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30 第七章 坐井观天徒生傲
- 31 第八章 故友新朋均解语
- 32 第九章 既得相逢便是缘
- 33 第十章 水月坞鱼游兔走(一)
- 34 第十一章 水月坞鱼游兔走(二)
- 35 第十二章 水月坞鱼游兔走(三)
- 36 第十三章 水月坞鱼游兔走(四)
- 37 第十四章 水月坞鱼游兔走(五)
- 38 第十五章 水月坞鱼游兔走(六)
- 39 第十六章 说一段如风往事
- 40 第十七章 叹一声潇洒前人
- 41 第十八章 挥一剑天荒地老
- 42 第十九章 传一曲水远山高
- 43 第二十章 云消雾散群豪聚
- 44 第二十一章 鉴三毒万法皆空
- 45 第二十二章 少年天纵多奇才
- 46 第二十三章 师承僧仙初交手
- 47 第二十四章 逞勇一时悔莫及
- 48 第二十五章 水火不容佛遇道
- 49 第二十六章 水火不容佛遇道(下)
- 50 第二十七章 假做真时真亦假
- 51 第二十八章 无为有处有还无
- 52 第二十九章 第一权臣李林甫(上)
- 53 第三十章 第一权臣李林甫(下)
- 54 第三十一章 狡狐贪狼各藏机
- 55 第三十二章 人生难舍是别离
- 56 第三十三章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
- 57 第三十四章 昔有佳人公孙氏(二)
- 58 第三十五章 昔有佳人公孙氏(三)
- 59 第三十六章 昔有佳人公孙氏(四)
- 60 第三十七章 共争从龙百兽舞(一)
- 61 第三十八章 共争从龙百兽舞(二)
- 62 第三十九章 共争从龙百兽舞(三)
- 63 第四十章 共争从龙百兽舞(四)·
- 64 第四十一章 共争从龙百兽舞(五)
- 65 第四十二章 共争从龙百兽舞(六)
- 66 第四十三章 承天皇帝建宁王
- 67 第四十四章 湖心亭内斗诗文(一)
- 68 第四十五章 湖心亭内斗诗文(二)
- 69 第四十六章 湖心亭内斗诗文(三)
- 70 第四十七章 湖心亭内斗诗文(四)
- 71 第四十八章 始知皇室有秘辛(上)
- 72 第四十九章 始知皇室有秘辛(下)
- 73 第五十章 五声婆娑迷世人(一)
- 74 第五十一章 五声婆娑迷世人(二)
- 75 第五十二章 五声婆娑迷世人(三)
- 76 第五十三章 五声婆娑迷世人(四)
- 77 第五十四章 五声婆娑迷世人(五)
- 78 第五十五章 五声婆娑迷世人(六)
- 79 第五十六章 隐世诗佛维摩诘(上)
- 80 第五十七章 隐世诗佛维摩诘(下)
- 81 第五十八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上)
- 82 第五十九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下)
- 83 第六十章 今有恶客上门来(上)
- 84 第六十一章 今有恶客上门来(下)
- 85 请假两天,顺便说点实在的
- 86 第六十二章 洗髓伐脉(上)
- 87 第六十三章 洗髓伐脉(下)
- 88 第六十四章 天荒地老(上)
- 89 第六十五章 天荒地老(下)
- 90 第六十六章 李代桃僵
- 91 第六十七章 青山疾雨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十七章 叹一声潇洒前人
第十七章 叹一声潇洒前人
公孙熙竹找了个椅子坐下,缓缓地倒了一杯香茶,将前尘往事娓娓道来:“众位已经知道我名叫‘公孙熙竹’,但是你们可知道么,这名字却是家师给我起的。”
“哦……”李弃歌说道,“这么说来,你出生之时你师父就在旁边么?还是说你师父就是你家中的长辈?”
“都不是……”公孙熙竹摇了摇头,说道,“小女子是个孤儿,自是不知道我家人究竟在何处,我是家师在一片竹林中捡来的。”
在场的其余众人,此时听到她平平淡淡的说出这番话,都觉得这女子必是经历了世间百态,否则如何能够如此安之若素的将自己的身世说出来?
