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63 第63章 婚宴丝竹美似曾柳叶眉
- 64 第64章 深若点漆眸清泉盈盈落
- 65 第65章 久旱无甘霖公主出浴美
- 66 第66章 醉卧巫山梦花落君至晚
- 67 第67章 手软如丝绵醋意胭脂泪
- 68 第68章 雨凄风萧萧月小却皎皎
- 69 第69章 怜惜眼前人粉花托生去
- 70 第70章 风清朗月下仙子临人间
- 71 第71章 茶美玉泽香积怨倾倒出
- 72 第72章 夏日入秋意菊香临霜寒
- 73 第73章 宫宴暗斗争河阳童言忌
- 74 第74章 相逢借酒意对菊暗思情
- 75 第75章 幽暗月下香皇后妒淑妃
- 76 第76章 素颜拂云眉心中愤不平
- 77 第77章 题诗暗追忆情重心难存
- 78 第78章 杨立化楚玄风中护花暖
- 79 第79章 重逢如隔世窗前思亲人
- 80 第80章 雪中相依守似水年华走
- 81 第81章 除夕合宫宴岁月留清颜
- 82 第82章 琴筝合奏曲后宫风波乱
- 83 第83章 席间昭君怨仙露润白花
- 84 第84章 生死相依情踏雪寻梅去
- 85 第85章 雪中百花放花神娘子来
- 86 第86章 郎中拒前程看透风雨间
- 87 第87章 冬中夏景美花神名馨妍
- 88 第88章 繁花落尽时心中渐生情
- 89 第89章 衣着白海棠忠敏窥视旁
- 90 第90章 借得落梅魂承清纯姿
- 91 第91章 无情却有情雨后暖春香
- 92 第92章 闻香忆往昔光阴如飞鹤
- 93 第93章 郡主满月宴醉抚花仙泪
- 94 第94章 对月思愁夜半醉情归
- 95 第95章 夏炎洗薄妆笑颜若轻霞
- 96 第96章 回宫谢圣恩酸楚瑶仙殿
- 97 第97章 陈氏出美人重礼惹纷乱
- 98 第98章 蓬莱传琴音巴山夜雨月
- 99 第99章 情深似海音隔帘胭脂雨
- 100 第100章 心口不一言闻之欲醉酒
- 101 第101章 不知深浅意寅时上朝去
- 102 第102章 如意若端云温似越女手
- 103 第103章 空留美人骨鸳鸯水晶包
- 104 第104章 月华妙无言酒醉忆清雪
- 105 第105章 似蹙非蹙眉互谈莺莺传
- 106 第106章 雨夜思杨妃忆往生感慨
- 107 第107章 花神怨凡花将军斥公主
- 108 第108章 长乐示真心将军不领情
- 109 第109章 皇后润秀发仙子戏石神
- 110 第110章 盈盈素颜下玉袖生风来
- 111 第111章 痛惜美人蕉外冷内热心
- 112 第112章 夜雨洗红尘空枕泪滚滚
- 113 第113章 落叶萧萧下花好月圆姻
- 114 第114章 情如天边日血染秀脸颊
- 115 第115章 乐极转生悲暴怒斥新人
- 116 第116章 苦衷难诉说清官难断事
- 117 第117章 乘云下南月下玉颜羞
- 118 第118章 湖水阔明月莲动夜香来
- 119 第119章 迷离同薄纱沉醉如仙香
- 120 第120章 水光潋滟好心凉茶无香
