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36 第十三章 水月坞鱼游兔走(四)
- 37 第十四章 水月坞鱼游兔走(五)
- 38 第十五章 水月坞鱼游兔走(六)
- 39 第十六章 说一段如风往事
- 40 第十七章 叹一声潇洒前人
- 41 第十八章 挥一剑天荒地老
- 42 第十九章 传一曲水远山高
- 43 第二十章 云消雾散群豪聚
- 44 第二十一章 鉴三毒万法皆空
- 45 第二十二章 少年天纵多奇才
- 46 第二十三章 师承僧仙初交手
- 47 第二十四章 逞勇一时悔莫及
- 48 第二十五章 水火不容佛遇道
- 49 第二十六章 水火不容佛遇道(下)
- 50 第二十七章 假做真时真亦假
- 51 第二十八章 无为有处有还无
- 52 第二十九章 第一权臣李林甫(上)
- 53 第三十章 第一权臣李林甫(下)
- 54 第三十一章 狡狐贪狼各藏机
- 55 第三十二章 人生难舍是别离
- 56 第三十三章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
- 57 第三十四章 昔有佳人公孙氏(二)
- 58 第三十五章 昔有佳人公孙氏(三)
- 59 第三十六章 昔有佳人公孙氏(四)
- 60 第三十七章 共争从龙百兽舞(一)
- 61 第三十八章 共争从龙百兽舞(二)
- 62 第三十九章 共争从龙百兽舞(三)
- 63 第四十章 共争从龙百兽舞(四)·
- 64 第四十一章 共争从龙百兽舞(五)
- 65 第四十二章 共争从龙百兽舞(六)
- 66 第四十三章 承天皇帝建宁王
- 67 第四十四章 湖心亭内斗诗文(一)
- 68 第四十五章 湖心亭内斗诗文(二)
- 69 第四十六章 湖心亭内斗诗文(三)
- 70 第四十七章 湖心亭内斗诗文(四)
- 71 第四十八章 始知皇室有秘辛(上)
- 72 第四十九章 始知皇室有秘辛(下)
- 73 第五十章 五声婆娑迷世人(一)
- 74 第五十一章 五声婆娑迷世人(二)
- 75 第五十二章 五声婆娑迷世人(三)
- 76 第五十三章 五声婆娑迷世人(四)
- 77 第五十四章 五声婆娑迷世人(五)
- 78 第五十五章 五声婆娑迷世人(六)
- 79 第五十六章 隐世诗佛维摩诘(上)
- 80 第五十七章 隐世诗佛维摩诘(下)
- 81 第五十八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上)
- 82 第五十九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下)
- 83 第六十章 今有恶客上门来(上)
- 84 第六十一章 今有恶客上门来(下)
- 85 请假两天,顺便说点实在的
- 86 第六十二章 洗髓伐脉(上)
- 87 第六十三章 洗髓伐脉(下)
- 88 第六十四章 天荒地老(上)
- 89 第六十五章 天荒地老(下)
- 90 第六十六章 李代桃僵
- 91 第六十七章 青山疾雨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二十三章 师承僧仙初交手
第二十三章 师承僧仙初交手
坐在马车前头的邓夜菡正扭过头去,绘声绘色的给鉴空讲述着自己兄妹和莫盈姿的仇怨。
鉴空自幼在寺中清修,所接触的都是僧人。僧人多是沉默寡言、专心吃斋念佛之辈,未曾见过有人会如此热情的与别人攀谈。此时邓夜菡声情并茂地给他讲述,他便微笑倾听,时不时的还问一些问题。
一旁的邓无期速来不喜言辞,但见他二人聊得投机,便任由他们在那边谈天说地。
此时,李弃歌与荆、楚二人离着几十步远疾奔而来,喊的那一声却只有邓无期听见了。邓无期瞥眼看见了三人,本想打招呼,忽地想起,自己押送这趟镖来此,相当于帮他们白当了一次长工,心中有些微微一笑,并未理睬他们。
而邓夜菡正扭过头去,和小和尚鉴空聊得热火朝天,背对着李弃歌等三人,丝毫没有察觉。
李弃歌见他们没反应,还以为对方没注意到自己,便想和他们开个玩笑,提气纵身,朝那头里的马车跃去,满拟着从天而降,吓他们一吓。孰料他这人刚到到半空,鉴空便已发觉。
他哪里知道李弃歌与邓无期二人早就相识?此时看见李弃歌突然离着老远朝这边跃来,身形迅捷无比,还道他是图谋不轨,意图加害邓氏兄妹。鉴空心道:“邓无期大哥救过我父亲,邓姑娘又在方才为我解了围,此人若要加害这两兄妹,我哪有不出手之理?”
