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402 第1403章 悬赏彻查
- 1403 第1404章 柳暗花明
- 1404 第1405章 真相大白
- 1405 第1406章 往事如烟
- 1406 第1407章 教导
- 1407 第1408章 路遇不平
- 1408 第1409章 有眼不识泰山
- 1409 第1410章 波澜不惊
- 1410 第1411章 线索
- 1411 第1412章 十年之别
- 1412 第1413章 不堪回首
- 1413 第1414章 编造的真相
- 1414 第1415章 打劫
- 1415 第1416章 雕虫小技
- 1416 第1417章 穿帮了
- 1417 第1418章 百思不得其解
- 1418 第1419章 大惊失色
- 1419 第1420章 诱饵
- 1420 第1421章 孤注一掷
- 1421 第1424章 捉摸不透
- 1422 第1423章 化险为夷
- 1423 第1426章 试探
- 1424 第1427章 出人意料
- 1425 第1428章 一战而定
- 1426 第1429章 迎接
- 1427 第1430章 决胜千里
- 1428 第1431章 入城
- 1429 第1432章 风轻云淡
- 1430 第1433章 真实目的
- 1431 第1434章 话里有话
- 1432 第1435章 调兵遣将
- 1433 第1436章 安抚民心
- 1434 第1437章 大战之前
- 1435 第1438章 一战定乾坤(一更)
- 1436 第1439章 法兰西王国(二更)
- 1437 第1440章 未雨绸缪(三更)
- 1438 第1441章 祭奠(四更)
- 1439 第1442章 回京(五更)
- 1440 第1443章 身世之谜(六更)
- 1441 第1444章 亡羊补牢(七更)
- 1442 第1445章 风雨欲来(八更)
- 1443 第1446章 东风至(九更)
- 1444 第1447章 攻打对马岛(十更)
- 1445 第1448章 逃无可逃(十一更)
- 1446 第1449章 东征(十二更)
- 1447 第1450章 齐头并进(十三更)
- 1448 第1451章 先礼后兵(十四更)
- 1449 第1452章 说服(十五更)
- 1450 第1453章 大战序幕(十六更)
- 1451 第1454章 今时不同往日(十七更)
- 1452 第1455章 内忧外患(十八更)
- 1453 第1456章 出人意料(十九更)
- 1454 第1457章 杀鸡骇猴(二十更)
- 1455 第1458章 一战而定(二十一更)
- 1456 第1459章 得偿所愿(二十二更)
- 1457 第1461章 新书《权驭大明》已经上传啦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1413章 不堪回首
第1413章 不堪回首
“武国公,这些年你是如何过来的?”
等宋海咳嗽了一阵后,李云天关切地问道,他看的出来宋海现在病得很重,已经是油尽灯枯之际,想到堂堂的大明国公竟然会落到现在的下场他就不仅感到无比唏嘘。…頂點小說,
“当年小民水军一路势如破竹,从别失八里城打到了蓝叶城下,再往西打下去就到了帖木儿帝国的国境,全军士气高涨,都想尽快结束这场战争。”
李云天的话使得宋海不由得陷入了对往事的回忆中,目光显得有些迷离,当年无论如何都想不到蓝叶城会爆发一场惨烈的大战,谁能想到“节节败退”的帖木儿帝**队是在温都的率领下诱敌深入。
“现在看来,敌人是在故意示弱,其目的是要麻痹我们,可惜当时小民等人都没有看出来,还以为他们真的是狼狈溃败,当时全军都笼罩在喜悦中可以说有些飘飘然。”回想起不堪回首的往事宋海的双目禁不住湿润了。