- 121 第121章 长乐诉真言白花酿酒甜
- 122 第122章 一身戎装去乌云泣雨征
- 123 第123章 同梦两地苦服侍美娇娘
- 124 第124章 三年匆匆逝征人尚未归
- 125 第125章 欢喜皆泡影深陷围困中
- 126 第126章 险象环生战滴水涌泉报
- 127 第127章 直上云霄去前世今生缘
- 128 第128章 做错嫁衣裳时光隔膜深
- 129 第129章 暗中选驸马真相出水面
- 130 第130章 情深追随去归来言不值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73章 宫宴暗斗争河阳童言忌
第73章 宫宴暗斗争河阳童言忌
长乐公主又抓了几颗酸梅放入嘴中,说:“让花匠多种些菊,看着心里舒坦。”
周将军说:“种的太多反而没什么意思。”
长乐公主说:“你不懂,把这些菊花在清晨之际连带着露水一并采下,洗净后放进开水中一捞,然后拌上蜂蜜,既好吃,又能祛除秋天干燥之火,舒心润肺。”
周将军说:“你呀,三句话离不开吃,照这样下去,一院的秋菊还未开尽,却被你吃光了。”
长乐公主说:“我吃怎么了,反正最后都是要凋零的,在盛开之时拌上蜂蜜吃下去最好了。”
周将军笑着说:“你现在有孕在身,食物不可乱用,问了太医才能吃。”
长乐公主瞥了他一眼,说:“知道啦,真啰嗦,以前年年都吃的。”
夜色来临,秋风萧瑟,生命的音符好像在这一刻戛然而止,绿叶泛黄,被秋风无情的吹落,在风中如舞蝶翻飞,像琴弦发出的优美旋律,有的投入安祥的大地,不留遗憾,有的在风中自由的飘荡,挣脱了大树的束缚,如获新生。
白花仙子望着天上的冷月,她知道,寒冷来了,对于她这朵春天下凡的花仙子,秋意如同一把利剑,割得她疼痛难忍,忽然田间狂风大作,吹来厚厚的落叶,白花仙子便躲进层层叠叠的落叶中,渐渐的感受到久违的温暖,这些枯黄已逝的生命,此时此刻却如此温和,像棉被一样暖意融融,几日的秋季寒潮,白花仙子都藏在越来越厚的落叶中度过。
将军府里东阳居的花匠们忙碌着,将枯烂的美人蕉一一拔去,种上各种名贵的菊花,一眼看去,素雅中带着冷艳,不畏严寒,傲视寒霜,宫里的太监手持圣旨,来到将军府,拖着长音,高声道:“圣旨到,长乐公主接旨。”
众人纷纷下跪,太监继续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金秋时节,的上天垂怜,各地粮草颇丰,可喜可贺,又逢淑妃四十寿辰,麟德殿特设宫宴庆典,二喜同庆,长乐公主乃淑妃之女,特赐宫中佳宴,与淑妃团聚,以缓淑妃思女之心,钦此。”
长乐公主说:“儿臣接旨,谢父皇隆恩。”
众人齐声说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太监说:“车驾在府外候着呢,公主殿下请吧。”
长乐公主说:“有劳公公。”转身对周将军说:“宫宴一结束我就回来,你放宽心就是。”
周将军说:“你有孕,身子不方便,我陪你去吧。”
长乐公主说:“今日母妃寿辰,只在后宫设宴庆祝,来的宾客都是嫔妃、公主还有一些女眷,你去不合适,再者说,我许久没见母妃,在一起也能说说话,有你跟着,母妃多少会拘束。”