说时迟,那时快。这李弃歌人至半空,眼见要落足在马车上,鉴空原本盘坐着的双腿放松开来,在马车上借力而起,正迎着李弃歌而去。
李弃歌本来没注意到鉴空,因为邓无期和邓夜菡二人都坐在靠近自己的一侧,刚好将鉴空挡了个严严实实。此时他忽见一个身形肥胖的人朝自己跃来,登时也吓了一跳,连忙使出“千斤坠”的功夫,原本在半空的身体向下使力,重重的落在地上,甫一落地,已反手取下剑匣,满眼提防地看向鉴空。
小和尚鉴空见对方一起一落之间,收放自如,心知是遇上了劲敌,暗道:“师父说让我出来见见世面,当真是没错!若是一直在寺中清修,只怕难以遇到这般好手!”随即心中一动,想到那个在二十年中与自己交手四次的小道士,情不自禁的将他与眼前之人对比起来。
李弃歌见面前这小和尚长着一张笑面,怎么看也不像个恶人,却不知他为何阻拦自己,便开口问道:“小和尚,你是谁?拦着我做什么?”
“阿弥陀佛……”鉴空行了一个佛礼,说道:“我只是想劝施主莫要行凶,须知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啊?”李弃歌被问愣了,反问道:“我回头干嘛?我要找的人就在你身后啊!”
他这一说,鉴空更是对自己的猜测深信不疑,说道:“阿弥陀佛,那就别怪小僧出手阻拦了!”
“你这小和尚,真是呆子!”李弃歌笑骂道,“我找他二人与你何干?”
“小僧与这两位施主投缘的很,自然不会坐视不理!”鉴空此时已缓缓摆开架势,双脚缓缓张开,膝部弯曲,蹲出了一个最浅显的马步,上身却仍是挺直不动,双手合十。
邓夜菡早已看到是李弃歌和荆、楚二人,却不知道鉴空犯得是什么呆脾气,竟然和李弃歌放起对来!当下便要开口喝止。
哪知此番却是邓无期心存好奇,想看看这鉴空到底到了什么程度,见邓夜菡要开口,便伸手捂住了妹妹的嘴巴,小声笑道:“看看再说。”
邓夜菡拍开兄长的手,问道:“万一他们二人两败俱伤了呢?”
“不会!我在这盯着呢。”邓无期说道,“三绝的弟子交手,机会难得!你也仔细看看。”
邓夜菡细细一想,也的确有些道理,便也不在开口阻拦。
此时,李弃歌见对方一副剑拔弩张的样子,心中也渐渐有了火气。他自风雨镇一路来到长安,何曾有人无缘无故与自己为难过?这会儿偏偏遇上个呆和尚,站在这里跟自己叫板!
“小秃驴,你让是不让?”李弃歌双目一眯,目光如电,盯着鉴空,朗声问道。
“阿弥陀佛!”鉴空缓缓唱了一声佛号,随后缓缓向后踏了一步,李弃歌定睛看去,只见他原本的立足之地微微下陷,竟然被他硬生生踩出两个足印。
这手内力委实骇人,李弃歌看到之后也暗暗心惊,在心中盘算了一阵,想到:“哪里冒出来这么个小和尚,还是个硬手?”
可是心惊归心惊,表面上却丝毫不动声色,冷冷的问道:“小秃驴,来这儿显本事么?留两个驴蹄子印是什么意思?”
他这几句话说的倒是阴损,但那鉴空自幼修佛,哪有那么容易动怒?仍是一脸笑意,说道:“施主还不肯退么?”
李弃歌缓缓从剑匣中取出“剖胆”,说道:“小秃驴,是你成心要和我作对,别怪本少爷剑下无情了。”
“施主火气太大了,嗔念妄动,伤身伤肝啊!”
