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98 第九十八章鸿飞败极乐遁地,道长掳凌迟上山
- 99 第九十九章傲慢少侠亦被辱,困兽难逃禁观中
- 100 第一百章百般凌辱少侠客,血灌瞳仁无力敌
- 101 第一零一章单指低拂尘未掉,老道引欧阳学拳
- 102 第一零二章磨练盛夏至深秋,欧阳炼我少戾气
- 103 第一零三章寻仇人到鸿雁观,青松山上有青松
- 104 第一零四章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 105 第一零五章朱雀斗人入道观,十九高手各显能
- 106 第一零六章遣散群魔无伤害,三小入观再学拳
- 107 第一零七章补石山上光华顶,一线极乐一线渊
- 108 第一零八章九兄妹分拜各派,武帝欲一统江湖
- 109 第一零九章众门派前往赴会,极乐教大动干戈
- 110 第一一零章武帝城外江湖馆,寒冬凿冰垂钓人
- 111 第一一一章寒冬静坐观鱼线,武帝城内见南宫
- 112 第一一二章豪杰上空十里雪,武帝杀人要立威
- 113 第一一三章江湖大统引争议,消声谍子渗各门
- 114 第一一四章飞锤龙卷千层雪,三小当众战龙王
- 115 第一一五章众侠客剑拔弩张,赤鼠王踏雪来到
- 116 第一一六章隐匿高人皆出世,鼠王一言退千人
- 117 第一一七章江湖何曾双武帝,天地一气现惊鸿
- 118 第一一八章武帝城前揭真相,江湖同聚五归真
- 119 第一一九章通天一炮止众怒,欺人是祸饶人福
- 120 第一二零章强风过拨云现日,千年遇先天道胎
- 121 第一二一章看江湖格局初定,观世间天下三分
- 122 第一二二章易石派身居山内,病痨鬼怒对武帝
- 123 第一二三章易石宝典归武帝,弟子长情清师门
- 124 第一二四章寒扫江湖红梅落,一僧一庙即一门
- 125 第一二五章灵山派五年收徒,有缘者另眼相待
- 126 第一二六章武帝城内元宵乐,江湖再现一高僧
- 127 第一二七章四小门难有改动,今识得玉珏公子
- 128 第一二八章贾五娣登山探刹,集众人问罪兴师
- 129 第一二九章盐霜横扫孤枝绿,满树尽挂素白霜
- 130 第一三零章十二问道斗金刚,浊酒耗尽百年情
- 131 第一三一章凤求凰僵持斗龟,三绝僧低眉怒目
- 132 第一三二章驱虎狼安邦护道,亦感知山雨欲来
- 133 第一三三章古今忠厚仁义使,天下百年一春秋
- 134 第一三四章许春秋答疑解惑,文武圣语带箴锋
- 135 第一三五章先天道胎备论道,春秋书甲做客卿
- 136 第一三六章春日蓬勃多活力,文少年遇武少年
- 137 第一三七章飞剑仙夜半而过,怪人物为狗寻仇
- 138 第一三八章酒足饭饱心生计,冒充使者诓灵山
- 139 第一三九章长孙不二发震怒,飞剑二百一十三
- 140 第一四零章剑阵血洒方丈地,灵山墨龙斗剑龙
- 141 第一四一章追仇人怒极问道,山脚下今夜杀君
- 142 第一四二章仇人走无可奈何,兴隆山神医救命
- 143 第一四三章夏云海兴师问罪,从今日不死不休
- 144 第一四四章牛角山文人齐聚,温良玉对弈众人
- 145 第一四五章情理法哪个最高,夫子崖坐地论道
- 146 第一四六章驼驼岭上闲度日,重伤四人缓过来
- 147 第一四七章大论道万俟夺冠,密宗佛罗刹双修
- 148 第一四八章大真人法斗活佛,灵少爷再进道观
