。”他这话绕来绕去,倒把天书逗笑。
沿河走了片刻,谢曜双腿渐渐有些不得力,便就地坐在河边休息,天书也在他身旁坐下,让芦苇自己去河边饮水。
浅水中不时有鱼儿跳起,将芦苇吓得连连后退,晴空上,几只秋雁比翼成一线,静听流水,坐看闲云。
这般温暖的天气,正适合浅眠。天书不由觉得困倦,她打了个呵欠,淡淡道:“我找个地方小憩一会儿。”
谢曜瞧她作势起身,忙道:“且慢。”
“怎么了?”
谢曜见她直直望着自己,眼波潋滟胜晨星。怔忪片刻,他忽然看远处,定然道:“你再陪我坐会儿……若困了,便靠在我肩上。”
天书闻言一愣,待反应过来,面如火烧。她正要站起来,甩袖大声说“无聊”,可看着谢曜坚定不似玩笑的侧脸,这话竟如鲠在喉,半晌吐不出一个字。光影重叠,她仿佛又回到那日在井底的心境,满腔无名火,化为绕指柔。
兴是秋风太沉醉,醉到情醺智昏。纵然天书困意全消,她也没有半分迟疑,意随心动,将头轻轻靠在他宽阔的肩上,阖上双眼。
秋风和煦,好个良辰。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