“少啰嗦!”李弃歌长剑一抖,直刺鉴空小腹而去。
这招却不是李白的剑招,而是他原本自悟的剑招之一,名叫“打草惊蛇”,所谓“敌力不露,阴谋深沉,未可轻进,应遍探其锋”,故而乃是一招起手试探的剑招,只因李弃歌见对方内力深厚,便不敢轻易使出精妙招式,此时用这招来试探再合适不过。
鉴空见对方这一剑虽然快速精准,但是也并无出奇之处,便轻巧的向左侧身避过。随后左臂屈起,以手肘撞向李弃歌胸口的鸠尾穴。
这一击正卡在李弃歌剑招用老的当口,对战机的把握熟练之极,幸而李弃歌剑身并未刺的太深,此时及时收回,倒提着宝剑,用剑柄挡住了这一肘。
谁知鉴空这招乃是少林“如来千叶手”的精妙掌法,名为“蓬莱请僧”。这,门“如来千叶手”共有一百零八招,是极耗气力的掌法,每一招之间都可互相变换,虽然一击不中,但是后手却是无穷无尽。
此刻李弃歌刚刚挡住对方这一记肘击,鉴空的左臂便顺势舒展开来,左手五指成锥,凝住内力于指尖,反手点向李弃歌腋下十寸的肋骨处,那是人体软肋所在,若是给他这凝了内力的五指点中,只怕半边身子都要使不上力气。
这一招认穴精准,角度又刁钻,原本是要逼得李弃歌后退几步,但李弃歌性子倔强,不肯让步,于是左手并掌如刀,狠狠切在了鉴空的手腕上,鉴空这手点穴便被他死死挡住,再难寸进。
鉴空本以为这一招必定能逼得对方后退,如此一来便可再次施展“如来千叶手”,只要攻势展开,便如长江大河一般,步步紧逼,定能占据主动。可是李弃歌死也不肯退,硬碰硬的挡驾他这一招,虽说有些误打误撞,但鉴空的“如来千叶手”也确实无法继续施展。
然而李弃歌此时已经双手并用,鉴空却仍有一臂未用。鉴空见势,当然不肯放过,回身以右手的僧袍袍袖向李弃歌挥去。
这招却非“如来千叶手”,而是另一项少林绝学,名为“袖内乾坤”。
这路“袖里乾坤”,是在过招之际将拳招藏于袖底,其形相路数都要比普通拳法雅观得多,与佛门的悲天悯人思想相吻合。舞动之际,衣袖似是拳劲的掩饰,使敌人无法看到拳势来路,攻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常人只道这拳法精妙,殊不知他这衣袖之上却也蓄有极凌厉的招数和劲力。练至最高境地,内力遍布衣袖,那衣袖收紧之际,便如同铁棍钢鞭一般;鼓气之下,宽大的衣袖灌风而前,便如是两道顺风的船帆,威势非同小可。要是敌人全神贯注的拆解他袖底所藏拳招,他便转宾为主,径以袍袖之力伤人。
小和尚鉴空自幼与师父学习武艺,最为精纯的却不是掌法和拳法,因此这路“袖里乾坤”还没练到师父的三成火候,饶是如此,此时他连拳力带袖力,双重劲道砸在李弃歌右肩上,也迫使李弃歌连退十步,这才化去劲力,稳住身形。
二人过招不过是在一眨眼之间,李弃歌已经吃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暗亏,邓无期一直在一旁观看,此时见二人过了几招,心中已经大致有了计较,回身对邓夜菡说道:“差不多了,你去劝劝吧。”
邓夜菡点了点头,从马车上跃下,走到李弃歌与鉴空中间,笑着说道:“你们俩可以住手了,都是自己人,莫要动粗。”
“自己人?”李弃歌揉了揉被对方砸了一记的右肩,问道,“你什么时候认识了这么一个呆和尚?武功还真不赖……”
鉴空看到邓夜菡拦在自己身前,双手合十,行了一礼,说道:“阿弥陀佛,这位施主不是来为难你们兄妹的么?”
“谁说的?他是和我们一路来的。”邓夜菡指了指李弃歌,笑着对鉴空说道,“是你这小和尚自己胡思乱想,误以为他是我们的对头。”
鉴空这才知道是自己误会了,连忙朝李弃歌行礼赔罪。
<!-- 双倍活动不在活动期间 -->
鉴空自幼在寺中清修,所接触的都是僧人。僧人多是沉默寡言、专心吃斋念佛之辈,未曾见过有人会如此热情的与别人攀谈。此时邓夜菡声情并茂地给他讲述,他便微笑倾听,时不时的还问一些问题。
一旁的邓无期速来不喜言辞,但见他二人聊得投机,便任由他们在那边谈天说地。
此时,李弃歌与荆、楚二人离着几十步远疾奔而来,喊的那一声却只有邓无期听见了。邓无期瞥眼看见了三人,本想打招呼,忽地想起,自己押送这趟镖来此,相当于帮他们白当了一次长工,心中有些微微一笑,并未理睬他们。
而邓夜菡正扭过头去,和小和尚鉴空聊得热火朝天,背对着李弃歌等三人,丝毫没有察觉。
李弃歌见他们没反应,还以为对方没注意到自己,便想和他们开个玩笑,提气纵身,朝那头里的马车跃去,满拟着从天而降,吓他们一吓。孰料他这人刚到到半空,鉴空便已发觉。
他哪里知道李弃歌与邓无期二人早就相识?此时看见李弃歌突然离着老远朝这边跃来,身形迅捷无比,还道他是图谋不轨,意图加害邓氏兄妹。鉴空心道:“邓无期大哥救过我父亲,邓姑娘又在方才为我解了围,此人若要加害这两兄妹,我哪有不出手之理?”