- 149 第一四九章江湖后浪崔前浪,秋风红叶垫萧蔷
- 150 第一五零章金麦田穷途末路,两界山有凤来仪
- 151 第一五一章莺莺燕燕云中汇,因因果果终要还
- 152 第一五二章人间自在不自在,心怀众生难众生
- 153 第一五三章江湖典籍藏入库,内里经纶天下楼
- 154 第一五四章遇强敌大难不死,美少年儿女情长
- 155 第一五五章统郡成国强兵甲,文人胸臆平天下
- 156 第一五六章遇瞎子穷山恶水,遭劫难天下镖门
- 157 第一五七章蛟龙王对战白虎,柳公卿受阻悟仁
- 158 第一五八章决生死峰回路转,定胜负两败俱伤
- 159 第一五九章小年日大限将至,大雪天英雄聚来
- 160 第一六零章阎君晓月出关日,惊鸿老人洞天机
- 161 第一六一章难得道行难得运,无愧江湖无愧天
- 162 第一六二章青衫客一袖苍龙,黑盲杖破甲穿身
- 163 第一六三章千年剑意逝流殇,宝刃伏龙压青芒
- 164 第一六四章满江红情断苍城,南宫帝撼岳拔山
- 165 第一六五章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
- 166 第一六六章天下富甲失商道,先天道胎气焦阳
- 167 第一六七章人间富极两甲子,春华秋实并蒂蓉
- 168 第一六八章博古通今鸿儒去,万世师表大先生
- 169 第一六九章四斗人慷慨赴会,新军卫斗艳争奇
- 170 第一七零章书生统军初砥砺,世间杀人最无情
- 171 第一七一章四掌门斗皓月阵,武帝师一曲白头
- 172 第一七二章镜湖中高手隐居,郁林地鲜血浇灌
- 173 第一七三章镶龙卫突现至亲,马问天强行问道
- 174 第一七四章哀伤少年初露角,问道便可杀归真
- 175 第一七六章铁鸡寺内蚺化蛟,自在门人再入世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一零八章九兄妹分拜各派,武帝欲一统江湖
第一零八章九兄妹分拜各派,武帝欲一统江湖
第一零八章九兄妹分拜各派,武帝欲一统江湖
补石山上光华顶,铁鸡寺主寺内。
兰真和尚首次登顶,见到那条巨大黑蚺生吞了两个活人,吓的兰真腿一软坐在了地上,内心像是被抽空了内力一样空虚悸动。
那黑蚺吃过了人,一身原始的野兽杀气缓缓敛去,又盘成了一座山。
这黑蚺开始被悟仁方丈带上山,很不老实,野性难驯,攻击所有的和尚,但是能上到光华顶的老和尚,哪一个的速度能比不上这庞大的畜生。几经悟仁方丈的教训,打的这黑蚺收敛许多。它也想逃跑,但将头探下悬崖,见到如此之高的山体,下山无路,这畜生只得老老实实地待在光华顶。
这畜生智力不低,此后对待和尚们,再也不敢行凶,它知道每一个和尚都不是它能对付得了的,尤其是那大红袈裟的胖和尚,打的自己晕厥了好几次。
悟仁方丈武功高强,且嫉恶如仇,他不像高亮寺三能的做法,白养着上百个毫无人性的极乐教徒,养虎为患。悟仁以为,为何西方极乐会有金刚罗汉?就是因为世上还有太多不可教化之人,不得已才有金刚伏魔。
故而对待极乐教妖人,都是结果其性命,免得他们再造太多无妄杀戮。自从将黑蚺带上山,悟仁便以极乐教徒喂蛇。但悟仁方丈言明,全寺上下只得他一人喂这畜生,一切罪孽恶业都由他一人承担,我不如地狱谁入地狱。
众僧人颂过往生咒,悟仁方丈这才将目光放在兰真身上。见他依旧吓的颤抖,慈祥的走来对兰真道:“你可是刚刚登上光华顶?”
兰真镇定心神,起身向方丈施礼道:“阿弥陀佛,回太师祖,弟子今日刚刚登上光华顶。”
“你法号叫什么?”