周将军说:“也对,况且父皇也没宣我赴宴,我去了多有不便,路上多加小心。”
长乐公主点点头,周夫人说:“紫云,在公主身边好好伺候着。”
紫云说:“奴婢遵命。”
长乐公主对老爷夫人说:“秋风凉,父亲母亲快回屋吧。”
周老爷说:“快上车吧,宫宴可不能迟。”紫云扶着公主上了马车,随行的宫女太监跟随着车驾缓缓往皇宫的方向去了。
周将军见车驾走远了,对父母说:“别站这儿了,快回屋吧,外面风大,冷得很。”
周夫人说:“一个人进宫,也没人跟着,真让人不放心。”
周老爷说:“淑妃过寿,自然有人照应公主,夫人不必挂怀,况且还有紫云陪着呢。”然后又对周将军说:“之前我挑了几件礼物,你对宫里熟,差遣人送去淑妃娘娘宫里做寿礼。”
周将军说:“是。”随后都各自回到自己的居所,礼物也派人送至淑妃居住的瑶仙殿。
周将军站在东阳居的院中,没有公主的欢声笑语,却有久违的清静,一朵朵白菊凌寒而放,风寒露冷,没有风华绝艳,却一味地素净到底,高雅而凝重,这白鸥逐波黄色的珠蕊,引起了他对白花仙子无限的怀念,周将军摘下一朵白菊,对着花儿说:“清雪,我知道,你早就离开了,走得好,至少你现在自由了,不知道你还能不能想起我,你知道吗?公主喜欢白菊,满院的白菊让我感觉,你还在,不知是什么缘故,公主也喜欢穿白色的衣裙,她的眉毛和你长的一样,有时候静静地看着她,就好像能看见你的影子,不知道,这是我的福还是我的祸。”
一片花瓣从盛开的花朵上飘落而下,周将军弯腰将其拾起,又说:“我知道,你不愿意,但是公主是个好女孩,我不能伤害她,只能竭尽所能的照顾好她,可在心里,又总是你的身影,不知为何,我陷入如此混乱的人生,你说你走的干干净净,可是你根本没走,你一直都在我的心里。”说着仰面望天,争取不让泪水溢出眼眶。
麟德殿中早已响起管弦之乐,时而如黄莺啼鸣,余音不绝,令人沉醉,时而如仙音清亮,虚无缥缈,令人神往,皇帝举杯说:“今日宫宴,一为庆全国各省郡粮草大丰,国库充盈,二为庆淑妃生辰,同饮此杯。”
众妃嫔女眷举杯同饮:“恭喜陛下,恭喜淑妃。”然后一同饮酒。
淑妃说:“陛下治国有方,知人善任,勤政爱民,国库粮草才得以充盈,此乃天下百姓之福,亦是臣妾之福。”
皇帝说:“爱妃过奖,同朕再饮一杯。”
淑妃说:“是,陛下。”
皇帝与淑妃对视而饮,皇后说:“淑妃此话说的正是,你我生逢盛世,能够亲眼目睹陛下治国精明,最重要的是,还能顺带着在这庆祝丰收之际,将生辰提前在麟德殿过,妹妹真是福泽深厚啊。”
郑才人低声对苏婕妤说:“姐姐,皇后似乎在羞辱淑妃呢。”
苏婕妤说:“淑妃的生辰在下个月,陛下高兴,特意将其生辰提前到今日,在麟德殿庆生,享受了皇后的待遇,皇后心中不快。”
长乐公主见皇后出言挑衅,自己的母妃却像没听见一样,顿时气得脸颊绯红,刚准备站起身出言相对,却被身边的淑妃一把按住,淑妃满脸笑意的举起酒杯,对皇帝说:“皇后娘娘所言提醒了臣妾,陛下隆恩,将臣妾生辰放在麟德殿设宴庆祝,在此谢过陛下恩典,这一杯,臣妾先干为敬。”然后喝下杯中酒。
皇帝举杯一饮而尽,说:“朕的爱女长乐公主下嫁大将军府,如今已有孕在身,也是淑妃之福。”