不得不说当年他确实是轻敌了,明明事先已经得到了讲武堂的情报,知道帖木儿帝国还有三十万后备大军,可惜先前帖木儿帝**队的表现骗过了宋海和西征军的将领,大家迫不及待地想要跟对方一决雌雄。
结果,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帖木儿帝国的援军已经向蓝叶城进发,会合了撤退的帖木儿军队后发动了犀利的反击,而这一切人生地不熟的西征军都蒙在鼓里。
“小民等人完全没有意识到形势的严峻,我等孤军深入实际上已经犯了兵家的大忌,不仅如此还没能探察到敌情,对帖木儿帝国援军到来一事一无所知,还想着乘胜追击的事情。”
说着说着,宋海的脸颊上滚落下来两行浑浊的泪水,“小民万万想不到,城里的百姓会接应城外的帖木儿帝**队,使得我军在睡梦中遇到了敌袭,敌人的凶悍超出了我们的预料。”
“虽然敌人来势汹汹,但将士们奋勇迎战,城里杀成了尸山血海,小民戎马一生也从未见过如此惨烈的场面。”
宋海的目光越来越迷离,仿佛当年的激战再度浮现在了眼前,一脸痛苦地说道,“为了保护小民离开,无数将士倒在了血泊中,是小民对不起他们,他们本应该凯旋而归,没成想却葬身在了异乡。”
李云天的眼眶不由得也湿润了,他纵横疆场二十多年,足以想象出蓝叶城当年的激战的惨烈,否则的话帖木儿帝国的军队也不会在战后进行休整,进而给了他宝贵的时间用来应对。
否则的话,一旦帖木儿帝国和北元的联军兵临青龙城下,那么李云天届时唯有困守孤城,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牵制。
“王爷,我们当时能在这里与敌军激战良久,说起来还是多亏了王爷,是王爷的讲武堂训练有方,京畿都督府、山北军区和辽东军区的卫所将士给予了敌军重大伤亡,也使得小民得以苟且逃生。”
宋海擦了擦眼泪,抬头望向了李云天,“王爷,冥冥之中自有定数,西域之战终究还是要王爷来打,帖木儿帝国的军队之所以在蓝叶城休整了数月,归根结底还是王爷把京畿、陕北和辽东三地的卫所军操练了出来。”
李云天闻言不由得感到一阵难受,战死在蓝叶城和黑水城的明军将士大多数都是京畿都督府、山北军区和辽东军区的人,他们都经过了讲武堂的整编,是大明卫所部队的精锐,没成想就这么白白葬送了。
宋海的心中则是万分愧疚,大明卫所部队的精锐被他在蓝叶城损失了一半,他唯有指望着别失八里城的白安和吐鲁番城的杨三宇能够挡住帖木儿帝国大军前进的步伐,给大明朝廷调动军队争取时间,毕竟大明最精锐的骁武军还未出动。
当后来从帖木儿帝国的宣传中得知杨三宇在黑水城被北元和大帐汗国联军所败后,宋海整个人都僵在了那里,脑海中一片空白,这意味着大明卫所部队的主力已经失去了在西域作战的能力,根本就没有时间留给骁武军赶来西域。
坏消息一个接一个地传来,从帖木儿帝国贴出的告示里宋海知道了帖木儿帝国和北元联军进入了关西,包围了大明在关西唯一的城池青龙城,情况好像无比糟糕。
就在宋海忐忑不安地等待中,就在他没日没夜的煎熬里,天边终于迎来了一丝曙光,他发现蓝叶城的帖木儿帝**队竟然开始撤退。
没错,是撤退,不是向大明的方向东进,而是向帖木儿帝国的方向西退,而且是仓皇撤退,这使得宋海感到非常意外,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
几天后,蓝叶城迎来了它的新主人,令宋海万万想不到的是,一支明军和东察合台汗国的联军竟然开进了城里。
随着明军在街头贴出安民告示,宋海这才惊喜地知道李云天竟然在关西赢得了对帖木儿帝国和北元联军的大战,并且还端了北元在漠北的王庭,使得北元失去了立足的根基。
不仅如此,包括蓝叶城在内的一部分叶尔羌地区以及帖木儿帝国河中地区以东的地区悉数并入大明,这令宋海简直不敢相信。