公孙熙竹却丝毫不受影响,就如同在讲述一个与自己毫无关系的人,接着启齿道:“那片竹林离家师居住之地甚远,本来他很少涉足那里。只是那天他忽然见那一簇竹林长得格外青翠,与往日颇为不同,一时好奇,就想前去观赏观赏。”
“当时,我还是襁褓中的婴儿,被父母弃在竹林中。家师在竹林中漫步,忽听得婴儿啼哭,循声而去,这才发现了我。”公孙熙竹说到这里,脸上情不自禁的露出一丝后怕,看向窗外的天空说道,“这也算是苍天有眼,否则便没有今日的公孙熙竹了。”
荆天留等人听后,也都摇头叹息。楚卿恒更是感慨道:“若不是那天竹林突然有变,你师父也不会去,我倒觉得公孙姑娘你应该感激那片竹林才是。”
“这位公子说的倒与家师一样,家师说小女子的命是那片竹林给的,因为在他将我救回抚养之后,那片竹林便不复当时那般的青翠,所以我这名字才叫‘熙竹’。”
众人这才恍然,原来她这名字还有这层深意。那“熙”字乃是指人的福源,所谓“熙竹”,自然便是感谢竹林的恩泽了。
“既然姑娘的名字来自竹林,那姑娘的姓氏又从何而来?”李弃歌此时也好奇不已。
“姓氏自然是随我师父的了,家师复姓公孙,单名一个‘兰’字。”公孙熙竹说道。
“公孙兰……”众人仔细咀嚼了一番,却实在想不出哪位隐士高人叫这个名字。可是这人既然与李白是至交好友,又岂能是一个无名之辈?
公孙熙竹见在座众人苦思冥想,却不得其解,掩口一笑道:“众位也不必再想了,家师很少以真实名讳行走江湖,认识她的人都叫她公孙大娘。”
“啊呦!”众人此时方才反应过来,异口同声的惊叫道,“竟然是她!”
这“公孙大娘”,乃是开元年间,长安皇城大明宫内的第一舞人,尤其善于舞剑器,舞姿惊动天下。
她早年经常在民间献艺,观者如山,之后当今圣上组建梨园、教坊和太常寺三大礼乐机构,这公孙大娘便应邀到宫廷表演,一曲《剑器舞》罢,无人能比,满座皆惊。
在那之后,她的《剑器舞》便风靡一时。而且她在继承传统剑舞的基础上,创造了多种《剑器》舞,如《西河剑器》,《剑器浑脱》等等,只是早在二十几年前便销声匿迹,没想到竟然隐居在吴越一带,还创立了“水月坞”。
只听公孙熙竹接着说道:“如此一来,诸位想必都对家师的名号有所耳闻了吧?”
“那是自然,公孙大娘的剑舞至今仍有不少人在研习,听说当今李唐第一画手——吴道子还曾经观其剑舞作画,并且画艺大进啊。”楚卿恒说道。
“楚兄!”李弃歌不满的说道,“听我师姐细细说来便是,不要打岔!不然我师姐可是要生气的!”
楚卿恒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不再说话。
公孙熙竹友善的朝楚卿恒点了点头,示意他自己并未不满,接着又对大家说道:“家师本来只是在江南的八百里洞庭湖边建了一座水月坞,后来十年前我与我师妹出师来到长安,便又在这里置办了这间酒楼,为了感念家师恩德,故而沿用‘水月坞’这个名字。”
“我就说嘛……”林楚楚说道,“这‘坞’字,本来就是指江边湖边停泊船只的场所,怎地一个酒楼也叫这个名字,原来还有这种典故。”
李弃歌此时一心想知道李白与公孙大娘是如何认识的,听到楚卿恒和林楚楚先后插话,极是不耐烦,皱着眉头问道:“师姐,莫要被这些人打断了,你还没说我师父是如何与公孙前辈相识的呢!”
“哦!这倒是我疏忽了。”公孙熙竹说道,“说起他们二人,就不得不提到一位剑法名家,这个人的剑术举世无双,就连青莲居士和家师都要请他指点一二。不过,此人如今是否尚在人世,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这人是谁?”李弃歌问道,“我师父的剑术我见过,说天下无敌的确有些过了,但能与他过招之人,一只手都数的过来。如果说连他都得向此人请教,那这个人的剑法岂不是高过了天去?”
“不错!正是高过了天去!”公孙熙竹说到这儿,似是极其仰慕一般的站起身来,抬头望天说道:“那人姓裴,名叫裴旻,世人称之为‘裴将军’。”
“可是当年北平射虎的裴将军?”厉苍秋问道。
“正是!”