淑妃温和的看着女儿,长乐公主脸上的绯红逐渐消退,盛了一碗山药茯苓乳鸽汤,细细品尝起来,皇帝说:“尚食局做的阿胶红枣糕,最有利于安胎,还不快呈上一碟让长乐公主品尝。”
尚食局的女官司膳说道:“是,奴婢这就吩咐人去办。”很快一位宫女端上一碟阿胶红枣糕,长乐公主尝了一口,说:“口感细腻,香味纯正,儿臣谢父皇关怀。”然后得意的看了眼皇后。
就在此时,一个稚嫩的声音从身后传出:“沁月姐姐,我也想吃。”长乐公主一回头,看见年幼的河阳公主,笑着说道:“许久不见,河阳长高了不少呢。”然后顺手从桌上端起一碟玫瑰香梨糕,说:“这个闻着香,吃着甜,拿一块尝尝。”
河阳公主指着桌上说:“我要吃那个。”
郑才人有些紧张,说:“河阳,快到母妃这里来,母妃这里有好多好吃的。”
河阳公主说:“不,我就要吃那个。”
淑妃说:“长乐,还不快拿阿胶红枣糕给河阳公主吃。”
皇后说:“淑妃疼爱河阳公主也要有个度,阿胶滋腻,难以消化,小孩子怎么能吃呢,再说,这红枣阿胶糕可是陛下特赐给长乐公主的。”
河阳公主说:“父皇偏心。”声音虽细弱,但满殿的嫔妃宾客都听见了,皇帝撇了一眼皇后,然后说道:“河阳最可爱,父皇怎么会偏心呢,阿胶做成的膳食不适合小孩子吃,司膳,西域进贡的奶酪送到尚食局了吧。”
司膳说:“回禀陛下,西域奶酪刚刚送来。”
皇帝说:“那就给河阳公主做一份玉露团。”
司膳说:“是,陛下。”
郑才人来到麟德殿中间,说:“河阳在大殿之上放肆无礼,都怪臣妾教导无方,还请陛下看在河阳年幼,不要责怪于她。”
皇帝说:“河阳才六岁,童言无忌,朕怎么会怪罪她呢,你还是带她下去吃玉露团吧,对了,西南部族进贡了蜡染,刚送到宫里,回头让尚衣局送一匹到你宫里去,蜀地进贡的赤玉颜色红艳,你回头去司珍女官那里挑两块,别让河阳小小年纪的就认为父皇偏心。”
郑才人行跪拜礼:“臣妾谢陛下赏赐。”
河阳公主也跟着行礼,说道:“玉露团味道甜美,女儿谢过父皇。”然后随郑才人回到后排的席位上。
周将军说:“种的太多反而没什么意思。”
长乐公主说:“你不懂,把这些菊花在清晨之际连带着露水一并采下,洗净后放进开水中一捞,然后拌上蜂蜜,既好吃,又能祛除秋天干燥之火,舒心润肺。”
周将军说:“你呀,三句话离不开吃,照这样下去,一院的秋菊还未开尽,却被你吃光了。”
长乐公主说:“我吃怎么了,反正最后都是要凋零的,在盛开之时拌上蜂蜜吃下去最好了。”
周将军笑着说:“你现在有孕在身,食物不可乱用,问了太医才能吃。”
长乐公主瞥了他一眼,说:“知道啦,真啰嗦,以前年年都吃的。”
夜色来临,秋风萧瑟,生命的音符好像在这一刻戛然而止,绿叶泛黄,被秋风无情的吹落,在风中如舞蝶翻飞,像琴弦发出的优美旋律,有的投入安祥的大地,不留遗憾,有的在风中自由的飘荡,挣脱了大树的束缚,如获新生。
白花仙子望着天上的冷月,她知道,寒冷来了,对于她这朵春天下凡的花仙子,秋意如同一把利剑,割得她疼痛难忍,忽然田间狂风大作,吹来厚厚的落叶,白花仙子便躲进层层叠叠的落叶中,渐渐的感受到久违的温暖,这些枯黄已逝的生命,此时此刻却如此温和,像棉被一样暖意融融,几日的秋季寒潮,白花仙子都藏在越来越厚的落叶中度过。