不过,理智却告诉宋海眼前的一切是真的,因为明军在西域的统帅是李云天,而李云天的一贯作风就是给大明开疆拓土,这令宋海喜极而泣,大哭了一场后喝得酩酊大醉。
宋海是真的感到高兴,李云天赢得了西域之战的最终胜利,弥补了他先前所犯下的错误,使得他的良心受到了极大的安慰,他真的怕帖木儿帝国和北元联军攻进大明,届时必定生灵涂炭,他可就成为了大明的罪人。
“王爷,小民在亲兵的护送下拼死冲出了城,原本想赶回别失八里城,可是后来才发现敌军已经切断了我们的回去的路线,而身后的追兵一路追杀。”
稳定了一下激动的情绪后,宋海擦了擦眼角的泪水,神色复杂地望着李云天说道,“小民身边的亲兵相继战死,小民也受了伤,万般无奈下逃进了山里,原本以为就这么死了,不成想被躲在山里的当地百姓所救。”
“在当地百姓的照料下小民竟然康复了,后来混在当地百姓中一起离开了山里,由于战乱使得当地百姓死伤惨重流离失所,小民进而得以冒充他人的身份活了下去。”
宋海停顿了一下,脸上浮现出黯然的神色,“小民原本也想回到大明,可实在是无颜面对皇上和那些战死将士的家人,因此就隐姓埋名在这里生活,希望能用余生来赎罪。”
“那些年轻人是你收养的孤儿?”李云天完全可以理解宋海此时的复杂心情,于是沉声问道,否则那对西域兄妹不会说宋海是他们的爷爷。
可以想象的是,蓝叶城地区的百姓遭受了帖木儿帝**队的洗劫后肯定会有很多孤儿,宋海一定是收养了他们。
“他们的家人都死于那场战乱,小民于是收养了他们,也算是做一件善事。”宋海闻言点了点头,随后又剧烈咳嗽了起来,如果不是他的话恐怕那些孩子就要饿死了。
“这些年你是如何过来的?”李云天见状连忙又拍着宋海的背,他知道宋海一定过得很苦。
“小民的祖上以前当过木匠,因此会木匠活儿,走村串巷也能勉强糊口。”宋海闻言脸上禁不住有些泛红,“不怕王爷笑话,小民为了安身与当地的一个寡妇过在了一起,在她的帮助下小民才能撑到现在,这么些年是她在照料小民,如果不是她现在太忙就随着小民一起来了。”
其实,宋海有一件事情没说,那个寡妇之所以会和他在一起过日子是因为宋海杀了几个想要****其的帖木儿帝国士兵,因此那个寡妇为了救他才这样做,十年来尽心尽力照顾着他。
正是在那个寡妇的帮助下,连当地话都不会说的宋海才得以谋生,否则早就被帖木儿帝国的士兵搜出来杀掉。
这些年来,宋海逐渐学会了简单的当地话,并把木匠手艺传给了家里的孩子们,每年来英烈园祭奠,给战死将士烧烧纸钱是他活下去的唯一动力。
“武国公,你为何要把那把佩剑给卖了?”李云天自然理解宋海的困境,如果没有别人帮助的话他根本就不可能幸存,随后想起了一件事情,开口问道,要知道那把佩剑正统帝赏赐的御物,同时也是其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大约三年前,小民所居住的房子由于年久失修在一次雨夜倒了,差一点就伤了人,小民家中并没有其他的余财,小民的身上除了那把佩剑和军印外别无他物,因此小民唯有把那把佩剑给卖了盖房子,否则一家老小唯有夜宿街头。”
宋海的脸上浮现出了黯然的神色,如果不是逼不得已他绝对不会卖了那把佩剑,而是留着佩剑和军印一起给他陪葬。
“王爷,小民知道这把佩剑是皇上赏赐的御物,因此留下了剑柄上的红宝石作为纪念,同时也是避免被人发现它的来历。”说着,宋海冲着李云天跪了下来,以头触地说道,“小民不尊御物,犯了死罪,实在是无颜见人。”
见此情形,在远处观望的健壮青年和那对西域兄妹不由得面露诧异的神色,对宋海向李云天下跪感到非常疑惑,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
不过,从李云天给宋海拍背的动作上他们觉得两人之间以前好像认识,否则的话以一身贵气的李云天岂会关心一名素未谋面的普通百姓?