“如果是他的话……”厉苍秋叹道,“那便不奇怪了。”
李弃歌并未听说过“裴旻”这个人,今日方才知道这个“裴旻”就是“裴将军”。
至于‘裴将军射虎’的典故,他倒是知道的:
“据说当年裴将军镇守北平,弓法卓绝,一日之内,接连射死了三十一只老虎,当时他便有些志得意满。可是有一位老者却走过来对他说:‘你射死的这些,都是彪,像虎而非虎。若遇真虎,无能为也。’
裴旻便问:‘真虎何在?’老者说:‘北方三十里,常有恶虎。’裴旻催马向北而往,来到一个草木丛生之处,果然有一只老虎跳出来。这只老虎的个头较小,但是气势凶猛,站在那里一吼,山石震裂,裴旻的马吓得倒退,他的弓和箭都掉到地上,差一点儿被虎吞食。从此他又惭愧又害怕,不再射虎了。”
只是这故事究竟是真是假,终究已经无法考证,倘若这故事中的“裴将军”,便是公孙熙竹所说之人,那此人便应该是个行军打仗的将帅,如何会跟江湖人扯上干系?
李弃歌此时心中更是疑惑,又开口问道:“师姐,这裴将军的剑法究竟高到何种地步?为何你我二人的恩师都要向他请教?”
公孙熙竹正等着他有此一问,便不慌不忙的回答道:“我只给你说一件裴将军的往事,所谓‘见一斑而知全豹’,你自行琢磨一番便是。”
“正有此意!”李弃歌高兴地说道,随后全神贯注的听着。
“诸位可知道洛阳的天宫寺?”公孙熙竹问道。
“自然知道。那是当年我太宗皇帝所建。”凌霄汉说道,“我当年去洛阳办案,曾拜访过那里。”
“不错,正是那里。”公孙熙竹说道,“开元初期,裴将军之母亡故,他悲痛欲绝,希望请吴道子先生在天宫寺作一幅壁画,以此来纪念母亲。可是那吴道子先生却要求裴将军先为他舞剑,然后才肯作画。”
“嘿嘿!这吴道子前辈到底是画痴还是武痴?作画便作画,为何偏要观人舞剑?”包恕琪听到吴道子的名字再一次出现,忍不住插话问道。
“这就是他的怪癖了!”楚卿恒笑道,“小弟性喜丹青,曾多方打听过这位前辈。他虽然画技高超,但也极喜欢武艺,若是有成名的武人找他作画,他就一定要让对方耍几招得意功夫看看,方才罢休。”
“哈哈,这位公子想来也是个画痴了。未请教公子大名?”公孙熙竹问道,
“好说,在下姓楚。”
“哦?方才在楼外,林姑娘说你是碧血阁中人,偏偏你又姓楚……”公孙熙竹说,“莫非你就是碧血阁的少阁主,楚卿恒少侠?”
“不敢当,山野绿林之人,如何当得起一个‘侠’字?”楚卿恒连连摆手。
“碧血阁在绿林是最讲规矩的帮派,我师父也是敬重的紧呢。”公孙熙竹笑着施了一礼说道。
“我说……师姐。”李弃歌满脸的无奈,“你若是想知道我们这些人的来历,待你讲完了我挨个介绍给你!”
“那倒不用,我至少都能猜个八九不离十。”公孙熙竹笑着打趣道,“不信我说给你听,你看看我说的可对?她明知李弃歌急于听那裴将军的往事,反而故意拖延,想要逗他一逗。
李弃歌正要再去哀求,一旁的荆天留忽然起身说道:“既然如此,请问公孙姑娘,你可知我是何人?”
公孙熙竹目不转睛的看向荆天留,嘴角上翘,说道:“此先在楼外,你那一手暗器功夫可是俊的很啊!不过我看得出来,你并没有在暗器中灌入内力,江湖中二十岁上下,能单凭指力和腕力打出如此漂亮的暗器功夫之人,也只有武隆镖局的那位怪才了。小女子说的可对?”
“不错,姑娘慧眼如炬!荆天留佩服!”说完,荆天留一指包恕琪问道,“你猜猜他是何人?”
包恕琪笑着摆了摆手,说道:“荆兄,我在长安住了足有二十五年了,你以为公孙姑娘会不知道我是谁么?”
说完,包恕琪又一指那边已然火冒三丈了的李弃歌,笑道:“你们若是在开玩笑,只怕李少爷的‘剖胆’就要出鞘喽!”
<!-- 双倍活动不在活动期间 -->
“哦……”李弃歌说道,“这么说来,你出生之时你师父就在旁边么?还是说你师父就是你家中的长辈?”
“都不是……”公孙熙竹摇了摇头,说道,“小女子是个孤儿,自是不知道我家人究竟在何处,我是家师在一片竹林中捡来的。”
在场的其余众人,此时听到她平平淡淡的说出这番话,都觉得这女子必是经历了世间百态,否则如何能够如此安之若素的将自己的身世说出来?