将军府里东阳居的花匠们忙碌着,将枯烂的美人蕉一一拔去,种上各种名贵的菊花,一眼看去,素雅中带着冷艳,不畏严寒,傲视寒霜,宫里的太监手持圣旨,来到将军府,拖着长音,高声道:“圣旨到,长乐公主接旨。”
众人纷纷下跪,太监继续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金秋时节,的上天垂怜,各地粮草颇丰,可喜可贺,又逢淑妃四十寿辰,麟德殿特设宫宴庆典,二喜同庆,长乐公主乃淑妃之女,特赐宫中佳宴,与淑妃团聚,以缓淑妃思女之心,钦此。”
长乐公主说:“儿臣接旨,谢父皇隆恩。”
众人齐声说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太监说:“车驾在府外候着呢,公主殿下请吧。”
长乐公主说:“有劳公公。”转身对周将军说:“宫宴一结束我就回来,你放宽心就是。”
周将军说:“你有孕,身子不方便,我陪你去吧。”
长乐公主说:“今日母妃寿辰,只在后宫设宴庆祝,来的宾客都是嫔妃、公主还有一些女眷,你去不合适,再者说,我许久没见母妃,在一起也能说说话,有你跟着,母妃多少会拘束。”
周将军说:“也对,况且父皇也没宣我赴宴,我去了多有不便,路上多加小心。”
长乐公主点点头,周夫人说:“紫云,在公主身边好好伺候着。”
紫云说:“奴婢遵命。”
长乐公主对老爷夫人说:“秋风凉,父亲母亲快回屋吧。”
周老爷说:“快上车吧,宫宴可不能迟。”紫云扶着公主上了马车,随行的宫女太监跟随着车驾缓缓往皇宫的方向去了。
周将军见车驾走远了,对父母说:“别站这儿了,快回屋吧,外面风大,冷得很。”
周夫人说:“一个人进宫,也没人跟着,真让人不放心。”
周老爷说:“淑妃过寿,自然有人照应公主,夫人不必挂怀,况且还有紫云陪着呢。”然后又对周将军说:“之前我挑了几件礼物,你对宫里熟,差遣人送去淑妃娘娘宫里做寿礼。”
周将军说:“是。”随后都各自回到自己的居所,礼物也派人送至淑妃居住的瑶仙殿。
周将军站在东阳居的院中,没有公主的欢声笑语,却有久违的清静,一朵朵白菊凌寒而放,风寒露冷,没有风华绝艳,却一味地素净到底,高雅而凝重,这白鸥逐波黄色的珠蕊,引起了他对白花仙子无限的怀念,周将军摘下一朵白菊,对着花儿说:“清雪,我知道,你早就离开了,走得好,至少你现在自由了,不知道你还能不能想起我,你知道吗?公主喜欢白菊,满院的白菊让我感觉,你还在,不知是什么缘故,公主也喜欢穿白色的衣裙,她的眉毛和你长的一样,有时候静静地看着她,就好像能看见你的影子,不知道,这是我的福还是我的祸。”
一片花瓣从盛开的花朵上飘落而下,周将军弯腰将其拾起,又说:“我知道,你不愿意,但是公主是个好女孩,我不能伤害她,只能竭尽所能的照顾好她,可在心里,又总是你的身影,不知为何,我陷入如此混乱的人生,你说你走的干干净净,可是你根本没走,你一直都在我的心里。”说着仰面望天,争取不让泪水溢出眼眶。
麟德殿中早已响起管弦之乐,时而如黄莺啼鸣,余音不绝,令人沉醉,时而如仙音清亮,虚无缥缈,令人神往,皇帝举杯说:“今日宫宴,一为庆全国各省郡粮草大丰,国库充盈,二为庆淑妃生辰,同饮此杯。”