等宋海咳嗽了一阵后,李云天关切地问道,他看的出来宋海现在病得很重,已经是油尽灯枯之际,想到堂堂的大明国公竟然会落到现在的下场他就不仅感到无比唏嘘。…頂點小說,
“当年小民水军一路势如破竹,从别失八里城打到了蓝叶城下,再往西打下去就到了帖木儿帝国的国境,全军士气高涨,都想尽快结束这场战争。”
李云天的话使得宋海不由得陷入了对往事的回忆中,目光显得有些迷离,当年无论如何都想不到蓝叶城会爆发一场惨烈的大战,谁能想到“节节败退”的帖木儿帝**队是在温都的率领下诱敌深入。
“现在看来,敌人是在故意示弱,其目的是要麻痹我们,可惜当时小民等人都没有看出来,还以为他们真的是狼狈溃败,当时全军都笼罩在喜悦中可以说有些飘飘然。”回想起不堪回首的往事宋海的双目禁不住湿润了。
不得不说当年他确实是轻敌了,明明事先已经得到了讲武堂的情报,知道帖木儿帝国还有三十万后备大军,可惜先前帖木儿帝**队的表现骗过了宋海和西征军的将领,大家迫不及待地想要跟对方一决雌雄。
结果,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帖木儿帝国的援军已经向蓝叶城进发,会合了撤退的帖木儿军队后发动了犀利的反击,而这一切人生地不熟的西征军都蒙在鼓里。
“小民等人完全没有意识到形势的严峻,我等孤军深入实际上已经犯了兵家的大忌,不仅如此还没能探察到敌情,对帖木儿帝国援军到来一事一无所知,还想着乘胜追击的事情。”
说着说着,宋海的脸颊上滚落下来两行浑浊的泪水,“小民万万想不到,城里的百姓会接应城外的帖木儿帝**队,使得我军在睡梦中遇到了敌袭,敌人的凶悍超出了我们的预料。”
“虽然敌人来势汹汹,但将士们奋勇迎战,城里杀成了尸山血海,小民戎马一生也从未见过如此惨烈的场面。”
宋海的目光越来越迷离,仿佛当年的激战再度浮现在了眼前,一脸痛苦地说道,“为了保护小民离开,无数将士倒在了血泊中,是小民对不起他们,他们本应该凯旋而归,没成想却葬身在了异乡。”
李云天的眼眶不由得也湿润了,他纵横疆场二十多年,足以想象出蓝叶城当年的激战的惨烈,否则的话帖木儿帝国的军队也不会在战后进行休整,进而给了他宝贵的时间用来应对。
否则的话,一旦帖木儿帝国和北元的联军兵临青龙城下,那么李云天届时唯有困守孤城,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牵制。
“王爷,我们当时能在这里与敌军激战良久,说起来还是多亏了王爷,是王爷的讲武堂训练有方,京畿都督府、山北军区和辽东军区的卫所将士给予了敌军重大伤亡,也使得小民得以苟且逃生。”
宋海擦了擦眼泪,抬头望向了李云天,“王爷,冥冥之中自有定数,西域之战终究还是要王爷来打,帖木儿帝国的军队之所以在蓝叶城休整了数月,归根结底还是王爷把京畿、陕北和辽东三地的卫所军操练了出来。”
李云天闻言不由得感到一阵难受,战死在蓝叶城和黑水城的明军将士大多数都是京畿都督府、山北军区和辽东军区的人,他们都经过了讲武堂的整编,是大明卫所部队的精锐,没成想就这么白白葬送了。
宋海的心中则是万分愧疚,大明卫所部队的精锐被他在蓝叶城损失了一半,他唯有指望着别失八里城的白安和吐鲁番城的杨三宇能够挡住帖木儿帝国大军前进的步伐,给大明朝廷调动军队争取时间,毕竟大明最精锐的骁武军还未出动。
当后来从帖木儿帝国的宣传中得知杨三宇在黑水城被北元和大帐汗国联军所败后,宋海整个人都僵在了那里,脑海中一片空白,这意味着大明卫所部队的主力已经失去了在西域作战的能力,根本就没有时间留给骁武军赶来西域。
坏消息一个接一个地传来,从帖木儿帝国贴出的告示里宋海知道了帖木儿帝国和北元联军进入了关西,包围了大明在关西唯一的城池青龙城,情况好像无比糟糕。
就在宋海忐忑不安地等待中,就在他没日没夜的煎熬里,天边终于迎来了一丝曙光,他发现蓝叶城的帖木儿帝**队竟然开始撤退。
没错,是撤退,不是向大明的方向东进,而是向帖木儿帝国的方向西退,而且是仓皇撤退,这使得宋海感到非常意外,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
几天后,蓝叶城迎来了它的新主人,令宋海万万想不到的是,一支明军和东察合台汗国的联军竟然开进了城里。