“弟子兰真。”
悟仁方丈思索了一会儿,对兰真道:“你随我来。”
兰真跟着方丈走进大雄宝殿内,金身佛像两丈来高,宝相威严!由于这光华顶上没有香客,也没有灰尘,殿内十分整洁清净。
“我记得你来寺里约莫八.九年了吧?”悟仁问道。
“回太师祖,九年零两个月。”
“我记得你入寺之时,已是知方境界,故而对你有些印象,九年时间,能将轻功练到现在的境界,你的悟性颇高啊。”悟仁说道。
“多亏师父和空平师祖的悉心教化,才能让兰真九年里功夫精进。”
“你出家前俗名叫什么?”
兰真略微一愣,而后答道:“弟子复姓南宫,单名一个喜字。”
“可是与如今武帝城内的南宫家族出自一脉?”方丈依旧和蔼的问。
兰真不敢说谎,诚实答道:“家父名讳正是裂天。”
“难怪……”悟仁方丈陷入沉思。
“你为何出家为僧?”方丈继续问。
“弟子兄弟姐妹共九人,分别拜入各个门派。”
“你倒也诚实。”
“不敢隐瞒太师祖。”
“如今以你的功夫可以来主寺修行,时常能够见到我,你可有话对我说?”
“回太师祖,弟子出家前,家父教导,江湖本是一家,不应有门派之别,应当相互扶持,共同繁荣江湖大业。据卜神胡占山预言,江湖将逢大劫,各位同人更应该同仇敌忾。弟子观这二年江湖确实不太平,可见鼠王的预言就要成真。”兰真顿了顿,不敢继续说下去。
“你且继续无妨。”悟仁方丈说。
“是。”兰真继续道:“弟子斗胆问太师祖,大雄宝殿前,佛门清净地,为何会圈养一条吃人的蛇?即便那些极乐教徒十恶不赦,也不该将他们活生生为了蛇啊。”
“阿弥陀佛,罪过,罪过。”老和尚慈悲的面容也陷入悲伤,说道:“出家人不打诳语,江湖气运已经波涛汹涌,铁鸡寺首当其冲受到冲击。铁鸡寺的气运已经维持不了几年,若是放任不管,不出十年,这数千年古寺,就要沦为不入流的门派,甚至从此江湖上还有没有铁鸡寺都未可知呢。”
“啊?”兰真惊讶状。“铁鸡寺人丁兴旺,高手如云,如何能不出几年便衰落?”
“气运枯竭时候,铁鸡寺门人也都要或病,或衰,或去,或毙,缘分一尽,万事皆空。这也是为何老衲宁可背上十世业障,甘愿下十八层阿鼻地狱,也要养那黑蚺,这黑蚺吞食了一只身兼道家气运的灵狐,老衲不得已要将那份气运化解开来,希望可以补充铁鸡寺。”
“太师祖,弟子认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趁着家父有意一统江湖,铁鸡寺何不加入到大一统的大潮中,众多门派互相扶持,铁鸡寺也可得到众家的帮衬,添一些气运。”兰真说话时诚恳真切,好似要一统江湖的南宫裂天跟他一点关系也没有,完全是为了铁鸡寺。
悟仁方丈当然听出了话中深意。为了铁鸡寺数千年的传承不终于自己的手上,他也只好按照兰真的劝说,加入江湖一统的行列中。
愁眉不展的悟仁方丈身体一颤,而后走出大雄宝殿。大殿之前,一位打坐的老僧已经垂下头,合十的双手滑落到地上。
兰真和尚跟来,见面前刚刚无声无息圆寂的老和尚,正是铁鸡寺里同悟仁方丈平辈分的悟土太师叔祖。难道这就是方丈所说的铁鸡寺气运衰竭所致?