众妃嫔女眷举杯同饮:“恭喜陛下,恭喜淑妃。”然后一同饮酒。
淑妃说:“陛下治国有方,知人善任,勤政爱民,国库粮草才得以充盈,此乃天下百姓之福,亦是臣妾之福。”
皇帝说:“爱妃过奖,同朕再饮一杯。”
淑妃说:“是,陛下。”
皇帝与淑妃对视而饮,皇后说:“淑妃此话说的正是,你我生逢盛世,能够亲眼目睹陛下治国精明,最重要的是,还能顺带着在这庆祝丰收之际,将生辰提前在麟德殿过,妹妹真是福泽深厚啊。”
郑才人低声对苏婕妤说:“姐姐,皇后似乎在羞辱淑妃呢。”
苏婕妤说:“淑妃的生辰在下个月,陛下高兴,特意将其生辰提前到今日,在麟德殿庆生,享受了皇后的待遇,皇后心中不快。”
长乐公主见皇后出言挑衅,自己的母妃却像没听见一样,顿时气得脸颊绯红,刚准备站起身出言相对,却被身边的淑妃一把按住,淑妃满脸笑意的举起酒杯,对皇帝说:“皇后娘娘所言提醒了臣妾,陛下隆恩,将臣妾生辰放在麟德殿设宴庆祝,在此谢过陛下恩典,这一杯,臣妾先干为敬。”然后喝下杯中酒。
皇帝举杯一饮而尽,说:“朕的爱女长乐公主下嫁大将军府,如今已有孕在身,也是淑妃之福。”
淑妃温和的看着女儿,长乐公主脸上的绯红逐渐消退,盛了一碗山药茯苓乳鸽汤,细细品尝起来,皇帝说:“尚食局做的阿胶红枣糕,最有利于安胎,还不快呈上一碟让长乐公主品尝。”
尚食局的女官司膳说道:“是,奴婢这就吩咐人去办。”很快一位宫女端上一碟阿胶红枣糕,长乐公主尝了一口,说:“口感细腻,香味纯正,儿臣谢父皇关怀。”然后得意的看了眼皇后。
就在此时,一个稚嫩的声音从身后传出:“沁月姐姐,我也想吃。”长乐公主一回头,看见年幼的河阳公主,笑着说道:“许久不见,河阳长高了不少呢。”然后顺手从桌上端起一碟玫瑰香梨糕,说:“这个闻着香,吃着甜,拿一块尝尝。”
河阳公主指着桌上说:“我要吃那个。”
郑才人有些紧张,说:“河阳,快到母妃这里来,母妃这里有好多好吃的。”
河阳公主说:“不,我就要吃那个。”
淑妃说:“长乐,还不快拿阿胶红枣糕给河阳公主吃。”
皇后说:“淑妃疼爱河阳公主也要有个度,阿胶滋腻,难以消化,小孩子怎么能吃呢,再说,这红枣阿胶糕可是陛下特赐给长乐公主的。”
河阳公主说:“父皇偏心。”声音虽细弱,但满殿的嫔妃宾客都听见了,皇帝撇了一眼皇后,然后说道:“河阳最可爱,父皇怎么会偏心呢,阿胶做成的膳食不适合小孩子吃,司膳,西域进贡的奶酪送到尚食局了吧。”
司膳说:“回禀陛下,西域奶酪刚刚送来。”
皇帝说:“那就给河阳公主做一份玉露团。”
司膳说:“是,陛下。”
郑才人来到麟德殿中间,说:“河阳在大殿之上放肆无礼,都怪臣妾教导无方,还请陛下看在河阳年幼,不要责怪于她。”
皇帝说:“河阳才六岁,童言无忌,朕怎么会怪罪她呢,你还是带她下去吃玉露团吧,对了,西南部族进贡了蜡染,刚送到宫里,回头让尚衣局送一匹到你宫里去,蜀地进贡的赤玉颜色红艳,你回头去司珍女官那里挑两块,别让河阳小小年纪的就认为父皇偏心。”
郑才人行跪拜礼:“臣妾谢陛下赏赐。”
河阳公主也跟着行礼,说道:“玉露团味道甜美,女儿谢过父皇。”然后随郑才人回到后排的席位上。
正在加载...