随着明军在街头贴出安民告示,宋海这才惊喜地知道李云天竟然在关西赢得了对帖木儿帝国和北元联军的大战,并且还端了北元在漠北的王庭,使得北元失去了立足的根基。
不仅如此,包括蓝叶城在内的一部分叶尔羌地区以及帖木儿帝国河中地区以东的地区悉数并入大明,这令宋海简直不敢相信。
不过,理智却告诉宋海眼前的一切是真的,因为明军在西域的统帅是李云天,而李云天的一贯作风就是给大明开疆拓土,这令宋海喜极而泣,大哭了一场后喝得酩酊大醉。
宋海是真的感到高兴,李云天赢得了西域之战的最终胜利,弥补了他先前所犯下的错误,使得他的良心受到了极大的安慰,他真的怕帖木儿帝国和北元联军攻进大明,届时必定生灵涂炭,他可就成为了大明的罪人。
“王爷,小民在亲兵的护送下拼死冲出了城,原本想赶回别失八里城,可是后来才发现敌军已经切断了我们的回去的路线,而身后的追兵一路追杀。”
稳定了一下激动的情绪后,宋海擦了擦眼角的泪水,神色复杂地望着李云天说道,“小民身边的亲兵相继战死,小民也受了伤,万般无奈下逃进了山里,原本以为就这么死了,不成想被躲在山里的当地百姓所救。”
“在当地百姓的照料下小民竟然康复了,后来混在当地百姓中一起离开了山里,由于战乱使得当地百姓死伤惨重流离失所,小民进而得以冒充他人的身份活了下去。”
宋海停顿了一下,脸上浮现出黯然的神色,“小民原本也想回到大明,可实在是无颜面对皇上和那些战死将士的家人,因此就隐姓埋名在这里生活,希望能用余生来赎罪。”
“那些年轻人是你收养的孤儿?”李云天完全可以理解宋海此时的复杂心情,于是沉声问道,否则那对西域兄妹不会说宋海是他们的爷爷。
可以想象的是,蓝叶城地区的百姓遭受了帖木儿帝**队的洗劫后肯定会有很多孤儿,宋海一定是收养了他们。
“他们的家人都死于那场战乱,小民于是收养了他们,也算是做一件善事。”宋海闻言点了点头,随后又剧烈咳嗽了起来,如果不是他的话恐怕那些孩子就要饿死了。
“这些年你是如何过来的?”李云天见状连忙又拍着宋海的背,他知道宋海一定过得很苦。
“小民的祖上以前当过木匠,因此会木匠活儿,走村串巷也能勉强糊口。”宋海闻言脸上禁不住有些泛红,“不怕王爷笑话,小民为了安身与当地的一个寡妇过在了一起,在她的帮助下小民才能撑到现在,这么些年是她在照料小民,如果不是她现在太忙就随着小民一起来了。”
其实,宋海有一件事情没说,那个寡妇之所以会和他在一起过日子是因为宋海杀了几个想要****其的帖木儿帝国士兵,因此那个寡妇为了救他才这样做,十年来尽心尽力照顾着他。
正是在那个寡妇的帮助下,连当地话都不会说的宋海才得以谋生,否则早就被帖木儿帝国的士兵搜出来杀掉。
这些年来,宋海逐渐学会了简单的当地话,并把木匠手艺传给了家里的孩子们,每年来英烈园祭奠,给战死将士烧烧纸钱是他活下去的唯一动力。
“武国公,你为何要把那把佩剑给卖了?”李云天自然理解宋海的困境,如果没有别人帮助的话他根本就不可能幸存,随后想起了一件事情,开口问道,要知道那把佩剑正统帝赏赐的御物,同时也是其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大约三年前,小民所居住的房子由于年久失修在一次雨夜倒了,差一点就伤了人,小民家中并没有其他的余财,小民的身上除了那把佩剑和军印外别无他物,因此小民唯有把那把佩剑给卖了盖房子,否则一家老小唯有夜宿街头。”
宋海的脸上浮现出了黯然的神色,如果不是逼不得已他绝对不会卖了那把佩剑,而是留着佩剑和军印一起给他陪葬。
“王爷,小民知道这把佩剑是皇上赏赐的御物,因此留下了剑柄上的红宝石作为纪念,同时也是避免被人发现它的来历。”说着,宋海冲着李云天跪了下来,以头触地说道,“小民不尊御物,犯了死罪,实在是无颜见人。”
见此情形,在远处观望的健壮青年和那对西域兄妹不由得面露诧异的神色,对宋海向李云天下跪感到非常疑惑,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
不过,从李云天给宋海拍背的动作上他们觉得两人之间以前好像认识,否则的话以一身贵气的李云天岂会关心一名素未谋面的普通百姓?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