“阿弥陀佛。”悟仁方丈站在悟土的法身前,平静的抱起相识二百载的师弟,一步一步,将他放在盘成小山的黑蚺面前。
黑蚺缓缓地吐着粗大的信子,那黄黑色的闪亮大眼不知是在注视着面前的和尚还是游目远方,也或许那狭长的瞳孔压根就看不见人吧。
悟仁不动,老蚺更不敢动。
悟仁诵经,殿前打坐的众僧同时诵经。而后老方丈转身走进大雄宝殿,那笔挺微胖的背影显得疲惫不堪。
黑蚺盘了几圈的身体缓缓滑动,油光瓦亮的鳞片互相摩擦润滑无比,但依旧可以听出鳞片之间碰撞发出轻微的“咔咔”声。
黑蚺硕大的头颅从两丈高的“小山”上慢慢探下,信子探查着悟土高僧的法身。这大蛇从来没有吃过和尚,至少上到补石山后从没吃过,因为每一个和尚都比它厉害。颇具智慧的大蛇也不敢对和尚有想法。
但今日,黑蚺一点点将悟土吞下,从头到脚的吞下。
大蛇本不食死物,但它能感觉到,面前的法身,身具佛家精华,对其自身十分有利。
补石山上光华顶,铁鸡寺主寺内。
兰真和尚首次登顶,见到那条巨大黑蚺生吞了两个活人,吓的兰真腿一软坐在了地上,内心像是被抽空了内力一样空虚悸动。
那黑蚺吃过了人,一身原始的野兽杀气缓缓敛去,又盘成了一座山。
这黑蚺开始被悟仁方丈带上山,很不老实,野性难驯,攻击所有的和尚,但是能上到光华顶的老和尚,哪一个的速度能比不上这庞大的畜生。几经悟仁方丈的教训,打的这黑蚺收敛许多。它也想逃跑,但将头探下悬崖,见到如此之高的山体,下山无路,这畜生只得老老实实地待在光华顶。
这畜生智力不低,此后对待和尚们,再也不敢行凶,它知道每一个和尚都不是它能对付得了的,尤其是那大红袈裟的胖和尚,打的自己晕厥了好几次。
悟仁方丈武功高强,且嫉恶如仇,他不像高亮寺三能的做法,白养着上百个毫无人性的极乐教徒,养虎为患。悟仁以为,为何西方极乐会有金刚罗汉?就是因为世上还有太多不可教化之人,不得已才有金刚伏魔。
故而对待极乐教妖人,都是结果其性命,免得他们再造太多无妄杀戮。自从将黑蚺带上山,悟仁便以极乐教徒喂蛇。但悟仁方丈言明,全寺上下只得他一人喂这畜生,一切罪孽恶业都由他一人承担,我不如地狱谁入地狱。
众僧人颂过往生咒,悟仁方丈这才将目光放在兰真身上。见他依旧吓的颤抖,慈祥的走来对兰真道:“你可是刚刚登上光华顶?”
兰真镇定心神,起身向方丈施礼道:“阿弥陀佛,回太师祖,弟子今日刚刚登上光华顶。”
“你法号叫什么?”
“弟子兰真。”
悟仁方丈思索了一会儿,对兰真道:“你随我来。”
兰真跟着方丈走进大雄宝殿内,金身佛像两丈来高,宝相威严!由于这光华顶上没有香客,也没有灰尘,殿内十分整洁清净。
“我记得你来寺里约莫八.九年了吧?”悟仁问道。
“回太师祖,九年零两个月。”
“我记得你入寺之时,已是知方境界,故而对你有些印象,九年时间,能将轻功练到现在的境界,你的悟性颇高啊。”悟仁说道。
“多亏师父和空平师祖的悉心教化,才能让兰真九年里功夫精进。”
“你出家前俗名叫什么?”
兰真略微一愣,而后答道:“弟子复姓南宫,单名一个喜字。”
“可是与如今武帝城内的南宫家族出自一脉?”方丈依旧和蔼的问。
兰真不敢说谎,诚实答道:“家父名讳正是裂天。”
“难怪……”悟仁方丈陷入沉思。
“你为何出家为僧?”方丈继续问。
“弟子兄弟姐妹共九人,分别拜入各个门派。”
“你倒也诚实。”
“不敢隐瞒太师祖。”
“如今以你的功夫可以来主寺修行,时常能够见到我,你可有话对我说?”