公孙熙竹却丝毫不受影响,就如同在讲述一个与自己毫无关系的人,接着启齿道:“那片竹林离家师居住之地甚远,本来他很少涉足那里。只是那天他忽然见那一簇竹林长得格外青翠,与往日颇为不同,一时好奇,就想前去观赏观赏。”
“当时,我还是襁褓中的婴儿,被父母弃在竹林中。家师在竹林中漫步,忽听得婴儿啼哭,循声而去,这才发现了我。”公孙熙竹说到这里,脸上情不自禁的露出一丝后怕,看向窗外的天空说道,“这也算是苍天有眼,否则便没有今日的公孙熙竹了。”
荆天留等人听后,也都摇头叹息。楚卿恒更是感慨道:“若不是那天竹林突然有变,你师父也不会去,我倒觉得公孙姑娘你应该感激那片竹林才是。”
“这位公子说的倒与家师一样,家师说小女子的命是那片竹林给的,因为在他将我救回抚养之后,那片竹林便不复当时那般的青翠,所以我这名字才叫‘熙竹’。”
众人这才恍然,原来她这名字还有这层深意。那“熙”字乃是指人的福源,所谓“熙竹”,自然便是感谢竹林的恩泽了。
“既然姑娘的名字来自竹林,那姑娘的姓氏又从何而来?”李弃歌此时也好奇不已。
“姓氏自然是随我师父的了,家师复姓公孙,单名一个‘兰’字。”公孙熙竹说道。
“公孙兰……”众人仔细咀嚼了一番,却实在想不出哪位隐士高人叫这个名字。可是这人既然与李白是至交好友,又岂能是一个无名之辈?
公孙熙竹见在座众人苦思冥想,却不得其解,掩口一笑道:“众位也不必再想了,家师很少以真实名讳行走江湖,认识她的人都叫她公孙大娘。”
“啊呦!”众人此时方才反应过来,异口同声的惊叫道,“竟然是她!”
这“公孙大娘”,乃是开元年间,长安皇城大明宫内的第一舞人,尤其善于舞剑器,舞姿惊动天下。
她早年经常在民间献艺,观者如山,之后当今圣上组建梨园、教坊和太常寺三大礼乐机构,这公孙大娘便应邀到宫廷表演,一曲《剑器舞》罢,无人能比,满座皆惊。
在那之后,她的《剑器舞》便风靡一时。而且她在继承传统剑舞的基础上,创造了多种《剑器》舞,如《西河剑器》,《剑器浑脱》等等,只是早在二十几年前便销声匿迹,没想到竟然隐居在吴越一带,还创立了“水月坞”。
只听公孙熙竹接着说道:“如此一来,诸位想必都对家师的名号有所耳闻了吧?”
“那是自然,公孙大娘的剑舞至今仍有不少人在研习,听说当今李唐第一画手——吴道子还曾经观其剑舞作画,并且画艺大进啊。”楚卿恒说道。
“楚兄!”李弃歌不满的说道,“听我师姐细细说来便是,不要打岔!不然我师姐可是要生气的!”
楚卿恒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不再说话。
公孙熙竹友善的朝楚卿恒点了点头,示意他自己并未不满,接着又对大家说道:“家师本来只是在江南的八百里洞庭湖边建了一座水月坞,后来十年前我与我师妹出师来到长安,便又在这里置办了这间酒楼,为了感念家师恩德,故而沿用‘水月坞’这个名字。”
“我就说嘛……”林楚楚说道,“这‘坞’字,本来就是指江边湖边停泊船只的场所,怎地一个酒楼也叫这个名字,原来还有这种典故。”
李弃歌此时一心想知道李白与公孙大娘是如何认识的,听到楚卿恒和林楚楚先后插话,极是不耐烦,皱着眉头问道:“师姐,莫要被这些人打断了,你还没说我师父是如何与公孙前辈相识的呢!”
“哦!这倒是我疏忽了。”公孙熙竹说道,“说起他们二人,就不得不提到一位剑法名家,这个人的剑术举世无双,就连青莲居士和家师都要请他指点一二。不过,此人如今是否尚在人世,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这人是谁?”李弃歌问道,“我师父的剑术我见过,说天下无敌的确有些过了,但能与他过招之人,一只手都数的过来。如果说连他都得向此人请教,那这个人的剑法岂不是高过了天去?”
“不错!正是高过了天去!”公孙熙竹说到这儿,似是极其仰慕一般的站起身来,抬头望天说道:“那人姓裴,名叫裴旻,世人称之为‘裴将军’。”
“可是当年北平射虎的裴将军?”厉苍秋问道。
“正是!”