说时迟,那时快。这李弃歌人至半空,眼见要落足在马车上,鉴空原本盘坐着的双腿放松开来,在马车上借力而起,正迎着李弃歌而去。
李弃歌本来没注意到鉴空,因为邓无期和邓夜菡二人都坐在靠近自己的一侧,刚好将鉴空挡了个严严实实。此时他忽见一个身形肥胖的人朝自己跃来,登时也吓了一跳,连忙使出“千斤坠”的功夫,原本在半空的身体向下使力,重重的落在地上,甫一落地,已反手取下剑匣,满眼提防地看向鉴空。
小和尚鉴空见对方一起一落之间,收放自如,心知是遇上了劲敌,暗道:“师父说让我出来见见世面,当真是没错!若是一直在寺中清修,只怕难以遇到这般好手!”随即心中一动,想到那个在二十年中与自己交手四次的小道士,情不自禁的将他与眼前之人对比起来。
李弃歌见面前这小和尚长着一张笑面,怎么看也不像个恶人,却不知他为何阻拦自己,便开口问道:“小和尚,你是谁?拦着我做什么?”
“阿弥陀佛……”鉴空行了一个佛礼,说道:“我只是想劝施主莫要行凶,须知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啊?”李弃歌被问愣了,反问道:“我回头干嘛?我要找的人就在你身后啊!”
他这一说,鉴空更是对自己的猜测深信不疑,说道:“阿弥陀佛,那就别怪小僧出手阻拦了!”
“你这小和尚,真是呆子!”李弃歌笑骂道,“我找他二人与你何干?”
“小僧与这两位施主投缘的很,自然不会坐视不理!”鉴空此时已缓缓摆开架势,双脚缓缓张开,膝部弯曲,蹲出了一个最浅显的马步,上身却仍是挺直不动,双手合十。
邓夜菡早已看到是李弃歌和荆、楚二人,却不知道鉴空犯得是什么呆脾气,竟然和李弃歌放起对来!当下便要开口喝止。
哪知此番却是邓无期心存好奇,想看看这鉴空到底到了什么程度,见邓夜菡要开口,便伸手捂住了妹妹的嘴巴,小声笑道:“看看再说。”
邓夜菡拍开兄长的手,问道:“万一他们二人两败俱伤了呢?”
“不会!我在这盯着呢。”邓无期说道,“三绝的弟子交手,机会难得!你也仔细看看。”
邓夜菡细细一想,也的确有些道理,便也不在开口阻拦。
此时,李弃歌见对方一副剑拔弩张的样子,心中也渐渐有了火气。他自风雨镇一路来到长安,何曾有人无缘无故与自己为难过?这会儿偏偏遇上个呆和尚,站在这里跟自己叫板!
“小秃驴,你让是不让?”李弃歌双目一眯,目光如电,盯着鉴空,朗声问道。
“阿弥陀佛!”鉴空缓缓唱了一声佛号,随后缓缓向后踏了一步,李弃歌定睛看去,只见他原本的立足之地微微下陷,竟然被他硬生生踩出两个足印。
这手内力委实骇人,李弃歌看到之后也暗暗心惊,在心中盘算了一阵,想到:“哪里冒出来这么个小和尚,还是个硬手?”
可是心惊归心惊,表面上却丝毫不动声色,冷冷的问道:“小秃驴,来这儿显本事么?留两个驴蹄子印是什么意思?”
他这几句话说的倒是阴损,但那鉴空自幼修佛,哪有那么容易动怒?仍是一脸笑意,说道:“施主还不肯退么?”