“回太师祖,弟子出家前,家父教导,江湖本是一家,不应有门派之别,应当相互扶持,共同繁荣江湖大业。据卜神胡占山预言,江湖将逢大劫,各位同人更应该同仇敌忾。弟子观这二年江湖确实不太平,可见鼠王的预言就要成真。”兰真顿了顿,不敢继续说下去。
“你且继续无妨。”悟仁方丈说。
“是。”兰真继续道:“弟子斗胆问太师祖,大雄宝殿前,佛门清净地,为何会圈养一条吃人的蛇?即便那些极乐教徒十恶不赦,也不该将他们活生生为了蛇啊。”
“阿弥陀佛,罪过,罪过。”老和尚慈悲的面容也陷入悲伤,说道:“出家人不打诳语,江湖气运已经波涛汹涌,铁鸡寺首当其冲受到冲击。铁鸡寺的气运已经维持不了几年,若是放任不管,不出十年,这数千年古寺,就要沦为不入流的门派,甚至从此江湖上还有没有铁鸡寺都未可知呢。”
“啊?”兰真惊讶状。“铁鸡寺人丁兴旺,高手如云,如何能不出几年便衰落?”
“气运枯竭时候,铁鸡寺门人也都要或病,或衰,或去,或毙,缘分一尽,万事皆空。这也是为何老衲宁可背上十世业障,甘愿下十八层阿鼻地狱,也要养那黑蚺,这黑蚺吞食了一只身兼道家气运的灵狐,老衲不得已要将那份气运化解开来,希望可以补充铁鸡寺。”
“太师祖,弟子认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趁着家父有意一统江湖,铁鸡寺何不加入到大一统的大潮中,众多门派互相扶持,铁鸡寺也可得到众家的帮衬,添一些气运。”兰真说话时诚恳真切,好似要一统江湖的南宫裂天跟他一点关系也没有,完全是为了铁鸡寺。
悟仁方丈当然听出了话中深意。为了铁鸡寺数千年的传承不终于自己的手上,他也只好按照兰真的劝说,加入江湖一统的行列中。
愁眉不展的悟仁方丈身体一颤,而后走出大雄宝殿。大殿之前,一位打坐的老僧已经垂下头,合十的双手滑落到地上。
兰真和尚跟来,见面前刚刚无声无息圆寂的老和尚,正是铁鸡寺里同悟仁方丈平辈分的悟土太师叔祖。难道这就是方丈所说的铁鸡寺气运衰竭所致?
“阿弥陀佛。”悟仁方丈站在悟土的法身前,平静的抱起相识二百载的师弟,一步一步,将他放在盘成小山的黑蚺面前。
黑蚺缓缓地吐着粗大的信子,那黄黑色的闪亮大眼不知是在注视着面前的和尚还是游目远方,也或许那狭长的瞳孔压根就看不见人吧。
悟仁不动,老蚺更不敢动。
悟仁诵经,殿前打坐的众僧同时诵经。而后老方丈转身走进大雄宝殿,那笔挺微胖的背影显得疲惫不堪。
黑蚺盘了几圈的身体缓缓滑动,油光瓦亮的鳞片互相摩擦润滑无比,但依旧可以听出鳞片之间碰撞发出轻微的“咔咔”声。
黑蚺硕大的头颅从两丈高的“小山”上慢慢探下,信子探查着悟土高僧的法身。这大蛇从来没有吃过和尚,至少上到补石山后从没吃过,因为每一个和尚都比它厉害。颇具智慧的大蛇也不敢对和尚有想法。
但今日,黑蚺一点点将悟土吞下,从头到脚的吞下。
大蛇本不食死物,但它能感觉到,面前的法身,身具佛家精华,对其自身十分有利。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