“如果是他的话……”厉苍秋叹道,“那便不奇怪了。”
李弃歌并未听说过“裴旻”这个人,今日方才知道这个“裴旻”就是“裴将军”。
至于‘裴将军射虎’的典故,他倒是知道的:
“据说当年裴将军镇守北平,弓法卓绝,一日之内,接连射死了三十一只老虎,当时他便有些志得意满。可是有一位老者却走过来对他说:‘你射死的这些,都是彪,像虎而非虎。若遇真虎,无能为也。’
裴旻便问:‘真虎何在?’老者说:‘北方三十里,常有恶虎。’裴旻催马向北而往,来到一个草木丛生之处,果然有一只老虎跳出来。这只老虎的个头较小,但是气势凶猛,站在那里一吼,山石震裂,裴旻的马吓得倒退,他的弓和箭都掉到地上,差一点儿被虎吞食。从此他又惭愧又害怕,不再射虎了。”
只是这故事究竟是真是假,终究已经无法考证,倘若这故事中的“裴将军”,便是公孙熙竹所说之人,那此人便应该是个行军打仗的将帅,如何会跟江湖人扯上干系?
李弃歌此时心中更是疑惑,又开口问道:“师姐,这裴将军的剑法究竟高到何种地步?为何你我二人的恩师都要向他请教?”
公孙熙竹正等着他有此一问,便不慌不忙的回答道:“我只给你说一件裴将军的往事,所谓‘见一斑而知全豹’,你自行琢磨一番便是。”
“正有此意!”李弃歌高兴地说道,随后全神贯注的听着。
“诸位可知道洛阳的天宫寺?”公孙熙竹问道。
“自然知道。那是当年我太宗皇帝所建。”凌霄汉说道,“我当年去洛阳办案,曾拜访过那里。”
“不错,正是那里。”公孙熙竹说道,“开元初期,裴将军之母亡故,他悲痛欲绝,希望请吴道子先生在天宫寺作一幅壁画,以此来纪念母亲。可是那吴道子先生却要求裴将军先为他舞剑,然后才肯作画。”
“嘿嘿!这吴道子前辈到底是画痴还是武痴?作画便作画,为何偏要观人舞剑?”包恕琪听到吴道子的名字再一次出现,忍不住插话问道。
“这就是他的怪癖了!”楚卿恒笑道,“小弟性喜丹青,曾多方打听过这位前辈。他虽然画技高超,但也极喜欢武艺,若是有成名的武人找他作画,他就一定要让对方耍几招得意功夫看看,方才罢休。”
“哈哈,这位公子想来也是个画痴了。未请教公子大名?”公孙熙竹问道,
“好说,在下姓楚。”
“哦?方才在楼外,林姑娘说你是碧血阁中人,偏偏你又姓楚……”公孙熙竹说,“莫非你就是碧血阁的少阁主,楚卿恒少侠?”
“不敢当,山野绿林之人,如何当得起一个‘侠’字?”楚卿恒连连摆手。
“碧血阁在绿林是最讲规矩的帮派,我师父也是敬重的紧呢。”公孙熙竹笑着施了一礼说道。
“我说……师姐。”李弃歌满脸的无奈,“你若是想知道我们这些人的来历,待你讲完了我挨个介绍给你!”
“那倒不用,我至少都能猜个八九不离十。”公孙熙竹笑着打趣道,“不信我说给你听,你看看我说的可对?她明知李弃歌急于听那裴将军的往事,反而故意拖延,想要逗他一逗。
李弃歌正要再去哀求,一旁的荆天留忽然起身说道:“既然如此,请问公孙姑娘,你可知我是何人?”
公孙熙竹目不转睛的看向荆天留,嘴角上翘,说道:“此先在楼外,你那一手暗器功夫可是俊的很啊!不过我看得出来,你并没有在暗器中灌入内力,江湖中二十岁上下,能单凭指力和腕力打出如此漂亮的暗器功夫之人,也只有武隆镖局的那位怪才了。小女子说的可对?”
“不错,姑娘慧眼如炬!荆天留佩服!”说完,荆天留一指包恕琪问道,“你猜猜他是何人?”
包恕琪笑着摆了摆手,说道:“荆兄,我在长安住了足有二十五年了,你以为公孙姑娘会不知道我是谁么?”
说完,包恕琪又一指那边已然火冒三丈了的李弃歌,笑道:“你们若是在开玩笑,只怕李少爷的‘剖胆’就要出鞘喽!”
<!-- 双倍活动不在活动期间 -->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