李弃歌缓缓从剑匣中取出“剖胆”,说道:“小秃驴,是你成心要和我作对,别怪本少爷剑下无情了。”
“施主火气太大了,嗔念妄动,伤身伤肝啊!”
“少啰嗦!”李弃歌长剑一抖,直刺鉴空小腹而去。
这招却不是李白的剑招,而是他原本自悟的剑招之一,名叫“打草惊蛇”,所谓“敌力不露,阴谋深沉,未可轻进,应遍探其锋”,故而乃是一招起手试探的剑招,只因李弃歌见对方内力深厚,便不敢轻易使出精妙招式,此时用这招来试探再合适不过。
鉴空见对方这一剑虽然快速精准,但是也并无出奇之处,便轻巧的向左侧身避过。随后左臂屈起,以手肘撞向李弃歌胸口的鸠尾穴。
这一击正卡在李弃歌剑招用老的当口,对战机的把握熟练之极,幸而李弃歌剑身并未刺的太深,此时及时收回,倒提着宝剑,用剑柄挡住了这一肘。
谁知鉴空这招乃是少林“如来千叶手”的精妙掌法,名为“蓬莱请僧”。这,门“如来千叶手”共有一百零八招,是极耗气力的掌法,每一招之间都可互相变换,虽然一击不中,但是后手却是无穷无尽。
此刻李弃歌刚刚挡住对方这一记肘击,鉴空的左臂便顺势舒展开来,左手五指成锥,凝住内力于指尖,反手点向李弃歌腋下十寸的肋骨处,那是人体软肋所在,若是给他这凝了内力的五指点中,只怕半边身子都要使不上力气。
这一招认穴精准,角度又刁钻,原本是要逼得李弃歌后退几步,但李弃歌性子倔强,不肯让步,于是左手并掌如刀,狠狠切在了鉴空的手腕上,鉴空这手点穴便被他死死挡住,再难寸进。
鉴空本以为这一招必定能逼得对方后退,如此一来便可再次施展“如来千叶手”,只要攻势展开,便如长江大河一般,步步紧逼,定能占据主动。可是李弃歌死也不肯退,硬碰硬的挡驾他这一招,虽说有些误打误撞,但鉴空的“如来千叶手”也确实无法继续施展。
然而李弃歌此时已经双手并用,鉴空却仍有一臂未用。鉴空见势,当然不肯放过,回身以右手的僧袍袍袖向李弃歌挥去。
这招却非“如来千叶手”,而是另一项少林绝学,名为“袖内乾坤”。
这路“袖里乾坤”,是在过招之际将拳招藏于袖底,其形相路数都要比普通拳法雅观得多,与佛门的悲天悯人思想相吻合。舞动之际,衣袖似是拳劲的掩饰,使敌人无法看到拳势来路,攻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常人只道这拳法精妙,殊不知他这衣袖之上却也蓄有极凌厉的招数和劲力。练至最高境地,内力遍布衣袖,那衣袖收紧之际,便如同铁棍钢鞭一般;鼓气之下,宽大的衣袖灌风而前,便如是两道顺风的船帆,威势非同小可。要是敌人全神贯注的拆解他袖底所藏拳招,他便转宾为主,径以袍袖之力伤人。
小和尚鉴空自幼与师父学习武艺,最为精纯的却不是掌法和拳法,因此这路“袖里乾坤”还没练到师父的三成火候,饶是如此,此时他连拳力带袖力,双重劲道砸在李弃歌右肩上,也迫使李弃歌连退十步,这才化去劲力,稳住身形。
二人过招不过是在一眨眼之间,李弃歌已经吃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暗亏,邓无期一直在一旁观看,此时见二人过了几招,心中已经大致有了计较,回身对邓夜菡说道:“差不多了,你去劝劝吧。”
邓夜菡点了点头,从马车上跃下,走到李弃歌与鉴空中间,笑着说道:“你们俩可以住手了,都是自己人,莫要动粗。”
“自己人?”李弃歌揉了揉被对方砸了一记的右肩,问道,“你什么时候认识了这么一个呆和尚?武功还真不赖……”
鉴空看到邓夜菡拦在自己身前,双手合十,行了一礼,说道:“阿弥陀佛,这位施主不是来为难你们兄妹的么?”
“谁说的?他是和我们一路来的。”邓夜菡指了指李弃歌,笑着对鉴空说道,“是你这小和尚自己胡思乱想,误以为他是我们的对头。”
鉴空这才知道是自己误会了,连忙朝李弃歌行礼赔罪。
<!-- 双倍活动不在活动期间 -->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